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科德学院自考:王霞:对天安门升旗仪式的政治分析(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0:19:52

王霞:对天安门升旗仪式的政治分析(2)

发布时间:2011-09-25 10:55 作者:王霞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325次

 


  当然,大众在观看升旗仪式时不会意识到这一层。大部分人对升旗仪式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官方的权威解释上。大众只是相当然地把观看升旗仪式仅仅看作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深意究竟何在、国旗象征意义的真正隐喻便是模糊或混沌的问题了。因为“各种象征符号主要是用来发展和维持社会秩序,为了使各种象征符号有效的运作,它们的社会功能必须要尽可能地停留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人在不知不觉中运用这些符号。一旦人们得知了这些象征符号的功能,这些象征符号就会失去一大部分原有的效果。”22所以,当观众在国歌的旋律中陷入一种历史回忆中时,当观众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肃然起敬、被一种神圣的爱国情怀而支配时,则在不知不觉中表达了对中共执政历史基础的认同与对政府的支持,尽管在意识层面上未必会意识到这一点。


  因此天安门升旗仪式是意义的综合体,无论是其实体要素,还是仪式本身,都具有重要的政治“隐喻”与政治功能。官方如此努力地组织升旗仪式不是为了取得某种物质层面的成果,而是为了赢得人们对其政权的认同与支持。


  注释


  1 参阅DavidKertzer,Ritual,Politics,andPower(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88),p.8.


  2 StevenLukes,PoliticalRitualandSocialIntegration,Sociology,9,1975,p291.


  3 关于仪式的特征请参阅(美)保罗?康纳顿着,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页49-51。DavidKertzer,Ritual,Politics,andPower(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88),pp.9-12.


  4 EdwardL.Bernays,“TheSemanticsofSymbols”,inLymanBrysonandothers(eds.)SymbolsandValues:AnInitialStudy(NewYork:1954),p.233.


  5 DavidKertzer,Ritual,Politics,andPower(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88),p.9.


  6 彭光涵:〈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都是怎样诞生的?〉,载石光树编《迎来曙光的盛会──新政治协商会议亲历记》,页258。


  7 周光军:《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页154页。


  8 同上。


  9 见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四个决议案〉,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页505页。


  10 张德顺编着:《祖国在我心中》(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3。


  11 注:1983年8月,教育部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发出通知,对进行国旗、国徽、国歌的教育提出了要求,并要求中小学建立升旗制度。1990年8月2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发出《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严格中小学升降国旗制度的通知》对中小学升降国旗提出了具体要求。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强化了升降国旗的制度。1994年9月5日,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进一步了强化对国旗、国歌的社会化教育。


  12 参阅魏秀堂:〈要对得起良心和人民的信任──再访李大维〉,载《中国建设》1984年第5期。


  13 周克玉主编:《国旗、国徽、国歌》(渖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页55。


  14 张德顺编着:《祖国在我心中》(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40。


  15 同上,页93页。


  16 参阅〈万众看升旗〉,《人民日报》2001年5月2日第一版。


  17 注:数字来源于访谈记录20020919J。


  18 注:数字统计参阅《人民日报》1991年-2002年的10月2日第一版关于天安门升旗仪式的报道。


  19 从1991年实施新的升旗仪式开始到2001年这10年中,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通过卫星传输,向全国及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31次升旗仪式的现场直播。参阅〈天安门升旗仪式十年一亿人次观看〉,载中新网2001年4月28日。


  20 注:参阅注释12。


  21 徐大同:〈政治文化民族性的几点思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1998,天津)。


  22 (英)亚伯纳?柯恩着,宋光宇译:《权力结构与符号象征》(台北:金枫出版社,1987),导言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