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山板材e0级价格表:美国买中国的高铁技术,可能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0:11:24

看到了这么一则新闻:美国上门求购中国高铁技术  中国具备三独特优势

首先是集成优势。即能够从公(线,原文有误)路工程,通讯信号、牵引用(供,原文有误)电到移动设备、运营管理、设备维护等提供一揽子交钥匙服务,这在其他国家很难做到。其次,我国高铁的高速技术层次比较丰富,能满足不同的需求。我们高速技术有两个平台,一个是在既有线实现时速250公里、一个是在新线上实现时速250、350公里。第三方面的优势则来自设计、建设、制造所具有的成本优势。记者从机车厂方了解道,和谐号机车的成本仅约国外的一半左右,甚至有的成本仅为1/3。

相关链接:http://news.sohu.com/20090731/n265619253.shtml

真能吹牛啊!服了。

即使美国用中国人修高铁,我估计也不过就是修修线路,用的还是我们的廉价劳动力。中国高铁的东西美国人不会要的,放心吧。做为一个老愤青,对这三方面挨个地说说。

一,集成优势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提供高铁从工程建设、设备提供一直到投入运营的所有服务,可是我们自己的高铁为什么整天堆着一群洋鬼子?我们的东西是抄来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核心技术自动控制我们可一丁点儿都没学来,出现问题的时候没人会处理,这些洋鬼子是提供技术支持的。

这种集成服务在其他国家很难做到?算了吧,日本的新干线、法国的TGV、德国的ICE难道都是进口中国的服务。

二,我们高速技术有两个平台,一个是在既有线实现时速250公里、一个是在新线上实现时速250、350公里。

实现高时速,主要是线路的各项指标要达到高速的要求,新建线路和既有线在工务管理上没有什么区别,既有线应该说更好管理一些。原则上工务的事情是硬碰硬的,没有什么商量,200的线路就能跑200,201就是违章,可惜在当代的中国没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据我所知CRH刚开的时候某个工务处长就曾经要求限速160的线路跑200,原因是列车等他老人家添乘晚开了10分钟被一名技术人员痛骂,之后又之后什么什么的。

三,设计、建设、制造所具有的成本优势。记者从机车厂方了解道,和谐号机车的成本仅约国外的一半左右,甚至有的成本仅为1/3。

胡扯吧,和谐号您上过吗?车上的东西有几件不带洋字码?成本低,又是劳动力成本低加上赔钱赚吆喝吧。

信不信由你,美国高速运输技术比中国要领先50年。

先说机车。1984年至1986年,美国通用公司为中国制造了400多台ND5型内燃机车,这些车大部分还在中国的营运线上使用。大连厂最近生产的和谐内燃型机车,大部分是消化吸收的是ND5型机车的技术,可以说大连机车厂在对引进技术的消化上做得非常好,虽然经历了20多年。

ND5型内燃机车的核心动力源——柴油机,是当时美国的第十三代大功率柴油机,中国同样是1984生产的东风4型内燃机车,是当时中国的第二代大功率柴油机。柴油机的改良和换代,要经过设计、生产、使用、反馈等一系列的过程,保守地说一次换代至少要10年以上,算算吧,我们比人家落后多少年?

再说美国的高速运输技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一种地下真空磁悬浮超音速列车,设计时速22500公里,我当时以为是笔误多了一个零,后来看了看其工作原理,才明白是真的,该列车在管道内运行,利用磁悬浮技术使列车浮于管道中,列车前方真空减小运行阻力,驱动方式到目前还不太明白,一种说法是列车后部施以压力空气驱动列车运行,另一种说法就是现在西方已普遍采用的直线电机驱动。不论怎样,美国的这项高速列车技术已经有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和初步实验数据,或者哪天拿到上海再建条运营线也没准。

高速铁路的基础理论研究,德国最领先,小日本也不错。

德国人做事情扎实这是全世界的共识,德国在发展ICE(德国的高速铁路简称)之前,进行了十年的基础理论研究,到目前为止高铁理论仍居世界首位。

小日本曾经对防止列车空转的砂料进行过研究,研究结果是:10微米大小的颗粒破坏钢轨与车轮之间的水膜效果最好,300微米的陶瓷与砂的混合物经车轮碾压后,可以形成10微米的大小颗粒。看看人家是怎么做事儿的,这叫细呀。我虽然讨厌日本人,但是尊重日本人的从德国学来的较真的科研精神。

没有基础理论的研究,发展这个发展那个都是胡扯,不如改为买这国的这个那国的那个更贴切。

中国也曾进行过高铁基础理论研究,中国人自己也造出过中华之星动车组,线路运营实验时速达到了321.5公里,后因其是众多进口配件的拼装和造价高被PASS,中华之星下马后,相配套的1000多项高铁科研课题也直接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