肯德基早餐有哪些:供不应求 多晶硅进口创历史纪录(受益股)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3:56:15

  国内多晶硅依然供不应求

  海关数据显示,11月我国多晶硅进口创历史纪录

  ⊙中国证券网记者 陈其珏 ○编辑 阮奇

  海关总署最新披露的11月多晶硅进口部分数据显示:11月我国进口多晶硅量为6153吨,创历史新纪录,同比增长159.8%,环比增长45%。而前11个月累计进口的量已高达41898吨,这个数字与今年国内多晶硅的产量大致相当。

  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我国对多晶硅的需求仍然很大,而国内产能显然供不应求。

  多晶硅月均进口超3000吨

  数据显示,韩国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多晶硅进口渠道,其次为美国2570吨,德国883.2吨、日本478.5吨、我国台湾地区236.8 吨、挪威157.8吨以及意大利135吨。据悉,这是由于韩国OCI等多晶硅大厂近年大幅扩产,且运费较欧美更低,因此获得更多我国企业的青睐。

  纵观整个2010年,我国的多晶硅进口月均超过3000吨,且呈逐月上升趋势。业内认为,这一幕的出现主要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产能扩产导致需求增大,我国本土多晶硅产能尚未完全释放,国外多晶硅质量及成本优势比较明显。

  进入下半年,我国光伏企业普遍加速扩张。有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晶硅电池产能可超过7GW,而2009年的产能仅为4GW,这使得多晶硅需求增长更为明显。加上明年的市场订单依旧旺盛,不少企业已开始提前储备硅料,由此进一步刺激了多晶硅进口。

  相比之下,国内多晶硅厂商在经历了2009年的疯狂扩张后,真正能投入量产并达产的并不多。虽然有很多项目仍在建设中,预计未来两年会陆续释放产能,但短期内显然无法满足需求。

  更雪上加霜的是,去年下半年,多晶硅被划入“两高”和产能过剩之列,相关项目审批也遭突然收紧。这使得国内多晶硅企业的投产速度明显放慢。

  “目前,国内多晶硅厂已现两极分化:少数企业在产能、生产成本和品质方面已可与国际巨头一较高下,而大多数企业仍有较大差距。”一位行业人士对记者说。

  他指出,因海外多晶硅巨头扩产迅猛,其单位生产成本普遍控制在30美元左右,且纯度更高,这导致很多国内光伏企业更偏向于进口多晶硅。

  多晶硅上下游企业迎良机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去年有关方面对多晶硅产能过剩的判断值得商榷。上海交大著名光伏专家崔容强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市场还没起来,怎么能断言过剩?况且这一断言是建立在一些计划产能基础之上的,而这些计划很多都没有形成真正的产能。此外,还有很多企业都号称要上马的产能,其实都没有达到。”

  “高纯多晶硅如今已是现代可再生能源和信息业的基础原材料。对多晶硅技术和供应的掌握能力将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之一,为此应大力发展。”阿特斯阳光电力董事长瞿晓铧对本报记者说。

  分析人士指出,海关数据已证明国内多晶硅仍存在较大缺口,未来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这对产能技术有优势的多晶硅厂及设备、辅料企业都会带来促动。

  目前,国内参股多晶硅制造的企业包括天威保变、乐山电力,涉及制造多晶硅铸锭炉和单晶炉的上市公司包括精功科技、天龙光电,辅料企业包括新大新材、奥克股份等。

  前11月多晶硅进口已超4万吨 明年供给仍然偏紧

  今年11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量达6153吨,同比上升159.8%,环比上升45%,同时也刷新今年9月份进口4757吨的最高记录。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共进口多晶硅3.15万吨,前11月累计进口量已经达到4.189万吨,预计今年进口量将达到4.5万吨左右。

  按照目前国内多晶硅供给与明年的市场需求来看,预计明年整个市场仍然供给偏紧。据保利协鑫相关人士透露,为解决多晶硅进口量居高不下的局面,相关部委已开始讨论多晶硅项目审批放宽的问题。

  明年多晶硅供给仍偏紧

  据国际研究机构iSuppli公司预计,今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将同比去年超过100%,达到15.7GW。市场的超预期增长,造成今年多晶硅市场供应紧张,多晶硅价格也已从年初的40-50美元/公斤,上涨至四季度的100美元/公斤左右。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11月份进口量大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进入10月份后,随着天然气、电价价格上涨以及部分多晶硅厂减产检修,国内多晶硅产量快速下滑所致。

  初步估算,今年国内多晶硅实际产量约4万吨,意味着今年国内有50%的多晶硅是依赖进口。这与2009年多晶硅消费进口50%左右的市场格局基本相同。

  市场研究机构中投顾问认为,国内外具备低成本优势的多晶硅企业屈指可数,并不能简单把产能换算成供给量。单线千吨以下的小产能受高成本所限,直接被市场淘汰。2011年多晶硅供给仍会偏紧,价格也将保持在高位。对于中国光伏企业来讲,锁定低价、稳定的硅料,将决定着明年能否有良好的业绩表现。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国内最大的多晶硅供应商保利协鑫现有的2.1万吨多晶硅产能已经全部达产,通过技改明年产量将达到2.5万吨。不过,按照目前公司与下游客户签订的多晶硅硅片订单来看,预计明年仅保利协鑫就还需进口数千吨多晶硅。

  多晶硅项目审批或放宽

  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发布的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几乎堵死了国内多晶硅项目的报批上马。文件指出,我国多晶硅在建产能约8万吨,产能已明显过剩。

  但国内一家大型多晶硅生产商相关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建产能与有效产能并无法等同,单线3000吨/年以上具有成本优势的产能才具备市场竞争力。按照目前仍在部委主管部门讨论的《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草案,新建多晶硅项目单线规模必须大于3000吨/年,还原电耗小于80千瓦时/千克。

  尽管市场对于明年光伏行业的高增长还存在分歧,综合国际多家主流机构的预计,明年至今后数年光伏业保持30%的增长仍然可期。

  据保利协鑫相关人士透露,为解决多晶硅进口量居高不下的局面,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开始讨论多晶硅项目审批放宽的问题。

  上述相关人士表示,多晶硅项目从建设到初产需要18-24个月,如果政策放开的时间点一拖再拖,然后同时放行一批项目,可能会再次造成两三年后多晶硅的阶段性过剩。(中国证券报)

  11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创纪录“两头在外”尴尬亟待缓解

  2010年,光伏市场的火爆给相关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近日,中国海关披露的一份今年截至11月份的多晶硅进口明细,其中11月份6153吨的进口量刷新了纪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光伏企业处了解到,随着目前多晶硅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包括光伏企业在内的不少企业都更加关注上游市场,加码多晶硅生产。中国光伏市场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的格局,可能会从原料市场开始打破。

  11月份进口创新高

  2010年11月中国进口多晶硅数量为6153吨,前11个月累计进口量41898吨。11月份进口量创历史新纪录,同比增长159.8%,环比增长45%。

  这是近日中国海关披露的11月份多晶硅进口的部分数据。

  “进口量大幅度的增长,和今年光伏市场的火爆有较大的关系。”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同时这也是一个正常状况。”

  “从理论上说,多晶硅进口量的增多,给部分光伏企业带来的是成本上的压力。”国内某知名光伏企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在他看来,目前就多晶硅的生产技术而言,国内一些企业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是产能和目前的需求量还不成正比。

  限制多晶硅发展的原因不少。首先,多晶硅是属于资本、技术、人才密集型的行业,相对其他行业来说,门槛较高。其次,多晶硅企业属于化工行业,工厂的建设、调试、生产、达产等过程周期比较长,有的甚至需2~3年。所以,按照目前国内多晶硅的需求量,短时间内供小于求的情况得不到很好的缓解。

  加码多晶硅

  加大多晶硅的投资,能否改变“两头在外”的尴尬?“理论上应该可以,最近不少公司都在投资这个行业。不过国内的光伏企业还是非常理性的,毕竟是门槛比较高的行业。”上述光伏企业人士说。

  目前,国际上不少公司也在扩展多晶硅生产线,如果国内上马多晶硅,将逐步供需平衡。同时,国内一些小的多晶硅生产厂商依赖目前火爆的需求市场,出售价格相对较高的多晶硅产品。如果供需趋于平衡,这些小厂将很难生存下去。

  在江苏中能副总经理吕锦彪看来,国内大型光伏企业从国外进口的多晶硅,因为都是长单,价格相对稳定,甚至低于国内某些小厂。

  最近,英国瑞能集团旗下子公司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宣布在四川建设光伏产业基地,计划投资235亿元,5年内新建多晶硅及其配套项目。服装企业波司登也于本月宣布进军太阳能光伏领域,与合作伙伴投资60亿元打造年产6000吨的高纯硅项目。

  “以前有多晶硅生产线的,扩大产能是正常现象;之前没有多晶硅生产的,出于垂直一体化的战略,防止价格过高波动,进入多晶硅行业。”李胜茂说,“目前光伏行业两头在外一并解决还不现实。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是一个长期过程,难度也大。随着产能的增加,更有利于组件价格等的下降,从而促使国内大幅度推广光伏产业。”(每日经济新闻)

  多晶硅市场环境变化项目审批政策有调整

  近期,工信部和发改委等部门正在各地频繁调研,考察多晶硅生产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并且还召开了一系列会议,与一些多晶硅生产企业负责人探讨将实行了一年多时间的多晶硅项目审批政策适度放宽的必要性。

  2009年9月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文件明确指出国内多晶硅行业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指出政府今后将不再审批3000吨以下的多晶硅项目,特别要严格控制在能源短缺、电价较高的地区新建多晶硅项目。这一政策出台后,国内多晶硅行业产能扩张的步伐有所减缓,应该说达到一部分《意见》预期的效果。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指出,《意见》中心思想非常明确,那就是利用多晶硅行业资本密集的属性和新上项目的产能门槛将资金实力不够的企业阻挡在行业外。应该说,这种调控方式有着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当前国内多晶硅行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今年下半年以来世界光伏市场整体需求旺盛,导致国内多晶硅市场出现了供应偏紧的局面;另外,当前国内企业新建的多晶硅项目大多超过了3000吨的门槛,《意见》对多晶硅行业产能的调控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些都表明,《意见》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适应新情况。

  李胜茂认为,目前国内多晶硅行业总体发展较为健康,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所以类似出台《意见》这样的行政调控手段应适时调整和退出。多晶硅的生产和提纯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和产生一些污染物,只有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做到节能安排。所以在新上多晶硅项目通过环保部门严格的环评程序后,如果其能耗过高,那么必然会推高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其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不利局面,行业内最终剩下的企业必然是符合节能降耗要求的企业。

  中投顾问发布的报告指出,面对国内市场多晶硅需求旺盛的现状,今年下半年以来许多国内企业都在大肆扩张多晶硅产能,所以近期关于国内多晶硅行业投资过热的话题又开始受到各方关注。其实,当前新上的多晶硅产能大多是优质产能,而非低水平重复建设,所以未来这些项目达产后,市场需求应该比较旺盛。(中国化工信息网)

  光伏市场短暂性回暖 资本纷纷押宝多晶硅

  据记者了解,最近一个多月,横店东磁等诸多上市公司纷纷上报晶体硅片和太阳能电池项目,投资金额均在亿元之上。最近,英国瑞能集团旗下子公司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宣布在川建光伏产业基地,计划投资235亿元,5年内新建多晶硅及其配套项目。著名服装企业波司登近日宣布正式进军太阳能光伏领域,与合作伙伴投资60亿元打造年产6000吨高纯硅项目,更是引发外界热议。

  “投资增多主要源于市场回暖”,中国民族证券研究员付彩霞称,国内多晶硅生产成本约在50美元/公斤,目前90美元/公斤的价格让大家基本都有钱赚。不过,她强调“从10月下旬开始,多晶硅价格便稳中有降”。此外,2012年将是国内多晶硅产能集中爆发期,这些因素使明年的形势不容乐观。

  多晶硅曾被监管层列为产能过剩行业,但行业监管正式文件一直未出。近日有媒体称,有关部门对国内新建和扩建的多晶硅项目将逐渐放开,但审批上将设定门槛,对拟上马的项目将区别对待。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光伏发电电池生产消耗了3万吨多晶硅,但国内只生产了1.6万吨,仅能满足需要的50%。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我国共进口多晶硅3.15万吨,全年进口量预计将突破4万吨。(每日经济新闻)

  多晶硅严重供不应求 政策收紧一年后或首次放松

  去年国务院发出严格限制新建多晶硅项目文件。但今年以来,随着全球光伏市场强势复苏,国际多晶硅大厂的硅料却销售一空,多晶硅市场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价格也水涨船高。因此,有关部门已经开始研究多晶硅项目审批放宽问题。

  作为半导体和光伏产业的主要原料,多晶硅在数年前曾一度主宰光伏产业的"沉浮","拥硅者为王"的说法也不胫而走。但去年下半年,这个产业却被划入"两高"之列,相关项目审批也遭突然收紧。

  时隔一年后,在大批国产多晶硅项目被打入"冷宫"之际,国际多晶硅大厂的硅料却销售一空,市场持续供不应求,价格更连连上涨。本报记者昨日从多方证实,目前,国内针对多晶硅的相关政策正面临重新审视,有关部门也开始研究放宽项目审批,以应对这一新形势。

  "就在一周多前,有关部门召集了国内几家规模最大的多晶硅厂负责人一起开了个会,一是调研目前国内的多晶硅供求现状,二是就多晶硅产业政策征求企业意见。"河北一家光伏企业高管昨天对本报记者说。

  南方一家多晶硅大厂内部人士则透露,前段时间发改委和科技部常来厂里调研多晶硅能耗指标,可能是为了重估多晶硅该不该划入"高耗能"。

  "多晶硅项目审批应该要放宽。"工信部一位巡视员昨天告诉本报记者,由于今年国内多晶硅严重供不应求,工信部内部也开始反思去年"38号文"的得失。

  所谓"38号文"指的是去年9月26日国务院发布的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指出,我国多晶硅在建产能约8万吨,产能已明显过剩。文件规定3000吨以下多晶硅项目今后不再审批,同时严格控制在能源短缺、电价较高的地区新建多晶硅项目。

  文件出台后,国内多晶硅项目审批瞬间收紧,各地没有土建的项目被悉数叫停,已进入土建阶段的项目有不少也开始重新评估。

  但今年以来,随着全球光伏市场强势复苏,多晶硅市场却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价格也水涨船高。

  海关数据显示,我国前三季度的多晶硅进口量除2月份略低外,其他月份均在3000吨以上,特别是9月份多晶硅进口量达到4757吨,同比增长90.1%,环比增长26.3%。前三季度累计进口31503吨。据此,今年我国多晶硅进口量可能达到4万吨。而今年国内多晶硅实际产量最多只有4万吨,意味着国内一半多晶硅需要依赖进口。

  与此相应,瓦克等一些国际多晶硅龙头大厂从今年到2013年的产能已全部被销售一空。

  "目前,大家已形成共识,像多晶硅这样的产业不能直接定性为总量过剩,最多是低水平的产能过剩。"上述工信部巡视员说。

  他指出,现在一个总的趋势是拉动国内光伏应用,这样即使多晶硅真的过剩了,也足以消化,"更何况目前还没有过剩"。

  正是鉴于多晶硅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未来有关部门在多晶硅项目审批上会逐步放开,既不会像过去一段时间"一刀切"全部叫停,也不会简单地全部放开,而是区别对待。

  上述多晶硅大厂内部人士则表示,对多晶硅产业不能光看绝对耗电量,而应看单位GDP能耗,"这个数据比很多产业都要低。"

  他指出,因国际大厂已纷纷扩产,国内多晶硅项目审批就算放开也有点晚了。但未来项目重新上马后,对相关设备的需求还是会大增,对相关辅料市场也会有促动。

  目前,国内生产多晶硅铸锭炉和单晶炉的上市公司包括精功科技、天龙光电,辅料企业包括新大新材、恒星科技等,涉及多晶硅制造的企业则有天威保变、特变电工。(上证报 陈其珏)

  券商:多晶硅概念股将迎大行情

  在最近一个月当中,多晶硅价格上涨超过40%,带动相关个股屡创新高,乐山电力 (600644)、川投能源 (600674)等个股昨日拉出涨停板。多家券商研报认为,在可以预期的将来,多晶硅价格将维持高位,厂家盈利能力回升是中期趋势。

  多晶硅价格最近一月上涨超40%,光大证券 (601788)预期,硅料价格会继续攀升。从9月5日到9月10日,国内市场多晶硅售价已从46-52 万元/吨上涨至58-68 万元/吨,且供应出现紧张的趋势。光大证券预测,短期内国产硅料价格有望进一步攀升至80 万元/吨,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需求超预期,对2010 年新增装机的一致预期已经由年初的9GW,上调至14GW,光伏市场需求超出所有人都预期;二是供给低预期,在去年我国多晶硅"产能过剩"的质疑之下,国内多晶硅产能释放进程低于预期,包括英利、赛维等大厂的多晶硅项目均延后投产,在需求超预期的今天,国内硅料供给显得紧张。三是散货市场小易于操纵,由于大厂的主要销售模式是长单订货,流落在市场上的散货数量较少。历史经验表明,在预期转好的情况下,硅价容易被哄抬。四是成本微升,我国部分省市取消针对多晶硅项目的优惠电价。以每千克150 度电的消耗来算,电价上涨7 分意味着企业成本每吨增加1万元。成本提升对多晶硅厂实际影响较小,但在市场好的时期,容易成为提价的理由。

  在未来几年,以多晶硅技术为主导的光伏产业仍被看好。国海证券表示,2010 年下半年,装机末班车效应带动全球光伏装机容量持续攀升,预计突破12.6GWp,预计2011 年较2010 年水平基本持平,2012~2014 年,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保持20%~25%的增速,技术方面,短期内市场仍以晶硅技术为主导,涉足多元技术的公司具有更佳的防风能力。

  国际上光伏产业分析师也在纷纷提高明年市场需求及多晶硅价格预期。本周来,参加今年 PVSEC (光伏科学与工程大会)的分析师们纷纷调高对明年市场需求及多晶硅价格的预期。其主要结论包括:一是1 季度订货情况良好,量价均远高于此前预期,部分分析师所担心的"拐点"不会到来;德国以外市场明年的需求将显著高于市场预期;二是下半年硅片、电池片继续涨价,安装商拿货将持续困难,"预付款"方式重现市场。三是多晶硅的供不应求局面即将恶化;四是希望投入光伏电站项目的资本金数量,远远超过项目的供给数量。

  多晶硅高价最少维持到年底,相关厂家盈利能力回升是中期趋势。光大证券认为,在年底前,市场没有利空因素出现的几个月中,多晶硅价格不会出现明显回落,上游硅料厂盈利能力的提升将是中期趋势。上游环节技术壁垒高,投入大,量产时间长,市场风险高,在产业链中理应享有较高毛利率。自2008 年中以来,由于预期产能过剩,多晶硅价格大跌,而光伏产业链其他环节的附加值保持稳定,造成下游毛利率显著高于上游,出现短期繁荣。中长期来看,全产业链各环节盈利能力的合理化回归应该是趋势,上游厂家理应享有20%以上的毛利率。目前国家对多晶硅行业的准入标准提高,贷款也有限制。因此,未来的产业扩张将主要集中于既有的行业龙头,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价格无序竞争的局面出现概率降低。

  光大证券认为,明年全球光伏市场将大幅增长,货源问题将出现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多晶硅价格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会维持高位,光伏电站的销售将尤其紧俏,A股市场的光伏板块将会在近期迎来本年度第二波大行情。(上证报)

  多晶硅概念个股一览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600151 航天机电

  600206 有研硅股

  600220 江苏阳光

  600295 鄂尔多斯

  600550 天威保变

  600644 乐山电力

  600674 川投能源

  000012 南玻A

  002006 精功科技

  002011 盾安环境

  002083 孚日股份

  002218 拓日新能

 10大多晶硅概念股投资机遇

  1、天威保变 (600550 )

  投资评级:★★★★

  ●项目:非晶薄膜太阳能项目、新津和乐山两个3000吨多晶硅项目工程。

  ●产业链意义:国内唯一一家具备从硅料、铸锭、切片、组件到集成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的光伏企业,优势明显。

  ●技术:其参股公司天威英利属于全球主流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国内只有无锡尚德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项目进度:新津年产3000吨多晶硅项目设备调试顺利,于今年9月23日试生产出第一炉多晶硅,明年全面投产。天威薄膜第一条46.5MW非晶硅薄膜生产线设备目前生产线调试顺利。

  ●优势和风险:原本持有天威英利51%股权的天威保变现持股仅为49%,丧失控制权。自此,天威英利被排除在天威保变的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之外。

  2、南玻A (000012 )

  投资评级:★★★★

  ●项目:日熔量250吨的太阳能超白压延玻璃生产线;总投资60亿元的高纯硅材料项目计划,分二期建成。

  ●产业链意义:形成以多晶硅材料项目为龙头的"高纯多晶硅材料→硅片→太阳能超白玻璃→太阳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产业链。

  ●技术:国内最大的超白太阳能玻璃供应商,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全球市场占有率的25%以上。多晶硅纯度:电子级别11个N(99.999999999%)。

  ●项目进度:压延玻璃生产线2008年年底投产,产能达日熔量500吨。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到,南玻一期1500吨高纯硅材料项目10月初已经进入商业化运作,已经开始进行销售。

  ●优势和风险:重油和纯碱等成本上涨超出预期,太阳能业绩兑现迟缓。

  3、岷江水电 (600131 )

  投资评级:★★

  ●项目:参股四川硅业持股14%。

  ●技术:股权参与四川硅业,不具技术能力。

  ●项目进度:四川硅业第一炉合格完整的多晶硅已出炉。

  ●优势:借助另一参股方天威保变拥有完整的太阳能产业链,吸收部分产能,解决需求问题;电价低成本优势。

  4、通威股份 (600438 )

  投资评级:★★

  ●项目:子公司永祥公司一期1000吨/年、二期3000吨/年的多晶硅项目。

  ●产业链意义:专注上游多晶硅生产环节。

  ●技术:采用物理法多晶硅纯度难突破6个N(99.9999%)。

  ●项目进度:目前正进行多晶硅项目二期工程,目前一期产能利用率为80%,据理财周报了解,二期投建时机等待一期产量、品质稳定再说。

  ●风险:其所在主业饲料业务和食品加工盈利欠佳,业务扩张速度过快,高增长低收益,影响整体成长性。

  5、孚日股份 (002083 )

  投资评级:★★★

  ●项目:与德国博世公司合作布局太阳能电池,经营CIGSSe电池组件生产业务和电池组件封装业务。

  ●产业链意义:技术提供方Johanna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将进入商业化销售阶段,发展前景比较确定,且其生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90%按照协议由德国公司包销,无需求忧患。

  ●技术:目前大部分太阳能光伏企业都技术都处于传统晶体硅时代,但孚日股份已经进入薄膜太阳能电池时代。

  ●项目进度:目前正接收第一条30MW薄膜太阳电池组件生产线相关设备,预计四季度开始安装调试,年底试产。

  ●风险:缺乏技术自主权。

  6、航天机电 (600151 )

  投资评级:★★★

  ●项目:年产800MW的太阳能硅片项目。

  ●产业链意义:主要涉及包括多晶硅生产、组件生产、系统集成以及国内外光伏销售网络为一体的产业链环节。

  ●技术:拥有的核心自主技术优势,打通"硅业"制造的瓶颈,掌握了盈利能力最强的多晶硅制造高地。

  ●项目进度:一期1500吨/年多晶硅项目已完成设备联机调试,进入试生产阶段。二期项目正推进,预计年底完成土建及部分工艺设备安装。

  ●优势:研发实力强,得到上海、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强力支持,技术、资金、硅资源充足。

  7、乐山电力 (600644 )

  投资评级:★★

  ●项目:乐山天威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

  ●产业链意义:形成多晶硅、单晶硅原料生产,硅切片、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和系统的系统产业链。

  ●技术:得到新光硅业的技术支持,工艺技术领先业内。

  ●项目进度: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设备调试顺利,于2009年9月23日投料试生产出第一炉多晶硅产品。理财周报了解到,其具体生产时间试情况而定。

  ●风险:短期内该公司估值已偏高。

  8、川投能源 (600674 )

  投资评级:★★★

  ●项目:1000吨/年多晶硅生产线。

  ●产业链意义:专注上游多晶硅原料生产技术。

  ●多晶硅纯度:电子级11个9。

  ●项目进度: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到川投能源今年并没有减产、限产,预期全年多晶硅产量达1000多吨。

  ●优势:多晶硅生产成本国内最低。

  9、江苏阳光 (600220 )

  投资评级:★

  ●项目:年产1500吨多晶硅项目。

  ●产业链意义:专注上游多晶硅原料生产。

  ●技术:江苏阳光从年初到现在一直处于调试小批量生产阶段,迟迟不进入商业化运作阶段,极有可能是由成本过高或者某些技术问题造成。多晶硅纯度:7个9(99.99999%)。

  ●项目进度:江苏阳光多晶硅项目进展缓慢,预计明年进行投产。

  ●风险:项目进展缓慢,与海润科技签订的2009年供应多晶硅1000-1200吨的合同无法实现。

  10、特变电工 (600089 )

  投资评级:★★

  ●项目:年产1500吨的多晶硅项目、1.2万吨多晶硅新能源生产基地。

  ●产业链意义:完整的多晶硅原料-硅棒-硅片-太阳能系统集成产业链。

  ●技术:与全球第四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商BP公司合作,技术优势明显。

  ●项目进度:目前已经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明年初可正式投产。

  ●优势和风险:筹建中国第一个上万吨的多晶硅的生产项目,胃口不小。

  国金证券:多晶硅的盈利能力被低估(荐股)

  未来市场空间方面,随着太阳能发电成本的不断降低,未来三到五年,在欧美部分市场,太阳能发电成本将低于火电,太阳能将迎来新的一轮高速成长,我们判断三到五年的周期内,全球多晶硅的需求将增加到100 万吨的级别,是现在的十倍左右,因此我们认为多晶硅不是简单的周期性行业,而是需求存在巨大空间的产业;

  标的选择方法,我们仍延续我们从 2008 年以来的"多晶硅含量排序法",以明年的权益多晶硅产量除以总市值对目前A 股进行排序,乐山电力(600644.sh)排序第一,产量市值比高达32;其次是天威保变(600550.sh),产量市值比为10;H 股方面建议关注保利协鑫(3800.HK),其产量市值比最高,为63;

  A 股推荐乐山电力(600644.sh)与天威保变(600550.sh),H 股推荐GCL(保利协鑫,3800.HK)。(国金证券研究所)

  天龙光电 看点在多晶硅炉和蓝宝石炉

  公司是专业生产和制造太阳能晶硅炉厂商,目前其核心产品为太阳能单晶硅生长炉,国内市场份额第三名,约占到23%的比例,公司除了单晶硅生长炉以外,还拥有多晶硅炉和蓝宝石炉业务。作为单晶炉的同心多元化产品,多晶硅铸锭炉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而目前该市场60%~70%的份额被国外厂商占领,进口替代空间巨大。公司进入该领域虽然较晚,但诸多有利因素可使其后发制人,也是公司近期的重点发展方向。公司在2010 年进入LED蓝宝石长晶市场。随着技术升级和低碳消费理念的深入人心,LED下游需求异常旺盛,推升上游需求。公司是国内目前蓝宝石长晶炉设备市场为数不多的量产并对外销售的企业,从产能到技术都已就绪,唯一的就是等待国内市场的爆发的“东风”。一旦国内市场启动,公司将赢得爆发性增长的机遇。我们预计公司2010 年~2012 年EPS 分别为0.56、1.08、1.56 元,对应当前股价的市盈率分别为55、30、22 倍,给予“推荐”评级。(长江证券 陈志坚)

  (中国证券网)

  天威保变:“双主业”渐入佳境

  研究机构:国信证券 分析师:陈健,李筱筠 撰写日期:2010-12-29

  双主业雏形显现

  公司是国内变压器的龙头企业之一,拥有多家参股或控股子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公司规模快速扩大,主营业务已从变压器延伸到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新能源业务起步较晚但成长迅速,目前变压器和新能源已构成公司发展的“双子座”。201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09亿,净利润4.19亿,其中,变压器实现营业收入23.53亿,同比减少8.26%,毛利率21.98%,同比减少3.67%;新能源实现营业收入3.55亿,同比增长158.17%,毛利率1.77%,同比减少5.10%。

  国内变压器龙头,特高压优势明显

  目前公司变压器拥有保定、合肥和秦皇岛三个生产基地。公司变压器产品多为220 千伏以上的产品,具有1000kV及以下电力变压器、电抗器,±800kV及以下直流换流变压器,500kV及以下互感器研发制造能力。公司相继研发出几十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属中国变压器发展史上第一的产品:1000MVA/1000kV特高压变压器、500MVA/750kV变压器、300MVA/230kV调相变压器、720MVA/500kV三相一体变压器、400MVA/500kV核电站变压器等。公司产品成功服务于秦山核电、三峡水电、西电东送等国家重点工程。天威保变是国内提供核电站变压器业绩最早、最多的生产厂家,并具有多家核电站合格供应商资格,并保持着世界上500kV产品安全运行事故率最低的企业集团。

  高压、超高压变压器是公司拳头产品,也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公司的特高压产品成功应用于世界首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云广±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并掌握了1000KV特高压电抗器技术。2010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了单相 400MVA/1000kV 发电机主变压器科研样机设计、百万千瓦机组配套的750kV 级发电机变压器等变压器新产品的试制,将有利于提升公司在超高压变压器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及核心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将加快“三华”特高压交流同步电网建设,2015年要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公司将获得巨大的市场空间。

  2010年上半年,公司加大了在印度等海外市场的开发力度。2010 年2 月,公司中标印度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项目17台750kV 级变压器,合同金额折合人民币约3.5 亿元,使中国自主研制的750kV 级超高压变压器产品首次跨出国门。未来,随着海外市场空间的不断打开,公司的海外市场业务不容忽视,值得期待。

  精功科技:光伏设备龙头,巨型订单再出水面

 

 

  公司今日公告,其日与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签约,拟于明年6月20日前,向其提供72台(套)多晶硅铸锭炉,供其铸锭项目扩产所需。合同总价1.48亿元。此次大单进账,加上前期公告的订单,公司公告的在手订单314台,且全部缴纳了20%以上的预付款,屏蔽违约风险。预计这些订单全部在明年结算,锁定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

  公司进入光伏设备市场3年,品牌得到大厂认可,多晶铸锭炉产品销量开始爆发。

  我们看好11年光伏设备市场,同时看好公司进口替代的步伐。预计11、12年业绩1.76元、2.39元。公司合理价格62元,对应11年35倍市盈率,建议买入。

  公司业绩拐点已到,未来5年光伏业务复合增长超50%。

  根据业绩预告,我们估计今年公司多晶铸锭炉的销售收入大幅增长。预计2011年国内硅片扩产13GW,需多晶铸锭炉2000台,较今年的市场容量增长100%左右。

  随着公司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其明年的铸锭炉业务大幅增长可期。公司近期公告,将增大明年多晶铸锭炉扩产规模,这同样反映了公司对明年订单的较高预期。

  考虑公司的铸锭炉业务大幅增长,硅片产能提升,其2011年业绩将继续大幅好转。今后5年我们认为全球光伏市场应可持续40%增长,光伏设备国产化比例的提升,公司同时在光伏设备领域延伸其产品线,预计公司光伏设备业务将会维持5年50%以上的复合增长。

  铸锭炉市场5年10倍,精功科技代表的国内厂家将成最大受益者。

  今年国内多晶铸锭炉安装量约1000台。按照2010年15GW新增装机,光伏市场未来5年保持40%的复合增速,组件产量/安装量之比维持1.5倍,则2015年铸锭炉市场需求将为10000台,市场总量300亿元,复合增速60%。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内大厂对设备定制化需求强烈。原本占据市场主流的进口厂商,难以提供深入客户的定制化服务。而以精功科技为代表的新进国内厂,经过3年以上的实践检验,产品质量为大厂接受,迅速挤占市场。公司近期频繁公告大厂巨额订单,表明这一趋势已经强劲开始。若公司能在5年后获得30%的市场份额,则仅此业务贡献收入将是09年全年销售收入的14倍。

  新大新材:原材料价格上涨,毛利率略降

  2010年1-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3亿元,同比增长124.58%;实现营业利润11961.4万元,同比增长9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1562.8万元,同比增长108.38%;实现摊薄每股收益0.83元。

  从单季度数据来看,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8亿元,同比增长106.5%;实现营业利润3849万元,同比增长36.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4406万元,同比增长65.2%;环比增长26.8%。

  行业景气使公司产品供不应求。公司下游客户为国内硅片制造商。受德国上网电价补贴调整影响,整个光伏产业上半年至今高度景气。报告期内,下游需求激增使公司产品供不应求,收入、利润同比均大幅增长。

  积极扩产切割刃料,未来仍有供给缺口。公司2.5万吨切割刃料募投项目将于年内投产,使公司产能在年底之前达到4万吨,此外公司利用超募资金投入2.5万吨切割刃料扩产项目,生产规模将于2012年达到6.5万吨。以保守估计2012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8000兆瓦计算,2012年国内共需切割刃料28.8万吨。假设公司保持09年市场占有率27.31%,刃料需求量为7.8万吨,相比公司6.5万吨产能,仍存在供给缺口,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毛利率降低,布局上游碳化硅微粉。报告期内,因原材料价格涨幅大于产品销售价格的涨幅,公司综合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至23%。原材料扩产速度慢于切割刃料扩产速度是主要原因,这将造成短时间内行业利润向上游转移。为防止上游原材料波动对公司的不利影响,一方面公司持股19.35%碳化硅生产商龙海科技;另一方面公司在原材料碳化硅主要产区新疆设立了碳化硅专用微粉生产基地,预计2012年达产5万吨专用微粉,可供约4.4万吨切割刃料生产使用,将全部用于公司自身的刃料生产。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公司2010、2011、2012年EPS分别为1.23元、1.70元、2.27元,以10月26日收盘价51.17元计算,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8倍、28倍、21倍,给予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光伏需求国扶持政策调整风险。 (天相投资)

  奥克股份:光伏与高铁助公司展翅飞翔

  研究机构:国都证券 分析师:刘斐 撰写日期:2010-12-21

  公司是环氧乙烷精细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主营产品为太阳能光伏电池用晶硅切割液、高性能混凝土减水剂用聚醚单体,2010年上半年分别实现公司营业收入的56%和36%,市场占有率分别为70%和25%。产品下游为光伏和高铁行业,市场前景广阔。预计2010-2012年产品销量为18万吨、30万吨、4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超过70%。

  晶硅切割液将是光伏产业快速增长的直接受益者。根据EPIA预测,未来五年全球光伏组件的装机容量增速在33%,在政策规划情景下,中国所占的市场份额将由2.2%提高到8.3%,因此中国的光伏产业装机容量将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国晶硅切割液的需求将由2009年的12万吨,增加到2013年的28万吨。而公司切割液销量将由5万吨增至20万吨以上。

  聚羧酸减水剂代替萘系减水剂是大趋势:聚羧酸减水剂综合性能优异,减水率可以达到30%-40%以上,具有无毒、无害、环保特性。目前聚羧酸减水剂仅占26%的市场份额,后市工业萘价格走高与环氧乙烷长期看跌的趋势形成鲜明的对比,未来聚羧酸减水剂的成本优势将逐渐明朗,聚羧酸减水剂将替代萘系减水剂成为主流减水剂。

  高铁用减水剂未来两年暴涨:最新数据来看我国在建高铁是一万多公里,在运营的是7500公里,预计2012年将完成1.3万公里,据此估算,未来两年的聚羧酸减水剂需求量将达到825万吨,而09年的产量仅为120万吨。聚羧酸减水剂的需求将直接带动聚醚单体的需求增加。公司聚醚单体销量将由09年的3万吨增加至2012年的20万吨左右。

  公司靠近原料产地扩建产能: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环氧乙烷具有高化学活性,易燃、易爆,不易长途运输,也无法进口。近年来公司立足吉林、扬州、南京、广东等原材料富聚区优化生产布局,与国内各大型商品环氧乙烷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降低了原料的供应保障风险。

  受益下游蓬勃发展,估值偏低,给予“强烈推荐-A”的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10-2012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1.10元、2.12元、3.58元,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57倍、30倍、18倍,鉴于公司属于创业板,下游新能源与高铁行业蓬勃发展,公司产能不断扩增,估值明显偏低,给予公司“强烈推荐_A”的投资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