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女生昏睡的药:姜文,吃奶的劲儿都用上了,还管得了道德与审美的底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0:44:56
姜文,吃奶的劲儿都用上了,还管得了道德与审美的底线? 

 

1、  子弹,都是单发的——没有故事结构,都是支离破碎的片段

与其说这是一部完整的电影,不如说这是一堆片段的拼凑,大约有30个左右的片段。这些片段,相对独立,甚至可以说相对完整,像是电影学院学生的一个个“小品”。

这些片段有如下特点:

1)独立的主题:许多片段有游离于整部电影之外的主题,比如乾隆时期的鼓,比如“县长”与“好色”的辩证,比如“杀”与“睡”,比如“浦东”与“上海”。大多数主题,只是芝麻绿豆,和其他片段的主题无关,也和整个故事无关,出现一次后就完全消失了。

2)独立的主角:许多片段有独立的主角,这些主角并非是影片的三大主角。但是,那个片段是围绕着他展开的。这个主角,从出现到离开,只为了完成那一段。

3)独立的小故事:前因后果,起承转合,许多小片段完成了单独的小故事。为了完成小故事,在片段的主角外,不得不加入片段的配角。类似的,在片段的主题外,还要加上辅助的话题,辅助的物品。——这些,严重违背了起码的认知规律。片方与媒体都称此片“节奏快”,其实是观众被搞懵了。

4)机械地拼凑:各个片段之间,缺少甚至没有情感与逻辑的关系。如果调换一些片段的前后顺序,效果一样。大的故事框架,观众要依靠自己进行归纳与总结,编导只是拍摄了一个个片段。——这就是姜文的“蒙太奇”!

可以把这30个片段大致分三类:

1)  外景:编导可以定义为“大场面”,看得出在摄影上下了些功夫,挺漂亮的。这些短暂的外景,在电影的预告片中,已经展现完毕。

2)  三个大脑袋耍嘴皮子:海报上的三个大脑袋,在银幕上更加大得有压力。没有镜头的变化,没有肢体语言,甚至没有表情,三大影帝对观众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教诲:如何蒙,如何诈,如何牛叉,如何无赖,如何蛮横不讲理,如何杀人不眨眼。这些是影片的主要内容,大约占整个影片的一半。

3)  为“龙套”拼凑的片段:除了三个主演,其他角色,都是可有可无的,都只是“龙套”。“龙套”很多,拼凑的片段也就很多。

2、  子弹,姜文全都打光了

商业电影,就是要赚钱。观众进电影是为什么呀,不就是找刺激吗?想吸引观众,就用最原始的办法。

1)第一发子弹——血腥

愚蠢的角色,只能源于平庸的编导。大陆编导最喜欢塑造“一根筋”的角色,因为他们自己就是现实中的“一根筋”:把愚蠢的傻瓜作为必不可少的角色。这次,姜文把“一根筋”最大化了,愚蠢至死了。为了证明吃了一碗粉,要开膛破肚,这只有潜意识中有严重暴力倾向的人,才能够构思出来。

影片中的血腥,已完全超出了艺术体验的范畴,过度的刺激,会对观众的情感与心理造成创伤。

2)第二发子弹——死亡

大多数“龙套”,没有铺垫,就突兀现身,三两句话,又突然死亡。所有的死,既轻易又简单,只是为了满足主角“捏死一个臭虫”的操纵欲望。

为了刺激观众,死亡都是突然而快速。葛优临死,还突然从一堆银子中露出大脑袋,最后惊吓一次观众。

3)第三发子弹——色情

影片中的强奸,未必实足的野蛮,但绝对超级的变态!一群人围观,还喊着号子。

除了刺激的画面,通篇都是七荤八素的黄色语言。许多媒体,把这些称为“黑色幽默”。——媒体的这种欺诈性宣传,真真正正是现实中的黑色幽默!

4)  第四发子弹——话,越说你越糊涂

“京油子,卫嘴子”,北京的油嘴滑舌,自古就已闻名。姜文,只用了北京话的一小部分,把人说得更糊涂的那一部分。比如,快问快答,只言片语,后补纠正,反向加深,等等。反正,就是为了捉弄观众。

5)  第五发子弹——搞怪

一群大白马,尽情奔驰,膘肥体壮,昂扬自在——却拉着两节火车皮。

类似的搞怪,本片中太多太多:打鼓的女子,西式的建筑,麻将的面罩,“六”的手形纪念碑……

这些搞怪,要么是纯粹的愚蠢,要么是直接的不正常。包括CCTV在内的许多媒体,竟然指鹿为马,把这些愚蠢与不正常称为“姜文的才华”——如此说来,男人蹲着撒尿会被称为“才华”,只要那个男人是姜文。

6)  第六发子弹——“象征”

之所以给“象征”打引号,是因为这是姜文非常自恋的手法。无因无果的,没有逻辑的,镜头中只一个物体,这就是“象征”,是高深的艺术手段,是屡试不爽的伎俩!

《阳光灿烂的日子》,飞向天空的是书包,《太阳照常升起》,飞向天空的是洗脸盆。反正就这一招了,继续飞吧,这次是闹钟。

一部影片,无数的特写镜头,还有让人恶心的黄牙齿、红牙齿。

这些特写的作用只有一个:让善良的观众如坠云雾,自叹艺术功底浅薄。

7)  第七发子弹——“镜头语言”

毫不相关的东西剪接在一起,这是另一种“象征”,是用“镜头语言”完成的“象征”。

马在跑,人在啸,还有鸭子嘎嘎叫;车轮滚,红字高,男女齐唱锣鼓敲!——多么深刻啊!如果你不懂,那是你没文化。

8)  第八发子弹——首尾呼应

传统文艺评论者,对首尾呼应给予了高度肯定,甚至作为艺术作品的必要条件。《红楼梦》为什么好?因为它首尾呼应!

因此,中国编导都喜欢用首尾呼应。陈凯歌的《梅兰芳》,用大伯的家书;电影《红尘》,呼应的是在碗底上碾东西;本片象是《太阳照样升起》的续集,前后呼应的都是铁轨。

到底这种手法在现代还有没有效果呢?我们说了不算,大导演才有权!

9)  第九发子弹——把兄弟和老婆都搭上了

姜武、周韵,对于姜文的情感,影片中与现实中基本相同。姜武,小跟班,有点太监腔;周韵,在影片中被姜文称为妓。

3、  子弹,飞向周润发、刘嘉玲

这两位香港艺人,参拍这个片子,除了金钱之外,其他的都是损失。

周润发的手脚,好象都被姜文绑上了线,被提拉着,表演的结果就是另一个姜文:声嘶力竭,眼睛睨视,目中无人,杀气腾腾。

刘嘉玲的普通话还带着香港味,却说着痞子的台词,让人混身打颤。

4、  子弹,飞向普通观众

票房,是姜文及出品方的目标,也是观众的付出。观众更大的损失,是严重的情感与心理不适,甚至产生心灵上的创伤。未成年人、老年人,所有善良的公民,都是电影的受害者!

5、  子弹,飞向电影管理机构

充斥着严重暴力、色情的影片,居然大行其道,还打破票房记录。对于本片的放纵,似乎是为了完成“年度票房100亿”的形象工程,却以道德、审美的底线为代价。中国的电影市场,政府的管理职能亟待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