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沙窗价格:「明心非心,見性非性」---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2:51:34
禪宗是以「禪」為主的一個佛教宗派。由唐朝惠能大師所發揚光大,強調在日常生活中顯露佛教精神,著重內心親身証悟。此宗成為後期中國佛教的主流。[转]
禪(梵語Dhya-ana),有譯作禪那、靜慮。原意為瞑想而達至心靈處於安定狀態,就稱為禪定(Sama-dhi,又譯作三摩地或三昧)。這種默想方式在公元前3000年的印度達羅毗荼文化時期已經開始,後成為印度人普遍的修行方法。釋迦牟尼悟道前亦曾習甚深禪定,以此成就正覺。因此,禪定被列為戒定慧三學之一,為引發智慧之必要條件。佛教各宗派都有其各自的修習禪定方法。
禪宗則把這個「禪」宇用在特殊一面,超了傳統範圍。禪宗將「禪」包括了整個佛法。意即「透過自身實踐,從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此真理是「離文字相,離語言相」,是「以心傳心」的,掌握真理便是真正認識自我的本來面目了。
因此禪宗標示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創教人物
禪宗的實際創立及發揚光大者,乃唐朝惠能大師(公元638-713)。但由其師承向上追溯,則謂南北朝時南天竺人菩提達摩來華所創立,由達摩傳慧可,慧可傳僧璨,經道信,弘忍而至惠能。因此人稱惠能為六祖。
流播地區
禪宗的流播地區主要為江南一帶,集中於廣東、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一帶。後期則遍於全中國。
重要經典
此宗不重經典之權威,但依經中背後所含之真理。但由六祖弟子所錄的《六祖法寶壇經》則可反映出惠能大師的思想及早期禪宗面貌,故為欲了解禪宗者所必讀。另《金剛經》及《維摩經》亦為禪宗精神所依者。
禪宗的標幟
明心見性
這是禪宗所標舉出修行目的之旗幟。「心」的意義在禪宗很多時是指我們自身所有的思考,判斷、知覺等功能。「性」則指真正的本來性質,即法性。「性」有時指自性,即自己的本來面目也。
「明心見性」的意義可以「明心非心,見性非性」說明之。意恩即是:真正明白到自心是不斷變化,非實有的,因此求有永遠不變的心是不可得的。這就是「明心非心」之意,如「金剛經」中說:
「如來說諸心,皆是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見性非性」就是如實體証到自己的本性(事物的本性)是無自性。這個「無自性」即是緣起性,乃一切事物的普遍性質。
當我們細心觀察這個世界的現象時,便會發現一一現象都並非單獨孤立而成,而是由眾多條件、因素(因緣)做成。
再追尋下去時,此種種條件本身亦復由眾多其他條件做成。
由此推知,整個世界的現象其實乃是一個錯綜複雜的和合體,一切都是由各種因緣條件而成就,事物如是,人亦如是,此變動不居的現象根本無一個獨立不變的實體,此謂之「無自性」。事物由眾多條件而生起的原理就稱之為「緣起」。
「緣起」是宇宙普遍的法則。佛陀就是見緣起而悟道。通過緣起律來看世間,就發覺一切事物是「緣聚即生,緣散即滅」,事物是不斷變化生滅的,故說之為「無常」。事物更因不斷變化,由素緣和合而成,其中自己不能決定自己存在,亦找不到有永恆不變的性質,故佛家說「無我」。進一步事物既然是由緣而生,由緣而滅,其中祇處於一暫時存在之狀態。因此佛家說之為「空」。「空」並非指虛無、斷滅,而是指事物處於不斷變化,無自性的暫時存在狀態。事物正因為於這個狀態,所有現象才可以成立,例如貧人可轉變成富翁,愚者可成智者。故龍樹菩薩在「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所以佛家歸結出:「一切法皆空」的結論。
能夠明白此理,就可了解「明心見性」的意義。換句話說,「明心見性」的意思就是能夠生起般若正見,真正體會到「自心本空,自性不實,的道理。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這四句代表著禪宗的特色。前二句表現出禪宗對於經教的態度,後二句則表現著禪宗對實踐的主張。
「不立文字」並非否定文字的存在價值,祇是不拘泥於文字系統,不執著於文字表面意義,禪宗真正明白到文字祇有引導性的方便作用,就好像渡河的筏一般。要把握真理時是自心掌握的,因此惠能曾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宇」〈壇經機緣品)。但惠能又強調不能摒棄文字,若完全排斥文字,則為著相、執空,亦謗佛經。
從一切法皆空,無自性,變化的角度上,可知一切事物是不斷地變動的。但當我們認識對象時,就會以文字、概念將流動性的對象改換成靜止性來把握,由此不能與真實對應。所以一切文字、概念都不能指向真實,祇不過是假立施設,方便認識事物而已。但我們又要通過文字、概念去認識事物,因此語言文宇亦不能棄捨,自有其方便性的作用。禪宗基於此,因而強調「不立文字」。
「教外別傳」即是說:禪宗非由經教系統而開宗派,乃由實踐之路來開宗派。禪宗不依靠經典的權威,亦沒有一套固定的系統理論,師弟相傳是以「悟」為主。悟由實踐而得,禪宗因此強調「以心傳心」,真理由得悟而傳遞,非由經典而傳遞,經典祇有記載、方便條件的作用。因此禪師們對弟子只有依原則在功夫上指點,而避免弟子對文字教相之執實,忘失實踐精神,成為知識哲學的追隨者。
「直指人心」就是將實踐的道路,一切修行方法完全收歸自身。從中度鋪陳的思維方式轉向於中國的本心自性說中。故惠能強調:「道由心悟,不假外求。」「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惠能更將佛教以往的觀念,例如:佛、菩薩、三寶、淨土、三身、四弘誓願、三學等,全部收回在自性中,賦以新的意義,由此而明確地指出了實踐的目標。
「見性成佛」即是指若能生起般若正見,體會到一切事物皆無自性的境界,就可謂解脫成佛了。
如「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如來。」
「阿含經」也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
能夠見一切法皆空無自性時,煩惱自然不生。正如惠能亦說過:「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禪宗的實踐
實踐目的:除去執著
禪宗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種種執迷不放的觀念,因此修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人去除各種執著:
不執著於文字
禪宗強調真參實修,反對依賴名言知識,就是怕人執迷於文字,忘記了身體力行。文字又使人容易引起錯誤的聯想,產生錯誤的認識。兼且它常常使人排拒事實,執持一端的見解。此之所以禪宗常常強調「不執著於文宇」了。
不截著於權威
禪宗亦反對學人盲目崇拜權威,包括各方面的專家。由此而致墨守傳統,成為教條主義。禪宗很多祖師的「訶佛罵祖」之舉動就是要弟子破除對權威、教條之束縛。
不執著於問題
很多有關宇宙形而上學的問題是與現實生活毫不相關的,因此禪宗要我們放下無意義的問題。
不執著於自我概念
我們常由價值觀念而架構起「自我概念」,例如自尊心、驕傲心等,並為了利益自我,保護自我而致產生種種妄行。禪宗修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去除此等執持。
實踐依據:無住為本
「無住為本」原本出自「維摩經」。在「維摩經」觀眾生品第七中說:
「又問:身孰為本?
答曰:欲貪為本。
又問:欲貪孰為本?
答曰:虛妄分別為本。
又問:虛妄分別孰為本?
答曰:顛倒想為本。
又問:顛倒想孰為本?
答曰:無住為本。
又問:無住孰為本?
答曰:無住則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在這段經文中,維摩居士指出了存在的一切法,都是基於無住,即基於無所依處(不斷變化)而存在。所有一切事物都有此性質,而我捫卻將它固定下來認識,於是生起顛倒的判斷力,由此而生欲貪,起我執。其實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因此都是空幻不實。雖空幻不實,卻又顯現其現象。所以我們對於現象就不能滯住、攀緣、執著、著相。「金剛經」就常常強調我們要無所住而生其心。經中說: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六祖惠能亦因五祖弘忍大師為他解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句而得徹悟。後來他在開示弟子時指出人的本性是念念相續不住,無有間絕,素生不能明了,故有所繫著。如能體悟自性本來不住,則於一切法上不去執著它,便得解脫自在。如「壇經」中說:「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
「心不住法,道即流通。心若住法,名為自縛。」
由「無住」的觀念引申,就開出「無相」、「無念」的主張。
「無相」者,並不是要我們離開所有差別,相對的對象,而是在分辨對象時,不起貪愛或厭惡等煩惱。即是要離一切對事物執實的觀念。「無念」者,亦不是不要念頭,而是捨棄邪念。所謂「邪念」是指在境上起的顛倒妄想。故「無念」便是心不染著,無諸妄念執著。這「無住、無相、無念」其實亦貫徹著禪宗的不執著精神的。
日常修行:祗見己過,不見他過
惠能將實踐的路向指歸自身後,在日常的修行中,他則非常強調「祗見己過,不見他過」的常慚愧精神,更認為這就是修行佛法了。他在「壇經」中說:「也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般若品】
「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善知識: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相違。」【坐禪品】
「吾之所見,常見自心過愆,不見他人是非好惡。」【頓漸品】
惠能這種強調見己過的佛教修行方式,為後代禪宗弟子所普遍實行,亦因惠能將修行溶入日常生活中,後期禪宗便開出了「禪即生活」、「平常心是道,等主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