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次元袋:《蒙书讲义》(上)——《三字经》(1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8:30:38

 

 

《蒙书讲义》(上)——《三字经》(1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705b800100ereb.html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后周世宗柴荣奠定统一天下的基础,不幸39岁病逝,皇位传给7岁的恭帝。就在这年,公元960年,后周的禁军统领赵匡胤借口北上抵抗辽军,行至开封东北陈桥,授意将士为他穿上黄袍,拥立他做皇帝。然后还都,逼恭帝禅位,国号宋,定都开封,是为宋太祖,史称北宋。前面讲过阴阳家建立了一套历史循环论,各个朝代必合五行的一德才能得天下。这就是圣旨中讲的“奉天承运”的运,即承五德之运。凡是以征讨得天下的,则以五行相克,凡是以禅让得天下的,则以五行相生。宋朝说自己是从后周手中禅让而有天下,后周是以五行的木德有天下,木生火,所以宋朝说自己是占了五行的火运,是以火德有天下。火即炎热,故称炎宋。

 

 

    宋朝分为北宋、南宋。北宋9个皇帝,南宋9个皇帝,共18传。北宋168年,南宋150年,共318年。“十八传,南北混”,是说北宋、南宋合在一起才有18代。这18代分别是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9帝,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恭帝、端帝、帝昺(bǐnɡ)9帝。太祖得帝位后做了几件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事。一是将帮助他得天下的石守信等功臣召来宴饮,喝到酒酣之时,太祖惆怅地说我枕不能安,如果将来一天你们的部下也给你们黄袍加身,你们也没有办法。部下都流泪跪下请太祖指示生路。太祖说你们不如释去兵权,选好房好地,厚积钱财,而为子孙立永久之业。部下们感激不尽,说太祖为我们想得太周到了,第二天皆说有病而请解除兵权,这就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这样就再无可夺去皇位的军阀。二是听从皇太后建议,不将皇位传给幼王,而是传给了二弟赵匡义,是为太宗。这样虽有人想夺位也没有可乘之机。三是于公元979年灭掉十国中的最后一国北汉,统一了天下。四是广设官职,分散臣下的权力。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以分宰相政治上的权力;又设枢密使以分宰相军事上的权力。设三司以分宰相经济上的权力。州郡长官知州外又设通判一职,相互牵制。州郡的兵权、财权、司法权都收归朝廷。另外禁军的驻屯地点几年一变,但将帅并不随之变动,使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些都是宋太祖吸取唐朝五代节度使等武人专权教训的结果。所以在宋代,文人的地位远远高于武人,且从此以后中国文化也由阳刚变为阴柔。

 

 

    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宋太祖的做法虽巩固了中央集权,但也带来了副作用。一是官职一多,出现冗官、冗兵、冗费的问题,国家的财政开支增大,而加重百姓的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北宋初第四年就爆发了王小波、李顺的农民起义。二是轻视武官,将帅士兵互不认识,军队的战斗力就大大减弱。所以宋代一直处于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威胁和侵略下。北宋建立到太宗时都想收复北方辽朝占领的失地,虽有英勇的杨继业领导的杨家将北伐,结果几次都大败。宋真宗时辽军大举南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支持下亲自到河南前线澶渊督战,军心大振。但真宗急于求和,遂与辽朝订下屈辱的“澶渊之盟”,与辽订为兄弟之国,真宗称辽朝萧太后为叔母。宋朝每年向辽朝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仁宗时西夏国建立,并多次大规模进攻宋朝,宋皆大败,也签和约,宋朝每年给西夏银72000两,绢153000匹,茶叶3万斤。西夏则取消帝号,由宋朝封为夏国主。辽在宋与西夏订约时,也趁机要挟,将银增至20万两,绢增至30万匹。

 

 

    宋朝在内忧外患下,仁宗与神宗先后两次变法。仁宗在参知政事范仲淹的主张下变法,称为庆历新政,核心内容即整顿吏治、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加强武备四个方面。但变法触动了官僚地主的利益,仅一年就失败,范仲淹被排挤出朝。神宗在宰相王安石的主张下变法,其核心是富国强兵。王安石以农田水利法发展生产,以青苗法解决豪强地主用高利贷剥削农民的问题,以方田均税法解决豪强地主占田逃税的问题,用均输法、市易法防止大商人投机倒把,以保甲法提高军队素质。王安石的变法持续了20多年,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有显著效果。但变法触动大官僚大地主集团利益,遭到激烈反对,王安石两次被罢相,神宗一死,新法又被全部废除。范仲淹和王安石皆是人品极高尚的人,所以失败,除大官僚、大地主反对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上没有这种能推行新法的人才,新法一到了地方就完全走了样,不但不能起好作用,很多时候反而起副作用。

 

 

    到了宋徽宗时代,北宋已极黑暗腐败。徽宗是位十分出色的艺术家,在书法、绘画上都有极高成就,但政治上却昏庸,任用奸臣,买卖官爵,骄奢淫逸,徽宗在位时官吏数目增多了十一倍。又到民间搜刮各种奇石异树,制作工艺品。最终引起山东宋江、浙江方腊的起义。起义虽在北宋军队镇压下失败,但沉重打击了北宋统治,徽宗被迫下《罪己诏》。北宋晚期北方金国灭了辽国,又南下攻宋,徽宗急急将皇位交给儿子钦宗,自作太上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钦宗起用主战派大臣李纲,李纲联合各地勤王之师击败金军,守住了都城开封。这即是宋朝历史上著名的东京保卫战。东京即开封。金军撤去后,投降派势旺,李纲被迫离开,统治集团仍荒淫腐朽地生活,不到半年金军又南下,占领开封,由于兵力有限,抓走徽钦二宗北返。北宋统治结束。徽宗过了8年死于金国,活了53岁。钦宗过了30年也死于金国,活了56岁。

 

 

    当北宋皇室老幼都被金人抓走后,只有徽宗的第九子赵构因在外组织勤王之师幸免于难,同年五月他即皇位,为宋高宗,迁都杭州,古称临安,是为南宋。南宋刚创立,便又起用主战的李纲为宰相,欲收复失地,但在投降派排挤下,李纲只做了75天宰相即罢官,南宋王朝从此苟安江南,再不提抗战之事。1129年金兵又南下,直将高宗赶到温州,最后赶到海上,但在广大军民的坚强抵抗下,金兵不得不撤退。此期有名的抗金斗争有王彦领导的脸上刺着“赤心报国,誓杀金贼”的八字军牵制金兵南下,有抗金名将韩世忠对南下金兵的追击,大败十万金兵,取得南京东北的黄天荡大捷。最声威远播的则是精忠报国的岳飞抗金。1134年岳飞收复六州郡,1140年岳飞又在河南郾城大败金军,使金兵深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抗金虽取得了这些胜利,但终因南宋朝廷的苟安投降,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北宋末的臣子秦桧和徽钦二宗同被抓走,被金人收买投降,金人命其回归,让他劝说高宗投降求和。秦桧于1130年回到南朝后,诈称自己杀死防守逃回,见到高宗后提出了一套苟安江南的投降主张,很得高宗心意。两任宰相,前后执政19年,全力贯彻投降政策。就在岳飞取得郾城胜利时,高宗、秦桧密召岳飞入朝,以谋反罪逮捕岳飞入狱,1142年将岳飞杀害。与此同时宋与金签了投降的绍兴和议,规定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送贡银10万两,绢25万匹。1162年孝宗即位,主持北伐,惨败。1164年又签了隆兴和议。宁宗即位,又作北伐,收复了一些失地,但金兵南下后又大败,1208年再签嘉定和议,岁贡银增至30万两,绢30万匹,另赔款300万两。此时金背后已兴起强大的蒙古,1234年南宋理宗时,蒙古灭金,宋金对立的局面才结束。

 

 

    蒙古灭金后,把主要力量对准南宋,要消灭南宋。1257年蒙古正式发动对南宋的全面进攻。一路攻武汉,一路攻长沙,一路攻四川。攻四川的一路打到重庆合川钓鱼城,钓鱼城位置险要,易守难攻,知州王坚与部将张珏坚守五月之久,蒙古大汗蒙哥战死于此,蒙军始撤退。这场战争史称合州保卫战。蒙哥一死,蒙古将领皆急于争夺王位,又因南宋权臣贾似道一心求和,愿称臣纳贡,蒙古军答应条件即北返。忽必烈即位后又挥师南下,攻南宋军事重镇湖北襄阳与樊城,全城军民顽强抵抗,相持6年之久,即为襄樊保卫战,但最终失守。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将宋恭帝及皇室官吏等抓去。元军进逼临安时,江西赣州知州文天祥组织民兵万人勤王。临安失陷后他与礼部侍郎陆秀夫立8岁的益王赵昰(shì)为帝,是为端帝。两年后端帝死,又立卫王赵昺(bǐnɡ)为帝,流亡迁徙于广东新会一带。后文天祥兵败被抓,敌人让其招降反元同志,文天祥大义凛然抄写自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过零丁洋》诗以斥敌人。敌人问文天祥立帝昰、帝昺于事何补?文天祥说立二帝不一定能救大宋,但我必须尽臣子之心,救不了则是天意。后来在狱中又作了著名的《正气歌》,1283年从容就义。就义前文天祥向南方拜了三拜,说“吾事毕矣”,意即我的事做完了。死后从他的衣袋中收出遗言,上说:“孔子曰成仁,孟子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当时南北听闻此遗言的无不流涕。南宋流亡政权,在元军追袭下,走投无路,1279年2月,陆秀夫背8岁的帝昺投海而死。南宋至此灭亡。南宋的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国内只有南宋初年湖南洞庭湖畔农民起义。

 

 

    两宋虽一直受到异族的侵略,但经济却有较大发展。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兴起了很多繁荣的城市,如开封、洛阳、杭州、苏州、扬州、成都、南京等。出现了许多定期开放的集市,北方叫赶集,南方叫赶场或做墟。城镇的兴起,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极大促进。造瓷业也是宋代一大产业,出了很多烧瓷名窑。造船业、纺织业、造纸业也很发达。北宋真宗年间,成都还印制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纸币已很流行。南宋的主要疆域在南方,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增加了劳动力,加强了生产技术的交流,我国的经济重心向南移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反映了北宋时期开封商业的繁荣。从北宋开始到清朝乾隆年间,中国的GDP都一直是世界第一位。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辽国和金国都是先后和宋朝并立的政权,先是金国灭了辽国,最后元朝灭了金国和南宋统一了中国。辽、金、元都是少数民族政权。辽国是生活在辽宁省辽江上游的古老民族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唐太宗时契丹归附唐朝,领袖得赐姓李,任都督。唐后期,中原战乱,契丹乘机兴起。公元916年,五代后梁时契丹领袖耶律阿保机立契丹国,自称皇帝,定都内蒙古一带,制契丹文字和法律。同时东征西讨,灭渤海国。渤海国是东北古老民族靺鞨(mò hé)族建立的国家。唐玄宗时封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渤海国正式建立,地域在今吉林省一带,立国共213年。阿保机去世,耶律德光继位,改国号为辽,是为辽太宗。辽国得到后晋石敬瑭所献幽云十六州后,设南面官与北面官,南面官以汉人或契丹人充任,以唐朝制度统治汉人及渤海人。北面官以契丹人充任,以辽朝制度统治契丹和其他少数民族。这也可以算是最早的较典型的一国两制了。后来辽不断对北宋用兵。北宋因未能收复中原屏障幽云十六州,所以不能有力抵御辽和金的南侵。

 

 

    金国是东北黑龙江一带古老民族女真族建立的国家。女真族原是靺鞨族的一支,初附属于契丹,后不能忍受契丹的压迫,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发动了反辽战争,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黑龙江阿城一带称帝,建立金国,是为金太祖。制定了兵民合一的猛安谋克制度,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又创制女真文字,翻译汉文儒书及佛经。阿骨打称帝5年后和北宋签订了夹击辽国的海上之盟,但北宋由于平定方腊起义无暇北顾。公元1125年宋徽宗统治的最后一年,金兵大举攻辽,辽亡。辽共历9帝,218年。辽亡以后契丹贵族耶律大石又在新疆及中亚一带建立了西辽国,幅员万里,成为西域大国,传五主,延续90多年,最后被蒙古族所灭。金灭辽两年后又灭了北宋,占有了昔日辽国及宋朝中原的广大地区。后来又屡攻南宋,由于南宋的妥协而屡次取得胜利,从与南宋的合约中获取大量的银钱绢匹。公元1234年南宋理宗时,金国在蒙古与南宋的合攻下灭亡,共10帝,120年。

 

 

    除辽与金外,与两宋并立的还有西夏国。西夏国是西北古老民族羌族的一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党项族从汉朝以来生活在青海、甘肃、四川三省边境,后受吐蕃压迫,迁居陕西、甘肃、宁夏边境。唐太宗赐其首领拓跋赤姓李。黄巢之乱时,党项族因参加镇压有功,其首领被封节度使,据有五州之地。北宋时常联合辽和宋朝对抗,宋封其首领李德明为西平王,辽则封其为夏国王。李德明死,其子李元昊即位,其人文韬武略,精通汉文,熟读兵书、宋朝法律、佛经等,重用汉族读书人,仿宋设官制,制西夏文字,翻译汉文经典,设学堂培养人才,成为党项族杰出的首领。公元1038年,北宋仁宗时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宁夏银川。后西夏屡次攻宋,多以宋败告终。但战争使双方伤亡惨重,宋朝也停止供给西夏银钱绢茶,西夏又和辽关系破裂,遂向北宋求和,李元昊答应取消帝号,仍由北宋册封为夏国。宋每年给西夏银72000两,绢153000匹,茶3万斤。双方重开互市,恢复商贩往来。从此西夏与宋和平相处。公元1226年南宋理宗时,西夏被蒙古灭掉,共历9帝,197年。

 

 

    元朝为北方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政权。蒙古又称鞑靼或塔塔儿,北方通称蒙古为鞑靼族。蒙古先后臣服于辽和金。后来蒙古族的贵族铁木真统一了蒙古族的各部,被尊为成吉思汗。汗就是皇帝,成吉思表示强大。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编制了民户和军队,编定法典,设立刑法机构,创建了以畏吾儿体书写的蒙古文,这些都为蒙古的强大奠定了坚实基础。成吉思汗是蒙古族的杰出首领,统一蒙古后,成吉思汗和其继承者长期对南方和西方用兵。成吉思汗自己也几次西征,第一次灭了西辽,打到东欧和伊朗北部;第二次灭了西夏,成吉思汗也死在灭西夏途中。其孙拔都又打败俄罗斯,直打到波兰、匈牙利。在西征占领中亚、西南亚和东欧的基础上,蒙古分封建立了四大汗国:一个叫钦蔡汗国,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术赤早死,由其子拔都继承;一个叫察合台汗国,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一个是窝阔台汗国,是成吉思汗三儿子窝阔台的封地;一个是伊儿汗国,是成吉思汗四儿子拖雷的封地。后来只有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属元朝的范围,钦蔡汗国和伊儿汗国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成吉思汗死后,三子窝阔台继位,灭了金国。窝阔台死后,成吉思汗四子拖雷的儿子蒙哥继位,灭了云南的大理国,招降了吐蕃。大理国原是隋唐时的云南少数民族,称作蛮族。当时蛮族在云南大理地区有6个王国,国王称诏,史称六诏。唐玄宗时六诏中的南诏统一了六诏,被玄宗册封为云南王。南诏和唐朝关系时好时坏。唐懿宗时的庞勋起义即是为抵御南诏而驻守在桂林的军队,因久在边疆,思念家乡而起。唐昭宗时汉人郑买嗣掌握了南诏政权,改国号大长和。公元937年,政权又被段思平掌握,改为大理国。大理国和宋朝一直保持着互相贸易、相安无事的状态。直到公元1253年灭亡,共立国316年。灭大理后,蒙哥的弟弟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即位,于公元1279年灭掉南宋,统一中国。

 

 

    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国祚废。

 

 

    莅读lì,当到讲;兼当兼并讲;戎指我国西边少数民族,狄指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戎狄这里代指少数民族;祚读zuò,当帝位讲。这段话的意思是:蒙古人来到中国,兼并其他少数民族,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王朝元朝,统治了89年,帝位废除,国家灭亡。公元1271年忽必烈称帝,为元世祖,用《易经》乾卦中“大哉乾元”的意思,定国号为元,建立了元朝。第二年定都大都,即北京。元朝历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明宗、文宗、宁宗、顺帝共10帝,108年,如从完成全国统一到元亡则是89年。

 

 

    元朝建立以后为巩固统治,采用了一些唐宋王朝的制度,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权的统治机构。确立皇帝的最高统治地位,在皇帝下设中书省总管全国行政,设枢密院掌管军事,设御史台掌管监察。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并有左右丞相。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枢密院长官为院使、副使。御史台的长官为御史大夫。地方设中书行省,简称中书省。行省是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设丞相一人,掌管全省军政大事。中国设立省的制度自此开始。元朝设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十个行省,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四省称腹里,由中央直辖,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的省区规模。吐蕃即西藏由中央专设宣政院管辖,从此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另外元朝还将台湾隶属于浙江行省,并专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于澎湖。又在昔日西夏国统治的地区设了甘肃行省,在大理国统治过的地区设了云南行省,在金国统治过的东北一带设了辽阳行省,在外蒙古设了岭北行省。元朝完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大统一,并使中华民族迎来了新一轮的融合。中华民族就在这一次一次的大融合中越来越壮大。为统治这样广大的中国,元朝还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东至黑龙江,西南到云南,南到湖广,北到蒙古。在驿道上还设立了一千四百处驿站。与驿站相辅,并有传递紧急文书的急递铺,以十里、二十里或五十里为一铺。为适应多民族统治的需要,元朝实行宗教开放政策,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摩尼教、婆罗门教均有很大发展。最盛行的是喇嘛教。喇嘛教是佛教传入中国西藏后与西藏土教融合而成的一个教派,即藏传佛教。喇嘛教首领八思巴到六盘山朝见忽必烈,受礼遇,封国师,还仿照吐蕃字体创造蒙古新字,用以代替畏吾儿蒙古字。八思巴去世,赐号大元帝师。喇嘛教从此一直受到元朝政府的大力支持。

 

 

    元朝也重视学习汉文化,招纳汉族读书人为官,元仁宗更是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尽管如此,元朝还是将各民族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即西夏人;第三等是汉人,即昔金国统治的女真人、契丹人、渤海人、汉人;第四等是南人,即南方各族的人。四等人的待遇是完全不同的,这样就使得民族矛盾始终很尖锐,最终成为元朝在短期内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元代经济在宋朝基础上也有较大发展。元朝政府专门设立了司农司,派出很多劝农使到各地整顿农桑。地方上推行村社制度,五十家立一社,选年高通晓农事者为社长,组织垦荒耕作,修治河渠,经营副业。忽必烈还专门组织人写作《农桑辑要》颁行全国,指导农业生产。这些都对发展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元朝的大统一,使商业空前繁荣,大都成为全世界的经济中心。东欧、中亚、非洲海岸、南洋、日本、朝鲜各地皆有商队使团来大都。全国也兴起很多商贸城市,福建泉州成了当时全世界最大港口之一。元政府也重新疏通大运河,使昔日杭州到洛阳的运河变成了杭州到大都的新运河。另外元朝还发行统一的货币,给经济交流带来极大方便。宋朝以来阻绝的丝绸之路又重新通行,成为东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海上也开辟了由苏州直达天津的海道。元朝的盛况被来自意大利威尼斯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全写在了游记里。马可波罗随父经西亚、中亚来到大都,朝见了忽必烈,居中国17年,还做过扬州地方官。《马可波罗游记》将元朝的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经济作了详细描述,把中国简直描绘成了东方的天国,富有、美丽、气候宜人、民风淳朴、文化昌明、艺术精湛、生活安逸,大大刺激了西方人对东方的热情和向往。航海家哥伦布就仔细读过此书,他远航的目的本是要到中国,后来却意外地发现了美洲大陆。

 

 

    元代的社会虽然很繁荣,但社会矛盾也很尖锐。从元朝建立之初,各地就不断发生大大小小的起义。越到后期,矛盾越突出,土地的高度集中,导致农民无法生存。皇室奢侈、官吏腐败异常严重,统治集团争斗激烈,从元世祖忽必烈驾崩到元朝最后一个皇帝顺帝的短短四十余年间,先后更换十个皇帝。元朝又崇信佛教,用于佛事的花费也极巨大。元武宗即位五个月,其佛事活动费用高达政府年收入的三分之二。等级制下的民族矛盾更是长期存在。这些都是起义频繁的原因。最大规模的起义是红巾军起义。元朝末年顺帝时黄河决口,元政府征发十五万民工到河上服役,又派两万军队监工。民工大为不满。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趁机组织民工起义,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起义。红巾军转战北方诸省,发展到几万人,还建立了宋政权。但因流动作战,不善坚守,最后被元军攻灭。在红巾军起义时,南方也出现了方国珍、张士诚等盐贩出身的反元割据势力。红巾军失败后,内部分化成陈友谅、朱元璋等很多势力,这些势力各自为政,相互混战,最后朱元璋的势力强大起来,在短短几年中消灭各派割据势力,于1368年攻入大都,元顺帝弃都北逃,元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