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竹海团购门票:首席证券内参2011-03-1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4:44:25
首席证券内参 2011-03-15 以 下 目 录 【博览观察】
警惕“空军”强力反扑!
温总理“擒虎‘安’股” 【财经纵横】
中金所:单个投机账户只能100手,不许“分仓”!
美国人对中国“软着陆”充满信心
传决策层已高度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难
证监会:ST借壳标准将大幅抬高
深交所:创业板未来三年保守扩容1000 家
新三板:一般散户进不去
日股暴跌6%,欧美股市忧心忡忡
朱从玖:审核制不会变为注册制
传境内个人年购汇额度将大幅提至20万美元 【火线谍报】
【密】聚焦:紧跟社保“布局”,岂会“吃错药”?
【密】关键:行情进入“空中接力”的微妙时刻!
【密】冲锋:攻占“余震”中的盈利“制高点”! 【决策参考】
私募“闭门”看涨至3800点
地震导致下跌不会超四天!
短期市场靠“想象力”驱动 【券业动态】
中金所:单个投机账户只能100手,不许“分仓”!
深交所:创业板未来三年保守扩容1000 家
朱从玖:审核制不会变为注册制
证监会:ST借壳标准将大幅抬高
新三板:一般散户进不去 【热点聚焦】
警惕“空军”强力反扑!
温总理没给周行长太多“缓和”空间(上)
温总理没给周行长太多“缓和”空间(下)
温总理“擒虎‘安’股” 【新视野】
“紧缩”炮声隆隆 谁在为A股“撑腰”?(下)
“紧缩”炮声隆隆 谁在为A股“撑腰”?(上) 【博览观察】 警惕“空军”强力反扑!

——期指空头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

    从周一(3月14日)全球股市的表现来看,日本地震的冲击波在日本内部继续“发酵”,日本股市继续释放风险,周一日经指数暴跌6.18% (根据历史经验,经历过大地震之后股市一个星期后股市才会开始修复),而亚太和欧美股市则是在经历了一天(上周五)的宣泄之后,开始重新寻找“自我”的逻 辑: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0.36%,法国CAC40指数下跌0.81%,德国DAX指数下跌1.36%,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0.42%,亚太市场 则是各自反弹,韩国KOSPI指数上涨0.80%,香港恒生指数上涨0.41%,俄罗斯MICEX指数上涨0.55%,A股上证指数上涨0.13%。

    这恰好印证了博览研究员昨日的判断, 日本地震对全球股市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心理层面,不会改变欧美市场和亚太市场的“固有”逻辑,在市场内部主要矛盾未凸显时,外部“诱因”的影响凸显,体现在行情上就是“脉冲式”冲击,但一旦市场消化外围影响之后,就会开始回归“固有”逻辑

    本周五(3月18日)是期指主力合约IF1103的交割日,截至周一(3月14日)收盘,期指3月合约的持仓量为26073手,按照历史经 验,期指交割周往往有“大事”,如此高的持仓量规模要在3日之内完成“移仓换月”操作(按惯例周四期指投资人就会基本完成移仓),多空双方必然要挑起“战 事”,制造足够的空间来完成“扎帐”。

    博览研究员认为,A股已经进入高度敏感期,一旦市场出现风吹草动,势必为多空双方所利用并大肆渲染,行情大起大落的概率骤增,而昨日(3月14日)的小幅反弹实则是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就目前期、现市场的格局来看, 现货市场投资人的分歧在扩大,尽管现货市场投资人的预期曾经试图向“紧缩政策缓和”的方向统一,但3000点“摸底考试”的不及格确认市场无法就政策缓和达成共识,投资人对货币政策仍充满疑虑

    我的同事游龙先生认为,央行有意识地恢复公开市场的功能性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调存款准备金压力,但这是中期影响,回收流动性的步伐不会放缓,但将出现结构性变化,这将更多是心理而非实质性影响,《发改委“摆乌龙”+央行“不松口”=紧缩继续》。

    在这样复杂的政策环境之下, 期、现市场投资人的心态更加谨慎,期指市场空头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而现货市场由于3000点得而复失,基金策略陡然生变

期指市场:空头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

    期指主力合约交割日近在眼前,最紧张的是空头,不仅持仓规模庞大,更要命的是,这些空头头寸多数是亏损的(A股自1月26日反弹以来,一路 逼空到3000点基 本没有给空头反击的机会),要在短期内了结这些头寸,时间紧,任务重。从近几日的市场表现来看,期指市场的空头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

    1、 只要有机可乘,就趁机“发难”,并顺势减仓 。上周五日本发生强烈地震,期指市场上的空头借机反扑,来配合其减仓动作,3月11日和14日空头主力的减仓动作明显;

    2、 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来争取更好的平仓价格 。由于货币政策还处于“混沌期”,紧缩 的大方向是明确的,但市场对紧缩政策的力度和节奏还存在很大的分歧,这种不确定的政策环境之下,市场心态不稳,容易因“突发事件”诱发行情大起大落。基于 此,博览研究员认为,A股已经进入高度敏感期,行情大起大落的概率骤增,尤其需要提防空头借机“反扑”!

现货市场:3000点得而复失,基金策略陡然生变

    当上证综指在上周一举突破3000点指数关口后,市场做多热情被激发,基金“空翻多”。然而,当通胀之忧再起,3000点得而复失之后,部分基金策略却徒然生变。

    ● 通胀之忧再起 。2月份CPI的超预期与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令基金对于通胀的担忧再度提升。

    2月CPI上涨4.9%,与1月的数据持平,显然,这一数据超出了市场预期。此前市场各类机构普遍预测2月份CPI将有所回落,较1月份的 4.9%有所下降。数据发布后,包括博时、诺安、信诚、上投摩根等多家基金公司一致认为,上半年CPI仍然有上升压力,如果物价进一步攀升,可能会导致货 币政策进一步收紧。

    ● 基金策略生变 。或许,市场最大的确定性就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美国松”与“国内紧”的博弈、“CPI”与“经济发展”的纠结,市场情绪和政策解读始终处于多变和分歧中。

    上周一(3月7日),上证综指盘中一举突破3000点,国内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表示,目前交投气氛活跃,加之“两会”正在召开,非常看好A股市场的短期投资机会,目前市场热点较多,也给投资者更多的选择,并吸引场外资金不断涌入市场。

    然后,短短3天之后,该基金公司则认为,随着股市扩容速度的持续提高和全流通时代产业资本的减持退出,A股市场的资金供求有失衡的危险,在投资操作上宜采取略为谨慎的策略。

    ● 流行波段操作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基金仓位测算显示,上周基金仓位操作力度不明显,总体仓位略为下跌,仓位水平分化略微加大,波段操作成为近期基金的主流。

    从基金的操作来看,基金并未因上涨而加大加仓力度,相反减持基金数量增多;而在下跌较多后仓位又普遍有所回补。总体而言基金仍在进行小幅度的持仓结构调整,持仓逐渐向均衡配置回归。这说明从基金策略角度看,震荡市的预期仍然占据主导。

结论

    由于通胀之忧再起,市场对紧缩政策的解读的分歧进一步扩大,投资人预期多变,而外围市场的“事件性冲击”也为A股频增变数,虽然日本强震对 A股只是短期心理层面的影响,不过现阶段正处于外围风险“诱因”多发期,这增加了投资人对行情趋势把握的难度。本周五是期指主力合约交割日,A股已经进入 高度敏感期,行情大起大落的概率骤增,尤其需要提防空头借机“反扑”!


    T O P ↑
温总理“擒虎‘安’股”

    昨日(14日)温总理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回答通胀问题时,形容“通货膨胀就像一只老虎,如果放出来就很难再关进去”,并强调“今年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各项工作中,把抑制通货膨胀摆在了第一位”。

    博览研究员在昨日《三只“老虎”吓A股》一文中明确指出, 当前A股面临的三只亦真亦幻的“老虎”分别是 实体经济小周期“滞胀”风险;货币政策高频紧缩风险;以及日本大地震这一“黑天鹅”事件恐慌情绪冲击(最后一只“老虎”须尽人事,听天命,温总理昨日特意提到了日本记者,以示关切!)。

    如温总理7日在与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讨论“滞胀”问题所指出的, “滞胀”就是通货膨胀没有管住,同时经济发展速度下来了

    通胀这只老虎一旦放出来,再加上政策高频紧缩令经济增速快速下降的局面开始出现, “高通胀”与“高频紧缩叠加效应”合二为一,就可能变为实体经济“滞胀”这只“恶虎”

    到最后,就不是《三只“老虎”吓A股》,而是“滞胀”这一只“真老虎”吃A股了!因为“通胀或许还有牛市”(通胀初期股市可享受“通胀红利”),而如果是“滞胀”,就一定无牛市。

    温总理强调要把控通胀摆在宏调首位,意在非擒住通胀这只“笼中虎”不可。

     擒住了通胀之虎,A股将有惊无险 ,即虽有“滞胀”风险提升之凶险,但无“滞胀”之实。是谓“擒虎‘安’股”。

    温总理“擒虎”的决心是坚决的。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温总理在此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再次重申了7日与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谈到的,要在“经济发展速度、就业与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走出一条光明道路”。

    温总理昨日(14日)作了进一步分析,他说:

    “经济发展速度、就业与通货膨胀三者之间有密切联系。

    经济发展速度高,就业人数就会多,但通胀的压力也会大 (第一条路)。

    经济发展速度低,就业人数少,但很容易使经济走向衰退 (第二条路)。

    我们必须在这两条道路当中走出一条光明道路(第三条路),把它们有机地连接起来”。

    与此前一直强调要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控通胀”三者关系不同, 此次温总理明确将“就业”提升到与GDP增速、CPI增速同等的地位上

    此前强调“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归根到底是GDP增速的权衡问题,而 此次将“就业”突出强调是谓何意

    ★GDP增速的降低不能影响就业,就业是GDP增速权衡的根本!

    如果将就业当做根本标尺来衡量,很明显,温总理所说的“两条路”中,避免“第二条路”的政策意愿度,将远远强于避免“第一条路”,当然走中间路线是最光明的,即“第三条路”——

    ★也就是,擒住通胀这只“笼中虎”,让它老老实实呆在笼子里别出来。通胀只要可控,稍微高一点,但能保就业,就是最好的局面。

    做到了这一点,经济不“滞胀”了,政策稳定了,股市也就好了!


    T O P ↑
【财经纵横】 中金所:单个投机账户只能100手,不许“分仓”!

    3月14日,中金所发布《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实际控制关系账户报备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报备指引》),对股指期货市场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的界定标准、报备流程及监管措施作出规定。

    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行为人对他人期货账户的交易具有实际控制关系:

    1、行为人作为他人的控股股东,即行为人的出资额占他人资本总额50%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他人股本总额50%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50%,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2、行为人作为他人的开户授权人、指定下单人、资金调拨人、结算单确认人或者其他形式的委托代理人;

    3、行为人作为他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合伙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或者行为人与他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合伙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一致的;

    4、行为人与他人之间存在配偶关系;

    5、行为人与他人之间存在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关系,且对他人期货账户的日常交易决策具有决定权或者重大影响;

    6、行为人通过投资关系、协议、融资安排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对他人期货账户的日常交易决策具有决定权或者重大影响;

    7、行为人对两个或者多个他人期货账户的日常交易决策具有决定权或者重大影响;

    8、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2010年10月,中金所曾发布《期货异常交易监控指引》,公布了9种期指异常交易,其中有一条就是“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涉嫌存在实际控制关系的交易编码合并持仓超过交易所持仓限额规定 ”,中金所此次发布的《报备指引》实际上是对该条款的进一步强化,监管的目标直指期指市场广泛存在的通过“分仓”操作以规避单个投机账户100手的持仓量限制的行为。


    T O P ↑
美国人对中国“软着陆”充满信心

    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安硕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的认沽期权与认购期权的比率降至0.73,为自2009年12月以来首次跌破1.0整 数关,表明看多中国股市的投资人首次超过空头。3月7日,该指数的认购期权成交达到52255手,远远超过了当天 46903手的认沽期权,也高于2月份该指数认沽期权日均成交的47678手。从期权交易的情况看,美国投资人似乎对中国能够成功“软着陆”更加充满信 心。

    来自其它渠道的证据也反映出海外投资人对中国股市热情的回归。3月份第一周,在美国交易的大多数挂钩亚洲地区股市的ETF产品都遭遇了净赎回。但是,中国ETF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获得净申购的ETF品种。

    实际上,美股投资人对中国ETF的兴趣出现回暖迹象。在截至2月22日的一周时间里,美国资金意外转为净申购中国 ETF,为八周以来首次。自那以来,美国投资人对中国ETF的买入兴趣渐增。而在去年年底至今年初的几个月中,中国ETF一直是美资抛售的主要目标。


    T O P ↑
传决策层已高度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难

    受决策层高度关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正渐获纾解。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周五表示,将完善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产品结构体系,研究高收益债券、可转换债券、资产支持票据等适合中小企业的新型债务融资工具。

    两位消息人士此前透露, 中国宏观紧缩政策已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愈发困难,并对这类企业的经济活动产生负面影响。该情况引起中央决策层的高度关注,正在研究相关政策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倾斜力度

    刊登在交易商协会网站的新闻稿指出,要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主体的多元化,加大对民营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在充分调研市场投融资需求的基础上,探索研究非公开定向发行机制。

    此外,还要丰富投资者结构,提高市场流动性。培育具有更高风险判断和承受能力的投资者,适时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发展多样化的投资者群体。提高中小企业债务融资产品的流动性和市场的风险承受能力。

    交易商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2月底,共有135家中小企业发行了44只中小企业债务融资产品,募集资金83.01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7.4亿元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以及75.61亿元集合票据。


    T O P ↑
证监会:ST借壳标准将大幅抬高

    全国人大代表、证监会上市监管部副主任欧阳泽华在媒体见面会表示,上市公司将采取分道制方式监管,对于借壳ST公司则计划提高准入标 准。他表示,当务之急是如何完善关于退市财务的标准;第二是要提高退市公司并购重组准入标准,特别是对借壳ST公司;第三通过司法要追究退市相关责任人的 问责机制。

    他指出过去ST公司被借壳太多,要通过司法制度建立对退市企业的问责制度。“不能说大股东直接控制、资产掏空之后,把问题留给社会、留给政府,这是对社会的不公平。”

    他指出,这是目前构成退市制度的一个主要体系,不过目前尚无推出时间表。此前证监会在去年成立了退市领导小组,研究改革目前的退市制度。

    另外,中国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东征则表示,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是疫苗,要防止出现成批脑瘫和小儿麻痹。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核心是不允许企业重组和借壳;目前该制度已上报两稿,但是目前尚待达成共识。


    T O P ↑
深交所:创业板未来三年保守扩容1000 家

    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近日表示,创业板未来三年保守扩容1000 家。目前,该板块共有187 家公司挂牌上市。

    创业板去年创造的400 个亿万富翁造就了创富传奇,但也引起了市场担忧。对此,陈东征表示,当年设立创业板的时候,预期判断其成功的标准就是创业板能否出微软和苹果这样的公司, 但不允许出比尔盖茨和乔布斯,这个道理能行得通吗?纳斯达克和纽交所把互联网和新能源企业都拉去上市,这两家机构创造的亿万富翁就合理,中国的就不合理 吗?

    不过,他认为,这些海外交易所不会给中国的高科技、加工生产企业带来机会,即定价权。农行为何是最大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因为其定价权在自己的手里。

    至于创业板的“三高”(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募资额)问题,陈东征称,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就像一群孩子,不能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刘翔和姚 明,深交所要保证的是不让这些孩子得脑膜炎、小儿麻痹症等。“最重要的就是靠疫苗的注射,防止细菌性风险”。“三高”问题只是成长中的问题。


    T O P ↑
新三板:一般散户进不去

    两会中尚福林主席曾表示:“新三板扩容相关制度安排已基本到位,但还有一些技术细节需要解决。”这加速了业界对于场外市场,特别是新三板扩容的希望。

    对此,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东征直言:“2011年新三板的扩容和发展必然会破题。”在他看来,深交所一直在全力以赴地做好技术层面的工 作。而目前58家高新园区潜力很大。中关村园区为创业板输送了很多优秀企业,其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创业板、新三板等各板的转板机制一定会打通。

    对于此前坊间猜测的拥有“2年股龄,50万资金”的新三板投资者门槛,陈东征指出,新三板的投资门槛应该比创业板高。“新三板并不是一般散 户能进得去的,新三板的转让应该是让有实力承担风险的人进去,有实力承担风险,同样他就有机会获得更大的收益。这个主要是要保护我们广大投资者。”


    T O P ↑
日股暴跌6%,欧美股市忧心忡忡

    日本遭受里氏9.0级地震袭击之后,市场对金融业将受到影响的担心情绪加重。日本股市继续释放风险,周一日经指数暴跌6.18%。

    ●3月14日美股低开低走,道指跌幅一度超过百点,金融板块领跌1.2%。截止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51.24点,跌幅为 0.43%,报11993.16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14.64点,跌幅为0.54%,报2700.97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7.89点,跌幅 为0.60%,报1296.39点。

    ● 核能股拖累欧洲股市大幅下跌 ,泛欧道琼斯Stoxx600指数下跌了1.1%,收报272.51点。该指数上周五(3月11日)下跌了0.9%。

    日本核电站事故引发投资者对核电行业的担忧,法国核反应堆制造商Areva SA下跌了9.6%,拥有核电站较多的公用事业股也大幅下滑。RWE AG在法兰克福下跌了4.8%,E.On下跌了5.3%。受REW与E.On拖累,德国DAX30指数下跌了1.7%,收报6866.63点,跌幅名列欧 洲三大股指首位。

     日本核事故给全球核能行业的复兴蒙上阴影,其它新能源股强劲攀升 。SolarWorld在法兰克福暴涨13%,涡轮机制造商Vestas风电系统在哥本哈根上涨7.4%。

    保险股也有所下跌,投资者在评估日本地震与海啸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瑞士再保险下跌了4.5%,汉诺威再保险下跌了2%。法国再保险集团(SCOR)下跌了3.4%,该公司预计日本地震将导致公司2011年盈利减少25%。

    ● 投资者对中东紧张局势的担忧情绪增加,油价止跌反弹

    由于投资者将注意力从日本地震转向中东局势,国际油价14日先跌后涨,最后基本收平。当天早些时候,由于投资者担心地震和海啸将导致日本短期内原油需求减少,纽约市场油价开盘报每桶100.31美元,之后便开始一轮下跌行情,最低触及每桶98.47美元。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原油消费国,目前地震和海啸导致多家炼油厂关闭,并造成日本国内多起核电站爆炸。但地震对日本需求的影响是短期的,长期来看,重建过程将促使原油需求飙升,从而推高油价。

    ● 避险资金推动纽约黄金小幅上扬

    在动荡与发生自然灾害情况下,人们将黄金视为货币。黄金期货3月14日小幅上扬,日本地震、欧元区债务问题以及中东与北非局势的动荡令投资者风险意识提高,他们买进了安全边际较高的黄金资产。

    纽约商业交易所COMEX部门4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上涨了3.10美元,收报每盎司1424.90美元,涨幅为0.2%。


    T O P ↑
朱从玖:审核制不会变为注册制

    T O P ↑
传境内个人年购汇额度将大幅提至20万美元

    据国内媒体14日报道,境内个人的年度购汇额度将由现在的5万美元大幅提高至20万美元。不过,外汇局新闻处未对此信息予以评论。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日前撰文指出,在汇率小幅波动和逐步扩大浮动区间的过程中,视经济发展动态, 不排除在必要时,选择较大幅度的、一次性的汇率调整,使汇率基本反映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

    夏斌称,从长期趋势看,在小幅波动中始终保持人民币有略微升值的压力,有助于快速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进程。虽然人民币全面的国际化,需要以货 币的完全自由兑换为前提,但是在初期,两者完全可并行、交替推进,在并行、交替发展中相互促进。即在资本账户存在一定管制的情况下,通过其他政策的支持, 并不影响逐步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同时, 随着人民币区域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也给逐渐放宽资本账户管制下的资金进出通道提供了条件

利率和准备金率都有上调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人民币贷款增长5356亿元,同比少增1929亿元,比1月的1.04万亿元大幅减少48.5%。2月M2增长15.7%,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低1.5和9.8个百分点。

    2月货币信贷增速双双回落,表明货币政策调控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通胀仍是当前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上半年货币政策将维持紧缩态势,利率和准备金率都有上调空间。

    中信证券认为,为了控制货币信贷增速,存款准备金工具和公开市场操作将配合使用,对冲贸易顺差、FDI、到期央票和热钱带来的基础货币投放,3月可能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另外,考虑到3、4、5 月到期的央票和回购到期相对较多,上半年准备金调控密度较高。


    T O P ↑
【火线谍报】 【密】聚焦:紧跟社保“布局”,岂会“吃错药”?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重量级”资金的已有布局,使得医药板块存在强烈的利益诉求。

    据悉,社保基金于去年四季度增持了医药股,在局部个股上增仓幅度惊人。然而今年以来的医药股调整,或许“伤”了社保基金。最乐观的揣测,社保基金当时持有医药股的成本,与现在持平。

    此外, 目前,医药板块的需求土壤正在变得日益炽热

    ●从机构行为来看,医药等防御性品种的配置需求有增大的迹象。

    3月11日A股市场防御性品种(医药、酿酒食品)的走强,或许正是一个前瞻信号。

    始于1月21日、周期性板块主导的反弹行情,行至今日的话语权,再由公募基金掌控(详细分析将在后文阐述)。

    然而行情始终无法穿透3000点玻璃顶, 公募基金的行为透露出的信息,令市场心态越发谨慎 。不仅公募基金整体仓位水平较高、再提升空间有限,而且其内部分歧较大——增、减仓同时大量存在;领军板块缺乏凝聚力(周期性板块、中小盘品种的看法不一)。

     这意味着,反弹至3000点区域,存量资金的心态趋于谨慎,是未来共识

     另一方面,“新增资金”的周期性历史规律,刚好契合了市场趋于谨慎的方向 。根据博览主任研究员程凯先生对资金周期的长期跟踪,3月中旬后,新增资金(包括新增开户数等)将进入下降周期。新增资金的“怯场”使得未来资金入场情况并不乐观。

    因此,加强防御性品种(医药板块等)的配置,较好的契合了目前投资人谨慎心态。

    ●从估值修复看,医药板块正逐步回落“投资价值”区域。

     一方面 ,始于去年底对高估值板块的“挤泡沫”,已告一段落。新年伊始,估值贵的医药板块陷入深幅调整,而同受青睐的白酒等饮料食品板块个股跌幅同样远超大势。但调整之后估值回归合理,大消费类重获机构青睐是大概率事件,而已有迹象看,目前接近市场心理底线——目前 医药板块的估值在28倍左右,处于较低的历史水平

    相比持续受政策打压的房地产等周期性板块,医药等大消费板块拥有确定的成长前景。

     另一方面 ,医药类企业在基本面(年、季报公布,业绩稳速增长),行业整合、企业整体上市等催化剂作用下,其内在价值中枢,向上抬升的市场预期大于向下。

    另外,市场预期已久的基药降价政策之靴落地,也让板块的政策压力释放。

    总体看,医药板块相比其他地震灾害链上投资机会,具有比较优势——契合市场投资人心态,符合机构行为惯性,还与其内在价值向上的潜在动力吻合。 这“三合”在医药板块后续表现的空间与时间上有所反映,是大概率事件


    T O P ↑
【密】关键:行情进入“空中接力”的微妙时刻!

    波诡云谲的暗战,此轮反弹行情的话语权,已辗转至公募基金掌中。

    与去年的7月和10月的两次中级行情类似,基金一开始并未“猜中”今年一月反弹行情的开头——行情的点火者并非公募基金。

     不论是, 根据最新仓位数据推算——自去年底,基金整体仓位一直较高,期间小幅调整,即便减仓也未能阻碍指数上行——基金对此轮反弹行情的贡献度并不高;

     还是, 博览研究员在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火线谍报】:节后多方意图“反围剿”》中指出的,基于去年四季度末股票型基金整体增仓至高位,节后公募基金做多 行情的期望大于能力;

     还是 博览研究员此前在《游离于政策外,“灰色”资本“革命”》中由资金属性分析推导出的,此轮反弹行情由公募基金发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纷纷指向一个核心:公募基金不是本轮行情的始作俑者,即一开始行情的主导权并不掌控在基金手中

    然而,微妙的转折发生在2月的一个星期五。

    以2月25日为分水岭,行情的“动力源”发生了更迭:

    ——2月25日之前,公募基金行为方向与行情趋势,背道而驰;

    ——之后,公募基金行为方向与行情趋势呈现难得的一致。

    实际上2月21日的数据显示,很多公募基金错过了1月底 2600多点冲高到2900点的行情——363只主动管理偏股型基金中,仅有14只跑赢大盘,其中有272只收益为负。期间,还有股票型基金减仓传闻。

    有趣的是,公募基金减仓丝毫不能撼动行情一路上扬的热情。

    更令人感叹的是,只赚指数不赚净值。去年基金排名光荣榜的状元、探花在年初月度排名中,纷纷垫底。

     然而转折往往就发生在不经意的瞬间 ——近期公募基金仓位变动方向与行情走势却呈现“同向”。

    随着仓位水平抬高,行情见涨。 这与此前即便公募基金减仓、行情强劲上涨完全相异

    权威数据显示,股票与混合型基金的股票仓位在2月25日至3月3日的一周期间,环比2月18日至2月24日的仓位测算,由79.25%抬升至85.73%,增加6.48个百分点,至中高水平。

    而两段时期对应的市场表现是,上证综指从2月25日至3月3日上涨约2.5%,完全不同于2月18日至2月24日的1%左右的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对应的成交量并未达到此前最高水平。这意味着,2月25日至3月3日期间的上涨由点火资金共同为之的可能性较小。公募基金独自担纲的概率更大。

     那么,“反向”到“同向”的背后,是行情主导权的更替

    当然,公募基金重掌主导权,却并不主宰行情后续的演化。公募基金仓位水平限制了向上空间,当增量资金又进入下行周期时,公募基金的行为趋于谨慎的可能性更大:

    要么,提高防御性板块配置,继续展开结构性行情。

    要么,频繁调整仓位水平,拉大行情波动空间,避免向下的唯一方向。


    T O P ↑
【密】冲锋:攻占“余震”中的盈利“制高点”!

    当全球经济复苏蒙在“余震”不确定的“阴影”下,敏感脆弱的资本市场迫切需要的是相对安全的盈利“高地”。对目前流动性已似稀缺资源的A股来说,投资机会的确定性标准更高,否则宁愿冷眼旁观。

    有限的资本将筛选最有“含金量”的投资标的。

    在博览研究员看来,短期而言,抗震救灾概念是目前极其明确的安全高地,但若“概念”范围不能有效集中——赚人气、不赚钱——意义并不大。围猎盈利“制高点”必要而紧迫。

    盘点近期热点,同属“抗灾”阵营的钢铁、水泥、建材、电子信息、医药等品种中,仅医药、建材、仪电仪表等表现活跃。究竟市场资本将轮番炒作,还是将锚定在哪个板块?

    博览研究员认为, 流动性并不充沛的环境下,资金围猎某一部分板块的策略更加高明。从资金选择看,医药板块不仅具有事件驱动型推力,还有超越其他抗震救灾概念股的比较优势

    ——从机构行为角度看,社保资金先入潜伏“布局”的现实需求,以及市场机构防御性的配置需求;

    ——从“挤泡沫”角度看,高估值修复近尾声的回归需求;

    ——从市场预期角度看,医药板块崛起略“超预期”,正处于悲观预期到乐观看好拐点的微妙时刻。

    不否认短期热点的诞生、膨胀,一定由突发事件“点爆”。但若缺乏其他因素的合力作用,其强度和空间无法衡量。目前看,以上几方面的因素,使得医药类个股成为周热点的概率增大,若一旦持续时间超过一周,则可能呈现整体的板块效应。

    ● “事件”正朝着“热点”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市场情绪将一直受到频繁传出的“后地震”灾 情扰动,投资人预期的凝聚度不会骤然下降。这场被日本首相菅直人称为“国难”的“3•11”强震灾情,再发大级别余震的概率正在飚升——日本气象厅表示, 近日再发生里氏7级余震的几率达到70%,并认为余震至少要持续一个月,余震范围也将会向南北扩大。

    而实际上,日本南部已经遭受了灾害(南部两县火山喷发,喷烟高度达4000米)。

     更严重的是,禽流感疫情已经出现 。11日基因检测确认,千叶县一家养鸡场首次确认感染H5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这意味着,“后地震”时期的灾害传导链条正在自我繁衍,而地震灾害直接引发的灾后急救和疫情传染的医药需求,将是处于链条前端的“条件反射”。关注“后地震”阶段这类“按部就班”的交易性机会,是躺着数钱。

    ● 医药个股崛起“超预期”,有利于板块效应形成 。通过相关渠道,近期的一份非公开调研结果显示,40%的受访公募基金经理最看好的行业是机械、建材,不看好的行业是医药、电子;80%的私募基金经理表示相对看好家电和高端装备制造。

    这意味着,医药板块目前是相对的冷偏门。

    但从趋势性热点的根本属性看,热点成为趋势性题材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挖掘隐蔽性——逻辑很简单,先知先觉的资金提前潜伏,充分利用必要条件吸引后续资金介入。目前的医药板块,这个明显的特征正在形成。

    因此,地震海啸灾难事件,刺激A股相关抗震救灾概念股的交易性机会,不是存在与否的问题,而是究竟“一日游”,还是形成板块效应?

    或许,其他因素譬如机构行为、板块内在需求等不同层面的考量,能提供很大程度的补充参考。


    T O P ↑
【决策参考】 私募“闭门”看涨至3800点

    尽管沪指受多种因素影响暴跌,3000点再次成为“一日游”行情,但在上海举行的由十多位私募参加的闭门会议上,诸多私募依然一致看好A股未来行情,更给出了3800点的最高点位预测。

    私募们普遍认为,可以关注与民生有关的相关领域。未来3到6个月,食品饮料中的白酒行业或将迎来机会。

    就大盘整体走势而言,他们认为,影响大盘权重的股票主要是银行、地产等,然而这些板块在目前都处于历史估值的中下水平,由此判断,大盘下行风险并不高。

    同时,虽然当前不少中小市值股票估值偏高,存在一定的结构性泡沫,但一旦调整结束,市场机会依然存在。

    此外,整个宏观经济并未变坏,经济结构正在不断转型,一般而言转型需要3到5年时间,因此,明年或后年会有一波大行情。


    T O P ↑
地震导致下跌不会超四天!

    近20年历史资料统计发现——地震导致股市下跌不会超过四天。

    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无疑都会受到负面冲击。不过,对历史资料的初步统计发现,多数情况下大地震会导致当地股市出现下挫,但持续时间都十分短暂,连续下跌一般不超过4个交易日,不会对股市产生中长期影响。

    梳理最近20年中大地震灾害对全球股市、特别是对A股的影响后发现,对A股影响最深刻的莫过于2008年发生在我国汶川的“5·12”特大地震。

    地震发生时,股市临近收盘,上证综指在两次冲击3700点无果后快速回落。许多投资者到收盘时还不知道四川发生了大地震,因此当天沪深股市基本上没有对地震作出明显反应。收盘时上证综合指数报3626.98点,上涨13.49点,涨幅0.37%。

    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即5月13日,市场的悲观情绪快速宣泄,上证指数低开近3个百分点,最后收盘时下跌1.84%,在此后的3个交易日中股指并没有太大震荡。

    “5·12”地震之后,因为市场预期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建材类需求均会出现上升,四川的基建企业四川路桥,以及水泥企业*ST金顶、四川双马均在地震之后出现阶段性的快速无量拉升,但这些个股很快就被打回了原形。


    T O P ↑
短期市场靠“想象力”驱动

    由于日本地震造成了海啸、核泄漏等后续冲击,灾害的总体破坏力目前还不能准确估算,因此短期的市场和行业驱动力将来自投资者的“想象力”。

    申银万国认为,决定A股中期趋势的将仍然是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随着下游需求回暖慢于预期、中游有去库存之嫌,投资者对经济增长的预期或将下调,3月份维持谨慎观点,上证核心综指波动区间为2800点-3000点。

    申银万国比较了1989 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1995 年日本阪神大地震、2004 年印度洋海啸、2005 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2008 年中国汶川大地震前后的受灾国股市反应以及同期MSCI 新兴市场指数、MSCI 全球全球指数的表现情况。

    结果显示,这些大型自然灾害发生前后,在短期内对受灾国和全球股市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冲击(少则1 天,多则10 天),但若比较灾害前后90 个交易日的市场走势,发现自然灾害基本都没有成为市场长期趋势的转折点,本次日本大地震或将再次重复历史。

    短期将影响A 股市场主题投资方向,关注潜在受益/受损行业。

    1)日本进口类产品将在短期需求受阻(能源、大宗商品、稀土等),相关产品的价格将可能受到负面冲击,但随着日本灾后重建的启动,能源和大宗商品的需求又将获得提升,因此价格可能先跌后涨;

    2)日本出口类产品可能在短期减产,相关产品的价格将提升(高端钢材、LCD 面板、半导体、聚氨酯、废纸);

    3)日本地震将可能进一步提高我国政府对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视,高标号水泥、钢结构建筑、核电站安防设施、防疫物品的需求或将增加,但核电站的建设规划可能因此次日本核泄漏时间而减缓。


    T O P ↑
【券业动态】 中金所:单个投机账户只能100手,不许“分仓”!

    3月14日,中金所发布《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实际控制关系账户报备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报备指引》),对股指期货市场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的界定标准、报备流程及监管措施作出规定。

    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行为人对他人期货账户的交易具有实际控制关系:

    1、行为人作为他人的控股股东,即行为人的出资额占他人资本总额50%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他人股本总额50%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50%,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2、行为人作为他人的开户授权人、指定下单人、资金调拨人、结算单确认人或者其他形式的委托代理人;

    3、行为人作为他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合伙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或者行为人与他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合伙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一致的;

    4、行为人与他人之间存在配偶关系;

    5、行为人与他人之间存在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关系,且对他人期货账户的日常交易决策具有决定权或者重大影响;

    6、行为人通过投资关系、协议、融资安排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对他人期货账户的日常交易决策具有决定权或者重大影响;

    7、行为人对两个或者多个他人期货账户的日常交易决策具有决定权或者重大影响;

    8、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2010年10月,中金所曾发布《期货异常交易监控指引》,公布了9种期指异常交易,其中有一条就是“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涉嫌存在实际控制关系的交易编码合并持仓超过交易所持仓限额规定 ”,中金所此次发布的《报备指引》实际上是对该条款的进一步强化,监管的目标直指期指市场广泛存在的通过“分仓”操作以规避单个投机账户100手的持仓量限制的行为。


    T O P ↑
深交所:创业板未来三年保守扩容1000 家

    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近日表示,创业板未来三年保守扩容1000 家。目前,该板块共有187 家公司挂牌上市。

    创业板去年创造的400 个亿万富翁造就了创富传奇,但也引起了市场担忧。对此,陈东征表示,当年设立创业板的时候,预期判断其成功的标准就是创业板能否出微软和苹果这样的公司, 但不允许出比尔盖茨和乔布斯,这个道理能行得通吗?纳斯达克和纽交所把互联网和新能源企业都拉去上市,这两家机构创造的亿万富翁就合理,中国的就不合理 吗?

    不过,他认为,这些海外交易所不会给中国的高科技、加工生产企业带来机会,即定价权。农行为何是最大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因为其定价权在自己的手里。

    至于创业板的“三高”(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募资额)问题,陈东征称,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就像一群孩子,不能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刘翔和姚 明,深交所要保证的是不让这些孩子得脑膜炎、小儿麻痹症等。“最重要的就是靠疫苗的注射,防止细菌性风险”。“三高”问题只是成长中的问题。


    T O P ↑
朱从玖:审核制不会变为注册制

    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日前在证监会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下一步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方向,将“在询价环节、定价环节方面,进一步强化询价对象的责任机制,进一步提高定价的合理性”。

    具体到改革措施,朱从玖指出,“存量发行”(即IPO时,原有股东对外公开出售一部分股份)、“扩大券商配售权”(赋予主承销商一定比例的自主配售权)、缩短网下配售股份锁定期等相关建议都在考虑范围之中。

    此外,朱从玖强调,发行体制改革还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现在,新股发行很容易,一旦将来出现新股发不出去的情况,那么,就会有更加完善的机制,以确保可充分调动保荐机构、承销机构的资金利用能力。

    对于市场“核准制”转向更市场化的“注册制”的呼声,朱从玖坦言,与市场发展阶段相对应,目前我国发行审核监管体系也处在“新兴加转轨”的 发展阶段。虽然还沿用了不少传统体制下的审核方法,但现在发审委审核理念、把关要求已经与国际主流市场相一致。“这个阶段,这种情况实际上是要求我们应该 进一步完善发行审核机制。”

    朱从玖认为,新股定价的理性正在逐步增强,这表现在今年年初破发潮之后,一级市场定价有明显的回归迹象。而且“新股发行改革以来,投资者的辨别能力日益增强,市场也体现出很强的选择性,这个现象值得关注”。


    T O P ↑
证监会:ST借壳标准将大幅抬高

    全国人大代表、证监会上市监管部副主任欧阳泽华在媒体见面会表示,上市公司将采取分道制方式监管,对于借壳ST公司则计划提高准入标 准。他表示,当务之急是如何完善关于退市财务的标准;第二是要提高退市公司并购重组准入标准,特别是对借壳ST公司;第三通过司法要追究退市相关责任人的 问责机制。

    他指出过去ST公司被借壳太多,要通过司法制度建立对退市企业的问责制度。“不能说大股东直接控制、资产掏空之后,把问题留给社会、留给政府,这是对社会的不公平。”

    他指出,这是目前构成退市制度的一个主要体系,不过目前尚无推出时间表。此前证监会在去年成立了退市领导小组,研究改革目前的退市制度。

    另外,中国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东征则表示,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是疫苗,要防止出现成批脑瘫和小儿麻痹。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核心是不允许企业重组和借壳;目前该制度已上报两稿,但是目前尚待达成共识。


    T O P ↑
新三板:一般散户进不去

    两会中尚福林主席曾表示:“新三板扩容相关制度安排已基本到位,但还有一些技术细节需要解决。”这加速了业界对于场外市场,特别是新三板扩容的希望。

    对此,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东征直言:“2011年新三板的扩容和发展必然会破题。”在他看来,深交所一直在全力以赴地做好技术层面的工 作。而目前58家高新园区潜力很大。中关村园区为创业板输送了很多优秀企业,其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创业板、新三板等各板的转板机制一定会打通。

    对于此前坊间猜测的拥有“2年股龄,50万资金”的新三板投资者门槛,陈东征指出,新三板的投资门槛应该比创业板高。“新三板并不是一般散 户能进得去的,新三板的转让应该是让有实力承担风险的人进去,有实力承担风险,同样他就有机会获得更大的收益。这个主要是要保护我们广大投资者。”


    T O P ↑
【热点聚焦】 警惕“空军”强力反扑!

——期指空头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

    从周一(3月14日)全球股市的表现来看,日本地震的冲击波在日本内部继续“发酵”,日本股市继续释放风险,周一日经指数暴跌6.18% (根据历史经验,经历过大地震之后股市一个星期后股市才会开始修复),而亚太和欧美股市则是在经历了一天(上周五)的宣泄之后,开始重新寻找“自我”的逻 辑: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0.36%,法国CAC40指数下跌0.81%,德国DAX指数下跌1.36%,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0.42%,亚太市场 则是各自反弹,韩国KOSPI指数上涨0.80%,香港恒生指数上涨0.41%,俄罗斯MICEX指数上涨0.55%,A股上证指数上涨0.13%。

    这恰好印证了博览研究员昨日的判断, 日本地震对全球股市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心理层面,不会改变欧美市场和亚太市场的“固有”逻辑,在市场内部主要矛盾未凸显时,外部“诱因”的影响凸显,体现在行情上就是“脉冲式”冲击,但一旦市场消化外围影响之后,就会开始回归“固有”逻辑

    本周五(3月18日)是期指主力合约IF1103的交割日,截至周一(3月14日)收盘,期指3月合约的持仓量为26073手,按照历史经 验,期指交割周往往有“大事”,如此高的持仓量规模要在3日之内完成“移仓换月”操作(按惯例周四期指投资人就会基本完成移仓),多空双方必然要挑起“战 事”,制造足够的空间来完成“扎帐”。

    博览研究员认为,A股已经进入高度敏感期,一旦市场出现风吹草动,势必为多空双方所利用并大肆渲染,行情大起大落的概率骤增,而昨日(3月14日)的小幅反弹实则是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就目前期、现市场的格局来看, 现货市场投资人的分歧在扩大,尽管现货市场投资人的预期曾经试图向“紧缩政策缓和”的方向统一,但3000点“摸底考试”的不及格确认市场无法就政策缓和达成共识,投资人对货币政策仍充满疑虑

    我的同事游龙先生认为,央行有意识地恢复公开市场的功能性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调存款准备金压力,但这是中期影响,回收流动性的步伐不会放缓,但将出现结构性变化,这将更多是心理而非实质性影响,《发改委“摆乌龙”+央行“不松口”=紧缩继续》。

    在这样复杂的政策环境之下, 期、现市场投资人的心态更加谨慎,期指市场空头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而现货市场由于3000点得而复失,基金策略陡然生变

期指市场:空头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

    期指主力合约交割日近在眼前,最紧张的是空头,不仅持仓规模庞大,更要命的是,这些空头头寸多数是亏损的(A股自1月26日反弹以来,一路 逼空到3000点基 本没有给空头反击的机会),要在短期内了结这些头寸,时间紧,任务重。从近几日的市场表现来看,期指市场的空头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

    1、 只要有机可乘,就趁机“发难”,并顺势减仓 。上周五日本发生强烈地震,期指市场上的空头借机反扑,来配合其减仓动作,3月11日和14日空头主力的减仓动作明显;

    2、 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来争取更好的平仓价格 。由于货币政策还处于“混沌期”,紧缩 的大方向是明确的,但市场对紧缩政策的力度和节奏还存在很大的分歧,这种不确定的政策环境之下,市场心态不稳,容易因“突发事件”诱发行情大起大落。基于 此,博览研究员认为,A股已经进入高度敏感期,行情大起大落的概率骤增,尤其需要提防空头借机“反扑”!

现货市场:3000点得而复失,基金策略陡然生变

    当上证综指在上周一举突破3000点指数关口后,市场做多热情被激发,基金“空翻多”。然而,当通胀之忧再起,3000点得而复失之后,部分基金策略却徒然生变。

    ● 通胀之忧再起 。2月份CPI的超预期与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令基金对于通胀的担忧再度提升。

    2月CPI上涨4.9%,与1月的数据持平,显然,这一数据超出了市场预期。此前市场各类机构普遍预测2月份CPI将有所回落,较1月份的 4.9%有所下降。数据发布后,包括博时、诺安、信诚、上投摩根等多家基金公司一致认为,上半年CPI仍然有上升压力,如果物价进一步攀升,可能会导致货 币政策进一步收紧。

    ● 基金策略生变 。或许,市场最大的确定性就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美国松”与“国内紧”的博弈、“CPI”与“经济发展”的纠结,市场情绪和政策解读始终处于多变和分歧中。

    上周一(3月7日),上证综指盘中一举突破3000点,国内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表示,目前交投气氛活跃,加之“两会”正在召开,非常看好A股市场的短期投资机会,目前市场热点较多,也给投资者更多的选择,并吸引场外资金不断涌入市场。

    然后,短短3天之后,该基金公司则认为,随着股市扩容速度的持续提高和全流通时代产业资本的减持退出,A股市场的资金供求有失衡的危险,在投资操作上宜采取略为谨慎的策略。

    ● 流行波段操作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基金仓位测算显示,上周基金仓位操作力度不明显,总体仓位略为下跌,仓位水平分化略微加大,波段操作成为近期基金的主流。

    从基金的操作来看,基金并未因上涨而加大加仓力度,相反减持基金数量增多;而在下跌较多后仓位又普遍有所回补。总体而言基金仍在进行小幅度的持仓结构调整,持仓逐渐向均衡配置回归。这说明从基金策略角度看,震荡市的预期仍然占据主导。

结论

    由于通胀之忧再起,市场对紧缩政策的解读的分歧进一步扩大,投资人预期多变,而外围市场的“事件性冲击”也为A股频增变数,虽然日本强震对 A股只是短期心理层面的影响,不过现阶段正处于外围风险“诱因”多发期,这增加了投资人对行情趋势把握的难度。本周五是期指主力合约交割日,A股已经进入 高度敏感期,行情大起大落的概率骤增,尤其需要提防空头借机“反扑”!


    T O P ↑
温总理没给周行长太多“缓和”空间(上)

    博览研究员此前的研究表明,当前即难言通胀压力缓和,也不能轻言“紧缩政策放缓”,最多是一个“未来政策紧缩的力度、节奏尚难明确的‘观察期’”, 而在“观察期”结束后,紧缩政策究竟将如何继续执行其“力度、节奏”,仍然得仔细评估 。 虽然市场此前基于预期当中“CPI”数据的“可能下行”,以及一系列相关的言论、传闻,而越来越多的“相信”所谓“紧缩政策放缓”故事,并且在此“预期” 的基础上形成了又一次“短线”反弹,但就此次“两会”期间的政策信号,特别是此次温总理“记者会”上,关于对通胀形势的评估、定性等方面看, 温总理对通胀形势的评估,并没有如此前有关部门的人士所言的“2月CPI数据下行、通胀预期有所缓和等”那么“乐观”,反倒是在此次“记者会”上,反复强调对通胀的警惕,而在应对通胀时,特别强调“要控制好流动性”,“从根本上消除通货膨胀的基础” ——

     “对于物价,我们不敢掉以轻心”;

     “第一,还是要控制货币的流动性。我想补充一点,对于物价这一点也是重要的,也就是说消除房价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

     “我们注意在抑制通货膨胀中,要管好货币。也就是说要减少货币的流动性,从根本上消除通货膨胀的基础。”

    也因此,博览研究员认为《温总理并未给周行长太多的“缓和”空间》。

    正如博览首席研究员李宏图先生所说,在经济正在全面转向质量型增长的关键时期,宏观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必须首先摆脱对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偏好”, 这意味着必须提高对“低效率”增长的容忍度,必须将主要注意力放在推动经济转型

    这主要体现在对流动性的控制,流动性“不适度”,投资就不能“合适”,经济转型不可能成功。这决定了货币政策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紧缩态势。

    而央行则早已“呼应”了温总理对“流动性刺激通胀恶化”的忧虑——虽然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此前的记者会上明确表示“货币政策不会只盯着 CPI”(实际上,中国央行的政策目标,一直就是四个方面,即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就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是“只盯着CPI”),但 周行长仍然毫不掩饰的表达了对坚持数量型紧缩的决心和信心,那次“记者会”,周行长竟然愿意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来讲述央行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决 心”, 博览研究员认为,从一个层面体现出,银行等所面临的资金紧张状况,并不会形成对货币政策紧缩的干扰,央行对资金紧张的容忍度进一步提高

    实际上,对央行坚持紧缩行动的最大支持,来源于决策层接受了经济放缓的预期,而同样的“支持”,在此次温总理的“记者会”讲话当中,开宗明义就表达决策层的这一“战略抉择”——

    温总理将第一个提问的机会给了《人民日报》记者,该记者的提问也直击“核心”——为什么将“十二五”的经济增长下调0.5%,至7%的“历史低位”?会不会影响就业以及改善民生?

    温总理的回答也更加“直白”:主动调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仅表明决心和意志, 而且是一个重大的举措 。就是说,在今后五年以至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我们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主线。

    至于“经济发展速度、就业与通货膨胀三者之间的关系”,温总理用“像太阳一样光明和希望的‘信心’”来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在这两条道路当中走出一条光明道路!我们完全有决心能够办好这件事情。”

    当然,温总理也做了一点注解: 从增量上说 ,7%的发展速度不算低。我们的经济总量在不断增加,7%的速度,对应基数增加了的经济增长,其“增加值”的“绝对额”并不会减少。也就是说,只要能够保证这个7%的“增量”不落空, 中国政府用来解决民生、保障就业的“物质基础”就没有削弱

     从结构上说 ,温总理强调,在结构调整中特别重视发展服务业,包括生产服务业,这些都可以 容纳更多的就业。而在后面回答有关“国进民退”问题时,温总理也突出强调,在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当中,民间投资已经超过50%。在工业企业当中,无论从数 量、产值、资产总量还是就业人数,都超过了国有企业,这是一个事实。温总理再三强调,“我们一定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因此, 从温总理的此次讲话当中,博览研究员解读出的,更多是决策层对“降低经济增速”的“容忍”,和对通胀形势的“高度警惕”


    T O P ↑
温总理没给周行长太多“缓和”空间(下)

    市场预测中国的CPI走势,几乎变得跟西方媒体预测利比亚政局的走势、卡扎菲的去留问题一样,“充满超预期事件”。在统计局4.9%的“再次和谐”CPI出笼之前,市场普遍接受了“2月下行、通胀预期缓和”的传言,进而也就“更加愿意相信高频紧缩政策‘没了’用力对象,应该有所缓和”的“故事”。

    也正是在这一“预期”主导下,上证综指盘中一度突破3000点,一些机构非常看好A股市场的短期投资机会,但随着2月CPI数据以维持4.9%的“高位”出炉,“紧缩政策缓和预期”遭到挫折,对短线行情乐观情绪“被降温”。

    而昨日2月央行发布的货币数据“显示”, 从去年9月开始的连续紧缩调控效果初步显现,结合其它数据显示的经济增速放缓苗头愈加明显,这可能将给政策“观察”提供更大空间 —— 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356亿元,不但远低于市场预期的6500亿,即使按照银监会透露的15%新增信贷增速,也符合月度调控目标;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 同比增长15.7%,不但逊于市场预计的17%,也第一次低于央行设定的16%的调控目标。

    但这是否就能够再次“提振”市场对于“紧缩政策放缓”的预期?如同上文所分析的, 至少我没有从此次温总理的“记者会”讲话当中,得到最高层级的“政策确认”

    政策解读是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判”,而现有数据更多是对“既有”经济成果的确认,作为预期市场的股市,要评判未来中期趋势,应该更加关注前者;

    同时,现有数据所体现的一些“降温、减速”迹象,究竟是“经济再陷困境”的前兆,还是“既有政策所要达成的目标”?

    博览研究员认为, 在这个评判标准都不能“明确”之前,并不宜过早的“给出政策就要放缓”的“笃定”,最多是博览研究员现有的“观察”立场

    而这一政策立场、或曰政策环境的存在,决定了当前股市行情的短线特征,仍然是调整后“反弹”,毕竟,客观的紧缩政策节奏、力度尚不明朗,但 主观预期上的“放缓”希望仍然存续在投资人的脑海当中,而客观政策没有以“实际行动”予以“纠偏”,而仅仅是一些“点”上的数据在给“市场的缓和预期”提 个“醒”。

    因此,客观的紧缩政策节奏、力度“待确认”,警惕中期趋势的风险增加,仍然是本内参要强调的关键,而短期看,在“数据”开始提“醒”、与政策做出“实际动作”之前的“真空期”,短线行情的发展,仍然有其反弹的“时空”。

    昨日, 沪指日间分时走势所摆出的“一字长蛇阵”,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当前这种“政策混沌”局面的无奈


    T O P ↑
温总理“擒虎‘安’股”

    昨日(14日)温总理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回答通胀问题时,形容“通货膨胀就像一只老虎,如果放出来就很难再关进去”,并强调“今年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各项工作中,把抑制通货膨胀摆在了第一位”。

    博览研究员在昨日《三只“老虎”吓A股》一文中明确指出, 当前A股面临的三只亦真亦幻的“老虎”分别是 实体经济小周期“滞胀”风险;货币政策高频紧缩风险;以及日本大地震这一“黑天鹅”事件恐慌情绪冲击(最后一只“老虎”须尽人事,听天命,温总理昨日特意提到了日本记者,以示关切!)。

    如温总理7日在与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讨论“滞胀”问题所指出的, “滞胀”就是通货膨胀没有管住,同时经济发展速度下来了

    通胀这只老虎一旦放出来,再加上政策高频紧缩令经济增速快速下降的局面开始出现, “高通胀”与“高频紧缩叠加效应”合二为一,就可能变为实体经济“滞胀”这只“恶虎”

    到最后,就不是《三只“老虎”吓A股》,而是“滞胀”这一只“真老虎”吃A股了!因为“通胀或许还有牛市”(通胀初期股市可享受“通胀红利”),而如果是“滞胀”,就一定无牛市。

    温总理强调要把控通胀摆在宏调首位,意在非擒住通胀这只“笼中虎”不可。

     擒住了通胀之虎,A股将有惊无险 ,即虽有“滞胀”风险提升之凶险,但无“滞胀”之实。是谓“擒虎‘安’股”。

    温总理“擒虎”的决心是坚决的。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温总理在此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再次重申了7日与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谈到的,要在“经济发展速度、就业与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走出一条光明道路”。

    温总理昨日(14日)作了进一步分析,他说:

    “经济发展速度、就业与通货膨胀三者之间有密切联系。

    经济发展速度高,就业人数就会多,但通胀的压力也会大 (第一条路)。

    经济发展速度低,就业人数少,但很容易使经济走向衰退 (第二条路)。

    我们必须在这两条道路当中走出一条光明道路(第三条路),把它们有机地连接起来”。

    与此前一直强调要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控通胀”三者关系不同, 此次温总理明确将“就业”提升到与GDP增速、CPI增速同等的地位上

    此前强调“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归根到底是GDP增速的权衡问题,而 此次将“就业”突出强调是谓何意

    ★GDP增速的降低不能影响就业,就业是GDP增速权衡的根本!

    如果将就业当做根本标尺来衡量,很明显,温总理所说的“两条路”中,避免“第二条路”的政策意愿度,将远远强于避免“第一条路”,当然走中间路线是最光明的,即“第三条路”——

    ★也就是,擒住通胀这只“笼中虎”,让它老老实实呆在笼子里别出来。通胀只要可控,稍微高一点,但能保就业,就是最好的局面。

    做到了这一点,经济不“滞胀”了,政策稳定了,股市也就好了!


    T O P ↑
【新视野】 “紧缩”炮声隆隆 谁在为A股“撑腰”?(下)

    即便货币政策有所放松,能放多松?

    A股趋势能够就此逆转吗?

    就此角度分析,我不知道答案。

    不过,有人知道。

    摩根大通龚方雄近来非常“活跃”,频频唱多市场——他认为,今年A股不确定性较少,全年将呈现震荡上行之势,现在市场总的趋势是在进行风格切换。

    话说,此兄“一言成名”源自2008年8月,发布报告称,决策层正在审慎考虑一项总金额约为2000亿-4000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龚版”经济刺激方案的公布,在国内资本市场引起强烈反响。

    虽然,“龚版”方案最后不了了之,A股也同全球市场一样陷入下跌泥潭,但事实上,从当年9月份开始,央行实施了一系列货币政策的放松,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降息。

    最终,2008年11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计划投资4万亿元的财政刺激计划。该计划以10倍的规模使得龚方雄当初的预测显得“相当前瞻”。

    由此可见,龚先生“观察政策风向”的水平相当之高。

“师从”厉以宁

    当然,必须一提也是最重要的“标注”是,龚方雄“师从”厉以宁老先生。

    至今,北京大学仍陈列着厉以宁的诸多著作,其中一本名为《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为厉以宁与他的三位“著名”弟子合著。

    1991年8月,厉以宁把李克强、李源潮、孟晓苏三位在职博士生以前的硕士论文整理成一本书,加上股份制的内容,定名为《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出版后备受经济学界关注。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此书所有论点后来完全被认同,渐渐演变为当前政策。

    孟晓苏,现任中国房地产业最大的企业集团——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总裁。当年33岁的孟晓苏被分配给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同志当秘书,此后7年半时间,他一直跟随在万里这位堪称是中国改革开放先锋与闯将的国家领导人身边。

    综上所述,抛开其他影响A股涨跌的因素不谈,仅就未来货币政策走向这一焦点问题,“由上至下”来看,“政策观察、甚至放缓”或正在酝酿之中。

    此刻,谁在为A股“撑腰”?


    T O P ↑
“紧缩”炮声隆隆 谁在为A股“撑腰”?(上)

    宏观紧缩还要持续多久?见仁见智。

    “可视”范围内看到的更多还是机构们之间的意见分歧,即便博览内部,也是“多数与少数”,没有达成一致。

    就在这样的分歧中,A股哼哧哼哧爬过了300点的小山包,未来还能继续前行吗?

    如果说,货币“从紧”是核心矛盾、“持续紧缩”是A股市场“最强大”的预期压力,那么“由上至下”来看,用不了多久,为A股“撑腰”的“放松”言论就将占据上风。

    这么笃定,不是来自宏观数据的推敲,而是来自高层言论的“洞察”。

权威智囊的“共识”

    吴敬琏与厉以宁,这两位“见面就争”的高层权威智囊,竟然在同一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货币政策看起来“乱”,紧缩应“适可而止”。

    2011年2月底,两会即将召开的前夕,吴敬琏老先生评价“十二五”开局之年的首要大事时,毫不隐晦的指出,宏观经济政策要保持一致性。 “比如货币政策,现在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一个决策中心或指挥中心来保证政策稳定,因为看起来措施挺乱的。打击投资购房,民众手上的货币必然流向消费领域,导 致物价上涨,可是政府又同时提出管理通胀预期。这样的事情需要各种政策相互协调……”

    2011年3月中旬,两会期间,厉以宁老先生点评A股时谈到,“今年,A 股市场要想搞好有两个条件:其一,上市公司质量好是最根本的,其二,宏观经济政策不能一味紧缩,紧缩要适可而止。”

“从紧”放松 谁说了算?

    对于中国近十来年的经济发展史有所了解的人士,理应知晓这两位资深智囊对于中国决策层的影响力有多么深厚——即便你并不清楚,那么放眼当今中国财经界,具有“无限开炮权”的权威经济学家有几人?掐指一算,也就心中有数。

    有理由相信,两位老先生,对于当前货币政策的“指导意见”,不日必将呈上高层的案头。

    中国政府在经济趋势判断、货币政策制订上,早已有听取权威智囊不同意见的“习惯”,此次,二位经济学界大佬齐声指出货币政策或需调整,对于未来决策层所制订的货币政策走向或产生重大影响。


    T O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