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哪里批发装饰画:温家宝访问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2:54:12

温家宝访问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综合消息】4月27日至30日,温家宝总理应邀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进行正式访问。访问结束之际,陪同出访的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向随行记者介绍了温总理此访的有关情况和成果:…… 温家宝总理同两国领导人就海上合作等问题交换意见,一致同意将继续推进相关合作,共同维护马六甲海峡安全,中印尼签署了关于修订海洋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协定书。…… 温总理强调,中国欢迎一切有利于促进地区稳定与发展的主张,支持东亚峰会的发展进程。同时,要坚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尊重东亚的自主性和多样性。当前要首先发挥“10+1”,“10+3”和中日韩等现有合作架构的作用,同时探索其他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合作方式。东亚峰会应继续保持“领导人引领”的战略论坛性质。……

【时事点评】在美国势力不断制造“针对中国的海上运输线之乱”恶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不断向新兴国家输入通货膨胀大背景下,温家宝总理访问上述两国(印尼为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是东盟创始人国)除了经贸人文的层面外至少还有三层意义:

1)美国势力发动的“埃及之乱”以及“埃及之乱”后的一系列“之乱”都是针对中国海上运输线的安全,企图增加中国能源矿产获得的成本,从而加剧中国国内的通胀。

4月27日,美联储称将继续执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在一定时期内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零到0.25%之间不变,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全球负面 “溢出效应”大有泛滥成灾之势。美元持续贬值,推动以黄金、原油、农产品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新一轮强劲上涨,全球范围内通胀压力上升,新兴经济体更是首当其冲。

不论是“海上运输线之乱”还是“量化宽松”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要加剧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恶化中国的经济环境。温家宝总理同上述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 “海上合作”等问题,“共同维护马六甲海峡”安全。众所周知,中国南海和马六甲海峡是重要的国际航道,维护好它既符合中国利益也符合亚太国家的利益。

2)温总理特别强调:中国欢迎一切有利于促进地区稳定与发展的主张,支持东亚峰会的发展进程。当前要首先发挥“10+1”,“10+3”和中日韩等现有合作架构的作用,同时探索其他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合作方式。东亚峰会应继续保持“领导人引领”的战略论坛性质。

东方评论员认为,自2009年美国宣布“重返亚洲”后,对亚洲的发展毫无贡献,反而使东亚内部矛盾重重,2010年美国弄了一个“东亚峰会观察员国”的身份,但对东亚没有任何有建设性的作为,温总理此次出访是与上述两国再次“确认”中国在东亚峰会的“领导地位”。这与之前的“博鳌亚洲论坛”上说的“火车头地位”是一脉相承的!也说明不论是美国还是日本都无力承担“火车头”的“责任”!

3)对于恶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问题上,“找死”的菲律宾充当了一回美国的马前卒,今年4月5日,菲律宾向联合国提交照会,抗议中国2009年5月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的相关划界信息。请大家注意,中国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的相关划界信息已经过去两年之久,而菲律宾在这两年内并无异议,然而美国发动“叙利亚之乱”后,菲律宾“突然”向联合国提交了“迟到的抗议”,其意图非常明显,就是想再次“炒热”南海问题,策应美国的“叙利亚之乱”,从而全面恶化中国的外在安全环境。温总理此次出访意在警告有关国家不要跟着他“瞎起哄”,先把这个“找死的”孤立起来,再用军事演习吓他个屁滚尿流!

全球一盘“棋”,不论是南海方向、朝鲜半岛方向,还是南亚方向、西亚方向甚至北非方向,所有的局势都是“互动”的,我们要懂得这个原理。我们再把目光转移到西亚问题。

联合国“安理会”未就叙利亚问题达成一致

【纽约消息】联合国“安理会”未就叙利亚问题达成一致。4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27日就叙利亚当前局势举行会议,但由于分歧严重,安理会并未就这一问题达成一致。

安理会当天下午举行闭门磋商,听取负责政治事务的联合国副秘书长林恩·帕斯科汇报叙利亚当前局势。本周早些时候,英国、法国、德国和葡萄牙四国起草并在安理会散发了谴责叙利亚的声明草案,美国亦对这一草案表示支持。但由于各方分歧严重,当天的闭门磋商仅进行了半小时便转入公开会议。会议未通过任何声明文件。

【时事点评】这份所谓的“谴责叙利亚的声明草案”是由英国、法国、德国、葡萄牙四国起草的,美国“表示支持”。英、法、德、葡四国(欧盟)向联合国提交了谴责叙利亚的声明草案,充当了攻击叙利亚的急先锋,而美国却躲在背后“表示支持”。

●欧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此前一天也就是4月26日法国外交部表示,法国正在说服联合国和欧盟,以便它们采取“强劲措施”,制止叙利亚当局针对抗议者的暴力行为。法国外交部女发言人克里斯蒂娜。法热斯(音译)说:“法国再次发出最强烈地谴责叙利亚当局。叙利亚当局的镇压行动升级,最近几天还动用了坦克,特别是在德拉市。”她称,那些责任者将因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受到追究。“法国要求在联合国安理会和欧盟采取强劲措施,以制止(叙利亚当局)对民众使用武力。”

显然,从法国的强烈措词来看,以“叙利亚从稳至乱”交换“利比亚从乱至稳”的心态是“迫切”的,也恰恰说明了法国(欧盟)在利比亚受到了“挫折”。但是法国试图“说服”联合国以便采取“强劲措施”,这是明知不可为(明知“中俄”会毫不客气地否决掉)而为之了(这就奇怪了),说明欧盟也仅仅是向美国表示一下 “态度”或者有向“中俄”要价的心里。至今欧盟的战略意图仍然很“模糊”。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在公开会议上说,“我们希望叙利亚各方通过政治对话化解分歧,妥善应对当前危机,保持国家稳定和正常秩序”、“我们希望国际社会根据《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提供建设性帮助”。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亚历山大·潘金在安理会发言时说,“暴力行为不仅由单方面引发,真正对地区安全构成威胁的是对叙利亚内部事务的外来干涉”,“这种做法将导致无休止的暴力循环,并将引发内战”当天的“闭门磋商”仅进行了半小时便转入“公开会议会议”且 “未通过任何声明文件”。

在“中俄”联手“枪毙”了这份意在“干涉叙利亚内政”的声明草案后,美国并没有就此止步,我们在之前的评论中反复强调过了,美国意图在于发动“超出测试范围”的反攻。在美国的动议之下,位于日内瓦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于29日就叙利亚当前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勉强通过叙利亚问题有关决议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29日在日内瓦召开第16次特别会议,经激烈辩论后勉强通过了叙利亚问题有关决议。

这项“未能协商一致”而通过的决议谴责叙利亚对和平示威者使用致命武器的行为,要求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向叙利亚派遣调查团,就该国可能存在的违反国际人权法的行为展开调查。

在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的反对下,在人权理事会成员国中多数发展中国家要求下,决议补充了如下内容:联合国成员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不能以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破坏其他成员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不能违背联合国宪章。

●欧盟必须选择

欧盟必须有一个选择,要么跟着美国走,维护以美国为首的“单极化”世界。要么选择和“中俄”一起推动“多极化”世界的发展,分享以“中东大国交易平台”为核心的“战略利润”。

4月27日晚,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和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埃及首都开罗发表声明,宣布双方已就组建过渡政府等事宜达成一致。以色列方面对这一和解行动反应强烈。

声明中,法塔赫与哈马斯宣布终结双方4年以来的对立状态,并将组成过渡政府。此外,双方还同意于今年12月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举行大选。东方评论员认为,这一和解意义重大,标志着双方向着建立巴勒斯坦国的目标前进了关键性一步。

由于担心“温和派人物”阿巴斯领导下的法塔赫以及由他担任主席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可能会因此趋向激进,以色列(其实就是美国)对这一和解进行了强烈谴责。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其实就是美国)强硬地表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其实就是欧盟)必须在“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做出“选择”,它不可能与以色列和哈马斯同时和平相处。哈马斯的主张是摧毁以色列,他们经常向我们的城市和我们的儿童发射火箭弹……”(请大家仔细注意括号里的用词)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其实就是欧盟)则回应说,以色列必须在“和平”和“定居点”之间做出选择!

我们可以对以上模糊的描述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就是:美国要求欧盟在“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做出一个选择,而欧盟则回应美国要在“和平”与“定居点”之间做出选择。也就是说,欧盟一边在有“大国战略交易平台”之称的“中东和平进程”上仍然挂靠“中俄”,一边却在“叙利亚由稳至乱”上策应美国。为了打消欧盟的这种两边渔利心理,中俄必须拿出一个“重量级砝码”

●“中俄”强行打通“国际社会”进出加沙的第二通道(埃及至加沙)从而一举废掉“美元本位制”的运行基础。

欧盟一边在有“大国战略交易平台”之称的“中东和平进程”上仍然挂靠中俄,一边却在“叙利亚由稳至乱”上策应美国。为了打破欧盟的这种两边渔利心理,中俄必须拿出一个“重量级砝码”。

在于4月25日中国上海举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军队总参谋长会议,这是上合组织成立10周年来“首次”举行成员国军队总参谋长会议,是上合组织今年在防务安全合作领域的一项重大活动。

据中国国防部新闻事务局透露,会议将重点回顾上合组织防务安全领域合作历程,总结合作经验,探讨深化未来合作途径。

显然,这“首次”举行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军队总参谋长会议是非常及时的、并有针对性的。由于“叙利亚的稳与乱”事关“美国版严厉制裁案”制裁伊朗的“难与易”,又由于“叙利亚的稳与乱”事关“中俄欧”“战略粘合点”的有效“维护与击穿”(请注意我们的说法)。

“上合组织”成员国军队总参谋长会议结束之后,埃及外长阿拉比于29日表示,作为放松对加沙地带封锁计划的一部分,埃及将“永久性打开拉法边境通道”。

2006年,以色列封锁了加沙地带。2007年,哈马斯组织控制加沙地带后,以色列加强了对加沙的封锁。2007年以后,约150万加沙人只能依靠拉法地区的地下隧道获得绝大部分所需物资。

阿拉比在接受半岛电视台访问时说:“在未来几天内,埃及将采取重大措施,帮助缓和对加沙的封锁。”他表示,埃及不会再接受拉法边境通道保持封锁的状态,称将其封锁起来“令人感到羞耻”。

拉法是加沙地带唯一绕开以色列的对外通道。此前,埃及基本对拉法边境通道予以封锁,只有在加沙地带出现人道主义事件时才会将其打开。

综合上述埃及方面的“新动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首先,针对“美欧”在“利比亚的妥协”而引发的“叙利亚由稳至乱”必须做好军事准备,特别是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军事准备。其次,在“首先”的基础上强行打通“国际社会”进出加沙的第二通道(埃及至加沙)或第三条通道(从海上至加沙),从而一举废掉 “美元本位制”的运行基础。

一旦将上述两步“做实”,欧盟将“被迫”不得不向中俄倾斜!

●埃及的这个“新动作”震动“美以”

埃及在加沙政策上有了“重大改变”。在“埃及之乱”之前,这个口岸是与以色列联合管理的。以色列与埃及警察共同采取的封锁行动是一项旨在削弱哈马斯的政策。该政策试图通过制造经济困难来降低“哈马斯”在加沙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以色列一直在以“略带惊慌的目光”关注着这种转变。以色列一位高官说:“我们对埃及最近的一些举动感到不安。”他提到了“伊朗和埃及之间的和解”以及“埃及和哈马斯之间关系的升级”。

4月28日《纽约时报》说:埃及转变态度,对以色列的敌人伊朗和哈马斯热情起来,埃及正在制定外交政策的新路线,计划开放与加沙之间被封锁的边界,并使与以色列和西方的两大伊斯兰主义对头——哈马斯和伊朗——的关系实现正常化。这一切已经开始震动中东地区的“现有秩序”。

毫无疑问,“中俄”等广大“南方国家”要的就是这种“震动效果”!埃及这个“新动作”是一个“狠招”,它的意义在于:

1)从推动不可逆转的“中东和平进程”角度看,埃及永久性开发拉法通道将对“中东和平进程”起到“促进”作用。

2)从“针对亚欧海上运输线之乱”的角度看,埃及的转变将对“运输线之乱”起到稳定是作用。

3)欧盟与巴勒斯坦之间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埃及的转变将迫使欧盟不得不和“广大南方国家”合作。

这也就是我们在上期所说的“兵不血刃拿下埃及”的原因。但评论员想强调的是: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也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一句话“合纵连横中充满无穷的变数”,就埃及而言,他也是“西方势力”的一个“止损点”(我们在上期中有评论不再赘述)在未来的日子里“美国势力”很可能再次发动“激烈的” “埃及之乱”。但那是后话,就目前而言,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对叙利亚也有“围魏救赵”的作用!

●西方国家对利比亚的战事在一段时间内会更加激烈

由于“美欧”之间达成了“利益交换”,更由于美国担心欧盟向“中俄等南方势力”倾斜,因此,接下来利比亚的战事更加激烈。甚至有可能对卡扎菲进行“斩首”。4月26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说,“无论我们在何处发现它们”,利比亚各个军事指挥中心都是美国和北约空袭的合法打击目标。这意味着卡扎菲的处境正变得越来越危险。

盖茨说,北约飞机“并没有特别以他(卡扎菲)为目标”,但将继续以他的指挥中心为目标。由于卡扎菲是政府军总司令,这种区别是很小的。

评论员认为,由于上述原因,“北约”炸死卡扎菲亲属的新闻会接踵而至。美欧的这个“妥协”间接把卡扎菲推向了“中俄”这边,这为将来“中俄”介入利比亚(不论以何种方式介入)提供了空间!

据媒体报道,卡扎菲政府的两路人马分别到委内瑞拉和俄罗斯寻求帮助,俄罗斯总理普京26日在访问哥本哈根时表示,谁也没有给某些国家的领导人处决卡扎菲的权力。普京甚至认为,俄罗斯与欧盟如果缺乏相互合作与相互融合,就不会有发展前景。

另,据媒体报道,利比亚反对派希望寻求中国的支持,欢迎中国派出一个“工作小组”。这个信息是代表“美国利益”还是代表“欧盟利益”还有待研究!

接下来局势如何发展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