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户外休闲椅:常香玉:戏比天大的人民艺术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09:47:43
常香玉:戏比天大的人民艺术家     “谁说女子不如男”———一段经典的唱腔,让豫剧大师、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家喻户晓。

  “戏比天大”,是她一生的座右铭。从艺70多年,她把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当作了自己生命的全部,使一个乡间小戏成为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不仅唱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而且走出国门,拥有亿万观众和戏迷。

  “德艺双馨”,是人们对她的评价。从义演捐献飞机到投身扶危济困公益事业,再到筹资设立“香玉杯”奖掖豫剧后人,她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和演戏先做好人的艺德,永远馨香扑面。

  十二岁就成名

  练就“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绝功


  1923年,河南巩县一个贫苦家庭里,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多年以后,这名女婴成为赫赫有名的豫剧大师,她就是常香玉。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为了不当童养媳,9岁起她随父学艺,10岁登台。

  父亲曾教育她:“戏是苦虫”、“吐字不清、道字不明,等于钝刀子杀人。”

  为了做到高音不刺耳,低音听得清,开始学戏的常香玉每天三更灯火五更鸡地苦练。在她练低音的时候,父亲经常跑到百十步以外,或者躲到一棵大树背后去听。

  为纠正她的吐字,有一次父亲竟将她的嘴抠出了血,她含着血、流着泪,一次又一次,一字又一字地反复吟唱。就这样,才练就“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的绝功。

  直到今天,戏迷们仍最称道常香玉的道白:不用看字幕,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为了让常香玉积累舞台经验,父亲让年幼的她参加各种演出,小生、武生、丑角……什么角色都让她演。就这样,年仅12岁的常香玉便已经小有名气了,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时候我就有身价了,一个月能挣八块大洋。”

  常香玉是个性格极其倔强的女子,她的倔强成就了她的事业,她的倔强也不允许她向任何人低头。

  一次,有个三青帮头子娶小老婆,要常香玉去唱堂会。常香玉没办法只能去,在现场唱的是一出悲剧《孔雀东南飞》,这个流氓大怒,要打她,常香玉跳到桌子上,把手里的两枚戒指吞到肚子里自杀,后来被人抢救了过来。

  “常香玉一辈子的心思都用在叫老百姓喜欢上了。”戏剧研究员石磊曾说。常香玉常说的一句话是:“唱戏是叫老百姓喜欢的,感染不了观众,你不是只能干瞪眼?”

  常香玉博采众家之长,集豫剧之大成,把豫东、豫西、祥符、沙河、高调等五大豫剧声腔派系熔于一炉,而且广泛采撷了河南曲剧、越调、京剧、昆剧、河北梆子及河南坠子等剧种和曲艺的声腔技巧,形成了深受广大群众喜欢的常派艺术。有时她一句唱腔里能有5个音,一句话里融合豫东、豫西两大派。

  为了让戏“顺应民心,反映时代”,她不守旧,戏随时代走,艺随精神长。她和丈夫陈宪章一起动手,在改造传统题材的同时,积极演绎现代戏。

  《拷红》、《白蛇传》、《大祭桩》、《花木兰》、《破洪州》……这些传统剧目的改编,使历史与时代产生了强烈共鸣,成为常派艺术的传世之作;《朝阳沟》、《李双双》、《红灯记》……来源于生活,服务于人民,这些现代戏的探索,努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让常派艺术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吃咸菜睡地铺

  “花木兰”巡演半年为抗美援朝捐了架飞机


  1951年,28岁的常香玉,干了件轰动的事:向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机。

  这年6月的一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里播发了一条来自朝鲜前线的消息:中国志愿军高地遭受百余架敌机狂轰滥炸,全连战士全部牺牲,举国震惊。

  常香玉一夜没睡,一大早就忍不住把丈夫陈宪章叫醒,“志愿军在朝鲜打得太艰苦了,我们捐架飞机,中不中?中咱就干。”陈宪章说,“干!”

  但常香玉没钱,她只是西安城里“香玉剧社”的社长。据常香玉女儿后来回忆,“捐飞机”的想法,当时在团里引来一些风凉话,有师傅说:“香玉啊,你这就是痴人说梦,你连一挺机关枪都不一定捐得了,你还捐飞机大炮呢?”

  但常香玉的脾气是,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她说:“我们进行义演,有人看戏这不就有钱了吗?咱们半年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两年,不信完不成。”

  当时,一架喷气式飞机需要旧币15亿元(新币约15万元)。按当时常香玉的标价,场场爆满,她也需要不吃不喝唱上200多场。为了启动义演,常香玉卖掉了家中惟一值钱的卡车和房产,甚至掏出了压箱底的最后一点钱。

  8月7日,常香玉率59人的“香玉剧社”从西安出发,开始了行程万里的巡回演出。剧社一路南下,先后在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等6个城市演出。

  在中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存放的一份发黄的资料《香玉剧社半年来捐献演出的工作总结》中,描述了当时演出的盛况:

  白天不停地赶场唱戏,夜里就直接住在剧场里,吃咸菜睡地铺。演出曲目特意选的是《花木兰》。这是一个女子替父慷慨从军的故事,常香玉用她独特的唱腔,把故事演绎得热情奔放,刚柔相济。

  最轰动的是在广州,听说是为抗美援朝义演,出租方免掉了场租,观众看完了不走,一些华侨干脆脱下手表就向台上扔。捐出的金表就直接拿到剧院门口拍卖,一下子就是几十万(旧币)。买下表的人也不拿走,把金表又拿出来捐。转眼间,一块表价值就升到了几千万(旧币)。

  而在剧社到达广州的当晚,时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广东省主席的叶剑英,就去观看了常香玉的演出,后又在演出后台提笔写下了四个字,“爱国艺人”。这个头衔,在此后的几十年,也成为常香玉的另一个别称。仅在广州一地,香玉剧社就募集到了购买飞机1/3的款项。

  一时间,大江南北争相传唱《花木兰》,演出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了剧社预期。义演一共进行了180多场,场场爆满,观众达30多万人。仅仅半年,常香玉就募集到了买飞机所需的15亿元资金(旧币)。

  飞机购得了,被命名为“常香玉剧社号”,并很快飞去了朝鲜。多年后,这架“米格15”型飞机,作为历史的见证,被存放在了北京郊区的中国航空博物馆。

  病重时

  她拔掉输液管戴上发套就上了舞台


  事实上,捐飞机的壮举仅是常香玉一生中“捐赠”的一个篇章。循着常香玉走过的足迹,人们会发现始终伴随着她演艺生涯的有一件事,那就是义演。

  1953年为捐献“香玉剧社”号飞机的义演后,常香玉又带领着豫剧队,冒着炮火深入到朝鲜战场的最前线,慰问志愿军。

  她的学生刘凤琴至今还记得那段日子,“当时慰问演出怕遭敌人的飞机扫射,都是夜里赶路。有一回夜宿在防空洞里,敌人飞来的炮弹还有一米厚就要将洞炸透,连防空洞的门也给炸塌了。”而这一切,常香玉没有丝毫退缩。

  1960年,豫剧团下放到商丘的王坟大队,每天只发7个玉米面夹菜的馍馍,吃不饱,肚子整天饿得咕咕叫,但每天傍晚村头戏台准时出演的“花木兰”,精彩的筋斗戏让当地群众一直都念念不忘……

  多少年来,香玉剧社的演出一直都坚持“三三三制”:三个月在农村,三个月在工矿,三个月在部队,为最基层的观众巡回演出。豫剧从一个地方戏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与常香玉不间断地到各地演出、广为传播是分不开的。

  为了繁荣豫剧,常香玉在1987年设立了旨在发掘豫剧新人的“香玉杯”评选活动,至今已有180名豫剧演员获得过这个奖项,使许多新人脱颖而出。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常香玉已经离开舞台成为剧团的管理者,但每次带队下乡到基层,面对普通的老百姓她都是有求必应,给谁都唱。

  有一次,在陕西一个边远县演出结束后,一位捡垃圾的老人拦住常老,拉着她的手说:“常老师,这么多年一直是从收音机里听您唱,想亲耳听您唱两句。”常香玉当场就停下来为她清唱了一段《红娘》。

  “国家的难,就是自己的难。”这是常香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

  1998年初,为唤起社会各界对下岗职工的关爱,75岁高龄的她携家人和弟子在河南人民剧院登台义演,所得的6万多元票房收入全部捐给了“河南省送温暖工程基金会”。随后,她和她的子女们又向基金会捐助了3万元人民币。

  2003年4月,“非典”肆虐中国,老人又一次慷慨解囊,从自己工资里拿出1万元钱,用于河南省农村非典防治。

  戏比天大是她一生的座右铭。只要是为人民而演,哪怕是病入膏肓,她都要拖着病躯赶来。

  2003年12月23日,身患癌症的常香玉正在北京住院。当得知奥运场馆建设工地上有一场专门慰问河南民工的演出,她拔掉输液管,戴上发套遮掩住化疗后稀疏的头发,在家人的搀扶下登上舞台,不顾身体虚弱清唱了一段《柳河湾》,这,成为她一生舞台生涯的绝唱……

  2004年6月1日清晨,老人安详地离开了这片她曾经几乎走遍的土地。

  这一年的7月27日,国务院追授常香玉为“人民艺术家”。
  “谁说女子不如男”———一段经典的唱腔,让豫剧大师、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家喻户晓。

  “戏比天大”,是她一生的座右铭。从艺70多年,她把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当作了自己生命的全部,使一个乡间小戏成为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不仅唱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而且走出国门,拥有亿万观众和戏迷。

  “德艺双馨”,是人们对她的评价。从义演捐献飞机到投身扶危济困公益事业,再到筹资设立“香玉杯”奖掖豫剧后人,她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和演戏先做好人的艺德,永远馨香扑面。

  十二岁就成名

  练就“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绝功


  1923年,河南巩县一个贫苦家庭里,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多年以后,这名女婴成为赫赫有名的豫剧大师,她就是常香玉。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为了不当童养媳,9岁起她随父学艺,10岁登台。

  父亲曾教育她:“戏是苦虫”、“吐字不清、道字不明,等于钝刀子杀人。”

  为了做到高音不刺耳,低音听得清,开始学戏的常香玉每天三更灯火五更鸡地苦练。在她练低音的时候,父亲经常跑到百十步以外,或者躲到一棵大树背后去听。

  为纠正她的吐字,有一次父亲竟将她的嘴抠出了血,她含着血、流着泪,一次又一次,一字又一字地反复吟唱。就这样,才练就“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的绝功。

  直到今天,戏迷们仍最称道常香玉的道白:不用看字幕,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为了让常香玉积累舞台经验,父亲让年幼的她参加各种演出,小生、武生、丑角……什么角色都让她演。就这样,年仅12岁的常香玉便已经小有名气了,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时候我就有身价了,一个月能挣八块大洋。”

  常香玉是个性格极其倔强的女子,她的倔强成就了她的事业,她的倔强也不允许她向任何人低头。

  一次,有个三青帮头子娶小老婆,要常香玉去唱堂会。常香玉没办法只能去,在现场唱的是一出悲剧《孔雀东南飞》,这个流氓大怒,要打她,常香玉跳到桌子上,把手里的两枚戒指吞到肚子里自杀,后来被人抢救了过来。

  “常香玉一辈子的心思都用在叫老百姓喜欢上了。”戏剧研究员石磊曾说。常香玉常说的一句话是:“唱戏是叫老百姓喜欢的,感染不了观众,你不是只能干瞪眼?”

  常香玉博采众家之长,集豫剧之大成,把豫东、豫西、祥符、沙河、高调等五大豫剧声腔派系熔于一炉,而且广泛采撷了河南曲剧、越调、京剧、昆剧、河北梆子及河南坠子等剧种和曲艺的声腔技巧,形成了深受广大群众喜欢的常派艺术。有时她一句唱腔里能有5个音,一句话里融合豫东、豫西两大派。

  为了让戏“顺应民心,反映时代”,她不守旧,戏随时代走,艺随精神长。她和丈夫陈宪章一起动手,在改造传统题材的同时,积极演绎现代戏。

  《拷红》、《白蛇传》、《大祭桩》、《花木兰》、《破洪州》……这些传统剧目的改编,使历史与时代产生了强烈共鸣,成为常派艺术的传世之作;《朝阳沟》、《李双双》、《红灯记》……来源于生活,服务于人民,这些现代戏的探索,努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让常派艺术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吃咸菜睡地铺

  “花木兰”巡演半年为抗美援朝捐了架飞机


  1951年,28岁的常香玉,干了件轰动的事:向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机。

  这年6月的一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里播发了一条来自朝鲜前线的消息:中国志愿军高地遭受百余架敌机狂轰滥炸,全连战士全部牺牲,举国震惊。

  常香玉一夜没睡,一大早就忍不住把丈夫陈宪章叫醒,“志愿军在朝鲜打得太艰苦了,我们捐架飞机,中不中?中咱就干。”陈宪章说,“干!”

  但常香玉没钱,她只是西安城里“香玉剧社”的社长。据常香玉女儿后来回忆,“捐飞机”的想法,当时在团里引来一些风凉话,有师傅说:“香玉啊,你这就是痴人说梦,你连一挺机关枪都不一定捐得了,你还捐飞机大炮呢?”

  但常香玉的脾气是,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她说:“我们进行义演,有人看戏这不就有钱了吗?咱们半年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两年,不信完不成。”

  当时,一架喷气式飞机需要旧币15亿元(新币约15万元)。按当时常香玉的标价,场场爆满,她也需要不吃不喝唱上200多场。为了启动义演,常香玉卖掉了家中惟一值钱的卡车和房产,甚至掏出了压箱底的最后一点钱。

  8月7日,常香玉率59人的“香玉剧社”从西安出发,开始了行程万里的巡回演出。剧社一路南下,先后在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等6个城市演出。

  在中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存放的一份发黄的资料《香玉剧社半年来捐献演出的工作总结》中,描述了当时演出的盛况:

  白天不停地赶场唱戏,夜里就直接住在剧场里,吃咸菜睡地铺。演出曲目特意选的是《花木兰》。这是一个女子替父慷慨从军的故事,常香玉用她独特的唱腔,把故事演绎得热情奔放,刚柔相济。

  最轰动的是在广州,听说是为抗美援朝义演,出租方免掉了场租,观众看完了不走,一些华侨干脆脱下手表就向台上扔。捐出的金表就直接拿到剧院门口拍卖,一下子就是几十万(旧币)。买下表的人也不拿走,把金表又拿出来捐。转眼间,一块表价值就升到了几千万(旧币)。

  而在剧社到达广州的当晚,时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广东省主席的叶剑英,就去观看了常香玉的演出,后又在演出后台提笔写下了四个字,“爱国艺人”。这个头衔,在此后的几十年,也成为常香玉的另一个别称。仅在广州一地,香玉剧社就募集到了购买飞机1/3的款项。

  一时间,大江南北争相传唱《花木兰》,演出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了剧社预期。义演一共进行了180多场,场场爆满,观众达30多万人。仅仅半年,常香玉就募集到了买飞机所需的15亿元资金(旧币)。

  飞机购得了,被命名为“常香玉剧社号”,并很快飞去了朝鲜。多年后,这架“米格15”型飞机,作为历史的见证,被存放在了北京郊区的中国航空博物馆。

  病重时

  她拔掉输液管戴上发套就上了舞台


  事实上,捐飞机的壮举仅是常香玉一生中“捐赠”的一个篇章。循着常香玉走过的足迹,人们会发现始终伴随着她演艺生涯的有一件事,那就是义演。

  1953年为捐献“香玉剧社”号飞机的义演后,常香玉又带领着豫剧队,冒着炮火深入到朝鲜战场的最前线,慰问志愿军。

  她的学生刘凤琴至今还记得那段日子,“当时慰问演出怕遭敌人的飞机扫射,都是夜里赶路。有一回夜宿在防空洞里,敌人飞来的炮弹还有一米厚就要将洞炸透,连防空洞的门也给炸塌了。”而这一切,常香玉没有丝毫退缩。

  1960年,豫剧团下放到商丘的王坟大队,每天只发7个玉米面夹菜的馍馍,吃不饱,肚子整天饿得咕咕叫,但每天傍晚村头戏台准时出演的“花木兰”,精彩的筋斗戏让当地群众一直都念念不忘……

  多少年来,香玉剧社的演出一直都坚持“三三三制”:三个月在农村,三个月在工矿,三个月在部队,为最基层的观众巡回演出。豫剧从一个地方戏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与常香玉不间断地到各地演出、广为传播是分不开的。

  为了繁荣豫剧,常香玉在1987年设立了旨在发掘豫剧新人的“香玉杯”评选活动,至今已有180名豫剧演员获得过这个奖项,使许多新人脱颖而出。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常香玉已经离开舞台成为剧团的管理者,但每次带队下乡到基层,面对普通的老百姓她都是有求必应,给谁都唱。

  有一次,在陕西一个边远县演出结束后,一位捡垃圾的老人拦住常老,拉着她的手说:“常老师,这么多年一直是从收音机里听您唱,想亲耳听您唱两句。”常香玉当场就停下来为她清唱了一段《红娘》。

  “国家的难,就是自己的难。”这是常香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

  1998年初,为唤起社会各界对下岗职工的关爱,75岁高龄的她携家人和弟子在河南人民剧院登台义演,所得的6万多元票房收入全部捐给了“河南省送温暖工程基金会”。随后,她和她的子女们又向基金会捐助了3万元人民币。

  2003年4月,“非典”肆虐中国,老人又一次慷慨解囊,从自己工资里拿出1万元钱,用于河南省农村非典防治。

  戏比天大是她一生的座右铭。只要是为人民而演,哪怕是病入膏肓,她都要拖着病躯赶来。

  2003年12月23日,身患癌症的常香玉正在北京住院。当得知奥运场馆建设工地上有一场专门慰问河南民工的演出,她拔掉输液管,戴上发套遮掩住化疗后稀疏的头发,在家人的搀扶下登上舞台,不顾身体虚弱清唱了一段《柳河湾》,这,成为她一生舞台生涯的绝唱……

  2004年6月1日清晨,老人安详地离开了这片她曾经几乎走遍的土地。

  这一年的7月27日,国务院追授常香玉为“人民艺术家”。
  “谁说女子不如男”———一段经典的唱腔,让豫剧大师、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家喻户晓。

  “戏比天大”,是她一生的座右铭。从艺70多年,她把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当作了自己生命的全部,使一个乡间小戏成为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不仅唱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而且走出国门,拥有亿万观众和戏迷。

  “德艺双馨”,是人们对她的评价。从义演捐献飞机到投身扶危济困公益事业,再到筹资设立“香玉杯”奖掖豫剧后人,她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和演戏先做好人的艺德,永远馨香扑面。

  十二岁就成名

  练就“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绝功


  1923年,河南巩县一个贫苦家庭里,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多年以后,这名女婴成为赫赫有名的豫剧大师,她就是常香玉。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为了不当童养媳,9岁起她随父学艺,10岁登台。

  父亲曾教育她:“戏是苦虫”、“吐字不清、道字不明,等于钝刀子杀人。”

  为了做到高音不刺耳,低音听得清,开始学戏的常香玉每天三更灯火五更鸡地苦练。在她练低音的时候,父亲经常跑到百十步以外,或者躲到一棵大树背后去听。

  为纠正她的吐字,有一次父亲竟将她的嘴抠出了血,她含着血、流着泪,一次又一次,一字又一字地反复吟唱。就这样,才练就“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的绝功。

  直到今天,戏迷们仍最称道常香玉的道白:不用看字幕,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为了让常香玉积累舞台经验,父亲让年幼的她参加各种演出,小生、武生、丑角……什么角色都让她演。就这样,年仅12岁的常香玉便已经小有名气了,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时候我就有身价了,一个月能挣八块大洋。”

  常香玉是个性格极其倔强的女子,她的倔强成就了她的事业,她的倔强也不允许她向任何人低头。

  一次,有个三青帮头子娶小老婆,要常香玉去唱堂会。常香玉没办法只能去,在现场唱的是一出悲剧《孔雀东南飞》,这个流氓大怒,要打她,常香玉跳到桌子上,把手里的两枚戒指吞到肚子里自杀,后来被人抢救了过来。

  “常香玉一辈子的心思都用在叫老百姓喜欢上了。”戏剧研究员石磊曾说。常香玉常说的一句话是:“唱戏是叫老百姓喜欢的,感染不了观众,你不是只能干瞪眼?”

  常香玉博采众家之长,集豫剧之大成,把豫东、豫西、祥符、沙河、高调等五大豫剧声腔派系熔于一炉,而且广泛采撷了河南曲剧、越调、京剧、昆剧、河北梆子及河南坠子等剧种和曲艺的声腔技巧,形成了深受广大群众喜欢的常派艺术。有时她一句唱腔里能有5个音,一句话里融合豫东、豫西两大派。

  为了让戏“顺应民心,反映时代”,她不守旧,戏随时代走,艺随精神长。她和丈夫陈宪章一起动手,在改造传统题材的同时,积极演绎现代戏。

  《拷红》、《白蛇传》、《大祭桩》、《花木兰》、《破洪州》……这些传统剧目的改编,使历史与时代产生了强烈共鸣,成为常派艺术的传世之作;《朝阳沟》、《李双双》、《红灯记》……来源于生活,服务于人民,这些现代戏的探索,努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让常派艺术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吃咸菜睡地铺

  “花木兰”巡演半年为抗美援朝捐了架飞机


  1951年,28岁的常香玉,干了件轰动的事:向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机。

  这年6月的一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里播发了一条来自朝鲜前线的消息:中国志愿军高地遭受百余架敌机狂轰滥炸,全连战士全部牺牲,举国震惊。

  常香玉一夜没睡,一大早就忍不住把丈夫陈宪章叫醒,“志愿军在朝鲜打得太艰苦了,我们捐架飞机,中不中?中咱就干。”陈宪章说,“干!”

  但常香玉没钱,她只是西安城里“香玉剧社”的社长。据常香玉女儿后来回忆,“捐飞机”的想法,当时在团里引来一些风凉话,有师傅说:“香玉啊,你这就是痴人说梦,你连一挺机关枪都不一定捐得了,你还捐飞机大炮呢?”

  但常香玉的脾气是,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她说:“我们进行义演,有人看戏这不就有钱了吗?咱们半年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两年,不信完不成。”

  当时,一架喷气式飞机需要旧币15亿元(新币约15万元)。按当时常香玉的标价,场场爆满,她也需要不吃不喝唱上200多场。为了启动义演,常香玉卖掉了家中惟一值钱的卡车和房产,甚至掏出了压箱底的最后一点钱。

  8月7日,常香玉率59人的“香玉剧社”从西安出发,开始了行程万里的巡回演出。剧社一路南下,先后在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等6个城市演出。

  在中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存放的一份发黄的资料《香玉剧社半年来捐献演出的工作总结》中,描述了当时演出的盛况:

  白天不停地赶场唱戏,夜里就直接住在剧场里,吃咸菜睡地铺。演出曲目特意选的是《花木兰》。这是一个女子替父慷慨从军的故事,常香玉用她独特的唱腔,把故事演绎得热情奔放,刚柔相济。

  最轰动的是在广州,听说是为抗美援朝义演,出租方免掉了场租,观众看完了不走,一些华侨干脆脱下手表就向台上扔。捐出的金表就直接拿到剧院门口拍卖,一下子就是几十万(旧币)。买下表的人也不拿走,把金表又拿出来捐。转眼间,一块表价值就升到了几千万(旧币)。

  而在剧社到达广州的当晚,时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广东省主席的叶剑英,就去观看了常香玉的演出,后又在演出后台提笔写下了四个字,“爱国艺人”。这个头衔,在此后的几十年,也成为常香玉的另一个别称。仅在广州一地,香玉剧社就募集到了购买飞机1/3的款项。

  一时间,大江南北争相传唱《花木兰》,演出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了剧社预期。义演一共进行了180多场,场场爆满,观众达30多万人。仅仅半年,常香玉就募集到了买飞机所需的15亿元资金(旧币)。

  飞机购得了,被命名为“常香玉剧社号”,并很快飞去了朝鲜。多年后,这架“米格15”型飞机,作为历史的见证,被存放在了北京郊区的中国航空博物馆。

  病重时

  她拔掉输液管戴上发套就上了舞台


  事实上,捐飞机的壮举仅是常香玉一生中“捐赠”的一个篇章。循着常香玉走过的足迹,人们会发现始终伴随着她演艺生涯的有一件事,那就是义演。

  1953年为捐献“香玉剧社”号飞机的义演后,常香玉又带领着豫剧队,冒着炮火深入到朝鲜战场的最前线,慰问志愿军。

  她的学生刘凤琴至今还记得那段日子,“当时慰问演出怕遭敌人的飞机扫射,都是夜里赶路。有一回夜宿在防空洞里,敌人飞来的炮弹还有一米厚就要将洞炸透,连防空洞的门也给炸塌了。”而这一切,常香玉没有丝毫退缩。

  1960年,豫剧团下放到商丘的王坟大队,每天只发7个玉米面夹菜的馍馍,吃不饱,肚子整天饿得咕咕叫,但每天傍晚村头戏台准时出演的“花木兰”,精彩的筋斗戏让当地群众一直都念念不忘……

  多少年来,香玉剧社的演出一直都坚持“三三三制”:三个月在农村,三个月在工矿,三个月在部队,为最基层的观众巡回演出。豫剧从一个地方戏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与常香玉不间断地到各地演出、广为传播是分不开的。

  为了繁荣豫剧,常香玉在1987年设立了旨在发掘豫剧新人的“香玉杯”评选活动,至今已有180名豫剧演员获得过这个奖项,使许多新人脱颖而出。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常香玉已经离开舞台成为剧团的管理者,但每次带队下乡到基层,面对普通的老百姓她都是有求必应,给谁都唱。

  有一次,在陕西一个边远县演出结束后,一位捡垃圾的老人拦住常老,拉着她的手说:“常老师,这么多年一直是从收音机里听您唱,想亲耳听您唱两句。”常香玉当场就停下来为她清唱了一段《红娘》。

  “国家的难,就是自己的难。”这是常香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

  1998年初,为唤起社会各界对下岗职工的关爱,75岁高龄的她携家人和弟子在河南人民剧院登台义演,所得的6万多元票房收入全部捐给了“河南省送温暖工程基金会”。随后,她和她的子女们又向基金会捐助了3万元人民币。

  2003年4月,“非典”肆虐中国,老人又一次慷慨解囊,从自己工资里拿出1万元钱,用于河南省农村非典防治。

  戏比天大是她一生的座右铭。只要是为人民而演,哪怕是病入膏肓,她都要拖着病躯赶来。

  2003年12月23日,身患癌症的常香玉正在北京住院。当得知奥运场馆建设工地上有一场专门慰问河南民工的演出,她拔掉输液管,戴上发套遮掩住化疗后稀疏的头发,在家人的搀扶下登上舞台,不顾身体虚弱清唱了一段《柳河湾》,这,成为她一生舞台生涯的绝唱……

  2004年6月1日清晨,老人安详地离开了这片她曾经几乎走遍的土地。

  这一年的7月27日,国务院追授常香玉为“人民艺术家”。
  “谁说女子不如男”———一段经典的唱腔,让豫剧大师、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家喻户晓。

  “戏比天大”,是她一生的座右铭。从艺70多年,她把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当作了自己生命的全部,使一个乡间小戏成为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不仅唱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而且走出国门,拥有亿万观众和戏迷。

  “德艺双馨”,是人们对她的评价。从义演捐献飞机到投身扶危济困公益事业,再到筹资设立“香玉杯”奖掖豫剧后人,她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和演戏先做好人的艺德,永远馨香扑面。

  十二岁就成名

  练就“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绝功


  1923年,河南巩县一个贫苦家庭里,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多年以后,这名女婴成为赫赫有名的豫剧大师,她就是常香玉。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为了不当童养媳,9岁起她随父学艺,10岁登台。

  父亲曾教育她:“戏是苦虫”、“吐字不清、道字不明,等于钝刀子杀人。”

  为了做到高音不刺耳,低音听得清,开始学戏的常香玉每天三更灯火五更鸡地苦练。在她练低音的时候,父亲经常跑到百十步以外,或者躲到一棵大树背后去听。

  为纠正她的吐字,有一次父亲竟将她的嘴抠出了血,她含着血、流着泪,一次又一次,一字又一字地反复吟唱。就这样,才练就“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的绝功。

  直到今天,戏迷们仍最称道常香玉的道白:不用看字幕,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为了让常香玉积累舞台经验,父亲让年幼的她参加各种演出,小生、武生、丑角……什么角色都让她演。就这样,年仅12岁的常香玉便已经小有名气了,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时候我就有身价了,一个月能挣八块大洋。”

  常香玉是个性格极其倔强的女子,她的倔强成就了她的事业,她的倔强也不允许她向任何人低头。

  一次,有个三青帮头子娶小老婆,要常香玉去唱堂会。常香玉没办法只能去,在现场唱的是一出悲剧《孔雀东南飞》,这个流氓大怒,要打她,常香玉跳到桌子上,把手里的两枚戒指吞到肚子里自杀,后来被人抢救了过来。

  “常香玉一辈子的心思都用在叫老百姓喜欢上了。”戏剧研究员石磊曾说。常香玉常说的一句话是:“唱戏是叫老百姓喜欢的,感染不了观众,你不是只能干瞪眼?”

  常香玉博采众家之长,集豫剧之大成,把豫东、豫西、祥符、沙河、高调等五大豫剧声腔派系熔于一炉,而且广泛采撷了河南曲剧、越调、京剧、昆剧、河北梆子及河南坠子等剧种和曲艺的声腔技巧,形成了深受广大群众喜欢的常派艺术。有时她一句唱腔里能有5个音,一句话里融合豫东、豫西两大派。

  为了让戏“顺应民心,反映时代”,她不守旧,戏随时代走,艺随精神长。她和丈夫陈宪章一起动手,在改造传统题材的同时,积极演绎现代戏。

  《拷红》、《白蛇传》、《大祭桩》、《花木兰》、《破洪州》……这些传统剧目的改编,使历史与时代产生了强烈共鸣,成为常派艺术的传世之作;《朝阳沟》、《李双双》、《红灯记》……来源于生活,服务于人民,这些现代戏的探索,努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让常派艺术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吃咸菜睡地铺

  “花木兰”巡演半年为抗美援朝捐了架飞机


  1951年,28岁的常香玉,干了件轰动的事:向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机。

  这年6月的一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里播发了一条来自朝鲜前线的消息:中国志愿军高地遭受百余架敌机狂轰滥炸,全连战士全部牺牲,举国震惊。

  常香玉一夜没睡,一大早就忍不住把丈夫陈宪章叫醒,“志愿军在朝鲜打得太艰苦了,我们捐架飞机,中不中?中咱就干。”陈宪章说,“干!”

  但常香玉没钱,她只是西安城里“香玉剧社”的社长。据常香玉女儿后来回忆,“捐飞机”的想法,当时在团里引来一些风凉话,有师傅说:“香玉啊,你这就是痴人说梦,你连一挺机关枪都不一定捐得了,你还捐飞机大炮呢?”

  但常香玉的脾气是,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她说:“我们进行义演,有人看戏这不就有钱了吗?咱们半年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两年,不信完不成。”

  当时,一架喷气式飞机需要旧币15亿元(新币约15万元)。按当时常香玉的标价,场场爆满,她也需要不吃不喝唱上200多场。为了启动义演,常香玉卖掉了家中惟一值钱的卡车和房产,甚至掏出了压箱底的最后一点钱。

  8月7日,常香玉率59人的“香玉剧社”从西安出发,开始了行程万里的巡回演出。剧社一路南下,先后在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等6个城市演出。

  在中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存放的一份发黄的资料《香玉剧社半年来捐献演出的工作总结》中,描述了当时演出的盛况:

  白天不停地赶场唱戏,夜里就直接住在剧场里,吃咸菜睡地铺。演出曲目特意选的是《花木兰》。这是一个女子替父慷慨从军的故事,常香玉用她独特的唱腔,把故事演绎得热情奔放,刚柔相济。

  最轰动的是在广州,听说是为抗美援朝义演,出租方免掉了场租,观众看完了不走,一些华侨干脆脱下手表就向台上扔。捐出的金表就直接拿到剧院门口拍卖,一下子就是几十万(旧币)。买下表的人也不拿走,把金表又拿出来捐。转眼间,一块表价值就升到了几千万(旧币)。

  而在剧社到达广州的当晚,时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广东省主席的叶剑英,就去观看了常香玉的演出,后又在演出后台提笔写下了四个字,“爱国艺人”。这个头衔,在此后的几十年,也成为常香玉的另一个别称。仅在广州一地,香玉剧社就募集到了购买飞机1/3的款项。

  一时间,大江南北争相传唱《花木兰》,演出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了剧社预期。义演一共进行了180多场,场场爆满,观众达30多万人。仅仅半年,常香玉就募集到了买飞机所需的15亿元资金(旧币)。

  飞机购得了,被命名为“常香玉剧社号”,并很快飞去了朝鲜。多年后,这架“米格15”型飞机,作为历史的见证,被存放在了北京郊区的中国航空博物馆。

  病重时

  她拔掉输液管戴上发套就上了舞台


  事实上,捐飞机的壮举仅是常香玉一生中“捐赠”的一个篇章。循着常香玉走过的足迹,人们会发现始终伴随着她演艺生涯的有一件事,那就是义演。

  1953年为捐献“香玉剧社”号飞机的义演后,常香玉又带领着豫剧队,冒着炮火深入到朝鲜战场的最前线,慰问志愿军。

  她的学生刘凤琴至今还记得那段日子,“当时慰问演出怕遭敌人的飞机扫射,都是夜里赶路。有一回夜宿在防空洞里,敌人飞来的炮弹还有一米厚就要将洞炸透,连防空洞的门也给炸塌了。”而这一切,常香玉没有丝毫退缩。

  1960年,豫剧团下放到商丘的王坟大队,每天只发7个玉米面夹菜的馍馍,吃不饱,肚子整天饿得咕咕叫,但每天傍晚村头戏台准时出演的“花木兰”,精彩的筋斗戏让当地群众一直都念念不忘……

  多少年来,香玉剧社的演出一直都坚持“三三三制”:三个月在农村,三个月在工矿,三个月在部队,为最基层的观众巡回演出。豫剧从一个地方戏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与常香玉不间断地到各地演出、广为传播是分不开的。

  为了繁荣豫剧,常香玉在1987年设立了旨在发掘豫剧新人的“香玉杯”评选活动,至今已有180名豫剧演员获得过这个奖项,使许多新人脱颖而出。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常香玉已经离开舞台成为剧团的管理者,但每次带队下乡到基层,面对普通的老百姓她都是有求必应,给谁都唱。

  有一次,在陕西一个边远县演出结束后,一位捡垃圾的老人拦住常老,拉着她的手说:“常老师,这么多年一直是从收音机里听您唱,想亲耳听您唱两句。”常香玉当场就停下来为她清唱了一段《红娘》。

  “国家的难,就是自己的难。”这是常香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

  1998年初,为唤起社会各界对下岗职工的关爱,75岁高龄的她携家人和弟子在河南人民剧院登台义演,所得的6万多元票房收入全部捐给了“河南省送温暖工程基金会”。随后,她和她的子女们又向基金会捐助了3万元人民币。

  2003年4月,“非典”肆虐中国,老人又一次慷慨解囊,从自己工资里拿出1万元钱,用于河南省农村非典防治。

  戏比天大是她一生的座右铭。只要是为人民而演,哪怕是病入膏肓,她都要拖着病躯赶来。

  2003年12月23日,身患癌症的常香玉正在北京住院。当得知奥运场馆建设工地上有一场专门慰问河南民工的演出,她拔掉输液管,戴上发套遮掩住化疗后稀疏的头发,在家人的搀扶下登上舞台,不顾身体虚弱清唱了一段《柳河湾》,这,成为她一生舞台生涯的绝唱……

  2004年6月1日清晨,老人安详地离开了这片她曾经几乎走遍的土地。

  这一年的7月27日,国务院追授常香玉为“人民艺术家”。
  “谁说女子不如男”———一段经典的唱腔,让豫剧大师、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家喻户晓。

  “戏比天大”,是她一生的座右铭。从艺70多年,她把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当作了自己生命的全部,使一个乡间小戏成为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不仅唱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而且走出国门,拥有亿万观众和戏迷。

  “德艺双馨”,是人们对她的评价。从义演捐献飞机到投身扶危济困公益事业,再到筹资设立“香玉杯”奖掖豫剧后人,她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和演戏先做好人的艺德,永远馨香扑面。

  十二岁就成名

  练就“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绝功


  1923年,河南巩县一个贫苦家庭里,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多年以后,这名女婴成为赫赫有名的豫剧大师,她就是常香玉。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为了不当童养媳,9岁起她随父学艺,10岁登台。

  父亲曾教育她:“戏是苦虫”、“吐字不清、道字不明,等于钝刀子杀人。”

  为了做到高音不刺耳,低音听得清,开始学戏的常香玉每天三更灯火五更鸡地苦练。在她练低音的时候,父亲经常跑到百十步以外,或者躲到一棵大树背后去听。

  为纠正她的吐字,有一次父亲竟将她的嘴抠出了血,她含着血、流着泪,一次又一次,一字又一字地反复吟唱。就这样,才练就“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的绝功。

  直到今天,戏迷们仍最称道常香玉的道白:不用看字幕,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为了让常香玉积累舞台经验,父亲让年幼的她参加各种演出,小生、武生、丑角……什么角色都让她演。就这样,年仅12岁的常香玉便已经小有名气了,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时候我就有身价了,一个月能挣八块大洋。”

  常香玉是个性格极其倔强的女子,她的倔强成就了她的事业,她的倔强也不允许她向任何人低头。

  一次,有个三青帮头子娶小老婆,要常香玉去唱堂会。常香玉没办法只能去,在现场唱的是一出悲剧《孔雀东南飞》,这个流氓大怒,要打她,常香玉跳到桌子上,把手里的两枚戒指吞到肚子里自杀,后来被人抢救了过来。

  “常香玉一辈子的心思都用在叫老百姓喜欢上了。”戏剧研究员石磊曾说。常香玉常说的一句话是:“唱戏是叫老百姓喜欢的,感染不了观众,你不是只能干瞪眼?”

  常香玉博采众家之长,集豫剧之大成,把豫东、豫西、祥符、沙河、高调等五大豫剧声腔派系熔于一炉,而且广泛采撷了河南曲剧、越调、京剧、昆剧、河北梆子及河南坠子等剧种和曲艺的声腔技巧,形成了深受广大群众喜欢的常派艺术。有时她一句唱腔里能有5个音,一句话里融合豫东、豫西两大派。

  为了让戏“顺应民心,反映时代”,她不守旧,戏随时代走,艺随精神长。她和丈夫陈宪章一起动手,在改造传统题材的同时,积极演绎现代戏。

  《拷红》、《白蛇传》、《大祭桩》、《花木兰》、《破洪州》……这些传统剧目的改编,使历史与时代产生了强烈共鸣,成为常派艺术的传世之作;《朝阳沟》、《李双双》、《红灯记》……来源于生活,服务于人民,这些现代戏的探索,努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让常派艺术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吃咸菜睡地铺

  “花木兰”巡演半年为抗美援朝捐了架飞机


  1951年,28岁的常香玉,干了件轰动的事:向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机。

  这年6月的一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里播发了一条来自朝鲜前线的消息:中国志愿军高地遭受百余架敌机狂轰滥炸,全连战士全部牺牲,举国震惊。

  常香玉一夜没睡,一大早就忍不住把丈夫陈宪章叫醒,“志愿军在朝鲜打得太艰苦了,我们捐架飞机,中不中?中咱就干。”陈宪章说,“干!”

  但常香玉没钱,她只是西安城里“香玉剧社”的社长。据常香玉女儿后来回忆,“捐飞机”的想法,当时在团里引来一些风凉话,有师傅说:“香玉啊,你这就是痴人说梦,你连一挺机关枪都不一定捐得了,你还捐飞机大炮呢?”

  但常香玉的脾气是,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她说:“我们进行义演,有人看戏这不就有钱了吗?咱们半年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两年,不信完不成。”

  当时,一架喷气式飞机需要旧币15亿元(新币约15万元)。按当时常香玉的标价,场场爆满,她也需要不吃不喝唱上200多场。为了启动义演,常香玉卖掉了家中惟一值钱的卡车和房产,甚至掏出了压箱底的最后一点钱。

  8月7日,常香玉率59人的“香玉剧社”从西安出发,开始了行程万里的巡回演出。剧社一路南下,先后在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等6个城市演出。

  在中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存放的一份发黄的资料《香玉剧社半年来捐献演出的工作总结》中,描述了当时演出的盛况:

  白天不停地赶场唱戏,夜里就直接住在剧场里,吃咸菜睡地铺。演出曲目特意选的是《花木兰》。这是一个女子替父慷慨从军的故事,常香玉用她独特的唱腔,把故事演绎得热情奔放,刚柔相济。

  最轰动的是在广州,听说是为抗美援朝义演,出租方免掉了场租,观众看完了不走,一些华侨干脆脱下手表就向台上扔。捐出的金表就直接拿到剧院门口拍卖,一下子就是几十万(旧币)。买下表的人也不拿走,把金表又拿出来捐。转眼间,一块表价值就升到了几千万(旧币)。

  而在剧社到达广州的当晚,时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广东省主席的叶剑英,就去观看了常香玉的演出,后又在演出后台提笔写下了四个字,“爱国艺人”。这个头衔,在此后的几十年,也成为常香玉的另一个别称。仅在广州一地,香玉剧社就募集到了购买飞机1/3的款项。

  一时间,大江南北争相传唱《花木兰》,演出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了剧社预期。义演一共进行了180多场,场场爆满,观众达30多万人。仅仅半年,常香玉就募集到了买飞机所需的15亿元资金(旧币)。

  飞机购得了,被命名为“常香玉剧社号”,并很快飞去了朝鲜。多年后,这架“米格15”型飞机,作为历史的见证,被存放在了北京郊区的中国航空博物馆。

  病重时

  她拔掉输液管戴上发套就上了舞台


  事实上,捐飞机的壮举仅是常香玉一生中“捐赠”的一个篇章。循着常香玉走过的足迹,人们会发现始终伴随着她演艺生涯的有一件事,那就是义演。

  1953年为捐献“香玉剧社”号飞机的义演后,常香玉又带领着豫剧队,冒着炮火深入到朝鲜战场的最前线,慰问志愿军。

  她的学生刘凤琴至今还记得那段日子,“当时慰问演出怕遭敌人的飞机扫射,都是夜里赶路。有一回夜宿在防空洞里,敌人飞来的炮弹还有一米厚就要将洞炸透,连防空洞的门也给炸塌了。”而这一切,常香玉没有丝毫退缩。

  1960年,豫剧团下放到商丘的王坟大队,每天只发7个玉米面夹菜的馍馍,吃不饱,肚子整天饿得咕咕叫,但每天傍晚村头戏台准时出演的“花木兰”,精彩的筋斗戏让当地群众一直都念念不忘……

  多少年来,香玉剧社的演出一直都坚持“三三三制”:三个月在农村,三个月在工矿,三个月在部队,为最基层的观众巡回演出。豫剧从一个地方戏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与常香玉不间断地到各地演出、广为传播是分不开的。

  为了繁荣豫剧,常香玉在1987年设立了旨在发掘豫剧新人的“香玉杯”评选活动,至今已有180名豫剧演员获得过这个奖项,使许多新人脱颖而出。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常香玉已经离开舞台成为剧团的管理者,但每次带队下乡到基层,面对普通的老百姓她都是有求必应,给谁都唱。

  有一次,在陕西一个边远县演出结束后,一位捡垃圾的老人拦住常老,拉着她的手说:“常老师,这么多年一直是从收音机里听您唱,想亲耳听您唱两句。”常香玉当场就停下来为她清唱了一段《红娘》。

  “国家的难,就是自己的难。”这是常香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

  1998年初,为唤起社会各界对下岗职工的关爱,75岁高龄的她携家人和弟子在河南人民剧院登台义演,所得的6万多元票房收入全部捐给了“河南省送温暖工程基金会”。随后,她和她的子女们又向基金会捐助了3万元人民币。

  2003年4月,“非典”肆虐中国,老人又一次慷慨解囊,从自己工资里拿出1万元钱,用于河南省农村非典防治。

  戏比天大是她一生的座右铭。只要是为人民而演,哪怕是病入膏肓,她都要拖着病躯赶来。

  2003年12月23日,身患癌症的常香玉正在北京住院。当得知奥运场馆建设工地上有一场专门慰问河南民工的演出,她拔掉输液管,戴上发套遮掩住化疗后稀疏的头发,在家人的搀扶下登上舞台,不顾身体虚弱清唱了一段《柳河湾》,这,成为她一生舞台生涯的绝唱……

  2004年6月1日清晨,老人安详地离开了这片她曾经几乎走遍的土地。

  这一年的7月27日,国务院追授常香玉为“人民艺术家”。
  “谁说女子不如男”———一段经典的唱腔,让豫剧大师、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家喻户晓。

  “戏比天大”,是她一生的座右铭。从艺70多年,她把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当作了自己生命的全部,使一个乡间小戏成为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不仅唱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而且走出国门,拥有亿万观众和戏迷。

  “德艺双馨”,是人们对她的评价。从义演捐献飞机到投身扶危济困公益事业,再到筹资设立“香玉杯”奖掖豫剧后人,她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和演戏先做好人的艺德,永远馨香扑面。

  十二岁就成名

  练就“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绝功


  1923年,河南巩县一个贫苦家庭里,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多年以后,这名女婴成为赫赫有名的豫剧大师,她就是常香玉。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为了不当童养媳,9岁起她随父学艺,10岁登台。

  父亲曾教育她:“戏是苦虫”、“吐字不清、道字不明,等于钝刀子杀人。”

  为了做到高音不刺耳,低音听得清,开始学戏的常香玉每天三更灯火五更鸡地苦练。在她练低音的时候,父亲经常跑到百十步以外,或者躲到一棵大树背后去听。

  为纠正她的吐字,有一次父亲竟将她的嘴抠出了血,她含着血、流着泪,一次又一次,一字又一字地反复吟唱。就这样,才练就“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的绝功。

  直到今天,戏迷们仍最称道常香玉的道白:不用看字幕,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为了让常香玉积累舞台经验,父亲让年幼的她参加各种演出,小生、武生、丑角……什么角色都让她演。就这样,年仅12岁的常香玉便已经小有名气了,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时候我就有身价了,一个月能挣八块大洋。”

  常香玉是个性格极其倔强的女子,她的倔强成就了她的事业,她的倔强也不允许她向任何人低头。

  一次,有个三青帮头子娶小老婆,要常香玉去唱堂会。常香玉没办法只能去,在现场唱的是一出悲剧《孔雀东南飞》,这个流氓大怒,要打她,常香玉跳到桌子上,把手里的两枚戒指吞到肚子里自杀,后来被人抢救了过来。

  “常香玉一辈子的心思都用在叫老百姓喜欢上了。”戏剧研究员石磊曾说。常香玉常说的一句话是:“唱戏是叫老百姓喜欢的,感染不了观众,你不是只能干瞪眼?”

  常香玉博采众家之长,集豫剧之大成,把豫东、豫西、祥符、沙河、高调等五大豫剧声腔派系熔于一炉,而且广泛采撷了河南曲剧、越调、京剧、昆剧、河北梆子及河南坠子等剧种和曲艺的声腔技巧,形成了深受广大群众喜欢的常派艺术。有时她一句唱腔里能有5个音,一句话里融合豫东、豫西两大派。

  为了让戏“顺应民心,反映时代”,她不守旧,戏随时代走,艺随精神长。她和丈夫陈宪章一起动手,在改造传统题材的同时,积极演绎现代戏。

  《拷红》、《白蛇传》、《大祭桩》、《花木兰》、《破洪州》……这些传统剧目的改编,使历史与时代产生了强烈共鸣,成为常派艺术的传世之作;《朝阳沟》、《李双双》、《红灯记》……来源于生活,服务于人民,这些现代戏的探索,努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让常派艺术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吃咸菜睡地铺

  “花木兰”巡演半年为抗美援朝捐了架飞机


  1951年,28岁的常香玉,干了件轰动的事:向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机。

  这年6月的一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里播发了一条来自朝鲜前线的消息:中国志愿军高地遭受百余架敌机狂轰滥炸,全连战士全部牺牲,举国震惊。

  常香玉一夜没睡,一大早就忍不住把丈夫陈宪章叫醒,“志愿军在朝鲜打得太艰苦了,我们捐架飞机,中不中?中咱就干。”陈宪章说,“干!”

  但常香玉没钱,她只是西安城里“香玉剧社”的社长。据常香玉女儿后来回忆,“捐飞机”的想法,当时在团里引来一些风凉话,有师傅说:“香玉啊,你这就是痴人说梦,你连一挺机关枪都不一定捐得了,你还捐飞机大炮呢?”

  但常香玉的脾气是,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她说:“我们进行义演,有人看戏这不就有钱了吗?咱们半年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两年,不信完不成。”

  当时,一架喷气式飞机需要旧币15亿元(新币约15万元)。按当时常香玉的标价,场场爆满,她也需要不吃不喝唱上200多场。为了启动义演,常香玉卖掉了家中惟一值钱的卡车和房产,甚至掏出了压箱底的最后一点钱。

  8月7日,常香玉率59人的“香玉剧社”从西安出发,开始了行程万里的巡回演出。剧社一路南下,先后在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等6个城市演出。

  在中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存放的一份发黄的资料《香玉剧社半年来捐献演出的工作总结》中,描述了当时演出的盛况:

  白天不停地赶场唱戏,夜里就直接住在剧场里,吃咸菜睡地铺。演出曲目特意选的是《花木兰》。这是一个女子替父慷慨从军的故事,常香玉用她独特的唱腔,把故事演绎得热情奔放,刚柔相济。

  最轰动的是在广州,听说是为抗美援朝义演,出租方免掉了场租,观众看完了不走,一些华侨干脆脱下手表就向台上扔。捐出的金表就直接拿到剧院门口拍卖,一下子就是几十万(旧币)。买下表的人也不拿走,把金表又拿出来捐。转眼间,一块表价值就升到了几千万(旧币)。

  而在剧社到达广州的当晚,时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广东省主席的叶剑英,就去观看了常香玉的演出,后又在演出后台提笔写下了四个字,“爱国艺人”。这个头衔,在此后的几十年,也成为常香玉的另一个别称。仅在广州一地,香玉剧社就募集到了购买飞机1/3的款项。

  一时间,大江南北争相传唱《花木兰》,演出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了剧社预期。义演一共进行了180多场,场场爆满,观众达30多万人。仅仅半年,常香玉就募集到了买飞机所需的15亿元资金(旧币)。

  飞机购得了,被命名为“常香玉剧社号”,并很快飞去了朝鲜。多年后,这架“米格15”型飞机,作为历史的见证,被存放在了北京郊区的中国航空博物馆。

  病重时

  她拔掉输液管戴上发套就上了舞台


  事实上,捐飞机的壮举仅是常香玉一生中“捐赠”的一个篇章。循着常香玉走过的足迹,人们会发现始终伴随着她演艺生涯的有一件事,那就是义演。

  1953年为捐献“香玉剧社”号飞机的义演后,常香玉又带领着豫剧队,冒着炮火深入到朝鲜战场的最前线,慰问志愿军。

  她的学生刘凤琴至今还记得那段日子,“当时慰问演出怕遭敌人的飞机扫射,都是夜里赶路。有一回夜宿在防空洞里,敌人飞来的炮弹还有一米厚就要将洞炸透,连防空洞的门也给炸塌了。”而这一切,常香玉没有丝毫退缩。

  1960年,豫剧团下放到商丘的王坟大队,每天只发7个玉米面夹菜的馍馍,吃不饱,肚子整天饿得咕咕叫,但每天傍晚村头戏台准时出演的“花木兰”,精彩的筋斗戏让当地群众一直都念念不忘……

  多少年来,香玉剧社的演出一直都坚持“三三三制”:三个月在农村,三个月在工矿,三个月在部队,为最基层的观众巡回演出。豫剧从一个地方戏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与常香玉不间断地到各地演出、广为传播是分不开的。

  为了繁荣豫剧,常香玉在1987年设立了旨在发掘豫剧新人的“香玉杯”评选活动,至今已有180名豫剧演员获得过这个奖项,使许多新人脱颖而出。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常香玉已经离开舞台成为剧团的管理者,但每次带队下乡到基层,面对普通的老百姓她都是有求必应,给谁都唱。

  有一次,在陕西一个边远县演出结束后,一位捡垃圾的老人拦住常老,拉着她的手说:“常老师,这么多年一直是从收音机里听您唱,想亲耳听您唱两句。”常香玉当场就停下来为她清唱了一段《红娘》。

  “国家的难,就是自己的难。”这是常香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

  1998年初,为唤起社会各界对下岗职工的关爱,75岁高龄的她携家人和弟子在河南人民剧院登台义演,所得的6万多元票房收入全部捐给了“河南省送温暖工程基金会”。随后,她和她的子女们又向基金会捐助了3万元人民币。

  2003年4月,“非典”肆虐中国,老人又一次慷慨解囊,从自己工资里拿出1万元钱,用于河南省农村非典防治。

  戏比天大是她一生的座右铭。只要是为人民而演,哪怕是病入膏肓,她都要拖着病躯赶来。

  2003年12月23日,身患癌症的常香玉正在北京住院。当得知奥运场馆建设工地上有一场专门慰问河南民工的演出,她拔掉输液管,戴上发套遮掩住化疗后稀疏的头发,在家人的搀扶下登上舞台,不顾身体虚弱清唱了一段《柳河湾》,这,成为她一生舞台生涯的绝唱……

  2004年6月1日清晨,老人安详地离开了这片她曾经几乎走遍的土地。

  这一年的7月27日,国务院追授常香玉为“人民艺术家”。
  “谁说女子不如男”———一段经典的唱腔,让豫剧大师、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家喻户晓。

  “戏比天大”,是她一生的座右铭。从艺70多年,她把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当作了自己生命的全部,使一个乡间小戏成为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不仅唱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而且走出国门,拥有亿万观众和戏迷。

  “德艺双馨”,是人们对她的评价。从义演捐献飞机到投身扶危济困公益事业,再到筹资设立“香玉杯”奖掖豫剧后人,她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和演戏先做好人的艺德,永远馨香扑面。

  十二岁就成名

  练就“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绝功


  1923年,河南巩县一个贫苦家庭里,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多年以后,这名女婴成为赫赫有名的豫剧大师,她就是常香玉。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为了不当童养媳,9岁起她随父学艺,10岁登台。

  父亲曾教育她:“戏是苦虫”、“吐字不清、道字不明,等于钝刀子杀人。”

  为了做到高音不刺耳,低音听得清,开始学戏的常香玉每天三更灯火五更鸡地苦练。在她练低音的时候,父亲经常跑到百十步以外,或者躲到一棵大树背后去听。

  为纠正她的吐字,有一次父亲竟将她的嘴抠出了血,她含着血、流着泪,一次又一次,一字又一字地反复吟唱。就这样,才练就“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的绝功。

  直到今天,戏迷们仍最称道常香玉的道白:不用看字幕,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为了让常香玉积累舞台经验,父亲让年幼的她参加各种演出,小生、武生、丑角……什么角色都让她演。就这样,年仅12岁的常香玉便已经小有名气了,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时候我就有身价了,一个月能挣八块大洋。”

  常香玉是个性格极其倔强的女子,她的倔强成就了她的事业,她的倔强也不允许她向任何人低头。

  一次,有个三青帮头子娶小老婆,要常香玉去唱堂会。常香玉没办法只能去,在现场唱的是一出悲剧《孔雀东南飞》,这个流氓大怒,要打她,常香玉跳到桌子上,把手里的两枚戒指吞到肚子里自杀,后来被人抢救了过来。

  “常香玉一辈子的心思都用在叫老百姓喜欢上了。”戏剧研究员石磊曾说。常香玉常说的一句话是:“唱戏是叫老百姓喜欢的,感染不了观众,你不是只能干瞪眼?”

  常香玉博采众家之长,集豫剧之大成,把豫东、豫西、祥符、沙河、高调等五大豫剧声腔派系熔于一炉,而且广泛采撷了河南曲剧、越调、京剧、昆剧、河北梆子及河南坠子等剧种和曲艺的声腔技巧,形成了深受广大群众喜欢的常派艺术。有时她一句唱腔里能有5个音,一句话里融合豫东、豫西两大派。

  为了让戏“顺应民心,反映时代”,她不守旧,戏随时代走,艺随精神长。她和丈夫陈宪章一起动手,在改造传统题材的同时,积极演绎现代戏。

  《拷红》、《白蛇传》、《大祭桩》、《花木兰》、《破洪州》……这些传统剧目的改编,使历史与时代产生了强烈共鸣,成为常派艺术的传世之作;《朝阳沟》、《李双双》、《红灯记》……来源于生活,服务于人民,这些现代戏的探索,努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让常派艺术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吃咸菜睡地铺

  “花木兰”巡演半年为抗美援朝捐了架飞机


  1951年,28岁的常香玉,干了件轰动的事:向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机。

  这年6月的一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里播发了一条来自朝鲜前线的消息:中国志愿军高地遭受百余架敌机狂轰滥炸,全连战士全部牺牲,举国震惊。

  常香玉一夜没睡,一大早就忍不住把丈夫陈宪章叫醒,“志愿军在朝鲜打得太艰苦了,我们捐架飞机,中不中?中咱就干。”陈宪章说,“干!”

  但常香玉没钱,她只是西安城里“香玉剧社”的社长。据常香玉女儿后来回忆,“捐飞机”的想法,当时在团里引来一些风凉话,有师傅说:“香玉啊,你这就是痴人说梦,你连一挺机关枪都不一定捐得了,你还捐飞机大炮呢?”

  但常香玉的脾气是,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她说:“我们进行义演,有人看戏这不就有钱了吗?咱们半年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两年,不信完不成。”

  当时,一架喷气式飞机需要旧币15亿元(新币约15万元)。按当时常香玉的标价,场场爆满,她也需要不吃不喝唱上200多场。为了启动义演,常香玉卖掉了家中惟一值钱的卡车和房产,甚至掏出了压箱底的最后一点钱。

  8月7日,常香玉率59人的“香玉剧社”从西安出发,开始了行程万里的巡回演出。剧社一路南下,先后在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等6个城市演出。

  在中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存放的一份发黄的资料《香玉剧社半年来捐献演出的工作总结》中,描述了当时演出的盛况:

  白天不停地赶场唱戏,夜里就直接住在剧场里,吃咸菜睡地铺。演出曲目特意选的是《花木兰》。这是一个女子替父慷慨从军的故事,常香玉用她独特的唱腔,把故事演绎得热情奔放,刚柔相济。

  最轰动的是在广州,听说是为抗美援朝义演,出租方免掉了场租,观众看完了不走,一些华侨干脆脱下手表就向台上扔。捐出的金表就直接拿到剧院门口拍卖,一下子就是几十万(旧币)。买下表的人也不拿走,把金表又拿出来捐。转眼间,一块表价值就升到了几千万(旧币)。

  而在剧社到达广州的当晚,时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广东省主席的叶剑英,就去观看了常香玉的演出,后又在演出后台提笔写下了四个字,“爱国艺人”。这个头衔,在此后的几十年,也成为常香玉的另一个别称。仅在广州一地,香玉剧社就募集到了购买飞机1/3的款项。

  一时间,大江南北争相传唱《花木兰》,演出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了剧社预期。义演一共进行了180多场,场场爆满,观众达30多万人。仅仅半年,常香玉就募集到了买飞机所需的15亿元资金(旧币)。

  飞机购得了,被命名为“常香玉剧社号”,并很快飞去了朝鲜。多年后,这架“米格15”型飞机,作为历史的见证,被存放在了北京郊区的中国航空博物馆。

  病重时

  她拔掉输液管戴上发套就上了舞台


  事实上,捐飞机的壮举仅是常香玉一生中“捐赠”的一个篇章。循着常香玉走过的足迹,人们会发现始终伴随着她演艺生涯的有一件事,那就是义演。

  1953年为捐献“香玉剧社”号飞机的义演后,常香玉又带领着豫剧队,冒着炮火深入到朝鲜战场的最前线,慰问志愿军。

  她的学生刘凤琴至今还记得那段日子,“当时慰问演出怕遭敌人的飞机扫射,都是夜里赶路。有一回夜宿在防空洞里,敌人飞来的炮弹还有一米厚就要将洞炸透,连防空洞的门也给炸塌了。”而这一切,常香玉没有丝毫退缩。

  1960年,豫剧团下放到商丘的王坟大队,每天只发7个玉米面夹菜的馍馍,吃不饱,肚子整天饿得咕咕叫,但每天傍晚村头戏台准时出演的“花木兰”,精彩的筋斗戏让当地群众一直都念念不忘……

  多少年来,香玉剧社的演出一直都坚持“三三三制”:三个月在农村,三个月在工矿,三个月在部队,为最基层的观众巡回演出。豫剧从一个地方戏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与常香玉不间断地到各地演出、广为传播是分不开的。

  为了繁荣豫剧,常香玉在1987年设立了旨在发掘豫剧新人的“香玉杯”评选活动,至今已有180名豫剧演员获得过这个奖项,使许多新人脱颖而出。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常香玉已经离开舞台成为剧团的管理者,但每次带队下乡到基层,面对普通的老百姓她都是有求必应,给谁都唱。

  有一次,在陕西一个边远县演出结束后,一位捡垃圾的老人拦住常老,拉着她的手说:“常老师,这么多年一直是从收音机里听您唱,想亲耳听您唱两句。”常香玉当场就停下来为她清唱了一段《红娘》。

  “国家的难,就是自己的难。”这是常香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

  1998年初,为唤起社会各界对下岗职工的关爱,75岁高龄的她携家人和弟子在河南人民剧院登台义演,所得的6万多元票房收入全部捐给了“河南省送温暖工程基金会”。随后,她和她的子女们又向基金会捐助了3万元人民币。

  2003年4月,“非典”肆虐中国,老人又一次慷慨解囊,从自己工资里拿出1万元钱,用于河南省农村非典防治。

  戏比天大是她一生的座右铭。只要是为人民而演,哪怕是病入膏肓,她都要拖着病躯赶来。

  2003年12月23日,身患癌症的常香玉正在北京住院。当得知奥运场馆建设工地上有一场专门慰问河南民工的演出,她拔掉输液管,戴上发套遮掩住化疗后稀疏的头发,在家人的搀扶下登上舞台,不顾身体虚弱清唱了一段《柳河湾》,这,成为她一生舞台生涯的绝唱……

  2004年6月1日清晨,老人安详地离开了这片她曾经几乎走遍的土地。

  这一年的7月27日,国务院追授常香玉为“人民艺术家”。

常香玉:戏比天大的人民艺术家

2011年06月24日14:55   来源:《重庆日报》

  “谁说女子不如男”———一段经典的唱腔,让豫剧大师、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家喻户晓。

  “戏比天大”,是她一生的座右铭。从艺70多年,她把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当作了自己生命的全部,使一个乡间小戏成为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不仅唱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而且走出国门,拥有亿万观众和戏迷。

  “德艺双馨”,是人们对她的评价。从义演捐献飞机到投身扶危济困公益事业,再到筹资设立“香玉杯”奖掖豫剧后人,她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和演戏先做好人的艺德,永远馨香扑面。

  十二岁就成名

  练就“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绝功


  1923年,河南巩县一个贫苦家庭里,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多年以后,这名女婴成为赫赫有名的豫剧大师,她就是常香玉。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为了不当童养媳,9岁起她随父学艺,10岁登台。

  父亲曾教育她:“戏是苦虫”、“吐字不清、道字不明,等于钝刀子杀人。”

  为了做到高音不刺耳,低音听得清,开始学戏的常香玉每天三更灯火五更鸡地苦练。在她练低音的时候,父亲经常跑到百十步以外,或者躲到一棵大树背后去听。

  为纠正她的吐字,有一次父亲竟将她的嘴抠出了血,她含着血、流着泪,一次又一次,一字又一字地反复吟唱。就这样,才练就“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的绝功。

  直到今天,戏迷们仍最称道常香玉的道白:不用看字幕,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为了让常香玉积累舞台经验,父亲让年幼的她参加各种演出,小生、武生、丑角……什么角色都让她演。就这样,年仅12岁的常香玉便已经小有名气了,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时候我就有身价了,一个月能挣八块大洋。”

  常香玉是个性格极其倔强的女子,她的倔强成就了她的事业,她的倔强也不允许她向任何人低头。

  一次,有个三青帮头子娶小老婆,要常香玉去唱堂会。常香玉没办法只能去,在现场唱的是一出悲剧《孔雀东南飞》,这个流氓大怒,要打她,常香玉跳到桌子上,把手里的两枚戒指吞到肚子里自杀,后来被人抢救了过来。

  “常香玉一辈子的心思都用在叫老百姓喜欢上了。”戏剧研究员石磊曾说。常香玉常说的一句话是:“唱戏是叫老百姓喜欢的,感染不了观众,你不是只能干瞪眼?”

  常香玉博采众家之长,集豫剧之大成,把豫东、豫西、祥符、沙河、高调等五大豫剧声腔派系熔于一炉,而且广泛采撷了河南曲剧、越调、京剧、昆剧、河北梆子及河南坠子等剧种和曲艺的声腔技巧,形成了深受广大群众喜欢的常派艺术。有时她一句唱腔里能有5个音,一句话里融合豫东、豫西两大派。

  为了让戏“顺应民心,反映时代”,她不守旧,戏随时代走,艺随精神长。她和丈夫陈宪章一起动手,在改造传统题材的同时,积极演绎现代戏。

  《拷红》、《白蛇传》、《大祭桩》、《花木兰》、《破洪州》……这些传统剧目的改编,使历史与时代产生了强烈共鸣,成为常派艺术的传世之作;《朝阳沟》、《李双双》、《红灯记》……来源于生活,服务于人民,这些现代戏的探索,努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让常派艺术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吃咸菜睡地铺

  “花木兰”巡演半年为抗美援朝捐了架飞机


  1951年,28岁的常香玉,干了件轰动的事:向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机。

  这年6月的一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里播发了一条来自朝鲜前线的消息:中国志愿军高地遭受百余架敌机狂轰滥炸,全连战士全部牺牲,举国震惊。

  常香玉一夜没睡,一大早就忍不住把丈夫陈宪章叫醒,“志愿军在朝鲜打得太艰苦了,我们捐架飞机,中不中?中咱就干。”陈宪章说,“干!”

  但常香玉没钱,她只是西安城里“香玉剧社”的社长。据常香玉女儿后来回忆,“捐飞机”的想法,当时在团里引来一些风凉话,有师傅说:“香玉啊,你这就是痴人说梦,你连一挺机关枪都不一定捐得了,你还捐飞机大炮呢?”

  但常香玉的脾气是,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她说:“我们进行义演,有人看戏这不就有钱了吗?咱们半年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两年,不信完不成。”

  当时,一架喷气式飞机需要旧币15亿元(新币约15万元)。按当时常香玉的标价,场场爆满,她也需要不吃不喝唱上200多场。为了启动义演,常香玉卖掉了家中惟一值钱的卡车和房产,甚至掏出了压箱底的最后一点钱。

  8月7日,常香玉率59人的“香玉剧社”从西安出发,开始了行程万里的巡回演出。剧社一路南下,先后在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等6个城市演出。

  在中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存放的一份发黄的资料《香玉剧社半年来捐献演出的工作总结》中,描述了当时演出的盛况:

  白天不停地赶场唱戏,夜里就直接住在剧场里,吃咸菜睡地铺。演出曲目特意选的是《花木兰》。这是一个女子替父慷慨从军的故事,常香玉用她独特的唱腔,把故事演绎得热情奔放,刚柔相济。

  最轰动的是在广州,听说是为抗美援朝义演,出租方免掉了场租,观众看完了不走,一些华侨干脆脱下手表就向台上扔。捐出的金表就直接拿到剧院门口拍卖,一下子就是几十万(旧币)。买下表的人也不拿走,把金表又拿出来捐。转眼间,一块表价值就升到了几千万(旧币)。

  而在剧社到达广州的当晚,时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广东省主席的叶剑英,就去观看了常香玉的演出,后又在演出后台提笔写下了四个字,“爱国艺人”。这个头衔,在此后的几十年,也成为常香玉的另一个别称。仅在广州一地,香玉剧社就募集到了购买飞机1/3的款项。

  一时间,大江南北争相传唱《花木兰》,演出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了剧社预期。义演一共进行了180多场,场场爆满,观众达30多万人。仅仅半年,常香玉就募集到了买飞机所需的15亿元资金(旧币)。

  飞机购得了,被命名为“常香玉剧社号”,并很快飞去了朝鲜。多年后,这架“米格15”型飞机,作为历史的见证,被存放在了北京郊区的中国航空博物馆。

  病重时

  她拔掉输液管戴上发套就上了舞台


  事实上,捐飞机的壮举仅是常香玉一生中“捐赠”的一个篇章。循着常香玉走过的足迹,人们会发现始终伴随着她演艺生涯的有一件事,那就是义演。

  1953年为捐献“香玉剧社”号飞机的义演后,常香玉又带领着豫剧队,冒着炮火深入到朝鲜战场的最前线,慰问志愿军。

  她的学生刘凤琴至今还记得那段日子,“当时慰问演出怕遭敌人的飞机扫射,都是夜里赶路。有一回夜宿在防空洞里,敌人飞来的炮弹还有一米厚就要将洞炸透,连防空洞的门也给炸塌了。”而这一切,常香玉没有丝毫退缩。

  1960年,豫剧团下放到商丘的王坟大队,每天只发7个玉米面夹菜的馍馍,吃不饱,肚子整天饿得咕咕叫,但每天傍晚村头戏台准时出演的“花木兰”,精彩的筋斗戏让当地群众一直都念念不忘……

  多少年来,香玉剧社的演出一直都坚持“三三三制”:三个月在农村,三个月在工矿,三个月在部队,为最基层的观众巡回演出。豫剧从一个地方戏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与常香玉不间断地到各地演出、广为传播是分不开的。

  为了繁荣豫剧,常香玉在1987年设立了旨在发掘豫剧新人的“香玉杯”评选活动,至今已有180名豫剧演员获得过这个奖项,使许多新人脱颖而出。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常香玉已经离开舞台成为剧团的管理者,但每次带队下乡到基层,面对普通的老百姓她都是有求必应,给谁都唱。

  有一次,在陕西一个边远县演出结束后,一位捡垃圾的老人拦住常老,拉着她的手说:“老师,这么多年一直是从收音机里听您唱,想亲耳听您唱两句。”常香玉当场就停下来为她清唱了一段《红娘》。

  “国家的难,就是自己的难。”这是常香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

  1998年初,为唤起社会各界对下岗职工的关爱,75岁高龄的她携家人和弟子在河南人民剧院登台义演,所得的6万多元票房收入全部捐给了“河南省送温暖工程基金会”。随后,她和她的子女们又向基金会捐助了3万元人民币。

  2003年4月,“非典”肆虐中国,老人又一次慷慨解囊,从自己工资里拿出1万元钱,用于河南省农村非典防治。

  戏比天大是她一生的座右铭。只要是为人民而演,哪怕是病入膏肓,她都要拖着病躯赶来。

  2003年12月23日,身患癌症的常香玉正在北京住院。当得知奥运场馆建设工地上有一场专门慰问河南民工的演出,她拔掉输液管,戴上发套遮掩住化疗后稀疏的头发,在家人的搀扶下登上舞台,不顾身体虚弱清唱了一段《柳河湾》,这,成为她一生舞台生涯的绝唱……

  2004年6月1日清晨,老人安详地离开了这片她曾经几乎走遍的土地。

  这一年的7月27日,国务院追授常香玉为“人民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