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人软件手机版:超常教育的不仅仅是超常儿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20:07:44
超常教育的不仅仅是超常儿童  

  超常儿童的超常教育肇始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78年3月,在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呼声下,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应运而生,迈出了中国超常教育的第一步。少年班集中了一批学习成绩优异、提前全部或部分完成了中学课程的孩子。第一届少年班的学生最小的11岁,最大的17岁。这些孩子在国内名声大噪,被其他许许多多的孩子和家长视为“神童”、“天才”而成为了人们仿效和羡慕的对象。少年班因此一时成为超常教育的经典模式。  

  据统计,中科大至今已招生、录取学生千余人。在历届毕业生中,80%以上当年考取国内外研究生,其中三分之一取得博士学位;产生出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网大总裁、生物学“斯劳恩”奖得主、新加坡李光耀顶尖科研奖得主、世界最小纳米碳管发现者、青年科学家总统奖得主等优秀人才。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超常教育的概念已从原来的理科少年班拓宽到了文科、艺术、体育等多种超常教育的种类。超常教育也从大学走向中学、小学乃至幼儿园。  

  1985年北京八中在中科院心理所和北京市教科所的支持下,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由平均年龄10岁、文化程度达到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组成的超常儿童实验班。从一开始北京八中的超常教育就是以教育科研实验课题的形式提出的,在超常儿童鉴别、非智力个性品质的培养、超常班的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研究和成果,成为了国内超常教育的借鉴。从1985年北京八中创办超常教育实验班开始,全国已先后有70多所中小学开办超常教育实验班,探索着不同的超常教育模式。  

  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曾任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老师贺淑曼教授指出,现在超常教育不再是单一的少年班,也不是单纯的特长班教育,更多的是在通才教育(即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再办文、理、体、艺等诸学科的大、中、小、幼的各种实验班、短训班和个别教育。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施建农教授说,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发展超常的人在儿童中的比例是1%-3%。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有28796万名14岁以下的儿童,如果按1%的比例计算,中国超常儿童有290万。有国外学者把音乐、美术、体育、绘画等特殊才能考虑进去,超常儿童的比例要占到15%。超常儿童的独特性要求有适应他们的教育,应该给他们提供适合其发展特点和需要的教育形式和机会。  

  贺淑曼教授对超常教育则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她认为,超常教育实际上就是超常人才教育,不仅要面对智力超常儿童这一潜人才“富矿”,还要从特殊人才的成才规律去面对更大的人才宝藏。诸多研究表明,智力中等偏上的人,如果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即适合于个体发展的教育,大多能成为优秀人才。超常教育的对象应该是:不论躯体健全与否,只要智力在中等偏上的早慧生(天资早显学生)与潜慧生(天资迟显学生)均可接受这种特殊教育。超常人才教育除了培养全面发展的英才、杰出人才外,还要培养有特殊才能和有道德感的奇才、怪才、鬼才等特殊人才。  

  超常教育引发争议  

  19岁的马蕾蕾(化名)是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物理专业的大四学生,2005年她申请了包括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MN)在内的数所国外大学。当得知同班女生陈馨(化名)已被明尼苏达大学接收后,抢先从信箱里窃取了陈馨的大学邀请信。并冒名陈馨用E-mail与美国校方联系,拒绝了陈馨的留学邀请,同时推荐了她自己。陈馨因为迟迟没有收到明尼苏达大学的正式邀请,于是发信询问美国校方,才发现已被人冒名拒绝了邀请。此事经过陈馨和班、系师生的调查、取证才得以查明真相。  

  2005年4月1日该校召开校长工作会议,决定开除该校少年班19岁大四女生马蕾蕾学籍。 4月2日上午,中科大BBS上又贴出了中科大分管副校长程艺对这一事件的回复。回复中,程艺坦言深感平时缺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引导,对出现此类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窃信事件” 再次引发了随着超常教育的出现就存在的对超常教育的争议。一直以来,一些在接受超常教育的孩子并没有如人们所愿地成为杰出人才;一些学生社会生活能力极差,高分低能;有的学生因为自身的原因不能完成学业从少年班中途退学,这些现象都引发了不少人们对超常教育的质疑:把本当读中小学的孩子录进大学,进行高强度的学习、训练,无异于“拔苗助长”;智力发展好的孩子不代表情商方面的充足,情商和智商同样重要,意志的锻炼以及社会性能力的培养应贯穿孩子的整个青年期教育,而只有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侧重不同的方面,才能确保教育的成效。如果像少年班教育那样追求一步到位,违背了这个年龄层次的孩子的特点,则很难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不少人还认为,超常教育还容易对“望子成龙”的父母以及整个社会产生误导,导致许多父母不断地给孩子“加码”,请家教、上特长班、买辅导材料、自行布置作业等,期望值盲目攀高,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使得成千上万的中国儿童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加班加点的“制造”下,向提前“成才”的目标负重前行。  

  有关专家指出,受一些错误的“天才教育”思想的误导,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智力实施了过分教育,而忽略了能力培养,结果对孩子造成了能力上的欠缺和人格上的扭曲。孩子过早出名,往往会导致自以为了不起,傲视周围的一切,不思进取,藐视、防范甚至敌视周围的人,最后很有可能变成“小时了了,大时平平”的悲剧人物。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此次“窃信事件”与少年班培养模式并无太大关联,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丁丽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种事情其实在当今社会快节奏与巨大生活压力下司空见惯,此次因为发生在少年班这一特定敏感人群中显得尤为引人关注,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这一事件性质的“通常性”,用这一本质上的“通常事件”来否定少年班教育是不公平的。  

  来自自身的困惑  

  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贺淑曼教授认为,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女生因“偷信”被校方开除,以培训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参赛选手为初衷的“奥数班”因过多染上功利化色彩,在一些省市被纷纷叫停,近来的一些事例使得超常教育再度受到人们质疑,也表明,不少人对超常教育还存在着偏见,超常教育在实践中也出现了扭曲和变形。  

  贺淑曼教授认为,现在超常教育还存在着诸多困惑。  

  一是概念和定义的困扰。有人只把超常教育定位于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均超常者。这样的教育则会把爱因斯坦、爱迪生式的潜慧生排除在外。这种定义给超常人才教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阳春白雪”的面纱。精英教育是超常教育的一种而不是全部。  

  二是教师与教材的困扰。教师除了本身的素质之外,还必须对超常生的身心发展及超常教育的理念、课程设置等有所了解,教师要经过培训;教材的深度、难度和系统性也至关重要。  

  三是超常人才教育的评估困惑。社会上有人习惯于以“培养出多少世界级人才”的标准来衡量。其实,超常人才教育是一项大中小幼的系统工程,哪个环节有失误都会给人才成长造成损失。所以,每个教育阶段都应有自己的教育目标和评估标准。  

  四是教育体制的困惑。国外培养人才的最好模式是通才教育,即入学后先不分专业,根据学生兴趣发展选专业。但目前在国内能广开此路的大学并不多。  

  五是超常人才的持续发展困惑。在校学生都是潜人才,潜人才在走入社会后转变为显人才。他们变成真正的人才既有自身的适应能力问题,也有社会的认识观念和体制等问题。人才的持续发展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有关专家认为在超常教育问题上人们亟待更新理念。比如超常教育是一项从“摇篮”教育到社会用人机制的系统工程,时间可从长学制到短训班等,常规模式可包括早慧(超常)班、特长班及对普通生的潜能开发班。大中学校的少年班仅是模式之一,不是全部;超常教育与普通教育没有矛盾,超常教育立足于因材施教、多样性的课程和个别化教学,有利于发现并开发学生潜能;超常教育属于特殊教育范畴,需要有特殊的制度为特殊的人才服务;对“异类”人才要有包容性,“不以分数论英雄”,为一些奇才、怪才、偏才的发展打开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