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碎片商人看不到:《蒙书讲义》(上)——《三字经》(1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0:11:31

 

 

《蒙书讲义》(上)——《三字经》(1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705b800100eshv.html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至李闯,神器焚。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明太祖朱元璋像。共和国六十年闰五月李里绘。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苦,幼时入皇觉寺为僧。后参加反元的红巾军,势力逐渐强大,攻占南京后吸纳刘基、宋濂等读书人为伍,采纳“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在统治区内发展生产,并设置文武百官,建立统治机构,然后一一消灭反元割据势力。1368年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定都南京(古称金陵)。之所以叫明朝,是因为朱元璋参加过明教。明教即拜火教,由波斯人创立,五胡十六国时期由中亚传入,一直在江南一带流传,其教崇拜光明,故朱元璋将其建立的朝代取名明朝。金庸先生的小说《倚天屠龙记》里就记有朱元璋入明教的事。明朝从太祖朱元璋经惠宗、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共16帝,276年。这就叫“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十六世,至崇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思宗年号崇祯,故曰“至崇祯”。朱元璋称帝后的几个月就灭了元朝。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废除秦汉以来千余年的宰相制度,使吏、户、刑、兵、礼、工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杀戮功臣及株连者近5万人;设立有特务性质的锦衣卫;封24个儿子及一个重孙为王,巩固边防,拱卫京师。从此皇权空前强化,朱元璋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皇帝。太祖在位时太子屡劝不要滥杀功臣,太祖不听,太子忧郁而死,故太祖驾崩后,由长孙朱允炆即位,是为惠宗,又称建文帝。建文帝鉴于诸王势力日大,与大臣齐泰、黄子澄商议削藩。势力强大的燕王朱棣,从北京起兵,以诛齐、黄为名攻入南京,夺取帝位,是为明成祖,改号永乐。建文帝奔云南出家。成祖称帝后迁都北京,北京曾是战国时燕国的旧地,故又称燕京。这就是“迨成祖,迁燕京”。

 

 

    成祖迁都北京后,正式修建紫禁城,削除诸王,进一步集权,并设置内阁大学士为顾问。开始内阁学士官品不高,到仁宗以后,以六部尚书及侍郎兼内阁学士,内阁遂成为皇帝之下、六部之上的特殊机构。成祖又命太监郑和下西洋。郑和在成祖、宣宗时七下西洋,到达南洋诸国,最远到非洲东海岸红海和麦加;将大量金、帛、货送给沿途诸国,所到之处得到各国人民盛情接待;到达今天的马来西亚时,还帮助当地的土族建立马六甲王朝。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比意大利人哥伦布航海早了半个多世纪。且郑和航海是和平友谊的象征,它真正体现了我们中华文化协和万邦的和平精神,与后来欧洲人航海时的侵略、殖民强盗行径形成鲜明对比。郑和的随从马欢著有《瀛涯胜览》记航海见闻,另一随从费信著有《星槎胜览》记国外见闻,两书为研究中外关系之重要材料。

 

 

    明成祖南下攻打建文帝时,因宫里的太监为成祖通风报信,成祖称帝后重用太监,遂酿成明朝中期以后的宦官专权。明英宗时重用太监王振,武宗时重用刘瑾,熹宗重用魏忠贤,这些太监都气焰嚣张,贪污受贿,把持朝政,残害忠良。搞得明朝乌烟瘴气,黑暗不堪。成祖时设特务组织东厂,宪宗时又设西厂,武宗时又设内行厂,东厂、西厂、内行厂都由太监掌管。厂和锦衣卫合称厂卫,厂卫特务组织遍布各地,监视各级官吏及百姓,他们还有办案施刑的权力,刑罚极残酷。除宦官专权外,边患也甚严重。北有蒙古贵族的侵扰,东南沿海有倭寇的作乱。明初蒙古北逃以后,成祖五次亲征蒙古,北疆才相对安宁。英宗时蒙古一度强大,进攻明朝。当时太监王振专权,他挟英宗率五十万大军冒险亲征,结果在土木堡被蒙古兵合围,明军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标志着明朝的中衰。土木堡之变举朝震惊,兵部侍郎于谦拥代宗即位,坚决主战,调各地军队来京迎战蒙古军,经五天激战,打退蒙古军,此即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后英宗被放回,称太上皇,居城南宫,在太监曹吉祥帮助下,乘代宗病重,重新登基,史称南宫复辟。英宗复位以谋逆罪捕杀于谦等人,大权又落于太监曹吉祥手中。

 

 

    元末明初,东南沿海倭寇常来侵袭,掠夺财富,到明朝中后期益加猖獗。山东名将戚继光招募浙江义乌矿工、农民组成戚家军,训练严格,勇敢善战,与另一抗倭名将俞大猷一起,连续在浙江、福建、广东大破倭寇,使东南倭患得以扫除。神宗时日本两次大规模侵占朝鲜,皆被出援的明朝军队击败,第二次战于朝鲜南海海面,日军遭全军覆没。由于明朝中期社会矛盾已十分尖锐,各地农民起义不断,至神宗时遂有张居正变法。张居正为世宗朝进士,穆宗朝入内阁,神宗朝初为十年内阁首辅,遂进行改革,裁撤冗官,巩固边防,任用戚继光主持防御西北蒙古侵略。又与蒙古开展互市,保持二三十年无战争。重新丈量土地,清查出大地主隐瞒土地三百万顷,增加了朝廷收入。实行税收上的一条鞭法,即将各项税役合并为一,按亩收银。也就是除政府需要的米麦外,其余皆折合为银钱收税。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是中国赋役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劳役也可出钱替代,使农民对国家的依附关系减弱。张居正变法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但因触动大官僚地主利益,遭到强烈反对,张居正病死,新法逐渐破坏。明朝末年还出现了东林党人对阉党的斗争,阉党即宦官太监集团。熹宗时宦官魏忠贤专权,魏忠贤本是河北二流子,因赌博输钱被人追债,走投无路,只得自阉进宫做太监,大字不识,因与熹宗乳母容氏搭上关系,逐渐得势,自称九千岁,党羽遍天下。而吏部侍郎顾宪成因得罪神宗,罢官回故乡无锡,与好友于东林书院讲学,评议国政,得到朝野人士支持。东林党人要求改革朝廷,弹劾魏忠贤,挽救明王朝危机。魏忠贤借机捕杀东林党人,拆毁全国书院,禁止授徒讲学。思宗崇祯皇帝即位后贬放魏忠贤往守明太祖陵墓,途中魏自杀。

 

 

    明朝末年除宦官专权外,皇室也异常腐败。总体上讲,整个明朝的皇帝除太祖、成祖、崇祯帝以外都荒淫奢靡无道,到神宗时达到极致。神宗在位48年,长期幽居深宫,不问朝政,恣意挥霍,采办珠宝一次就耗银4400万两,宫内开支最小的一项宫女胭脂费,一年也要用银40万两。还历时6年修定陵,费银800余万两,相当于神宗时两年的财政收入。另外土地兼并严重,思宗时又加派对女真作战的辽饷、镇压起义的剿饷、训练军队的练饷,三饷相加,近两千万两,使民不聊生。在此情况下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陕西的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纷纷起义。高迎祥被俘牺牲,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李自成号闯王,于崇祯十六年(1644)占领西安,建大顺政权,造甲申历,并开科取士。不久攻进北京,虽想有所作为的崇祯皇帝也无力回天,在景山上吊自杀,明朝灭亡。这就叫“权阉肆,寇如林。至李闯,神器焚”。“权阉肆”即掌权的宦官阉党很放肆。“寇如林”是指到处爆发起义,像林木一样多。李闯即李自成,神器指帝位。“神器焚”指崇祯皇帝自杀,明朝灭亡。

 

 

    这里还要谈一下吴三桂降清的事。李自成进入北京后,逼明朝旧臣贵戚交出金银财宝,又让吴三桂父亲写信招降吴三桂,吴三桂未从,吴三桂父亲被杀,吴三桂好不容易得到的秦淮名妓陈圆圆也被李自成部将霸占。本来处于观望中的吴三桂见状大怒,所谓“冲冠一怒为红颜”,就在守军中打出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令三军披麻戴孝,投降清军引清军入关,清军联合吴三桂军打败亲自东征的李自成军于山海关附近,李自成退回北京匆忙登基,第二天即离开北京,辗转败逃至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遇难,年仅39岁。

 

 

    值得指出的是明朝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工商业繁荣,出现了北京、南京、成都、汉口、苏州、杭州等十分繁荣的都市,还出现了徽商、晋商、闽商、粤商等人数多、资本雄厚的大商业团体。明朝是一个政治黑暗而经济发达的朝代。

 

 

    清太祖,膺景命。传九帝,满业没。

 

 

    清太祖,膺景命。传九帝,满业没。清圣祖康熙大帝像。共和国六十年闰五月李里绘。清朝是东北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女真族的先民就是与南宋对立的金人。明初女真有三个部族: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到明神宗时建州女真贵族努尔哈赤统一三部,并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于辽宁称帝,是为清太祖,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建立了兵民一体的八旗制度。所谓八旗即正黄、正红、正白、正蓝、镶黄、镶红、镶白、镶蓝八种颜色的旗子,每一旗下统七千五百人,清朝建立以后中央专门设八旗都督衙门管理,分满洲、蒙古、汉军三种八旗。八旗军为清朝军队的主体。八旗兵员世袭,在16岁以上八旗子弟中挑选。八旗兵平时生产,战时出征,成了努尔哈赤强有力的军事力量。到清朝后期,八旗子弟多成为游手好闲、玩世不恭的纨绔(wánkù)子弟。

 

 

    努尔哈赤称帝后宣布与明朝有七大恨,进攻明朝。明朝派八万八千人应战,与努尔哈赤战于辽宁萨尔浒,明军几乎被全歼。从此明军力量大衰,转攻为守。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改称盛京。第二年攻战山海关外宁远,受到明军将领袁崇焕顽强抵抗,被炮火击伤而死。太子皇太极继位,用计使崇祯皇帝杀了袁崇焕,山海关外要地尽失。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清,改族名为满族,满族之名自此始。1643年皇太极病死,其子8岁的福临继位,年号顺治,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644年,吴三桂投降,引清军入关,从此清朝统一全国定都北京。从顺治帝以后,清朝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9帝,共268年。清军入关以前有2帝,入关后10帝,共12帝。

 

 

    明朝政权被李自成推翻后,在南方还先后出现了几个以明朝藩王为首的小朝廷,被称为南明政权。1644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年号弘光,史称弘光政权。这个政权腐败不堪,虽有抗清名将史可法坚守扬州,但还是无力回天,最后史可法城破就义。第二年弘光政权即被清军消灭。同年抗清名将张煌言又拥立鲁王朱以海建立鲁王政权于绍兴。唐王朱聿键又在福州建立唐王政权。此两政权亦腐败,且相互为敌,第二年也被清军消灭。1646年桂王朱由榔在广州肇庆建立桂王政权,桂王政权在李自成、张献忠残余部队支持下坚持到1662年灭亡,是南明政权中时间最长的。

 

 

    清朝建立不久,便出了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康熙,他是顺治的儿子,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16岁除掉专权大臣鳌拜,28岁平定吴三桂等三藩的叛乱,后又收复台湾。明朝中期以后,倭寇、葡萄牙人、荷兰人相继入侵台湾。荷兰占台湾36年之久,康熙五年(1661)南明将领郑成功率数万将士登陆台湾,与荷兰人激战八个月,第二年迫使荷兰人投降,收复台湾。当年39岁的郑成功病逝。而后台湾由郑成功后人掌握,然内部矛盾重重,时常勾结三藩,互相攻杀,形成割据势力。1683年,康熙攻取台湾,并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从康熙到乾隆的70年间又平定了蒙古准噶尔部的叛乱。清朝初年蒙古族分为汉南蒙古、漠北蒙古与漠西蒙古。清军入关后三部皆称臣纳贡。但不久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上层分子与沙俄勾结,数次叛乱,康熙、乾隆也几次平乱。平定后,清廷设伊犁将军、参赞大臣等管理西北边防。乾隆年间还平定了维吾尔族首领大小和卓木的叛乱,平乱之后,其地区统归伊犁将军管理。

 

 

    元朝时西藏已正式成为中国一部分,明朝也依元朝旧例,实行政教合一的管理。此期是宗喀巴大师创立的黄教掌权。宗喀巴大师圆寂后,其大弟子达赖管理前藏,二弟子班禅管理后藏。清初五世达赖到北京朝见顺治皇帝,顺治皇帝正式封其为达赖喇嘛,并赐金册金印。后西藏叛乱分子勾结准噶尔部入藏,毁灭黄教,康熙皇帝派兵入藏平定叛乱。雍正五年,清廷又于西藏设驻藏大臣,分驻前藏后藏。乾隆年间尼泊尔在英国唆使下入侵西藏,清军又入藏赶走入侵者。乾隆五十八年(1793)清廷颁布《钦定西藏章程》,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平等,各级官员及管事喇嘛都归驻藏大臣管理。同时设金瓶掣签制度,以保证达赖、班禅转世灵童挑选的公正。从此西藏纳入清王朝严密规范的管理中。对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清廷从雍正到乾隆年间实行改土归流。改土归流即将少数民族地区世袭的土司制度改成流动官制度。乾隆年间四川西北部大小金川土司叛乱,乾隆皇帝两次用兵,劳师多年,费银7千万两,方平定叛乱,并实行改土归流。清廷对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区的改土归流清除了土司割据状态,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康熙年间还打败了沙俄在东北的侵略。沙俄古属欧洲国家,本不与中国接壤,明神宗万历九年越过乌拉尔山向东扩张。后沙俄趁明清易代之际三次大规模入侵黑龙江流域,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后亲自巡行东北,康熙二十四年(1685)后,两次令大军反击,打败俄军。俄军为解救被困人员,不得不在尼布楚与清朝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边界。《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俄第一个边境条约,也是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胜利。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努力,清朝完成了元朝以来的又一次空前大统一。清朝的疆域在中国历史上最大,超过元朝,多民族大统一的中华民族最后形成,这是清朝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清朝的统治机构基本沿袭明朝。虽有内阁,但其权力被军机处取代。军机处是雍正皇帝开始设置的,专门处理军国要务,名额不限,由皇帝在满族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挑选,入选者必是皇帝亲信。内阁大学士设满汉各二人,六部尚书、侍郎由满汉兼任。清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专设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理藩院。宫廷事务及宦官等设内务府掌管,总管大臣由满族王公担任,以防范太监乱政。清朝各代都没有发生过宦官专权的现象,这可以说是历朝以来的特例,也是清朝值得称道的重要一点。在地方设省、府、县。省设巡抚,二至三省设总督,总督略高于巡抚。巡抚、总督下设布政使司,掌管一省的民政、财政;设按察使司,掌管一省的司法、刑狱、纠察。府设知府一人,县设知县一人。总督、巡抚满汉各半,知府以下多用汉人。地方设保甲制。十户为一牌,设牌头;十牌为一甲,设甲长;十甲为一保,设保长。每户发印牌,写明姓名、职业、人数,出入迁徙要随时报告。保甲制使地方也形成了严密的体系,对维护治安、防治民乱皆有积极作用,到民国保甲制仍在实行。

 

 

    清军入关以后采取了一系列赢得汉人好感的措施。首先礼葬崇祯皇帝,并令官民服丧三日,称清朝是为明朝复仇,矛头只指李自成而已。对明宗室投诚者,仍予禄养。在京官员照旧录用。归顺的地方官各升一级。开科取士,给读书人以仕进之途。免除明朝正税外一切苛捐杂税,宣布凡军队所经之地,免征正税一年;归顺州县虽未有军队经过,也免征一年三分之一税。严明军纪,实行勿杀无辜、勿掠财物、勿焚庐舍三勿政策,违者严惩。这些都为巩固清朝统治、归顺民心起了重要作用。虽如此,清朝也实行了一些错误政策。一为剃发令,即令汉人剃发梳辫。剃发令引起广大汉人不满,南方的江阴、嘉定两城人民还发起了武装反抗,引起与清军的激战。二为圈地令,即圈地为官庄,分配给皇室、王公、八旗官兵,叫做旗地。三是强迫汉人到满族贵族庄园中劳动。这些做法不同程度地激化了各族人民与清政府的矛盾。

 

 

    清代的法律仿《明律》制《大清律》。清朝的军队前期主要以八旗、绿营为主,绿营军是清军入关后收编的明朝降军及地方武装,因用绿色军旗故名。绿营军长官由满人担任。中期以后,八旗、绿营皆腐败,兵力则是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等地主团练武装;晚期则以袁世凯训练的新军为主。清朝科举制度在历朝基础上达到完备。到光绪三十年(1905),延续了千余年、为选拔官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举制度被废除。在经济方面清初奖励垦荒,康熙年间停止圈地。从康熙五十一年(1712)开始,除康熙五十年宣布的全国人丁数外,以后增加之人口,概不收税。另外康熙五十年所定人丁该收的税全部摊入田赋中征收,即摊丁入亩。从此千余年的人头税取消,实行单一的土地税收。这样农民负担减轻,有利于生产,也有利于人口统计。乾隆年间人口统计达2亿多。

 

 

    清朝皇帝的总体素质很好,尤其是清朝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文韬武略,经天纬地,励精图治,对汉文化推崇备至。康熙统治了61年,乾隆统治了60年,是秦汉以来统治得最长久的两个皇帝。在康雍乾三朝,中国又出现了盛世的景象,史称康乾之治。乾隆以后清朝逐渐衰败,道光二十年(1840)的鸦片战争是清朝的大转折点,从此西洋东洋侵略不断。明朝时西洋出现了反教会统治的文艺复兴运动,变禁欲为纵欲;清朝前期西洋又出现了工商业文明,将个人的纵欲变成国家的侵略扩张,其目的还是满足人的罪恶的贪欲。在这个过程中先后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为掠夺财富而四处侵略。清朝以来英国又跻身其中,并成为强盗领袖。在和中国正常贸易情况下,洋货总是卖不赢中国货。洋人赚不到中国的钱,便把毒害人健康的鸦片卖给中国,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中国人民身体遭到严重伤害。自古以来中国输送给世界的是香气四溢的茶叶、精美的瓷器、柔软美丽的绸缎,而洋人给我们的却是毒品。在此情况下,道光十九年(1839),民族英雄林则徐毅然在广州虎门销毁英国商人的鸦片,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反毒品的决心。英寇借机发动鸦片战争,开始了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英寇登上广州,遭到广州城北三元里一百零三乡人民的坚决反抗,英寇惨败。但其贼心不死,觉得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侵略成果不大,过了16年,即咸丰六年(1856),英寇又联合法国贼寇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他们闯入北京城,先抢后烧毁了中国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圆明园从康熙年间修到乾隆年间,整整修了150年,是中国也是世界建筑园林艺术的瑰宝,其中陈列了各种国宝,就这样被英法强盗残暴蹂躏焚烧,大火烧了三天。这也充分显示出现代所谓的西洋列强,只有强盗的贪婪与鄙俗,根本不懂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他们用其强盗行径为自己的所谓先进打了一记大耳光。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强盗更是趁火打劫,占领黑龙江流域,通过各种条约强占去中国东北西北1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久法寇又来犯我广西,被68岁的老将冯子材将军英勇击败,史称镇南关大捷。光绪二十年(1894),以西洋强盗为榜样的东洋日本,也发起了对中国的侵略,攻毁了中国的北洋水师,劫获了中国大量白银,并掠去不少不平等权利。此年为农历甲午年,也称甲午之战。罪恶的贪欲是永无止境的,西洋的物质富有伴随着无耻残忍地对世界其他民族的侵略。在前面数次侵略的基础上,光绪二十六年(1900),西洋列强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及其徒弟东洋日本联起手来对中国发动了总侵略,自称八国联军。八国联军从天津到北京烧杀抢掠,奸淫欺侮,无恶不作,但也遭到中国人民反侵略组织义和团的坚决抵抗,死伤惨重。这年为农历庚子年,史称庚子之战。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清廷及全体爱国的中国人民也在不断寻找真正抵抗列强的办法。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湖南读书人魏源就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认为列强主要靠其洋枪洋炮逞威,我们虽爱好和平,不愿大制枪炮,但在反侵略的情况下,我们也必须大造枪炮以对付敌人。咸丰元年(1851),广东读书人洪秀全认为要用和西方现代文明相对的宗教来反对西洋列强,就组织起效仿基督教的拜上帝会,并在广西金田起义,建立男女平等的太平天国。太平天国于咸丰三年(1853)定都南京,改称天京,开科取士,男女平等,转战18省,历时14年。太平天国因反儒教,打倒孔子,又因内部腐败,争权激烈,最后被湖南读书人曾国藩操练的湘军平定下去。

 

 

    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年仅6岁的同治帝继位,咸丰的皇后慈禧太后除掉咸丰皇帝临终任命的以肃顺为代表的辅政八大臣,宣布垂帘听政,直到1908年驾崩,执掌晚清朝政48年。慈禧太后当政后任命咸丰皇帝六弟恭亲王奕、平定太平天国有功的曾国藩及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与曾国藩同时的左宗棠、稍后的张之洞等发展近代工业,求强求富以抵制列强经济侵略,史称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建了一大批军工厂和矿山、电报局、铁厂、织布局等民用工业。最大的成果,一是左宗棠收复了被俄国支使的中亚浩罕国头目占领的新疆,一是李鸿章组建了全亚洲第一、全世界第四的北洋水师。但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又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甲午之战后,以广东读书人康有为为首,几次三番鼓动光绪皇帝搞了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年轻领导者们因操之过急,缺乏政治斗争经验,未能争取已有意变法的慈禧太后的支持,最后导致失败,使本已亲政并想有所作为的光绪皇帝丧失了统治权。新法只推行了三个月,一百天,故又称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后,因洋人及洋教在中国欺人太甚,中国老百姓自发组成义和团,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展开和列强的斗争。义和团又得到朝廷中诸爱国大臣如翰林院掌院大学士、理学家、八十高龄的徐桐,山东巡抚毓贤,直隶总督裕禄等的支持,声势更为浩大。列强为镇压义和团,八国联手入侵我中华,史称庚子事变。庚子事变以后,慈禧太后任用北洋大臣袁世凯操练新军,推行新政,实行戊戌变法时提出的诸多新法。新政刚有起色,73岁的慈禧太后与38岁的光绪皇帝同时驾崩,3岁的宣统继位。三年后,1912年,广州医学博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光绪皇帝的皇后隆裕皇太后下诏将清朝禅让给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