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白切鸡的调料做法:起死回生的一骂——熊十力痛骂徐复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6/30 20:51:21
 在网上读到一则关于读书态度的文章,甚感良师难得,特转载于下,与大家分享。

    熊十力痛骂徐复观
     1943年,对陆军少将徐复观来说,是他的生命历程发生转折和最有意义的一年。

   说他的生命发生转折并不是指这一年他受到蒋介石的器重并成为高级幕僚,而是指他成为新儒学大师熊十力的弟子。徐复观和熊十力都是鄂东黄冈人,徐复观的家乡是浠水,熊十力是黄冈人。这一年徐复观读到了熊十力独创的新儒家哲学体系“新唯识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遂萌发了从师之意。正好,熊十力也在重庆梁漱泯先生主持的勉仁书院教书。徐复观便试着写了一封信,表示了仰慕之情。不几天,熊十力便给他回了信。在信里,熊十力除讲了一番为人治学的道理外,还说到后生对前辈要有礼貌,批评徐复观来信字迹潦草,诚意不足。这封信对徐复观的启发与感动,超过了《新唯识论》,他立即去信道歉。

   经过几次通信后,熊十力约徐复观来书院面谈。徐复观第一次去见熊十力是身着陆军少将军服,这次会面徐复观向熊十力请教该读点什么书,熊十力向他推荐了王夫之的《读通鉴论》。然而,徐复观对熊十力的指点不以为然,说这本书早已读过了。熊十力面露不悦之色,说你并没有读懂,应该再读。过了一段时间,徐复观再见熊十力,报告《读通鉴论》已经读完。熊十力让他谈谈心得,徐复观就谈了许多对王夫之的批评,熊十力还未听完就开始破口大骂。这一骂,虽然不是中国历史上老师对学生的最厉害的一骂——因为现在能骂人的老师太多了,但大概是中国历史上老师对学生最著名的一 骂;这一骂不要紧,竟骂出了一位现代新儒家。

     “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他的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譬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

     这一番痛快淋漓的痛骂,骂得自我感觉良好的陆军少将呆立当场,狼狈不堪,半天回不过味来,但也使他从此大彻大悟。多年后,徐复观回忆起这一番痛骂,还满怀深情的写到:“这对于我是起死回生的一骂。恐怕对于一切聪明自负、但并没有走进学问之门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是起死回生的一骂!近年来,我每遇见觉得没有什么书值得去读的人,便知道一定是以小聪明耽误一生的人。”

附:徐复观简介
徐复观,名秉常,字佛观,公元1903年生于湖北省浠水县徐场凤形湾,公元1982年卒于香港九龙美孚新村寓所。早年曾在湖北省立第一师范上学,后到日本留学。回国后,参加政治活动多年。40岁以后,才逐渐走上学术之路。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一生中就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中国知识分子的性格及历史、命运问题发表大量论著,为研究、传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作出重要贡献,成为名扬海内外的“现代大儒”。著书十余种,三百多万字,主要有《两汉思想史》三卷,《学术与政治(甲、乙集)》、《徐复观杂文》六集、《中国艺术精神》、《中国思想史论集》及续集、《石涛之一研究》等。
——见《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