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皮的故事1 50网盘:作文批改方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22:27:23
栀子花开 放手去爱 > 作文批改方式 分类: 教学论文     日期: 2009-10-10 20:40:47     阅读: 47     评论: 1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尤其是作文批改,老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对学生往往帮助不大。正如叶圣陶先生曾直言不讳的说:“我当过语文老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我先后结识的国文教师不计其数,这些老师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的体会跟我相同,都认为改作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 因此,怎样改进作文批改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大量事实证明,好的作文不是教师批改出来的,而是学生写出来的。我们应该把批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来,从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

1.自我批改,终身受用叶圣陶曾指出:“务令学生养成自己检查修改已成之篇,此习惯必养成……检查者何?检查思考是否准确得当。思考于和验质?验之于语言是否准确恰当。修改者何?将思考之未尽善处改好。在校作文有老师批,出了学校没有老师改,故必养成检查修改之好习惯。”好的习惯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坚持。“作文写完了,从头到尾看一遍,马上自己审核,自己修订,这是一种好习惯。写完了,站在读者的地位把自己的作文念一遍,看它是不是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这样做是从群众的观点审核自己的作文,也是一种好习惯,这些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不尽。”事实上,凡是工作认真的人,文章写得比较好的人,大都有这样的习惯。鲁迅曾说:“我写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把它读得顺口;没有相宜的白话,宁可用古语,希望总有人会懂,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得,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所以在主体教学越来越深入开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看到,学生既是写作文的主体,也是批改作文的主体。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批改时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改的能力。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谁都有经常作文的需要。作文难得一次成功,往往要改几次才算数,作了文又能自己改,不用请别人改,这就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岂不是好?”根据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作文训练不仅是培养一种技能,更关键的是这是人生的基本需求,是追求人生价值高层次的需求。学会批改自己的文章,自然也就成了实现这种高层次需求的保证。因此我们要把学生自改作文看成是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全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这一要求,无疑对以往《教学大纲》有关内容的拓展,这种拓展是《语文课程标准》为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而提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  注重学生的自我修改,是各国母语作文教学的成功经验。西方写作理论和教学实践,当今处于主流地位的认识和指导原则,是把写作当作一个复杂的反复的认知过程和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修改占据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在他们看来,修改是一个重新认识、重新发现、重新创造的过程,是作者基于对包括题目、读者和目的等方面的“修辞环境”的清醒体认,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内容和形式重新认识、发现和创造,还包括对文体、样式以及遣词造句的熟练把握。它不同于只是根据常识和现存的规则纠正文稿中的谬误,而是将修改置于写作教学的中心,是对写作过程的重新认识。目前,西方研究写作的学者们一个基本共识是:写作是一复杂的智力、心理、社会和技术的过程;修改不仅是这个过程的一个重要步骤,而且更准确地说,它贯穿于写作的整个过程。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欧美国家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才强调:“‘把写作作为思考和表达活动过程来研究。使准备写作、打草稿、修改、编排和发表作为写作过程的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利用增补、删节或改变材料等方法修改草稿、和同伴一起修改作文’、‘仔细推敲草稿、更加突出文章的论点,组织结构、内容’、‘听取反馈信息,认证考虑他人的建议’”[11]等等。这些内容同中国语文课程标准中“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要求,在表达上虽然有所不同,但基本认识和理念是一致的。
  根据国内外作文教学的理论和经验,我们理应把作文批改的权利下放给学生,确立学生批改作文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参与批改的实践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目的,承担起应负的责任,那种在平时作文训练中草率应付,不认真写,不认真改,对老师的批改意见不作仔细思考,只是一看分数了事的不良现象,也会得到相应的遏制。2 家长参与,多元指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跳出自己的单边批改,让家长成为作文批改中的一员,与教师一起承担起促进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职能。也就是说,家长是学生作文的第一读者,是监督者,也是首位评判与点拨者。另外,文章的选材一般来源于生活,父母对生活的观察比孩子细,对生活的体验比孩子深,如果家长能与孩子共同讨论,修改作文就更好,能引导孩子写出更有真情实感的作品。家长在进行指导时需注意以下两点。1.赏识和批评相结合一位心理学家说过:“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比如一位语文教师在家长会上,请了一位家长发言,让家长们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它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催化剂。一味地批评只会使孩子惶然无措。但在发掘“闪光点”赏识的同时也要根据实际适时适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否则孩子会变得自大无知。2批评和导读相结合导读就是让家长参与学生的课外阅读。也许老师们会说,讨论如何让家长参与批改,好象与导读的关系并不太大。其实,导读是批改的前奏。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是高低不一的,在批改时难免会提出不切合学生实际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让孩子阅读一些优秀作文选,让家长做孩子阅读的见证人,不但可以督促孩子看书,还可以让家长全面了解学生作文的要求,在批改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习作题目的特点,提出合理详细的建议。这样做不但为家长参与批改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而且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解决了“课外阅读”任务检查起来比较困难这一实际问题。其实,家长做这到这些并不难,不会占用太多时间。学生在家写作文时,父母可以从学生的写作态度是否端正,修改态度是否认真,是否自觉完成作文,是否偷懒、抄袭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弥补教师不在写作现场的监督、缺憾就可以了。这样,就将更有利纠正学生某些不良习惯,促使他们更好发展。3 学生互批,合作相长《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和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好奇心在作文批改中的体现主要在对其他同学的作文的批改上,教师每次布置的作文题目相同,而“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极为明显的,这也就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想了解别人写作此文与自己有何不同,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在作文互批中最能发挥作用,也最能体现得淋漓尽致。另外,从教育心理学来看,中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具有发表自己看法的强烈愿望。教师创造师生共评互改的条件,以此激发学生评文改文的热情,使他们的认识不断深化,教给学生学法,以教师的导学积极性带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真正独立学习的人。1小组批改经过平时的训练和教师的指导,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理论,对习作的辨别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时就按照写作水平的高低搭配作文批改小组,每组四人或五人,小组交叉批改,每组选出一两本有代表性的作文,向全班阐述本组的批改意见,然后各组之间进行交流。小组批改利用两节课时间修改:第一节课小组讨论批改,第二节课各组把本组评出的样本拿出来口头评述,然后各组之间进行争鸣。这种争鸣尤为有价值,有时像辩论一样,唇枪舌剑,突出体现了“集体的力量”,经过争鸣,师生小结,对修改过的文章,再进行修改。小组批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集体作用和主体作用。集体作用是指学生在互改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提高写作文和修改作文的兴趣。主体作用就是把评价权基本上交给了学生。只是在双方争执不下时,老师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这一“看法”主要让争论双方明白,坚持己见必须同时以理服人,而这个“理”实际上渗透的还是写作理论对写作实践的指导,而且小组批改时间短,效率高,两节课修改完毕,不占用学生课余时间。2学生互批学生互改与小组批改不同的是把几人合作改为两人,方法步骤大致同上。这样组织方法更加灵活,可以是同桌、前后桌,也可以自由结合;时间也更好安排,可在课上,可在课下。  学生互改确实是一种最简捷的作文批改方式。写自己的,批改别人的,无异于一文两作,效果最好。但运用中,特别是在初期,却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原因是批改作文需要一种较高层次的写作能力,学生怎么写还不明白,怎么改就更加茫然。所以此法应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评价一篇作文优劣的标尺,具备了相应的能力之后再实行。教师可以在高二开始学生引导互改,到高三时,可作为作文批改的主要方式。学生互改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形:互改引发了两人的争议,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于是自然找到教师来裁决。这种情况实际上由“学生互改”变成了另外一种更加具有对话性的师生同批同改。语文素质教育要求之一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主动做出判断与行动,较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适应信息量大、高节奏、开放式、交际广泛的社会需求,通过组织学生互评互改活动,培养他们语言表达,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培养他们为自己的说话和文章负责的态度以及乐于交流的开放态度,增强作文的投入感。学生相互批改作文,由于他们的心理、思想、认识、语言、生活基本相通,因此,批改者认真细致,琢磨推敲,被批改者关心结果,感到批语亲切,双方便于取长补短。古语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评价同一文章是一个把自己和别人的作文对照、比较的提高过程。在同一个作文题目下,自己做了,又看了别人如何做的,这就从选材组材、段落安排、开头结尾、中心确定、词法句型、修辞运用上一一进行比较。指出了别人的优点就学到了别人的长处,发现了别人的缺点,就避免了自己再犯类似的错误,使学生在比较中进步,在评论中提高。这样,不仅调动了每位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发现错误的能力,而且使学生之间合作研究写作的风气更浓了,团结互助的精神更强了。3学生汇报在学生完成作文批改后,教师要急时的检查学生的评改结果,要求学生汇报批改的成果。汇报的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佳作赏析赏析佳作可以鼓励创作者,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同时启发其他同学的写作思路,并给其他同学树立了追赶的目标,在班级内外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2问题剖析这个内容看似与第一步重复,其实不然,学生眼中的典型问题与教师眼中的典型问题不一定相同,学生提出的典型问题往往涉及到学生们写作的真正难点,触及到他们作文课上关注的焦点。这个环节能帮助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学生,并能激起学生的集体讨论,教师要着力引导,使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收获。3疑难求助学生批改作文不只是一个评价别人学习成果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发展自身的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定会碰到一些新的或早已有之但无法解决的问题,此时正可在全班范围内“疑义相与析”。4教师小结教师收阅改完作文,总结批改情况,对表现积极的学生个人或小组提出表扬,对其他同学提出期望,为以后集体批改打下良好基础。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新课标精神的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许多老师的认可。我们应该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正如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和作文能力。4 教师批改,有的放矢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在作文批改这个环节虽然新课标一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一定要“下水”,教师批改能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想状态,便于教师选择恰当的作文教学方法,以便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具体操作时,可选用以下两种方式:1教师面批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给学生改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面改。”所谓面改,就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口头批改,当面批改作文,针对性强,便于因材施教,也可以密切师生关系,增强感情。正如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斯迪芬·德·克拉森教授所说:教师评改学生的作文草稿,即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给予及时反馈,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确有效果 ,但教师在家里或办公室批改作文后再发给学生,则对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没有什么作用。面改作文可以弥补书面批改和讲评课之不足,这样点面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有利于学生思想性指导。但是面改无须多,过多了,则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优先权,使之不自觉地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地养成了学生对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2教师选批教师选批的方式能为教师节约大量的时间,以便于进行其他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在略看了学生作文后,根据优良中差四个等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两三篇示范批改,抓典型问题。这种方式教师从立意、选材、结构、标点、语言等多方面全方位地进行批改,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是对略批学生的情况可能了解不够深入或不了解,而且做不好的话,这部分学生会产生失落感,这就会影响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逐渐失去创作的兴趣。总之,在作文评改过程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挖掘每位学生习作的个性优点。无论是教师的口头评述,还是书面评语,或是学生间的互相评改,多要用“情”去评,去改,去交流。要努力发掘学生作文的的闪光点,积极鼓励和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如有的教师把作文评改课上成作文欣赏课,这样的做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即使有明显缺陷的文章,也不应一概否定,可用谈心的方式,商量的口吻进行评改,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激发其写作热情。5 利用多媒体,趣味教学    教师要求学生创新,教师也就必须具备创新精神。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教学方式始终一成不变的语文教师,往往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的作文批改也应该打破作文批改的传统模式,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这样对学生作文能力的纵深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1录音批改录音批改就是作文批改当中一种极为创新的形式。施行方法较为简单,学生只要在作文的同时交上一盘空白录音磁带即可。教师要在讲评前两天把作文本连同磁带一起发给学生,让他们带回去听。录音批改是一种新形式的面批,它弥补了传统面批的诸多不足。面批作文由于能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最直接也最实际的批改方法。但传统的面批却有着无法弥补的缺点:一是时间不允许。教师不可能在课上对所有学生逐个面批;二是面批只有一次性,记忆力差的学生听完也许很快就忘记,录音批改却可以反复多次去听。同书面批改相比它的优越性更明显。首先是省时且信息容量大。相同的时间里说出的话是写出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其次是录音批改的内容也可以不限于对作文的批评,还能当成一次和学生单独谈心的机会。对学生的表扬、批评、希望都可以谈。学生在家里还能聆听老师单独的教导,并且这时只闻师声,不见师人,既感亲切又不紧张,更不会担心其它同学知道。这种既远又近的言教要比耳提面命的说教效果好得多,它能让学生有更大的反思空间,也许还会带来节巨大的心灵震撼。青少年的“情感效应”极为明显。当代学者认为,“情商”甚于“智商”。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录音批改中的亲切诱导,除文学、结构、内容外的心灵教诲,无非是极好的方式。2网上批改现在的语文教学必须具备现代意识,具备现代教学理念,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网上批改,正是一种较能体现现代语文作文批改教学理念的方式。运用网络技术,在校园网上创设虚拟社区,将学生的作文以帖子的形式放在网上,教师就能自如地进行全面浏览,然后进行重点批改、典型批改,同时可以方便地组织、指导学生相互批改。这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减轻教师负担;又能在一种民主、开放的环境中使学生全面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批改的过程中,可以多角度、多元化地评价。这种方式给了学生亮出自我,展示自我的空间。由于评价方式是开放的,教师的权威性不再突出,这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形态和创新意识的形成;也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拓展学生的视野,促使其用真情实感描写生活的丰富多彩,积极构建生活本色化内容,摒弃传统作文中的那种假大空的矫情的应试思路。总之,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广阔的领域。语文教师可以放开思路,大胆实践。只有积极探索,勤于实践,才能找到更有效的路子,使作文教学变得充满活力和情趣,使新课程改革收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