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雁南:《晨报》揭秘赵本山55万元总裁班背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5:53:57
《晨报》揭秘赵本山55万元总裁班背后

一代忽悠大师赵本山凭借自己的表演天赋,用他的《卖拐》、《卖车》、《卖担架》等系列忽悠小品,忽悠得全国人民前仰后合找不到北。后来他还忽悠到了美国,最近又在北京最繁华的前门地区开了一家《刘老根大舞台》,包括张艺谋等不少名家大腕纷纷前来捧场。虽然票价高的让人咋舌,但据说是依然一票难求。这股热闹劲还没收场,关于赵本山的另一条带有爆炸性的新闻又出现在多家媒体,这就是本月初赵本山以55万元的高额学费报名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CEO课程!一时社会舆论哗然,除了财大气粗之外,人们真的不知道赵本山此举的真面目到底是什么?面对几十万的天价学费,这次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怎么看都不像是在表演小品。于是敏锐的北京《晨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采访,挖掘出一直备受争议的大学办天价总裁班的背后“故事”,读后让人深感震惊!
    记者的报道称,今年先有清华总裁班的学生和北大总裁班合作者状告各自的学校,接着是媒体曝出饰演电影《非诚勿扰》中性感女秘书的巩新亮曾在清华某总裁研修班就读。总裁班越办越多,不少人对这种培训趋之若鹜——总裁班的真面目到底是什么样的?面对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学费,学员到底图什么?去年底和今年初,连续两件围绕着名校总裁班的官司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首先遇到了麻烦,总裁班学生于博以“教学质量低劣”为由将清华大学告上法庭。于博,沈阳市某贸易集团的董事长,2008年1月交了3.7万元学费后,成为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第二十八期“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总裁研修班”学员。开班后,于博发现,招生广告中承诺的林毅夫、郎咸平等多名专家学者均未到场授课。而且,原定60人的小班“增肥”为170人的大班,教学组织管理混乱,授课时间也严重不足。于博觉得受了欺骗,与校方交涉未果后,于2008年10月向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清华在招生中进行虚假宣传,研修班质量严重下滑。于博告清华的事件还未彻底了结,北京大学 “变革管理与领导潜能开发高级研修班”合作方张家麟先是向媒体自揭办班内幕,接着和原先的合作者——北大培训中心打起了官司。起因是双方在授课教师安排、教室租用、教学设备使用、合作费用支付以及退还保证金等问题上争执不断,最终导致关系恶化

到底都是什么样的人在读总裁班?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就读各类总裁班的学员成分非常复杂,涵盖三教九流各界大庆市一家美容院女老板曹女士曾在清华MBA总裁班就读。曹女士15岁就开始打工,在街边小店里卖化妆品,经过艰苦创业终于当上了老板。而曹女士以前最高学历是自考大专。记者认识的北大某EMBA研修班学员,有的在做京郊户外探险生意,而这个老板以前在深圳打工时曾有过传销经历。他的同学有的在做电话销售生意,靠话术把劣质产品高价卖出去。记者曾在一总裁班学生手中看到过一本同学录,上面详细记录了每个总裁班学员的姓名、职位、单位名称、学历、毕业院校等内容。分析学员成分,发现在企业担任中层干部的很多,这些人毕业院校没有一个是北大、清华、复旦等这些国内名校。2006年,20多名河南大涧村的村干部来到清华CEO总裁班学习。大涧村位于河南禹州市西部山区,曾荣获“中国十佳小康村”等称号。2006年1月起,大涧村11名村干部、13名村办企业中层人员,耗资90余万元进入清华CEO总裁班和北京一家培训机构学习。算上食宿开销,这次学习花掉村委会180万元。    

记者分析,总裁班学员的学习目的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真想学点东西的。例如于博、赵本山以及福建利郎男装、兴业皮革、福马食品等知名企业的老板。第二种想结交官场和生意场朋友。上总裁班的,大多数是成功人士,希望借此结交一些生意上的朋友,这本身也是这类培训班的一个卖点。第三种是想混个名校证书的。记者调查发现,因为不用考试就能毕业,很多学员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来读这所谓的总裁班,而且有些人还能拿着带有名牌大学招牌的结业证书去忽悠。曾有参加过名校研修班的学员透露说,整个培训没有经过任何考核,最后,所有学员都拿到了结业证。

记者通过深入的采访调查,终于捕捉到各类总裁班的利益链,如所谓的“名师授课”,一天课时费最高竟达12现在名师价格更贵,上过电视的更贵一些,例如于丹每天课时费6万,张维迎8万,郎咸平10万,易中天12万。不过这一说法未得到相关名师的证实。在各高校周边,有一批靠专门推广大学课程生存的公司,保守一点算,与清华、北大等名校合作的公司,估计有百家以上。有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90人的“总裁班”,每人收2万元学费,总共上20天的课,平均下来,每天学校收取的学费近9万元,但讲师费和其他费用加起来,平均每天4万元都不到这样培训班一天就能挣5万元。

也许是为了报纸版面的严肃性,有些问题可能是记者故意回避了,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有些财大气粗的老板,为了给自己罩上北京名牌大学的光环,不惜重金交了天价学费(当然这些学费自己是不用掏腰包的)而自己一天课也不去听,只让秘书去代劳。而他真正需要的是那张带有名校光环的结业文凭,以作为自己今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的敲门砖。市场经济,周瑜打黄盖,我们似乎还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和好做的。因为这些人中,有的有权,有的有钱,有的有胆,而留给普通的老百姓只有“烦”了!写篇文字发发牢骚,还难免被看成是红眼病,哎!

     (注:文字内容主要来源于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