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悦 乱红曲谱:诗人布鲁克与果园康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1:54:07

格兰切斯特的下午茶

  英国剑桥西南方向2英里处有一个名叫格兰切斯特(Grantchester)的小村子。那里人烟稀少,牛群低吟,草木萋萋,河水潺潺……来此地的除了剑桥学子,大概只有像我这样来寻觅失落的人文精神的人。当我走在木栅栏围着的牧场中留有的唯一一条通往村子的小道上,一首诗歌在我心头回响:那些花儿哪里去了?很多很多年过去了。

 

  格兰切斯特因“果园茶室”( The Orchard Tea Garden)的下午茶而著名。1897年春天,一群精力充沛的剑桥大学学生要求果园主人史蒂文森太太允许他们在鲜花盛开的果树下用茶,而不是像往常那样在果园边的屋里用茶。没曾想此举开创了剑桥一个颇具文化特色的传统——去格兰切斯特喝下午茶。

 

  提起果园,不能不说英国诗人布鲁克(Rupert Brook,1887-1915 )。布鲁克1906年进入剑桥大学,1909年,他搬出剑桥的国王学院,当时茶室的主人史蒂文森太太正好有一间小屋等待出租,那房子就在果园里面,小屋的窗前杏花飘洒,布鲁克就这样搬了进去……青年诗人的魅力、牧歌般的生活,将一群活跃在英国知识界的精英吸引到这里,并因此形成一个有名的社交圈子,

即“格兰切斯特小组”(Grantchester Group)。他们中有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E·M·福思特;哲学家罗素、维特根思坦;经济学家凯恩斯;艺术家约翰·奥斯塔和诗人布鲁克。其中,布鲁克是“格兰切斯特小组”的核心人物。这个沙龙与伦敦的另一个文学社交沙龙——博卢姆斯伯里小组(Bloomsbury Group)遥相呼应,他们中的许多人同时也是博卢姆斯伯里小组的成员。

  至今,果园茶室外还悬挂着一张发黄的合影像片——这些知识精英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果园享受下午茶。各种新思想、新观点在这里交汇、碰撞,他们特立独行﹑狂放不羁,有着共同情趣和生活态度,有着崇高理想与追求……那真是一个自由奔放的年代,而且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似天空中的北斗星璀灿发光。

 

  然而不久,一战的炮火将这宁静打破。布鲁克决定投笔从戎,担任英国海军军官。临行前的一年,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

  “如果我死去,请这样想起我:

  在遥远的异国某个角落,永远属于英格兰。”

  没想到这首诗竟一语成谶——1915年初,布鲁克参加了保卫比利时安特卫普港之役后,又随英军远征达达尼尔海峡。诗人在登上一艘开往土耳其的战船上被一只毒蚊子叮咬,途中患败血病不幸去世,他被葬在希腊一座小岛(Skyros)的橄榄树林里,年仅28岁。

 

  从那时起,格兰切斯特村圣安德鲁教堂和圣玛丽教堂的钟摆便永远停在了下午三点差十分——只因诗人的名句:

  “教堂的钟停留在下午差十分三点?

  果园里是否还有喝茶的蜂蜜?”

  布鲁克之死和曾经在格兰切斯特居住过的另一位诗人有不谋而合之处。在“果园茶室”不远处可以见到一块木牌,标识着“拜伦潭”(Byron

Pool)。格兰切斯特也曾经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杰出代表拜伦和他的朋友们游泳﹑击剑的地方。

  拜伦1888年出身于苏格兰贵族家庭。其父亲为侍卫军官,他在拜伦出生不久为逃避债务弃家出走。拜伦生有残疾,10岁那年袭爵为拜伦勋爵,12岁入哈罗公学,17岁入剑桥三一学院,主修文学及历史。但他对这两所母校都无好感,这种桀傲不驯的举动,正是反叛者的端倪。

 

  19岁那年,拜伦因世袭爵位进入英国上院。据说他在宣誓后就直接坐到了反对派常坐的席位,用这种方式表明他的政治立场。拜伦一生的座右铭就是“我属于反对派”,他总以下层民众代言人自居,为民请命。他很少出席议会或发言,但有三次被认为很重要:一次是反对惩罚工人破坏机器的法案(1812年2月);一次是赞成有利于爱尔兰民族运动的天主教徒解放法案(1812年4月);另一次是对一种改革法案表示同情(1813年6月)。

 

  从1816年起,拜伦永远地离开了祖国。他先在意大利参加反奥地利统治的“烧炭党”,真刀真枪投身革命。烧炭党起义失败后拜伦在意大利流亡,后辗转来到希腊组织反抗土耳其人统治的起义,最终病逝热那亚。1824年当拜伦的遗体从希腊运抵英国后,遭到威斯特敏斯特教堂(英国皇家教堂,许多英国王室成员、政治家、宗教界名人以及著名诗人都葬在此处)住持的拒绝,而后归葬其诺丁汉的祖坟——与其说诗人不容于这个国家,还不如说这个国家容不下诗人。

 

  从拜伦到布鲁克——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找到一种公共知识分子的高贵精神缩影:蔑视权威、同情弱者、多愁善感、桀骜不驯。他们出身上流社会,受过良好教育,能在格兰切斯特吟诗作画,又能在乞力马扎罗山驰骋打猎……最后当理想呼唤的时候,又义无反顾地将热血抛洒!

 

  和拜伦略有不同的是,布鲁克生前只发表过一本薄薄的诗集。我入住剑桥民居的那天夜里,女主人拿出这本当地人引以为豪的诗集给我看,才让我这位异乡客知道了“格兰切斯特”,进而难以忘怀。

 

  当我离开格兰切斯特时,教堂边小路上一位佩戴红色小花的绅士朝我缓缓走来。后来我才知道那一天正是11月11日——英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Remembrance Day)。红色的小花叫做罂粟花(poppy),人们佩戴它是为了纪念为国捐躯的军人。

  在“阵亡将士纪念日”佩戴红色罂粟的意义,最早来源于加拿大军医约翰·迈克雷(John McCrae)的诗《在佛兰德斯的原野上》(In Flanders

Fields):

  “罂粟开遍佛兰德斯原野

  一行行点缀着十字架。”

  比利时佛兰德斯原野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惨烈的战场,它在战后开满了红色的罂粟花,令人想起牺牲在那里的无名士兵们的鲜血……

  那,又是一段凄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