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主题曲歌名:图解56个民族——彝族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5:57:12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人口有6572173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彝族聚居地带群山耸立,河流纵横。高山深谷中散布着许多湖泊和平坝(盆地),构成优美的自然景观。
  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受到广大彝族人民的接受和拥护。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6 种方言。彝文是一种音节文字,至今使用。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药学等许多著作以及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彝族还有自己的历法。彝族音乐富有特色,舞蹈多与歌唱相伴。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颇富民族特色。
  
  彝族主要从事农业,部分地区兼营牧业。
  
彝族蜡染
  剟花被面   花腰装饰   

          锥花鞋垫,先以双层白布为样,中间用厚布或笋叶隔开,选用五色彩线缝上花鸟虫鱼等图案,然后再用刀片将双层分开,精心修剪后,分别缝于硬布所做底板上即成。            彝族瓦板房的结构形式有:梁柱式(简单桁架);多柱落地式,一般多为三柱、五柱排架,穿斗木构架,这种形式称为“架”;特殊的“拱架式”,即利用杠杆平衡原理,多层出挑,加大室内跨度,减少室内支柱,既节约了木材又丰富了内部装饰,是彝族瓦板房中富有创造性的建筑特征之一。
  
  彝族瓦板房的外墙一般不开窗,极少数开有小方洞的。多有利用瓦板排列间缝和门采光,因此室内光线较暗。
  
  以前瓦板房分布彝区各地,随着经济的发展瓦板房在淡出,目前仅在申果等高山地区有少量分布。
  
  
 梅花乡拉尔村的瓦板房
  花包头
            撒尼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撒尼妇女的花包头,象传说中的阿诗玛一样,至今,仍是姑娘服饰重要组成部分。花包头多为心灵手巧的姑娘亲手制成,长约3 米,宽约0 . 1 7 米,一条黑布作底,上面绣有数条彩色图纹,花色图纹的优劣,标志着姑娘的智慧和才能,也是青年择偶的一个标准。因此,花包头的制作十分精致美丽。每逢喜庆、外出,姑娘们都要穿上崭新的民族服饰。花功夫缠包头,要经过七、八道手续才能完成,被当地群众看作是自由、幸福的象征。
  
  撒尼人流传着一个“圭山彩虹”的传说。
  
  相传世间有一百二十条彩虹,最大最美的那一条是撒尼人居住的圭山彩虹。这条彩虹是怎样来的呢?传说古时候有个聪慧的姑娘叫阿洼若兹,有个英俊勇敢的小伙子叫布达若舒。他们俩在苦难中长大,在劳动中互相爱慕,但他们纯洁的爱情被土司给破坏了。土司看上了阿洼若兹,自恃富有,赶来三十三头牛,挑起五十五匹布,拉来七十七坛酒,送来九九九袋贝币,想以这些几物来换若兹。但这些打动不了若兹的心,她仍然坚定地爱着布达若舒。狠毒的土司对布达若舒下了毒手,随后派人强抢若兹。当土司叫人点起柴火焚烧布达若舒时,坚贞的阿娃若兹挣脱看守,纵身跳进火堆。土司恨得发狂,把俩人分开来烧,但两股青烟顿时化为彩云又聚扰在一起了。土司气极败坏,命人点起九堆大火,想用浓烟把彩云冲散。这时,狂风骤起,暴雨倾盆,山洪咆哮而来,冲走了土司。雨过天晴,一对彩虹挂在天空。撒尼人说:那道浓的,是美丽的姑娘基兹;那道淡的,是勇敢的小伙子若郐。从此,撒尼姑娘就在包头上绣上了五道彩条来象征若兹和若舒化成的彩虹。
  
  这美丽的传说使撒尼姑娘的花包头更加美丽动人,更富有诗情画意,因而人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撒尼姑娘把花包头看得像生命一样贵重。这是她们的骄傲,是他们的自豪,花包头蕴藏着世世代代的撒尼姑娘对于追求自由爱情与幸福的理想和愿望。
  
  
 天菩萨
  
  彝族不同支系服饰各异,花枝招展的女性打扮不胜枚举,相对而言,男子的传统服饰特色已经不多。不过,凉山地区彝族男子还保留着古代遗风。他们在头顶前脑门蓄一绺长发,象征男性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彝族俗称“天菩萨”。
  “小时候我头顶着一绺短发,人们都叫它天菩萨;长大后我头顶着一绺长发,人们还叫它天菩萨,当山鹰在天空盘旋起舞,我站在山巅上……”这首《天菩萨》在大小凉山广为传唱。

   英雄结
  
  川、滇大小凉山彝族男子喜爱用青布或蓝布包裹头部,并在前额处扎出一长锥形结,以表示英勇威武的气概,习称“英雄结”。据考古发现,云南晋宁石寨山西汉时代滇王墓出土的贮贝器上就发现此种头饰打扮的人物造型。可见,扎“英雄结”是相当古朴的传统。

 英雄带
  
  身上斜挎用细牛筋编织而成的佩带(古时用于挂系战刀)称之为“英雄带”。
  
  这个小伙,帅呆了。。。

 擦尔瓦
  
  大小凉山山势险峻,气候寒冷,当地彝族群众故用毛毯护身,俗称,“擦尔瓦”。擦尔瓦是用羊毛织成的披衫,有白、灰、青等色,上部用羊毛绳缩口,下部缀有长达0 . 3 3 米左右的旒须。制作一条擦尔瓦,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彝族人的擦尔瓦一年到头不离身,白天御风寒,夜晚当被盖,堪称凉山彝家服饰象征。

 “杆杆酒”
            “火木哪觉依,尼木吱基依”, 是彝族一句谚语,译成汉语便是“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  彝族喜欢饮酒,“有酒便是宴”已成习惯。饮酒时不分场合地点,也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圆圈,递传酒杯,依次饮用,所以称作“转转酒”。彝家历来好客,劝酒一片真诚,他们说:“地上没有走不通的路,江河没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没有错喝了的酒!”逢年过节,各家各户的阿妹子会捧出一坛自家酿的美酒放在门前,插上几枝锦竹杆或麦杆,凡从门口路过的人,都会被热情相邀,用杆杆咂吸几口。  彝族的酒具颇为讲究,以凉山漆器最负盛名。各式酒器在漆器中占较大比例。其型体多样独特,纹饰艳丽夺目。鹰爪酒杯、黄牛角酒杯、水牛角酒杯、猪脚酒杯、扁圆形酒壶、圆形酒壶、鸽形酒壶等器皿,都是彝族髹漆工艺中的上佳之作。

 火把节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沪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在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称做开“火神会”。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或跨越。彝族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火把节的由来,传说很多,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祭神祭田、祈求丰年、送崇驱邪是节日的不衰主题,节期,家家户户点火把,照遍屋内外所有角落。夜晚,全村的火把行列从村头照到田野。之后,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尽情歌舞,巍山的“打歌”,弥勒、宜良的“阿细跳月”,楚雄的“打跳”,路南的“大三弦”,红河的“罗作舞”,凉山的“朵洛荷”等欢快的集体舞在这天都会大展风采。

 阿细跳月
  
  阿细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传说很早以前, 彝族人民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每阿细跳月当春耕时节,他们白天给土司头人干活,夜间才能借着月光赶种自己的“火地”。在火灰尚未熄灭的地里,人们光着脚板劳动,脚被烫疼了就抬起来跳两下,还“啧啧”地喊两声,这就形成了舞蹈的基本步伐。由于这种舞蹈是在月下跳的,后来又演变为青年男女娱乐和恋爱时跳的舞蹈,所以就叫“阿细跳月”。

 罗作舞
  
  彝语称“罗作比”。流行于云南省红 河、元阳、金平一带。是当地青年男女的主要娱乐活动随时可跳,尤其在农历六月二十四和十二月三十更要尽情歌舞。舞蹈人数不限,多成双数围成圆圈进行,并有一定程序,以抒情性歌唱开始,歌唱时旁边有乐队伴奏,他们分持四弦、三弦、二胡、笛子等乐器,跳着简单的舞步,微摇晃着身体演奏。舞蹈者边唱边舞,有时还加拍掌,从第一个动作跳到最后一个动作,反复舞跳,动作有“踩荞调”、“三步弦”、“撵弦”、“斗脚”等。有时歌唱和舞蹈交替进行,抒情性的歌唱与欢快的舞蹈形成强烈对比。舞蹈以舞者膝盖有韧性的曲伸走步和上身的摆动为其主要特征。
  

         朵洛荷是彝族古老的歌谣,共有十几种唱腔,主要反映彝族风土人情和地域特色,歌词内容包括了世间万事万物的起源、彝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神话故事、社会制度、风土人情、地域风貌、自然资源、生产生活等。
  
  朵洛荷在凉山主要流行于布拖县和普格县。在过去,朵洛荷在民间自娱自乐,出现最多的是火把节上。现在,因为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已经被国家重视。
  
  有人说,朵洛荷是彝族女性的史诗。朵洛荷是由彝族女性来传唱,而且是十分古老的歌谣,因此反映彝族女性的题材便很多。彝文史诗《妈妈的女儿》是反映旧社会彝族姑娘在买卖婚姻制度下,被迫出嫁,毫无婚姻幸福和人身自由的悲苦命运的情景,这也是朵洛荷的重要组成部分,“妈妈的女儿呀,虽然不愿嫁,但是爸爸妈妈在逼迫,哥哥弟弟在帮腔,左邻右舍在诱导,哪怕洪水拦路也只有出嫁,大雪封山也只有出嫁,粉身碎骨也只有出嫁……”
  
  女子远嫁他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朵洛花表现了这种情感,“我那可爱的公婆,你们可有女儿嫁他乡?可曾想她回娘家住住?能否体会我归心似箭已上弦?若能让我回娘家一趟,哪怕树叶当衣也愿穿、尘土当饭也愿吃……”
  
  
  朵洛荷欣赏地址:http://www.56.com/u97/v_NDg4OTUxNzQ.html

         朵洛荷另一欣赏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6Blqb70w02I/  花腰彝族
  
  在石屏县北部的哨冲、龙武、龙朋三个乡镇,居住着全世界仅有的3万多花腰彝人。花腰是云南彝族尼苏支系的一部分,花腰并非自称,是他称。因妇女们的服饰色彩艳丽,精美大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花腰彝族”,俗称花腰彝。花腰彝的民居,是彝族地区特有的土掌房。其墙壁和屋顶用土夯筑而成,冬暖夏凉,且屋顶家家相连,上一家房顶即可跑遍全寨。
  
  

                花腰彝人的婚姻制度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夫一妻制”、严格实行“同宗不婚制”和“三年不落夫家”制。花腰彝人自古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就算在旧社会有钱有势的“子玛”、“色颇”也不例外,这一点和汉族的三妻四妾有明显区分。同宗不婚制用花腰人的谚语“再缺粮食,甜荞苦荞不能同吃;再缺衣裳,山羊皮绵羊皮不能同穿;再缺配偶,兄妹不能结婚。”来说明非常生动,姨表兄弟姊妹之间的通婚、恋爱和性关系,都将被视为乱伦,按习惯将予以严惩,有甚者将按宗法被处死。花腰彝人青年男女有社交自由权利,主要表现在“吃火草烟”等习俗。旧时,婚姻不能自主而由父母包办,父母同意后再推八字,向妇方家送聘礼。现虽然可以自由恋爱,但旧制的形式仍然存在。而“三年不落夫家”制则是花腰彝人区别于其他彝族支系婚俗的最大特点,这种婚俗现虽然已不是普遍现象,但仍然存在。国庆献礼影片《花腰新娘》就是以这种婚俗为背景的。花腰彝人一般先举办婚礼,而后择日办理国家结婚手续。在男女双方婚礼的当夜,小伴们闹过洞房后,新郎就得离开。次日新娘由女伴护送回家,从此就开始了“三年不落夫家”的生活:三年内,女方除了丧失恋爱的权利外,仍可以自由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名义上已成为别人的妻子,实际上却对夫家的生活不闻不问,三年后才可以“归家”,正式为人妻、为人母。
  

         彝族的节日很多,楚雄州大姚县昙华山一带的“插花节”别具一格。传说古时候有个名叫“咪依鲁”的漂亮姑娘,为了拯救彝家姐妹,勇敢地采了二朵有毒鲜花插在头上,毒死了作恶多端的土司,自己也献出了生命。当地彝族人民为纪念咪依鲁,每年二月初八,都要从四面八方云集昙华山,采摘鲜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节日时,人们把绚丽的马樱花戴在头上,插在门前,表达对抗暴除恶的咪依鲁的赞美。今天,在马樱花盛开的时节,当地彝族人民唱歌踏脚,尽情欢乐,庆祝幸福的新生活,礼赞繁花似锦的明天。

  彝族乐器
  
  月琴
  
  三弦
    彝族美食
  
  菜烤小猪肉
 黄花炖鸡  砣砣肉
  
  彝族人吃坨坨肉的历史几乎和彝族文化本身一样古老。坨坨肉可说是彝族人饮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道菜。坨坨肉顾名思意,就是把肉砍成坨坨煮着吃。凡猪、牛、羊、鸡都可以做成坨坨肉。各种坨坨肉中,以崽猪坨坨肉最负盛名。
  
  坨坨肉要用强火,切忌文火。等坨坨肉一熟,立即捞出。放进大盆内趁热加盐、辣椒、木姜子、花椒及蒜末,并将其翻动均匀。要做一顿好的崽猪坨坨肉,在用料、宰杀、火候各方面都特别讲究。传统的做法是:选用20、30斤左右重的崽猪,宰杀放血后俯卧于干净处;用清水浇透崽猪全身,再用晒干的厥鸡草覆盖,然后点燃。适当时用木滚去掉草灰,用刮片或刀刮猪身。皮毛湿透又经烧烤后,猪身一刮能去掉猪毛和污垢。然后用厥鸡草烧烤全身,使其呈焦黄色脆皮并再刮洗干净,然后剖开砍成2寸见方的肉快,最后用冷水下锅煮。这样,坨坨肉就做好了。另外,彝族讲究主食肉食搭配。如猪肉配米饭,羊肉配荞饭,鸡肉配燕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