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少年going home:[大型书法志书] 《王羲之志》附《王献之志》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6:19:46
[大型书法志书] 《王羲之志》附《王献之志》12鹅还帖 拓本。5行,37字。行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鹅还, 慰姊意。今已当。向发分张,诸怀可言。殊当复忧悬。婢腹痛见差不? 刘家疾患即差。秀已还也。 授衣帖 拓本。12行。100字。行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献之死罪: 授衣,诸感悲情,伏惟哀慕兼恸,痛毒难居。见徐NFDCE并使君书,承比极胜。但承此凶问,当复大顿耳。比日忧驰,无复意。不审尊体云何。脚及耳痛气。得此哀号何如?先大恶时灸创,特不堪此,不乃为患。眠食几许?使君今地实难为识,然所以为识,政在此耳。 奉别帖 拓本。11行,84字。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献之白:奉别告,承安和,庆慰。极冷,不审尊体复何如?献之比日如复小胜,因夜行忽复下, 如欲作NFDA1。今服药,尽温燥理,冀当可耳。然异极都不得复小失和。卿恶,亦不复得妄近生冷。体气顿至此,令人绝叹!行有佳酒便服。

112#   想彼帖 拓本。2行,16字。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想彼悉佳。汝复见诸女不?此上下故尔耳。 承姑帖 拓本。6行,48字。行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献之白:承白,姑比日复小进退,其尔不得一极和,忧悚犹深。不审以服散未? 必得力耳。比NFDC7相闻,故云恶。悬怀使君,数得书也。 余杭帖 拓本。6行,51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献之白:思恋,触事弥至。献之既欲过余杭,州将若比还京,必视之。来月十左右,便当发。奉见无复日,比告何喻?愿复尽珍重理。献之白。 节过帖 拓本。8行,73字。行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献之白:节过岁终,众感缠心,伏惟同之。奉月初告,承极不平复,头眼半体疹恒恶。兄告说姊故殊黄瘦,忧驰可言。寒切,不审尊体复何如,眠食转进不? 气力渐复先耳。迟复旨告。献之故尔。献之(白)。 愿余帖 拓本。3行,46字。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愿余上下安和。知婢日夕疏,慰意。育故羸,悬心。倪比健也。适奉永嘉去月十一日动静,故常患不宁。诸女无复消息。献之(白)。 夏节帖 拓本。7行,59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再拜。夏节近,感思深,惟穷号崩绝,不可忍处。晴快。不审体中何似? 食啖复多少?甚驰情。不审诸舍复何如?未复西,动静不宁。此多患,反侧。愿深宽勉,故承问。 思恋帖 拓本。5行,39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思恋,无往不至。省告,对之悲塞!未知何日复得奉见。何以喻此心!惟愿尽珍重理。迟此信反,复知动静。 113#   岁尽帖 拓本。11行,99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十二月廿七日具疏,操之、献之再拜。岁尽无复日,感思兼怀,不自胜,兄亦同之,奈何奈何!奉十二日告,承掾安和,慰驰情。姊、三兄,诸患故尔不损,忧驰。晴快。不审尊体并复何如? 迟复来告,操之故平平,已再服散,冀得力。献之亦恶,愦勿。谨白。疏不具。操之等再拜。 卫军帖 拓本。5行,42字。行草。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卫军犹未平和,而哀劳,殊未得尽消息理,常以不宁。仆射得散力,甚慰! 表解台职,不知得恕不?复冠军告。悬企。 静息帖 拓本。9行,91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献之白:兄静息应佳,何以复小恶耶?伏想比消息理,尽转胜耳。NFDCA石深是可疑事。兄熹患散,辄发痈,势为积乃不易。愿复更思。献之惟赖消息,内外极生冷,而心腹中恒无他。此一事是差。但疾源不除,自不得佳。论事当随宜思之也。献之白。 姊性缠绵帖 拓本。2行,17字。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姊性缠绵,触事殊当不可。献之方当长愁耳。 不谓帖 又称《鄱阳帖》。拓本。6行,47字。行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献之白:不谓鄱阳一门艰故至此,追寻悲惋,益不自胜。奈何奈何! 政坐视其灭尽,使人悲熟!赖子高在此,不尔,无可成。献之。 奉对帖 拓本。9行,67字。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匹,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 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 114#   夏日帖 拓本。4行。42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夏日,感思兼悼,切割心怀,痛当奈何奈何! 得思道书,慰意。薄热,汝比各可不?吾并故诸恶劳,益勿勿。献之白疏。 瞻近帖 拓本。4行,29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献之白:思恋转不可言。瞻近而未得奉见,但有叹塞! 迟诸信还具动静。献之 (白)。 天宝帖 又称《白东帖》。11行,97字。行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白:东告,具天宝疾患问,何其仓卒! 乏子孙,常欣伦早成家,以此娱上下。岂谓奄失此女,愍惜深至,恻切心怀!嫂哀念当可为心!情愿不可保,使人惋惋悲! 政当随事豁之耳。嫂先积弊,复有此痛心,不审不乃恶不?甚以忧驰。眠食复多少?愿遣无益,尽消息理。 吴兴帖 拓本。11行,106字。行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吾十一日发吴兴,违远兄、姊,感恋无喻。庆等别,不可言。比奉告,故多患姊,经感极顿,忧驰益深。适咨议十六日告,风疾故尔。反侧!余可行未?东动静不宁。吾宜速吴,与丞别。兄进,犹恋,罔劳,亦极恶,驰情! 二女晚生,皆佳。未复华、姜疏。比来得直疏,故恶。故云当视华也。汝儿女并可不?

115#  承服帖 拓本。3行,28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承服肾气丸,故以为佳。献之比服黄耆甚勤,平平耳。亦欲至十齐,当可知。 先夜帖 拓本。5行,43字。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得书为慰。吾先夜遂大得服汤酒,诸治渐折,故顿,极难劳。知足下便去,不得面别,怅恨深。保爱。临书增怀。王献之(白)。 薄冷帖 拓本。3行,28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薄冷。足下沉痼,已经岁月,岂宜触此寒耶。人生禀气,各有攸处。想示消息。 益部帖 拓本。6行,51字。行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益部耆旧传》今送。想催驱写取耳,慎不可过淹留。吾去月从孙家求信,顷顿尔频为乱,反侧!饧大佳。柳六惠言,饧可常饵,亦觉有益耳。 前告帖 拓本。5行,30字。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前告先以阵事,意必是更有家信,未知期说。见德远书,所致人耶? 何可足念耶? 告仲宗帖 拓本。2行,16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一月廿九日告:仲宗、奉世诸儿祸变无常!

 

116#   黄门帖 拓本。3行,23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黄门陨背,哀痛摧剥,不自胜任,奈何奈何!及书感塞,父、姑告。 冠军帖 拓本。3行,21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承冠军故尔不觉转胜。灸无所觉,忧驰深!汝NFDC5悚可言! 外甥帖 拓本。2行,13字。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令外甥知问,郗新妇(疾)更笃,忧虑深! 可必不帖 拓本。又称《大都帖》。3行,23字。行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可必不耳,企迟。此大都如常。秀、顺至,慰意。顺心痛委顿,NFDC5劳! 集会帖 拓本。又称《诸舍帖》、《深哽帖》。4行,26字。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诸舍不能集会,深哽塞!仰料静婢自常不和,知从事甚简致此佳也。 阿姨帖 拓本。7行,51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不审阿姨所患得差否?极令悬恻!想东阳诸妹当复平安。不审顷者情事渐差耶。彼郡今载甚不能佳,不知早晚至。当遂至郡。深想望。 阿姑帖 拓本。5行,34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近奉阿姑告, 知平安。极慰人意。献之遂不堪暑,气力恒NFDAB,恐是恶风。大都将息,近似小却。 月终帖 拓本。4行,31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 献之言:月终,伏惟哀伤不可任。不审尊体诸患复何如? 悚息谨言。疏不备。献之言。

117#   二、代表作品评介 一、洛神赋 《洛神赋》,三国魏曹植撰,王献之书于麻笺上。到唐代书迹已残缺。南宋贾似道先得九行,后又得四行,刻于水苍色石上,美其名曰‘碧玉’,故称‘玉版十三行’。另一墨迹硬黄本, 后有柳公权等人跋语,赵孟頫认为是唐摹,有人认为即为柳公权所临。两种墨迹皆已失传。此帖翻刻极多,以碧玉版为精。 王献之的小楷雍容和雅,柔中寓刚,肌肤妍丽流美而风神秀逸,格调高雅,确为传世‘小楷之极则’。此帖上溯钟繇,和王羲之的《乐毅论》一样,与《宣示表》一脉相承。 只是《乐毅论》用笔内 ,《洛神赋》则用笔外拓。其点画妩媚娟秀,横竖撇捺处处带着放逸流畅的笔风,尤其是捺笔,均以重长的笔态增其美俏。此帖在结体上也非同寻常,虽是小楷,却有大字气概,结体疏朗而茂实,虚和简静,宽绰灵秀。正如清人蒋和所言:‘《玉版十三行》章法之妙,其行间空白处,俱觉有味。’无一点尘俗之气,不受一点束缚。 此帖在楷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楷书源于汉末,而成熟于魏晋。现存最早的楷书作品传为钟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等,尚存隶意。至晋代,经王氏父子改进而完善。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小楷,已足见其法度完备。王献之则突破其父的成法束缚,别创新法。此帖点画劲健,体势峻拔奇巧,风神秀逸萧散,是楷书中追求写意书风的经典之作,在楷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后世楷书对所谓晋人格调的追摹,无不以《洛神赋》为圭臬。 二、十二月帖与中秋帖 《十二月帖》,又称《十二月割至帖》,墨迹早佚。原为米芾所藏,刻入《宝晋斋法帖》 。此帖为王献之‘一笔书’的经典之作。唐张怀NF146在《书断》里评王献之草书说,其‘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此帖正是如此。由行书起,迅即转为草书,气势贯通,一气呵成。确如张怀NF146《书议》 所说‘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的特色。楷、行、草于晋代虽已具备,然而像此帖这样流畅连贯,气势恢宏而俊逸,一改沉稳内敛的古质之气,可说是王献之的创造。

 

118#  《中秋帖》,为米芾节临《十二月帖》而成,清乾隆皇帝视为珍宝,作为‘三希’ 之一藏于‘三希堂’。后由清宫流出,辗转流入香港。一九五一年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有关部门以重价收回,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米芾乃北宋书画巨匠,精于临仿,几可乱真。此帖走笔如风,酣畅淋漓,活泼飞舞,一笔连写数字而不断,体势连绵牵绕近于狂草。米芾《书史》说:‘大令《十二月帖》,运笔如火箸划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此帖字虽不多,却个个奔放狂纵,气势夺人,有很强的抒情意味。‘中秋不复不得’ 六字把一种豪爽、有为的感情渲泄出来,‘庆等大军’四字,使感情渲泄达到了高峰。很明显,与王羲之的书风大不相同。当然,米芾节临的字与王献之的《十二月帖》毕竟有区别,其结字仿佛,用笔已不同。较之小王书,差之骨硬,少方笔,横画嫌短,有纵势而无横势,笔画圆滑欠瘦硬,粗细变化较大。骨硬、方笔、势纵、长横、少提按,粗细变化小,亦少圆转,是《十二月帖》的特点,也是小王发扬大王书艺,所成 ‘破体’的特征。 三、鸭头丸帖 此帖为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是他行草的代表作。起首是寻常应答,故运笔稍缓,似行书。后半部分笔底渐活,运笔渐快,行笔流畅灵动,更接近草书,欲与朋友晤谈的迫切心情,跃然纸上。姜夔《读书谱》说:‘自唐以前多是独草,不过两字属连。 ……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此帖虽是行草,却严格遵守草书法度,除‘不佳’、‘当与’两字属连外,余皆独立。其点画处皆重而浓,非点画处皆细而枯,如‘丸’字之钩点间细若游丝,既有引带之功用,又主次分明,突出了字形笔画。此帖用墨枯润有致,全帖两句话,蘸墨二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润而枯,由浓而淡,从而展现出全帖的节奏起伏和气韵的自然变化。 此帖虽寥寥两行,却清晰地显示出小王书法的强烈个性。在晋人超脱俊逸的时代基调上,小王的书法更有一种纵逸奔放的气势,潇洒风流的神韵。他的这种流贯倾泻式的章法,在晋人行草中显得新颖独特,成为表现他奔放气势的最适宜的形式。把此帖与大王的墨迹相比较,可以看出小王较大王行笔快,理性的束缚相比之下减弱,而情感在线条运动中起着更大的导引作用。 119# 四、廿九日帖 《廿九日帖》,墨迹,唐摹纸本,载入《万岁通天帖》。此帖为行书,但有的字近楷书,如‘日’、‘白’、‘昨’、‘中’等,有的字是草书,如‘何如’、‘献之再拜’,楷、行、草共处一纸,自然、协调,毫无牵强之感。书写自由,不拘体式,由此可见东晋士人寄情翰墨,自由书怀的风尚。 此帖结体端正严整,并在方正的均势中加入欹侧、高低、长短的变化,增强了字的动感。行笔劲健有力,洗炼沉稳,笔画间提按转折比较明显。其中楷体字‘日’、 ‘白’、‘中’等转折处多用方笔,很接近后来的北碑。由此可见,南北书风不能截然分开,有的地方是相通的。 五、送梨帖 此帖不像《中秋帖》、《鹅群帖》那样字与字之间多有连笔,仅‘殊不’二字连绵,其余字字独立,但又笔意贯通,从‘今’字起笔一贯到底,折、搭承接有序,形断意连。如‘今’字的收笔为出锋向左下,‘送’字的起笔为搭锋顺入,以承上字。以下的‘梨’与‘三’,‘能’与‘佳’等字之间也用同法承接。笔画尽管收笔分明,但气势却如山泉出谷,奔腾倾泻不可遏止。 从全幅布局看,字忽大忽小,字距忽宽忽窄,寥寥十一个字构成空灵的意境,颇耐人品味。此帖笔法变化亦较多,‘雪’、‘不能佳’等字如金蛇飞舞,用的是大王的内NE361法,而‘百’、‘晚’、‘殊’等字又转用外拓法,显得肥厚饱满。 120#   六、地黄汤帖 此帖首行‘新妇服地黄汤’ 六字为行楷,用的是内NE361笔法,体势较工整丰腴。自第二行起笔法转入外展,纵放自如,直到任情而书,不拘一则。王羲之的内NE361法重骨气, 比较含蓄谨严;王献之的外拓法重筋骨,多放纵。两法的运用都源于较强的腕力。由倾向内NE361法转为外拓法,是基于内NE361法的必然发展。‘二王’笔法的联系与区别,由此可以看出。 王献之在行笔委曲取势处和回锋转折处,比起王羲之来更加简便。因此,其字形与体态圆美、流丽、开放,便于抒发性情。由于王献之书法符合‘写心、写意、写志、写情’的艺术要求,因而直到今天仍受到人们的喜爱、赞赏。 第二类 王羲之书论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夫纸者阵也,笔者刀NF922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昔宋翼常作此书,翼是钟繇弟子,繇乃叱之。翼三年不敢见繇,即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如屈折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翼先来书恶,晋太康中有人于许下破钟繇墓,遂得《笔势论》,翼读之,依此法学书,名遂大振。欲真书及行书,皆依此法。 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伏,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每作一字须有点处,且作余字总竟,然后安点,其点须空中遥掷笔作之。其草书,亦复须篆势、八分、古隶相杂,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纸。若急作,意思浅薄,而笔即直过。惟有章草及章程行狎等,不用此势,但用击石波而已。其击石波者,缺波也。又八分更有一波谓之隼尾波,即钟公《太山铭》及《魏文帝受禅碑》中已有此体。 夫书先须引八分、章草入隶字中,发人意气,若直取俗字,则不能先发。予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羲之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时年五十有三,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可藏之石室,勿传非其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