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苍岚之傲世女王:防治风寒:风府配风池为人体筑起一道坚实的“防风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3:03:54

防治风寒:风府配风池为人体筑起一道坚实的“防风墙”

针对疾病:防风邪、寒邪

适宜人群:健康人群

 

操作方法:用食指和中指分别按住风府穴和风池穴,用力按揉100次,至有酸胀微热感即可。每天重复2~3回,长期坚持。

   寒冷的冬季里,人们总会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以抵御冬寒。但尽管如此,冬季仍是感冒的高发季节。特别是一些年老体衰的老年人,更是如此。这些天来,门诊的患者很大一部分都是因此而来。其中,天气寒冷自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保暖工作做得不够。

   你可能觉得有些冤枉。我平常很注意保暖啊,出门定会捂上厚厚的羽绒服,戴上厚厚的手套,居然还说我保暖工作做得不好。可是有一点你得好好想想,头部的保暖你注意了吗?我在大街上经常会见到一些人,身上穿得的确不少,可头上却没有采取任何的防寒措施,这样不感冒才怪呢!其实,我们的头部才是最需要“特殊照顾”的。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神仙也怕脑后风”。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的先辈认为,“风者善行而数变……百病之长也”。也就是说,风邪是导致百病的罪魁祸首。“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唯风可到”,风邪可谓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而后脑又是最薄弱的地方,风邪很容易从此处侵入人体的内部,轻则伤风感冒,严重时会导致中风瘫痪。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对头部的保暖。这除了要求我们出门要戴上帽子和围巾外,另外还要多按摩风府穴和风池穴。

 

  风府穴可谓是人体最薄弱的受邪之地了。顺着脖子的正中线往上摸,可以摸到一个“坑”,风府就躲在这个坑里面。这个地方平常一定要保护好。因为风府穴位于督脉,我们前面说过,督脉总督全身的阳气。如果风邪从这里进入人体,就会使阳气受损,从而出现头痛、恶寒(即怕冷、畏寒之症)等症状。这个穴位,我们除了要做好保暖工作,防止其直接受风寒侵袭外,平常还要多按摩,以刺激体内的阳气,这样对防治因风寒而引起的头痛、头重有很好的功效。《针灸大成》有过这样的记载:“昔魏帝患伤风项急,华佗治此穴(风府)得效。”是说一代枭雄曹操有一次因伤风而颈项疼痛,派人请神医华佗为他医治。华佗取的就是他脑后的风府穴,结果很快就治好了。

 

  说完风府,我们再来说风池穴。对于这个穴位,你肯定不会陌生吧?它与风府穴相平,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方,两条大筋外缘的凹陷处。风池位于胆经上,此处也不可受风,否则人就会出现口苦、目眩等不适症状。而按摩此穴,有疏散风邪的作用,从而预防感冒。那么如果已经感冒了怎么办呢?按摩此穴也是有效果的,因为这个穴位还有通窍的功效。根据我多年来的临床总结,若无感冒先兆,按压此穴时酸胀感并不明显。如果酸胀感较明显,说明你离感冒不远了,此时应得勤加按摩。

 

  其实不仅仅是感冒患者,这个穴位在日常生活中的保健效果也是很好的。比如你平时看书或电脑时感到头颈部不舒服了,按按此穴就可以快速消除疲劳,让你神清气爽。

 

  既然风府和风池穴有这么好的功效,我们平常可得勤加照料。古代医者认为,“风府、风池寻得到,伤寒百病一时消”。也就是说,平常多按摩这两个穴位,就可以起到抵御风邪侵袭的作用。对于那些抵抗力弱的老年人来讲,每天抽出几分钟的时间来按摩这两个穴位,那么感冒、头疼基本上就可以与你绝缘了。按摩时,可用食指和中指分别按住两穴,用力按揉100次,至有酸胀微热感即可,每天重复2~3回。

 

  再教你一个抵抗风寒的办法,就那是出门时围条围巾。你可别小看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动作,它除了让你更美外,还有着很了不起的养生功效呢!用围巾围住脖子,再将后面的一头搭在背上,可以同时护住风府、风池和风门三个穴位,这就相当于给身体筑起了一道屏障,把风寒挡在体外了。选择围巾也有讲究,以羊绒围巾为佳,其舒适度及保暖性都比较好。

 

  还有一点可别忘了,风是无孔不入的。晚上睡觉的时候,头不要朝着窗口,因为就算有窗帘遮挡,风还是可以透过窗缝进来,夜晚的风更是伤人于无形呢!

 

  “坐卧防风来脑后,脑内入风人不寿”。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防止风邪入侵。此外,还要多按摩风府和风池,只有将风邪挡在体外,我们也才能健康长寿。寒冷的冬季里,但愿我们这里送上的这一款养生汤可以让你感到一丝温暖!

膀胱经—抵御外界风寒的一个天然屏障

膀胱经人身体的藩篱,它是抵御外界风寒的一个天然屏障。而风寒之邪通常从后背侵入人体,膀胱经就是人体在后背的一个大栅栏,能够防止病魔入侵。

人体有三大排毒途径,第一条是通过输尿管把尿液排出的通道,这是排出体内毒素的最大一条通道;第二条是通过大便把体内脏东西排出去的通道。其实毒素从尿中排出去对人体来讲更为重要,因为,人就是10天不大便,对生命也没有什么影响,但若3天不小便,那这人就比较危险了;第三条排毒通道是毛孔,通过发汗把体内的毒素排出去。

膀胱经是掌控尿液和汗液这两条通道的,所以膀胱经一定不能被堵塞住;另外,膀胱经是直接连接脏腑的,能够把脏腑的毒通过膀胱经后背的俞穴及时排出来,所以膀胱经还是排毒最简单、有效的一个通道。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如果不通,整个日常生活全都会被破坏。

膀胱经在后背上有许多俞穴,俞就是通道的意思。有肺俞、胃俞、脾俞、肝俞、胆俞、心俞、厥阴俞、肾俞等等

膀胱经是最好的排毒通道,有慢性病的人大多在体内血管中堆积了不少的毒素,通过刺血,将体内堆积多年的瘀血排出一些,身体的血液循环得以重新被激活。但是体内的瘀血通过俞穴被拔出后,继之而来的却是好血了,再反复的放血吸拔,是白白浪费了好血,于身体无益。这时需及时的培补气血,将内力养足,为冲击更深层的瘀毒做好准备。隔一个月来一次就是给身体养精蓄锐的喘息时间。

“腰背委中求”。是说后背、腰部的病痛都可以用委中穴来解决,按摩委中穴通常能减轻30%的疼痛。但委中穴最独特的作用是能让鼻子通气,有的人长年是“一窍不通”按摩“委中”穴可以有即时通气的作用。但是要有正确的方法,取侧卧位,鼻子不通气的一侧身体在上位,屈腿用大拇指点按“委中”穴,需稍用力。臀部上的膀胱俞,但是这个穴针灸最佳,如用点穴法必须要找准穴位,且用力较大,感觉点揉时和鼻子相通了,才会有效。且疗效持久。再说两个穴位,都是治腰痛的,一个是治疗慢性腰痛病(一个月以上)您选取小腿肚子上的飞扬穴,只这一穴,点按5分钟就够了,比您按摩整个后背一小时效果还好。还有就是位于外脚背的金门穴,是治疗急性腰痛的(两周以内)。此穴穴位较深,按摩时可用食指关节点按较为有力。但是要提醒您的是,这两个穴位治疗的腰痛,主要是针对腰脊两旁肌肉的,对于腰椎本身的病痛(那是需要选取肾经和胆经的穴位来治疗,今天只说膀胱经),则效果较差。此外昆仑穴、仆参穴、申脉对腰痛都有很好的疗效。

小腿承山穴可治疗痛经和痔疮,脚上的京骨穴可治疗后头痛,和眉棱骨痛,通谷穴据说对颈椎病效果显著,还有就是至阴穴,最神奇之处就是它有催产的功效,很多书上都有此报导。只用香烟在至阴穴上灸一灸,就能使胎位转正,真是不可思议。

1、一阳高照,有凤来仪――品味头部的膀胱经大药

●治包括近视在内的任何眼疾:按揉睛明穴

膀胱经的走向是从头开始的,然后沿着头后边一直到脚外侧小趾边缘的至阴穴,睛明是它的第一个穴。

 咱们要把所有的指甲剪平了,先用两手大拇指指肚夹住鼻根,然后垂直地往眼睛深部按,按的时候把眼睛闭上,然后按一下松一下,再按一下再松一下,如是做9次,这个穴位就能真正起作用了。

揉睛明穴对眼睛昏花、涨痛、青光眼、白内障、角膜炎、结膜炎等诸多眼疾都有效果,尤其对近视的孩子效果特别好

●治眼睛方面的疾病和热症:揉攒竹穴

  攒竹穴在眉毛边上。

●通鼻窍、治眼疾、头痛、癫痫:用10个手指肚每天梳头上的膀胱经50次

膀胱经在头部的穴位有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等,这些穴位都在头部中点旁开1.5寸的一条线上,拿10个手指肚顺着这条线梳头,梳到后脖颈子这块儿,就能把头上膀胱经的这些穴位全给调理了。

梳的时候,哪儿的痛感明显就要多梳揉,因为头上这些穴位都非常重要,有的是通鼻窍的,有的是治眼睛的,有的是治头痛的,还有的是治癫痫的。

●明目醒神、降血压、防治颈椎病、感冒:揉天柱穴

天柱穴在后脖颈子这块儿入发际0.5寸处,揉的时候不用多想,揉到酸痛点就行了。

天柱穴,第一是有明目醒神、防治感冒的效果;第二还有降血压、预防颈椎病的功效。

2、不让外邪前进半步――品味背部的膀胱经大药

●治咳嗽老不好、心里发憋、心血管问题、胃痛、肝、胆问题、腰酸腰痛:按后背膀胱经上的相应位置

往后背上走,有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等众多穴位,它们都在后背中线旁开1.5寸和旁开3寸的地方。

后背找最痛的点多揉就行。举例来说,心血管有问题,心里发憋,有冠心病、心绞痛的,通常厥阴俞这块儿会痛,即使您不按它,疼痛有时候也会反射过来,有时候会反射到右侧的厥阴俞,有时候会反射到左边的厥阴俞。只要您揉时觉得痛,就知道心血管有问题了;而如果是心俞这块儿痛,一般就是心脏供血不足。

还有,揉这些俞穴的时候,一定要把它旁边的俞穴也一起揉了,比如揉厥阴俞的时候,要把旁边膏肓穴也揉了,它们俩都管心血管的事;另外,揉心俞时就把旁边这个神堂也揉了;揉肺俞呢,也揉旁边的魄户;揉胆俞要揉阳纲;揉肝俞呢要揉魂门。

后背的俞穴就是一个通道,直接跟里面的脏腑相通。所以咱们一揉这些俞穴,就可以很好地调节脏腑。

当您知道了脏腑毛病出在哪里,就要去找相应的俞穴按揉,或者在相应的这个痛点刮痧,很快淤血(痧)就会出来。

很多人经常会腰酸背痛,酸的地方往往就是肾俞那儿,这时,把手握成空拳往后敲打,每天坚持,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还有,在肾俞处拔罐对腰酸腰痛最管用,还能补肾,直接就补进去了,还不上火。

拔罐还有一个好处,一拔就好几个穴位都拔到了。

另外,在后背上艾灸肾俞,也是补肾的;把手搓热了在肾俞上捂一捂也能补肾;还可以从肾俞开始往中间脊椎骨揉或推按,把我们的气血多补到肾俞这个位置,存储起来就是补肾了。

后背督脉向两边分开各1厘米处是一个夹脊,这叫华佗夹脊,就是把脊椎夹在中间的意思,平常我们一定要多按揉夹脊,这是真正的补肾大法。

由此可见,平常我们一定要多做腰部的运动,比如有一个叫“两手扳足固肾腰”的动作,就是坐在那儿把腿伸平了,然后拿手扳着两脚,有点伸筋的感觉,这个动作就能固腰肾。

●治疗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揉八髎

腰部往下还有好多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边4个,右边4个,共8个,通常叫八髎。主要是裤腰的下缘和尾骨尖中间这一段旁开2-3厘米处。

八髎是专门治疗生殖系统方面疾病的,各种男科、妇科疾病都归它那儿管。如果有痛经、子宫肌瘤、前列腺方面毛病的人在八髎这几个穴位上肯定痛点很多。您在这附近找到痛点按揉,就能起到很好的疗效。

3、神通广大,一叩百应――品味腿上的膀胱经大药

  经常敲打臀部和大腿后侧,不但可以减肥,而且还能排除体内的寒气,对身体是一个非常好的保健方法。

●排毒减肥:拉伸或敲打承扶穴到委中穴一段

这个地方的穴位不太好按揉,肉太多,所以,我们用一个抻筋的方法,就是在床上把腿伸直了,腰往下弯一弯,抻完后,再多敲打一下大腿后边,尤其是承扶到委中这一段,把痛点都敲得不痛了,膀胱经这块儿就疏通了。因为这块儿最容易积攒毒素。

有人敲这里的时候觉得很松软,没什么感觉,这是因为毒素都积攒在臀部了,所以您要多敲打,多用空拳循序渐进地打,根据身体的感受量力而行。有人一打前面就疼,这证明脏腑里面有地方已经生病了。

经常敲打臀部和大腿后侧,不但可以减肥,而且还能排除体内的寒气,对身体是一个非常好的保健方法。

●降血压、治腰背痛、脑后头痛、足跟痛:压委中、委阳穴

委中穴在膝盖窝里这块儿。中医有一句俗语叫“腰背求委中”

揉委中时,要用大拇指点到穴上去,另一只手攥住 脚腕往下压它,不用使劲揉,点住它就行了。

还有一种腰胀痛的,您千万不要用拔罐的方法,会越拔越痛,因为胀是表明有浊气在冲撞,而这时您得把气给疏导出来,也就不要揉委中,揉委中感觉不明显,要揉旁边的委阳穴。委阳是三焦经的下合穴,而三焦经是主一身之气的,所以揉它能够把气给疏散。有气结时,委阳穴最管用。

委中是一个大穴,过去通常都是用点刺放血的方法把体内毒素从这个排毒口排出去

委中穴还能降血压,治脑后头痛和足跟痛。

●治腰痛、坐骨神经痛、痔疮:揉承山穴

承山穴在小腿肚子下缘,找的时候,要把脚后跟翘起来,这个,小腿肚子那儿就开成一个窝,这个穴位就在窝儿里。

咱们平常谁经常有腰痛、坐骨神经痛、痔疮方面问题的,一定要多揉这个穴位。

●治慢性腰痛立竿见影:揉飞扬穴

飞扬穴在承山穴斜下方1寸的位置,它是治疗慢性腰痛(慢性腰肌劳损)的首选穴,比承山穴效果还明显,是可以立竿见影的。

另外,此穴和通治慢性腰病的委中穴配合着用,效果更好。

●治感冒、膝盖发凉、血压高、眼睛酸涩、老花眼、腰腿痛、足跟裂、足跟痛:从飞扬穴一直推到昆仑穴

昆仑穴在外踝骨后缘这块儿,是一个非常好用的穴位,对于老年人来讲,效果就更明显了。它和手上的养老穴有着几乎一样的效果,而且更为强大。像老年方面的问题,比如高血压、眼睛酸涩、老花眼、腰腿痛、足眼裂、足跟痛,昆仑穴全管了。

昆仑穴是引血下行的一个重要穴位,而血压为什么能降下来?就是因为昆仑穴能把上边的血引到脚底去。由于昆仑穴有这个引血下行的作用,所以,像头胀痛、哮喘它都能治。

揉昆仑穴时,有时感觉不明显,觉得里边有好多筋,这时可以用拨动的方法,会很有效。另外,如果想要长久地把血压降下去,可以在昆仑穴这块儿拔两个小罐,如果刚一拔,这罐自己就掉了,说明这块儿没劲,气血不足。抹点油,或者和一块面把罐边封严再拔,当罐越来越紧的时候,血压就降低了。还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小腿上的膀胱经全部推完,从飞扬穴一直推到昆仑穴,用大拇指肚来推,别用指节推,否则容易推破皮肤。

4、浊气入地,清气长存――品味脚上的膀胱经大药

●治腿抽筋、癫痫、身上老发紧:揉申脉穴

申脉穴在脚外踝下缘,不太好揉,但用食指指节硌的方法一下就容易找到。

申脉,顾名思义就是让您身体伸展、伸开的意思,比如腿抽筋、癫痫,腿、腰都老发紧的时候人就蜷缩了,这时揉申脉就可以起到防治的作用。

●治脑鸣、头痛,防感冒,通鼻窍,防止脚寒凉:揉金门到足通骨这一段膀胱经

其实膀胱经在脚这块儿挨着一大堆穴位――金门、京门、束骨、足通骨和至阴。

束骨治疗什么呢?束骨对脑鸣最管用。不过,束骨虽然最管用,但在脚上这块儿不好找,我们干脆用大拇指顺着脚外侧的骨头这么一推,就把这几个穴全推了。哪块儿敏感,就多揉哪块儿,就可以治感冒,能鼻窍,防止脚寒凉。

●正胎位:艾灸至阴穴

至阴穴在小脚指旁边,是膀胱经上的最后一个穴位,平常一般也用不到。古代记载,如果胎位不正,灸这个至阴穴就能正胎。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膀胱经。循行部位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本经脉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另一分支从项分出下行,经肩钾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三寸)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阳肾经。

本经脉腧穴有: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郄、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 膀胱俞 、中膂俞、 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 、秩边 、合阳、 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共67穴,左右合134穴


外关穴—治风寒头痛、感冒头痛、偏头痛的要穴

“伤寒在表并头痛,外关泻动自然安”。此是中医针灸歌诀《兰江赋》里的一句。古人诚不欺我,我几次风寒头痛,先生的感冒后头痛,以及同事的偏头痛,都是按外关穴而愈。

话说我因为冬天天冷躺着用电脑,手臂外露受寒引起右耳后抽痛,虽然在三焦经拔罐、刮痧治愈了。

但死性不改,还是经常躺着用电脑,遂致右侧头部(耳尖上)时有疼痛,有时感觉半边麻麻的,嗯,好似发展成偏头痛了。

几次头痛都觉得是受寒引起的,在网上搜索,发现有位博主介绍忆起《兰江赋》有“伤寒在表并头痛,外关泻动自然安”句,针刺外关穴治愈因外感伤寒、恶寒发热后引起的头痛。咱手边没有针,那就姑且试试按揉吧。一摸,果然右手的外关穴非常酸痛(咱是右侧头痛),但左边的外关穴一点都没有酸痛的感觉。于是,点按右外关穴十来分钟,外关穴变得肿胀而痛不可碰,但是头痛却没有了。

大喜呀。此后也有几次头痛,都是按外关穴而愈。

    先生上个月感冒,后头痛,低烧。给他掐风池、大椎拔罐后,热退。虽是后头痛,但找他的外关穴,也有一侧酸痛,另一侧无感觉。同样给他按得外关穴痛不可碰,但头痛却是止住,一觉安睡。第二天完全没事。

    女同事,偏头痛几十年,每发必靠止痛药、消炎药才能止痛。七月份与她一起出游,她受寒(吹空调)偏头痛又起。找她的外关穴,有一侧也是酸痛无比,另一侧无感觉。于是我和儿子鱼儿轮番给她按揉。事后她高兴地说,第一次不用止痛药也可以止她的偏头痛。
    所以,同学们,如果你觉得是受寒了引起你的头痛、偏头痛,请找外关穴,必有一侧是酸痛的,按至肿胀痛不可碰,不怕,过几天就消了,但要命的头痛却是早止住了。

    “伤寒在表并头痛,外关泻动自然安”。古人诚不欺我呀!!!

    cobaco:今天早晨头两侧觉得有点痛,手心也很冷。忽然记起按外关可以治疗头痛。按左侧没有多久就流眼泪,打哈欠,还流了点鼻涕。按了几分钟,又换右手。看到按过的地方肿起一个小包,吓了一跳。先以为是戴手表过敏了。观察右手没什么反应,就停止按摩了。2分钟后发现右边也有点肿。才知道是按摩的效果。赶紧到论坛上来看,原来真的会有肿。以前只注意了肿痛的痛,原来肿也是正常反应阿。随后又按了几分钟,头痛的感觉也随之消失了。最后两边肿消失了,只留下痛不可按的感觉。按摩有奇效,这是第一次在我身上的体现。我把这个方法,毫无保留的传给了同事,希望有更多人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