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掠夺者图片手绘:《蒙书讲义》(上)——《三字经》(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4:49:26

 

《蒙书讲义》(上)——《三字经》(1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705b800100epnz.html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东周以春秋开始,以战国结束,其中出现了五霸七雄:春秋时有五个诸侯先后称霸天下,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公;战国时有七个诸侯国称雄天下,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齐桓公是春秋第一霸。齐桓公叫姜小白,他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政治上,将居民组织与军事组织结合,实行军政合一。这是法家一贯的主张,将人当成统治者手中的工具,和平时是生产的工具,战争时是打仗的工具,这和儒家重视人、尊重人的人本主义主张截然不同。管仲即春秋法家思想之祖,名夷吾,著有《管子》。经济上,根据土地肥瘦征收不同租税。外交上,打出“尊王攘夷”之旗号,团结其他诸侯国击退北方戎狄,恢复被戎狄攻灭的卫国,并将刑国迁至安全地区,史称救刑存卫;联合中原诸侯鲁、宋、郑等国进攻楚国,迫使楚国恢复向周王室纳税。齐桓公十一次大会诸侯,成为春秋第一霸。管仲死后,齐桓公宠幸竖刁、易牙、开方三个宦官。他病重时,三个宦官竟在其寝室外筑起三丈高墙,饿死桓公,直到桓公身上长满了蛆,蛆都爬到墙外,才被发现。这就是春秋第一霸的下场。霸是以力服人,王是以德服人,行霸道者终难善终。不过齐桓公攘夷,击退野蛮文化(戎)对先进文化(中原)的侵扰还是有大功绩的,这一点孔子也很赞赏。

 

 

    齐国的祖先是姜太公。武王分封时,将诸侯封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封姜太公为侯爵,封地于山东泰山以北,是为齐国。至战国周安王时,政权被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大夫即诸侯的臣子。田氏废齐康公,自立为齐君。战国末年,齐国为秦国所灭。这里值得指出的是,春秋的特点是周天子的政权为诸侯掌握,战国的特点是诸侯的政权被大夫掌握。

 

 

    齐国后,宋襄公继而称霸。宋是商朝的后裔,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叛乱被杀后,周成王封纣王的哥哥微子启于河南一带,为宋国,公爵。宋襄公姓子,名兹父。子是商朝的姓。齐桓公死后,宋襄公与楚争霸。后伐郑国,与救郑的楚军战于泓水。宋襄公讲仁义,楚军未渡江他不战,楚军渡江没有摆好阵式他不战,等楚军列阵再战,结果大败,自己也受了伤,次年便伤重而死。宋襄公之所以能令诸侯倾服,正在于他的仁义。

 

 

    春秋的第三霸是晋文公。晋国的祖先是周武王的儿子叔虞,周成王将他封于山西一带,为晋国,侯爵。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春秋五霸中只有晋国是姬姓,是周天子一家的,其余皆是异姓诸侯。晋文公因父亲立幼弟为继承人,曾在外流亡19年,等他回国秉政时都已60多岁了。他流亡在外,深知民间疾苦,当政后减轻赋税徭役,国力日强。后周王室内讧(hònɡ),晋文公平定内乱,迎周襄王复位,博得尊王美名。后又在城濮之战中大胜楚军,威震诸侯,成为霸王。至战国周安王时为韩、赵、魏三家大夫所灭,晋国遂变成韩、赵、魏三国。这三国又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三雄。《资治通鉴》即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写起。

 

 

    秦穆公继之而霸。秦国的祖先因辅佐大舜而赐姓嬴(yínɡ),其后代为周孝王养马而封于陕西一带,是为秦,至周平王时正式封为诸侯,伯爵。秦穆公姓嬴,名任好,多次挺进中原,击败晋国,后向西发展,攻灭西边十二国,独霸西戎。至战国末,秦兼并六国,统一天下。

南边楚国的祖先鬻(yù)熊是周文王的老师,周成王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于今湖北一带,是为楚国,子爵。楚国国君姓芈(mǐ),楚庄公名芈旅。他在位期间整顿内政,兴修水利,攻破郑国,大败晋军,攻陷宋国,最后陈兵于周都洛阳附近,并借机询问象征周天子权威的九鼎的轻重,意欲移鼎于楚,这就是“问鼎中原”的典故。楚国本是子爵,自称为王,中原诸侯纷纷归附,遂成为霸主。战国末为秦国所灭。

 

 

    春秋除此五霸外,吴越二国也于春秋末年先后称霸。吴国的祖先是周文王的大伯泰伯与二伯仲雍。泰伯、仲雍因将王位让给弟弟季历而出走今江苏一带,让位的目的是使季历的儿子——贤德的文王能继承王位。《史记》记载诸侯事迹的“世家”第一篇即《吴泰伯世家》,称赞泰伯让国之贤。泰伯死,仲雍继之,周武王时封仲雍的五世孙于吴国,伯爵。春秋初年,吴王寿梦自称王。春秋后期,吴王阖闾(hé lǘ)任用伍子胥、孙武(即孙子,著有《孙子兵法》)改革内政,扩充军队,后攻入楚国都城郢,即今湖北江陵。接着,阖闾的儿子吴王夫差攻陷越国,逼迫越王勾践卑辞求和。夫差继而北上中原,于黄池大会诸侯,成为霸主。黄池即今河南封丘。战国初年,吴国为越国所灭。

 

 

    越国的祖先是夏朝少康的儿子,夏朝时封于今浙江绍兴一带。周朝封诸侯时仍然保留越国,封为子爵。越国被吴国攻占后,越王勾践成为吴王的马夫。勾践立志复仇,卧薪尝胆,任用范蠡发展生产,休养生息,十年后,趁吴王北上会盟诸侯之际,攻灭吴国。夫差兵败自杀,越王勾践挥师北上,大会诸侯于徐州,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战国末,越国被楚国所灭。

 

 

    周武王分封了71个诸侯,后来西周诸王又陆续分封了一些诸侯,到春秋时,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共有124个。124个诸侯国除了前面讲到的7个外,孔子《春秋》中有记载的较有名的还有鲁国、蔡国、曹国、卫国、滕国、郑国、燕国、杞国、陈国、薛国、邾(zhū)国、莒(jǔ)国、小邾国、许国等。

 

 

    鲁国的祖先是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旦,周公辅佐成王平定管蔡之乱后,为控制新占领的东部地区,成王遂将原本封在河南鲁山的周公迁封至山东泰山以南一带,由周公的大儿子伯禽受封,是为鲁国,侯爵。战国末年周赧王时被楚国所灭。

 

 

    蔡国的祖先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叔度,侯爵。封地在今河南蔡县一带。春秋末被楚国所灭。

 

 

    曹国的祖先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叔振铎,伯爵。封地在山东兖州一带。春秋末被宋国所灭。

 

 

    卫国的祖先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康叔,侯爵。封地在河南安阳一带。秦二世废卫君为庶人。

 

 

    滕国的祖先是周文王子叔绣,侯爵。封地在鲁国附近。战国时被宋国所灭。《孟子》的《滕文公》一篇,即记孟子与滕国国君文公交往的事。

 

 

    郑国的祖先是周厉王的少子,伯爵。封地在今河南新郑一带。战国时被韩国所灭。《左传》的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即是讲郑国庄公的故事。

 

 

    燕国的祖先是与周王同姓的召公姬奭(shì)——召公是与周公齐名的贤臣,伯爵。封地在今北京一带。战国末为秦国所灭。

 

 

    杞国的祖先是夏禹,武王克商后求夏禹后代,得东楼公,封在河南开封一带以祭祀大禹,是为杞国,伯爵。“杞人忧天”这个成语即是说,杞国人老是担忧天会塌下来。因为夏朝是已灭亡的朝代,这是在刻画杞国人作为亡国遗民的心态。春秋末为楚国所灭。

 

 

    陈国的祖先是虞舜的后人,周武王将大女儿嫁给舜后裔阏父之子,封于河南开封一带,侯爵。春秋末为楚国所灭。

 

 

    薛国的祖先是黄帝之后,封地紧邻滕国,侯爵。战国时为齐所灭。《论语》第十四篇《宪问》中有“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一句,滕薛即指滕国、薛国,意思是孟公绰去晋国这样的大国,即使当大夫家的总管,都要比在滕、薛这些小国做大夫强。

 

 

    邾国的祖先是周初功臣,曹姓,子爵。封地在今山东邹城一带。后为楚所灭。

 

 

    莒国,嬴姓,子爵。封地也在山东。后为楚灭。

 

 

    小邾国的祖先是周初的功臣,曹姓,子爵。封地在山东。后为楚灭。

 

 

    许国,姜姓,男爵,祖先为尧帝之遗民。封地在郑国附近。战国初为楚所灭。

 

 

    齐、楚、陈、蔡、曹、卫、郑、宋都是孔子周游列国所到的国家。春秋时的众多诸侯国,到战国时逐渐被大国兼并。战国时最先称雄的是魏国。魏国用李悝(kuī),最早变法。李悝著的《法经》六篇,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律,也是秦汉法律的基础。楚国用吴起变法,秦国用商鞅,燕国用乐毅,韩国用申不害,齐、赵也不同程度地开展变法,纷纷发展经济,整顿吏治,扩充军队,推行法治,先后称雄。战国末年周赧王时齐秦两国同时称帝,齐为东帝,秦为西帝,共为中原霸主。七国之间经过了无数次战争,公元前221年,秦国消灭六国,才结束了550年的分裂战乱,统一了中国。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动荡的年代。第二次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第三次是唐朝末年五代十国。不过时间一次比一次短。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秦国姓嬴,故称嬴秦氏。古代的人名、国名都可称氏。如伏羲氏、神农氏、夏朝方国有扈氏等。秦国统一天下,兼并六国,建立秦朝,传了两代,统治了15年便天下大乱。楚指西楚霸王项羽,汉指汉高祖刘邦,这两人都在秦末争天下。这便是“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的意思。

 

 

    春秋时,秦穆公称霸。到战国时,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商鞅是卫国人,著名的法家,因战功受封于商,即今陕西东南商县一带,故称商鞅,著有《商君书》。商鞅两次变法,历时20余年,使秦国更加富强,为其统一天下做了充分的准备。战国末年,秦庄襄王任用赵国商人吕不韦为相,吕不韦招集门客编著了一部包揽诸子百家学说的《吕氏春秋》,为秦朝统一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庄襄王的儿子嬴政最后完成了统一大业。史书多有说嬴政是吕不韦与庄襄王皇后的私生子,《古史辑要》讲:“秦惟知谋六国,不知己之为人谋也。六国未亡,而嬴秦先亡。”也就是说秦国只想到要消灭六国,不曾想到自己早已被吕不韦算计了,六国还未灭,吕不韦的儿子却坐上了秦国的王位。嬴政统一了中国,认为自己比三皇五帝还伟大,故将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起来,称皇帝;又以自己为秦朝第一个皇帝,故自称秦始皇。后代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

 

 

    秦始皇废除分封制,设三十六郡县。不许民间私藏兵器,将民间兵器没收铸成十二个金人。设三公九卿制,丞相统领百官,太尉掌管军队,御史大夫负责地图户籍章奏并监察百官,是为三公;九卿分管众务,统一法律,制定《秦律》。《秦律》基本是在商鞅定的秦律的基础上修改、补充而成。统一文字,废除六国旧文,统一用小篆。统一货币及度量衡。以都城咸阳为中心,新筑东至燕齐、南达吴楚的驿道,交通全国。又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将原秦、赵、燕等国防范匈奴的长城连接起来,筑西起甘肃临洮、东至河北碣石之万里长城,保护中原农耕文化不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至今,万里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南征蛮越,即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一带,修沟通湖南湘江和广西漓江的人工运河——灵渠,以便运送粮草物资到岭南地区。以上这些都是秦始皇在位12年的功绩。不过,北击南征、修驿道、筑长城所耗的人力物力本来已经相当大,加之又修建壮丽的咸阳城、地广三百里的阿房宫、号称天下第一陵的骊山陵墓,耗费更不可计。史称秦朝征收的赋税二十倍于古,力役三十倍于古,仅修建阿房宫就动用民工七十余万人。如此势必引起天下百姓的怨愤。

 

 

    秦始皇驾崩后,秦二世胡亥当政。胡亥昏庸奸恶,重用奸臣赵高,斩杀旧臣弟兄,始皇子女三四十人几乎被其杀光,后来他自己也被赵高所杀。赵高本想篡位自立,恐天下不服,遂立胡亥子子婴为秦三世,三世痛恨赵高,遂灭其三族。始皇时大兴土木,民怨已甚,二世更横征暴敛,加上秦朝用法家来统治天下,严刑酷法,秦二世当政当年即爆发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本是秦朝征用的兵卒,赴役途中遇雨延期,依秦律当斩,陈胜、吴广杀掉领队将领,发动同行兵卒九百人起义反秦。起义顺应民心,队伍迅速发展至数万人,并建立了张楚政权。但就在起义的第二年,陈胜就被叛徒杀害,吴广也在攻城中被部下杀害。

 

 

    陈胜吴广起义后,楚国贵族江苏人项梁与其侄项羽在今苏州起义反秦,沛县泗水亭长江苏人刘邦也起兵响应。项梁、项羽率八千江东子弟渡江北上,联合刘邦,遥尊陈胜为领袖,奋勇击秦。陈胜牺牲后,项梁拥立昔楚国怀王孙子熊心为王,仍称怀王,继续反秦。项梁在与秦军作战中阵亡。后秦军包围部分起义军于河北巨鹿,项羽率军与秦军决战,大败秦军,坑杀秦军俘奴二十万人,史称巨鹿之战,此战消灭了秦军主力。与此同时,刘邦率军攻入秦朝都城咸阳,推翻秦朝,秦三世子婴素车白马向刘邦投降。秦虽有三世,但秦二世时天下已大乱,三世子婴刚立秦朝便亡,实际只有二世。刘邦入咸阳后封存秦朝珍宝府库,废除秦朝苛法,并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深得秦民拥护。

 

 

    最初楚怀王与刘邦、项羽等大将有约,先入函谷关者为秦王。函谷关即入咸阳之关口。刘邦入咸阳后,项羽杀气腾腾赶来,抢劫并焚烧咸阳城、阿房宫,大火三月不熄,使集夏商周三朝财富所建之宫殿毁于一旦,并开启了后世起义焚烧前朝宫殿的恶风,所以中国古代历朝宫殿鲜有得以完整保存者。项羽杀掉楚怀王,大封诸侯,将秦朝降将章邯(hán)、司马欣、董翳(yì)封为三秦王,三分关中——故今陕西又称三秦大地;将刘邦封为巴蜀汉中一带之汉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即今江苏徐州。但不久刘邦即与项羽展开长达五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因善于招揽人心、团结其他诸侯而战胜项羽。

 

 

    项羽名籍,少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力大能扛鼎,且和大舜一样眼睛有两个瞳仁。项羽打仗百战百胜,但不知修德,有勇无谋,性过残暴,终至败北。刘邦军围项羽于垓下(即今安徽灵璧东南),刘邦军用计唱楚歌,项羽听闻四面楚歌,以为楚军尽败,便逃至乌江。乌江亭长停船岸边等待,劝项羽渡江,回江东称王,项羽叹说:我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然江东父老可怜我而尊我为王,我难道于心无愧吗?遂自刎于乌江岸边。项羽虽败,却有一种英雄气概,故太史公司马迁《史记》将项羽列入本纪。本纪本是帝王的传记,项羽乃败军之将,列入本纪,足见司马迁对项羽英雄本色的推崇。宋朝女词人李清照也曾作诗咏叹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刘邦以平民起兵得胜,原因在于他礼贤下士、善于用人。刘邦用张良、萧何、韩信三人,这对其成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刘邦论楚汉兴亡时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子房即张良。张良、萧何、韩信被称为汉朝开国三杰,汉朝建立后,张良封留侯,后学仙隐去;萧何为丞相,制定汉朝法律《九章律》,《九章律》基本依《秦律》,只是除去其中灭三族、连坐等酷刑——三族即父族、母族、妻族,连坐即一人犯法,亲邻诛连;韩信初封楚王,因被告谋反,降为淮阴侯,后又被告与人勾结谋反,终为刘邦皇后吕后所杀。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刘邦建立汉朝,是为汉高祖,定都长安,即今西安。经惠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孺子共12帝,214年,是为西汉。孝平即汉平帝,汉朝以孝治天下,从惠帝开始,所有皇帝的谥号前都加一孝字,故称孝平帝。

 

 

    王莽是汉元帝王皇后的侄儿,成帝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他礼贤下士、俭朴恭敬、乐善好施,处处效法周公,赢得朝野称赞。汉平帝9岁即位,王莽效法周公,辅佐平帝,掌军政大权。汉末社会流行汉运将终,必有新王受命的说法,而王莽又深得人心,各地官吏纷纷上表,劝王莽摄政。平帝14岁驾崩,王莽立两岁的孺子婴为帝,最终以汉朝禅位的方式即帝位,改国号新,西汉灭亡。史书都说王莽是蓄意篡位,故《三字经》讲“至孝平,王莽篡”。王莽在位16年,最终被农民起义军绿林、赤眉军所灭。

 

 

    刘邦建立汉朝,一方面继承秦朝的郡县制,一方面又封了许多功臣为诸侯王,建立诸侯国,形成郡国并行的局面。后来诸侯王势力渐大,对中央构成威胁,刘邦诬称诸王谋反,杀掉几位功臣,韩信被杀的真实原因正在于此。其余诸侯王多逃亡,封地被削。刘邦去世时异姓诸侯王威胁中央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他留下遗嘱:“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等于是废除了分封异姓王的制度。打击异姓王的同时,刘邦又先后分封了一批皇室子弟为同姓王,希望以同姓王来屏卫中央。但到文帝、景帝时,同姓王的势力也日渐强大且骄横,轻视中央政府,故从文帝到武帝期间,西汉朝廷又不断打击同姓王。汉景帝时,曾往伏生处受《尚书》的御史大夫晃错提出逐步削夺诸侯王的封地,说:“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亟,当急讲。刘邦的侄儿吴王刘濞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联合六个封国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景帝杀晁错,希望能够让吴王退兵,遭拒绝,遂坚决平乱,用三个月时间打败了乱军。景帝又下令王国官吏的任免权及行政权收归中央,诸侯王不能问国政,只能从封国领取衣食租税。诸侯王国的势力从此削弱。后来,武帝更借口诸侯王所献助祭金不足,废除了106个王侯封号,削减封地,彻底解决了诸侯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

 

 

    刘邦驾崩,长子惠帝仁弱,刘邦皇后吕后掌权15年。文帝、景帝看到汉初因秦暴政及秦末八年战争而经济凋敝,就用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的主张治理天下,与民休养生息,减赋税,倡节俭,社会经济迅速恢复,一片安定祥和,史称“文景之治”。汉武帝时,建立了乡里推举官吏的查举制,推举的官吏分秀才和孝廉两类,为避免推荐不实,举荐官吏要负连带责任;经济上则重农抑商,盐铁由国家专卖,并将地方进贡的物品投放市场买卖,以增加朝廷收入,由此国势逐渐强盛,遂开始北征匈奴。匈奴自周朝以来便不断侵扰中原,高祖出征匈奴,曾在今山西一带被围困七天七夜,惠帝、文帝、景帝皆以和亲之法勉力维持。至武帝时方派大将卫青、少将霍去病多次远征匈奴,迫使匈奴北迁,并在得胜之地(今甘肃)建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诸郡,称为河西四郡。武威即大汉王朝武功威力的意思。张掖即大汉王朝张开臂膀,掖下所到之地的意思。酒泉是霍去病得胜之后将汉武帝所赐美酒倒于地下泉中,令将士同饮,因此得名。敦煌是壮丽美好的意思。霍去病年少英勇,六次击退匈奴,威震边关。武帝为之造府第,他有“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之语,惜在作战中染上瘟疫,去世时年仅24岁。武帝痛惜,赐葬自己的陵墓茂陵。霍去病马踏匈奴的石雕正反映了少年英雄的英勇神武。

 

 

    征匈奴的同时,武帝派使臣张骞冲破千难万险出使西域(今新疆一带),直抵中亚伊朗等国,沟通中西交通。从此形成以长安为起点,经伊朗中转,最后到达欧洲的商贸路线,史称丝绸之路。另外汉武帝还开发西南土族地区,在昆明附近,贵州遵义一带,四川西昌、雅安、茂汶一带设置郡县,将西南大部分地区纳归西汉王朝统治。汉武帝时,西汉帝国达到了鼎盛时期。武帝虽很有作为,但脾气暴躁,喜怒无常,好大喜功,由于赋役过重,民力凋敝,不得已下《轮台罪己诏》,“深陈既往之悔”。

 

 

    汉昭帝年幼即位,武帝命霍去病的弟弟霍光辅政,霍光忠诚谨慎,天下称许。武帝时使臣苏武被困匈奴19年,喝天上下的雪、吃羊毡毛为生,不改汉节,至昭帝恢复与匈奴和亲后方得回汉朝。昭帝、宣帝恢复文帝、景帝时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国力增强,吏治清明,天下富足,史称昭宣中兴。元帝好儒术,宦官石显专权。元帝时曾派宫女王昭君至匈奴和亲。成帝时元帝皇后王氏家族专权。成帝不理朝政,立歌女赵飞燕为皇后,终日淫乐。哀帝、平帝时王莽已掌权。西汉自元帝开始已国势日衰,王莽一心效法周公,建立大新朝后,完全按照《周礼》来治天下,本想改变西汉末社会混乱的局面,但因脱离实际,加上政令繁多,改动频繁,更激化了社会矛盾,终归失败。王莽新朝九年,湖北一带闹饥荒,饥民王匡、王凤聚众起义,因居绿林山(今湖北当阳县),故号绿林军。次年,山东人樊崇在山东起义,因眉染红色,故号赤眉军。绿林、赤眉军推举西汉皇族远支刘玄为帝,建立政权,年号更始。更始政权在河南昆阳以八九千人之力战胜王莽的40万大军,消灭王莽军的主力,此后不久,王莽被杀,舌头被割下,死况甚惨。更始政权进长安后,内部斗争激烈,刘玄滥杀农民将领,绿林军将士杀出长安,与赤眉军联合,反过来消灭了更始政权。最后,指挥昆阳之战获得胜利的西汉宗室刘秀杀掉王匡、樊崇等起义将领,建立了东汉王朝。

 

 

    西汉的统治思想与秦朝是有密切关系的,也可以说是在吸取秦朝教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要弄清楚汉朝的统治思想,必须先明白秦朝的统治思想。秦朝的统治思想基本出于丞相李斯。李斯,楚国人,少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后到秦国为吕不韦舍人,因上《谏逐客书》,建议不要将在秦国做官的六国人赶走,而应利用他们以攻六国,深得秦始皇赏识,拜为丞相。秦朝建立以后,统一文字、度量衡,设郡县,皆是李斯的主张。秦朝建立后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即统一思想。当时博士淳于越与李斯展开辩论,淳于越主张效法上古先王之道,李斯反对,认为法先王,则新王的法令不能贯彻,而且士人动辄以古非今,他建议始皇将先秦旧典除医书、巫书、种树书外皆拉杂烧之,敢有私藏诗书百家语者诛杀其族。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这就是著名的焚书之祸。古籍被烧毁,旧道无闻,李斯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即以法律代替教育,以官吏代替老师——这是法家一贯的主张。韩非子的文章《五蠹》是法家对百家争鸣作的总结,认为法家以外的各家都是社会蛀虫,应予禁绝,而在全国统一的政权下,应是“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是李斯的同学,遭李斯嫉妒而被害死,但他的主张却完全被李斯执行。李斯后来为赵高诬告谋反,被腰斩于咸阳。

 

 

    焚书后第二年,始皇又招天下有学之士,想听建议以助治理,并求长生不老之药。长生不老之药未找到,有学之士又多有非议始皇行暴政者,始皇便在咸阳坑埋非议者460人,其余流放边疆。所埋人中持各家学说的都有,并非全是儒生,但都是读书人,统以儒名。这就是著名的坑儒。焚书坑儒便是秦朝暴力专政的法家统治思想的反映。但秦朝残酷粗暴的法家统治的结果是历时15年的短命亡国。秦的速亡,不能不让汉朝统治者深刻反思、总结教训,以免重蹈覆辙。作总结最深刻的是汉文帝时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贾谊。

 

 

    贾谊20岁为博士,21岁迁太中大夫。因年少气盛遭嫉,贬长沙王太傅,后改为梁怀王太傅。太傅即老师。怀王为文帝少子,坠马死,贾谊自责,忧愤而死,年仅34岁。他著有《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和《吊屈原赋》、《鸟赋》。前三篇是词采飞扬的政论文,后两篇是汉初有名的骚体赋。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说贾谊是汉代最有天才的哲学家,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其成就定在董仲舒之上。《过秦论》即是总结秦亡教训的宏文,文章前半部分将秦亡的原因归结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意思是秦朝残暴而不施仁义,且不懂得攻取与守治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后半部分则是进一步分析何谓“攻守势异”。贾谊肯定秦朝以暴力统一天下、结束战乱,是对的,是顺民心的,但统一以后,老百姓希望过平安日子,不要再打仗,而秦朝仍以对付战乱的暴力来对付百姓,这就错了。攻和守的方法应是不同的,秦朝亡在攻守皆用暴力。汉家得天下则应吸取教训,逆取而顺守,不能再行秦朝的法家学说。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作了一首《大风歌》,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也认识到取得天下后,关键是守。

 

 

    怎样守?刘邦的方法是废除秦朝苛法,只立三条简单约法,民心大顺。以后吕后、文帝、景帝皆本此精神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这就是汉初统治者的黄老思想。到了武帝时国势强盛,大一统的王朝急需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统治思想。秦朝完成了政治军事的统一,没有完成思想的统一,无为而治只是过渡,并不能与统一的王朝相适合。这个时候,经过董仲舒改造的适合大一统的儒家春秋公羊学说应运而生,其“使四海为一家,中国为一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深为汉武帝赞许,最后,孔子被定为一尊,儒家哲学成为大汉王朝的统治思想。这不仅是大汉王朝的统治思想,更成为此后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历史证明,儒家的这套学说是符合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和谐、天下长治久安的需要的,其中很多思想精髓直到今天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仍有积极作用。正是由于有这套思想,中华民族才能够以统一强大的姿态长久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秦始皇与汉武帝都是中国历史上大有作为的皇帝,秦始皇的最大功绩在于统一中国,汉武帝的最大功绩在于找到了与统一的中国相适合的治国思想。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光武即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创立者。刘秀为西汉景帝之后。东汉定都洛阳,光武帝后经明帝、章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献帝共12帝,196年。汉献帝时,群雄蜂起,天下大乱,最后曹操子曹丕废献帝,建魏朝,东汉灭亡。西汉东汉加起来共410年。如果再加上中间王莽新朝的16年共是426年。《三字经》这里说的四百年,是指两汉的大致时间。光武帝、明帝、章帝是东汉的前期,共六十多年,这六十多年是东汉相对强大的时期。光武帝有学问,会用兵,对朋友仁义,对和自己共同创建东汉的功臣同享富贵,并得善终。光武帝也酷爱和平,东汉一建立,便偃武修文,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对匈奴也停止用兵。光武帝很勤政,并说自己是乐此不疲。汉明帝时北匈奴逐渐强大,明帝遂派兵讨伐匈奴。其中有一小军官叫班超,大史学家班固的哥哥,在西域三十年大立奇功,使西域五十余国都归属汉朝,重新建立起大汉王朝自汉武帝以来在西域树立的权威。汉明帝还大规模整治黄河,此后八百年间,黄河未发生过大的决堤泛滥。明帝、章帝都好儒学,章帝亲自召开白虎阁会议,令诸儒讨论五经异同,会议持续数月之久,并命班固将讨论结果写成《百虎通德论》一书,共44篇,统一了儒经,肯定了谶纬,乃今文经学集大成之著作,在经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

 

 

    汉章帝以后,东汉政治基本在外戚与宦官的斗争中发展。外戚所以能掌权,主要是章帝以后的皇帝多年幼或短命。和帝10岁继位,27岁驾崩;殇帝继位时还是个三个月大的婴儿,第二年就驾崩了;安帝继位时13岁,32岁驾崩;顺帝10岁继位,30岁驾崩;冲帝两岁继位,3岁驾崩;质帝8岁继位,9岁驾崩;桓帝15岁继位,36岁驾崩;灵帝10岁继位,32岁驾崩。这些皇帝登基时都是孩童,活得最长的也才36岁,当然政权旁落,政治昏败。东汉后期掌权的外戚有章帝皇后窦家、和帝皇后邓家、安帝皇后阎家、顺帝皇后梁家四家。这四家外戚都专权凶狠,飞扬跋扈。和帝时用宦官郑众除掉窦家,郑众因此被封为剿乡侯,太监封侯自此开始。安帝又和宦官李闰除掉邓家。顺帝又用宦官孙程打倒阎家。桓帝依靠宦官五人除掉梁家并将此五人封侯。梁家被除,财产拍卖,其价值抵得上全国年收入的一半。外戚打倒,宦官仍专横腐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正直的官员士大夫便以品评人物的方式批评时政,与宦官作斗争,称为“清议”。而这些官员士大夫因有共同的政治立场,故被称为“党人”。宦官仇恨党人,遂怂恿桓帝,下令大捕党人,或放归乡里,史称“党锢”事件。党锢于桓灵二朝皆有发生,直至黄巾起义,东汉政府才赦免党人以联合镇压起义。东汉后期由于外戚、宦官的黑暗统治,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土地兼并严重,自耕农破产,流民连绵不绝,各地武装起义不断。汉灵帝时太平道首领张角借传教之机,组织徒众三十余万,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于七州二十八郡同时起义。起义军因头裹黄巾,故曰黄巾军。黄巾军沉重打击了东汉政权,但在诸地方武装的共同镇压下失败,从三月到十一月,坚持了八个月。黄巾起义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大权都掌握在各地方武装手里。未几,东汉灭亡,天下又陷入了三百多年的混乱分裂中。

 

 

    从文化学术来讲,汉代被称为经学时代,经学的成立前面已讲到,汉代的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西汉今文经学兴盛,东汉古文经学兴盛。今文经学重视经学与时代政治的关系,古文经学重视学术本身的研究。可以说今文经学是为政治的学问,古文经学是为学问的学问。适应大汉王朝及中华民族大一统长治久安的思想即今文经学在对儒家思想做了适应时代调整的情况下提出来的。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古文经学的代表人物是刘歆。刘歆是西汉末大学者,与扬雄同时。刘歆与其父刘向共同校典皇室藏书,编出了全世界最早的目录《七略》。《七略》将天下书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方技略》、《术数略》、《辑略》七类,每类及每书都有介绍。最早提出将古文经立为博士的就是刘歆,因遭今文博士反对,刘歆写了著名的批判今文博士抱残守残的文章《移让太常博士书》,成为中国古文的名篇。后刘歆为王莽国师,果然立了古文六经博士。刘歆欲诛杀王莽,事泄自杀。集两汉今古文经学之大成的是东汉末的郑玄。郑玄遍注六经,融通今古文经学,今古文经学之争至此方结束。

 

 

    汉代的史学有巨大成就,出现了中国史学史上两部巨著《史记》、《汉书》。《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著。司马迁字子长,陕西延安韩城人,少随父司马谈读书,后又从董仲舒学今文经学,从孔安国学古文经学,并游历全国诸名山大川,继承其父遗志修《史记》。又因替与匈奴作战失败的将军李陵求情,触怒汉武帝,受宫刑。其后司马迁忍恨20年完成《史记》。《史记》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共记3000余年历史,130篇,50余万字。分记帝王的12篇《本纪》,记诸侯的30篇《世家》,记对历史作出贡献的普通人物的70篇《列传》。另有年表10篇,记各种典章制度的书8篇。《史记》创造了以人物为纲的纪传体史书体例,后世正史皆为纪传体,《史记》也成为正史之首。《史记》气势宏大,见解深刻,内容丰富,结构周密,体例详备,文采风流,感情充沛,集古代史学之大成,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史学及文学上皆有极高成就,乃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流作品。

 

 

    《汉书》的作者主要是东汉的班固。班固的父亲班彪即开始作《史记后传》,班固继承父亲遗志续作,改名《汉书》。班固完成其大部分,去世后未完成的表志部分由班固的妹妹班昭及班固的学生马续完成。班固字孟坚,陕西扶风人,生于光武帝时期,卒于和帝时期,活了60岁。班固曾因被人告私改国史而下狱,经其兄班超上书辩白,得汉明帝亲允后,方得继续写作。班固因在外戚窦家作过参谋,窦家失势后,连累入狱而死。班昭才华出众,文史兼通,和帝曾召入宫为嫔妃讲学,活了70余岁。著有《女诫》7篇,讲女子道德,开我国训诫女子著作的先河。《汉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专记西汉一朝历史,分十二纪、七十传、八表、十志,共100篇,80余万字。班固将《史记》的本纪改为纪,列传改为传,书改为志。《汉书》史料丰富翔实,《史记》记三千年历史只用了50余万字,《汉书》单记西汉一朝历史就用了80余万字,可知其史料之丰。《汉书》开了正史中断代史的先河,正史中除了《史记》是通史,其余皆是断代史。《史记》纵横驰骋、生机盎然,《汉书》雍容典正、质实谨严,皆为后世史家之范本。

 

 

    汉代子学首先最值得说的是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创立。据史载,汉明帝在一天夜里梦见西方金光闪闪,醒来后大臣告诉他所梦为印度释迦牟尼佛,汉明帝即派大臣蔡谙往印度求取佛经,蔡谙以白马载经书归,并带回两个印度高僧迦叶摩腾与竺法兰及最早翻译的佛经《四十二章经》。汉明帝为表彰白马驮经的功绩,在东汉都城洛阳建了中国第一所佛教寺院白马寺,白马寺的建立标志着佛教正式传入中国。佛教传入后,中国人颇受刺激,以为中国也应有自己的宗教。加之汉代阴阳五行及谶纬方术等兴盛,东汉后期顺帝时江苏人张道陵在四川大邑县鹤鸣山修道,夜梦太上老君传道与他,遂自号天师,奉太上老君为教主,传道济世,为人治病,凡治愈者送米五斗,故称五斗米教。张道陵又创立教义、教仪、教规等,并作注解《老子》的《老子想尔注》,道教正式建立。此期还出现了不知何人所作的《太平经》和魏伯阳作的《周易参同契》两部重要道教经典。《太平经》以道、儒、阴阳、巫医、天文构成道教庞杂的理论体系。《周易参同契》则是专讲炼丹术的书。

 

 

    子学中的哲学类最有成就的是西汉的《淮南子》与东汉的《论衡》。《淮南子》是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召集门客共同撰著。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的孙子,企图叛变,失败自杀。淮南王的思想代表了汉初割据诸侯王的思想,自然与中央主张大一统的思想相对立。《淮南子》是代表中央思想的董仲舒的对立面。《淮南子》分内、中、外三部分,今只保存下来内篇21篇,又名《淮南鸿烈》或《淮南王书》。《淮南子》可以说是汉初黄老之学的总集,其核心思想是内以治身,外以治国。黄老思想与老庄思想的根本不同表现在:老庄是消极地顺应自然,黄老是积极地适应自然;老庄企图避世,黄老企图解决社会中的问题。黄老思想是老庄思想与法家思想结合的产物。《淮南子》与董仲舒思想的根本不同在于:董仲舒主张黜百家、尊儒术,《淮南子》主张杂百家以为用;董仲舒主张君主应大一统,《淮南子》主张君主应无为,而臣下各尽其能。《淮南子》也说自己是为汉朝立法,建立一套适应汉代统治的思想。实际上《淮南子》与董仲舒的斗争即主张大一统的中央思想与主张割据的诸侯思想的斗争。

 

 

    《论衡》的作者是东汉前期的大学者王充。王充字仲任,浙江人,出身寒门,生活于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时代,做过小官,后期回家专事著述,晚年贫无一亩立身,活了77岁。《论衡》85篇是其思想的集中体现。王充的思想仍是董仲舒思想的对立面,不过《论衡》与《淮南子》不同,并不反对董仲舒为大汉王朝建立的治国思想,而是反对董仲舒学说中天人感应的神秘思想。董仲舒的学说到西汉后期发展成谶纬越加神秘,东汉章帝时编的《白虎通义》,又将谶纬神学以官方名义肯定下来。王充则针锋相对地与今文经学中的这套神秘学说展开斗争,否定天人感应。《论衡》从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各方面论述了这些主张。

 

 

    任何事物皆有利弊两面,董仲舒学说的利是建立了适合大一统的中国长治久安的治国思想,其弊则是其中的神秘色彩。当然,如果没有神秘主义的天人感应这套学说,董学未必能为汉朝统治者采纳,其利也就自然发挥不出来。《淮南子》与《论衡》是对董仲舒学问弊端的批判,但这种批判并不能抹杀董氏学问的巨大历史作用。《淮南子》与《论衡》都体大思精,内容丰富,涉及了自然、社会、人生诸方面的问题,在汉代子学中成就是极高的。

 

 

    汉代子学中的科学值得一提的是:东汉学者河南人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可以准确测定地震时间与方位;东汉和帝时的宦官、湖南郴州人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从此纸张得到广泛使用,时称“蔡伦纸”;另外又出现了《周髀算经》、《九章算术》两部算学巨著;东汉末的名医河南人张仲景著了医学巨著《伤寒论》。《伤寒论》又名《伤寒杂病论》,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提出了阴阳、虚实、寒热、表里八纲辨证,及汗、吐、下、清、温、和的治病六法。将各种疾病归纳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建立了整个中医治病的法则,为后世医家所必读,张仲景也被称为医圣。

 

 

    集学即文学。汉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在赋的创作。赋是诗化的散文,要押韵。汉初有由楚辞过渡而来的骚体赋,代表作家是贾谊。汉中期出现散体大赋,气势恢宏,体现了大汉王朝的雄强,代表作家有四川的司马相如与扬雄。司马相如成就最高,有《子虚赋》、《尚林赋》、《长门赋》等。汉后期国势渐弱,抒情小赋出现,代表作家为张衡。另外汉代出现了专门掌管音乐、诗歌的机构乐府。乐府采集大量地方民歌,后人即将这类诗歌称为乐府诗。乐府诗清新质朴,是汉代诗歌的代表。汉代还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小说《山海经》,分《山经》、《海经》两部分,共18篇,内容繁富,明人称其为古今语怪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