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圈女:由《新疆哈萨克族文化转型研究》一书所想到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2:11:02
2010-11-09 11:13:44  来源:天山网原创
打印文章发送给好友
腾讯微博
开心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网易微博
QQ空间
人人
豆瓣
白社会
和讯微博
Digg
MySpace
Yahoo! Buzz
Linkedin
Mixx
[提要]  读夏里甫罕《新疆哈萨克族文化转型研究》一书使我联想到“新疆人”这个概念。读夏里甫罕《新疆哈萨克族文化转型研究》一书还使我联想到“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问题。读夏里甫罕《新疆哈萨克族文化转型研究》一书使我联想到新疆的学术繁荣问题。
读夏里甫罕《新疆哈萨克族文化转型研究》一书还使我联想到“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问题。
文化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文化固然有物质形态的,有符号形态的,有体现在人际模式中的,但最根本的还是体现为人的知识、价值、思考方式、情感模式、行为习惯等的人格形态。
新疆靠在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和积淀下来的那一套想法和做法,投资再多,政策再好,也干不出现代化。必须通过文化转型,使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更多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全球化的要求相适应,这样才能建立起真正现代化的生产生活体系。只有用现代文化把人“化”为现代人,才能干好现代化的事,过上现代化的生活。由于这种现代化是学习型、推广型、后发型、而非内生型的,所以必须 “引领”。谁来引领呢?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固然要引领,应该说,各民族的知识分子也责无旁贷。往什么方向引领呢?是把本民族引领到建设、进步、文明、包容、团结、开拓、创新的方向呢?还是引领到封闭、落后、保守、排外、冲突的方向呢?夏里甫罕先生用自己的作品做出了很好的回答。他说:“文化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科学地认识和研究本民族的现实文化状况、历史和传统等,也就是要深刻地认识和研究本民族的昨天、今天,并在此基础上力图对未来加以引导和把握。
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反思不能不涉及民族及其文化传统中的劣根性,不能不触及灵魂和 ‘痛处’。因此,对文化反思要有冷静的、科学的、心平气和的理性态度,而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情绪化,认为是给本民族抹黑,是揭了民族的短,是家丑外扬,因而暴跳如雷、横加指责。”他说:“在推动和促进文化反思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不能把一个民族的发展与其他民族的发展对立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我国各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是相互有利、相互促进和相互推动的关系。因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一个相互帮助、相互照顾、相互促进的关系,其宗旨在于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他说:“在充分看到和认识到本民族的落后状态的同时,绝不能甘心落后,更不能悲观绝望、守株待兔,而应该具有一种自强不息、力争上游的民族精神,要积极主动地去改变落后面貌,去争取与兄弟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夏里甫罕同志倡导的这些原则和精神,对新疆各民族的文化反思、文化转型、文化引领同样适用。
读夏里甫罕《新疆哈萨克族文化转型研究》一书还使我联想到解放思想问题。
“观念的落后实际上是一种贫苦。其次才是物质的贫困。”解放思想就是把人的心智、情感和创造活力从错误的、过时的思想观念、思维定势、价值尺度、行为惯性中解放出来。人是最本质的生产力,解放思想就是解放生产力。要缩小新疆与内地、沿海发展上的差距,首先要缩小思想解放程度的差距。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疆跨越,首先要实现解放思想的新跨越。
我们讲科学发展,最根本的是以人为目的发展,通过发展人更好地发展环境条件。我们讲大开发,首先是人的开发,关键是脑力的开发,基础是思想观念的开发。这是一个反观自省、自我取舍、自我革新的艰难的、痛苦的知行合一的过程。“任何事物,如果对其孤立地、单独地进行观察和审视的话,那么它便会呈现出一种圆满性;而将其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进行观察和审视的话,那么它就不会是圆满的和完善的。”所以,解放思想不能孤立地进行,而必然是再学习、再吸收、再比较、再选择的过程。“千百万人的习惯是一种最可怕的习惯势力。改革千百万人的习惯无疑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在夏里甫罕看来,思想不是想解放就能解放的,不是说解放就解放得了的,它必然是一个开放思维、完善思维、提升思维的过程,必然是一个由个体到群体、由点到面的过程,必然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解放思想是整个民族精神状况的改善和提升,是整个民族的解放和前进。他的类似思考是深刻的,不仅适用于新疆的哈萨克族,对新疆各民族的思想解放都有启示作用。
读夏里甫罕《新疆哈萨克族文化转型研究》一书使我联想到新疆的学术繁荣问题。
“在新疆,不仅是民族学,而且很多社会科学的研究,应该以最适宜的方式和途径实现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的现代化目标为研究的重心,为研究的着力点。这是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社会科学研究应该力戒闭门造车,应该走向社会、研究社会、学习社会,从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中,从火热的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课题,找到研究问题的切入点,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应该多研究现实问题,应该尽量贴近现实,为现实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对文化转型这一大课题,应当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地继续进行深入的开掘,全面的研究和探讨。”夏里甫罕同志的这些倡导和实践带有根本性。因为,思想的富矿固然也存在于书本,但主要不在于书本之中。每个人都是一部历史。每一个人都是一部书。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一个人的身上都集结着特殊的智识。读懂人、读懂社会、读懂自然、读懂自己才是学术的根本目的、根本路径和根本方法。同时还要看到,自然科学已经走向统一了,社会生活本身是浑然一体的,人本身是浑然一体的,社会科学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了,社会科学分裂的状况应该结束了。
以人类生活的基本问题为中心,实现多学科的联合、整合,应是社会科学走向统一的路径之一。夏里甫罕同志对哈萨克族文化转型的研究中,还没有综合应用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甚至物理学、神经生物学、系统科学等进行多视角的立体分析。细微的、普遍的东西才是深刻的,那些凸显的事件和变迁只是细微而普遍的存在和变动的表现而已。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无所不在地内在支配着人们的生活。不同的民族养育孩子的方式都不同,说话时脸上的神情都有细微区别,人与人相处的空间距离、心理距离、社会距离也是不同的,等等。这些细微的差别往往与所谓心灵密码、思维编程直接关联。就像科学家要能够从每年的风雨剥蚀和地台升降使高山、平原发生的几毫米的变化中看到沧海桑田一样,思想家也应从普遍的细微中发现命运的本质及其变迁。以此观之,夏里甫罕同志的研究只是开了个好头,开掘的余地还大得很。希望夏里甫罕同志及更多学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向新疆文化转型的宽深领域大步掘进。这对于认识新疆、认识新疆人,进一步理解我们和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是现在的样子?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从而在更深层次上实现文化反思、文化转型,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无疑是有益的。这应是一种深层次的思想解放,深层次的文化引领。
孟驰北先生的《草原文化与人类历史》、《中国历史新视角》等学术巨著和夏里甫罕同志《新疆哈萨克族文化转型研究》等精品力作的出现预示着什么呢?预示着新疆学术的勃兴吗?让我们共同期待,共同努力!(作者: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吴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