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西游4新闻公告:近现代中国画的收藏 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7:54:29
0   作品内容意义的认知与评估。收藏家对于作品题材内容的选择因人而异,彼此的鉴赏角度和评估标准也会随之有别。譬如新中国时期包括“文革”间的“新中国画”,其收藏价值就突出地体现在特定的题材内容上。一有些作品的内容也许并不招人喜欢,但如果它是时代性的重要事件或重要精神事实的标志,或者与它们有密切的关联,就有文化史和精神史的意义。
    艺术表现方面的鉴赏,包括材料与画法,个人、地域和时代风格,形式的创造性等等。风格是涵意丰富的概念,它与题材内容有关,也与相应的形式技巧、材料工具有关,同时还反映着人的气质、趣味,思想人格的高下,所以历来就有“风格即人”、“画品即人品”之说。传统画论谈风格,源于感性的体悟,多用极简洁的语言加以表述,如高古、沉雄、浑厚、冲和、淡远、荒寒、韶秀、空灵等等。这是从丰富的感性对象提炼出来的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要品出它的内涵,必须返归作品和感性体验本身,并从比较中加以体悟。清人黄钺《二十四画品》把“沉雄”解释为“目极万里,心游大荒,魄力破地,天为之昂”,又将它比喻为“名将临敌,骏马勒韁;诗早魏武,书曰真卿。”把“荒寒”解释为“边幅不修,精采无极。粗服乱头,有名士气。野水纵横,乱山荒蔚……,洗尽铅华,卓尔名贵。”怎么理解这些相反相成的现象,是要从生活经验和艺术经验中加以体会的。明人李开先《中麓画品》论画家的风格特点,说“吴小仙如楚人之战钜鹿,猛气横发,加乎一时” ,说“沈石田如山水之僧,枯淡之外,别无所有” 。这些评价,显然带有褒浙派而贬吴门的色彩,但其形容生动,还是道出了两位画家的某些特点。黄宾虹论明清绘画,说“明人枯梗,清人萎靡”;说学石涛者多近于“江湖”,学四王者多落入“市井”,话虽然很刻薄,却也击中了要害。要深入看懂这些涵意丰富的作品,是需要用些功夫的。
    由于鉴赏力的普遍低下,当下能够恰当鉴别风格、深入探讨风格史、风格理论的学者很少。一般的画家和收藏者,都满足一种风格化的东西。什么是风格化?风格化就是风格的僵化甚至死亡状态,没有生殖力的自我重复状态。艺术风格是由内而外,自然形成的,现在的许多画家内里空空,只好生硬地“制造”风格,搞一些“特殊”的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