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寺れお n848:《〈庄子〉心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3:17:12
《〈庄子〉心得》
 第一章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气势磅礴,纵横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阔,笼盖古今;他的寓言想像奇特,寓意深远;他的风格嘻笑怒骂,了无拘囿。  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今天我们来说一个人:庄子。  庄子这个名字历代传诵。大家都知道庄子是一个“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他上穷碧落下黄泉,嬉笑怒骂,说尽天下英雄,但其实他的内心并不激烈。  在《庄子》这本书中,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  我们关于庄子的生平能够知道的很少很少,最早有确切记载的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庄子是战国时候的宋这个国家的蒙地(今河南商丘东北)的人。他曾经做过漆园小吏,相当于现在一个保管员。他一辈子就生活在一个战国纷争、战乱频仍,而到处求贤若渴的一个时代里。他隐居不仕,终老天年,没有什么社会的名分。  据大概的推测,庄子生活的时间大概在公元前369年到公元前286年之间,当然也有一说到公元前275年。他具体的生卒年月更是无从知道了。  《庄子》这本书,历代被奉为经典。但是在所有的先秦经典中,它也许是最不带有经典意味的,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无边无际的奇思异想。  根据《汉书·艺文志》上的记载,《庄子》传世作品应该有五十多篇,但是到今天我们可以见到的,就只有三十三篇了。这就是晋代郭象整理出来、流传至今的《庄子》。其中“内篇”是七篇,有“外篇”是十五篇,还有十一篇是“杂篇”。  现在我们能够确定的是,七篇内篇一定是庄子所做,而外篇和杂篇有可能是他的门人、学生、朋友以及后世得到庄子思想真传的人写的一些文章。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生在世,从古至今,很难看破的就是名与利这两个字。应该说,大家首先面临的就是利益的纷扰和诱惑,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会面临着经济的问题,生存的困窘。庄子也不例外。  庄子的生活是什么样呢?从《庄子》里的故事,我们可见一斑,他的生活一直是相当贫困的。  《外物》篇里有这么一个故事:  庄周家里很贫困。有一天,家里穷得实在是揭不开锅了,等米下锅。他就去找监河侯借米。监河侯是当时专门管水利的一个小官,看河的,生活比他要好一点。  这个监河侯对他非常热情,说:“好啊,我马上要去采地收税金,你等着我,一旦把税金全收上来,我一下就借给你三百金。”这个话说得很漂亮,三百金,这是多大的一笔钱啊!  庄子一听,“忿然作色”,气忿得脸色都变了,但他却给这个监河侯讲了一个故事:昨天我也从这个地方过,路上忽然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我四下看了一下,发现在路上大车压出来的车辙里面,有一条小鲫鱼,在那儿跳呢。  我就问鲫鱼,在那里干什么呢?小鲫鱼说:“我是东海的水官,现在你要有一斗一升的水,就能救了我的命。”  我说:“好啊,我这就要去吴越那个地方,引来西江的水来救你。”  这小鲫鱼说:“你要这么说,不如早一点去卖鱼干的铺子里找我吧!”  你看,庄子虽然幽默而有涵养,但并不是一个衣食无忧、生活富足的人。他还要处处求人,等米下锅。  大家可能就奇怪了:这样一个人有什么资格逍遥游呢?一个人,当他衣食不足、难保温饱的时候,他怎么还能有更高的追求呢?  庄子是怎么看待自己的贫困的呢?在《山木》篇他又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天庄子去见魏王。他穿着补丁摞补丁的破衣裳,鞋子也没有鞋带,随便拿根草绳绑着,一副邋遢相。  魏王说:先生,你怎么这般困顿啊?  庄子回答说:这是贫穷而不是困顿啊。读书人有道德理想而不能实行,这才是困顿啊。大王你没看见过跳跃的猿猴吗?它们在楠树、梓树和樟树这样的大树上攀援跳跃,惟我独尊,自得其乐,连善于射箭的后羿和蓬蒙对它们也没有什么办法;但让它们身处荆棘丛中,就只能小心翼翼,胆战心惊,不敢乱跑乱跳了。这不是它们身体不灵便,而是处在不利的情势下,施展自己的才能啊。我现在就是生不逢时,要想不困顿,怎么可能呢?  可见,庄子对自己身处的环境是有清醒认识的。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贫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  一个人可以困窘于贫困,但是他的内心是不是真正在乎这种贫困,对一个“利”字看得有多重,会决定他面对贫困的态度。       第二章    庄子自己对这个“利”字看重吗?他周围有的是有钱的人啊!他在《列御寇》篇又讲了一个故事:  就在他们宋国,有一个叫曹商的人。有一次他很荣幸地为宋王出使秦国。那个时候秦国是西部最强大的国家。  他走的时候,宋国只给他配备了几乘车马。曹商到了秦国,不辱使命,特别得到秦王的欢心,回来的时候,秦王浩浩荡荡送了他上百乘的车马。  曹商回国以后,趾高气扬,对庄子说:我这样一个人啊,要让我住在陋巷的破房子里,窘困地每天织草鞋度日,人也饿得面黄肌瘦的样子,要我这样生活,我估计我没有那能力。我的能力是什么呢?见到大国强国的国君,讨得他的欢心,换来百乘车马这样的财富,这是我的长处啊!  他夸耀完以后,庄子是什么态度呢?他淡淡地对曹商说:我听说这个秦王有病,遍求天下名医给他治病。能够治好他的脓疮的人,就可以赏他一乘车马;能为他舔痔疮的,就可以赏他五乘车马。给他治的病越卑下,得到的车就越多。曹商啊,你去秦国给秦王治痔疮了吧?要不然你怎么能带回这么多车马啊?  庄子的话,可谓极尽辛辣讽刺之能事。同时也说明,“利”这个字是困不住庄子的心的。庄子的追求,已经远远超越了“利”,尽管他很贫穷。  说到我们今天,一个只拥有10块钱的人,他的快乐未必不如一个拥有亿万身价的人。手中有多少金钱,并不能决定它在你心里的分量。  在我们这个社会上,最快乐的人,既不是穷得叮当响的,也不是家财万贯、富比连城的,往往是那些由温饱到小康的这一批人。因为他们的生活还不至于过分窘迫,同时,他们也还不至于被财富束缚,为财富担忧。这些人是这个社会上的大多数,都属于有资格幸福的人。但是,幸福不幸福都在你的心里。  我有一个朋友,是做媒体出身的,后来开始从事房地产业,资产越做越大,事业越来越成功。他离开媒体的时候非常痛苦,因为媒体是他最喜欢的事业。但是为什么要去做房地产呢?他说:因为我要为我的家庭和将有的孩子负责,要给他们幸福的生活。所以,我违背我的心,我必须要有更多的金钱。  他结了婚,有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儿子,钱挣得也很多了,生活也应该挺好的。忽然,他告诉我,他要移民了,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国家,而且是先让他的妻子带着孩子去,而他自己还要留在国内挣钱。我问他:你那么喜欢你的妻子、儿子,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妻离子散的啊?  他的回答大家可能想不到。他说:以我们家现在的家产,这个孩子如果在国内上学的话,我每天都会担心孩子被绑架。所以,我要把他们送走。  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故事。“利”,真的是越大越好吗?  庄子把这些东西看得很淡了。“利”束缚不了他。为“利”辛苦,为“利”奔波,却丧失了自己很多的自由、很多的快乐,“心为形役”,太不值得了。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破利不容易,破名就更难了,有多少人可能不为利所惑,却为名所累。即使一个高洁之士,也希望名垂青史。  那么,庄子是不是在乎名分呢?在高官美誉面前,庄子会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名利名利,破名比破利还要难。很多人可以不为金钱所动,但是,却难过名这一关。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臣武将一生追求的,就是死后追封的一个谥号,君王封他忠,封他孝,封他文,封他武,等等,等等。当这个谥号刻上墓志铭,大概生前的一切失落都在这一个永恒的墓碑上得到了补偿。  辛弃疾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一生就这么过去了。  庄子在乎名吗?我们知道,庄子这个人好学深思,富有雄才大略,但是他不爱说。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所以他不爱说什么。  《秋水》篇里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庄子有个好朋友,名叫惠施,人称惠子。惠施当时就是个天下有名的雄辩家。  惠子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就去梁国看望他。当时就有人跑去跟惠子说:庄子这个人来这里,是要代替你做梁国宰相。  那惠子一听,心里就害怕了。于是,就发动他手底下的人到全国去找庄子,一连找了三天三夜。他一定要找到庄子,千万不能让他直接见梁王,万一梁王真的把相位给他,自己怎么办呢?  庄子听说这个事,就自己直接去找惠子,说:“南方有一只鸟,名叫。这从南海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停下来休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它不喝。它是这样一只圣洁的鸟。有一只猫头鹰找到一只腐烂的老鼠,抬头看见刚刚飞过,就仰头看着,大喊一声:‘吓!’惠子啊,你现在这么兴师动众地找我,是用你的梁国来吓唬我吗?”  其实,这就是庄子眼中的名。梁国相位,在他看来,就是一个腐烂的老鼠。  也许有人说,梁国这么一个小国的相位,庄子可能也不在乎。其实,还有更大的相位送上门来的。  《秋水》篇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大家知道,战国时期,楚国是个大国。那天,庄子正逍逍遥遥在濮水上钓鱼呢。楚王派了两个大夫去到庄子那里,毕恭毕敬地说:“想要用我们国家的事劳烦先生您啊!”话说得很客气,就是想要请他出山为相,希望把楚国的相位授给他。  庄子手拿鱼竿,头也不回,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都三千年了,楚王还把它包上,藏在盒子里,放在庙堂之上。你们说,这只龟是愿意死了留下骨头被人尊贵呢,还是愿意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呢?”  两个大夫回答:“当然是愿意活着在泥地里爬啊!”  庄子说:“那好吧,你们请便吧,让我拖着尾巴在泥地里活着吧!”  这就是庄子对送上门来的名的态度。  人心为什么有自由?因为人可以不在乎。人的一生只能被你真正在乎的事情拘束住。如果你不在乎,那么,还有什么可以束缚你?  在很多时候,人生的劳顿要先问一问目的是什么。也许有一个很高尚的回答,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单位的成功,为了贡献社会,等等。但是,背后潜在的动机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问问内心:我们是不是给名和利在找一个堂而皇之的托辞?人生的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因为被名利一步一步吸引着,陷进一种无事忙的人生循环。       第三章    大家知道,人有时候会有一股无名火。你心里不痛快,可又不能跟别人说,于是一个小小的事情就可以点燃导火索,让这无名火轰然燃烧起来。  比如有一家公司,地位最高的是老板。老板因为某件事情不顺利,就随意指责呵斥下属:这个工作你为什么做不好?你的执行力为什么这么差?回去自己反省!赶紧写一份检查!明天你要加班,把这个事情做好!  下属无话可讲,只能唯唯诺诺,点头称是。回家以后,这股无名火怎么办呢?就开始跟老婆喊:我辛辛苦苦在外挣钱,撑着这个家,让你能过这么好的日子。你呢?家没管好,孩子也没管好。你就让我就过这样的生活吗?把老婆臭骂一顿。  老婆只好点头哈腰,因为每个月要从丈夫手里拿钱。但是,心里又委屈,不平衡,无名火无处发泄,见到孩子进门,就去训孩子:我为你这么辛苦,我这一生都付出了,如此操劳,你学习还不努力!你现在这个成绩,对得起我吗?  孩子没头没脑挨一顿骂,心里愤怒,又不敢跟妈妈吵,回头就骂家里的小狗,一生气又把小狗给打一顿。  狗得听主人的,它也有无名火,等一出门,无名火就撒在野猫的身上,追着野猫要咬。  猫知道打不过狗,也只好忍气吞声,就拼命地到处想去找耗子。只有在耗子的身上,猫的愤怒才能得到宣泄。  一个老板的愤怒跟一个耗子的委屈之间,到底有多少个环节呢?愤怒把他们连接在一起。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可能有无名火,我们真的想让自己平息吗?  是别人给我们这么多委屈呢,还是我们自己看不破名与利呢?  天下人为了名和利,熙熙攘攘,来来往往,其实都是心有拘囿。只要我们自己打破这个边界,我们才有可能达到一种自由和逍遥。  庄子生活贫穷,但他不在乎利;庄子思精才富,但他不在乎名。那么,他面对生死,又是什么态度呢?  很多人活着的时候,对名与利两个字看得最重。到了最后终极大限,名利可能不再重要了,还可以看得透,但是,生死那可就难以看透了。  红尘在世,庄子曾说过,“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活在泥塘里也比死了好啊。那么,庄子能看破生死吗?  庄子在《至乐》篇有这么一个著名的故事:  庄子自己的结发妻子先他而走了,他的好朋友惠子去吊唁。到了他家一看,庄子正坐在地上“鼓盆而歌”,敲着盆在那儿唱歌呢。  惠子质问庄子:你妻子为你生儿育女,现在老而亡故了,你不哭也就算了,却敲着盆在那儿唱歌,你也太过分啦!  庄子就淡淡地对惠子说:不是这样的啊!她刚走的时候,我心里怎么能不难受呢?但是我追本溯源,去观察最初的开始,人不都没有生命吗?没有生命就没有形体,没有形体就没有气息。生命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天地之间,若有若无之际,聚起来一股气息,气息逐渐变成形体,形体又孕育出了生命,人就是这样来的,现在生命又走向了死亡。这生老病死不就是跟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一样吗?现在我妻子又循着这条路回去了,此时此刻她在天地之间安安静静、踏踏实实地睡了,我却要在这里哭哭啼啼,不是太不懂生命的真谛了吗?  看,这是亲人的死亡!庄子能够有这样一种坦然的欣慰,因为他参透了生命的真谛。  这种坦然的欣慰,在中国民间也能够看到。比如,民间讲究办喜事有两种,叫做红白喜事。嫁娶和生子,是红喜事,这是生命繁衍的开始,自然是一桩喜;寿终天年,为老人送行,是白喜事,也是一桩喜。  所谓红白只是生命的两端,红是生命来临之前的迎接,白是生命寂灭之后的相送。生与死之间,不过是一种生命形态的转化。  如果我们真的具有庄子这样的心态,也许我们会少了很多的牵绊和苦楚。但是,生老病死,人生极多忧苦坎坷,一旦自己骤然面临生死,我们能坦然面对吗?       第四章    那么庄子是怎么看待自己的死亡呢?庄子在《列御寇》篇中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  庄子快死了的时候,他的很多学生就商量,老师如果真的死了,我们一定要厚葬他。就是要好好安葬他,礼仪用品一定要豪华。  庄子听了,跟他的学生们说,我死了以后,要“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这广大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我陪葬的珠宝,天下万物就是送我的礼物。  这是多么奢侈的葬礼啊!这是多么宏大的气魄啊!  实际上,庄子的意思就是,你们不要搞什么厚葬啦。我不要棺材,不要陪葬,不要礼物,你们就直接把我扔在旷野里,交给天地自然就行了。  学生们显然很为难。他们大概以为老师快死了说胡话吧。想来想去,还是要劝劝老师,就说:老师啊,要这样,我们怕乌鸦、老鹰把你吃了。还是做个棺材埋在地下吧。  庄子说:把我放旷野里,乌鸦、老鹰要吃我;把我埋在地下,那些蚂蚁也要吃我。你抢下乌鸦、老鹰的口粮,喂给地下的蚂蚁吃,干嘛这么偏心呢?  这个回答是那么豁达和幽默。形体归于天地,生死归于自然。这就是庄子对自己的形体和生死的看法。  我们社会上现在有很多抗癌俱乐部,有很多的抗癌明星。过去一听说人得了癌症,那几乎就是判死刑的同义词。可是现在很多癌症患者还能活很多年,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的内心乐观豁达,不惧怕死亡,所以才可能战胜死亡。  其实庄子从来就是一个不惧怕死亡的人。他不惧怕的方式就是“乐生”这两个字,也就是说,活得好比怕死要强得多。  这个观点跟儒家的思想不谋而合。孔夫子回答他学生关于死亡的问题时,回答了六个字:“未知生,焉知死?”人活还没有活明白呢,干嘛去想死亡的事呢?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儒道相通。  孔子给我们揭示的都是一种温暖的情怀和一种朴素的价值,就是“活在当下”。人活在当下,在当下看破了名,穿透了利,不惧生死,那么,我们的心灵将拥有一个多大的空间、一份多大的境界啊!  可以说,庄子在他的这本书里,留下了很多隐约的生活的影子。这里面有很多判断跟儒家彼此呼应。只不过儒家所看重的永远是大地上圣贤的道德,永远是人在此生中建功立业的信念;而道家看重的永远是更高旷的苍天之上的精神自由,永远是人在最终成全以后的超越。  中国的儒家思想在社会这个尺度上,要求人担当;但道家思想在生命层面上,要求人超越。担当是我们的一份社会职责,超越是我们的一个生命境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看过《庄子》中的很多故事,会通达他的一套生命哲学,这不是简单地积极或消极,而是在我们生命的不同体系上给我们建立起来的一套参照系统。  以庄子的话说,人生至高的境界就是完成天地之间一番逍遥游,也就是看破内心重重的樊篱障碍,得到宇宙静观天地辽阔之中人生的定位。  在这样一个浩瀚的坐标系上,让人真正成为人,让我们的内心无所拘囿,让我们风发扬励,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让现实中种种的窘困只在当下,可以看破,而在永恒生命的引领上,有这样一番逍遥游的境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永远去追寻。  庄子用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区别境界的大小?又如何才能达到那个大境界?  在《庄子》的《逍遥游》篇中,有一个核心的命题,就是:什么是大?什么是小?  《逍遥游》无限地拓展了我们的想像空间,告诉我们,世间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像;世间的小,也同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像。因为真正的大与小不仅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它绝不单纯是一种文学描写中的境界,更多的时候,它表现为生活里面很多实用的规则。也就是说,人的这一生,小大之境应用不同,会带给你不同的效果、不同的人生。       第五章    大家都知道惠施和庄子是好朋友,两人之间有很多对话。《庄子》中写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惠子找到庄子,说:魏王给了我一颗大葫芦籽儿,我在家就种了这么一架葫芦,结果长出一个大葫芦来,看起来很丰硕饱满,有五石之大。因为这葫芦太大了,所以它什么用都没有。我要是把它一劈两半,用它当个瓢去盛水的话,那个葫芦皮太薄,“其坚不能自举”,要是盛上水,往起一拿它就碎了。用它去盛什么东西都不行。想来想去,葫芦这个东西种了干什么用呢?不就是最后为了当容器,劈开当瓢来装点东西吗?什么都装不了了。所以惠子说,这葫芦虽然大,却大的无用,我把它打破算了。  庄子说:你真是不善于用大的东西啊!于是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宋国有这么一户人家,他们家有一样稀世的秘方,就是不皴手的药,在寒冷的冬天,让人手脚沾了水以后不皴。所以他们家就世世代代以漂洗为生。  有一天,一个过路的客人,偶尔听说他们家有这个秘方,就来跟他们商量,说我以百金来购买这个秘方。全家人听了,就聚在一起开会商量,说咱们家这个秘方,虽然由来已久,但是全家人这样漂洗为生,才赚很少的钱。现在人家花百金,这么多钱买个方子,干嘛不给他?咱卖了吧!  这个过路的客人,拿了这个秘方就走了。他是去干什么呢?当时各个地方都在诸侯混战之中,为了争地而战,那么在东南部就是吴越之争。吴越之地,正处水乡。这个人从宋国拿了秘方直奔吴国,去游说吴王。此时正好越国军队进攻吴国。吴王就派这人带兵,选在寒冬腊月,向越国发起水战。因为你有此秘方,军士可以手脚不冻,不皴手,不生疮,战斗力十足,而越人没有这个秘方。这一战吴国大胜。所以这个提供秘方的人,裂地封侯,立致富贵,身价非同一般。  这个方子给不同的人用,它可以带来不同的人生效率。如果你拥有大眼界,你会看到同样一个秘方,它可能会决定一国的命运,改变一个人的身份。  庄子告诉惠子说:大葫芦也是一样。你怎么就认定它非要剖开当瓢使呢?如果它是一个完整的大葫芦,你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去浮游于大江大湖上呢?难道一个东西,必须要被加工成某种规定的产品,它才有用吗?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庄子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的价值。而只有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我曾看过一本书,叫做《隐藏的财富》,里面讲了一个美国人的故事:  有两个从德国移民美国的兄弟,1845年,来到纽约谋生。这弟兄俩觉得生活很艰难,就商量怎么样能够活下去。作为外来的移民,哥哥原来还有一技之长,在德国的时候,他做泡菜做得很好。弟弟太年轻,什么都不会。哥哥说,我们外乡人在纽约这么一个都市,太难生存了。我去加利福尼亚吧,我可以种菜,继续做我的泡菜。弟弟想,反正我也没有手艺,索性一横心一跺脚,留在纽约,白天打工,晚上求学。他学习的是地质学和冶金学。  哥哥来到了加利福尼亚的一个乡间,这里有很廉价的土地,就买下来种卷心菜,成熟后用来腌泡菜。哥哥很勤劳,每天种菜腌泡菜,养活了一家人。  四年以后,弟弟大学毕业了,到加利福尼亚来看望哥哥。哥哥问弟弟:“你现在手里都拥有什么呀?”弟弟说:“我除了拿个文凭,别的什么都没有。”哥哥说:“你还是应该跟我扎扎实实地干活啊。我带你看一看我的菜地吧。”  弟弟在菜地里,蹲下来看了看菜,然后扒拉一下菜底下的土,在那儿看了很久,进屋去拿了一个脸盆,盛满了水,把土一捧一捧地放在里面漂洗。  他发现脸盆底下,有一些金灿灿的、亮闪闪的金属屑。然后,他非常惊讶地抬头,看着他哥哥,长叹一声,说:“哥哥,你知道吗?你是在一座金矿上种卷心菜!”  其实,有太多的时候,我们安然地享受着生活带给我们的秩序。日复一日,我们早晨起床,白天工作,晚上睡觉。大家怎么生活,我们也怎样生活。我们用手中的一技之长,养家糊口,过很安稳的日子。我们从来没有跳出自己现有的经验系统,重新质询一下:我还可以换一个方式生活吗?我目前所拥有的这些技能,还有没有可能让它发挥更大的用处?  庄子在《逍遥游》里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永恒的问题:什么叫做有用?  作为家长,我们可能会跟孩子说,你趴在窗台上看了一下午蝴蝶,做的是没用的事。这一下午,如果你练钢琴,是有用的。  我们可能跟孩子说,你这一下午就在和泥巴,搭城堡,这是没用的。这一下午,如果你练打字,是有用的。  我曾经见过一个科学实验,把一个会跳的小虫子放在瓶子里。它明明可以跳很高,但试验是把盖子盖上以后让它跳。小虫子一跳,啪,碰到了顶盖掉下来了,再一跳,又碰到顶盖掉下来。它反复跳跃,却越跳越低。这时候,你把盖子再拧开,看见这小虫子还在跳,但它已经永远不会跳出这个瓶子了,因为它认为,头顶上那个盖子,将是不可逾越的。  我们今天的教育,有一种可悲的现象,就是父母用自己全部的爱,为孩子规定了太多的戒律,捂上了太多有用的盖子。  我们让孩子们认为,作为一个葫芦,它以后只能成为瓢,而不能成为一个巨大的游泳圈,带着人浮游于江海。作为一块土壤,上面只可以种菜种粮食,没有人去追问土壤下面可能埋藏的矿藏。  我们以一种常规的思维,束缚了自己的心智。由我们的常规的生活态度,规定了我们可怜的局限。这种局限本来是可以被打破的。只有打破这种常规思维,我们才有可能去憧憬真正的逍遥游。真正的逍遥游,其实就是无羁无绊的。  有用和无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难道一个人一定要循规蹈矩、按照程序、按照规则去设计自己的人生吗?       第六章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大公司要招聘发报员,凡是熟悉国际通用的摩尔斯密码的人,都可以来应聘。很多应聘者闻讯而来,被安排在公司的办公大厅里等候面试。  大家来了以后,就发现这个环境太嘈杂了。这个大公司业务繁忙,办公大厅里人来人往,有的在互相谈话,有的在打电话,人声嘈杂。几十位应聘者一排一排坐在这个环境里等候。面试是在大厅尽头的一个神秘的小屋子里。大家就这么等着,等待人事经理来叫人。  这个时候,来了一个迟到的小伙子。他排在应聘者的最后,连座位都没有了。他站了一会儿,然后就径直往那个神秘的小屋子走去,推门而进。所有人都很奇怪:他为什么不排队就进去了呢?  过了一会儿,主管招聘的人事经理,带着小伙子从小屋子里出来了,对所有坐着的应聘者说:“对不起,这个发报员的职位已经有人了。你们可以回去了。”  所有应聘者都愤愤不平:“这个小伙子迟到了,还径直闯进门去,居然就得到了职位!我们等待这么久,你一个问题都没问,连机会都没给我们,就被辞退了。为什么?”  人事经理缓缓回答:“我们特别选择了在这样一个嘈杂的环境里应聘。人声鼎沸,而就在这个环境中,一直在发送着一种摩尔斯密码的电波,解读出来的意思是:‘谁要是听懂了这个密码的话,现在请直接进入小屋子。’”  这个小伙子虽然来晚了,但他在嘈杂的环境中,听懂了密码语言,所以他成功了。他没有像其他应聘者那样,按照既定的规则,坐在那里等待。所以他才是真正懂得这个密码的人。他配得到这个职位。  这是一个现代生活里的故事。这样的机遇,谁说不会随时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呢?  我们都知道,庄子是一个大智之人。大智慧者,永远不教给我们小技巧。  他教给我们的是境界和眼光。  这种逍遥游的境界,我们心向往之。但是,这种完整地看待一个事物的眼光,我们真正了然于心了吗?如果我们有这样的眼光,你也会抓住从你眼前走过的每一个机遇。  今天我们经常提到一个很时髦的词,叫做核心竞争力。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问问自己: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所谓核心竞争力,是不可仿效的,是惟一的。在今天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是最好的,只有什么是惟一的。  一个葫芦如果长得小,可以当瓢,它是有用的。一棵树长得小,它可以去做桌子、椅子,它是有用的。一个葫芦长到最大,不必把它破开,可以把它当游泳圈一样浮于江海,它还是有用的。一棵树长到最大,可以为人遮风避雨,它也是有用的。  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你质询自己的心,问一问:我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我究竟有哪一点是不可替代的呢?  《庄子》里面,讲到很多树的故事。在《人间世》篇中,庄子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树的故事:  一个姓石的木匠到齐国去,路上看到有一棵栎树。这棵栎树被这个地方人奉为社神来祭祀。  这棵树有多大啊?庄子的形容往往很夸张。他说,这棵树的树阴可以遮蔽几千头牛在这树底下乘凉,量一量树干可以达到百尺粗,跟山一样高,多少丈以上才生枝干。  这棵大树吸引了好多人来观赏,但石木匠看也不看一眼,就离开了。他的徒弟问师父:“这么好的木材为什么看都不看呢?”  石木匠说:“这种树木是没用的散木,木质不好。用它做船,那船很快就沉;用它做棺材,这棺材很快会腐烂;用它做器物,这个器物很快就会折断;用它做门,这门会流污浆;用它做柱子,会被虫蛀。所以,这是‘不材之木’,做什么都不行。”  晚上,石木匠梦见这棵栎树来跟他说话。  栎树说:“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你说我是一棵没用的树,如果我有用的话,不就早给你们砍掉了吗?我能活到今天这么大吗?  这棵散木说,你看那些果树和瓜果,那是大家所认为的有用之材,每年硕果累累,大家对它赞不绝口,结果是大枝子全都被撅断了,小枝子全都被拉弯了,那上面结的果实,年年一熟了,人们就来剥夺它。因为它们有用,所以伤害了自己,早早就死了。我就是因为没用,所以才保全了自己。这正是我的大用啊。       第七章    《人间世》篇里,庄子又借南伯子綦的口说:在宋国荆氏这地方,适合种植楸树、柏树和桑树。这个树木长到一握两握这么粗,想用它来拴猴子做桩子的人,就来砍树了;如果树木长到三围四围这么粗,想用它做房梁的人,就来把树砍走了;如果长得再大,有七围八围的树,那有富贵人家想做棺木,就来砍树了。  这树木从小到大,不论长到哪个规格,总会有一种低廉的、有用的价值观来评价你,把你雕琢为某种器具。但是如果你长得超乎人的想像,成为百抱合围的大树,就能够保全自己的性命了。  我在西藏的林芝地区,曾经看到过一颗大树。那是我所见过的最大的树,要二十来人手拉着手才能围住。长到那么大的树,就变成大家朝圣的对象了。谁去了都要去看一看它。大家在树底下唱歌跳舞,喝青稞酒。那个场景,和庄子描述的一模一样。大家以这样的心态来对待它的时候,还有谁会想把这棵树砍了,回去做个箱子、柜子呢?  一棵树不能成为栋梁,但却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人们朝圣的对象。庄子的寓言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中急功近利的追求不是一个提醒吗?  当我们以世俗的小境界去观察事物时,常常会以眼前的有用和无用来进行判断。当你具有大境界时,才能够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大境界呢?  我们今天所谓的有用,可能都是一些局部的有用。而真正的有用,是一种用大眼界度过的大人生。  苏东坡有一句诗:“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李白也一样,一辈子谑浪笑傲,一辈子不服权贵,到年老的时候,杜甫去看他,问他,还有什么遗憾的事?  李白说,我就是求仙问道,炼丹还没炼好,想起晋代写《抱朴子》的葛洪葛神仙,我从心里觉得对不住他。杜甫听得瞠目结舌:一个上不愧皇帝、下不愧父母的诗仙,偏偏觉得自己对葛洪有愧。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啊!所以,杜甫为他写了一首绝句:  秋来相顾尚漂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纵酒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李白一生奔波,到老年依然漂泊,“秋来”指人生晚秋,但他似乎毫不介意。这就是李白的人生:“纵酒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这“为谁雄”三个字问得好!在这个世界上,李白不为君主,不为青史,不为功名,他不需要留下一个封号,他为的只是自己的心。所以,他是一个无所羁绊的天地英雄。  这种天地英雄就是中唐李贺在诗中所说的:“世上英雄本无主。”我们不要老是觉得,那种效忠于君王的忠臣死士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这样的一种由自己的心智而决定的人生,会给我们每个人开拓出不同的境界。这就是生命的觉悟。  “觉悟”这个词是一个佛家语。大家可以看一看,“觉悟”这两个字的写法很有意思,“觉”字的下面有一个“见”,“悟”是左边一个竖心,右边一个吾。“悟”其实就是我的心。觉悟,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看见我的心”。  我们问问自己,终其一生,有几个人看见了自己的心?你可以了解世界,你可以了解他人,只有看见自己的心,才是觉悟。       第八章    觉悟在佛家禅宗的开悟中,被描述为两个阶段:  觉是第一个阶段,比如说你听到了某种知识,有一个人跟你说了一句话,突然之间眼界通透,所谓醍醐灌顶,这叫有所觉。  但是你在一生的长长的修为,遇到任何一个事情,要反观内心,去思考,去明白,日积月累,这个长长的、参化的过程叫做悟。  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把所有觉的瞬间,与长长一生的悟结合起来,你所到达的就是终于看见我的心。这是人生的大觉悟。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但为什么从古至今,这个世界上总是充满了争斗?  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获得一个快乐的人生呢?  这个世界上种种的争斗,看起来很残酷,但是在庄子的笔下又很可笑。  庄子在《则阳》篇曾经讲到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国家,一个叫触氏,一个叫蛮氏,为了争夺土地而战。打得旷日持久,死亡惨重,血流漂橹,民不聊生。  最后庄子告诉你,这两个国家争的是多大的土地呢?触氏跟蛮氏,一个住在蜗牛的左犄角里,一个住在蜗牛的右犄角里。  这难道不可笑吗?  大家去看《左传》,看先秦的史传散文,会发现一个观点,叫做“春秋无义战”。  大家都在打着正义的旗号,其实在这种争斗中,谁都没有绝对正义可言。正义只不过是一个争杀的幌子而已。所以,当你明白他们可争的土地,最大也大不过一个蜗牛壳的时候,我们会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  我们的生命都像电光石火一样转瞬即逝。在这么有限的生命里面,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贵,不论你度过什么样的人生,最不应该扔掉的是欢乐。  如果谁斤斤计较,谁心胸不开,此生不能做到笑对人生,那么你这个人还有太多太多的痴迷,而没有看得通透。  有人问佛祖:“什么叫做佛?”  佛祖的回答是:“无忧是佛。”  人生真正想要达到逍遥之境,需要打破我们的常规束缚,以一种逆向思维,把这个世间中看似天大的事,关于战争,关于政治,关于仇杀,关于恩怨,都把它看小了去,看作蜗牛壳里的纷争,看作电光石火的瞬间事。另一方面,把我们自主的灵魂放到无限之大。  我记得丰子恺先生曾经讲过,人的生活可以有三重境界,分别主真、主美、主善。  我们的物质生活是主真的。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有规则,有职业,要顺应很多很多的要求,但求真实而已。  第二重生活是审美生活。这种审美是二三亲朋好友在一起听听音乐,品品诗词,完成一种文学的陶冶,艺术的享受。这一重生活是主美的,因为他完成了一个审美的过程。  人生至高的境界是一种灵魂生活,这种灵魂生活是主善的。  人生的境界有大小,而我们过往的生活,大体相同。  重要的不在于客观上我们有什么样的寄寓,而在于主观上我们有什么样的胸怀;不在于客观提供给我们哪些机会,而在于我们的心智在有用与无用的判读上,主观确立了什么样的价值观。  当我们过分急功近利的时候,我们失去了春花秋月,难道不惋惜吗?我们失去了与孩子、老人的天伦之乐,难道不遗憾吗?我们失去了很多逍遥游的机会,让自己的年华迅速老去,却积累了一大堆无用的事功,难道内心不愧疚吗?  今天我们重新审视庄子,以觉悟的态度反观内心,目的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释放自己,尽可能达到一个逍遥游的境界。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九章    名利二字,是多少人一生的追求。但是,要想真正感悟庄子逍遥游的境界,就一定要能够超越名利。而有一个淡泊的心态,是超越名利的基础。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淡泊为大?怎样才能从庄子的故事中感悟世间的道理?怎样才能超越自我,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  超越这个话题,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谈到。  什么是真正的超越?超越基于现实世界的认知,辨别在纷杂的现实生活中,什么是恒定不变的,本质是什么。  先说一个题外话。  据说大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在镇江金山寺,他问当时的高僧法磐:“长江中船只来来往往,这么繁华,一天到底要过多少条船啊?”  法磐回答:“只有两条船。”  乾隆问:“怎么会只有两条船呢?”  法磐说:“一条为名,一条为利,整个长江中来往的无非就是这两条船。”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除了利,世人的心中最看重的就是名了。多少人辛苦奔波,名和利就是最基本的人生支点。  那么,庄子对名和利是怎么看的呢?庄子在《逍遥游》里,讲到了这样一个“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尧被中国古人认定为圣人之首,是天下明君贤主的代称。许由呢?是一个传说中的高人隐士。  庄子写道,尧很认真地对许由说:“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当光明永恒的太阳月亮都出现的时候,我们还打着火把,和日月比光明,不是太难了吗?及时的大雨落下来了,万物都已经受到甘霖的滋育,我们还挑水一点一点浇灌,对于禾苗来说,不是徒劳吗?  尧很诚恳地对许由说:先生,我看到你就知道,我来治理天下就好像是火炬遇到了阳光,好像是一桶水遇到了天降甘霖一样,我是不称职的,所以我请求把天下让给你。  大家看看,这辞让的可不是小官位啊,这是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又怎么说的呢?  许由淡淡地回答:你治理天下已经治理得这么好了,那么,我还要天下干什么?我代替你,难道就图个名吗?“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名实相比,实是主人,而名是宾客,难道我就为了这个宾客而来吗?还是算了吧。  许由接着说了一个很经典的比喻:“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他说,一个小小的鸟在森林里面,即使有广袤的森林让它栖息,它能筑巢的也只有一根树枝。一只小小的偃鼠在河里饮水,即使有一条汤汤大河让它畅饮,它顶多喝满了它的小肚子而已。  我们想一想,人生有涯,一个人这一辈子能吃多少饭呢?能占多大的面积呢?人往床上一躺,你睡觉的地方也就这么大,不管你住的是300平方米的豪宅,还是1000平方米的别墅,你实际需要的空间跟别人都一样。  淡泊为大。许由这样的一种宁静致远的淡泊心智,可以连天下都辞让出去,就是一种博大的境界和情怀。  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伯伦曾经感叹:“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人有一天想要往墙上挂一幅画,就忙忙叨叨地找来锤子和钉子。当他把钉子钉进墙后,却发现这个钉子根本挂不住这幅画。怎么办呢?他说,那就只能往墙里■一个小木楔子,然后再钉钉子。  他去找木头。找到木头发现太大,又去找斧子。找到斧子,发现对付木头不顺手,又去找锯子。锯子有了,又发现锯条断了,又去找锯条。这样一件一件东西找下来,等到他把所有的东西都凑齐了,他已经不知道要干什么了。他早就忘记了那幅画了。  其实这很像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在行走,我们在奔波,我们终日忙忙碌碌,但是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很多时候,我们会置身于这样的茫然中。所以,人需要看清自己的目的,看清自己的方向,看清眼前的权衡。  生活的大道理,人生的大境界,有的时候,都是从生活中的最细微处去发现、去感悟的。  那么,怎么样才能从细微处见出大境界呢?  有的时候,大境界是从眼前的小物件上看出来的。也就是说,要看到大境界,在于我们有没有安静的心灵,有没有智慧的眼睛。只要我们可以让心静下来,真正拥有了空灵之境,让我们眼睛敏锐起来,我们就会看到在不经意处,有很多至极的道理。  世界著名的男高音帕瓦罗蒂在年轻的时候,刚刚开始在音乐界声名远扬,整个人一直非常紧张,而且他觉得他用来唱歌的嗓子不堪重负。  有一次,他在全世界巡回演出,非常疲惫。晚上他在一个酒店里面翻来覆去睡不着,生怕自己再唱下去,嗓子会支撑不住。  这个时候,隔壁的那个客房里有个小婴儿在不停地哭闹。显然,这孩子是个哭夜郎,一直在一声接一声地哭。帕瓦罗蒂烦恼极了。他越睡不着觉,就越烦,就越睡不着觉。突然,帕瓦罗蒂想到一个问题:这个小婴儿哭了几个小时了,为什么声音还那么洪亮?他已经不想睡了,认真地听,细细地想。后来他终于发现了,由于小婴儿一切都没有发育,他是不会单独用嗓子的,婴儿的哭声用的是丹田之气,所以嗓子不会嘶哑。  帕瓦罗蒂想明白了:我们成年人的身体的各个部位可以独立运用,唱歌时独立运用的是嗓子,唱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嘶哑。如果我们学会用丹田运气的话,也许就会省了嗓子。  帕瓦罗蒂得到这个启发,就开始学着练习运用丹田气唱歌,这使得他的歌唱艺术得到了飞跃。不仅这一次巡回演出大获成功,而且奠定了他在世界歌剧舞台上崇高的地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人们可以从不经意的地方,从最小的细微处,看出精妙的大道理。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用心,是不是能够从这些个细节里面,真正获得你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感悟。  我们有什么样的眼睛,就有什么样的生活。  有很多人一生追逐成功,渴望辉煌。不是说辞让天下了,连一个小位置,甚至一个小小的兼职机会都不肯放弃。因为我们耐不住寂寞,我们需要这种外在的辉煌,来证明我们自己的能力。  有这样一句话:在真正的比赛中,冠军永远跑在掌声之前。  这句话很耐人寻味。大家想一想,一个跑步比赛,不管是一百米还是马拉松,冠军跑到终点之前,听众席上是没有掌声的;只有当冠军冲过了线,掌声才会响起。所以,落后的运动员听到的掌声比冠军要多。  冠军是在寂寞中第一个冲到终点的人,而这种寂寞,最终会打开掌声的辉煌。所以,冠军永远跑在掌声之前。  其实这句话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种启发。  古人的散淡,古人的恬静,古人的辞让,到底是为什么呢?他们留一份寂寞给生命,让生命终于可以开阔灵动起来。  而今天,我们却希望用繁忙驱散心头的寂寞。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十章    寂寞不是一件好的东西吗?  有时候,寂寞并不意味着愁苦。其实,寂寞意味着一段静止下来的时光,当你自己独自面对寂寞的时候,有可能会看到你意想不到的境界。  真正的大境界,用庄子的话说,叫做“旁礴万物”,可以凌驾万物之上,将万物融和为一体。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禀赋各异,将最终决定自己的眼界,决定自己的命运。  这种境界在《逍遥游》里面有过描述。庄子讲述了一个寓言:  有两个修道之人,一个叫肩吾,一个叫连叔。一天,肩吾对连叔说:我听说有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神人,他住在姑射之山上。“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他的肌肤晶莹剔透,像是从来未被污染的冰雪一样的洁净,神态像处女一样天真柔美,没有烦恼。他“不食五谷,吸风饮露”,根本不用吃五谷杂粮,他可以驾着飞龙,乘着云气,“游乎四海之外” ,可以自由翱翔于天地之间。他只要稍稍一凝神,就可以使五谷丰登,使这一年里没有任何的灾害。肩吾说:我可不信这样的事情,哪有这样的神人呢?  连叔说:我告诉你吧,这个世界上,你无法和瞎子一起欣赏文彩的美丽,你无法和聋子一起欣赏钟鼓的乐声。你只知道人的形体有瞎子,有聋子,有外在的残疾,你不知道人的心智上也有这样的残疾。这话说的就是你这种人。说因为你没有那么开阔的眼界,没有那么博大的胸怀,所以你不相信可以有这样的人。我告诉你,这样的人确实存在。  “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这个神人啊,他的道德啊,可以凌驾万物之上,将万物融和为一体。旁礴,就是磅礴。  连叔用了一个激动人心的词:“旁礴万物”,其实,就是让自己成为天地至尊。这种磅礴万物不一定借助神仙功力,这往往指的是我们内心。  当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可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当天地万象完全在你的眼界之中,我们的心怎么不能磅礴万物呢?  庄子在书当中多次提到“心游万仞”,多次提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不就是磅礴万物吗?  所以,连叔说:“之人也,物莫之伤”,外物伤害不了这个神人:洪水滔天可以吞没一切,但是淹不死他;大旱可以让金石熔化、土山烤焦,他也不觉得热。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有这样的定力,这样的功力,这样的境界。  其实,这样的一个神人,显然是庄子杜撰出来的神话人物。庄子最终的落点不是给你讲神话,而是给你谈人生。人生的经历不同,禀赋各异。经历和悟性最终决定了你的眼界。  反过来说,一个人的生活完全是可以由态度来改变的。一个人先天的性格、后天的机遇、固有的价值观,最终会决定自己的命运。  我们经常说,命运这个东西太客观了,完全依附于机遇。其实,你自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决定你的取舍。  我们需要一种清明的理性。这种理性是在这个嘈杂的物化世界中拯救生命的一种力量。同时,我们也需要一种欢欣的感性。这种感性之心可以使我们触目生春,所及之处充满了欢乐。  关于这两个意象,在宋代的笔记当中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记载。  苏东坡和佛印经常共同出游,看到很多的事物情景,但是他们各自有自己的解读。  有一天,两个人结伴出游,见到一个木匠铺,看见木匠自己在那儿正在做家具。木匠拿出一个墨盒,“啪”一弹墨线。  佛印见了,马上就拿起这个墨盒来,做了一首诗:  吾有两间房,一间赁与转轮王。  有时拉出一线路,天下邪魔不敢当。  这诗是拿墨盒做比喻。墨盒有两个墨池,就是“两间房”;墨盒里面不有一个轮子吗?墨盒的一头通过轮子把这个墨线拉出来,叫做“赁与转轮王”。这个墨线弹出一条笔直的线,就是正直与准则。在这样正直与准则的标准制衡之下,所有的妖魔鬼怪是不能抵御的。这就是说,人的心中要有一把尺子,做人要有底线,不能超越这个世界上行为的守则。这就是理性。  苏东坡也做了一首诗:  吾有一张琴,五条丝弦藏在腹。  有时将来马上弹,尽出天下无声曲。  苏东坡说,我也有一样东西,不是墨盒而是一架琴,五条琴弦都藏在我的肚子里。我自己随兴所至的时候拿出来就弹,但曲声是你们别人听不到的,只有我的心智可以听到,“尽出天下无声曲”。  这无声的音乐是至极的天籁,这琴就是人心中感性的欢欣。每到一处地方,每见一个风景,心中便有一种悲悯之情自然生发,一种欢欣之意自然流露。  其实,苏轼与佛印分别代表了我们人格理想上的两个支点,叫做“依于仁,游于艺”。  “依于仁”,指一个人内心要有仁爱的准则。这是一种标准,就像墨盒弹出墨线一样,清清楚楚,不容置疑,定为标准。“游于艺”,就是人的自由境界,就是苏东坡心中的那架琴,可以自由演奏内心的音乐。一个人拥有了这样的一种心游万仞的境界,拥有了这样一种自由欢畅的心灵,他在这个寂寞的世界上还会不果敢吗?他面对所有的纷纭万象时,还不能超越吗?  不同价值观念的人,在经历相同的事情时,会得到完全不同的人生感悟。庄子提出,道法自然,道无所不在。那么,怎么样才算是道法自然了呢?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十一章    “游”是个动词。“游”告诉我们,人想要体验逍遥,必须要有一种动态的系统,也就是说,让你生活有更多的灵动,不要让它僵死,要善于打破常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种辩证的关系,真正稳当的东西都处在动态之中。  比如陀螺旋转,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真正会抽陀螺的人,总是不停地让陀螺旋转着,旋转就是它的价值。等陀螺一旦静止下来,就失衡了,就倒地了。所以动态是最好的平衡。  我们都会骑自行车。自行车如果静止摆在那儿的时候,得靠车支子才能立住,两个轮子是立不住的。但是骑起来以后,两个轮子就可以行进,为什么呢?因为它在动态中保持了平衡。这在静态中做不到。  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有太多人应对挑战的时候,感到失去了心理的平衡,那是因为世界在动,而你不动。  时代在变迁,一个人真的能做到与时俱进,真的能做到取舍自如,以一种清楚的眼界给自己确定准则,并且以这样心游万仞的心态去调整自己的生活秩序,永远保持动态中的平衡,你就永远不会倒,你永远是行进中的自行车和旋转着的陀螺。只有当你静止下来,你才会真正倒下。你倒下来是没有外力可以拯救的。  每个人看见的世界大体相同。但每个人得出的经验与道理却大相径庭。这关系到两点,第一是智慧,第二是慈悲。我们有没有能力从一草一木中得到启发?能不能够以一种善良在一花一叶上体现关怀?  庄子对于一个葫芦、一棵树、一只小狸猫、一只小鸟,都抱有慈悲。他会自然而然地尊重它们先天的物性,从来不以一种人为的标准去刻意地要求改变。  庄子说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个宋国人想到越国去卖帽子。这个宋国商人按照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觉得越国地处蛮荒之地,没见过帽子,我要去那儿卖的话肯定生意兴隆。可是到了那里才知道,越国人“断发文身”,就是剪了头发,身上刺着花纹,风俗习惯和中原地区完全不同,根本用不着帽子。  庄子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以自己想当然的价值观去评估这个世界。  我们在很多时候都会感到愤愤不平,说,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这是因为我们的心带有成见。  我们做了多少自以为是地去“断发文身”之地推销帽子的事情,然后又抱怨生活给我的机遇不够好。其实这就是缺乏智慧。  由于我们看到的功利的、所谓有用的事情太多,所以,我们已经失去了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什么是生命逍遥之境?  这种逍遥绝不是人的生命凌驾于外在世界之上、跟万物成为对抗的一种自尊霸主。  这种逍遥需要用我们的心、我们的眼、我们的呼吸、我们的行动与世间万物紧密相连,水乳交融。  这种逍遥需要我们能够欣赏花开、聆听水流,能够看见飞鸟掠过天际、朝阳跃上云端。这样的话,我们的心才是干干净净的。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人间真正的好时节,就是没有闲事挂心头。那么,这种闲事往往表现为什么呢?就表现为我们给自己设置的一种障碍,让我们的境界不能开阔。  那么,在生活中,眼界怎么样能够看得真正开阔呢?  禅宗有这样一句话,叫做“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眼睛里要是有事,心中就有事,人就会看得“三界窄”。三界是什么?前生,此际,来世。只要你眼里的事化不开,心里成天牵挂着,你就会把前生来世、上辈子下辈子都抵押进去。但是,如果你胸怀开朗,心头无事,用不着拥有多大的地盘,坐在自家的床上,你都会觉得天地无比宽阔。  所以,要想做到真正与天地共逍遥的境界,需要先开阔自己的眼界。  道法自然,就是让我们的心感受天地之气。天地无处不在,所以道无所不在。  道法自然,就是鼓励每一个人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你的历程,用自己的体验去开启你的心智。  道法自然,就是让你无处不看见。  关于道法自然,庄子是怎么样说道呢?  东郭子曾经去问庄子:道在哪儿呢?庄子说:“无所不在。”  东郭子没听懂,还挺固执,说:你总要说出一个地方来。  庄子便随口说:“在蝼蚁。”道就在地上那些个小虫子身上。  东郭子挺不满,说:道就这么卑下吗?  庄子又说:“在■稗。”道在小小的野草上。  东郭子更加不满了:为什么道就更加卑下了呢?  庄子就更没好气了,说:“在瓦甓。”道在砖瓦上。  东郭子更加痛苦了:怎么越说越卑下啊?  庄子实在烦了,就说:“在屎溺。”道就在粪便中。  这下东郭子终于不说话了。  其实,如果我们真正看懂这段对话,我们会明白,所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自然之中皆是道理。  天地无处不在,所以道无所不在。  有一句谚语,说:山坡上开满了鲜花,在牛羊的眼中它只是饲料。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有的时候,我们能够看见鲜花,但是当一个人的心被名和利那两条船遮蔽的时候,我们能看见的世界也差不多遍布饲料。毕竟,饲料是可吃的东西,是有用的,而鲜花是神秘的,是审美的,启迪心智的。  不要认为只有牛羊才看见饲料,其实,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每天看到饲料太多,看到鲜花太少。  这就需要我们重归庄子所说的道。我们去看一看,在那些最卑下的,甚至是最不堪的东西里,有没有真正的道理。放低我们的心去发现,这是一种态度。  大家知道,佛家的僧人出家时都穿僧鞋。这个僧鞋的形状很有意思,前面露五指,后面露脚后跟。为什么?  其实,穿这样的鞋是为了提醒一个道理,所谓六根通透,要去掉贪、嗔、痴、怨、疑、慢。你只有看穿这六根,心灵才真正清净,真正通透。  那这人生至理为什么要把你放在脚下鞋上呢?用佛家的话讲,人只有低下头,才能看得穿。你不低下头是看不见的。  逍遥游的境界告诉我们放眼长天,告诉我们道无所不在,甚至告诉我们道在屎溺,就是希望你用心去看,用心去问,用心去想。  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至极的道理,既需要我们有辽阔浩瀚的眼界,也需要我们有眼前脚踏实地的实践。  据说佛祖在讲经布道,释伽牟尼拈花,弟子中只有伽叶微笑。伽叶微笑的那一刻,叫做有所心会,心领神会,他懂了,所以微笑。  我们来设想两种结果,第一是佛祖拈花,举座没有一个人笑,那么这个讲经失败了。第二是佛祖拈花,举座全笑了,其实那也很失败,也不可能。  因为这个世界上的道理,只要是一种精妙的、能够贴近人心的道理,人的参悟都会有深有浅,有远有近,都会根据人心智的不同、阅历的不同、价值取向的不同、理想境界的不同而有高下之分。  这个世界永远没有一个规整件。真正的道理,不会像一加一等于二那样精确无误,人人明白。  当佛祖拈花的时候,只有伽叶在微笑。当庄子逍遥游的时候,又有多少心灵真正得到自由的长空?真正有几个人能够与他的天地精神共往来呢?  这句话我们不能追问庄子,但是我们可以追问自己的内心。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这是南宋张孝祥写的一句词。其实,当我们阅读《庄子》,每一个人有了拈花微笑时的感悟;当我们徐徐合上一页,感到悠然心会的时候,庄子的价值就真正体现出来了。因为他的逍遥游给了我们每一个凡俗的生命一双非凡的翅膀。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十二章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是幸福的,是有效率的。  只有真正清醒地认知了自己,才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而认识自己,却是一件非常难做到的事。  为什么最难认识的是自己?我们又怎样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呢?  今天我们来说一个话题:认识你自己。  这是千古以来一个最难解决的命题。在西方的神话寓言体系里,这被表述为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  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每天都在问过往的行人一个问题:“有一种动物,它在早晨的时候四条腿,在中午的时候两条腿,在晚上的时候三条腿,那么这个动物是什么呢?”过往的人答不上来,就被狮身人面兽吃掉了。  年轻的阿狄浦斯在路过的时候,说出了最终的答案:“这个动物就是人。”斯芬克斯大叫了一声,就跑到悬崖边跳下去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说明离我们最近的东西,往往是最难认知的。  在人生整个成长的经验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地认知天地万物,增长经验,但惟独难以认清我们自己。  因为人生的变化在不经意之间经过了很多阶段。一个孩子,当他匍匐着四肢爬行的时候,这是在生命成长的初期。等到他可以站立起来了,可以走路了,可以奔跑了,在这个世界上,就有很多东西需要积累、需要建立,也因此有了很多内心的惶惑和游离。到了晚年的时候,我们所积累的那些财富、声名、情感,一切一切负累于心,苍老了生命,让我们日渐疲惫,就要借助拐杖,就成为了人的第三条腿。  在这样一个历程中,哪一个阶段是我们最快乐的呢?哪一个阶段是我们对自己认识最清晰的呢?哪一个阶段我们的心中是了无遗憾,而充满了温暖富足之感的呢?在这个过程中,中西文化体系在以不同的话语不断地追问着。  《庄子》这本书,亦幻亦真,充满了这样的追问。庄子说,从前自己做梦,梦到自己是一只翩翩飞舞的大蝴蝶,但究竟是自己做梦化为蝴蝶了呢?还是蝴蝶做梦化为自己了呢?这是不清楚的。  很多时候,我们人是以自己的标准去推断其它动物的,而大自然中有很多规则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庄子说,我们人要是在潮湿阴冷的地方睡觉,醒了以后,轻则腰疼,重则半身不遂了,那泥鳅住在那儿,也会像人这样吗?  庄子继续追问说,人是吃肉的,鹿是吃草的,蜈蚣喜欢吃小蛇,猫头鹰和乌鸦喜欢吃耗子,这四种口味你能说出哪种最符合标准呢?哪种更可口或者哪种更不可口呢?你也说不清楚。  庄子甚至说,像毛嫱,像丽姬,这都是人间的美女。但鱼见了就潜到水底了,鸟见了就飞上高空了,麋鹿见了就急速跑开了,对这四种动物来说,到底什么才是天下最美的呢?  这就是庄子在《齐物论》里面提出的观点:世界的一切,以它自己的角度去观察,永远都有它自身的密码。这个密码是看不破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庄子告诉我们,人最难认知的是自己的心。人最难解答的就是:我究竟是谁?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  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内心,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找到最基本的出发点,才能够去善待他人。  世间万物,千差万别。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事物就会完全不一样。  如果我们仅仅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己之方式,去看待推断所有的事物,就会产生巨大的偏差。这是我们难以正确认识自己的第一个障碍。  庄子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应该顺其自然,而不能自以为是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十三章    我想,一个不能真正认清自己的人,也不会真正认清他人。有的时候,你的好意有可能会遭遇恶报,因为你在以自己的方式强加于人。  庄子在《至乐》篇里,借孔子的口,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鲁国的郊外飞来一只很大的海鸟,鲁国国君很喜欢,就毕恭毕敬把这只海鸟迎进了太庙,演奏《九韶》这样庄严的音乐取悦它,准备了美酒给它喝,宰了牛羊给它吃,每天用这样的礼仪供奉这只海鸟。  而这只海鸟呢?目光迷离,神色忧郁,不吃一口肉,不喝一口酒,就这样郁郁寡欢,三天就死了。  庄子借孔子之口总结说,这叫“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也就是说,这是以养人的方式养鸟,不是以养鸟的方式养鸟。这是以人喜欢的礼仪对待鸟,而不是以鸟自己的心思在对待鸟。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里还少吗?其实不要说对朋友,对他人,就有很多人对自己深爱的孩子,是不是也是以这种方式养育着呢?  当小小的婴儿刚刚出生,中国传统的一种方式,就是给孩子打蜡烛包,用小被子把这孩子紧紧地裹起来,据说这样可以让孩子的腿长得直,而且可以防止孩子抓破脸蛋,咬破手指。  但是,按照今天科学的育儿研究,认为孩子的手就是他的第二大脑,如果你束缚了他的手,固然他不会抠破自己的脸,他也不会咬破自己的手,但是他的认知神经从一开始就受到局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所以,现代医院里提倡注意看护孩子、剪指甲,防止孩子出现小小的伤害,但一定不要束缚他的手脚。  这个蜡烛包现在解开了。但是我们想想,有多少家长在孩子一生的成长中给他打了一个精神的蜡烛包?  我们总在以成人世界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你以后要想出名,要想在社会上建功立业,你从三岁就必须弹钢琴,你从四岁就必须学美术,你从五岁就必须跳芭蕾。如果不这样的话,你六岁上小学时,有什么东西可以去跟别人抗衡?而六岁一上学,你就必须报名参加一个奥数班,等等,等等。只有这样,你才能像我们父母一样在社会上竞争立足,你才能读大学。  我们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和方式来对待自己最亲爱的孩子,没有把孩子应有的快乐时光还给他,而是用一种成人的标准去进行剥夺,这不就是给海鸟摆上酒肉吗?  这种好意有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出乎意料的恶果。这种恶果就像庄子在《应帝王》里面写的一个寓言:  南海的帝王叫做,北海的帝王叫做忽。南海和北海就像庄子写的南溟北溟一样相距遥远,他们要是想会面的话,经常在中央之地相会。这个中央的帝王名字叫做浑沌。  浑沌据说就长成一个蒙昧未开的大肉球。他为人非常热情好客,每次都很好地招待他们。与忽看着这个浑沌,觉得心里很内疚,他眼耳口鼻都没有,什么人间的至乐都享受不了。于是,为了报答浑沌的好意,两个人就在一起谋划,说:“每个人都有七窍,有了七窍可以吃,可以喝,可以听,可以看,人间的喜怒悲欢,声色美丽,都可以入得眼目。而浑沌却没有,怎么办?我们给他凿开吧。”  两个人就每天给浑沌凿一窍,整整凿了七天。结果是什么呢?“七日而浑沌死”。凿了七天,七窍成了,浑沌却死了。  浑沌凿开了七窍,就失去了自己的本真。他之所以可以活着,就是因为他的浑沌之态,他可以去综观天地;等你把他的七窍分开的时候,他已经远离了他的生命本体。  这仅仅是一个寓言吗?  所谓人的社会化,就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被社会凿开了我们的一窍又一窍。到最后,我们变成一个社会标准下的成人,但离我们的赤子之心、浑沌之态又有多远呢?  庄子讲的这个寓言离我们很远吗?我们听的仅仅就是一些故事吗?其实,它可能离我们很近很近。  我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只小鹰,它从小跟着鸡群一起长大,小鹰也一直以为自己是一只小鸡。所以,当主人真正要放飞这只鹰的时候,怎么诱惑、怎么打骂,鹰就是飞不起来,因为它认定自己是一只不会飞的小鸡。  最后主人失望了,说:“我白养了一只雏鹰,一点用处都没有。我把它扔了吧。”主人把这只小鹰带到了悬崖边,像扔一只鸡崽一样撒手将小鹰扔下悬崖。  小鹰垂直地从悬崖上掉下去,就在急速坠落的过程中,这只小鹰扑棱扑棱翅膀,在坠地之前竟突然飞起来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就在从悬崖下落的高空的落差中,鹰的天性被激活了,恢复了,它知道自己的翅膀是有用的。  其实,我们有多少人在成长过程中,有某种潜能从来没有被开发出来。  比如,你从来没有遇到过你真正热爱的职业,可以让你用心去做。你没有在这个职业中体会到被激发的乐趣,没有享受自己得到提升的快乐,所以有一些技能永远地被遮蔽了。  比如,在这个世界上,你如果没有遇到真正的爱人,你的爱情的力量一生可能是被遮蔽了。尽管你有家庭,有儿女,过着寻常人眼中正常的生活,但是,你的生命没有燃烧过,仅仅因为你没有遇到那个人。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十四章    我们需要认真想一想,我们需要不断地追问:这一生我们曾经多少次错失过自己?我们真正找到了被开发的那个机会了吗?怎么样才能找到那个机会呢?  庄子在《人间世》篇中教给我们一种认识自己的能力,总结成两个字,叫做“心斋”,就是用心的斋戒去真正反躬内省,看看你自己。  这个话是庄子假托孔子说的。孔子的学生颜回对孔子说:我想出去做事,我要去卫国阻止暴虐的国君的恶行。他的老师孔子特别不屑地说:你别去了。你去了以后,碰到这么暴虐的一个人,你劝不好他,反而就被他杀了。  颜回说:我总要出去做事啊。老师说:你现在还太毛躁,还没有看清自己,你出去做什么事都会一事无成的。你先自己去斋戒吧。  颜回就问他老师:我们家可穷了,不喝酒不吃肉已经好几个月了。我一直过着这苦日子,这算不算是斋戒啊?  孔子说:你说的是祭祀上的斋戒,而不是心的斋戒。  颜回问:什么叫心的斋戒?  孔子告诉他,在这个世界上,你不光用耳朵听,还要用心来听,更要用气来听。用你的气息去进行一切的感受,回归到心里,得到自我的确认,这就是心斋。  这段话虽然假托孔子说的,但是却出自《庄子》。他写的这段话是告诉我们每个人一种认识自己的方式。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有向外发现和向内观看的两种能力。向外可以发现一个无比辽阔的世界,向内可以发现一个无比深邃的内心。  可以说,外在的世界有多大,内心的深度就有多深,这是完全成正比的。  可惜,我们这一生一直用于外在的发现,而从来看不见自己的心到底有什么愿望。  在很多时候,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太多太多被人安排好的事物,比如从小的读书、长大的职业、以后的家庭,好像所有的事情都被安排好了,没有自己的追逐,没有自己的尝试,甚至没有自己的挫折,所以,也就无法真正确认内心的愿望。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叫做渔王的人,捕鱼的技能太强了,甚至被誉是渔神。他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从小跟从他出海,但是,捕鱼的技能却还在一般人之下,更不用说和父亲相比了!所以,渔王特别沮丧。  后来,来了一位哲人,问渔王:这三个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跟你捕鱼的?渔王说:他们从小就在船上长大的,他们没离开过渔船。  哲人问:孩子们都是跟你学习捕鱼技术吗?渔王说:从小我就手把手地教给他们,一丁点闪失都没有。我总是把我最重要的诀窍毫不保留地教给每一个儿子。  哲人问:孩子们自己捕鱼的时候都在哪里?渔王答:当然在我的船上。因为有我给他们把关,他们就不可能有闪失。我总告诉他们,哪种征兆会有大鱼,怎么样起网会有最好的收获。  问完这三个问题,哲人就告诉渔王:你三个儿子的悲哀就在于他们的一切都被你安排好了。他们得到了你的经验,但他们缺少的是捕鱼的教训。他们没有离开过你,自己出去实践,他们不知道坎坷和困难,所以没有教训。你一生由教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他们来讲,就是一些平庸的教条。  其实,这个故事也适用于我们每个人。我们得到的那些间接经验是有用的,但仅仅有间接经验就够了吗?  我们今天常常说,人生要少走弯路。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生没有弯路可言。如果你没有走过那一段路程,怎么能抵达到现在?如果不站在现在,你怎么能回头去看,说那是弯路呢?  人生的每一条路都是你必须要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的。而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发现自己并且得到了确认。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十五章    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地审视自己,这是我们认识自己的又一个重要条件。  正确地认识自己,最重要的是需要我们能够有自知之明。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自知之明呢?又怎样才能不受外部评价的影响,而正确地认知自己的能力呢?  庄子始终保持着对自我清醒的审视。从物理意义上人生的状态,到精神意义上人生的境界,庄子始终保有清醒的关照。  一个人要在自己的形骸之外,保有一双灵魂的眼睛。  这件事情没有别人可以做。尽管永远有人在提醒你的得与失,你的对与错,但是,我们往往在他人过多的言论中盲从,迷失了自己的心。  如果保有这样一双灵魂的眼睛始终审视自己,我们才可以做到宠辱不惊,把握住自己内心真正的愿望。  在庄子的《养生主》里面,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故事,叫做庖丁解牛。我们权且把自己的生命看成是庖丁手中的那头牛,今天,我们真正解得开吗?  庖丁是怎么解牛的呢?他的手臂舞着,肩膀倚着,脚下踩着,膝盖顶着,整个的动作像舞蹈一样,“合于《桑林》之舞”,符合《桑林》乐章的舞步;解剖一头牛发出的声音节奏,“乃中《经首》之会”,符合《经首》乐章的节奏。刀锋过处,那头牛稀里哗啦就解体了,“如土委地”,像一摊泥掉在地上,骨骼清晰,牛肉全都剔下去了。  这简直就是一场表演!是一个漂亮的行为艺术。  观看的人大惊赞叹,问:你是怎么做到这样的呢?  庖丁解释说:我在一开始解牛的时候,“所见无非全牛者”,看到的都是整头牛,也就是浑然一体,什么都看不清楚。但是,我所为在乎的是“道”,“进乎技矣”,已经不在乎技巧了。我能够从道上去追求,而不仅仅依凭技巧,三年之后我就不见全牛了。我已经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用心神去体会了。透过厚厚的牛皮和牛毛,我完全知道牛骨骼的结构、肌理的走向、经络的连接。这个时候,我就可以用刀子准确地进入它骨骼的缝隙,顺着牛的自然结构去解牛,而不会硬来。这样的话,我就获得了一种效率,游刃有余。  这个庖丁说:庖丁跟庖丁是不一样的。大家都是屠夫,但是你看,一个优秀的屠夫一整年才换一把刀子,因为他用刀割断筋肉;一般的屠夫一个月就得换一把新刀,为什么?因为他用刀砍骨头。我这把刀用了19年了,还像新的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庖丁说了一句很有奥妙的话,叫做“以无厚入有间”。刀很锋利,本身是很薄的,而牛的骨骼之间是有缝隙的,用不厚的刀准确地进入缝隙,我又怎么会磨损呢?所以,整整19年,刀还像新的一样。  我们把这个故事运用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不必去砍骨头,背负担。我们不必每天在唉声叹气中做出一副悲壮的姿态,让人生陨落很多价值。  如果我们人人能成为这样一个庖丁,如果我们的灵魂上也有这样一把可以永远锋利的刀子,如果我们把迷失在大千世界的生活轨迹变成一头整牛,如果我们能够看到那些骨骼的缝隙,最终能够准确地清理它、解清它,那么,我们获得的会是人生的高效率。  庄子告诉我们:只要你心中有大境界,你才能够看清超越言行的内心真正的质地。也就是说,内心里面的这种真正的大道、大辨、大仁、大廉、大勇,一切都不是表露于外的,是内敛于心而不张扬的。  这种内敛于心却又能涵泳天地万物的地方,庄子说,叫做天府,是天地万物的府库。  这天府里无限博大,就好像你往里加水永远不会满,从里面舀水,永远不会枯竭,你不知道它源头是哪里。庄子说:“此之谓葆光。”  葆光是什么呢?就是你内心保全的、潜藏不露的一种大的光明。你心中有大境界,才能拥有这种大光明。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普照万物,光芒永在。  从认识你自己,到倾听你自己,到涵养、孕育你自己,这是一个美好的人生历程。  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天府,每一个人都拥有一种葆光的能力。到这个时候,人就不以外在的事功来看待自己的能力了。  有这么一个故事:  大家都知道扁鹊的名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生,成为中国名医的代称。  扁鹊去见魏王。魏王说:“我听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擅长医术,你跟我说说,你们三个人中,谁的医术最高明啊?”  扁鹊老老实实地回答:“我大哥医术是最高的,我二哥其次,我的医术最差。”  魏王惊讶地问道:“那为什么你天下闻名,而他们两个人却默默无闻呢?”  扁鹊说:“因为我大哥给人治病,总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这个人得病,但还没有显出征兆,他手到病除,把病根给消除了。这个病人就像没得病一样,所以所有的人都不知道,他是在给别人去除预先的病。  我二哥治病,是在病兆初起之时,他一用药就把病给除去了。大家总认为他能治的是小病,不知道这个病如果发展下去,那就是要命的大病啊。  我的技术最差,因为我只能在人已经生命垂危的时候才出手治病,往往能够起死回生,所以我的名声就传遍天下。  行医治病,防患于未然者最高,但天下无名;病初起而手到病除次之,但被人认为是治小病,只能名传乡里;病人垂死时才挽救人,保住了生命,但早已元气大伤,还会留有后遗症,这个人已经受损了,但是我却能名传天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它告诉我们,世俗的评判标准,未必真的能评价一个人的真正质量。只有我们的内心能做出准确的回答。  有一个民间故事,说有一家主人带着一只小猴和一头小驴一起生活。小猴子很机灵,它总在房上跳来跳去。主人见人就夸小猴子聪明。  小驴子看猴子老受表扬,也想像小猴子一样上房。有一天它终于踩着柴垛艰难地上了屋顶,踩破了屋顶瓦片,结果被主人给拖下来暴打了一顿。  小驴子不理解,我终于做成了小猴子做的事情,为什么它要受表扬,而我要挨打呢?为什么呢?  其实,这样的境遇发生在很多很多人的身上。我们过分地仿效了他人的行为,我们刻意地强调了社会流行的标准。  所谓时尚、所谓流行往往有一种潮流的趋势,让我们迷失了自己的心,而趋同于大众的标准。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总会遇到种种困难,有的人天生丑陋,有的人身有残疾。  善于讲寓言的庄子,借用了一个个或身有残疾,或外表丑陋的怪人,来表达了自己的一个观点,那就是: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十六章    在《庄子》的寓言中,有很多形态与常人不同的人,比如残疾人、受过刑的人。从表面上看,他们身体条件都与常人不同,但是这些人或者有抱负,或者有理想,或者活得很快乐,或者活得很成功,堪称奇人异士。  庄子在《人世间》篇中写过一个叫支离疏的人。这个人名字已经够奇异了,他长得什么样子呢?  支离疏双肩高过他的头顶,头低到肚脐以下,本应该是垂在后面的发髻,却是冲着天的。他的五脏六腑都挤在后背上,还是个驼背,两条腿就直接长在肋骨旁边。经过庄子这样一番形容,这个支离疏不仅是丑陋了,而且近乎狰狞,像个怪物一样。  支离疏又是怎么生活呢?庄子说,他替人缝衣服、洗衣服,已足够养活他自己。他还有余力替别人去筛糠啊、簸米啊,挣的钱足够养活十口人。  最后庄子得出一个结论:像支离疏这样肢体不全的人,他只要自食其力,一样可以养活自己,安享天年。  由支离疏的故事,让人想起了武侠小说家温瑞安写的《四大名捕》系列。熟悉武侠小说的人都会知道,四大名捕之首就是无情。  无情出身于一个武林世家。由于他的父母在江湖上结下了冤仇,被仇家屠灭了全家。他的父母都死了。仇家心狠手辣,抓到这个小婴儿,决定让他活下来,但作为一个武林后人,从小就废掉他的武功,让他生不如死,不能为父母复仇。所以,仇家残忍地把这个孩子的脚筋挑断了。无情还没有学会走路,就先瘫痪了。  无情长大以后,是一副手无缚鸡之力、孱弱不堪的书生模样,是个残疾人。但在四大名捕里面,无情为首。他具有超凡的武功和内力。无情的独家绝活是什么?是他在微笑的时候,可以从嘴里猛喷出来一口钢针,足以致敌于死地。虽然他有先天肢体的残疾,但是他却有了无人可比的精湛内功。  这个故事是不是可以作为支离疏的一个延伸呢?这样的故事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是不是也有呢?  庄子《德充符》篇还讲过一个名叫哀骀它的丑人的故事:  鲁哀公曾经对孔子说:卫国有个面貌特别丑陋的人,名叫哀骀它。这个人虽然丑,但有一种神奇的魔力,男人如果跟他待上一段时间,就会留恋这个人的德行,不想离开他;女人一旦跟他见了面,就会回家去跟父母说“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就算是给他做小妾,我都不嫁到别人家去做正妻。这样的女孩子有十几个,而且人数还在增长。  鲁哀公说:这个人怪了,他没有权位,也没有钱财,我也没见他有多么过人的见解,倒是经常附和别人的一些意见。我想他一定有什么跟常人不同的地方,就把他给请来了。他果然丑陋得让人惊骇。但是,我跟他相处,我就发现很舒服,不到一个月我就特别信任他。最后,鲁哀公就问孔子:你说说看,这个哀骀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是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庄子无非是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的外貌平平,甚至丑陋,但是内心有一种人格的力量,可以不知不觉地把人吸引在他的身边。一个人真正的力量并不表现有某种卓越的才华,某种炫耀的技巧,而是一种和缓的凝聚力。  台湾著名的教授傅佩荣先生在研究庄子之后,得出一个心得,他说:真正看懂《庄子》就会明白,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这句话很朴素,它不是一个学术结论,而是一个人生结论。  庄子的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使外貌丑陋、身体残缺,也可以自食其力,得享天年,这是因为他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我们当今社会的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人很不幸地成为身体上有残障的人,他们是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的?而他们的选择又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当今中国的残疾人将近6000万,他们有的是肢体残疾,有的是智力有障碍。他们的生活比我们普通人要困难得多,他们该怎么生活呢?  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纪录片,叫做《舟舟的世界》,记录了武汉的一个男孩子舟舟。这个孩子先天智障,他的智力水平相当于三四岁的儿童,而且再也没有成长发育。  我们看到这个片子的时候,舟舟已经26岁了,但是他的智力水平遗憾地停留在了这个水准上。但是他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世界,那就是他的音乐世界。  舟舟在指挥上是一个天才。这是因为他父亲在武汉歌舞剧院工作,他从小生活在这个环境里面。这个环境对他来讲,不是一种知识的学习,不是一种业务的培训,而是一种生命性灵的浸润。他是被音乐滋养大的。  每当有大型的交响乐演出的时候,指挥在前台,他在后台,一个人心醉神迷地指挥。他跟音乐之间有一种超越任何知识的默契。后来,舟舟的这个才能得到了发挥,他获得了指挥乐团演奏的机会。他不仅家喻户晓,在全国成为名人,而且可以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参加演奏比赛。  舟舟的这个现象,应该说是一个生命的奇迹。他虽然智力残缺,但他生命里面的一种性灵的天真却得到了开发,这种天真和艺术之间不经意地有了这么一点默契。  在春节晚会上,大家都记住了《千手观音》这个舞蹈。从领舞邰丽华,到千手观音这个残疾人的表演群体,大家看到的是端庄、肃穆、优美、纯净,是美奂美仑、金碧辉煌。这个表演群体都是聋哑人,她们心神安静,内敛、专注,脸上、身上表现出一种天然的祥瑞之气。这种气质,是健全人绝难表演出来的。  所谓残疾就是身体的某一器官功能受到了损害。但是,人体的器官是有代偿功能的。所以大家经常说,眼睛不好的人耳朵特别灵敏,这就是代偿功能。其实,人体是有很多很多奥秘的,我们有太多太多的能力还没有开发出来。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十七章    庄子所说的支离疏也许仅仅是一个意象,但是把这个意象放大,我们会觉得,有很多我们以往觉得是人生遗憾的事情,一样可以获得生命的圆满。  《庄子》里面还有一个故事:  郑国有个叫申徒嘉的人,断了一只脚。他跟郑国的执政大夫子产一起在伯昏无人的门下做学生。子产觉得自己贵为大夫,却和申徒嘉这样的断脚人做同学,心里头就总很不舒服。  有一天,子产对申徒嘉说:我要先出去的时候,你停一下后走;如果你要先出去,我就停下来后走。其实,就是讨厌他,不愿意跟他一起出入。  申徒嘉没有理会子产。第二天,子产觉得忍无可忍了,又一次重申这个要求,并且说:你见了我这个执政大夫都不知道回避,难道你当自己也是执政大夫吗?  申徒嘉说:有你这样的执政大夫吗?我听说,一个镜子如果它真的明亮,是不落尘埃的;如果真正落上尘埃的话,镜子就不能明亮。人心也是如此啊。我们在这里跟从先生修养德行,你却说这样的话,不觉得过分吗?  子产有点急了,说:你都是这样的人了,你真应该好好反省自己到底是个什么人?  申徒嘉说:咱们老师的门下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执政大夫?我跟老师之前,听到有很多人耻笑我,笑我两脚不全,笑得我心里很不平衡。我是满怀的怨气。但是我自从跟老师学习之后,我的怨气就四散了。我在老师门下整整学习了19年,他从来不让我觉得我是一个独脚之人。现在,你用形体标准而不是道德标准来看待我,还说你自己是一个执政大夫,你难道不惭愧吗?  子产听完,觉得很惭愧。这是一个肢体健全的人在一个肢体不全的人面前流露出的惭愧。这种惭愧源自于他内心的缺失。他明白了,一个人能否成功,并不靠他的肢体,甚至不靠他的权位,而在于是不是真的知道自己的努力和自己的位置。  庄子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叫叔山无趾的人,因为早年间犯了过失而被砍去了脚趾。有一天,叔山无趾用脚后跟走路,到孔子的门下求教。孔子正在给学生上课,见叔山无趾来了,就跟他说:你年轻的时候做人不谨慎,犯了过失,招致了祸患,所以落成今天这个样子。尽管你今天还想到我这里来学习,不过你觉得还来得及吗?叔山无趾平静地回答说:我正是因为年轻无知,才会使身体受到伤害。但是我现在知道,生命中有比脚趾更尊贵、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来找你求教。“天无不覆,地无不载”,上天什么东西都能覆盖,大地什么东西都能承载。我把夫子你视为天地,哪里知道你是这样一个人?  孔子顿觉惭愧:我实在是浅陋。请你进来指导指导我的学生吧!  但是,叔山无趾还是离开了。  孔子深感遗憾,回头对学生讲:你们勉励啊!叔山无趾这样一个断了脚趾的人,还知道来学习,还知道生命中有比他的脚趾更尊贵、更值得尊敬的东西,我们这些是全身全德之人,我们孰能不进取呢?  从申徒嘉到叔山无趾,也许在他们的人生经历上都曾经有过污点。他们付出了身体上的代价。他们并不像支离疏那样先天残疾,他们其实背负着双重压力,但是为什么他们能在世界上活得坦然?  因为他们有一种内心的力量。他们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勇于改过,对新的生活孜孜以求,仍然能获得人们的尊敬。  无论是申徒嘉还是叔山无趾,他们虽然犯过错误并受到严厉的刑罚,但是他们知耻而改,用一种内心的力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都很大,当心理不堪重负、产生残缺时,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  人有肢体残疾,难道没有心智上的残疾吗?  今天,是一个媒介发达、资讯贯通、科技给了我们无穷力量的时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的人格在今天更健康、更明朗。也许,我们在心智上的残缺更多了。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栏目播出了一期节目,叫做《一只猫的非常死亡》。2006年4月,在网络上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虐猫事件。当一只高跟鞋踩死一只小猫的整个过程曝光在网上时,激起了一片指责、愤慨。大家一直在搜寻这背后的凶手是谁?  这个事件里面有三个角色,第一,踩死小猫的这个女人是谁?第二,谁拍下了这段录像,并把它挂在网上?第三,这背后是一个什么样的网站?  看完《新闻调查》的这期节目,大家会震惊地发现,踩死小猫的那个人是黑龙江一个医院的药剂师。她平时工作非常认真,对患者负责尽职,从不出错;她把工作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与人和善,宁可自己吃亏,也从不让他人受委屈,在单位受到一致好评。  但是,她有17年的婚姻危机,在离异以后,她无处倾吐,心里充满了委屈和愤怒。在电视镜头前,她直言不讳地说:当有人找她做这件事的时候,她一口答应,根本不是为了钱,就是为了一种发泄。  记者问她:你在踩死小猫的时候,脸上的微笑是别人要求你这么做的吗?她说:不是,没人要求,好像我自己就愿意这样。  这是一种心灵的扭曲所释放出来的一种反常行为。而把这个全过程拍摄下来并挂在网上的那个网站,是中国恋足前线里面的一个分支,叫做踩踏网站。它的主办者说:我和我的群体,生活在一个阴暗的社会角落。由于我们自己特殊的性取向,把脚部作为惟一的美的标准。所以,就会希望这种脚部力的释放最大化。让高跟鞋去踩踏,就是这种释放。国际上也有这样的一批人,他们踩踏的是衣服、水果,是无生命的东西,后来就发展到踩小鱼、小虾,再后来就发展踩踏小猫、小狗。这种对于生命的践踏是没有止境的。  其实,这个网站背后的这个群体是一些具有相当知识水平的。他们有体面的工作。但是,他们的心理上永远有这样一块抹不去的残疾。  这个虐猫事件,当它背后的角色一一走到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止于一种愤怒,更多的是感到一种悲悯。在今天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科学文明的时代,有多少人因为心灵残疾,而不能走到阳光底下?  如果我们都像申徒嘉,都像叔山无趾,我们也许倒幸运了,因为我们可以去解释,可以去认错,可以去追寻,可以获得心灵的拯救。问题是,太多的人不能解释,甚至不可认知。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十八章    我记得在一次学术沙龙上,一个心理学系的学科负责人,给我们讲过他做过的一个心理诊疗的个案:  有一次,一个非常成功的白领小伙子,西装革履来到他的办公室。进来以后,他就四下搜寻,坐下时就抓起一个烟灰缸,从左手倒到右手,从右手倒到左手。他就一直在这儿倒着,才开始说话。  他说:“我想跟你咨询一个事。我现在老有一种心理暗示,就是不祥预感。比如,我上班时要走一条路,远远地看见那个地方在挖土,明明我可以绕过去,但突然之间我就觉得要有不祥的事情发生,我就调转车头,改一条可能要拥堵两小时的路,宁可迟到,我决不再走这条路。这样一些事情不断发生,我已经无法左右我自己了,我总是见到一个细微的征兆就觉得要出事。”他一边说,手里还在不断地倒腾着那个烟灰缸。  心理咨询师看了他很久,突然问了他一个问题:“你小时候是跟谁长大的?”他回答说:“我是跟我奶奶长大的。”  咨询师就开始跟他聊起遥远的童年,最终揭示了这个心理的秘密。这个秘密令人惊讶,听起来似乎发生在我们每家每户。  小孩子不睡觉,老奶奶哄他说:“五分钟之内你要是再不闭上眼睛,狼外婆就来了!”孩子还是没有睡。奶奶说:“三分钟之内,你要是再不睡着的话,大风就把你给卷走了!”孩子还是没有睡。奶奶说:“一分钟以后,妖精就出来了!”  小孩因为害怕,睡不着也得闭着眼睛,而闭着眼睛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想着,这些狼外婆和妖精来了会怎么样?  咨询师说,就是由于我们大家司空见惯的这种哄孩子睡觉的方式,可能使那种特别敏感的孩子在某种机遇下会得上这种强迫症。  当时,咨询师突然问小伙子:“你手里倒着这个烟灰缸,这是一种仪式。你告诉我,你现在心里有什么预感?”听了这话,小伙子突然就停住了,说:“对啊,你说了我才明白,我现在觉得我妈妈可能要出什么事,我要是不倒腾那个烟灰缸,她就会出事。但是你真说出来,我就觉得没事了。”  心理疾病的治疗远远不是这么一句话就能完成的,这往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这是因为心理上的残疾,不像身体上的残疾这么容易被人看见。这种残疾有可能是在某一个偶然的情况下自己犯的一个错误,也有可能是在某种时刻自己不经意地受到的一个打击,从此不知不觉就积淀下一种毛病。  在某种意义上讲,心理疾病的治疗更多地要靠自己,真正看见自己真正的缺失。自己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庄子告诉我们,在天地之间,如果一个人真地顺应生命形态,那么首先把这些个遗憾和残缺都接受下来吧,不要委屈,不要较劲,而想的是怎么样改良它,能让自己更好。翻开《庄子》,从他第一篇《逍遥游》开始,到他所列举的凡此种种这些人,一直贯穿着一个核心的思想,那就是大与小的区别。大与小绝不是好看与难看之分,真正的外在形态与内心境界有时候相去甚远。  庄子告诉我们,这些表面看起来稀奇古怪的甚至是形貌恐怖的人,他们的内心有一种大境界,是我们这些健全人不能比拟的。有些人,可能由于自己的健全、机敏、矫健,反而使自己受制于心。  看庄子的文章,有时会觉得无边无际,他描述出来的一切奇思异想都超乎我们的生活经验之外。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从内心来看,我们还是可以对应上庄子所描写的一个又一个形象的。  我们到底有哪些隐疾?我们到底有什么样的心理障碍?我们到底有什么童年的阴影?我们到底有什么人生的缺憾?  这一切一切是不是都像庄子所描述的这些人呢?而这些人以其德行的超越,是不是会给我们一种启发?给我们一种勉励?给我们一些参照?  有一句名言说得好:这个世界上无所谓垃圾和废物,所谓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有很多财富无非是放错了地方。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大材大用,小材小用,有用和无用之间,只不过是看你自己生命的质地和你所处的环境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匹配。  庄子给我们指出,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有一颗平常心。无论他是后天受刑罚的,还是先天残疾的,无论是肢体上残疾了,还是智力上有缺憾,他们都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我们没有在他们的残缺里面照出健全,反而在我们自己的健全中照出了残缺。这种残缺靠心智可以补足,靠精神与天地之间的遨游可以去完善,这大概就是庄子对于我们今天的人们一种最好的启发。在这种启发中,我们可以抵达他那种天地共往共来的逍遥境界。  庄子一直在提醒我们,怎么样可以不流于俗呢?首先要认清你内心的愿望,你真正在以你自己生命的方式善待你自己吗?  在今天这样一个媒体充分发达的时代里,流行的标准是很可怕的。流行是一种势力,流行是一种洗脑。流行可以告诉你,它未必是好的,但是你必须要从众。  我们往往有一个概念的混同,就是,流行就是时尚。但是,时尚有的时候是少数人的一种趣味,而流行有时候像流感一样,它只标志着一种数量,并不代表着品质上的更高级。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也许比庄子的时代更需要内心的火眼金睛,更需要常常反省,更需要摆脱外在的标准和评价来判断自己的能力。  只有确立了这一切,以自己的清明理性去善待他人,善待朋友,善待子女,才能够做到对人对己的真正的尊重,认清每一个人的价值取向,理解每一个年龄段的生活方式,按照他本来的样子,让他发挥到最好。  如果我们站在当下,来阅读庄子那一个又一个环环相扣的寓言故事,来解读其中的奥秘,那么,我们都会拥有一双灵魂的眼睛,都会拥有一把庖丁的利刃,我们可以看破世间的是是非非,最终获得一份清明的理性,而完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十九章    生与死,是人生起始的两个端点。  人生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时,才会想起途中的遗憾。  只有真正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才能正确地面对死亡。  《庄子》里面一个永恒的命题:关于生死。  人生百年,终有一死。对于生死,庄子有很多故事,比如他妻子去世的时候鼓盆而歌,这都是大家熟知的故事了。  庄子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古代的真正懂得生命奥秘的人,没有觉得拥有生命有多么可喜,也不觉得死亡来临有多么可怕。  真正的君子对生死的态度从来是不刻意的,不追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忧自己往哪里去。因为,生和死只不过是一个生命形态的变化。  这样的态度说起来潇洒,但是贯穿到每一个凡人的生命里,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人的一生都在忙忙碌碌、紧紧张张中度过。在这个匆忙的过程中,对于越来越短的时光,每一个人都心存畏惧。  有一个寓言说得很好。兄弟两个人,他们家住在一座摩天大楼的第80层。这天,两个人深夜回家,恰好忘记了看通知,电梯停了。  兄弟俩背着沉重的大背包,在楼底下商量一下,决定一鼓作气,爬楼梯回家。两人抖擞精神,开始爬楼。爬到20楼的时候,开始觉得背包很重了。两人商量,决定把背包存在20楼,到时候再回过头来取。卸下了背包,两个人觉得很轻松,说说笑笑地继续往上爬。  爬到40楼的时候,两人已经很累了,就开始互相抱怨指责。哥哥说:你为什么不看通知啊?弟弟说:我忘了看通知这件事,你怎么不提醒我呢?两个人就这样吵吵闹闹,一路吵到60层。  到了这时候,两人实在疲惫不堪,终于懒得吵了,觉得还是应该安安静静地继续爬楼。当他们终于爬完了最后20层,来到了家门口的时候,两个人互相一看,不约而同想起了一件事:钥匙忘在20楼了,在背包里。  其实,这说的就是人的一生。  我们假设它是80个年头的人的一生。刚刚开始的时候,人人都是意气风发的。我们背负着沉沉的行囊,行囊里装着理想,装着抱负,装着很多很多的愿望。  我们不畏艰险,从脚底下第一个台阶开始上路了。爬到20岁,这是人走入社会的时候,开始认同规则了,觉得社会给了我们很多的负担,我们自己奋斗,已经足够疲惫,谁还背着那么多梦想啊?先把它安顿下来吧,等到衣食无忧,有了社会的名分地位,回头来再捡起梦想也不迟。放下以后,顿时有这么一阵轻松,大家又开始往前走。  随着人越来越年长,积累越来越多,争斗越来越猛,内心越来越焦虑,人不免抱怨。这就是到了兄弟互相指责的时候,都觉得社会辜负了自己,都觉得自己付出太多,回报太少,自己内心仓皇犹豫,就这样吵吵闹闹一路走来。  走到40岁,所谓年近不惑的时候,所有意气风发的东西都过去了,人开始变得疲惫、颓唐,互相扶持着再走。  走到60岁,觉得晚年的时光应该是美好的,是应该珍惜的,让我们安静下来吧,不要再抱怨了。这个时候大概到了孔夫子所谓的“而耳顺”,心顺应了,少了很多指责,终于走到了80岁。  站到最后的这个终点上,突然之间怅然若失,想起来这一生最宝贵的东西留在了20岁的行囊里,那就是一直还没有打开的梦想,从来没有放飞过,从来没有跟随过自己,徒然一身,走完了一生的历程。但是,20岁回不去了,这就是一条不归路。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关于人生的寓言。  纵观人的一生,可以提示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最终面对生与死。  庄子之所以能够笑谈生死,是因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谛。生死之间不过是一种形态的转变。  庄子之所以对死亡旷达,是因为他对生命的顺应,既然人生自古谁无死,那么死亡还有什么可怕?还有什么可悲伤的呢?  庄子在《大宗师》篇里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个人都是方外之人。他们心意相通,忘怀生死,结伴在一起,成为好朋友。  后来呢?子桑户先死了。孔子听说了,就派自己的学生子贡去帮忙处理丧事。子贡去的时候,看见子琴张和孟子反两个人,一个在编挽歌,另一个在弹琴,正对着子桑户的尸体唱歌呢。他们唱道:子桑户啊子桑户,你现在已经回到本真了,我们还寄迹在人间。  子贡就非常不理解,说:你们三个人是这么好的手足兄弟,有一个人先走了,你们却对着尸体唱歌,这合乎礼吗?  子琴张和孟子反两个人反而笑了,说:他哪里懂得什么是礼的真意啊?  子贡回去以后,问老师孔子: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啊?他们到底是什么心思啊?  孔子当时就说:他们都是一些心游世外的人,而我是一个拘泥世内的人。我怎么还派你去帮助做丧事呢?这是我的孤陋啊。他们这些人已经没有生和死的边界了,他们完成的是心神跟天地的共同遨游。有没有这个身体形骸对他们来讲是不重要的。所以,一个朋友走了,两个朋友就像是送一个人远行那样坦坦然然相送。  这个故事里讲了一个道理,就是在这个生命之中,每一个人都可以以不同的形态活下去。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十章    庄子在《大宗师》篇里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子来生病了,看来不久于人世了,快死了。子犁去看他,看见子来的妻子儿女都围在那儿大哭。子犁上前对他们说:你们快走开,不要再打搅这样一个马上要有大变化的人。  子犁靠着门,对子来说:伟大的造物主啊,下面又会把你变成什么呢?是把你变成老鼠的肝呢?还是把你变成虫子的手臂啊?  子来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对他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 息我以死 。”  这四句话讲出了人生的历程。天地造化,锻造出了我的生命,赋予我一个形体。我来到世界之初,有了这个生命,就要完成生命的社会化,就要去穿越人生。所以就要“劳我以生”。人的这一生没有不受劳苦的,一辈子要经历很多磨砺。到了晚年,我老了,终于可以让我悠悠闲闲地安享我的晚年。但是,晚年的这个休息也还是有限的,最后给我的安顿,叫做“息我以死”,用死亡给了我最大的休息。这就是我的一生。所以,子来说:我相信,善待我生的也一定会善待我死,我是怎么样被安排来这个世间走了一回,我还会好好地离开去。  说完这个话以后,子来就安安静静地睡去了。睡了一觉,再醒的时候清清醒醒,身上的大病都远远地走了,子来重新又复苏了。  这是一个寓言。其实,一个人当他的内心把生命当做一次穿越的时候,也许死亡在他的心中已经变成生的延续。死亡早已被超越了。  庄子在《养生主》篇里有这样一句话,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油脂在柴火上燃烧,油脂烧完了,柴火燃尽了,但是火却可以传续下去,没有穷尽的时候。  人的身体、人的生命是可以消耗掉的,但是人的思想仍然可以传承。对庄子来讲,思想的传承远远胜于一个生命。  这就是庄子对于生和死这个形态的一种感悟。  当代社会,人的寿命得以延长,已经远远胜于远古。但是,在心理上,对于死亡的畏惧,对于生命的留恋也远远超乎从前。应该说,在今人的生活里,有太多太多的隐私,有太多太多的牵绊,有太多太多让人闭不上眼睛的事情在心头纠缠。  但是,庄子讲了这么多关于自己的、亲人的、朋友的生死故事,他对生死的看法与今人全然不同。在他已经穿越的这个生命中,他看重的是火光,而不是柴火的长度。人生的事迹是可以写下来的,但每一个人的判读又是各不相同的。  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也就是说要想知道死,先要懂得生。每个人对生命的解读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会完全不同。我们常常会发现,即使在同一个社会环境中,在同一件事情里,不同的人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看法。这是为什么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三个人在路过一个墙角的时候,看到了同样一个情景:一个小蜘蛛在往墙上爬,爬着爬着,前面有一块湮湿了的雨迹。小蜘蛛一爬到潮湿的地方就掉下来了,然后,这个蜘蛛又从墙角开始爬,再爬到那个有雨湿的地方又掉下来了。如此一遍一遍,周而复始。  这三个人看到这个场景,都想到了自己的生命。  第一个人想:我看到这个蜘蛛,就像见到了我自己。我和这只蜘蛛是一样的,一生就这样爬上去再掉下来。人的一生碌碌无为,一直周而复始做着徒劳的努力。  第二个人想:我看见蜘蛛这样爬,才知道人生其实有很多误区。我们只看到眼前,以为只有一条路,其实潮湿的那一片地方并不大。如果这个蜘蛛能横着绕过那片潮湿,他很快就可以顺着干墙爬到更高的地方。所以,我要让我的人生变得更聪明,有的时候人生需要绕路走。  第三个人看到蜘蛛以后,被深深地感动了:一个蜘蛛还能够这样不屈不挠,那一个人这一辈子应该有多少能量可以激发?有多少奇迹可以出现?这一切,都酝酿在自己的生命之中。  一个小小的场景,在不同的人心中,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获得不同的人生感悟。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秀才去赶考。赶考,对于任何一个书生来讲,都是一生中的大事。这个秀才心里一直很忐忑,一直想自己会考成一个什么样子,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在等待自己。  在赶考的前一天,他做了三个很奇异的梦。  第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在墙头上种白菜。第二个梦,他梦见自己在下雨天出门,戴了一顶斗笠,还打了一把伞。第三个梦,他梦见自己和一个非常喜欢的女人背靠背睡在一张床上。  秀才醒来,觉得这三个梦都不同寻常。第二天就要考试了,这一天他就去找一个通灵的人解梦吧。这个人听了梦境,说:你的人生挺暗淡的。你在墙上种白菜,这不是叫白费劲吗?你戴了斗笠,还打把伞,这不叫多此一举吗?你跟喜欢的女人在一张床上,却还背对背,这不是没戏吗?你也别考了,你收拾行李回去吧。  秀才听了这些话,回去就收拾行李,准备回家。  这时,旅店的老板问:你怎么不考就走啊?秀才就把事情告诉了他。这个老板说:哎,我也会解梦,我觉得你三个梦挺好。你在墙上种白菜,这个就叫做高中。你戴了斗笠,还打了把伞,这个就叫做有备而来。你跟你喜欢的女人已经躺在一张床上了,这就说明你翻身的时候该到了。  他老板这么一解释,这个秀才信心大增,第二天就去应考,结果高中。  这也是一种对于生命密码的解读。  可能在很多很多的抉择之下,没有人来替我们解梦。我们只有问问自己,我现在处于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我在这个时候内心要做什么样的决断?  儒家与道家关于生死的观念,不尽相同。儒家追求“杀生而取义”,而道家强调“不知说生,不知恶死”。两者殊途同归,都是让生命获得价值。  那么,什么样的生命才真正有价值呢?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十一章    庄子在《大宗师》篇推崇真人。他所描述的真人是什么样子的呢?  庄子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然而往,■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古代的真人,不知道喜欢生命,也不知道害怕死亡。出生了他不欣喜,死去他不拒绝。无拘无束地来,无拘无束地走而已。他不会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也不会追求自己要去的归宿。有事就欣然接受,忘记生死,归于自然。他不会因为心智的欲求而损坏天道,也不会有意做什么去辅助天然。  庄子又说:“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这些真人都是那些容貌显得宁静淡然,心里能忘怀一切的人。喜怒哀乐的性情能够与四时相通,对生活里的任何事情都能够坦然应对。  庄子借助真人,表达了对于死亡的一种态度,就是第一不怕死,第二也绝不找死。  这种观点跟儒家思想是有不同的。儒家讲仁人志士可以“杀生而取义”,可以舍去自己的生命而维护一个大的道理。  在生命长河中,儒家与道家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儒家的姿态是烈士,道家的姿态是高士;儒家的姿态是与时间去争抢,抢出来有限的时光去建立,而道家的态度是在流光中顺应,去把握每分每秒,去乐生。  这两种人生观最终的殊途同归是什么呢?那就是让生命获得价值。  但是,人生的价值判断永远都不会相同。  有的人更多地看中历史上的名垂青史,看重社会上的建功立业,让个人生命付出代价,也要去建立一种社会功勋。也有的人更多地看重自己内心的完善、安顿和自己道德上的成全。  如果是前者,他在对于人生的心有不甘就多一点,而后者则淡泊就多一点。其实这就是儒与道在作用于我们内心时候,在我们拥有的相同的光阴中呈现出的不同的态度。  其实,中国人在对待生死的态度上,往往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以屈原为代表,一种以司马迁为代表。  屈原投江自尽,选择了一种激烈的方式。为什么?  屈原生当战国乱世之中,作为楚王的同姓贵族,作为一个士大夫,当楚国被攻破颖都的时候,当秦将白起把颖都屠城的时候,尽管一个人流落在外,尽管他还有很多国家可以去,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宗庙和自己的国家都已经万劫不复了。他生命的最好的终结就是随着这一切一同归去。  屈原之死既是一种殉国,也是一种无奈。用郭沫若先生的话说,他是在自己美好的理想和不能实现理想的现实之中被撕碎的。所以,这样一个人,他必须采取这样一种惨烈而决绝的方式来处理生命。  但司马迁在生死关头,采用了另一种方式,他看到了比生死名节更重要的事情。  司马迁有一封著名的信,是写给好朋友任安的,叫做《报任安书》,完整地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死的态度。  在信里,司马迁回顾了自己下狱、受刑整个过程。他说自己非常冤枉,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诬陷,满朝文武没有人来救他。这种情况下,他当然可以选择死亡,以维护自己的尊严。  可是,他没有。他接受了作为男人最难以容忍的耻辱:腐刑,就是被割去了生殖器。  他为什么要忍辱偷生呢?因为他有一件更大的事必须完成,就是他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成一家之言的《史记》。  从他的父亲司马谈把这样一个史官的大业托付给他的时候,就告诉他,周公死后五百年而有孔子,孔子死后五百年至于今,没有人能够“绍明世”、“续《春秋》”,来把这样一个时代记录下来,传承历史。所以,司马谈临死之前,把编撰《史记》的重任交给了司马迁。所以,司马迁说,他面对历史托付下来五百年一人的使命,他自己的态度是“小子何敢让焉”。天降大任于斯人,有这么大的事情,那么宁可受辱也绝不轻生,这就是司马迁的态度。  其实这样的态度,跟庄子给我们讲述的生命态度,可以形成一个映衬。  庄子对于生命的态度,第一他不怕死,第二他绝不找死。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因为在生活中受到挫折,或者感受到压力,就选择了轻生。  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害怕生命中的挑战呢?  现在,在大学里的学生都承受着一种压力,大家心情很沉重,就是在这个独生子女时代,轻生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在一些大学里,按年度去统计,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的自杀率真是不低啊。  原因无非几种,最多的一种是感情问题,恋爱没处理好,觉得此生无望了,殉情。第二种,工作没找好,觉得自己从小就是一个尖子,上了这么好的学校,社会还不接纳自己,愤而轻生。第三种,觉得学习压力太大了,觉得太压抑,人生没有什么乐趣。  这些轻生的孩子在他们的人生刚刚到达20个楼层的时候,把自己连同他们的背包一起从楼上扔了下去。他们的理想还没打开,甚至也没来得及放下,一切就都陨落了。  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生活在小皇帝的那种环境之中,四个老人、两个大人供着一个小孩子。这个家庭是个金字塔,孩子永远在塔尖之上。这样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惟我独尊?  但是,社会也是一个金字塔,每一个公民刚刚走进社会,就意味着要做塔的基座。  我们现在一个悖论,就是每个从家庭的塔尖走出来的独生子女不肯做社会的基座。当不愿意做基座的时候,他面对的不简单是心理的失衡,走到极致就是对于生死轻易的选择。其实,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在今天种种压力下,人由于这种失衡而采取的对生命最草率的一种处理。  轻生的方式在今天有两种,一种明显的方式是果决地把自己像一件破衣服那样从高楼顶上扔下去。  另外还有一种隐蔽的轻生方式,就是让自己放任自流。在工作岗位上他不思进取了,在一个无望的家庭中不营建感情了,在朋友圈中穷困潦倒、醉生梦死了。这个人成为了行尸走肉。他的肉体的生命没有寂灭,但是心其实已经死了。他那个痛至极点的心也已经寂灭了。  今天我们讨论生死这个话题,看起来很远,其实离每一个人很近。  我们生命中究竟还有多少肌体在活着?我们的心中到底还有多少梦想在活着?我们的未来到底还有多少希望在活着?人跟人的回答并不相同。  所以,带着自己心里最初的梦想,以庄子的豁达去穿越生死大限,也许在今天要比庄子生活的那个时候更重要。庄子那个时候物质太贫瘠了,人的选择太少了,所以活下去会变成一个单纯的愿望。  而今天人可能拥有太多的富足,但是在抉择的迷惑中反而会不堪重负。也就是说,抉择过多,人生之累相对也多。  所以在当下,不仅是抉择生与死这种外在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心灵中让多少有价值的生命能够真正活下去。  《庄子》看似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如果真正把他和我们自己的状态联系起来,会发现庄子的悲天悯人在于他的每个故事都贴近人心。  看见自己内心中生与死的较量,看见我们可以活下去的那个希望,其实我们是可以在有生之年真正做到乐生,做到顺应,做到当下的快乐,活好每分每秒。真正到生死大限来临的时候,有一份微笑的坦然,可以面对死亡说:我此生无憾。  其实这是我们每一个凡人可以企及的境界,这也就是庄子在今天的一个解读。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十二章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庄子认为,在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而面对外在的世界,则应该通达和顺应。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内心的坚持和外在的顺应呢?  庄子在他的书里面提出一种人生的价值观。这一次他是假托了孔子之口说的。《知北游》篇中说:“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这两句话怎么理解呢?  “外化而内不化”,字面上的意思是说,外表随物变化,而内心有所坚持,凝静不变。  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需要顺应规则,遵从法度,与人交往,这一切都是我们可以叫做外化的东西。一个人在表面上可以非常随和,一切可以放下来,与人融通,这就是一种化境。但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他自己,有他独特的价值观,有他独特的风格,有一个人内心的秉持,就在于他的内心真正有他的“不化”。  也就是说,生命应该有所坚持,而生存可以随遇而安。  我们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吗?其实,这个命题对今人来讲更加重要。  我们外在的大千世界每天都在变化着,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每天出现的新情况、提出的新规则对每个人来讲都是一种新的尺度、新的坐标。我们是食古不化,坚持自己保守陈旧的、循规蹈矩的、墨守成规的准则,还是与时俱进调整自己呢?  “外化而内不化”,就是说,面对外在的世界,则应该通达和顺应;而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  那么,为什么对于外在世界,我们一定要通达和顺应呢?  芸芸众生,大千世界,有太多太多的不得已,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人人会在这个世界上遭遇危险,人人都会面临一些困境,人人都会在一些突然而来的变故中遭遇到一种内心的挑战。  我们能做到处变而不惊吗?  庄子在《秋水》篇里面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还是假托为孔子。孔子有一次周游卫国匡地的时候,突然之间遭到了卫国人的围攻,大家把他一层一层地包围起来。孔子坐在那里,“■歌不■”,在那儿弹着琴,唱着歌,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这时候,他的弟子子路慌慌张张地进来了,一看老师还这样呢,就质问老师说:“何夫子之娱也?”外面都要打进来了,咱们有性命之忧了,您怎么还有娱乐的心思啊?  孔子淡淡地说:“来,吾语女。”你过来,我告诉你我是怎么想的。  孔子说:子路啊,你看看我这个人,我的道行陷于穷困之境已经很久了,叫做“我讳穷久矣”,这是为什么呢?这是我的命。我希望我的道行通达也已经很久了,但是也没有得到,为什么呢?这是时运不好。在尧舜的时代,政治清明,天下是没有不得志的人的,并不是因为他们智慧高超;在桀纣的时代,暴君当道,天下没有得志的人,也不是因为他们才能低下。这一切都是时势造成的啊!  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勇敢,一个人在水中穿行不避蛟龙,这是渔夫的勇敢;一个人在陆地行走不避犀牛猛虎,这是猎人的勇敢;一个人在白刃相交于前,能够视死若生,这是烈士的勇敢;懂得穷通之道是由于天命时运,遭遇大难而不畏惧,这是圣人的勇敢。  最后,他安慰了子路一句,说“由处矣”,你就稍安毋躁,歇歇吧,“吾命有所制矣”,我自己知道我的命数是有定数的。  又过了一会儿,果然有个带着兵器的军官进来,对孔子说:对不起,我们弄错人了,我们围的是一个叫阳虎的人。《论语》里面对这件事也有记载,说阳虎的面貌跟孔子面貌有点相似。现在知道你不是阳虎,我们向你道歉,撤兵了。  庄子在他的《秋水》篇里为什么要引用到这个寓言呢?这是为了告诉人们,只有内心安静、勇敢,在外在的气度上才能表现为处变不惊。  这就是内心有所秉持,是为“内不化”。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太容易受外在言论的干扰了。这样一个丰富的物质时代,只要有几个人跟你说话,三人而成虎,就能够影响人的想法;如果七八个人一起鼓噪,那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就很容易了。  我读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有一个人,他的朋友跟他打赌,说:你今天在你屋子里面挂一只空鸟笼子,挂一些天之后,你非养鸟不可。他说:不可能。挂鸟笼子和养鸟,是两回事。  他朋友说:那我们打个赌吧,你挂一个鸟笼子试试。  他就真在屋里挂了一个鸟笼子。从他挂上鸟笼子起,到他家来的客人不经意地都要看一眼笼子,然后就问他:你的鸟是死了,还是飞了?你原来养的是什么鸟啊?要不然我给你送一只吧。  这个人跟人解释。第二天,客人又来了,说:你看看空笼子还挂在这儿,你特伤心吧!你那鸟死了多长时间了?你是不是不会养鸟啊?我给你买了一本养鸟的书,看看吧。  到第三天,有人就开始捧着小鸟来了,说:大伙儿看见了空鸟笼子,鸟死了,挺可惜的。我送你一只鸟吧,还有鸟食,我告诉你怎么养鸟。拿鸟的,拿食的,拿书的,来的实在让这个人不堪其扰。  没过一星期,他说:算了,我就养只鸟吧,省得别人成天问这个鸟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这个笼子里真地养上了鸟。  这是一个寓言吗?它多像是我们的生活。  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内心都是有所坚持的。但是,日常生活总是在考验着我们,外部世界总是在试图改变我们。这其实就跟空笼子终于养上了鸟是一个道理。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会改变一种习惯呢?是因为我们“内不化”的力量太弱了。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十三章    庄子所说的“内不化”,是指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一个人的内心不要受外界的影响,一定要有所坚持。  庄子所说的外化,则是指在与外界相处时要通达,要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相顺应。  但一向超脱的庄子,为什么会提倡顺应外在世界呢?  庄子在他的《人间世》里,假托孔子之口说:人间万事有很多规则,有两种东西你必须遵守,一个是命,一个是义,这是“天下大戒”。什么叫大戒?就是足以为法的最大的戒律。子女事亲,对父母尽孝,这就是命,命定的必须要这么做。人臣事君,对国家尽一份忠诚,这就叫义,是无法逃避的必须做的事。  我们所了解的庄子一直提倡特立独行,遨游天地,心游万仞。在这里,他又提倡遵守这命与义的“天下大戒”,与我们的想像有所不同。  其实,在当今世界,我们哪一个人能够跟他人没有关系呢?我们哪一个人光凭着内心的骄傲,光凭着内心的一种秉持,就可以安身立命呢?  有一个故事说得好:  有一个使者考察天堂和地狱。他下到地狱的时候发现,被罚到这里来的人,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都像饿死鬼一样,每天非常痛苦。地狱里不给他们吃的吗?不,有吃的,问题是给他们手里勺子太难用了。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把一米长的勺子,尽管勺子里面装满了食物,但怎么也放不到自己的嘴里。所以,地狱里的人越想吃到东西,内心就越受煎熬,所以形容槁枯,面黄肌瘦。  这个使者又到了天堂。他看到天堂里每一个人都是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他觉得天堂的日子这么好啊。但是他看到一个现象,大吃一惊。天堂里的人吃食物跟地狱没有差别,每个人手中拿的也是一米长的长把勺子。  为什么天堂里的人能够那么和美欢畅呢?只有一个奥秘,天堂里的人用长把勺子互相喂别人食物,而地狱里的人是用长把勺子往自己的嘴里喂,所以永远挨饿。  其实,这就是我们的社会真相。我们手中可能都拿着一米长的大勺子,这就是社会赋予我们的、你必须接受的一种规矩,是社会的法则。  为什么要提倡人的外化呢?当你用长勺子给他人喂食物的时候,你内心真正有所坚持的东西才会得以实现。大家互相扶助,才会其乐融融。  庄子提倡顺应外在世界。同时,他进一步认为,人在处世时,有一件更难的事:言语。  说话可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最基本的工具,我们在说话时,应该注意什么?什么可说?什么不可说?  说话这件事可是个难事,言多语失啊。庄子还是借孔子之口说:那个时候,两国之间的外交,远的地方要有使者传话,近的地方要凭书信保持交往。两国之间,不管书信往来,还是言辞往来,都要可靠,都要忠信。  庄子说:什么样的话最难传?“夫传两喜两怒之言,天下之难者也。”最难传的就是两国国君带有喜怒的言词。两个国君喜欢的言词,传话者往往会添上更多的好话,两国国君愤怒的言词,传话者往往会加上更多的坏话。失真的言词没有人相信,传话者会招惹杀身之祸。  那么,传话者怎么才能做到不失真呢?应该“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也”。也就是说,平平实实传话,千万不要添枝加叶,添油加醋。所以,语言一定要非常慎重。  有这么一个传说:  在非洲的一些部落,老酋长在传位的时候,总要找到富于智慧的年轻人来继承衣钵。酋长用什么去考验人的智慧呢?  老酋长问一个他看重的年轻人,说:“你给我做两顿饭。你一定让我吃得非常舒服,合乎我的胃口,我才能把衣钵传给你。第一顿饭,你去给我找天底下最好最好的东西来给我做。”  这个年轻人做好了,端上来,揭开盖子,老酋长一看,是用舌头做了一餐饭。酋长问:“为什么你要找动物的舌头呢?”这个年轻人说:“因为天底下最好最好的言辞都是说出来的,再也没有比舌头更美的东西。”老酋长说:“说得对。” 就把这顿饭吃了。  酋长接着说:第二顿饭,你去找天底下最最难吃的东西,拿来也给我做一顿饭。”  这个年轻人又做好了。老酋长揭开一看,一模一样,还是舌头。  酋长问:“你为什么又给我做了一顿舌头啊?”这个年轻人说:“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灾难都是因为舌头造成的,再也没有一样东西比舌头更惹祸的,天底下最坏的东西就是舌头。”老酋长说:“好,你已经洞悉了天下的明理,所以这个酋长之位是可以传给你了。”  这样一个传说恰好和庄子所说的“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相吻合。  这个舌头怎么能让它不成为天下最巧言令色、最虚妄无聊的东西,也不成为天下灾难的肇端呢?那就是要做到“传其常情”,实实在在传递出事情最真实的部分。  现代人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面对千变万化的外在世界而内心不变。  如果我们没有内心的定力,就会随波逐流,丧失自我;但如果我行我素,桀骜不驯,又会被社会所不容。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内心的安定?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庄子所提倡的坚持内心而顺应外在的境界?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十四章    庄子在《大宗师》里面,讲了这么一个老人的经验:  一个老者,年事已经很高了,却面如孩童。别人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么年轻?  老人说:我懂得道啊。要参透圣人之道,必须有所持守。这持守参悟,有七个阶段:“吾犹告而守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首先一步,要“外天下”,也就是说,忘记天下所有牵绊你的人情事故。比如说住房子,你住得舒服还是不舒服,吃美食是可口还是不可口,所有的这一切,其实是身外之事,不要在心里牵挂太重。如果你把外在的一切,包括社会规则、人际关系等等,都排除在你的心外,你就远离了世故,远离了很多外在能约束你的规矩法度,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叫“外物”,就是把物质世界的东西尽量剥离出去。其实“外物”很不容易。比如人的口腹之欲,要真正忘掉,真难。现在有多少人因为吃河豚而中毒,他们为了河豚鱼的美味,甘愿用生命去冒这个危险。其实,冒险的人有没有想过亲人的牵挂?有没有想过他生命的分量?有没有想一想明天你自己生命中还有哪件事情没做?其实这就是不能做到“外物”。所以,庄子说,外物是第二步,把所有物质的东西,从你的心里拿走。  第三步,有点难了,叫做“外生”,也就是说,超越了生死。超越生死,并不是不看重生命,不重视人生,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从容自在,朴素欢喜,活在当下,享受你的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安详地穿越人生。  第四步,人就要彻悟了,叫做“朝彻”,心境洞明澄澈。当你把外在一切东西都腾空了,你的心灵开始有了虚灵之境。大家知道,只有空旷的屋子可以装下光明,只有真正干净的房间,阳光照进来的时候可以达到“虚室生白”,这是一种温暖欢欣的境界。  第五步,叫做“见独”。独是什么?是指惟一,指的是惟一的天地大道。见独,就是人能够达到洞见天地万物的道理这一精神世界。天下纷扰的万事万物,在你的眼睛里已经不再神秘。你不会再孤立地看很多事了。你的思想会更加通透明了。  第六步,叫做“无古今”,你能够贯穿古今的长河,没有时间的限制和阻隔。我们今天讲庄子,讲孔子,讲先秦的诸子,我们都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所谓“道不远人”,他们真正的道理都贴近当下,在今天依然让我们感慨感动。我们今天看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他们的诗词歌赋依然让我们怦然心动。这就是无古今。  当古人的这些切肤之感、天地之叹都进入到我们的生命之中,我们才达到庄子所说的第七重境界,叫做“不死不生”,追求到了一种人生的永恒。  人生不会因为物质生命的陨落而真正寂灭,也不会因为有这个形体存在而忽略了生命的本真,这大概就是庄子所谓的不死不生吧!  不要认为道家永远只提倡精神的自由,而没有规则的顺应。道家并不是只知道吸风饮露、不食五谷、遨游天下,他们也跟我们一样。  庄子所提出来的“外化而内不化”,是要我们的心灵逐渐地腾空,把我们心中杂念逐渐地排除,让我们心底真正那个内化的依据能够有所秉持。而在外在,本着内心的宽容和洞察的清明,随遇而安,不与世争,这样的话,我们可能会把每一个当下活得更好,会把人生整个的流光以一种从容的姿态安详走过,少了很多的纷争,少了很多矛盾,而我们最后会获得一个圆融的合乎道的、合乎天地自然的自己的生命境界。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十五章    庄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游。  人的本性是无羁无绊的,只有释放了人的本性,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人的本性,不应该被外物所役使,所左右。顺乎自然,就能获得人生的幸福快乐!  读《庄子》,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最高的境界叫做“逍遥游”。  这个“游”字,庄子用过很多。比如,他说在天地之中,要达到“乘万物以游心”的境界。那么,什么是“游”呢?我们每一个人能够达到“游”的境界吗?  《庄子》里有一篇叫《在宥》,这一篇里面,庄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云将到东边游历,经过扶摇神木之枝的时候,见到了这样一个人,名叫鸿蒙。鸿蒙是自然元气凝聚、混沌未开的老头儿,此刻他正用手拍着大腿,像鸟一样跳来跳去地玩儿,“雀跃而游”,很开心的样子。  云将问道:老头儿,你是谁啊?你在干什么呢?  鸿蒙也不停,还在用手拍着大腿,像鸟一样跳着玩儿,回答了一个字:“游!”说我在遨游呢。  云将说:我有问题想要来问问您。老头儿天真得像个小孩,仰面看着云将,又回答了一个字:“啊!”  云将说:“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这样的一个天地万象,没有一样事情是和谐顺利的。我愿意合天地所有精华之气来养育芸芸众生,使百姓的生活风调雨顺。我这样一个理想,怎么才能做到呢?  没想到这个鸿蒙继续拍着大腿蹦来蹦去,嘴里回答说:“吾弗知!吾弗知!”我不知道啊!我不知道啊!  云将什么答案也没问出来。  又过了三年,云将又东游,在有宋这个地方恰好又一次碰到了鸿蒙。这一次云将非常认真,快步上前,把鸿蒙尊称为“天”,说:您还认识我吗?我终于又遇到你了。你这一次一定要回答我的问题。  鸿蒙对他说:我在天地之间浮游,从不知道追求是什么;我随心所欲,自由自在,不知道要到哪里去。我只知道纵游在纷繁的世间,观察天地万物。我哪里知道什么道理啊?  最后在云将一而再、再而三的坚持之下,鸿蒙终于脱去了一副老顽童的外表,把心里最朴素的真理说了出来。他说了两个字:“心养。”“心养”,其实也就是“养心”,修养心灵。  现在我们常常提到“养生”,但是很少提到“养心”。让你心中有一些意念,有一些彻悟,有一些天地至理,有一些生命最真纯的愿望,能够真正地自然生成,并且让你看清自己。  其实,小到一个个人的生命,大到自然社会的万物之理,都在乎心养。  鸿蒙告诉云将“堕尔形体,黜尔聪明”,你要忘掉你的肢体,抛开你的聪明,把你所有外在的一切都忘掉,做到“伦与物忘”,人投身到大自然中,用你更多的心智,去体会大自然给你的一切。当你真正能够顺乎自然,让心真正飞翔起来,释放出来,就做到了“解心释神”。  我们怎么样才能像鸿蒙一样,拍着大腿跳来跳去,玩乐天真得像个孩子,逍遥自由?庄子认为,只有释放了人的本性,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但是,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当我们在生活的压力之下,当我们处于社会所赋予的各种角色之中时,我们想到过自己内心的真正感受吗?我们是不是已经被束缚了本性而全然不知呢?  当我们真正进入社会之中,当我们被一个社会角色所规范的时候,当我们追求名利的时候,我们已经被束缚了。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别人可以帮助自己,只有自己解放自己的心灵、释放自己的魂魄,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自然顺畅。到这个时候,天下的众生万物会各复其根,人不再矫情了,人不再强制了。去掉了所有的强制,这个世界会是一片葱茏的绿色。  我们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验,节假日去逛公园,看到的树木都是被修剪过的。有很多公共场所都把树木修剪成一个个动物的形状。每当我看到这样的景观时,心里就非常纳闷儿,植物本身不是动物,我们没有必要逼着动物成为植物,我们又何必非逼着植物去做动物呢?  其实,我们今天繁华的物质世界不是不够美好,而是这种美好有了太多人为的痕迹和社会化的标准。我们能够贴近自然的地方已经太少了,所以我们就不再有拍着大腿像鸟儿一样跳来跳去那样的欢欣。  什么样的人生是至极人生呢?  鸿蒙告诉云将:“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无问其名,无窥其情,物固自生。”  天地万物纷纭,应该各自回归各自的本性。浑然不用心机,其本性才会终身不离。如果使用心机,就会失去本性。不要去追问它们的名称,不必去探究其中的道理,让这个世界上的一切自由生长吧,让各种生命自然蓬勃吧,这才构成了天地和谐。  我们今天远离这个境界已经太远太远了,我们已经有太多的时候习惯于追问,习惯于探究,却忘记了自己的本性。  有一个寓言,说的是青蛙看见蜈蚣行走,非常好奇,就问蜈蚣说:“你看我就四条腿,有前后的分工,每次都是一蹦一蹦地前进。你这蜈蚣号称百足之虫,有这么多只脚。我就是不明白,你走路的时候,最先迈的是哪只脚?”  这句话一问,蜈蚣“啪”地就顿在那儿,不会走路了。  蜈蚣说:“你不能再问我这个问题,希望你以后也不要问任何蜈蚣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先迈哪只脚。我要一思考,我所有脚都不会动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走路了。”  这多像我们的生活。  大家想一想,我们生活中的头绪之多,大概比蜈蚣的脚只多不少吧?你的生活,你的工作,你的交友,从老人到孩子,从领导到同事,当这一切一切顺理成章地成为你生活的组成部分时,我们是无法过多思考的。  大家都知道这句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上帝也许是在笑我们违背了一种顺其自然的真实。  所以,庄子有这样一个观点,叫做“有大物者,不可以物”,也就是说,真正拥有了这个天地世界,就不要被外物所役使、所左右。不要拘泥,不必刻意,顺乎自然,这一直是庄子至极根本的观点。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十六章    庄子提倡顺乎自然,但在现实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社会标准规范着我们的言行,有那么多名利诱惑摆在我们的面前。  那么,我们该怎么样面对诱惑,减少迷惑,让自己保有本性的真实和澄澈呢?  庄子说过一句惊心动魄的话:在我们的这种以圣贤为规矩法度的价值标准中,“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  也就是说,从尧、舜、禹大治天下以来,人们无不在以外在的物质标准去改变人的本性。  庄子说:人人都看重自己的一些东西,“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  同样是抛弃生命,听起来好像很不一样,小人为了一点点利益,可以丢了性命,大家会不齿。士为了名誉放弃了生命,大家会觉得这是应该的。士大夫为了一个家族的利益,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大家会觉得很好。而圣人为了天下的安定而抛弃了个人的生命,这叫做崇高。  但是在庄子看来,这一切是一样的,无非是“事业不同,名声异号”,但是。“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从“以物易性“这一点上来讲,都是一样的,都是不应该的。  庄子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诱惑和迷惑,“小惑易其方,大惑易其性”。小迷惑改变的是人生的方向,大迷惑改变的是人的本性。  这两句话值得我们今天好好地玩味。  今天这个世界,迷惑少吗?诱惑少吗?困惑少吗?疑惑少吗?充天斥地这一个“惑”字,古往今来莫过于21世纪如此之多!  在这个惑里面,小惑能改变我们的人生方向。比如说孩子高考,填报志愿。一个孩子说:我想学物理,我对宇宙的奥秘、对天体黑洞感兴趣。但是家长说:学理论科学能学得出来吗?咱们学金融管理吧,以后能挣钱啊。一个考文科的孩子说:我想当诗人,我的志愿是念中文系。家长说:当诗人以后能挣饭吃吗?学法律吧,以后当律师啊,收入高。其实这就叫“易其方”,为了某种现实的功利的目的,改变心中的理想。  这是小惑,而大惑会“易其性”,也就是说,让一个人做出跟本性相违背的事情来。比如说,这个世界的不忠,不孝,不义。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呢?所谓利令智昏,当利能够令智昏掉,心中就不再有洞明清澈的智慧,那么,一切迷惑会让我们改变本初之性。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得到了一张天下无双的弓。这把弓用多年的紫檀古木制成,沉实、压手,非常好用。  这个人爱不释手,但又觉得它不够华美,太朴素了。于是,他找了一个天下第一的能工巧匠,请他在弓上雕刻一幅行猎图。  这个巧匠尽心施展一身的技艺。行猎图完成了,雕刻在弓上,果然惟妙惟肖,有奔跑的马,有追逐的猎物,有搭弓射箭的勇士,有天上的太阳,地下的土地,还有遍布整张弓的美丽的花纹。  这个人欣赏着这张弓,感觉现在这张弓才真正叫做至极完美。这个时候,他搭弓引箭,用力一拉,“嘣”的一下,弓在他手里断了,恰恰是因为这个木头上承载了过多的美丽的花纹。  弓看起来很美丽,却因为美丽而失去了它成为一柄良弓的可能。我们有多少时候就是为了这种表面的装饰而失去了生命本初的质地。这就叫做“舍本而逐末”。  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一柄弓呢?我们本来可能比现在更好,但是,我们由于没有看见自己真正的生命本初,没有认清未经雕琢的原始面貌和心中的朴素愿望,我们常常会做出损性而伤命的事情。  贪欲往往折损了人的本性,使人成为物质的奴隶。  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如果一个人丢失了自己的本性,在疯狂地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灾难也会随之而至。  人心应该是自然的,不应有很多刻意的羁绊和外在的雕琢。只有这样,才不会迷失自我。  有一个传播很广的寓言:  一只小狗问它妈妈:“我有一个朋友跟我打赌,说你只要做到一件事,就能够得到最好的幸福、最大的欢乐,就是抓住自己的尾巴。我这一天就跳着蹦着追自己的尾巴,怎么抓也抓不着。妈妈,我这一辈子是不是就达不到幸福和快乐了呢?为什么我连自己身上的东西都抓不着呢?”  小狗妈妈笑了:“幸福和快乐就跟你自己的尾巴一样,你没有想着抓住它的时候,你自己往前走,它永远都跟着你。你为什么非要抓住它不可呢?你忘了它吧!”  人永远不要和自己已经获得的东西去较劲。  小狗的尾巴是它身体的一部分,自己往前走,一切会跟随你的。  人生的幸福快乐,其本身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刻意追求,往往得不到。但如果认真地生活,幸福快乐就永远跟随着你。其实,这就是叫做无心得。  庄子一向不崇尚人的刻意,一向不崇尚人的矫情。  他希望所有的生命就像天地间蓬勃的植物和快乐的动物一样,真正能够在这个世界上以一种朴素归真的姿态而出现。  庄子有一种观点,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  “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 水什么时候能够照到天地万物呢?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就是水是安静的时候。  我们想一想,急流大浪中,水照到自己的影子吗?当我们的心也像急流澎湃、大浪汹涌的时候,世间万物也照不进我们的心里。  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参破世间的至理呢?需要我们心静,静得像一面镜子,成为“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这样的心对于世间的万物既不逢迎,也不拒绝,安安静静、坦坦然然地去接受、去反射、去照见而已。  当我们的心灵保持这样的状态时,我们会以一种最清明的理性看见了世界,也看见了自己。  镜子是什么?从镜子表面来讲,无非就是一层玻璃。镜子和玻璃的区别是什么?就在于它里面含有一层薄薄的水银。  没有水银的玻璃,你只能透过它看见外在的世界;当有一层水银膜挡在那里,你就可以通过它看见自己,同时你也可以看见世界。  我们的心里应该拥有这么一层水银,把我们眼前的玻璃化为一面镜子,不仅外视世界,而且自视内心,让这样的一方天地之鉴可以照见自己生命的本真。  庄子一直都提倡人心一定要自然,不要有很多刻意的羁绊和外在的锤炼。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十七章    《庄子》中有一篇叫《马蹄》,说:“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马的蹄子可以踏霜雪而飞奔,马的皮毛可以抵御风寒。它吃草喝水,自由驰骋,蹦蹦跳跳,欢欢畅畅,这就是马的本性。你让马住进高大的殿堂,它不会感兴趣。  但是很不幸,伯乐出现了。伯乐说:“我善治马。”他是怎么对待马的呢?他要修剪马的毛发,对马蹄子要烧治、要削刻、要烙印,给这些马勒上马嚼子、捆上脚绊子,关进马槽里拴住。等伯乐做完这些的时候,马的十有二三都已经死了。  伯乐还要训练呢!他要让这些马饿着、渴着,奔跑、驰骋,编队整齐、步伐一致,前面有马嚼子勒着,后面要有鞭子赶着。到这个时候,马已经死伤过半了。  其实,庄子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价值判断。  我们站在社会需要的角度,可以评价伯乐是一个善于发现骏马、训练骏马的优秀人才。但是庄子认为,伯乐恰恰是戕害马天性的最大的凶手。因为他违反了马的先天本性,扼杀了马的欢乐。  在庄子看来,所有这些外在的雕琢治理,实际上都违反了自然本初之意。也就是说,每一个生命都要求得到尊重,也应该得到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本初是什么样的,就应该让它是什么样的。  所以,庄子说:“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我所说的耳聪,不是说他能听到世间所有的声音,而是他自己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音;我所说的目明,不是说他能看见世间所有的事物,而是能看见自己。  一个人真正的聪明,都不是作用于外在世界,而是静下心来,发现自己生命中最本初的愿望。  一个小小的婴儿,他的价值观跟我们是不一样的。  我见过这样的场景。一个六七个月的小婴儿,周围堆着各式各样的玩具,豪华的积木啊,漂亮的绒毛熊啊,电动火车啊。可是他一概不感兴趣,手里拧着一个空瓶子,专心致志地玩儿。  家长会按照自己的判断,热烈地对孩子说:“你看这个电动娃娃多漂亮啊!你看看这个小火车可贵了,这个益智玩具设计得多巧妙啊!这个瓶子是个废物,给你扔了,咱们不玩这个。”  这个空瓶子真的是废物吗?一个孩子在把玩这个瓶子的时候,那是他智力的发现,快乐的享受,而那些所谓昂贵的、华美的、益智的玩具,在他的眼中,可能视如粪土。  我们想想,身为父母,我们有几个人尊重过我们的婴儿?我们总认为孩子必须接受着大人的训导,殊不知在一个小婴儿的心中,有自己的快乐。  对一个家长来讲,家里的东西,只要安全和卫生,没有什么不是孩子的玩具。一切一切,他喜欢的就是他的快乐。  在纷繁喧嚣的世间,怎么样才能认清自己的心灵,发现自己的本性呢?  庄子认为,只要保持内心的恬淡清净,以淡漠自然的态度去面对,你就可以保持一颗健康的、恒久的心。  其实,对人,对马,对植物,甚至对自己,我们缺少的就是以一种静观之心去尊重真正的物性。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木匠在干活的时候,手一甩,把手腕子上的表给掉了。他到处找,但是遍地都是刨花木屑,一时找不到。徒弟们也来帮着找,人多眼杂,四处翻查,可是房间太乱,地上杂物太多了,怎么都没找到。这时候天黑了,大家说,等明天天亮再找吧。  木匠的小儿子一个人在木工房里玩儿。晚上,他回去对爸爸说:“爸爸,我把你的表找回来了。”  木匠大吃一惊,问:“天都黑了,你怎么找到的呢?”  小孩子说:“你们大家都走了,我一个人坐在那儿,就听见那个秒针嘀嗒嘀嗒的声音。我顺着声音过去,翻开刨花木屑,就把表拿着了。”  这是生活里发生的一件小事,但却说明了一个大道理。当我们身处世间的喧嚣嘈杂,纷纷扰扰地追求,忙忙乱乱地寻找,往往一无所得。  一颗孩子的心,安静天真地倾听,就能听到最细微的声音。这时候就是我们找到的依据。  一块巨石,懵懵懂懂、浑浑沌沌放在那里,雕塑家开始工作了。他要雕一个美女头像。  一个小孩子坐在旁边。他惊讶地看着雕塑家用手中的刻刀,把一小块一小块石头凿落下来,一个玉洁冰清的美人,就从石头里一点一点地浮现出来。  浮出她的眼睛,眼睛是顾盼生辉的;浮出她的嘴巴,嘴巴好像能说话似的;浮出她的面颊,面颊上有一层圣洁的光彩。  孩子特别奇怪,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她藏在里面啊?你是怎么把她给找出来的啊?”  雕刻家回答说:“我不知道她藏在石头里,她其实藏在我心里。我只不过是把我心中的美人搬到了石头里。”  其实,我们把每天从事着的日常工作仅仅当作一个职业,完成的仅仅只是一件器物,而并没有在工作中移植我们心中的愿望和梦想。  我们没有把手中的职业变成一个载体,来实现生命与职业的沟通。  其实,做到生命与职业的沟通,并不是依赖技巧,而是依赖我们心中的愿望和梦想。  这是需要勇敢和自省的。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真正能够养心,让自己的心合乎自然。用庄子的话来讲,叫做:“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今天我们说淡漠,似乎这是一个贬义词。庄子的淡漠,指的就是恬淡的心境,清静的行为。当这个世界过于喧嚣嘈杂的时候,我们是需要一点点恬淡清静的。当我们的心对世界万物可以淡然处之,很多事情就可以持久了。  有一个小故事说得很有意思:  有一个国王得到了三个进贡来的小金人。这三个小金人形态一模一样,重量分毫不差。国王就问:“那这三个小金人哪个更好更贵重呢?”  有一个睿智的大臣告诉国王:“拿一根草,从它的耳朵捅进去,看从哪儿出来,就能够知道了。”  第一个小金人,草从左耳朵捅进去,从右耳朵出来了。第二个小金人,草从左耳朵进去,却从嘴里出来了。第三个小金人,草也从左耳朵捅进去,结果掉到肚子里,不出来了。  这个国王恍然大悟,说:“我明白了,第三个小金人最贵重!”  为什么呢?其实这就像是我们的生活。  在今天这样一个过于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听到的言辞、消息、故事、道理太多太多了,左耳进,右耳出,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情形,根本就没有经过大脑。  第二种人呢,是进了耳朵,从嘴里出来了,听见什么道听途说的消息,信与不信,都去传播。  而第三种人,从耳朵进去,落在肚子里,再不说话了。这是一个沉默的人,但他是一个有辨别的人。他能了解自己的愿望,他能分清世间的真伪,很多东西不热衷,不逢迎,而以一种沉默的姿态让自己“游心于淡,合气于漠”。  我相信,一个真正明朗、健硕的精神世界,是要依赖于我们自然的、朴素的、健康的、富于活力的肢体之上的。  让我们放下更多的计较,放下更多的喧嚣,放下更多的急功近利,看到长远的未来,以庄子所说的这样一种淡与漠,去保持我们恒久的心。  这种淡与漠不会消除我们生命的激情,却能把我们的情愫变为一种更恒久的、更持续的生命力量。它会让我们终其一生,保有自己的本真。  人生的本性,就是不受到社会的雕琢,不违逆内心的本真,看清晰心中的愿望,真真实实地走自己的人生路。在这样的淡与漠中,在这样的不违真实里,合于天地大道,实现自我修炼,终至大化天成。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十八章    我们常常感叹人生苦短,如何在短暂的人生中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最佳状态呢?  庄子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他的生活状态。怎样才能有一个好心态?怎样才能活出生命的最佳状态?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人生百年。我们生命里面的这一段光阴,跟整个时间的流程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用庄子的比喻来讲,“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忽然而已”,好像是一匹白马从门缝里跑过去,那样倏忽一瞬一样。  那么,这么短的流光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怎么样才能真正地善待生命?怎么样的生命才是人生最有效的呢?  庄子面对这个问题,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态度,那就是:达生。  面对生命,我们首先要有一种旷达的态度。这种态度会决定我们生命的质量。心态决定人的状态。  什么是真正的旷达?  庄子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 是什么意思呢?真正通达生命真相的人,不去追求生命中不必要的东西。也就是说,在生命中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要用此生的光阴去追逐了。  大家会反问,既然我认为没价值,我还会追求吗?当然,有的时候我们为声名所累,有的时候我们趋同于社会的价值,为了人生中“无以为”的事情,我们就为了一口气,去追求得还少吗?  有时候,一个高考生,考上了一个他并不喜欢的专业,仅仅因为这个专业在清华大学。所以,他宁可服从调剂。家长骄傲地说:“我儿子上了清华啦!”孩子说:“我戴着清华的校徽啊!”其实他心中也许会有一种隐痛。他真正喜欢的专业可能在他第二志愿的那个学校。此生,他错过了。  有时候,年轻人,可能为了娶一个绝色的女子,也可能是为了嫁一个富商,也许会舍弃心中真正的爱情,仅仅因为众人的目光和心里的虚荣。此生,他(她)错过了。  如果说真正做到“达生之情”,能够不去追求生命中的“无以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是什么意思呢?通达命运真相的人,不去追求命运中无可奈何的东西,命运中达不到的目标。他提醒我们,放下我们心中那点较劲儿的、执拗的东西。  在艾尔基尔这个地区,山里的猴子经常跑到农田里祸害庄稼。它们的目的很简单,无非是为了自己一点生计,储备一点粮食。所以,这个地区就发明了一种捕猴子的方法,农民们在家门口放一点米,诱使猴子来。其奥妙在于用什么样的容器来装这点米。  这是一种大口的瓶子,却有细细的瓶颈。瓶颈的尺寸有奥秘,很细小,恰好可以容纳一个猴子的爪子伸进去。但是,一旦猴子抓住一把米,攥上拳头,就拔不出来了。  这个时候,如果“达生”,那么猴子可以放下米,爪子还能拔出来。但是没有一只猴子愿意这么做。  在这个瓶子里面,自然有大把大把诱人的白米,猴子们夜里来偷米的时候,把它细细的爪子,顺着那个瓶颈伸进去。到了早上,你会看见一只一只猴子在那里跟那个瓶子较劲儿,手里紧抓着大把的米,但就是拔不出来。  这仅仅是一个群猴图吗?这是一个世相图呢!  听到这个故事,大家都会哑然失笑。但是,我们有多少人,手中抓着一把米不肯放下,因此连累了一生呢?  庄子说:“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  生命这东西来临的时候,父母没有征求我们的同意,就把我们带到世界上了,我们是无法拒绝的。流光要把我们的年华带走的时候,同样不会征得我们的同意,我们阻挡不住,最后,它自然就走了。  来也无奈,走也无助,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啊!关键是在于你心中怎么看待你的生命呢?  人们常感叹人生的短暂,希望在短暂的人生中能够获取成功的事业。  那么,当我们在确定人生目标时,如何判断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呢?  庄子用他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见识和阅历,决定了你的能力和胆识。  庄子曾假托孔子说了这样一件事:  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渊对孔子说:我曾经渡过一个名字叫觞深的深渊,看见摆渡的人,划船技术太高明了,简直是“操舟若神”,如有神助一般。我就很羡慕地问他:操舟可以学吗?他回答说:可以。但是他又透露了一个秘密,说:如果你要是会游泳的话,你学划船就特别容易;要是你会潜水的话,即使你从来没见过船,你也会划船了。我就问他为什么?他却什么也不说了。请问老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孔子听了,说:“善游者数能,忘水也。”一个真正会游泳的人就不怕水了,甚至把水都忘记了。这样他划船的时候,他不害怕,因为即使船翻了,他生命也有保障。为什么会潜水的人,没见过船都敢划呢?是因为会潜水的人,他可以把波浪看成是陆地上的小山丘,把深渊看作是前方的一个高冈,哪怕船翻了,也看作是车子后退一样。他连水底都可以潜,还会怕翻船吗?  孔子告诉他的学生,世间的道理就是这样,人如果有大见识,他再去学一件技巧,就容易得多;人如果没有阅历,心中就会忐忑。  孔子甚至还给颜渊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你看看赌博,赌博的时候有下注大的,有下注小的。拿一个瓦片当赌注的人,他赌得自如潇洒,反正他赌的就是个瓦片;拿漂亮昂贵的带钩当赌注的人,他赌起来可能就战战兢兢,他就施展不开,心存恐惧了;拿黄金当赌注的人,一定会神志昏乱。  为什么?这是因为他太看重外物了。技巧都是一样的,“凡外重者内拙”,凡是看重外物的人,内心一定笨拙。  其实,在我们今天的生活里,很多人越是面临重大的抉择,越会失手。他并不是失给了对手,而是失给了自己。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十九章    有很多人的失败,真正是败给了内心的“在乎”二字。这种“在乎”会让我们在面临大事的时候,战战兢兢,束手束脚,惊慌失措。因为我们心中过分地患得,所以患失。  所以,庄子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可以去学习很多,我们可以去经验很多,但你心底的在乎与不在乎,你个人的经验系统,会决定你的生命效率。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决定成败胜负的,不一定是一个人的技术水平,而是一个人的心态。  当我们患得患失时,当我们心有所虑时,你所有的经验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庄子在《田子方》里面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列御寇,就是那个御风而行的列子,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他射箭的时候,志满意得,满是骄矜之气,拉满了弓弦,然后在自己的胳膊肘上,放了满满的一杯水,弯弓射箭。第一支箭刚刚射出去,第二支箭就紧跟着发射出去了,而第三支箭已经在弦上等着呢,手臂上那杯水纹丝不动,而列御寇这个人也正像个木头人一样站在那里,岿然不动。  像列御寇这样的射箭技巧,不可谓不高,但这样的人真正达到大境界了吗?  伯昏无人不以为然,说:你这种箭术,只能算是有心射箭的射术,而不是无心射箭的射术。“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伯昏无人说:我现在要邀请你,我们一同去“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我看看你射得如何?  伯昏无人就当先走上高高的山冈,脚上踏着风化的危石,身临百丈深渊,然后转过身来,倒退着向深渊退步,一直走到自己的脚掌有一部分已经悬在悬崖之外。站在这个地方,伯昏无人请列御寇上来射箭。  而此时此刻,列御寇只能趴在地上,“汗流至踵”,汗都流到脚后跟了。  这时,伯昏无人说:“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人世间真正高明的人,向上可以看透苍天,向下可以看清黄泉,世界万象了然于心,在任何时刻都可以神色不变,气定神闲。  他对列御寇说:你现在心惊目眩,再让你射箭,你能射中的可能性就太小太小了。  这个故事说明,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不要过分相信技巧。也就是说,没有人可以摆脱环境而生存。  当我们都面对恶劣环境的时候,就要看我们内心所酝酿的心境如何。当一个人的心境可以抵消外在恐惧的时候,这个人才成为真正的勇者,这个人的技巧才有发挥的空间。如果你的心境已经被环境挫败的时候,你做任何事情都将一事无成。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一个科学家和十个实验者参与这个实验。在一个黑咕隆咚的屋子里面,铺了一条独木桥。科学家对实验者说:“这屋子很黑,前面是一座独木桥。现在我领着你们过桥。你们只要跟着我走就行了。”  十个人跟着教授,如履平地,稳稳当当走过了独木桥,来到屋子的那一端。这时,教授打开了一盏灯。这些人定睛一看,顿时吓得趴下了,原来他们刚才走的,不仅是一根独木桥,在独木桥下面,是一个巨大的水池,水池里面有十几只鳄鱼,正在来回游着。  这时教授说:“来,这就是刚才你们走过桥。现在我再走回去,你们还有几个人愿意跟着我回去?”  一个人都没有!他们全都趴在那儿不动了。教授说:“我要求你们,一定要站出来。真正的勇敢者跟着我过去。”  最后好歹站出了三个人。而这三个人里面,有一个人走到一半儿就哆嗦了,最后蹲着蹭着过桥了。还有一个人,刚走几步就趴下了,最后爬着过去了。只有一个人还算是走着过去了。教授再动员剩下那七个人,结果他们说什么也不走。  这时,教授又开亮了几盏灯,大家又看到一个事实:在桥和鳄鱼之间,还有一层防护网。教授说:“现在还有谁愿意跟着我走这个桥呢?”这回又有5个人站了出来。因为知道有了防护网,所以他们放心地跟着教授走过桥去。  教授问最后趴下的两个人:“刚才你们不是从这上面走过来了吗?为什么现在死活都不愿意跟我走回去了呢?”那两个人哆哆嗦嗦地说:“我们一直在想,这个网子它就真的安全牢靠吗?”  其实,这可能就是我们所面对的真实的生活。  有的时候,在你看不清生活坎坷的时候,你反而可以闯过去了。在你仅仅看到一些表象的时候,你就被彻底吓晕了。而当你真正看清楚生活中的安与危、利与弊的时候,也许我们会鼓起勇气,心怀恐惧,但还能战胜自我地走过去。  这个时候,行走作为一种技巧,还重要吗?我们内心的判断,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他生活的状态。  那么,一个人的内心要达到什么样的状态才最好呢?怎么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呢?  庄子又讲了一个斗鸡的故事:  纪子为大王培养斗鸡。大王显然喜欢斗鸡,希望纪子能养出一只雄霸四方的斗鸡,能够尽快出战。  十天过去了,大王就去问这个纪子:我那只鸡能斗了吗?  纪子回答说:还不行,因为这只鸡‘方虚而恃气’,大公鸡盛气凌人,羽毛张开,目光炯炯,非常的骄傲,胸中有一股气。  我们一般人认为,这个时候斗鸡不是正好吗?但真正懂得训练鸡的人说,这个时候是根本不行的。  又过了十天,大王又问。纪子回答说:还不行。尽管它的气开始收敛了,但别的鸡一有响动,它马上还有反应,还想去争斗,这还不行。  又过了十天,大王第三次去问。纪子说:还不行。他现在虽然对外在的反应已经淡了很多,但是它的目光中还有怒气,不行,再等等。  又过了十天,大王来问。纪子终于说:这回鸡差不多可以了。别的鸡有一些响动鸣叫,它已经不应答了。现在它像个什么样子呢?这就引出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个成语,叫做“呆若木鸡”。纪子说,这只鸡现在已经训练得看起来像个木头鸡一样,“其德全矣”,就是精神内聚,它的德性已经内化了,内敛了。所以,这只鸡往那儿一站,任何鸡一看见它,马上会落荒而逃。这个时候的鸡可以去参加斗鸡了。  在《庄子》里面,有很多寓言是发人深省的,因为它提供了与我们常人大相径庭的判断系统。  我们认为,一只鸡如果去争斗的时候,就像一个将士上阵三通鼓一样,需要趾高气扬,需要踌躇满志,需要有必胜之心张扬显露。  而庄子给我们的境界是,当它一层一层把外在的锋芒全都消除了,把一切的锐气纳于内心。这并不是说,它没有真正的斗志了,而是斗志内敛。这种时候,才可以叫全德。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三十章    真正的争斗,取得胜利,不在于勇猛,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德性。  庄子在《达生》篇里,讲了一个木匠的故事:  这是一个鲁国的木匠,名叫梓庆。他“削木为■”。  这■,是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上面会雕饰着猛兽。这■还有一种解释,说它是一种乐器,上面雕成老虎的样子。  这木匠把■做成了“见者惊为鬼神”,看见的人都惊讶无比,以为鬼斧神工啊,怎么会做得这么好?那上面的猛兽栩栩如生。  梓庆的名声传了出去,传着传着就传到国君那里了,所以鲁侯召见这个木匠梓庆,要问一问他其中的奥秘。  梓庆很谦虚,说:我一个木匠,我哪有什么诀窍?根本没有什么技巧啊!  他对鲁侯说:我准备做这个■的时候,我都不敢损耗自己丝毫的力气,而要用心去斋戒。斋戒的目的,是为了“静心”,让自己的内心真正安静下来。  在斋戒的过程中,斋戒到第三天的时候,我就可以忘记“庆赏爵禄”了,也就是说,我成功以后可以得到的封功啊、受赏啊、庆贺啊,等等,这些东西都可以扔掉了。也就是说,斋戒到三天,我可以忘利。  斋戒到第五天的时候,我就可以忘记“非誉巧拙”了,也就是说,我已经不在乎别人对我是毁是誉、是是是非,大家说我做得好也罢,做得不好也罢,我都已经不在乎了,也就是忘记名声了。  还要继续斋戒。到第七天的时候,我可以忘却我这个人的“四肢形体”,也就是说,到第七天,达到忘我之境。这个时候,我可以忘记我是在为朝廷做事了。大家知道,为朝廷做事心有惴惴,有了杂念,就做不好了。  这个时候,我就进山了。进山以后,静下心来,寻找我要的木材,观察树木的质地,看到形态合适的,仿佛一个成型的■就在眼前。然后我就把这个最合适的木材砍回来,顺手一加工,它就会成为现在的样子了。  梓庆最后说:我做的事情无非叫做“以天合天”,这就是我的奥秘。  木匠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有一个坦荡的好心态,就能达到最佳的状态,做到“以天合天”,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那么,到底什么叫“以天合天”呢?怎样才能做到“以天合天”呢?所谓的斋戒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这四个字值得我们记住:“以天合天。”  人就应该用那些本身最合乎规律的事情去应对规律,也就是说,人永远不要和规律较劲儿,不要违背规律,不要做徒劳的努力,而应该用自己澄净清明的心,用一种世间大智慧,看到哪些事情可以“以天合天”。这就是人生的效率,木匠斋戒七天,其实是穿越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忘记利益,不再想着用我的事情,去博取一个世间的大利;第二个阶段,忘记名誉,不再想着大家的是非毁誉对我们有多么重要;第三个境界,忘记自己,人其实只有达到忘我之境,才可以做到最好。  在今天这样一个资讯时代,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新闻,来自于什么地方?来自于那种最前沿的现场。那里一定有一批出生忘死的记者,他们已经忘记自我的存在,而仅仅把新闻的传递当成他的天职。他们发回的报道才是最好的。  如果一个记者在现场还在想:我妆化得好不好?我哪个角度照出来最好看?我该怎么提问?那么,他一定不会采访到好新闻的。所以,真正好的职业状态,是要达到忘我。  所以,这个木匠告诉我们一个朴素而又玄妙的道理,就是人做事要做得好,要穿越三个阶段:忘利、忘名、忘我。如果能做到这三点,你就会知道世间大道的规则,做到“以天合天”。  想一想,这个道理很难吗?并不难!这只是需要我们在心中,把很多朴素的东西重新捡回来,这就是所谓的“见素而抱朴”。把人世间很多很多世故的规则打破,打破之后,我们就能品尝到生活本初的滋味。  有一个故事说得好:  一个普通的园丁,他致力于种各种各样的瓜果。  一个夏天,他收获了满满一架葡萄,这是他一直用心栽培的成果,又大又甜。 他高兴极了,希望大家都能够分享葡萄的滋味。他就抱着一串串葡萄,站在家门口,只要有来往的路人,他就要递上去,让人家尝尝。  有一个富商路过。园丁抱着葡萄上去说:“你尝尝我的葡萄好不好?”这个富商吃了,说:“这个葡萄这么好,你要多少钱?我一定得付给你钱。”园丁说:“我不要钱,我就想让你尝尝味道怎么样。”富商说:“你凭什么白给我葡萄呢?你给我葡萄,肯定得要钱啊!你不要不好意思,来来,我先把钱给你,这个葡萄,我买回去再慢慢尝。”商人硬塞给他一笔钱,捧着葡萄走了。  园丁特别失落。这个时候,过来一个官员,他又捧了一抱葡萄递过去,说:“你尝尝葡萄味道怎么样?”官员一尝,太好了,说:“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求我啊?你看见我穿官服了吧?有什么事你就开口,我也不能白拿你葡萄。你快说说,你有什么事?”园丁说:“我什么事都没有,我就是想让你尝尝这葡萄的味道啊!”官员说:“你还是让我帮你点什么忙吧,否则,我白拿你的葡萄,也不合适。要不我给你放下吧!”官员放下葡萄,走了。  这个园丁就更失落了。接着,他看见有一对恩恩爱爱的小俩口走过来了。他就想,这个年轻女孩子肯定是爱吃这个新鲜水果。他就很殷勤地对那个少妇说:“你赶紧尝尝我的葡萄怎么样?”那少妇接过来吃了,喜笑颜开,还没说话呢,她丈夫就虎视眈眈地盯着园丁,说:“你什么意思?”园丁一看,转身就跑了,也顾不上问滋味怎么样了。  他太郁闷了。有一天,郁闷的园丁看见一个穿着破衣烂衫的老头儿过来了。他也捧了一大抱葡萄过去了,说:“你想尝尝我的葡萄吗?”这老头儿接过来,一颗一颗地吃,一边吃一边赞美,说:“这是天底下最好的滋味了。这个葡萄又多汁,又甜美,这个味道,跟所有的葡萄都不一样。”他高高兴兴把葡萄吃完了以后,扬长而去。  这个园丁特别高兴,觉得一天下来,只有最后的这个老头,真正懂了葡萄的滋味。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葡萄就在眼前,但是我们已经失去了认真品尝它的心愿,我们认为这个葡萄的背后,一定有着某种寓意,要么为利,要么为名,要么为色,人怎么能没点儿目的呢?所以在我们计较内心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了葡萄的美味。  其实,这样的寓言,跟庄子给我们的启发不是一样吗?  两千多年的道理,庄子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也就是说,人只有打破了一切的世俗心,用你自己本初的那种愿望,去遇合这个世界,这个时候,你才能够体会到世界的真意。  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上,摆在我们眼前的机遇和美味是一样的,只不过要求我们,要以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去解读它。  生命只是一段流光。流光在我们手中,绝对的时长不会太多。我们每个人,再善养生也不过活出百岁。  但是,流光在手中的质量却因人而异。  这种质量并不一定像我们想像的知识越多、财富越丰、官位越高,他就一定有更高的品质。恰恰相反,很多时候返璞归真,用一颗天真的心去面对世界,让我们的生命回到赤子的烂漫状态,我们的情怀才可能开放,我们的心才真正像通过斋戒一样,可以破名破利,达到浑然忘我;而忘我之境视为天成。  当一个人个体的生命,与大道自然合乎一体,我们会在天成之境中,体会到生命至真至纯的欢欣。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三十章    真正的争斗,取得胜利,不在于勇猛,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德性。  庄子在《达生》篇里,讲了一个木匠的故事:  这是一个鲁国的木匠,名叫梓庆。他“削木为■”。  这■,是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上面会雕饰着猛兽。这■还有一种解释,说它是一种乐器,上面雕成老虎的样子。  这木匠把■做成了“见者惊为鬼神”,看见的人都惊讶无比,以为鬼斧神工啊,怎么会做得这么好?那上面的猛兽栩栩如生。  梓庆的名声传了出去,传着传着就传到国君那里了,所以鲁侯召见这个木匠梓庆,要问一问他其中的奥秘。  梓庆很谦虚,说:我一个木匠,我哪有什么诀窍?根本没有什么技巧啊!  他对鲁侯说:我准备做这个■的时候,我都不敢损耗自己丝毫的力气,而要用心去斋戒。斋戒的目的,是为了“静心”,让自己的内心真正安静下来。  在斋戒的过程中,斋戒到第三天的时候,我就可以忘记“庆赏爵禄”了,也就是说,我成功以后可以得到的封功啊、受赏啊、庆贺啊,等等,这些东西都可以扔掉了。也就是说,斋戒到三天,我可以忘利。  斋戒到第五天的时候,我就可以忘记“非誉巧拙”了,也就是说,我已经不在乎别人对我是毁是誉、是是是非,大家说我做得好也罢,做得不好也罢,我都已经不在乎了,也就是忘记名声了。  还要继续斋戒。到第七天的时候,我可以忘却我这个人的“四肢形体”,也就是说,到第七天,达到忘我之境。这个时候,我可以忘记我是在为朝廷做事了。大家知道,为朝廷做事心有惴惴,有了杂念,就做不好了。  这个时候,我就进山了。进山以后,静下心来,寻找我要的木材,观察树木的质地,看到形态合适的,仿佛一个成型的■就在眼前。然后我就把这个最合适的木材砍回来,顺手一加工,它就会成为现在的样子了。  梓庆最后说:我做的事情无非叫做“以天合天”,这就是我的奥秘。  木匠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有一个坦荡的好心态,就能达到最佳的状态,做到“以天合天”,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那么,到底什么叫“以天合天”呢?怎样才能做到“以天合天”呢?所谓的斋戒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这四个字值得我们记住:“以天合天。”  人就应该用那些本身最合乎规律的事情去应对规律,也就是说,人永远不要和规律较劲儿,不要违背规律,不要做徒劳的努力,而应该用自己澄净清明的心,用一种世间大智慧,看到哪些事情可以“以天合天”。这就是人生的效率,木匠斋戒七天,其实是穿越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忘记利益,不再想着用我的事情,去博取一个世间的大利;第二个阶段,忘记名誉,不再想着大家的是非毁誉对我们有多么重要;第三个境界,忘记自己,人其实只有达到忘我之境,才可以做到最好。  在今天这样一个资讯时代,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新闻,来自于什么地方?来自于那种最前沿的现场。那里一定有一批出生忘死的记者,他们已经忘记自我的存在,而仅仅把新闻的传递当成他的天职。他们发回的报道才是最好的。  如果一个记者在现场还在想:我妆化得好不好?我哪个角度照出来最好看?我该怎么提问?那么,他一定不会采访到好新闻的。所以,真正好的职业状态,是要达到忘我。  所以,这个木匠告诉我们一个朴素而又玄妙的道理,就是人做事要做得好,要穿越三个阶段:忘利、忘名、忘我。如果能做到这三点,你就会知道世间大道的规则,做到“以天合天”。  想一想,这个道理很难吗?并不难!这只是需要我们在心中,把很多朴素的东西重新捡回来,这就是所谓的“见素而抱朴”。把人世间很多很多世故的规则打破,打破之后,我们就能品尝到生活本初的滋味。  有一个故事说得好:  一个普通的园丁,他致力于种各种各样的瓜果。  一个夏天,他收获了满满一架葡萄,这是他一直用心栽培的成果,又大又甜。 他高兴极了,希望大家都能够分享葡萄的滋味。他就抱着一串串葡萄,站在家门口,只要有来往的路人,他就要递上去,让人家尝尝。  有一个富商路过。园丁抱着葡萄上去说:“你尝尝我的葡萄好不好?”这个富商吃了,说:“这个葡萄这么好,你要多少钱?我一定得付给你钱。”园丁说:“我不要钱,我就想让你尝尝味道怎么样。”富商说:“你凭什么白给我葡萄呢?你给我葡萄,肯定得要钱啊!你不要不好意思,来来,我先把钱给你,这个葡萄,我买回去再慢慢尝。”商人硬塞给他一笔钱,捧着葡萄走了。  园丁特别失落。这个时候,过来一个官员,他又捧了一抱葡萄递过去,说:“你尝尝葡萄味道怎么样?”官员一尝,太好了,说:“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求我啊?你看见我穿官服了吧?有什么事你就开口,我也不能白拿你葡萄。你快说说,你有什么事?”园丁说:“我什么事都没有,我就是想让你尝尝这葡萄的味道啊!”官员说:“你还是让我帮你点什么忙吧,否则,我白拿你的葡萄,也不合适。要不我给你放下吧!”官员放下葡萄,走了。  这个园丁就更失落了。接着,他看见有一对恩恩爱爱的小俩口走过来了。他就想,这个年轻女孩子肯定是爱吃这个新鲜水果。他就很殷勤地对那个少妇说:“你赶紧尝尝我的葡萄怎么样?”那少妇接过来吃了,喜笑颜开,还没说话呢,她丈夫就虎视眈眈地盯着园丁,说:“你什么意思?”园丁一看,转身就跑了,也顾不上问滋味怎么样了。  他太郁闷了。有一天,郁闷的园丁看见一个穿着破衣烂衫的老头儿过来了。他也捧了一大抱葡萄过去了,说:“你想尝尝我的葡萄吗?”这老头儿接过来,一颗一颗地吃,一边吃一边赞美,说:“这是天底下最好的滋味了。这个葡萄又多汁,又甜美,这个味道,跟所有的葡萄都不一样。”他高高兴兴把葡萄吃完了以后,扬长而去。  这个园丁特别高兴,觉得一天下来,只有最后的这个老头,真正懂了葡萄的滋味。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葡萄就在眼前,但是我们已经失去了认真品尝它的心愿,我们认为这个葡萄的背后,一定有着某种寓意,要么为利,要么为名,要么为色,人怎么能没点儿目的呢?所以在我们计较内心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了葡萄的美味。  其实,这样的寓言,跟庄子给我们的启发不是一样吗?  两千多年的道理,庄子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也就是说,人只有打破了一切的世俗心,用你自己本初的那种愿望,去遇合这个世界,这个时候,你才能够体会到世界的真意。  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上,摆在我们眼前的机遇和美味是一样的,只不过要求我们,要以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去解读它。  生命只是一段流光。流光在我们手中,绝对的时长不会太多。我们每个人,再善养生也不过活出百岁。  但是,流光在手中的质量却因人而异。  这种质量并不一定像我们想像的知识越多、财富越丰、官位越高,他就一定有更高的品质。恰恰相反,很多时候返璞归真,用一颗天真的心去面对世界,让我们的生命回到赤子的烂漫状态,我们的情怀才可能开放,我们的心才真正像通过斋戒一样,可以破名破利,达到浑然忘我;而忘我之境视为天成。  当一个人个体的生命,与大道自然合乎一体,我们会在天成之境中,体会到生命至真至纯的欢欣。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三十一章    《庄子》中讲了许多寓言故事,其中所有的道理,都是非常朴素而合乎自然的。其中的奥秘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道合乎自然。”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庄子的“大道合乎自然”呢?  综观整部《庄子》,所有的理论,所有的寓言,其实只有一个奥秘,那就是:大道合乎自然。  在道家的理论中,人以大地为法,地以苍天为法,天以道为法,而道法自然。可以说,世间万象,合乎规律为最好。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之间、每一件事之间,没有单纯的技巧高下之分,只有境界优劣之辨。那么,境界优劣取决于什么?只有一个标准:大道合乎自然。  庄子在他的《知北游》篇里,托一个名字就叫“知”的人去追问,什么才是人间的道?知,读作智,实际就是大智慧的人。  知向北游历到玄水之上,见到了一个高人,名叫“无为谓”,问这个人:  “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  这个问题是人间至问:人怎么样才能知道大道呢?怎么样才能安于大道呢?又怎么样才能获得大道呢?  这个无为谓不说话,什么都没告诉他。  知于是离开了玄水,又回到白水的南岸,登狐阕之丘,见到了另外一个高人,名叫“狂屈”。他又问他这样一段话。  狂屈说:“我知道,正要告诉你,可是我却忘了我要说什么了。”  知得不到回答,又去问黄帝。黄帝给他的回答是:  “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无思无虑始知道”,不要思考你才能懂得大道。“无处无服始安道”,不要考虑怎么样安身处世,你才能安于大道。“无从无道始得道”,不想途径、不问方法,你才能真正获得大道。也就是说,当我们忘却了一个一个人生坐标的参照,真正洞明自己的内心,我们会把握住人生独一无二的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花费太多太多地时间用来羡慕他人。所以,庄子在他的《秋水》篇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一条腿的神兽叫做夔。夔特别羡慕■,因为■比它脚多能够行走。■是一种长了很多条腿的虫子。■又羡慕蛇,因为蛇没有脚,却比■行走得还要快。蛇又羡慕风,因为风比蛇要移动得更快,却连形状都没有。风又羡慕什么呢?风羡慕人的眼睛,因为目光所及,风还没到,人的目光已经到了。目光是不是最快的呢?目光最终羡慕一样东西,就是人心。当人的目光未及的时候,人心可以到。我们的心中一动,有所思而心意已达。  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夔怜■,■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这个怜,怜爱的怜,也就是羡慕、喜欢,觉得别人的境界比自己高。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曾经有过榜样的力量。过去叫榜样,今天叫偶像,也就是说,总会有一些人比我们完美,总让我们羡慕,总想要成为像榜样、偶像一样的人。  我们真地能成为别人吗?有这样一个寓言:小老鼠觉得自己太渺小了,一直希望找到最大的东西。抬头一看,什么大啊?莫大于天。所以,小老鼠说:“我人生的境界就是要找到天的真谛。天无所畏惧,它太辽阔了,笼盖四野。”小老鼠问天:“天啊,你什么都不怕,我却这么渺小,你能给我勇气吗?”  天告诉它说:“我也有怕的,我怕云。因为云是可以遮天蔽日的,太阳和天空都可以被云彩密密地遮住。”  小老鼠觉得云更了不起,就去找云,说:“你能遮天蔽日,你是天地之间最大的力量吧?”  云彩说:“不,我怕风。我好不容易把天遮得密密的,哗,大风一吹,云开雾散,风过云飘。所以我还是有怕的东西。”  小老鼠又跑去找风,说:“你力量太大了,天空上万物都抵挡不住你,你没有什么可怕的吧?”  风说:“我也有怕的啊,我怕墙。天上的云彩我能吹散,但是地上有堵墙我就绕不过去了,所以墙比我厉害。”  小老鼠就跑去找墙,说:“你连风都挡得住,你是不是天下最强大的?”  墙却说了一句令小老鼠非常惊诧的话,墙说:“我最怕的就是老鼠。因为老鼠会在我的根基上一点一点咬出很多墙洞,总有一天,我这面伟岸高大的大墙,会因为这些个老鼠洞而轰然倒塌。”  在这个时候,小老鼠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就是它自己。其实,这样一番寻找,难道不是我们从小到大膜拜偶像、崇尚榜样,一生追逐而最终发现自己内心的一个过程吗?  每一个生命的个体虽然表面各异,但本质却是相同的。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独特的,崇拜偶像不如认清自己,因为我们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别人。  虽然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会有坎坷和不平,但无论是荣誉还是困苦,一切都会成为过去。  在这个世界上,人会遭遇太多太多的事情,一切机遇会来,一切风波会走,在每一个际遇中把握自己,这就是道家所说的合乎天地大道。  庄子最终要提醒世人的,叫做:“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谓之倒置之民。”一个人如果把自己迷失在物质世界中,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性情流失在世俗之中,这个人叫做倒置之民,就是说,整个人本末彻底颠倒了。  我们真正要辨清的是外在的两个障碍,一是物质,二是世俗。物质往往是一种利益,可以迷惑我们的判断;而世俗往往是一种言论,一种眼光,可以扰乱我们的价值观。如果一个人丧己于物,失性于俗,那么他就会彻底找不到自己内心真正的价值与力量。  人怎么样才能不丧失?怎么样才能不迷惑?就在于我们应该明白:眼前遭遇的每一件事情,最终都将被穿越。有太多美好的东西,我们享受当下,但这美好总会过去;有很多苦难的事情,我们要把它扛过去,这苦难也会过去。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国王曾经在梦中得到了一句箴言,可以行之终身。有人告诉他:在世界上你只要记住这句话,那么这一生你都将忘怀得失,能够安然度过任何的大宠大辱。  但是,当国王醒来,竟然把这句话给忘了。有一言可以行之终身,这么重要的一句话,到底是什么呢?国王百思不得。他就倾宫中所有的钱财打造了一个巨大的钻戒,对自己所有的大臣们说:“你们去给我找这句话。谁把这话找回来,我就把这个钻戒给谁。”  有一天,一位最聪明的老臣对国王说:“把你的钻戒先给我吧!”  国王说:“你找到了吗?”  老臣不说话,拿过钻戒来,在钻戒的戒环上刻了一句话,把钻戒又还给了国王,扬长而去。  国王一看,恍然记起了梦里正是这句话,一句淡淡的话,叫做:“一切都会过去。”  这一句话是我们每个人都会记住的。光荣会过去,耻辱会过去,辉煌会过去,苦难会过去。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只是过往。就在我们的生命穿越其中的时候,我们要追究每一个当下的质量。  庄子说,“大道合乎自然”。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天地大道呢?大道无非是一种规则。  我们每一个人年龄不同,境遇不同,学养不同,出身不同,走过的道路不同,经历的沧桑各异,所以每一个人要符合天地大道之法,只有看自己的,而不能去看别人的。别人的经验也许你可以借鉴,但是真正要了解、要懂得的,只有自己的心。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三十二章    庄子说,在天地之间,真正了解自己内心的人叫做善养生者。那么,什么人是真正了解自己内心的人呢?  庄子说,真正的善养生者,若牧羊人,就好像是放羊的人。牧羊人虽然挥着鞭子,但他对整个羊群都很和善。他的鞭子会落在谁的身上?“视其后者而鞭之”,一定要落在最后的那只羊身上。前面的羊你都不用打,让最后的一只羊加快脚步,整个羊群就前进了。  这恰好映照了现代管理学一个家喻户晓的理论,叫做木桶理论。一个桶是用很多块木板箍起来的,木板有的长,有的短。这个木桶能够盛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一块板子,而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子。  羊群也罢,木桶也罢,总有最后一只羊,总有最短一块板。只有我们自己可以看清,你的羊群里最后一只羊是哪一只,你的木桶上最短一块板是什么。  什么样的人生是没有效率的呢?是那种损不足以益有余的人生。有些人的眼睛永远只看着自己最长一块板,永远只看见领头的头羊。他总有资本去炫耀,他总可以说,我人生的最高分在那里。  当头羊依然威风凛凛,但是后面的羊群已经在山坡上散落,丢失了不知多少的时候,他还在看着头羊沾沾自喜。当他看着最长的一块板超过常人,却不知道木桶中的水因为那块最短的板子流失了。  所以,我们要经常问一问:我人生的最后那头羊是什么?我最短的那块板在哪里?  人生的大智慧是,为自己雪中送炭,而不要总是锦上添花。锦上添花是给别人看的,而雪中送炭是为自己的。  用这样的道理来看这个世界,庄子说:“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这个世界上,如果每一个人的道德都固守在心中,用得着外在礼仪规范吗?每一个人的性情如果不离散,不违背人的本真,用得着外在的礼乐吗?  我们现在看一看,媒体上经常宣传弘扬的很多道德观念,很多正面的褒奖,实际上已经低于道德的底线。比如说,很多地方在选孝子,表彰说孝子在父母的病榻旁伺候,孝顺老人。实际上这用得着媒体表扬吗?孝敬父母已经是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底线了。  庄子认为,在人世间,最朴素的就是人心中的本真,而不应该由外在嘈杂的声音去刻意地提倡弘扬。  庄子认为,所有的道理法规,无非就是人心中最自然的本真,是用不着任何外在的形式去刻意而为的。  但孔子却认为,礼仪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  庄子与孔子,到底孰是孰非?我们又应该如何理解儒家与道家的不同?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道家与儒家的真正的不同。  儒家是提倡礼仪的,让每一个人遵守外在的行为规范,以礼义去应对他人,投身社会,用外在的规矩准则来缔造世界的和谐。而道家,提倡每一个人遵循内心的道德,听从自在的声音,而不必有外在任何的刻意。  可以说,儒道相生相济,孕育了中国人的人格。  儒家教给我们入世,一个人的自我实现,必须扎根于这块土地。道家教给我们出世,实现人格的超越,让我们在天空上有飞翔的翅膀。  儒家教给我们的,是在土地上践行的能力,所以人与人之间要有礼仪。而道家告诉我们的,是天空中飞翔的理想,所以每一个人要遵守内心的道德。  其实这两者以我们今人的眼光来看,并不偏废。尽管儒道之间有些冲突,有些观点之间看起来是矛盾的,但是当应用于每一个人的时候,就形成了一种互补。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重要的莫过于认知自己,以自己的生命合乎大道,这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很多弯路。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输在自己奔跑的速度上,而是输在自己的智商上。  有这么一个寓言:  羚羊是最灵巧、最机敏的动物,它欺负乌龟,跟乌龟赛跑。你想想,这比赛的胜负不是明摆在那儿的吗?羚羊要胜一场肯定要赢的比赛。可是乌龟居然就答应了,说第二天早晨咱们开始比赛赛跑。  第二天一早,羚羊跟乌龟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比赛一开始,羚羊看都没看乌龟,就箭一般地窜出去了。它急匆匆地奔跑了一段,停下来,很得意地叫了一声:“小乌龟,你在哪儿呢?”突然,它听见在前面不远的草丛里面,乌龟慢吞吞说:“我在这儿呢。你接着跑吧。”  羚羊吓了一大跳,怎么乌龟在自己之前呢?这羚羊撒腿就跑。又跑了一段,羚羊又停下来,叫道:“小乌龟,你跟上我了吗?”突然它又听见比它远几步的草丛里面,小乌龟慢悠悠地说:“我已经超过你了,你赶紧跑吧。”  羚羊开始惶惑了。它又跑一段,再问。乌龟应声而答,还比它要快几步。羚羊最后在极度沮丧之中跑到了终点,发现乌龟早已经在终点线外等着了。羚羊承认,自己失败了,自己的速度毫无用处。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在头一天晚上乌龟答应和羚羊赛跑之后,就把它整个家族都调动起来了,在比赛要经过的路上,隔不远就埋伏了一只乌龟。无论羚羊跑到哪儿,都有一只乌龟等在它前面。而在终点,早有乌龟以胜利者的姿态迎接羚羊。可怜的羚羊就败给了这样一个假象,它真心地承认自己失败了。  这个寓言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它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智力比速度更重要,判断力比技巧更高明。  庄子认为,这个世界应当返璞归真,也就是说,外在的道德少一点,不要过分相信技巧,让我们回到最朴素、最本初的状态。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三十三章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甚至有人不择手段获取利益和名誉。庄子对于我们现代人的意义就在于,多一些内心朴素自然的淡泊,少一些投机取巧的刻意行为,否则,我们则有可能在这个大千世界里迷失了自己。  但是,我们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有限的生命,真正进入自然的大道之中呢?  庄子说:“虚无恬淡,乃合天德。”一个人自己的行为做到虚无恬淡了,让心真正静下来,不慌乱,不迷茫,这就合乎天德。  在很多时候,生命是会陷入绝境的。陷入绝境之后,只有依靠我们明确的判断和心底的冷静,才能使我们真正走出绝境。在这个时候,究竟是谁引领了我们的心?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批地质学系的学生,跟随他们的教授去一个千年古洞考察。在这个古洞中,传说有珍贵的水晶石,所以他们一直想要进去看一看。但是这个古洞非常幽深,很多人进去出不来,大家把这个地方视为绝境。  学生们带了很多的装备,照明灯啊,火把啊,指南针啊,全都准备好了,在教授的引领下,进入了这个洞。这个洞果然峰回路转,曲径通幽。他们一洞一洞地探寻,一层一层地跨越,最后终于走到了洞的最深处,找到了梦寐中的水晶石,惊为奇观,觉得真是不枉此行。大家兴奋地惊叹啊,观察啊,取样啊。等工作结束,准备返回时,忽然发现,这么多的洞口几乎一样,几乎每一个洞口都深不可测。大家已经不辨来时路了。  这个时候,他们的教授淡淡地说:“这里头还有前人留下来的标志的。你们看,这个路口有石灰石划的印记,我们顺着这里走出去。”然后大家就往外走,教授拿着一盏灯,领着大家走。每走一段,他就惊呼说:“这里还有前人的印记!”他总是第一个发现印记的人。  顺着一个又一个石灰石的印记,大家终于走出了这千年古洞,终于又看见阳光。学生们一下子就瘫在地上,有人甚至大哭起来。有人说:“真是绝境逢生啊!如果没有前人的引导,我们根本就走不出来了。”  这个时候,教授默默地从兜儿里面掏出来只剩下一小点的石灰石。其实,所有的标志都是这个教授一路划的。  本来他们探的就是一处绝境,本来他们就有走不出去的危险,本来就没有前人的指引。但是,靠了自己的用心,顺着自己的心路,教授把学生们带出了绝境。  其实,这就好像是人一生的历练。当我们追寻一个辉煌的目标,获得一个诱人的物质利益时,我们都有可能忘记风险,在一路上不做标识就一头扎进去,结果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没有了退路,“回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当我们不辨来时路的时候,还有能力回到本初、重见阳光吗?在这个时候,我们才想到,来的时候为什么只凭着一种激情,盯着一个目标,而忘记给自己的退路做一点记号呢?这是我们在大千世界中的真正的迷失。  庄子在《天道》篇里面,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尧和舜一起探讨治理天下的问题,两个人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态度。  舜问尧:请问你是用什么样的心面对世界、治理天下的?  尧回答说:我“不敖无告”,对无依无靠的人,我从来不轻视;“不废穷民”,对穷苦贫困的人,我从来不抛弃;“苦死者”,对死去的人,我怀有悲悯之心;“嘉孺子而哀妇人”,我喜欢小孩子,同情妇女。这就是我的用心了。  尧的回答其实代表了儒家的观点,以宽和、悲悯的态度对待整个世界,尤其是同情弱势群体。  舜给了尧一个评价,说:“美则美矣,而未大也。”你的这番心意对于这个世界来讲,是善良的,是美好的,但是境界不够阔大。那么尧就问他:“然则何如?”你所说的大又是什么样呢?  舜说:“天德而出宁,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之有经,云行而雨施矣!”他说天就生成在那里,大地宁静,太阳、月亮轮番照耀着世间,四时周行不惰,整个世界就这样一直运转着,好像是白天结束了就有黑夜一样,好像是天空有云才会下雨一样,有它的变幻常规。也就是说,世界的一切自然而然,这就是我所谓的大。  听完了舜的话,尧说:我明白了,我所说的那番用心合乎的只是人之道,而你说的这番用心合乎的是天之道。天之道才是大道。  可以说,整个的外在世界就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只有你自己浸淫其中,真正去感知这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这一花一叶上有所彻悟,那么我们就洞悉了万物之理。  有一个寓言,说的是一位老酋长,对他部落里的年轻人说:“你们去远行吧,闯荡你的一生。这一生我只要给你六个字就够了。我先给你们每个人一张纸条,写着前三个字,你们到世界上历练,等到你们建功立业以后,回来找我取后三个字。”  这些年轻人拿着一个小小的纸条走向了天地四海。他们经历了各自的荣辱磨难,在每一个时刻他们会看到纸条上的这三个字,简简单单地写着:“不要怕。”人只要“不要怕”,任何磨难都能闯过去。  等到他们人过中年,已经穿越了太多太多错失的机遇,或者跨越了太多太多坎坷的时候,他们带着或是风霜,或是荣耀,回来找老酋长要后三个字。他们看到是:“不要悔。”  人的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悔。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无所畏惧,也无所懊悔。其实人生无非是尽心尽力,如此而已。西方的哲言,东方的至理,天地大道合于此理。  有一个寓言,说一个年轻人跟睿智的老者打赌。他手里握着一只小小的雏鸟,说:“智者,既然你能够洞悉一切,你现在告诉我,我手中的这个弱小的鸟它是死还是活?”这个年轻人认为他胜券在握,他想,老人如果说鸟是活的,他轻轻一动就能把小鸟掐死;如果老人说小鸟已经死了,他手心一张小鸟就会放飞,老人一定会输了。老人淡淡地对他说了一句话:“生命就在你的手中。”  每一个人的生命无异于这样一只小鸟。生命可生可死,它取决于我们的天地之心。  生命有限,流光苦短,而在天地之间,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合乎自然大道,最终每一个生命的成全就是这一句话:每一个人的生命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