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 奥运会 女排解说: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1:24:01
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概况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870    更新时间:2009-5-9

作者:释藏青

 

第一讲  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概况

    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老居士生前曾说过:“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文化财富,它正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净化人们智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世纪千年相交之际,它在多元文化中,在解决人类自身建设问题上,定会作出东方文明再度辉煌的独特贡献。”

自从汉明帝谴使西迎、白马驮经东来,佛教传入中国已经两千多年了。两千年来的佛陀智慧明灯,伴随着无常苦空无我,经历了各代王朝的兴衰成败,启迪了多少圣哲先贤的思想,演绎了无数英雄志士的伟业,照亮了芸芸众生的道路,也正在今天的中国得到广泛弘传,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佛教的创始和西典东来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教在向印度各地和亚洲一些国家的传播过程中不断壮大发展。约在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不断融入中国本土文化,与儒、道两家思想汇合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主体,中国逐渐成为了世界大乘佛教的中心。

一、佛祖释迦牟尼

佛祖释迦牟尼,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佛祖的种族名,牟尼含有“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意。释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释迦族的圣人,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释迦牟尼相传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净饭王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母亲摩耶夫人是邻国拘利族无臂国王的女儿。按照当地风俗,妇女怀孕后要回家生育,摩耶夫人临产前回娘家途中,在蓝毗尼花园(今尼泊尔南部陀利耶村罗美德寺院处)生下悉达多。关于释迦牟尼生卒年月,古印度史籍没有明确记载,在南传和北传佛教中则有不同的说法。据汉译《善见律毗婆沙》出律记,推断佛祖生年约在公元前565年至公元前485年之间,大概与中国孔子同时。

悉达多出生七天。母亲随即去世,由姨母波闍波提养大.幼年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16岁时他奉父命与表妹耶输陀罗完婚,生下儿子罗睺罗。成年后他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烦恼无法解脱,加之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平等教义不满,29岁时不顾父的劝阻,毅然离妻别子,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悉达多出家后先跋加仙人的苦休林修行,企望以种种苦行折磨肉体,求得精神解脱。但这种苦修并没未使他悟道解脱。于是便南渡恒河,到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跟随论派信奉者阿罗逻. 迦罗摩和郁罗迦罗摩子修行禅定,但仍认为不能得到 真正的解脱。于是又解来到伽闍山苦行林,日食一麻一麦,磨砺身体,在尼连禅河边静坐思维,实行苦功,历时六年,结果徒劳无获,终于悟出苦行无益。于是在尼连河洗去六年的积垢,接受了牧女所献乳汁的供养,调养身体,恢复力气,最后来到菩提伽耶一株荜钵罗树下,结伽趺坐,端正身念,静思冥索,发誓“我今若不证天上大菩提(觉悟),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坐。”经过七天七夜(一说七七四九天),悉达多感到心理平衡,一切烦恼不再从心里生出,心情豁然开朗,终于觉悟成道。此时他已获35岁。从此,悉达多被人们尊为“佛陀”简称“佛”,意为真理的觉悟者,因为他是释迦族人,成道后人们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而皈依他的佛教信徒则尊他为世尊、 释尊。

   二、法轮初转                                                                                       

         释迦牟悟道后,为了使他的思想学说   能让别人理解和接受,他在恒河两岸奔走,广招弟子,开始了达四十五年的传教活动。

       在波罗荼期城外鹿野苑,他向侍从阿若 ? 陈如等五人说法,接纳他们为最初的弟子(即五比丘),这次说法,佛典上称为“初转法轮”。法轮是佛法的别称。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能止息众生种种烦恼邪恶,犹如转轮王的宝轮能摧毁制伏怨敌一样;又因佛所说之法,不停滞於一人一处,辗转相传,犹如车轮周转不停,故称为“法轮”。此后又陆续收了耶舍、迦叶三兄弟、舍利弗、目犍连等人,后来他的许多亲属如堂弟提婆达多、儿子罗睺罗、姨母波闍波提也皈依了佛教。

传教过程中佛教势力渐渐扩大,组成了佛教徒组织-----僧团。释迦牟尼的学说慢慢被上层所接受,并得到了王族和富豪在政治与经济上的强大支持。在王舍城摩揭陀国频婆娑王及其子阿闍世王先后皈依,在舍卫城受到拘萨罗国波斯王的皈依。史载佛陀传有弟子五百人,其中著名的有十人,佛典称“十大弟子”。随着信徒日益增多,佛陀的宗教哲学开始广泛为人接受和信服,在南亚次大陆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不断壮大。

在此期间,基本形成和奠定了佛教的基本佛义。它的根本思想可以概括为四圣谛.八正道及十二因、四圣谛又称四谛即四种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佛教认为,人生是无常的,充满烦恼与痛苦。八正道是指八种超脱世间痛苦、消除痛苦根源的一切理论说教和修行方法,包括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正进、正定八种,按照释迦牟尼教导的道理去修行、处世,是八正道的基本要求。佛教认为,事物的生与灭,都是由因缘决定的,即所谓“因此有彼,无此无彼,此生彼生,此灭彼灭”,这就是缘生或缘起理论,把人生分为十二个环节,包括无名、行、识、名色。六处{眼、耳、鼻、舌、身、意}触、受{感受}、爱、取、有、生、老死,前后互为因果,人生的痛苦就是由无名引起的。

佛教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是善恶因果报应的教义,认为人的行为包括身、口、意三个方面,称为三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报应是通过过去{前世}现在{今世}和未来{来世}的三种轮回实现的。五蕴论是佛教哲学的理论基础。五蕴是指色{相当于物质}、受{感受}想{相当于知觉}、行{意志}、识{意识、精神},是构成人和一切生命,以至整个世界的基本因素。它们按一定的因果关系聚合在一起,又按一定的因果关系分解,因此,人与一切事物都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或主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人认识了三业的道理,认识了五蕴及由五蕴组成的人生及一切事物的追求,就可以摆脱生死轮回和一切苦恼。

释迦牟尼传教的方式灵活多样,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用偈诵、散文、故事、比喻、问答等各种形式,演讲佛法。他还让弟子们到处说法传教,使佛教思想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四次佛教结集

公元前六世纪中叶,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并在古印度本土传教四十于年。在释迦生年,他的佛学说并没有整理成该文。释迦牟尼涅槃后,他的弟子为了继承他的事业,开始以集体忆诵、讨论的方法收集他的言论{佛教称为结集},形成了第一批佛经,这就是三藏{经藏.律藏.论藏的合称}典籍。历史上曾经有四次大结集。

第一次结集举行于释迦涅槃的当年,有五百比丘参加,会议的结果形成了三藏中的经藏和律藏。经藏即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种种说教的语录汇编,律藏即释迦牟尼规定和佛教信徒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又称戒律。最初结集的律藏称《八十诵律》,是由佛的弟子优婆离分八十诵出的。

第二次结集是在释迦涅槃110年左右举行的,当时佛教僧团内部已明显地分成两大派。以上层领导集团为代表在戒律方面坚持旧信条反对任何革新;而广大僧众则要求放宽戒律。于是分别集会,根据自己的观点结集佛说。这次结集后佛教僧团内部正式分离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先后出现过十八小派别,他们在佛说的名义下进一步修补以往传承下来的经和律,佛经由此大大扩展开来。

公元前3世纪的印度阿育王时代又进行了第三次结集,宣说了三藏中的论藏部分。论藏,即佛弟子注释和发挥经藏内容的著作。这次结集后,三藏典籍得以完备。公元前323年即周显王四十六年,印度摩揭陀国王族旃陀罗笈多建立孔雀王朝,统一了北印度。公元前273年即周赧{读作南}王四十二年,笈多的孙子阿育王即位,武力统一了古印度,使孔雀王朝达到了极盛时期。战争结束后,阿育王感到战争中杀戮过重,加之年迈的羯陵迦国国王被俘后,宁死不屈,在囚禁中自尽身亡,给阿育王极大震撼。他渐渐明白,靠武力可以征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却难以征服民众的心。阿育王由此领悟了“依法胜,是为最胜”的道理,翻然悔悟,深自忏悔,皈了佛的教化,立佛教为国教,下令在全国各地立石柱,凿石窟,敕令人民供佛。阿育王对佛教最大的贡献是跨国传法。他把释迦牟尼涅槃遗留的真身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派出僧侣与信徒持舍利与佛经到国内偏远地区以及四方邻近国家去布道弘法,佛教的传播远远超出印度国界,遍及中亚、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东南亚各国,远至叙利亚、埃及。因此,阿育王被称为佛教的“护法之王”。在他主持下召集了佛教史上第三次也是最隆重、最具开创性和划时代意义的佛经结集。

此后约一个世纪,中亚大月氏人建立了强大的贵霜王朝,从印度孔雀王朝接受了佛教,国王迦湿腻色迦时期,贵霜王朝成为佛教中心,迦腻色迦王又在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主持了第四次结集,重新整理三藏,并以文字载录成书。

四、大乘和小乘

在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第四次结集前后,佛教又分为大乘、小乘两大派。

  大乘梵音为“摩诃衍那”,出自马鸣《大乘庄严经论》,“摩诃”意为大,“衍那”意为乘载(车船)或道路。后期佛教徒自称大乘,意为大道,也就是能乘载众生渡越到彼岸;而把原来的部派佛教贬作小乘(梵音为“希那衍那”),意为小道。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小乘佛教主张“我空法有”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进入不再轮回的涅槃,把证得阿罗汉果作为最高目标。大乘佛教则主张“法我皆空”,大慈大悲,普渡众生,以建立解脱众生苦难而得波罗密多为最高目标。

   迦腻色迦王信奉大乘佛教,由于贵霜帝国的大力弘扬,大乘佛教逐渐兴起,佛教进入鼎盛时期。这时,印度龙树和提婆创立的空宗了出现,是大乘佛教的最初派别。大乘空宗在古印度传播极广,远播域外,影响遍及中亚、东亚。中国佛教的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均与之有渊源关系,奉龙树为祖师。这是阿育王域外弘法的第二次大规模、影响深远的跨国弘法。由于大乘佛教的传播径多是往北经由中亚再传往其他地区,所以被称为“北传佛塔”。在贵霜王朝时期,特别是迦腻色迦王统治时期,建造庙宇和佛塔,并开始雕刻佛像,于后世影响极大,佛教艺术开始有关很大发展。

   这时,小乘佛教则开始了“南传”,经由锡兰(今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一带,后来传入中国云南部分地区,所以被称为“南传佛教”。

 

    第二节   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

一、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的传入

  目前中国广泛弘传的佛教,由于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线不同,分为三大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 与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广泛流行于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并且影响着朝鲜、韩国、日本、越南、东南亚及海外华人群体;藏传佛教主要流行于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藏族、蒙古族、门巴族、珞巴族、土族、裕固族等民族地区;南传佛教则主要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和德宏两自治州等地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地区。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教体系,南传佛教则属于上座部佛教体系。汉传佛经基本为汉魏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历代从梵文翻译的汉文三藏;藏传佛教大多为藏文译本;南传佛教经典则为巴利语三藏的傣语译本。

      1、汉传佛教的传入

  汉传佛教是由中亚传入中国的。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在有关史料上有不同的记载说法,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读作大肉支)是原居住在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的游牧民族,受匈奴的压迫,公元前130年左右迁入大夏地区(在今阿富汗及乌兹别克境内)公元1世纪末,受大夏佛教文化影响,接受佛教信仰。《三国志》裴松注引鱼豢《魏略.西戎传》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就是说,在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伊存来到长安向汉朝廷的博士弟子景庐口授《浮屠经》,这是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确切记载。在中国佛教界,普遍把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使求法,作为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据说佛祖灭度后五百五十余年,东汉第二代皇帝明帝是中国第一位弘传佛教的皇帝。东汉牟融著《牟子理惑论》中说:“昔汉明皇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为何物?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遣使者张骞、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三人,于大月支写四十二章。”梁代的《高僧传》?中又记载,汉明帝永平中又派遣使臣蔡喑等十八人到西域迎请佛法。蔡喑等西行至大月氏国,遇沙门迦叶摩腾(摄摩腾)和竺法兰,表明来意,邀来中国弘法。迦叶摩腾遂以白马驮经与使节同来洛阳,其时为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牛年)。明帝大喜,在洛阳西雍门外建白马寺供养佛像圣典和二僧,摄摩腾、竺兰法将载回来的《四十二章经》在白马寺清凉台翻译成汉文。

这两种说法都有史料记载。据史料载,西汉武帝至哀帝间,汉王朝同盛行佛教的西域往来不绝,大批使节僧侣来华经商弘法,所以西汉末年西域僧人向汉朝官员传授佛经是有可能的,这一史实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因此,将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王使伊存向景庐口授《浮屠经》,定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始,可以认为是比较确切的年代。按这一说法,到1998年,正好是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

   2   藏传佛教的传入

   藏传佛教最初传入西藏约在公元5世纪中叶拉脱脱日年赞在位时候,而有可靠历史文献记载的,则始于松赞干布执政期间。与唐太宗李世民同时代的松赞干布(617—650)以拉萨为中心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起吐蕃(读作土波)王朝。开始与尼波罗(尼泊尔)、天竺(印度)以及唐王朝等佛教国家和地区密切交往联系。松赞干布先与尼罗联姻,娶赤尊公主为后,赤尊公主携来不动佛像及弥勒菩萨像等供奉。641年又与唐联姻,娶宗室女文成公主为后,文成公主从长安携来释迦牟尼像,现供奉于拉萨大昭寺。松赞干布大量修建寺庙道场,翻译佛经佛典,这是佛教初转西藏地区。

  此后,佛教受到古代西藏原始信仰苯教的强烈抵制。到赤德祖赞(704—755年在位)即赞普位后,再次与唐联姻,710年迎娶金城公主进藏,金城公主积极助吐蕃王室大力提倡佛教,派人到内地迎请汉僧,组织汉僧与迦湿弥罗(罽宾,今克什米尔)僧翻译佛经佛典,重修了被毁的大昭寺,并派汉地僧人主持佛寺日常香火供养,收容供养当时于阗(今新疆和田)避难入吐蕃的佛教僧侣,进一步修建寺庙.赤松祖赞死后,其子赤松德赞(755_797在位)于770年左右迎请在尼泊尔传教的高僧寂护和他的弟子、乌苌国(今巴基斯坦境内印度河上游及斯瓦特地区)密咒大师莲华生到吐蕃弘法.与此同时,由唐初来华的著名“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创建的中国密宗在唐王朝两京和西域军民中受到崇奉,对吐蕃产生了重大影响。莲华生在桑耶地方弘法,他以神通降服一切天魔非人,咸令立誓,改心向善,作正法护佑,创建西藏密宗。约在779年,在吐蕃王室支持下,于山南泽当地方建立西藏第一座佛教寺院桑耶寺。

3南传佛教的传入

云南省接壤的骠国(今缅甸),早在5世纪就有上座部佛教传播,7世纪以后逐步传入云南傣族聚居地区.11世纪下半叶,缅甸蒲甘王朝重兴上部座佛教,再次传入西双版纳形成润派佛教,传入德宏等地形成摆庄派佛教。1569年缅甸金莲公主下嫁景洪慰使刀应勐,随来的僧团携大批佛像佛经,在景洪等地兴建塔寺,用傣语和布朗语翻译佛经佛典,形成了南传佛教在我国境内的传播。

二  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

  佛教传入中国的交通大至可分为水陆两路。水路经由锡兰(今斯里兰卡)、爪哇(今印度尼西亚)、广州。当时真谛、佛陀跋陀罗等高僧,都通过这条南海路线而到达中国翻译经典弘传佛法,晋代法显大师去西天取法后也是由海路回国的。陆路则是由中亚细亚及西域(今新疆自治区及中亚各国)到达中国。汉武帝派谴张骞出使大月氏经营西域以来,这条陆路成为东西交通要道,贸易旅游来往频繁。由于古代海上航行风险太大,往返中印间的僧侣,走陆路者比走海路的多,许多天竺高僧大多是通过这条陆路来到中土弘法的。

中国新疆是中印陆路的要冲。新疆西部是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雪山冰河常年覆盖,作为中印间必经之交通孔道,气候条件极为恶劣。翻越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与兴都库合什山脉、喀喇昆仑山脉连结处)后一直往东,穿越塔里木盆地,这里是浩瀚无际的戈壁沙漠,夏日炎热如灼,冬季酷寒难忍,到此陆路分为南北两线。北道沿天山南麓,由塔克拉干沙漠北缘,经过疏勒(今喀什)、龟兹(今库车)吐鲁番、伊吾(今哈密)到达敦煌。南道沿昆仑山北麓,从疏勒经于阗(今和田)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由鄯善而达敦煌。此外,还有两条路线.一条是法显、义净大师走过的路线,即由北道的焉耆南下,经沙漠而至于阗,另一条即玄奘大师所走的通过天山山脉北麓的路线。后汉时的安世高和支娄迦谶,都以这南北两道作为主要通道。三国时昙柯迦罗、康僧铠、昙谛等,也是由此道相继而来到洛阳。这条陆路交通线上最重要的枢纽,是于阗、龟兹间及经过葱岭、迦湿弥罗到达印度犍陀罗(今巴基斯坦之白沙瓦及其毗邻的阿富汗东部一带。

   第三节 历代佛学高僧的简要事迹

博大精深、义理玄幽的佛教文化,在传入华夏后两千年的岁月里边,法灯高悬,佛光普照,孕育了无数佛子高僧。

一、  东汉三国时期的佛经翻译大师

东汉三国是佛教在中国的初传时期。汉末桓灵时,许多天竺和西域僧人来洛阳译经传法,其中著名的如安世高、支谶、支谦、康僧会等。安世高,原为安息国(今伊朗)太子,父死,让国于叔,弛避本土,游历西域各国。汉桓帝(147—167)初来华在洛阳译经,20余年间共译出《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大小《十二门经》、《修行道地经》等34部。支娄迦谶(简称支谶)月支国人,桓帝末年游于洛阳,灵帝光和、中平间(178—189)译出《道行般若经》、《首楞严三昧经》、《般舟三昧经》等14部27卷。支谦,一名支越,原籍月支国,其祖在汉灵帝时归汉,东汉末避难到吴,孙权拜为博士,后从沙门竺法兰受持五戒,译出《大明度无极经》、《维摩诘经》等数十部。康僧会,原籍康居国(今哈萨克斯坦),世居天竺,随父经商移居交趾,吴赤乌十年(247年)到建业(今南京),说孙权为其建立佛寺,又劝孙皓信奉佛教,是江南佛法弘传之始,按大乘菩萨行译出《六度集经》8卷。昙柯迦罗,天竺高僧,于魏嘉平年间(249—254年)来洛阳译经,译出《僧祗戒心》,是中国戒律之始。

三国时中国最早出家受戒的朱世行,也是第一个西行求法的汉僧,深研佛法,对经典的解释超越了前人仅仅满足于梵汉对译的水平。朱世行在洛阳讲解竺叔兰、无罗叉所译《道行波若经》时因经文简略义理不通,遂於吴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亲自西涉流沙,到达西域于阗,请回《大品般若经》梵本90章,认其弟子如檀带回洛阳,自己却圆寂于异国他乡,时年八十岁。此经后由鸠摩罗什大师等为汉文,称《放光般若经》

二  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的奠基人

佛教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得到急剧发展,僧侣队伍迅速发展,寺院数目不断增多,佛经典籍大量翻译,高僧大德陆续涌现。宋代祖琇曾经说过:“法源滥觞之初由佛图澄而得道安,由道安而得慧远。”佛图澄、道安、慧远,三代相承,成为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的奠基人。与此同时,北方也出现了佛经翻译大师鸠摩罗什及其弟子僧肇等。

1  神通大和尚佛图澄

东晋时西域僧人佛图澄(231-348年)龟兹(在今新疆库车)人,曾到罽宾(今克什米尔)求学。他才华超群,神通奇异,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经敦煌来洛阳,时年已七十,受到当时后赵国主石勒、石虎的信任尊崇,被尊为神通大和尚,声望远播内外,门徒近万人,高足有道安、僧朗等,成为北方佛教的核心人物。

佛图澄严持戒律,在他的感化下,石虎奉佛教为国教,建造寺院近900所,废除了西晋禁止汉人出家的规定。晋建兴年间,女弟子安令首尼在洛阳西门外建造竹林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家女众净检在竹林寺第一个受比丘尼戒。

汉传佛教僧尼规范的奠基人释道安

道安大师(312-385年)俗姓卫,扶柳郡(今河北正定县人),少孤,12岁出家,驱役田舍,劳务三年,在邺(今河南安阳)向佛图澄学律,先后避乱于太行、王屋,365年应东晋名士习凿齿之请投奔襄阳,晋孝武帝奉以王公待遇,激励他“居道训俗”。378年前秦国主苻坚派兵围攻襄阳,俘道安到长安,奉为“国器”,安置于长安五重寺,主讲《放光般若经》,翻译《鞞婆沙论》、《阿毗昙心论》、《僧伽罗刹经》等,开创毗昙学,僧众数千人,大弘法化,对中国佛教奠定了稳定基础,在西晋末年战乱中培育弟子数千人,成为晋代著名高僧,在注释佛典、编纂经录、制定仪轨等佛教基础事业上,留下了他光辉的业绩。

道安首先确立了佛教唯依国主才能成立的原则,主动承担了对社会施行教化的使命。道安一生中探究经文的奥秘,注释了许多经典,撰写序文,以阐明佛典翻译的由来、佛典的题解以及自己的见解,如《了本生死序》、《道行般若经序》、《增一阿含经序》等,并且收集佛典,编纂历史上第一部完备的佛教目录《综理众经目录》。

道安还制定僧尼轨范,统一佛徒姓氏。道安之前,沙门姓氏随俗姓,或加以外籍国名、族名为姓,道安主张“大师之本,莫尊于释迦”,在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提倡俗家人抛弃俗姓,追随世尊姓“释”。鸠摩罗什称道安为“中土菩萨”。

3   中国净土宗开创人慧远大师

道安的弟子慧远(334-416年)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县)人,少年时游学中原许昌、洛阳,博通儒家六经及老庄之学。21岁时拜道安为师,听讲《般若经》,彻悟佛学真谛,叹道:“儒道九流,直糠粃尔”遂与其弟慧持并落发出家。24岁时登坛开讲《般若经》深为道安器重,由于中原战乱,辗转避难,东晋哀帝三年(365年)随师到襄阳,在战乱中与师分手,率弟子数十人南下,在荆州大明寺讲经,381年应同参之请至浔阳(今江西九江),住锡庐山东林寺,在东林寺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汇聚俗道百余人,建斋立誓,一心念佛,共期往生西方净土,集结白莲社,开创中国净土宗,被后人称为莲宗初祖,门下弟子有十八贤之称。

慧远承受了僧迦提婆、鸠摩罗什,佛驮跋陀罗等大师的北方佛学理论,在中国社会与政治伦理变革的条件下,把儒学,玄学理论吸收到佛教教义中,使之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思想。他留下的主要著作有《法性论》、《释三报论》、《大智度论钞》等,对律仪有感於弗若多罗和鸠摩罗什未能译完《十诵律》,派弟子昙邕去恳求昙摩流支译完剩余部分,开辟了《十律诵》在江南流行的源泉。当时朝廷当权的太尉桓玄发布“沙门应敬王者诏”,强制僧尼隶属于皇权,慧远为维护佛教的地位,针锋相对写下了《沙门不敬王者论》,阐明出家与社会法不同,主张沙门没有向王者磕头顶礼的必要。

4  译经大师鸠摩罗什及其弟子僧肇

鸠摩罗什,意译为“童寿”,祖籍天竺,随父迁居龟兹,7岁出家学毗昙,9岁随母去罽宾游学,学习中、长《阿含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回龟兹宣传大乘教义,一时声誉鹊起,名满西域。382年,前秦国主苻坚遗骁骑将军吕光率兵西伐攻陷龟兹,获鸠摩罗什,羁留于凉州(今甘肃兰州)。401年,后秦国主姚兴兵伐凉州,迎请鸠摩罗什及其弟子共译出大小乘经、律、论35部294卷,除重译了《妙法莲华经》、《小品般若经》、《维摩诘经》、《金刚般若经》、《成实论》等外,侧重弘扬龙树、提婆中观学派的代表论著如《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在整个中国佛教翻译史上树起了一座里程碑。鸠摩罗什门下集当时全国僧侣精英,人才辈出,有所谓四杰、八俊、十哲等美誉,如阐发佛性的道生(即“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生公大师)、主持建业(今南京)译场的慧观、在彭城(今徐州)弘道的道融、宣讲“成实学”影响整个北魏的僧嵩等,发展了中国化的佛学理论,扩大了以《法华经》、《涅槃经》为中心的佛教义学的传播范围。其中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僧叡和僧肇。僧叡曾师事道安,罗什的重要译籍,大都经过他的手笔,且多有序言,是最早的中国佛教思想史学家和佛教思想评论家。他在晚年所著《喻疑》一文中说:“三藏(小乘)祛其染滞。《般若》除其虚妄,《法华》开一究竟,《泥洹》(即《涅槃》)阐其实化。此三津开照,照无遗矣!”

僧肇(?-414年)是罗什门下年纪最轻、也最有才华的学僧,幼年家贫,佣书为业,遂因缮写,历观经史,备尽坟籍。后见《维摩诘经》旧译本,披寻玩味,因此出家。他的论著颇多,尤以《肇论》著名。《肇论》是中国佛教哲学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创作,包括《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和《涅槃无名论》四篇论文,是当时佛学和玄学讨论问题的总结,把佛教神学问题和哲学认识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以高度抽象的理论形式表达出来,标志着中国佛教神学理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  东晋南北朝的西行求法的法显大师

晋宋之际,掀起了一个西行求法的高潮,陆续西去求法和观瞻圣迹的僧人不断,其中最著名的是法显大师。

法显(339-420年)俗姓龚,平阳(今山西临汾)武阳人,3岁成沙弥,20岁时受大戒,感慨律藏不全,矢志寻求。晋隆安三年(399年)与慧景等四人从长安出发,自敦煌渡流沙,经鄯善(今若羌)、于阗(今和田)、子合(今叶城),经由竭叉(今喀什)逾葱岭,抵北天竺陀历国(在今巴基斯坦北境),到达乌苌国、犍陀卫国、弗楼沙国、那竭国、罗夷国、跋那国、毗荼国(均在今巴基斯坦境内),进入中天竺境的摩头罗国、僧伽施国、罽饶夷城、沙祗大国、拘萨罗国舍卫城、迦毗罗卫和拘夷那竭城、毗舍离国(均在今印度北部地区),最后到达摩揭提国的巴连弗邑(即华氏城)。405-407年法显在华氏城留住并讲经三年,又经王舍新城、耆闍度瓦山、伽耶城、迦尸国波柰城、拘睒弥(均在印度中部地区),沿恒河东下,经瞻波国到达海口多摩梨帝国(在今印度加尔各答附近),居住两年。410年乘船到师子国(今斯里兰卡),住两年后,搭商船经耶婆提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回国,413年到达建康(今南京)。

法显西行求法首尾十五年,经历29国,第一次实录了自陆路游历印度,由斯里兰卡经南洋群岛归航的伟大旅行。他巡礼佛迹,参谒圣地,带回了《长阿含》、《杂阿含》、《杂藏》、《弥沙塞律》、《摩诃僧祗律》、《萨婆多律》、《杂阿毗昙心》、《摩诃僧祗毗昙心》、〈方等泥洹经〉等。回国后在建康(今南京)道场寺与宝云等共译出经律等6部63卷,并且撰述〈佛国记〉,记录了行程与见闻,成为研究古代西域、中亚与印度史地文化的重要文献。

法显之后,一批西行求法者不绝于路,形成一时风尚。追随法显足迹西行的智猛、昙纂,也于404年至424年西行,到达华氏城,取经返国北魏神龟元 (518年),魏太后遗崇灵寺比丘惠生和宋云等向西域求经,也到达乌苌国和犍陀罗国,取回佛经170部。

四  隋唐五代佛教昌盛时期的高僧大德

经过南北朝急剧发展的隋唐佛教,在亚洲东部大陆以崭新的风貌繁荣昌盛起来,并扬名佛教世界.隋唐佛教建立起了独具特点的诸大宗派,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禅宗等,各自发展徒众,判教立宗,著书弘教,创造了新的佛教理论体系。

1  吉藏和他开创的三论宗

由鸠摩罗什、僧肇传下的三论学思想体系,到吉藏构建成为三论宗

吉藏(540-623年)俗姓安,祖籍为安息国(今伊朗)人,后迁居金陵(今南京),7岁依法朗出家,19岁替师复讲经论,住会稽(今浙江绍兴)嘉祥寺,宣讲三论,听者常千余人,后世尊为嘉祥大师。隋炀帝敕命到长安日严寺著书立说,留有《中论疏》、《十二门疏》、《三论玄义》、《二谛论》等,完成了创教。入唐后被征为统辖全国僧侣的十大德之一。

智顗大师和他建立的天台宗

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智顗(读仪,538-597年),也称智者大师,俗姓陈,世居颖川(今河南许昌),18岁出家,23岁投慧思受学,为慧思所偏爱。陈光大元年(567年),智顗受师命抵金陵(今南京)受陈宣帝和上层官员的礼遇敬重,住瓦官寺讲解《大智度论》,为僧俗官员等演说禅法8年,后入天台山隐居,实修止观,成熟“圆融实相”学说。后重返金陵,受陈宣帝躬礼三拜,于光宅寺讲《法华经》。隋开皇十三年(593年),智顗到荆州玉泉寺演说天台教义,造寺36所,造佛像80万躯,亲手度僧一万四千余人,完成“天台三大部”(即《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法华文句》三部代表著作)。

智顗传弟子32人,最有名的是灌顶(561-632年)号章安大师,记录整理“天台三大部”著有《涅槃玄义》、《观心论疏》、《国清百录》。中唐时,智顗的五弟子湛然(711-782)以“天台三大部”为基础,融合《大乘起信论》的思想,提出“无堕有有性”学说,阐明了真如佛性的普遍性,中兴天台宗。

3  华严宗的创始人法顺以及传人

华严宗的先驱是法顺(557-640年)俗姓杜,世称杜顺,雍州万年(今陕西长安县)人,18岁出家,先学禅后学《华严》,著有《华严五教止观》、《华严法界观门》,根据佛教各种经论的不同教义,把止观分为五类,并将《华严》放在大乘圆教的最高地位,把〈华严经〉的主要思想概括为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后经智俨、法藏补充发展,构成华严宗的“四法界”理论。

智俨(602-668年)俗姓赵,天水人,12岁随法顺于终南山出家,著〈华严搜玄记〉、〈华严一乘十玄门〉、〈华严孔目章〉,阐述华严“六相义”、“十玄门”等思想,构画出华严宗的主要理论框架。

法藏(643-712年)因先世为康居(今哈萨克斯坦)人,故俗姓康,生于长安,17岁出家,入终南山听智俨讲〈华严经〉,曾参加玄奘译场。圣历二年(699年)受武则天诏命在洛阳佛授记寺讲新译〈华严〉,讲到“华严世界品”时,堂宇震动,武则天下敕祝贺,以为“如来降迹”,他的讲述提纲成为〈华严金狮子章〉,武则天赐法藏为“贤首大师”,故华严宗又名贤首宗。法藏的弟子、高句丽(读高勾丽,今朝鲜)僧审祥传华严教义到日本。

唐高宗时,华严传人澄观(738-839年)长住五台山大华严寺,讲经疏文,以为“文殊主智,普贤主理,二圣合为毗卢遮那,万行皆通,即是〈华严〉之义”,将佛菩萨拜同〈华严〉教义紧密结合起来,强化了五台山与峨眉山作为文殊、菩贤圣地的地位,唐德宗曾赐号“清凉国师”,撰著400余卷,被尊为“华严疏主”。 4  “开元三大士”和汉传密宗的建立

 

汉传密宗的建立,一般推为“开元天大士”即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他们的弟子一计和惠果起了很大的作用。

善无畏(637-735年)中天竺人,出身贵族,舍王位出家入烂陀寺,唐开元四年(716年)来长安,玄宗尊为国师,命于大内建灌顶道场,皇子宁王、薛王等多从他灌顶受法,先后译出〈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即(大日经))、〈苏悉地羯罗经〉、〈苏婆呼童子经〉等,弘传密教理论。

金刚智(669-741年)中天竺人,出身婆罗门,自幼出家,开 元七年(719年)航经师子国(今斯里兰卡)、佛逝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抵广州,再到长安,住慈恩寺建毗卢遮那塔及曼陀罗场,立坛灌顶,广弘密教,先后译出〈金刚顶不使用瑜伽中略出念诵法〉、〈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祗经〉、〈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等密教经典多部。

不空(705-774年)原名智藏,师子国人,后于闍婆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遇金刚智,随来洛阳,参与译经,往返长安与洛阳两京间。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与金刚智同时被唐玄宗命归国,不空经广州搭船去师子国,重学秘密总持、三密护身、瑜伽护摩等,天宝五年(746年)携梵箧再来长安,翻译〈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等。天宝十二年(753年)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奏请不空赴河西边陲,请福疆场,不空又来到武威,翻译密典,演瑜伽教,设曼陀罗,官员多从其受灌顶,声名远播于西域。

一行(?-727年)俗姓张,钜鹿(今河北巨鹿)人,博览经史,精于天文历算、阴阳五行,为逃避武三思的胁迫而出家,先从善无畏受胎藏法,又从金刚智学陀罗尼密印(咒语及手印),参与翻译《大日经》。一行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奉唐玄宗之命完成了《开元大衍历法》。

惠果(752-805年)俗姓冯,京兆万年(今西安)人,9岁随不空弟子昙贞学佛,17岁从不空受灌顶,又从善无畏弟子玄超受密法,融会金刚界密法和胎藏界密法,建立“金胎不二”之说,不空去世后,惠果成为第一位传法阿闍黎。

随唐五代时期禅宗的祖师大德,如禅宗五祖弘忍、北宗的神秀和南宗创始人慧能,以及慧能以下传承的南岳怀让、青原行思等,以及禅宗五家七宗的创宗祖师,我们将在下一讲中再讲到。

五  玄奘大师鉴真和尚和怀海禅师

1  玄奘(600-664年)是著名的佛学理论家、佛经翻译家和旅行家,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人,父母早亡,13岁出家,19岁在成都从道基、宝暹等受学,初露头角,23岁讲学於荆州天皇寺,声誉鹊起。此后行脚吴会,北上相州,向善知识高僧执经问难。玄奘看到当时佛教宗派林立,讲说各异,莫衷一是,参学的大乘佛教地论、摄论学派经籍,因翻译差舛,义理分歧。为求完善的佛经原本,统一佛学教义,遂萌生“誓游西方以问所惑”的志愿。

武德末年,玄奘在长安大庄严寺恰逢中天竺僧人波颇密多罗,向他介绍了印度那烂寺讲学规模和戒贤所授《瑜伽师地论》,更矢志前往西天求法。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玄奘从长安出发,乘危远迈,杖策孤征。当时唐王朝禁止人们出境,玄奘孤身孑影偷出边卡,抵达高昌(在今吐鲁番),以惊人的毅力,百折不回地度行在沙漠上,登葱岭,越凌山,过铁门,经恒叉尸罗(今阿富汗东北境),至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抵达北印度,参学听讲《俱舍》、《因明》、《声明》诸论。随之又至磔迦国(今巴基斯坦旁遮普西部)、仆底国(今印度阿姆利则),从大德学习《对法论》、《显宗论》和《理门论》再至烂达国(今印度贾朗达尔)就大德习《从事分毗婆沙》,然后转入中印度境,在秣底补罗国从德光弟子习《辨真论》、《随发智论》,在曲女城从毗离耶犀那习《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贞观八年(634年)冬,玄奘抵达当时印度最高学府王舍城那烂陀寺,投印度瑜伽学派传人戒贤门下学习大乘空有二派及婆罗门教各地经典,被推为地位尊崇的十大德之一。贞观十二年(638年),玄奘离开那难陀寺游学东印、南印、西印诸国,先后在伊烂那钵伐多国、南?萨罗国、驮那羯磔迦国、钵伐多国学习瑜伽、唯识、成实、声明、因明及阿毗达磨理论。玄奘在唐贞观十六年(642年)返回那难陀寺,戒贤请他为寺主讲《摄大乘》、《唯识决择》,又撰写融会大乘中观和瑜伽学派理论的《会宗论》,声名远播五天竺。应迦摩缕波国童子王和羯若鞠闍国戒日王邀请,玄奘参加了曲女城的无遮大会(学术辩论大会),担当大会论主,立《真唯识量》,提出《制恶见论》共1600颂,历时18天,无人能破,被誉为“大乘天”。翌年春,玄奘携带657部佛教经籍、佛像和植物种子等返国,终于在贞观十九年(645年)荣归长安,唐太宗举办盛大法会,隆重接待,举国轰动。

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玄奘及弟子窥基、圆测等,在长安弘福寺主持大规模的翻译佛经活动,直到圆寂前一个月才停笔,译出74部,1335卷佛经,共1300多万字。玄奘还将西行求法途中,所亲历110国、传闻28国,沿途所见所闻,口述整理,门徒辨机记录而成《大唐西域记》12卷,为今天研究西亚印度古代史、中印交通史和古代佛教史的详实史料。

玄奘大师门下集中了当时主要的佛教学者,其中发扬唯识法相的主要有窥基、圆测(新罗国王孙)、普光、道昭(日本僧)、神昉等到,都有著述传世。

2  不畏艰险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尚

中国佛教的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成实宗、俱舍宗等,相继传入日本。随着佛教在日本的流行,急需懂得佛教戒规、主持僧尼出家受戒的学僧。为此,日本朝廷派人到唐朝聘请德高望重的律学高僧赴日。

鉴真(688-763年)中唐时律宗名僧,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江都县)人,14岁在扬州大云寺出家,游学长安、洛阳,究学三藏,钻研律学,兼通天台,佛学极有造诣,住锡于扬州大明寺。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鉴真应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的邀请,不畏艰险,毅然东渡弘法,六次渡海,五次失败,其间双目失明,终於753年与弟子法进、法载、思讬等到达日本,次年被迎请到日本都城奈良,为太上皇、圣武天皇、皇太后、皇太子及400余人授戒,在东大寺建戒坛,传播律宗及天台宗教义,同时介绍中国文化艺术医药建筑和技艺,为发展中日人民友好做出了贡献。759年,日本朝廷在奈良专为鉴真建唐昭提寺。

3  制定佛门清规的怀海大师

百丈怀海(720-814年),号百丈禅师,原籍福州长乐人,从马祖道一受教,后居新吴(今江西新奉)大雄山,接纳四方禅众。唐代以前的寺院制度一般都是按小乘律典制定的,大体上沿袭了印度佛教的风范。按照佛教传统律制,大德禅师多居律寺,制约苛细。从四祖道言、五祖弘忍以来,即使禅僧领袖,也往往离寺别居于茅岩,戒律荡然。到了唐代,国力强盛,诸宗竞兴,迫切需要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寺院制度。唐武宗灭佛后,诸宗一蹶不振,唯有简便易行的禅宗和净土宗盛行不衰,一些禅寺常住千于人。为了过好集体的修行生活,百丈怀海根据本国情况和禅宗特点,折衰大小乘戒律,创意制定了佛门清规,规定僧尼“不论高下,尽入僧堂;堂中长设连床,卧必斜枕床唇,谓之带刀睡;朝参夕聚,饮食随宜,示节俭以;行普请法,示上下均力也“,后人称为《百丈清规》,是维持寺院清净的规约。现存的《敕撰百丈清规》,为元代德辉奉命编撰的,成为官方颁布的必行戒条。因为后寺十寺九禅,使《百丈清规》成为全国统一的寺院丛林制度。

六  宋元明清的历代祖师大德

自从五代禅宗法眼宗巨子延寿首创净禅合一以后,净土宗逐渐成为佛教各宗的“共宗”,各宗都以提倡念佛为修行法门,净土成为诸宗融合的归宿。除了宋以后的禅宗我们将在下一讲介绍外,其他各宗也产生了不少高僧大德。

1  天台宗大德

宋初天台宗大师义寂(919-987年)字常照,俗姓胡,温州永嘉人,因请吴越王遗使从高丽(今朝鲜)等国求得佛法而备受尊重,“由是一家教乘以师为重兴之人也”。义寂传人如义通、知礼、遵式等,在北宋时期中兴天台,注重忏法,不寺院念经拜忏的仪轨奠定了基础。

孤山智圆(976-1022年),俗姓徐,住西湖孤山与处士林逋(和靖先生)为友,学通内外,旁涉老庄,兼通儒墨,提出儒、道、释“三教合一说”,主张内佛外儒以治民众。

2  净土宗大德

净土信仰到宋以后有了新的发展,莲总六祖延寿是禅净一致说的积极倡导者,发挥了禅净双修的主张,认为一切修行最后都归于净土,并身体力行,念佛诵经,施食放生,著有《净土指归》,对后世影响很大。莲宗七祖省常仿效慧远庐山莲社故事,在杭州西湖昭庆寺创建净行社,是宋代著名的净土结社。

3  藏传密宗的八思巴国师和宗喀巴大师

蒙古人建立的元代皇室大力扶持藏传佛教密宗喇嘛教。八思巴(1235-1280年)为宋末元初西藏佛教萨迦派僧人,藏传佛教喇嘛创始人,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帝师,元世祖忽必烈特别支持萨迦派发展,建都燕京(今北京)后,以八思巴为国师、帝师,统领天下释教,仿梵文创八思巴蒙文,逐步确立政教合一的统治体制,推动了喇嘛教在中国的传播。

元末明初藏传佛教宗教改革和黄教创始人宗喀巴(1357-1419年),本名罗桑扎巴,青海湟中县人,他所创立的黄教(格鲁派)逐渐成为藏传佛教的主流,主要著作有《普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菩萨戒品释》、《师事法五十颂释》、《密宗十四根本戒释》、《中论广释》等,其弟子达赖与班禅额尔德尼后来受清代皇帝册封,世代相承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最高统治者。

4  明代佛教高僧大德

宋代以后,“诸宗合一、三代同源”的佛教发展趋向,到明代终于成为佛教主流,明末出现了云栖袾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四大佛教名僧。

袾宏(1535-1603年)号莲池,俗姓沈,世称莲池大师,杭州人。他主张教禅并重、三教合一,认为释道儒三教,“理无二致,而深浅历然;深浅虽殊,而同归一理。此所以为三教一家也”最后以净土宗为归趣,一生著作30余种,后人集为《云栖法汇》。

真可(1543-1603年)俗姓沈,世称紫柏大师,江苏吴江人,曾发起雕刻大藏经(即《径山藏》),见地融朗,圆摄万法,认为只有文字经教、契会实相般若才是学佛根柢,主张儒佛合流,用儒学的仁、义、礼、智、信,配佛教的慈、气、节、慧、心五佛。

德清(1546-1632年)俗姓蔡,号憨山老人,安徽全椒人,论述丰富,后人集为(憨山老人梦游集)。他主张儒佛调和,认为儒者讲涉世,老庄讲忘世,佛家讲出世,“三者之要在一起,得此一心,则天下之理得矣。故曰,三教圣人,所同者心,所异者迹也”,提出以儒学五常配佛教的五戒。

智旭(1599-1655年)俗姓钟,后世称为蕅益大师,吴县(今江苏)人,少习儒书,曾著《辟佛论》反对信佛,后受袾宏著作影响,归依佛门,从德清弟子雪岭出家,以《中论》所说偈“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号“八不道人”,著有《阅藏知津》、《周易禅解》、《四书蕅易解》等。蕅益认为“儒与老主治世,而密为出世阶;释主出世,而明为世间祐,主张“融合诸宗,归极净土”,本着三学一致宗旨,力主佛儒调和,“以禅入儒,诱儒知禅”。

4  清代佛教著名高僧大德

清初诸帝积极扶持佛教。顺治帝在宠妃死后弃们出家,住锡五台山。康熙帝六下江南,凡至名山大寺,往往书赐匾额。雍正帝以禅门宗匠自居,自号“圆明居士”,舍雍正府为喇嘛庙,即雍和宫。乾隆帝大力扶植士大夫学佛,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完成了汉文大藏经的雕刻,称为“乾隆大藏经”或“龙藏”。所以清代内地佛教,主要是禅净两宗弘传甚广。清初临济宗著名禅僧有密云圆悟、天隐圆修、雪峤圆信;曹洞宗有无异元来、永觉元贤、晦台圆镜,各化一方。永觉圆贤在福州涌泉寺提倡“鼓山禅”,在清代很有影响。清代净宗大师有行策、省庵、瑞安,行策著《起一心精念佛七期规定》,为近代“打佛七”之始。清代居士佛教开始兴起,在家信徒中,彭绍升(际清,1740-1796年)撰《居士传》、《行居集》等,周梦颜著《西归直指》、《欲海回狂》,提倡净土念佛,求有生解脱,至今仍是学修净土宗的重要教材。

印光大师(1861-1941年),陕西人,早年学儒,对佛法多有攻击,后病中反省,知尽前非,投奔终南山五台莲花洞寺,顿入佛门,别号常惭愧僧,在北京红螺山资福寺专修净业,后在普陀山法雨寺藏经楼证得念佛三昧,著有文稿95篇,民国时高鹤居士辑为《印光法师文钞》,是近代净土宗的主要代表。

清末明初的佛教振兴的领导者倡导者杨文会(1837-1911年)号仁山,安徽石埭县人,二十六罗起信佛,在〈大乘起信论〉感召下,成为虔诚的佛教徒,清同治五年(1866年)创办金陵刻经处和佛教学堂,与江都(今江苏扬州)郑学川(法名妙空)在扬州砖桥鸡园设立的江北刻经处为嚆矢,具有各宗深厚的学问,光绪年间随外交使团数次出访英法,与日僧南条文雄相互交换两国所缺佛经,陆续从日本取回失散千年的法相宗疏论经籍,引起学者研究法相唯识学的热潮。他创办的祗洹精舍,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佛学人才,如创建“仁学”思想、参与康梁变法、在戊戌政变中英勇就义的谭嗣同,精通法相唯识学说、创建支那学院的欧阳渐(欧阳竟无)、章太炎,专三论的黎端甫,工密教的桂伯华与章太炎等人,创建“觉社”的近代佛学泰斗太虚大师、创“新唯识论”的熊十力等人,佛学研究均卓有成效,成为中国近代佛教复兴运动和推动佛教西渐的主力。

七  近代中国佛教著名代表人物

近代禅宗泰斗虚云大师(1840-1959年)俗姓萧,初名石岩,一名演彻,字德清,别号幻游,原籍湖南湘乡,出生於福建泉州,在鼓山泉寺出家,曾遍参金山、高旻、天童、天宁诸名刹,巡礼四大名山,以禅功苦行著称于世,曾在多所名刹任住持,弘法於闽、滇、粤、赣,去东南亚弘法,重振云南宾川鸡足山道场及昆明西山华亭寺,1953年被推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晚年住山西云居山真如寺。

圆瑛(1878-1953年)俗名吴宏悟,号韬光,福建古田人,9岁在鼓山涌泉寺出家,先后于常州天宁寺、宁波天童寺学经,1909年在宁波创办佛教讲习所,1914任中华佛教总会参议长,在京、津、闽、浙、台等地讲经,1929年与太虚和尚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佛教会,任理事长。抗日战争期间,曾组织僧侣救护队,办难民收容所,并赴南洋募捐援助抗战,1945年开办楞严专宗学院,1953年被推为中国佛教动员会首任会长,著有《楞严经讲义》、《大乘起信论讲义》、《一吼堂诗文集》等。

第四节  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创立及基本教理

伴随着隋唐时代中国国力国势的鼎盛,中国佛教进入兴旺发达的时期,主张参修不同法门的佛教诸宗相继创立,也涌现了大批高僧学者。除了禅宗我们将在下一讲重点介绍外,本节主要介绍汉传佛教中的天台宗、天论宗、律宗、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和密宗七大宗派。

一  天台宗

天台宗亦称法华宗。天台宗以印度的龙树菩萨为初祖,龙树先北齐时高僧慧文和南岳慧思,实际创始人是隋代高僧智顗(音仪,538-597年),潜心研究〈法华经〉,在融合发展慧文和慧思学说思想的基础上,于南朝陈光大三年(569年)在金陵(今南京)瓦官寺开讲《法华经》,奠定天台教理。唐玄宗开元年间,经五祖湛然(711-782年)广事著述,竭力弘扬,并与法相宗辩驳争论,使天台宗得以光大于中原,传播於东瀛。

天台宗将全部佛典,按照佛祖说法的时间先后分为五个时期,把说法的内容分成八种,合称“五时八教”,基本教理是圆融三谛、一念三千、一心三观,侧重修持止观法门。“五时”是指佛祖在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和涅槃时五个不同时期所说之法;“八教”是指化法四教(藏、通、别、圆)和化仪四教(顿、渐、秘密、不定)。“圆融三谛”是用《中论》“三谛竭”(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是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中的“空谛”、“假谛”、“中道谛”,解说世间万物并不实在,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在空与假中显现出不空不假的心实的实在性。“一念三千”是智顗在《摩诃止观》中说“夫一心而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即宇宙万法全在一心。“一心三观”,《摩诃止观》中说:“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即是“唯万境于一心”,从而证得真如是相。

二  三论宗

三论宗是以“三论”即印度大乘中观学派创始人龙树所著《中论》、《十二门论》和弟子提婆所著《百论》为依据形成的佛教宗派,后秦时由鸠摩罗什译为汉文,鸠摩罗什的弟子僧肇率先研究,提出“关河旧说”,撰著了“肇论”(即《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等)闻名于世,实际创始人是僧肇的再传弟子吉藏(549-623年)。

三论宗中心思想主张世界空无所有,基本理论是八不中道、破邪显正和真俗二谛。三论宗立“二藏”(声闻藏及菩萨藏)、“三轮”(根本法轮、枝末法轮和摄末归本法轮)以判教。八不中道即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指要破去对时间和空间的执着,进一步认识我法实质即诸法实相。破邪是破有所得,显正是显无功而返所得,破邪显正是以破求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真俗二谛指诸佛为众生说法,依世俗谛与义谛,即是指对执着于“空”的人,要依俗谛使其明白尚有“有”在,从而进一步明白诸法性空的中道世相。

三  律宗

律宗亦称南山宗,因其依《四分律》建宗亦称四分律宗。南北朝律学高僧慧光13岁出家,潜心研究《四分律》,册定《羯摩戒本》,撰写《四分律疏》,成为律宗的开山祖师。律宗的实际创始人道貌岸然宣大师(596-667年)11岁剃染,20岁受俱足戒,投律学大师智首门下,30岁后住终南山,改造印度《四分律》,使合中国佛弟子口味,撰写有《续高僧传》、《广弘明集》等大量佛学著作,直到现在,中国出家僧尼仍依照道宣的南山宗律行事。道宣门下弟子鉴真(688-763年)在唐天宝年间六次东渡日本,弘扬律宗,日本律宗自鉴真大师始。

律宗的典籍为四律(《十诵论》、《四分论》、《五分论》、《摩诃僧祗论》)、五论(《毗尼母论》、《摩得勒伽论》、《善见论》、《萨婆所论》、《明了论》),基本教理认为“金科玉律维佛能制”,一切戒归为“止持”与“作持”,“止持”即“诸恶莫作”,“作持”即“众善奉行”。

四  法相宗

法相宗亦称唯识宗、慈恩宗,是唐代高僧玄奘及其弟子窥机根据《成唯识论》创立的宗派,崇奉印度大乘佛教自无著、世亲相承而下、直至护法、戒贤一系的学说,阐扬唯识、法相之理。

法相宗依《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确立有、空、中道三时判教。基本教理为“三性说”和“五位百法”。“三性说”即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与圆成实性,说明三性不离识。“五位百法”指心法、心所得法、色法、不相应性法及无为法,展示作为根本识的阿赖耶识是一切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产生的基础,说明“百法唯识”、“诸法无我”,从而把握诸法实际相。

五  华严宗

华严宗亦称贤首宗,以《大方广佛华严经》为根本经典,由唐初法顺所创,再传至法藏(643-712年)建立完善了华严宗的理论体系。法藏17岁起师事智俨,28岁奉旨出家,武则天曾赐号“贤首大师”,先後在太原寺、云华寺开讲《华严经》,使华严宗风大盛,风靡天下,而且传播到日本、朝鲜、韩国,对后世影响很大。

华严宗以“五教十宗”判教。五教是愚法声闻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大乘顿教、一乘圆教;十宗是我法俱有宗、法有我无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侧绝宗、圆明俱德宗。基本教理是“法界缘起”学说,法藏说:“夫法界缘起,如帝网该罗,若天珠交涉,圆融自在,无尽难名”,认为世间万法还是无为法,皆因缘起而生,互联互存,互为条件。称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为“四法界”,称总、别、同、异、成、坏为“六相”,同时俱是相应门、因陀罗网境界门、秘密显隐俱成门、微细相容安立门、诸法相即自在门、唯心回转善成门、托事显法生解门为“十玄门”,进一步阐明法界缘起学说。

六  净土宗

净土宗亦称莲宗、念佛宗,为东晋慧远大师(334-416年)开创,以至诚念佛,凭借阿弥陀佛法力,往生西方净土。净土宗实际创始人为唐代善导大师(613-681年),在山西玄中寺和长安慈恩寺宣扬净土,完备地组成了净土宗的宗义及行仪。近代高僧印光大师为净土宗的第十三祖。

净土宗的基本教理是以修持才的念佛行业为内因,以弥陀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以期往生净土。修持方法为“五正行”即读诵正行、观察正行礼拜正行、称名正行、赞叹供养正行,因善导将称名正行视为正修正业,故后世只是持名念佛(一心称南无念阿弥陀佛名号)最为流行。主要经籍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称为三经一论。

七  密宗

密宗亦称瑜伽密教、秘密教、金刚教、真言宗。人称“开元三大士”的善无畏(637-735年)、金刚智(669-741年)和不空(705-774年),都是天竺人,唐玄宗开元年间先后到达长安,译著《大日经》、《金刚顶经》等,开创胎藏界密法,形成中国密教汉传密宗。不空的弟子慧果承其法绪,门徒甚多,其中日本僧空海回国后成为日本弘传密教的真言宗初祖。

密宗的基本教理认为,佛与众生体性相同,皆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造,众生能依法修习“三密加持”,就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修行密宗,仪轨复杂,设坛、供养、诵咒、灌顶均有严格规定,需由导师秘密传授,要先筑坛(曼荼罗)行法,念诵秘密真言(咒语),以“三密”即身密(手结契印)、语密(口诵真言)和意密(心作观想)相应,通过真言、手印于仪轨等,达到即身成佛。

第五节  中国佛教著名寺院及名山石窟

一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也是四大菩萨的道场,即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普贤菩萨道场峨眉山,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

1  五台山

五台山也称清凉山,为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县东北,由五座山峰环抱,峰顶平坦宽广,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东台望海峰如立象,南台锦绣峰如卧马,西台挂月峰如孔雀舞,北台叶斗峰如共命鸟,中台翠岩峰如雄狮。

《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记,佛说:“东北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过去诸菩萨常于中往。彼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唐代华严宗澄观国师撰《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中说:“清凉山,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于中现有清凉寺。发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表我大圣,五智已圆,五眼已净,总五部之真妙,洞五阴之真源,故有戴五佛之冠,顶分五方之髻,运五乘之要,清五浊之实也。”

五台山佛教寺院有汉僧寺院(俗称青庙)和喇嘛寺院(俗称黄庙)两种,自北魏孝文帝时期开拓,唐代开元年间文殊信仰以此山为中心,臻于极盛,明万历年间佛寺增至300余处。唐义凤元年(676年)罽宾(今克什米尔)僧佛陀波利来唐,专程拜见文殊菩萨,进山如金刚窟不再出.后唐代日本名僧圆仁到五台山竹林寺拜佛,沟通了五台山与日本佛教界的来往。现存寺庙台内39处、台外8处,并在不断恢复之中。青庙多属禅宗,以临济宗最多,曹洞宗次之,也有属净土宗的。黄庙则为藏传密宗喇嘛教。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和南禅寺,称五台山“五大禅处”。清代康熙、乾隆二帝数次朝拜五台,都在菩萨顶住跸,书匾题名,撰写碑文,至今留有乾隆御笔金色菩萨树一幅。

2  峨眉山

峨眉山在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又称光明山,为普贤菩萨道场,因山势逶迤,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故有此名,素有“蛾眉天下秀”之美称。

传说古时老人蒲翁入山釆药,见普贤菩萨瑞相,曾在白水普贤寺(今万年寺)事佛。宋太祖乾德六年(968年)嘉州(今四川乐山)屡奏普贤菩萨显像,因遣内侍张重进前往塑造普贤菩萨像。

明清两代峨眉山佛寺臻于极盛,有梵宇琳宫大小百余座。现存主要寺庙有报国寺、万年寺、洪春坪、金顶普光殿、白龙洞、九老洞、伏虎寺、洗象池、雷音寺、清音阁等,多属禅宗学人的住持道场,初多为清原下法嗣,今各寺阐化僧人多属临济宗,其次为曹洞宗。

万年寺现存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铸普贤菩萨六牙白象铜铸像,通体高7.3米,重62吨。金顶可见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四大奇观。每当风清日朗下午时分,有缘人从金顶舍身岩下望,可见五彩光环浮于云际,自己身影置于光环之中,为世间罕见的美妙自然奇观。

3  普陀山

普陀山亦名普陀洛伽山、补怛洛伽山,梵文原意为小白花山,又名梅岑山,是浙江东北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为观世音菩萨的显化道场。

《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第二十七参访观自在菩萨章》云:“鞞瑟胝罗居士告善财言: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伽,彼有菩萨名观自在。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即说颂曰:‘海上有山多圣贤,众宝所成极清静。华果树林皆遍满,泉流池沼悉俱足。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汝应往问诸功德,彼当示汝大方便。’尔时,善财童子渐次游行,至于彼山,处处求觅此大菩萨。见其面,岩谷之中,泉流萦映,树林蓊郁,香草柔软,石旋布地。观自在菩萨于金刚宝石之上,结跏趺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令其摄受一切众生。”据《普陀山旧志》载: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有梵僧来普陀潮音洞前燔十指,指尽,亲见观音大士现身说法,授与七色宝石,灵感始启,由此成为观音菩萨显圣地。

唐懿宗咸通四年(863年),日本遣唐僧慧锷第三次入唐,诣五台山敬礼,至中台精舍,睹观音像容貌端雅,恳求请归日本,众从之。慧锷即肩负菩萨像至明州(今浙江宁波)开元寺,觅得张友信便船,将登舟,像重不可举,率偕行贾客竭力负之,乃克胜。及过梅岑山,涛怒风飞,舟人惧甚。慧锷夜梦一僧谓之曰:“汝但安过此山,必令便风相送。”慧锷泣以梦告众,咸称异。乃置像于洞侧,祈祷而去。山民张氏请像供奉于宅,称“不肯去观音”,即今普陀山潮音洞前不肯去观音院,是普陀山供奉观音之始。

普陀山上林木葱茏,洞壑幽深,奇石嶙峋,金沙绵亘,潮音梵呗,终年不绝,现存有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三大寺及七十多庵堂、百余座茅蓬,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素有“海天佛国”之称。潮音洞窟日夜与海潮相吞吐,声如雷鸣。梵音洞两侧峭壁相合如门,屈曲同海,海潮涌入,如龙吟虎啸。

4  九华山

九华山,在安徽池州县西南,原名九子山,以李白《望九华赠青阳殷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观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得名九华,为地藏菩萨道场。

佛祖涅槃千五百年后,地藏菩萨降迹新罗国(今韩国北部)为王子,名金乔觉,削发后号地藏比丘,唐高宗时航海来到中国,于九华山结庐苦修,孤坐石室,吃粗砺饭食,受当地乡老钦佩,发心为之造寺。当时九华山为闵公所有,问金地藏建寺要多少地,答“一架裟地足矣”,遂应之。不料架裟越扯越大,盖尽九华。闵公遂舍全山为寺,与子同随金地藏出家。金地藏居此山数十年,99岁时七月三十日夜,召众诀别,跏趺坐化,肉身不坏,徒众以缸殡殓,置于塔中,即今山中月身宝殿。明代起九华山成为地藏菩萨圣地,有“佛国仙城”之称。九华山共有寺院98座,著名寺院有百岁宫、东崖寺、祗园寺、甘露寺四大丛林,化城寺为九化开山寺,明清两代一些皇帝曾亲书匾额,赐金修葺。月身宝殿俗称肉身塔,供奉地藏菩萨金色坐像。

5  其他佛教名山

除四大名山外,还有弥勒菩萨道场浙江奉化雪窦山(一说弥勒道场为贵州梵净山)、后来被尊为饮光佛的摩诃迦叶道场云南宾川鸡足山等,也是中国佛教名山。

二  中国佛教著名寺院

1  释源祖庭白马寺

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第一寺,称释源祖庭,在河南洛阳市东。《后汉书》载,东汉永平七年(64年)汉明帝夜梦金人,身长丈六,飞绕殿庭。翌晨召大臣告以所梦,问为何神。太使傅毅答到:“臣览《周书异记》,谓西方有大圣人出;灭后千载,当有声教流传此土。陛下所梦,将无是乎?”汉明帝即遣中郎将蔡愔、博士王遵等十八人,西行求法,至大月氏,遇在兹游化宣教的天竺僧摄摩腾、竺法兰,遂迎请东赴二师震旦弘法。永平十年(67年)以白马驮经,初居鸿胪寺,次年(68年)敕令在洛阳城古雍门外建寺,以白马为名,为我国第一座佛寺。后经历多次重建。

今白马寺内佛像多为元、明、清三代夹紵干漆造像,存有摄摩腾、竺法兰二师译经传教清谅台、二师塔及白马冢,“白马钟声”闻名于世。寺东南有汉永平十二年(69年)建齐云塔,为中国第一古塔,现存寺塔为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重建。

2  禅源祖庭少林寺

少林寺,禅源祖庭,在河南登封县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北魏太和十二年(496年)孝文帝为佛陀禅师建。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菩提达摩来此,于寺后山中凝修壁观,传授禅法,建立禅宗。唐太宗李世民因少林寺十三武僧救唐王故,敕少林寺养僧兵五百,允比丘习武传艺,至今少林武术弘传本源,人称“天下功夫出少林”,武因寺名,寺因武显。历代屡经重建,现存鼓楼仍为元大德六年(1302年)建,寺内有达摩影石、二祖慧可承法之立雪堂、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当年武僧练拳桩柱坑,寺旁还有初祖庵、二祖庵、达摩洞、塔林等古迹。

3  禅宗其他祖师道场

东林寺,亦称黄梅东山、双峰寺、五祖寺,在湖北黄梅县东北二里冯茂山上,四祖道言、五祖宏忍居此,世称东山法门。寺建于隋末,唐代扩建,堂舍千于间,寺内外名胜古迹甚多,尚存有北宋释迦多宝如来佛塔、元建飞虹桥、杜甫、柳宗元、宋之问、欧阳修等均曾登临题咏。

南华禅寺,在广东韶关市南,初建于南朝天监三年(504年),名“宝林寺”,唐仪凤二年(677年)禅宗六祖慧能开法于此,开创禅学南宗,唐敕名中兴寺、法泉寺,宋初赐名南华禅寺沿用至今,有六祖肉身塔,六祖真身犹在。

4  天台宗祖庭

天台山国清寺,天台宗祖庭,在浙江天台县北三里,晋宋时名僧多在此修习禅定,天台三祖智顗于陈太建七年(575年)率弟子慧辨等来此山居住,建草庵讲经十年,大弘祖业。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晋王杨广承智顗遗志,在天台山麓建寺,隋大业元年(605年)赐寺名国清寺,为天台宗根本道场,后经历多次整修,现存寺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建,门前有唐天文学家僧一行禅师墓塔及寒拾亭、丰干桥等古迹,山上真觉寺为智顗大师真身宝塔塔院,宝相寺为智顗大师入灭处。

5  三论宗祖庭

栖霞寺,天论宗祖庭,在江苏南京东北四十里摄山,南北朝刘宋明帝泰始中,处士明僧绍住此,时有僧法度自黄龙来,与僧绍交游甚厚,南齐永明七年(489年)僧绍殁,舍宅为法度造寺,称栖霞精舍。后为三论宗初祖梁时辽东僧朗住持处,隋吉藏正式在此创立三论宗。现有隋代建佛舍利塔、石建无量殿(大佛阁)、千佛崖及唐高宗御制(明征君碑)

6  法相宗祖庭

慈恩寺,法相宗祖庭,在陕西西安市和平门外,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高宗为太子时为其母文德皇后建,故名慈恩寺。唐玄奘及其弟子窥机常住此寺,永徽三年(652年)玄奘在寺西园建慈恩寺塔藏经俗称大雁塔。寺极宏大,房舍1879间,有明重建大雁塔,为中国佛教著名蓝若。兴教寺,也是法相宗祖庭,在陕西长安县。寺内有玄奘三藏及弟子窥机、圆测三塔,塔后有唐刘轲撰(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铭)碑。

7  华严宗祖庭

华严寺,在陕西长安县少陵原半坡,北距西安市15公里,南望终南山,如建于唐贞元十九年(803年)华严宗道场之一,华严宗初祖杜顺、二祖智俨均住终南山至相寺宣讲《华严经》,发挥义理,三祖法藏、四祖清凉均塔于寺南。草堂寺,也是华严宗祖庭,在陕西鄠县东南圭峰下,堂为草苫所盖,故名,传为后秦时鸠摩罗什大师弘始八年(406年)在此译经处,华严宗五祖宗密居此草《圆觉经疏》,後入寺志圭峰兰若,殁葬於东小圭峰,世称密宗为圭峰禅师。寺有鸠摩罗什塔及唐裴休撰并书圭峰禅师碑。

8  律宗祖庭

大明寺,律宗(南山宗)祖庭,在江苏扬州市,原名栖灵寺,唐称大明寺,唐道宣再传弟子鉴真和尚在此寺讲律,後赴日本,大弘律学,开日本佛教和文化的先河。清改名法净寺,1980鉴真和尚像回国巡礼,仍恢复大明寺名。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後院有鉴真塔。

9  密宗祖庭

大兴善寺,中土密宗(真言宗)祖庭,在陕西西安市南,开皇二年(582年)初建,唐开元年间(713-742年)“开元三大士”天竺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在此翻译密宗经典,屡设灌顶道场,建立真言宗。寺有徐浩书不空三藏碑。青龙寺,中土密宗根本道场,在陕西西安市,原唐长安城延兴门新昌坊,不空三藏弟子惠果住此寺东塔院,称真言宗七祖。寺宋已圮废,今立碑其处,建惠果及日本僧空海纪念堂。

10  净土宗祖庭

东林寺,净土宗祖庭,位于江西庐山西北麓。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刺史桓伊为慧远建。慧远于山中立般若台,安弥陀三圣像,集道俗123人立誓,共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号为“白莲社”,被尊为净土宗初祖。寺内有聪明泉、石龙泉、白莲池、出木池等,寺外东岗有慧远塔。

玄中寺也是净土宗祖庭,在山西交城县西北二十里石壁山中,又名石壁寺。北魏延兴二年建,当时昙鸾在此依《十六观经》修净业,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唐初道绰来到玄中寺见昙鸾遗迹,因修净业,并教人念佛,以木?子记数。后净土二祖善导在此创净土宗,日本净土宗亦尊此寺为祖庭。

香积寺在陕西长安县香积村,唐神龙二年(706年)怀恽等为纪念净宗二祖善道建,寺后毁,现存善道塔墓。

11  藏传佛教著名寺庙

布达拉宫,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北玛布日山上,是宫堡与寺院合一的庞大建筑群,为藏传佛教圣地,公元7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迎接唐文成公主在此首建宫室,後屡有修建。17世纪中叶达赖五世受清顺治帝册封后,在此大规模扩建,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也是原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宫殿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巍峨,气势雄伟,分为红宫、白宫两部分,有宫殿、佛堂、习经室、寝宫、灵塔殿、庭院,全部为石木结构,房舍近万间,可容纳僧众两万余人。

此外著名的喇嘛寺,尚有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拉萨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青海湟中的塔尔寺及甘肃夏河的拉卜愣寺规模最大、地位最高,称黄教六大宗主寺。

外八庙,在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为清帝接待蒙藏各族领袖人物、联络蒙藏王公贵族、实现民族团结而建的一组以喇嘛寺为主的大型寺庙群。外八庙自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间不断修建,成为西藏拉萨以外又一喇嘛教中心。原有寺庙十一座,今尚存溥仁寺、普乐寺、安远寺、普宁寺、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须弥福寿之庙等七座。

雍和宫,在北京东城区雍和宫大街东,原为清雍正皇帝即位前府邸雍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名雍和宫,为供奉列祖列宗的影堂,乾隆九年(1744年)舍为喇嘛寺。宫内万福阁有达赖七世贡白檀木雕刻26米阿弥陀佛像,法轮殿有内地最大宗喀巴铜像。每年正月雍和宫喇嘛均化装举行驱鬼舞蹈,北京俗称“雍和宫打鬼”。

12  中国佛教其他著名寺院

此外,中国著名佛寺还有河北正定柏林寺(临济禅院),山西太原上华严寺,山东济南千佛山兴国禅寺,江苏苏州戒幢禅寺、寒山寺和灵岩山寺、镇江金山寺、及焦山定慧寺、常州天宁寺、扬州大明寺,浙江杭州灵隐寺、宁波鄞县天童寺和阿育王寺,安徽潜山乾元禅寺,江西庐山东林寺,福建福州鼓山涌泉寺、厦门南普陀寺,河南开封大相国寺,湖北武汉归元寺、当阳玉泉寺,湖南长沙岳麓山寺、衡山南岳祝圣寺,广东广州六榕寺和光孝寺、韶关南华寺、乳源云门寺、潮州开元寺,四川成都昭觉寺和文殊院、新都县宝光寺,重庆罗汉寺,贵州贵阳黔灵山宏福寺,云南昆明圆通寺、筇竹寺和华亭寺,陕西西安兴教寺和卧龙寺、扶风法门寺等。

三  中国佛教三大石窟

古代佛教石窟是中国珍贵的历史遗产,是佛教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石窟起源于印度,是佛教寺庙建筑的一种,就山崖开凿而成,最初是供僧侣学佛苦修的地方,佛教传入中国后,成为供养佛像、学佛修行和珍藏三宝的建筑。

1  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是我国古代佛教艺术宝库,包括古代隶属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小千佛洞。其中规模最大、内容最富的首推莫高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群,也是世界上最大佛教艺术宝库,在甘肃敦煌县城东南鸣沙山断崖上,上下五层,高低错落,鳞次栉比。

据唐武周圣历元年(698年)《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载,前秦符坚建元二年(366年),乐?和尚拄杖西游,至三危山,于落日余晖中见山顶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佛状,遂在此凿窟。自北凉、北魏、西魏、北周,历隋、唐、五代、宋、西夏迄于元代千余年间,共开凿千余窟。现存洞窟492窟、壁画两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唐宋木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窟内金碧辉煌,绚丽夺目。

2  大同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在山西大同市西武周山上(又名云冈)南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始凿於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460年),主要石窟完成於太和十八年(494年),现存主要洞窟53个,造像五万余尊,是我国最大佛教艺术石窟之一。第20窟露天大佛结跏趺坐,高13.7米,面貌丰满,两肩宽厚,最为雄伟壮丽。

3  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亦称伊阙石窟,在河南洛阳市南伊河入口处,石窟密布于伊水两岸崖壁,气势磅礴。开凿於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400余年,中以北魏和唐大规模营造达150余年,开龛造像最多。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始建的奉先寺为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露天大龛,南北宽36米,东西深41米,有11尊主像,主供的卢舍那佛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

嵩岳寺塔在河南登封县南麓,塔身十二角形,高41米,密檐五层,建于北魏正光四年(523年),是我国现存最古的高层砖石建筑,也是世界著名建筑之一。

大雁塔原称慈恩寺塔,在陕西西安市慈恩寺,方形角锥状,以青砖仿木结构砌成,高64米,原建五层,现七层,建于唐永微三年(652年),玄奘大师曾亲自参与设计和建造,塔底层镶嵌唐太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塔上还留有唐代登科进士的题名,极具文物价值。

佛官寺佛塔在山西应县佛官寺,八角形五层六檐,高67米,塔内释迦牟尼坐像高11米,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我国现存最大最高的木塔,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结构无比坚固,九百多年经受严重自然灾害,至今仍巍然屹立。

祐国寺塔亦称铁塔,在河南开封市,八角十三层,高57米,仿木塔结构以砖建成,塔外壁包以褐色琉璃砖,砖塑坐佛、力士、弟子、飞天,远望是铁,塔内有明代黄琉璃佛48尊、铁佛数尊,宋皇祐元年(1049年)建,登塔能远眺黄河,直接青霭,为有名的汴城八景之一“铁塔行云”。

崇圣寺三塔在云南大理,耸立于苍山洱海之间,原建在崇圣寺前,寺早毁,仅塔存,三塔一大两小,大者为千寻塔,十六层,高58米,为多层密檐式砖塔,唐代南诏晚期(841-871年)建;两座小塔均八角形多层砖塔,十层,高约38米,约为五代时(907-960年)建。

此外,中国著名佛塔还有陕西扶风法门寺佛指舍利塔、浙江宁波阿育王寺佛身舍利塔、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塔、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河北定州开元寺塔(料敌塔)、北京西城妙应寺白塔、北京西直门外真觉寺金刚宝座塔(五塔寺塔)、浙江杭州六合塔等。

   第六节  当代中国佛教的发展现状

一.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保障了中国佛教的正常发展

中国佛教是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里成长发展的,曾经有过辉煌和壮丽。但是,在20世纪封建社会解体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严重冲击、破坏和摧残。尽管前有杨文会创办金陵刻经处,大力振兴佛学,后有太虚大师提出“人间佛教”和教制、教产、教理“三大革命”,但在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内战绵延的半个世纪里,中国佛教与中华民族同样沉沦于苦难之中。

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创造了条件,也给中国佛教的复兴带来了机遇。1953年6月中国佛教协会建立,正是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转折产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认真贯彻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宗教信仰自由的专条规定使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在国家根本大法上得到了确认和保障。50年来,虽然受“左”的思想的干扰和“文革”洗劫的破坏,也经受到了一些曲折和挫折,但在党和政府纠正偏差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佛教事业进入了恢复与振兴的新的历史阶段。在2001年底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指出,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到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关系到我国的对外关系;必须从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政治高度观察和处理宗教问题,切实做好新世纪初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

二  人间佛教思想

“佛法在人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萨,恰如觅兔雨”。中国佛教协会从1953年成立起,就继承太虚大师的遗教,明确了建设“人间佛教”的方向,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中国佛教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宗旨。“庄严国土”,就是使我们的国家不断走向繁荣昌盛、文明富强,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有安居乐业的环境,不受外来侵略,能够以独立自主繁荣富强的崭新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做出贡献。“利乐有情”,就是行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化导人心,在教内教外广结善缘,创建慈悲、仁爱、安定、祥和的社会关系,促进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大局,保障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

“人间佛教”思想致力于启迪人的智慧,净化人的心灵,昂扬人的正气,促使人的奋起,团结信教群众,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而绝非引导人们去愚昧迷信。弘扬“人间佛教”精神,这正是我们佛教界服务于社会最主要、最有力的基本点。

在建设“人间佛教”这一宗旨下,中国佛教界进一步明确了弘法利生、农禅并重、国际交往三大任务,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且努力精进,致力于这些任务的圆满完成。中国佛教僧俗四众按照佛教缘起性空、如实观照的认识论,诸行无常、时空无尽的宗庙观,无我利他、度生无倦的人生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努力实践三学并重、止观双修。本着佛教救世济人的精神,佛教界积极支持社会福利公德事业,积极参与了救助洪水地震灾民、援助西部地区农村扶贫脱困、援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等公益活动。佛教文化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印刷流通了大量佛教经籍,出版佛教文化书刊,保存了大批珍贵文物,开展了佛教文化学术研究与交流。积极开辟和发展了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以及海外华人佛教界的联谊,同各国佛教界的友好往来也十分频繁。

三  中国佛教的发展现状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外缘具足,促进了中国佛教的殊胜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多年,随着国家经济形式的全面推进,恢复、收回、修缮一大批著名寺院,改进和加强了寺院管理,对于侵犯佛教徒信仰自由和佛教寺院合法权益的违反政策的现象,佛教界协助政府主管部门给予了纠正。目前全国佛教寺院总数已达数万所。僧众队伍人数已达数十万人,在家信众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佛教寺院管理和建设水平逐步完善,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不断加强。僧尼具足正信,勤修三学,遵守戒规,严肃道风,在家二众恭敬三宝,关心寺院,护持佛法。在佛教寺院和僧俗四众不断增加的同时,配合文物保护、环境保护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寺院经济也不断发展壮大,佛教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得到重视,目前全国各级佛学院多至20余家,实行学修一体化、学僧生活丛林化的方针,高学历的僧才已达数百人,并已培养出了佛学硕士、博士。中国佛教僧团不仅爱国爱教、团结进步,佛教信仰弥坚,而且正逐步走向现代标准的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

第二讲  中国佛教禅宗的创立与发展

中国近代振兴佛学的先驱太虚大师曾经说过:“中国佛教特质在禅”,这就是“见性成佛”的禅宗法门。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而且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它最突出地强调一个“觉”字或“悟”字在学佛修行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中国乃至整个东方文化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用参究的方法,由戒入定、由定生慧,去修习,去证悟,参破生死关头,以求明心见性、彻见心性的本源,所以也称为佛心宗。

第一节  从灵山法会到达摩西来

“禅”,全称“禅那”,意为“静虑”、“思维修”、“弃恶”、“功德丛林”等,即安心静坐,集中思虑,排出杂念,沉思默想。通过精神高度集中,使心的思虑作用集中到一点,从而使心宁静,不受客观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这是一种精神和意念的修炼方法。《瑜伽师地论》说:“言静虑者,于一所缘,系念寂静,正审思虑,故名静虑。”《大乘义章》解释说“禅是中国言,此翻为思惟修习,亦云功德丛林。思惟修从因立称,于定之境界,审意筹虑名思惟,思心渐进为修习,功德丛林果为名,智慧神通、四无量等,是其功德,众德结聚,说为丛林。”可见,所谓禅就是止息杂想,心注一境,至极而这寂静,以正审思虑而名为禅,这是学佛修行的一个法门。

一  “六师外道”的禅法及其对佛禅修行的影响

禅宗(佛心宗)是中国独创的佛教宗派,但是“禅”的历史源远流长,起源可以上溯到古代印度的瑜伽,古代印度吠陀时代。印度最古老的经典《梨俱吠陀》就已经出现“瑜伽”一词。意为“相应”,即指通过静坐调息,摄心静虑,达到精神修炼的目的。后来在《奥义书》中所讲的瑜伽,是指通过静坐冥想,深思默虑。进而控制意志,抵御外染,使主观意志的“我”与客观宇宙的“梵”两者结合,达到“梵我同一”的境地。在佛陀住世时,这种精神修行方法被各种宗教派别和哲学派别所采用,例如耆那教、数论教、胜论派等“六师外道”,大多注重这种精神修炼。佛祖悟道前,曾跟随“六师外道”学习禅法,吸取了其中正确有用的法门,这些“外道禅”后来影响了佛禅修行,成为佛禅发展的源头。

我们知道,全部佛学可以概括为戒、定、慧三学。“戒”是佛祖为佛弟子制定的各种戒规,是佛弟子必须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准则,也是佛教伦理观的具体体现。“定”梵文音译为“三摩地”或“三昧”,意为等持,指集中全部精神,使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这是获得正确的认识与智慧的先决条件,禅法就是属于定的内容。“慧”即指智慧,但这不是通过普通认识手段所获得的知识与聪明才智,而是通过宗教修炼、内心体验和证悟才能得到的佛教的最高智慧,即宇宙的最高终极真理,这种智慧,能使修持者断除烦恼,得到解脱。

戒、定、慧三学,构成了佛学的整体。佛学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证得这种智慧。但这种智慧不是通过一般的认识方式所能获得的。要提到这种智慧,必须通过修行,必须通过入定,在入定的状态中才能得到。因此,定是慧的前提和先决条件。而要想成功地进入更高的定的境地,则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始终按照佛教的要求,遵守佛教的戒律,过符合佛教教义的生活,于是戒又成了定的基础。这样,戒、定、慧三学组合成了一个紧密的整体,即“由戒入定,由定发慧”。

传统佛教,无论是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对禅的修行都非常重视。禅的修行方法属于定的内容,禅与定有着密切的联系,禅学作为定的内容之一,在佛学整体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佛教往往将两者全称“禅定”在佛学修行实践中,禅是联系定与慧之间的关键,只有入定到达较高级的层次,才能说是进入了禅的境界。早期小乘上部座佛教经典重视“禅数”,“禅”指禅法,即坐禅入定,安般守意;“数”指以名数分类的慧学。大乘佛教对禅的作用更为重视,把禅的修行,列为六“波罗蜜”之一,作为获得最高智慧、证得无上觉悟以及普度众生的必要条件。“波罗蜜”意为到彼岸。佛教把人生看作苦海,现实世界就是此岸世界。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教人渡过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寂静、无忧无恼的彼岸世界。六波罗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种到达彼岸世界的修行方法,所以又称六度(度即渡)。所谓“六度万行”,就是以此六度概括佛教的所有修行方法。禅作为六度或六波罗蜜之一,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佛教禅宗创立于中国,正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同印度宗教学说的融合与吸收。

二  灵山法会释迦拈花迦叶微笑的故事

禅宗的起源有一个寓意深远的故事,即“拈花微笑”。

相传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在灵鹫山上,聚集众弟子演说佛法。一次,常率诸天前来听法的大梵天王,为了表示对佛陀的尊敬,能使众生获得大利益,以一枝金色优钵罗花敬献佛祖。优钵罗花是莲花的一种,古印度以莲花代表纯洁、高贵,佛教常以莲花代表佛法。这时佛陀一言未发,只是拈花示众。座下诸佛弟子、诸护法天王、诸声闻罗汉、诸天菩萨皆不解其意,唯独侍立佛祖身边一直用心听讲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心领神会,破颜微笑。佛陀已知迦叶能够担当护持佛法的大任,于是当众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已把这不立文字的教外别传嘱咐予摩诃迦叶,此后将在中土弘传。

什么是正法眼藏?禅就是佛门的正法眼藏,即不立文字、实相无相、微妙法门、涅槃妙心的“如来心印”。佛家八万四千法门,千变万化不离其宗,万化不出吾心,归根结蒂,识得自性便为佛。其实“释迦拈花,迦叶微笑”,是有深刻含义的,这就是佛祖要弟子们懂得,掌握佛法,必须领会佛教的根本精神。这种根本精神,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而是教外别传,明心见性。此后摩诃迦叶遂成为禅宗始祖。

三  达摩东来一苇渡江面壁九年只履西归

菩提达摩(?-535年),略称达摩,本为南天竺国王第三王子,摩诃迦叶第28代弟子。中国南朝梁武帝普通年间(470年左右),菩提达摩夜观天象,见震旦(中国)有大乘气象,从天竺泛海东来,先到达雷州(今广东徐闻)。那时虔诚信佛、三次舍长期身同泰寺的梁武帝(即《梁皇忏》中的梁皇)迎请他到金陵(今南京),召请进宫,两人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梁武帝自以为造寺度僧写经舍身,在佛前已经是功德无量了,想借天竺高僧的面子在群臣前炫耀,问:“朕即位以来,常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哪知达摩祖师并不买账,如实回答:“并不功德。”梁武帝问:“何以无功德?”达摩答:“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梁武帝问:“如何是真功德?”达摩答:“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梁武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达摩回答:“廓然无圣。”梁武帝有些不高兴,认为你说无圣,你把自己又摆在什么地方呢,故意又问:“对朕者谁?”达摩干脆回答:“不识!”两人机缘不契,达摩遂悄然离去。

达摩离开金陵后,一苇渡江,踏在一枝芦苇上跨越滔滔大江,到嵩山少林寺后山从禅,面壁九年,影入石中,少林寺至今保存着达摩面壁影石。在面壁九年中,达摩创立了“二入四行”禅宗理论和“一心本性”、“顿悟成佛”的禅宗思想,讲究“凝住观心”的“理入”与“安心法门”的“行入”修持法,被尊为禅宗初祖,传衣钵予断臂立雪、豁然开悟承法的二祖慧可,并传与他一偈:“吾本来此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然后示形入灭,只履西归,手提一只鞋子回天竺去了,门徒见空棺里只留下另一只鞋子。

达摩禅法的精义不出“二入”和“四行”。“入”指入道,是大乘佛教趣入菩提(觉悟)的道路,方法不外“理入”和“行入”两种。理入指的是悟理,所谓“籍教悟宗,深信含生,凡圣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忘覆,不能显了。若以舍忘归真,凝住壁观,无有分别,寂然无名,名之理入。”“行入”指修行,分为四行:一是抱怨行,修禅在遭遇苦难折磨时,应当内心自忖,认识自己从久远以来,生生死死,舍本逐末,曾造下无数罪业,今生虽未有什么过失,亦为过去所造罪业之果,不能生起怨怒心情,即“体怨讲道”。二是随缘行,修禅人对待福报,应当认识“众生无我并业缘所传,苦乐齐受,皆从缘生”。三是无所求行,即应当认识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对于世上一切应都“息想无求”,“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怨乐”。四是称法行,即应当认识从生本性清净,“无染无著,无此无彼”,理解了佛法道理,就应断然决然依照去实践,即“修行六度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台湾现代高僧印顺法师:“达摩从印度来,所传的教义,精要简明,充分显出了印度大乘法门的真面目。中国的禅者,虽秉承达摩的禅法,而专重理入,终于形成了偏重理悟的中国禅宗。”自此,释尊付嘱予迦叶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就形成了由东土于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依次传灯的法系。

四  从慧可到东山法门的兴起

中国禅宗二祖慧可,生平资料不详,神会大师在《南宗定是非论》中称慧可本名神光,原习天台宗,在金陵(今南京)栖霞寺开坛说法,为达摩祖师点破,到蒿山向达摩祖师求法。达摩为了考验他,将他拒之门外,慧可在大雪中从初夜时分一直站立到三更天,地上积雪漫过了膝盖。达摩说,若要传法,侍到雪赤。求法心诚的慧可不惜生命,又拔出佩刀斩断自己左臂,血洒雪地,映成赤雪,依然神色不变。达摩这时才为他方便开示,为他改名慧可,以四卷《楞伽》和从印度带来的衣钵传授予他,说:“我观汉地,惟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慧可也就顿然开悟,继承了达摩衣钵,被后世尊为二祖。少林寺现今仍保存有慧可立雪亭。

因为慧可有禅门的修持功夫,能“以法御心不觉痛苦”,这种竭诚求法的精神,对后世禅门有着巨大的激励和启示作用。慧可的禅法,持奉《楞伽》,以为诀妙。《续高僧传》中载有慧可留下的一首偈:“说此真法皆如实,与真幽理竟不殊。本迷摩尼谓瓦砾,豁然自觉是真珠。无名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愍此二见之徒辈,申词措笔作斯书。观身与佛不差别,何须更觅彼无余。”

慧可门下僧璨(《续高僧传》称为粲师)是禅宗第三祖,起初以白衣身份谒见二祖,经过几番问答,多有领悟,出家随慧可学禅。以后慧可传付衣钵与他,嘱咐说:“后必有难,汝当远引避之。”于是僧璨南下,隐居十余年,口说玄理,不出文记。后写出《信心铭》,以洗练的文字对自己参禅悟境心得作撮要叙述,独标大乘不二法门,扫荡有无、断常、一异、是非、人我等种种边见,阐明至道(真理)无时不在,无所不在,一切现成,放下即是的道理,最后以“言语道断,非去来今”,表明不重文字、妙在心悟的禅门立场,不失为一篇禅宗精义的提要构玄。僧璨临化前留下一偈:“花种虽因地,从地种花生。若无人下种,花地尽无生。”

僧璨的弟子道信(579-651年)7 岁出家为沙弥,随僧璨学禅法十年,终得大悟,承受衣钵,成为禅宗四祖。此后先入舒州(今安徽潜山县)皖公山,再往江西庐山,最后住锡于蕲州黄梅(今湖北黄梅县)双峰山,撰有〈入道安心要方便〉(载《楞伽师资记》,阐述禅宗“安心”法门要义。他曾游学南方近2年,受南方三论宗、天台宗所推崇的“摩诃般若波罗蜜”(汉译“大智度”)法门的影响,所以在传承达摩如来藏《楞伽经》“印心”修习方法的同时,也倡导般若一系的《金刚经》“印心”法门。达摩传下的禅法精髓是“凝注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道信则引“一行三昧”入“楞伽禅”中,主张“身心方寸,举足上下,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换句话说,身内身外,一切唯是自心,行来出入,无处不是道场。这就将达摩禅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后来六祖慧能所传的“是心作佛”、“即心即佛”禅法有较大影响。

道信门下从学的著名禅师中,能够发扬他的成果,终于使禅宗成为遍及全国最大宗派的,则是弘忍(600-674年),被奉为禅宗五祖。他生不嘱文,而义附玄旨,认为《楞伽经》精义只能“心证了知”,所言即是“佛语心第一”,提倡“四仪(坐、住、行、卧)皆是道场,三业(身、口、意)咸为佛事”,改变了凡禅必坐的传统,把禅法贯穿到“役力”(即生产劳动)与日常生活俗务中,是禅宗对佛教思想的重大重改革。因为他在蕲州黄梅(今湖北黄梅)双峰山东面不远的凭茂山(又名东山)弘法,所以号称“东山法门”,六祖慧能及北宗神秀都出其门下。后来唐代著名宰相宋之问上表请迎神秀入洛阳,武则天曾先后接见以神秀为首的弘忍门徒,钦定“东山法门”为天下行禅修道的极宗,至今黄梅东山五祖寺仍是禅宗正统法门道场。

第二节  慧能南禅的崛起与发展传承

禅宗的真正创始人是六祖慧能。

一.  慧能的生平事迹

慧能(638-713年),俗姓卢,岭南新州(今广东肇庆新县)人,出身贫苦,三岁丧父,靠为人砍柴跳水赡养瞎母。他天资聪慧,志向远大。24岁时卖柴回家途中,听一客人诵《金刚经》,一闻经语,心即开悟,从客人处知道五祖弘忍正在蕲州黄梅东禅寺盛弘禅法,遂决心前往,辞母别家,往投弘忍门下。弘忍问他来意,慧能出语不凡,说:“惟求作佛,不求余物”。弘忍问,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獦獠即今仡佬族,这是当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如何能作佛?慧能答道:“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弘忍知道慧能是大器,故意留他在碓米房破柴踏碓,从事苦役。

到弘忍传法衣时,吩咐弟子作偈表明心得。上座弟子神秀事先作好一法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认为他“未见本性,只道门外”。慧能不识字,也请人代书一偈:“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弘忍见偈,知其已见本性,夜唤慧能入内堂,亲自为之讲说《金刚经》,讲到“应无所往,而生其心”时,慧能顿悟“万法不离自性”、“自性能生万法”的道理。弘忍便传他顿教,授予衣钵,嘱其连夜南下。

慧能承传衣钵后,恐被人害,隐居岭南,混迹猎人中十六年,后到广州法性寺(今广州光孝寺)听印宗法师讲《涅槃经》。那时风吹殿前幡动,寺内两僧争议风幡义,一曰幡动,一曰风动。慧能说:“亦非幡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使正在讲经的印宗法师诚服,反执弟子礼,师事慧能。慧能便在法性寺传教,次年回曹溪宝林寺(今广东韶关南华寺)弘法三十年,直至圆寂。至今韶关南华禅寺存有六祖慧能肉身法体,广州光孝寺存有六祖法体铜像。

而神秀则向北发展,在荆州当阳(今湖北荆州市当阳县)玉泉寺讲经。唐久视元年(700年),武则天遣使迎神秀入京,被推为“两京(长安、洛阳)法主”和“三帝”(武后、中宗、睿宗)国师“,门风极盛,传禅宗北宗,与慧能的南宗对立,形成南能北秀南北分宗的局面。直到天宝八年(749年),慧能的大弟子神会(?-760年)入洛阳菏泽寺,在唐肃宗的支持下,辩胜北宗,成为禅宗七祖,慧能圆寂后百余年,唐元和十年(815年)朝廷正式颁布谥号,奉慧能为禅宗六祖,北宗逐渐衰落,相反,南宗禅众依然生活在下层民众中间,生气勃勃,进一步把禅法贯彻到了世俗社会和世俗人家的全部生活。

唐会昌五年(845年),武唐宗敕令拆毁天下寺院、兰若,勒令僧尼全部还俗,收缴佛寺庄园田产,实施全面灭佛,给佛教以沉重打击。佛教各宗派,如天台、法相、华严等宗都相继衰落,惟禅宗一枝独秀。

二  慧能南禅的思想体系

慧能生前并未留下著作,他圆寂后,门人法海记录他平日讲道的言论,辑为《六祖大师宝坛经》,主张“菩提般若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灭,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

一部《坛经》,充分阐明了南禅的思想体系:

首先,佛性不在外界,只在人心之中,所谓“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本性就是般若。“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生,不从外入。”般若就是人心。“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因此:“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其次,佛性之所以不能显见,是因为受了外界的蒙蔽,“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有八种邪见:“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牲。”除去八种邪见,就能发现真如本性:“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天。”再次,破除邪见,发现本性的关键是“离境”,所谓“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怎样才能离境?慧能提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三大法门。无念就是“于诸境上心不染”;无相就是“外离一切相”;无住就是“于诸法上念念不忘”。只要能离境,就能返回真本性,“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知觉,不染外境,而真性常自在。”综合这三层意思,首先必须不染外境,不染外境就能不生邪念,不生邪念就能不迷本性。因此,慧能说:“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也就是人人都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的佛性论。

既然人人皆能成佛,那么,如何才能成佛?以神秀为首的禅宗北派主张渐修,即“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以慧能为首的禅宗南派主张顿悟,“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众生是佛”,强调“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什么是否顿悟?就是“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理智悉释,谓之顿悟”。“理”也就是佛性。悟什么呢?就是悟真如本性,也就是本来面目,佛教又称“第一义”,不可言说,也无法传授,只能用比喻,即“智与理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慧能承传衣钵后,遵弘忍嘱咐连夜南下。弘忍另一弟子惠明追到五岭,向慧能求法。慧能要服“屏息诸缘,勿行一念,既不思善,也不思恶”,惟有如此,才能认识自己本来面目。于是惠明大悟道:“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是这个意思。怎样才能顿悟,达到瞬间永恒、万物一体的人生境界呢?慧能认为不能只靠念经,说:“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也不能只靠坐禅,说:“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念经坐禅都是小事,不是大事,应该“心量大事,不行小道”。

既然人人皆能成佛,成佛也不必通过渐修而可顿悟,那么何处才能顿悟?不在彼岸,而在世间。“佛法常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因此,慧能认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但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在家如何修行,慧能有一首《无相颂》:“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须用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从恶无喧。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坛经》里又说:“不坏世法,而入涅槃;若坏世法,即是凡夫”。所以,禅门认为“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就是教导人们在社会的伦理日用中,实现个体人格的完善,就是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是解脱烦恼,求得涅槃寂静的道路。

三  南岳怀让与青原行思及其传人

慧能门下弟子大约有四五十人,其中传承弘扬南禅宗风的,主要是南岳怀让一系和青原行思一系。到唐末五代时,由这两系演化逐渐形成禅门五家。

怀让(677-744年)俗姓杜,金州安康(今陕西安康)人,自幼喜好佛典,弱冠出家,先到嵩山就学于五祖弘忍的另一弟子老安(慧安),再到曹溪(今广东韶关)受教于慧能,此后在湖南衡山修禅,故称南岳怀让,止于般若寺30余年,阐扬南宗教义,四方学者归之。怀让生前,无闻于世,但他传马祖道一,再传制定《百丈清规》的百丈怀海,开江西“洪州禅”先河,此后传灯形成沩仰宗和临济宗。道一(709-788年)汉州什邡(今四川什邡县)人,俗姓马,幼年在资州(今四川资中)出家,开元间在衡山结庐,整日独处一庵,唯习坐禅,凡来访者均不接待。怀让见其相貌奇特,知其不凡,加以引导。一日怀让问他:整日在此坐禅,图什么?道一答:图成佛。怀让便拿起一块砖在庵前石头上磨。起先道一并不理会,如此数日,感觉奇怪,问:大师磨砖作何用?怀让答:磨砖作境。道一说:磨砖岂能作境?怀让启发他说:磨砖不能作境,坐禅岂能成佛?道一于是猛醒,拜怀让为师,求指点迷津,门下侍奉十年,后到临川(今江西抚州)创建禅林,聚徒讲法,佛教史称“洪州禅”。马祖道一传百丈怀海,怀海传沩山灵祐,再传仰山慧寂,形成沩仰宗;怀让又传黄檗希运,再传临济义玄,形成临济宗。

行思(?-740年)俗姓刘,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自幼出家,因闻六祖曹溪法席,乃往参加,后得六祖付法,归青原山(在今江西吉安境内)静居寺弘扬心地法门,一时四方禅客繁拥其堂,开南禅青原一系。行思弟子希迁(700—790年)号石头和尚,端州(今广东肇庆)人,曾参慧能,游学于岭南、四川,后从行思就教,天宝初于衡山南寺石台上结庵行禅,被尊为“湖南主”,与马祖道一并为一时“二大士”,撰《参同契》,对禅思想的发展影响很大。希迁传药山惟严与天皇悟道。惟严传云岩昙晟,再传洞山良价和曹山本寂,形成曹洞宗。悟道数传至雪峰义存,再传云门文偃,为云门宗;义存又传玄沙师备,再传至清凉文益,形成法眼宗。

南岳一系的禅要是“触类是道而任心”,即指起心动念,弹指馨咳,扬眉动睛,都应视作“佛性全体之用”,即众生如来藏的体现。据此要求,实践上不起心造恶修善,不为修道学法成佛所拘,任运自在,是谓“任心”,亦即解脱。马祖门下传人并不严格恪遵师说,师徒授受也并不严守教学形式,往往有哭有笑,脚塌棒喝,目的也就在启悟“一切皆真”的道理。明州(进浙江宁波)大梅山法常参谒道一。听见“即心即佛”,言下大悟,遂聚徒传道。有人又告诉他:“马师近日佛法又别,谓‘非心非佛’”。法常气氛地说:“任汝‘非心非佛’”。法常气氛地说:“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马祖道一听到后反倒十分高兴,说:“梅子(指法常)熟也!”青原一系的思想则为“泯灭不寄宗”,即般若性空,“宗”也归终寂灭,“了达本来无事,即须丧己忘情,情忘即渡苦厄”。换句话说,只要自己真正放下,也就是“忘情”。曾有僧人石头西迁:何谓“解脱”,答曰:“谁能缚汝?”又问何谓“净土”,答曰:“谁能垢汝?”一次李翱问石头西迁的门徒惟俨:“如何是戒定慧?”惟俨答:“贫道这里无此闲家具!”

慧能门下弟子中传灯弘法著名的还有被奉为禅宗七祖菏泽神会(666—760年)、著有《永嘉集》与《证道歌》的永嘉玄觉(665—713年)等。此外,四祖道信门下旁出弟子法融在牛头山幽栖寺创立牛头宗,五祖弘忍另一弟子智洗及传人无相、无住等,在成都保唐寺创立保唐禅。

第三节  禅门五家的家风及历代祖师

慧能门下传人辈出,风靡天下。此后,逐渐分离形成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宗,临济宗又分解形成黄龙、杨歧二派,最终形成禅宗五家七派的繁荣局面,映证了当年达摩祖师“一花开五叶”的预言。

一、沩仰宗

在五家中,沩仰宗最先在晚唐形成,开宗祖师为沩山灵祐和仰山慧寂。

灵祐(771—853),俗姓赵,福州长溪(今福建霞蒲县)人,15岁出家,习大小乘经,23岁游学江西,参礼百丈怀海,深得怀海之许,局参学之首。一日,灵祐侍立百丈之侧,百丈问:“汝拔炉中有火否?”灵祐拔之曰:“无火。”百丈起身,于炉中拔得少火,举以示之,曰:“此非火?”灵祐由此发悟,陈其所见,得百丈印可。百丈嘱其曰:“经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忆,方省已物不从他得。故祖师云: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只是无虚妄凡圣等心,本来心法原自备足。汝今既尔,善自护持。”灵祐受百丈之遣,去沩山(今湖南宁乡县西)开山立宗。

慧寂(807-883年)俗姓叶,韶州(今广东韶关)人,15岁时欲出家,父母不允,乃断左手无名指及小指,跪父母前誓求,父母知其不可留,许之,即来南华寺落发。后参沩山,遂登堂奥,在沩山门下参禅十多年。后住沩山(在今江西宜春县南),承继沩山家风。一日,有侍者问:“了心无旨,可得闻乎?”慧寂答道:“若要了心,无心可了。无了之心,是名真了”,被称为“仰山门风”。

沩仰宗的禅学思想审细密切,宗风特点是上令下从,基本思想是“三生说”。灵祐曾对慧寂说:“吾发境智为宗要,出三种,所谓想生、相生、流注生。《楞严经》:‘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想生即能思之心杂乱,相生即所思之境历然,微细流注俱为尘垢。若能净尽,方得自由。”认为人的主观意识即能思之心所产生的精神作用纷繁杂乱,由此而现五花八门的外部世界,又反过来对主观意识产生作用,使本来清净之心产生污染,称为“客尘”,能产生无间断、无常变幻、念念相继的烦恼。因此必须净尽,扫除尘垢,远离三生,即能使“法眼应时清明”。

二  临济宗

临济宗是继沩仰宗后建立的一个南宗派别,因开创者义玄禅师长住临济禅院,故名临济宗。

义玄(?-867年)俗姓邢,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幼而颖异,长以孝名,出家受戒后,不畏艰险,参学诸方,投黄檗希运禅师门下。一天首座问义玄;“汝在此处几年?”义玄答三年。首座问:“曾参问和尚否?”答:“未曾参问,不知如何问?”于是首座教问佛法大意。义玄三次请示佛法大意,黄檗三度棒打。义玄恨自己障缘深重,天资愚钝,不领法旨,拟往别处行脚。次日义玄告辞时黄檗叫他去高安参大愚,义玄遂到大愚处。大愚问:“何处来?”义玄答:“黄檗处来。”又问:“黄檗有何言教?”答:“义玄三度请问佛法大意而遭三打,不知有过无过?”大愚说:“黄檗恁么老婆心切,为汝得彻困,亲亲切切,为何汝来问有过无过!”义玄言下大悟,说:“原来黄檗佛法无多少。”大愚说:“这尿床鬼前来又道不会,如今却道黄檗佛法无多少,你见过什么道理快说,快说。”义玄在大愚胁下打了三拳。回到黄檗山。黄檗问:“有大愚有何言教?”义玄将回答告诉一遍。黄檗说:“这大愚老汉,待见面时痛打一顿。”义玄说:“说什么待见,即今便与!”随后便向黄檗打来。黄檗说:“这疯癫汉却来这里捋虎须。侍者引这疯癫汉参堂去!”如是受黄檗印可,赞许说:“吾宗到汝,将大行于世。”义玄后住镇州(今河北正定)临济院,学者云集,成为后期禅宗五家中传承最久远、影响最广泛的一家。

临济院禅学思想是机用峻烈,指出:如来藏自性清净,本来具足。众生心与佛平等一如,做“不受人惑”的人。宗风特点是单刀直入,义玄接引学人,多用棒喝之法,说:“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此后临济宗接引学人,也常用棒喝。为接引学僧体悟禅的境界,运用了一些非常手段,有三玄三要、四宾主、四料简、四照用等,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到宋代,临济宗门下又分出黄龙、杨岐两派,到12世纪末,日僧荣西、俊?入宋,先后将黄龙、杨岐两派禅法传入日本。宋以后直到现在,中国佛教禅宗多为临济一派。

三  曹洞宗

曹洞宗也是南禅五家中影响久运深长的一家,属青原行思一派法脉,因创始人良价、本寂师徒分别住洞山和曹山得名。

良价悟本(807-869年)俗姓俞,会稽诸暨(今浙江诸暨)人,自幼出家,21岁于嵩山受具足戒,四方参学,后礼南泉普愿、沩山灵祐。普泉赞赏“此子虽后生,甚堪雕琢。”得灵祐指示往云岩昙晟处参学,问:“无情说法,什么人得闻?”云岩答:“无情得闻。”又问:“无情说法,该何典教?”云岩答:“岂不见《弥陀经》云,水鸟树林,悉皆念佛法。”良价言下即有所悟,述偈曰:“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时方得知。”后于洞山(在今江西吉安)传法,因势利导,广接上中下三根,创“五位君臣法”接引学者,著《宝境三昧歌》阐述禅学思想。

良价传法弟子曹山本寂(840-901年)俗姓黄,泉州莆田(今福建福州莆田)人,1岁在福州云名山出家,25岁受具足戒,后谒洞山良价,深得器重,随侍洞山数载。临别洞山密授宗旨,并误码:“子向甚么去处?”本寂答:“不变异去处。”复问:“不变异去处,岂有去耶?”本寂答:“去亦不变异。”于是往曹溪礼六祖塔,复回临川开法,作《四禁偈》:“莫行心处路,不挂本来衣。何须正恁么,切忌未生时。”因慕六祖曹溪传法风范,将传法所在地改名曹山(在今江西吉水县)。

曹洞宗的禅学思想是绵密回互,通过对理和事、心和物、内与外等各种关系的论述,从事物间对立统一的角度,提出“回互不回互”之说,特别把理事圆融,看着是进入禅学境界、觉悟成佛的关键。曹洞宗的宗风特点是妙用亲切。南宋以后,曹洞宗大盛,在五家禅中,影响仅次于临济宗。南宋间日本僧道元来华,在浙江天童山从如净受曹洞禅法,后传入日本,至今在日本还有很大影响。

四  云门宗

云门宗形成于五代时,属慧能门下青原行思一系法脉,因创始人文偃禅师住云门山,故称云门宗。

文偃(864-949年)俗姓张,浙江嘉兴人,幼年在空王寺出家,敏慧天纵,对律典深有研究。经睦州指点,往雪峰山广福院参继承了青原行思、石头希迁一系禅学的义存。到雪峰山后,文偃托一僧传话,趁堂头和尚上堂说法、众人才集之时,握腕立地问义存:“这老汉项上铁枷,为何不脱却?”义存听此话中甚有禅机,知道不是这僧人自己的话,下座拦胸把住,追问何人所说,僧人告诉是庄上一浙江沙门所问,义存便对大众说:“速去山下迎此大善知识。”次日文偃上山参见,深得义存之契,于是温研积稔,密授宗印。文偃历访洞山、曹山、天童、归宗等处,又往曹溪礼六祖塔,晚年移住云门光泰禅院(在今广东乳源县)。

云门宗禅学思想孤危险峻,用“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流”三句话,比作“云门剑”,意指其极其锋利,只要掌握运用此三句,必能获得解脱。宗风特点是简洁明快,接引学人不用多话,往往片言只字,故有“云门一字关”之称。

五  法眼宗

法眼宗也是形成于五代时期,是南禅五家中出现最晚的,也属青原行思一系法脉。创始人为文益禅师,因其住在金陵(今南京)清凉院,被尊为“清凉文益”,南唐中主赐谥号为“大法眼禅师”,故称法眼宗。

文益(885—958年)俗姓鲁,浙江余杭人,自幼出家,受具足戒于越州(今浙江绍兴)天元寺,精研佛典,穷其微旨,复旁探儒典,游文雅之场,被誉为“释门之子游、子夏”。外出参访云游,往岭南路过漳州(今福建漳州),因大雪暂憩地藏院,因参雪峰义存的再传弟子罗汉桂琛禅师。桂琛问:“此行何去?”文益答:“四处行脚。”问:“何为行脚?”答:“不知。”桂琛说:“不知最好!”遂与之谈《肇论》要旨。雪住,文益辞别,桂琛送到门口,指庭中一块石头问:“寻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此石是在心内还是在心外?”文益答:“在心内。”桂琛即说:“汝行脚之人,有何来由安一块石头在心中?”文益闻言大窘,无言以对,便放下衣物,依于桂琛席下求决择,每日呈见解。一天,桂琛说:“佛法不恁么。”文益答:“然而我却词穷理绝。”桂琛告诉他:“若论佛法,一切现成。”文益即于言下大悟。

法眼宗禅学思想是闻声悟道,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为所立纲宗,用华严“六相圆融”说明心外无法,一切现成,不必再向外求。宗风特点是随学人之机,对症施药,接引学人自藏机锋,一句下便见,使参学者能闻声悟道,见色明心。

第四节   禅宗法门的风化传播与影响

禅,并不是一般想象的一味结跏趺坐、打坐参禅,而是修行人使自己的心绪宁静专一,深入思虑义理。静虑也就是静中思虑,静属于定,虑属于慧,所以禅就是定慧双修法门。禅,作为修持的手段,不惟可以降伏烦恼,而且还能引发智慧。即所谓“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发起性上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一德万行,乃至神通光明,皆从定发。故三乘学人,欲求学佛,必须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

“禅”也称为“止观”。“止”是所观察的对象住於心内,不分散注意力;“观”是在止的基础上,集中观察和思维预定的对象,从而得出佛教的最高智慧和功德,这两者是学佛修习的主要方法。学修禅定,并非只是禅宗修持的法门。我们可能会不免怀疑:禅定本是共世间外道的德行,古印度许多婆罗门外道也外修禅定,释迦在悟道前,就曾先后随六师外道学修禅定,释迦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也是以禅定省无上正等正觉。佛法的特点实质,不在禅定而在慧学;在佛教无量法门中,禅定又是一切宗派共修的法门,依佛法修证的过程,不论基本的五乘共法,抑或三乘共法,乃至大乘不共法,禅学都是学佛修行必修的课程:修人天道,修定即禅为三福行之一;修出贡解脱道,三学的定学,八正道的正念、正定,也就是禅;修入世间的菩萨道,禅定更是六度之一。那么,禅定为何能成为独立的宗派呢?

佛教传入中国,在学派鼎盛的唐代,发展而成为独特的禅宗,提倡“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禅宗并不是以修禅定为宗旨,而是定慧不二,即定即慧,这是见性成佛之大道。

唐朝圭峰宗密禅师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将禅分为这样五类:“一、带异计,欣上厌下者,外道禅。二、正信因果,亦以欣上厌下而修者,凡夫禅。三、悟偏空之理者,小乘禅。四、悟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大乘禅。五、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原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俱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这是将世间与出世间、小乘与大乘乃至最上乘法,以禅定一门总摄之。所谓“带异计”、“正信因果”、“悟偏空理”、“悟二空理”、“顿悟自性”,乃是禅法内容的不同层次。法门的高下深浅,以发心的大小、偏圆而判定。如果出发於增上生心而修学,是为有所求而学佛,即有欣上厌下之心,有所追求、有所厌弃,那麽所修一切善法只能属于天人道;本着出离心而修学,虽修大乘六度四摄法门,也只能成为声闻道,最多与就阿罗汉果;若秉持三心(菩提心、大悲愿、性空慧),你所修一切善行,则无非是成佛的资粮。所以,所修究竟是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还是最上层禅,根本是看发心起愿的大小、偏圆如何而定。

太虚大师综合中国禅学的发展,把印度传来的禅法,名为“依教修心禅”;把在中国本土发扬的禅法,称为“顿心成佛禅”。在“依教修心禅”中,又分为四种:一、安般禅,这是佛陀教导弟子修学的二甘露门之一,早期由安高世译出的《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就是发以调息摄心为主的修持法。二、五门禅,佛陀密多罗译《五门禅法要略》里主张修:“多贪众生不净观,多嗔众生慈悲观,愚痴众生因缘观,散乱众生数息观,我慢众生无我观”,乃是随众生心病的不同而对症施药的方法。三、念佛禅依《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而修,即以念佛为方便的禅法,以得今佛三昧,於定中见佛为目的。慧远大师於庐山结莲社念佛,还有专弘净土“三经一论”(即《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和《往生论》)的昙鸾大师,以及由先禅宗而後改修净土的道绰禅师,都是念佛禅的实修者与弘传者。四、实相禅,依《法华经》、《维摩诘经》、《中论》、《智论》、(即《大智度论》)等经论的深理而修者,如天台宗的慧文、慧思、智顗大师提倡的实相禅,作《大乘止观》、《摩诃止观》等论书。以上禅法皆不离古印度的经教,修持方法不尽相同,总不出依教修心之旨。中国禅宗所传息的禅法,则属于悟心成佛禅。何谓成佛?了悟此心即是佛。如《坛经》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依中国禅宗史的变迁,这一禅法又可分为如来禅、祖师禅和越祖分灯禅三类。禅史的演变,先如来禅,而超佛的祖师禅,终于越祖分灯禅。从初祖菩提达摩一脉相承,直到六祖慧能,是为如来禅。六祖门下,南岳怀让、青原行思、马祖道一、石头希迁、百丈怀海、黄蘖希运系统的禅法,是祖师禅。一如达摩传法偈预言:“吾本来兹土,传法度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而后的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诸宗,加上临济宗门下的黄龙、杨歧二系,合称越祖分灯禅。

明心见性是修禅的目的。六祖法宝《坛经》为禅门要黄,现在我们依《坛经》略说此义。五祖弘忍对六祖慧能说:“不识本性,学法无益;若识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此心即自性清凉心,自性乃众生本具之佛性。六祖于开坛传法时,开宗明义就说:“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行,见自身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很明显,经教中所说的五分法身、四弘誓愿、三宝和佛陀三身,这些功德善法,都是我们自性的展现。何谓五妥法身香?六祖开示说:“一、戒香,即自性中无非、无恶、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衿恤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地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六祖《坛经》中说:“自心皈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皈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皈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佛陀的法身、报身、化身,“此三身佛,从逢性生,不从外得。”而怎样修持呢?《坛经》又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那么什麽是“念”、“相”、“住”呢?“念”是于所对立之境,记忆不忘的意思,《法界次第》曰:“念者内心存意之异名也。”《遗教经》云:“若念力坚强,虽五欲贼中, 不为所害。”“相”是物之相状,表于外想象于心的意思,《大乘义章三本》云:“诸法体状,谓之为相。”“相”有生相、住相、异相、灭相,《法华嘉祥疏》曰:“有此四相谓有为法,无此四相谓无为法。”“住”是“使法住实法也”的意思,就是《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三无法门”是针对凡夫的有念、有相、有住而开的修“三学”治心病的良方妙药。“无念”、“无相”、“无住”,可以称为“三无主义”,生死凡夫,凭此法宝,得究竟涅槃;人人依此修行,必定见性成佛。所以说:“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六祖解释道:“无相者,於相而离相,无念者,於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於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何为无相?“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而何名无住?也就是《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意,“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相为本。”最后总结说:“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鼻色声当时即坏。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如常自在。”所谓修行,根本重点在此。对治众生无始以来的妄执,以返本还原、恢复本来面目;即缘起而观性空,即性不离缘起假名;于性空与幻有中,悟入中道实相;即有即空,即体起用,定慧不二,真俗圆融。祗要能迷途知返,寻回真心,证见自性,当下就是佛。所谓“般若观照”、“识自本心”,亦即般若三昧,也就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种般若行、无念行,就是定慧一体的无上妙法。但是,这并不是主张单靠自身的冥思苦想去证悟。达摩从西天传来的修行法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汪随体行。”六祖也说:“菩提般若自智,实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异见性。”因此无疑,善知识是明心见性的增上缘,是不可缺少的方便。这都是为求善知识,帮助我们学得定慧一体的妙法,证悟这个自性。

    第三讲    佛教是对人生幸福的领悟

各位善知识,各位同仁、朋友:

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人与佛教的关系。一个人,不论他在哪个国家和地区,不论他贫富贵贱寿夭穷通,不论他信仰何种宗教或哪个教派,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生命中的革命,是一种困惑与烦恼。而佛法则教我们放下,迈向自在解脱的一生。

第一节   佛教是释迦牟尼对人生的终极关怀

在这个人世间,为什么会有佛教呢?佛教与我们之间,究竟有没有关系?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一个人即便只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对于这样一些问题,也应该为自己作出一种解答。

一、佛教是释迦牟尼对我们的关怀和教导 什么是佛教?如果不是靠近佛教,便不免会有许多的误会。靠近佛教之后,我们首先便看到,佛教也是人。今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佛祖指骨舍利迎请到台湾供奉,是海峡两岸佛教界前所未有的一桩殊胜因缘。法六寺塔地宫重新发现这枚佛指舍利后,北京许多文物专家对之进行了考证,证明确实是人指骨化石,所以说佛也是人。而“佛”的意思,就是觉悟了的人,这时候我们所说的佛,也就是释迦牟尼,释迦是他的姓氏,牟尼就是智者和贤者的意思。释迦牟尼就是释迦族的大圣人,是觉悟了的圣贤。释迦牟尼的觉悟,不是寻常的觉悟,而是经过艰苦的探索之后,掌握了宇宙和生命的终极秘密,是这样的圣贤。释迦牟尼觉悟证道之后,他就诲人不倦地把这些终极秘密告诉了我们。释尊能够做到这样,我们同样可以做到这样,而且佛教教义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勉励我们通过修行清进,努力获得这种觉悟,证悟成佛,所以说,佛法就是释迦牟尼对我们的教诲,就是释迦牟尼对我们的关怀和教导---终极关怀。

 

生活在这个纷纭繁杂充满欲罪的人世间,一方面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少数人享尽了荣华富贵,一方面又是贫穷落后、悲欢离合,许多人为了温饱而终生劳碌奔波。在这样一个世间,我们究竟需要不需要知道佛祖证悟的宇宙和生命的终极秘密呢?非常需要。尽管许多人自以为看透了人生,好像一切都非常清楚了。其实,只要稍微细想,这个宇宙、世界以至人生,对我们来说,仍然是一个谜。为什么会有这个世界?我们的生命从哪里来的?人为什么会生老病死?这种生老病死的状态能不能改变?人有悲欢离合的命运,又是什么在支配我们的命运?人们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并不能真正彻究这些秘密。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不管是赞美生,或者是厌倦生,我们所做的事情,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又是不能做的,应该说还没有依据,只有在彻底究竟了这些秘密之后,我们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所以,如果有大善知识能够向我们讲述这些秘密,我们首先应该用心去倾听。

   学佛是为觉悟心灵与宇宙世界融为一体的境界

释迦牟尼在世时是一位王子,他的生活本来是非常舒服的。人生活着如果只是为了生活得舒服,他就没有必要去研究这些秘密。但正是由于对生老病死的现象有了疑问,他便毅然放弃了舒适的生活,用全部精力来探索这些问题,决心要为众生解开这些秘密。我们不能不说,这是十分伟大的精神。

释迦牟尼经过了多年的探索,他终于发现,我们人人都有的这个心灵,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秘密。在他成道的这天夜晚,他端坐在菩提树下,就打开了自己的心灵。开始的时候,他看见了十方世界的所有影像和无量劫前自己的修行因果,看见了十法界众生的生死轮回因果等等,前生后世的一切事情了了分明。到了启明星出现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心灵与整个宇宙世界融为了一体,什么阻隔全都没有了,什么见解也全都没有了,什么主观与客观的差别也全都没有了。他的心灵充满了世界,世界也充满了他的心灵。他自己就成了世界,世界也就成了他自己。

发现这一切的时候,就连释迦牟尼自己也非常惊讶,惊叹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这些话的意思就是说,奇怪呀,奇怪呀,我们每一个人,本来就都具有这样的觉性,只不过因为我们的心思杂念转动着,这些纠缠着的心思,便遮盖了、取代了我们清净的心灵,使我们清净真心不能显现出来。只要我们解开了这些心思杂念的羁绊,这种心灵与宇宙世界融为一体的境界,也就会立即显现出来。

释迦牟尼就是这样觉悟之后而成佛的。现在我们依据他在这天晚上的发现,还有他的这种惊叹,来体会佛法的大意,就有这样三个方面:

第一、人的心灵或者说人的智慧,是一种最精微的物质。这种最精微的物质,也就是构成这个世界的最根本的物质。所以,人的心灵,本来就可以渗透整个宇宙和世界。

第二、人的意识,也正是这种最精微的物质的一种表现。比方说是一种凝聚,或者说是一种纠缠。在人的躯体溃散之后,这种凝聚或纠缠也不会消失。用我们的话来说,这就是灵魂,它还会不停的流转,依附于新的躯体,表现为前生后世。

第三、人的意识自然是在与世界的交流之中形成的;然而人一旦形成了自我意识之后,就只是用这种自我意识去看待世界,这样就总是陷在自己的心思之中。比方说只是想着生官发财等等,于是就再也不能正确地去映照整个世界。一旦解开了这种缠缚意识,就像吹散了满天的乌云,人的情火的心灵就会像蓝天一样显现出来。这时候,人就丢掉了自我意识构成的小我,而成为同宇宙世界同样广阔的大我,不再有灵魂继续流转,而达到生命的终极境界。

不能不说,释迦牟尼的这些发现,与我们向来即拥有的知识相比,简直就是叫人惊骇的,尤其是要我们丢掉我们的自我意识,这一点更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的。现在面对着佛的这种知见,我们该如何是好呢?我们也许会说,不,这不可能。但我们不能随便就说不可能。我们既然还不知道世界和生命的秘密,同时也没有像释迦牟尼那样去证实过,就像不知道真话的时候也就不知道假话一样,贸然去说不可能,就没有足够的依据。我们也许跟随又说,不,我不相信。但是显然,我们要知道,是事情的真理。面对真理,相信还是不相信,都不是一种判断是非的标准。

这时候我们倒应该依据我们的生命来体会一下,看看佛的这些知见是否有道理。秘密总是由人来发现的,而秘密被发现之后,成为了真理,也总是不容易为人所接受的。更何况佛的知见已经传播了两千多年,这之中,有多少是非成败都转头空了,所以我们也不能不说,古往今来接受了佛的知见的人们,又都是愚昧的。要是佛的这些发现连一点道理都没有,又怎么能够流传千古呢?

三、穷究心灵秘密   珍惜宝贵生命

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我们确实是因为有了一种灵智,才能够听见、看见、感觉、思考,才能成其为生命。就好像机器需要接通电源,才能发动运转,同样,我们的心思在转动,信息在输入、贮存和传递,这些如果不是物质和物质现象的话,又会是什么呢?只不过因为这心灵太寻常了,我们反倒没有去认真注意、观察。现在经过佛陀提醒之后,我们反过来看到,如果说神奇的话,天地间最神奇的东西,倒恰好是我们的心灵。许多景象在我们的心灵里来来去去,简直就没有远近大小,也不分过去未来。可以悠然消失,消失后又可以再生出来。什么是超越时空,要是把这心灵无限放大起来,就像佛体验的那样,能够把整个宇宙世界都包容进去,又有什么不可思议呢?佛说它是最精微最本源的物质,也就并非没有依据。

其实,科学家也在寻找这种本源的物质。找到这种物质,也就解开了世界和生命的秘密。不过,科学家用的方法与佛不同,他们用的是解析的办法,不是从我们自身内部,而是从外部世界去寻找,不是从宏观总体,而是从微观上去观察探究。他们把物质沿着分子、原子、电子、粒子这样的顺序层层分割下去。这样第分割,究竟有没有终极呢?如果有一天能够分割到了最后,也就能长到最精微的物质。但是直到现在,这种分割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分割下去。所以生命这个界限,也就还是逾越不过去。我们一直把眼光放在外部世界去寻找,从微观上去寻找,这并不是一种好的方法。或许我们就没有想过,这种精微的物质其实并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自己身上。心灵和意识是一种物质,这一点确实至关重要。明确了这一点,那么关于灵魂的秘密,关于命运的秘密,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心灵的活动也必然是守恒的,一个人死了以后,意识并不会无影无踪地消失,还会以一定的方式流传下去。这就像我们的梦境,粗糙的身躯安息之后,精微的意识还会有声有色地继续着。这样一来,当一个新的生命生成时,流转着的意识也就能进入新的躯体,然后深深地含藏在这个人的心里。这也像把一张磁盘换到了另一台微机一样,当我们来到这人懈之时,我们的心灵就已经不是空白的了,就已经带有流转的信息。这就成了这个人最早的内因,最初的依据。我们一直在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依据。这种最早的内因,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才能和个性等等,从而也就决定着这个人往后的命运。我们通常说到天资、天赋或天才的时候,不也就是在说与生俱来的吗?依着这样的线索,命运的图像就会变得清晰起来。这个人一生所碰到外因就是缘,而这个人本自具有的内因就叫分。外因不断地通过内因起作用,并且也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样也就构成了这个人一生的缘分。一个人的事业、婚姻、家庭、人生祸福、人际关系等等,便都不是偶然的,不仅有现世因果的演绎,而且还有更为绵延、更为深远的因果可以追寻。

事实上,关于这个灵魂的秘密,我们每个人早晚都要遭遇一次,到临死的时候,我们就都会知道了。而在此之前,如果说是否相信的话,即以皈依在宗教行列的人们而论,在当今这个世界,就还是大多数人们都相信。如果以例证而论,古往今来的记载和事例,也是比比皆是的。为什么我们就不可经把这件重要的事情,再好好地想一想?如果非要等到临死的时候,才能知道明白,也许就错过了活着的时光,那会十分后悔的。

如果我们面对一群腐烂不堪、面目全非的躯体,我们会觉得人活着真好,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这个活着的宝贵生命。因为活着的躯体中,有一个灵巧的生命灵体,它会创造许多生命的奇迹。现在看起来,活在这世上的人们,也正是依据着自己对生命真相的把握,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如果以为人生之前什么都没有,人死以后也就什么都没有,那末,这个人所能做的事情,不过只是使眼前的生活必需品舒服一点。刚一舒服就不再满足了,然后使之再舒服一点,如此这般,也就是人心不足,欲壑难平。为了满足这些无尽的欲望,那就什么事情也都可能去做,就完全能去为非作歹。但如果一个人看到生命的因果还会延续下去,乃至可以指向终极和永恒的境界,这个人就会谨慎地把握自己的心灵,控制自己的欲念,不会白白浪费自己的宝贵生命去做别的无用的事情。

四、  无我无人方能究竟涅槃

在我们这些佛教徒这里,就是把释迦牟尼所揭示的关于世界和生命的真理,化成了自己的人生实践。不仅是听闻佛法的佛教徒,即使一个未闻佛法的人,只要他的内心很宽阔,或者在生活中领悟了一些真理,也同样会沿着这样的路线去实践。佛在另外的时候,也清楚的指明过这一点。显然,这种实践的全部要领,就像佛所指明的那样,是要丢掉小我,成为大我,全部的功夫,都是对心灵而言。

其实这并非什么玄妙,完全可以在生活中得到体验。比如说 一个人气量狭窄,脾气固执,见解挑剔,这个人也就很难与人相处,他能够接受并做成的事情也必然很少,这个人的世界也就很小。所以佛家说,一个人的世界,只不过是这个人的果报,这就说得非常之好。现在这个人来修行,把自我减少一分,心也就会空一分。我们平常说空灵,也就是要我们空去心灵的杂念与妄想。真正学修行的人,应该学会做减法,而不学做加法,这将在后面详说。空,并不是像我们误解的那样是空无所有,而是空一分,心灵的空间也就增大一分。与世界的和谐就会增添一分。这样的体验每增加一分,修行的信心也就会增强一分。

既然善恶作为一种因果,是要一直流转下去的,体现为祸福的果报也就必然会表现出来。我们要想脱祸求福,趋利避害,从实践看,一种修行的方法就是首先要控制住这个自我,使它不再膨胀,然后去掉恶的成分,增大善的成分。不断努力精进,使其在往后只引出善的缘分,而不致再招致恶的结果。在经受完从前留下的恶果之后,善报也就会愈来愈多。如果到了连善报也不再着意去追求的时候,心也就会离开执着妄想,趋向于广阔和清净。这就是学佛修行的法门之一。

大体来说,这是小乘的修习方法。世间如有独善其身的人,就几近于小乘修行。然而这种以自身为对象的修行方法,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既然以自身为对象,便终了还有一个摆脱不开的自我,就很难达到无我而后成为大我的境界。所以释迦牟尼一再倡导的,不是小乘的修习方法,而是大乘的修习方法。

大乘修行,就不再是以自身为对象来修行,而是以众生为对象来修行。世间如有豪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就几近于大乘修行。道理说起来也十分简单清楚,我们的自我究竟是从那里来的?不就是从世界和他人那儿相对照而来的么?佛说:“无我上人无众生寿者相。”无人相的时候,也就不会有我相,乃至众生相、寿者相。这个自我是从哪儿来的,也就只能回到那里去。不然便总是背负在自己的身上,是没有地方可丢掉的,这也就像我们通常所说,要把自己这有限的一滴水,还回到无限的大海中去。不然的话,这滴水就是十分渺小的,一个人只有在万事万物中炼心,才能在其中消毒自己,然而做到在平凡中又不平凡,不管在何处,不论做何事,都不用自我来分别计较,不以自我为转移。我们经常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吗?到了心底无我的时候,也就是究竟涅磐。这样就达到了不变随缘和随缘不变的境地,才是大乘了义。

有人一直误认为,佛教是迷信的、虚无的或者消极的。现在我们来看,又哪里是这么一回事呢?正信的佛教,只是让我们去求一颗涅槃妙心,为做到这点,还严格到了苛刻的地步,积极到了勇猛精进的地步,平常到了心即是佛的地步。如果我们不是这样靠近佛教,而只是向佛求取钱财或法术,这当然是迷信或邪信了,这样一来,错误就在我们自己,而和佛教本身是没有丝毫关系的。

现在我们就最终的看到,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有着两条探索世界和生命的路线,一条是科学的路线,一条是宗教的路线。与此相应,又有两种人生的实践,一种是不断地满足生命之中耗散生命,一种则是在保有生命之中不断地超越生命。两种不同的路线和实践,就始终贯穿在人类的生活之中,要两者加起来,才是世界和人生的全部表现。

那末不用说,这两种路线又是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的。只要个人愿意,便都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去实践、探索生命的秘密。

第二节  是心是佛与是心作佛的法门

在今天科技发达的时代,大气、土壤、水域环境都被严重污染了,同样,我们的心灵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要修行?就是为了控制心灵的污染,修补被污染的心灵,这就是修心。光学佛,不修行,等于不懂得修心。学佛不懂修心,纯粹是糟蹋自己的生命,破坏自身的环保。心即是每个人的生命。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心若死去,哪怕躯体依然活着,只不过是行尸走肉。生命的再现,就是轮回因果的流转,你该受什么果报,就得受什么果报,生命就这样在因果轮回中循环不已、流转延续。

一、佛教是修心的法门

佛经说:“心如虚空,量周沙界”。心无处不在,谁觉悟了这颗心,谁就是自己的主人。禅门有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有人问禅师:“欲修何法,即得释?”禅师云:“只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云:“何为顿悟?”师曰:“顿悟者,顿除烦恼妄念,悟才悟无所得。”又问:“从何而修?”师曰:“从根本修。”云:“何从根本修?”师曰:“心为根本。”云:“何知心为根本?”答“《楞严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

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者调身不调心。人为什么要修心?因为,我们生活中的升迁、苦乐、荣辱、贫富、贵贱、穷通、寿夭、正邪等等,都是由心决定的。人是思维动物,人受思想的支配,受认识的指导。我们从娘胎出来,多生累劫的习气种子―――自我意识的伸张,主观意识把一切事物现象都扭曲了。如果不修心,我们的思想必然会被所见闻的假象误导,     看不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真谛。看不清这本来面目,死死执着于事物的表相,这样一来,我们生活的环境,就是一个变态的环境,我们的心。就是一个走了样的心,那么,我们必然活得更苦、更累。

既然佛法是教我们放下,学佛是为了解脱人生的困惑烦恼、迈向自在解脱的一生,归根结底,佛教就是修心的法门,我们学佛修行,根本就是在于修心。

二、应修恶源妄心,证真如本心

谈到修心,我们先要搞清楚修的是哪一颗心?人究竟有多少颗心?儒家说:“有人心,人道心”。佛说:“心为恶源”,:又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由此可见,心有两种。这两颗心,不是医学解剖出来的,而是自出娘胎就开始形成,从小学到大学,继而进入社会,在这阶段,六尘不断污染六根、六识,我们原本不动的干净的道心被没埋。如果说我们一生下来就有着道心,那也不是事实。佛说:“心为恶源”,又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是不是相互矛盾呢?不是。心为恶源的心是妄心,是人心,能够作佛的心是真心,是本心。

我们来看看心是如何形成的?它是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相对,六尘作用于我们的六根,形成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识,加上第七识即末那识的自我意识与第六识的分别为时已意识,透过眼、耳、鼻、舌、身五官的采集、见取,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表层意识,覆盖了一层尘垢,这尘垢便是我们经常说的“自我”。佛说“无我”,是针对着我们的表层意识来说的,告诉我们这表层意识并不是我们真正的自我。如果执着认为这就是自己,就是自己的心,这是错误的认识,称为“我执”。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颗心,是心的原态,是生命的本质,也称为“真如”。真如本来的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是光明的、圆满的、不需要修的。那我们需要修的是什么心呢?是我们的妄心,因为这个妄心掩盖了真如圆满的真心,所以需要将这颗妄心慢慢地剖解,直到将这颗真如原本的心找到。古人说“借假修真”,不是借肉体修法身,而是借我们虚妄的意识来修正、恢复我们真如原本的真心。因为原本的心被六尘所覆盖、所埋没,虚假的这颗心――表层意识又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对人生的真谛不能透彻,在泡影的生活中迷失自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