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亚麻衣服布料:长春老建筑物语—日本桥通(胜利大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5:43:25

长春老建筑物语—日本桥通(胜利大街)

     站前广场为起点,斜向东南直至日本桥(现上海路与胜利大街交汇处)的一条大街。此街始建于1909年左右,初始名称为“东斜街”,1922年后,改称“日本桥通”,1948年解放后,改称“胜利大街”。

    (这是日本桥通与东二条交汇处一带的街景俯瞰照,东北角的现杂技宫、原电业大楼、长春座,及西南角的长江路都清晰可辨)

        在满铁附属地内的城区道路框架,就是以中央通(人民大街北段)、东西斜街(胜利大街和汉口大街)为主干构成的。而日本桥通因为向南连接着长春老城和商埠地,随即成为附属地内重点打造的街路,其价值也超过了附属地内的任何一条街路。这条大街建成后,与同期建设的商埠地大马路、长春老城的北大街和南大街一道,成为贯穿长春城区北起火车站、南至南关的一条重要的南北主干线。尽管不是纯南北走向的直线路,但在1932年以前,这就是长春城区内南北方向上唯一且最为重要的一条干线路。              (图中三段道路构成长春南北道路干线,分别为日本桥通、大马路、城内南北大街)

        日本桥通自1909年建成后,沿路建筑经历了两次建设高峰。第一次建设高峰,是在道路建成后的几年间。此时北端的大和旅馆、新火车站已陆续建成。在初期的满铁附属地,虽然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比较完善,但并没有形成规模和气候,沿路建设的多是临时性的平房。到了1916年左右,伴随着中国商埠地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满铁当局出台了许多政策,尤其注重吸引中国客商落户附属地。第一个形成气候的,是车站附近的此街两边的客栈业,除路南的大和旅馆外,路北建起了中国人投资兴建的福顺栈、日升栈、悦来栈,还有日本人开办的旭旅馆,而小旅馆则不计其数,这一带随即成为来长商贸人员聚集的客栈圈。

             图中左侧为日升栈和旭旅馆的建筑,此照视点为大和旅馆院墙外向东南方向拍摄

                            此处视点是从南广场往现上海路交汇处拍摄

        再往南走,在现在的杂技团、电业楼、话剧院一带的此街路北,当初是规划建设的“东公园”(与胜利公园原名的“西公园”对应)、路南长江路口处三角地是个大型的“商业广场”,不过,这个状态没过多久就被众多的建筑占用了。那时的南广场也不像后来的那样“高楼林立”,基本也是平房为主的状态。过了南广场再向南,街路两边与前述的状态相似。

       这是英文版的长春老地图,现杂技宫及东边话剧院一带是“公园”,对面是“商业广场”

                                    早期街路两边,平房居多

         在此街的南端,路东是日本桥公园,当时所谓的公园也就是将以前的农家用地稍加平整、栽花种草而已。原来的农家平房也是稍加维修就变成了满铁的第一所俱乐部。那座著名的平房因是伊藤博文被刺前最后一晚呆过的地方而闻名,而最初的日本领事馆也曾在此逗留两年。此地另一个著名的构建物就是那座木构的“日本桥”(后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制),1922年后,因为此桥,这条当初名为“东斜街”的街路也被更名为“日本桥通”。

                      这是后来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日本桥,最初是木构的

 这是日本桥公园内改建的原平房建筑,因伊藤博文被刺前在此逗留而闻名,后改为满铁创业馆

        此街的第二次建设高峰,是在1920年以后。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经济开始复苏,在长春的满铁附属地和商埠地的建设逐步进入高潮。先是在车站附近的“客栈圈”内,修起了“西村旅馆”(后来的大都旅馆,现部队招待所)等新的客栈类建筑。而在原东公园的位置上,陆续建起了日本横滨银行长春支行(杂技团)、长春座剧场及纪念公会堂(话剧院)。吉野町(长江路)路口原来的小平房也被拆除,这一带街路两边盖起了诸多很有特点的各类商业建筑。在南广场,朝鲜银行长春支店(工商银行南广场支行)、满铁电话局及放送局(中移动南广场营业部)、游乐场(后来的益通银行富士通支店,现玉溪隆洗浴)等建筑纷纷落成。

                        图中右侧为当时的西村旅馆,后来的新京大都旅馆


            图中右侧为电业会社、横滨银行(现杂技宫),左侧尖顶楼为长江路口的金泰洋行
    这是在金泰洋行楼顶向西北看,远处的站前广场、福顺栈的塔楼,近处街北的众多建筑都很有特点

        而在这条街的南端,早期木制的“日本桥”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桥,虽然桥长只有十几米,但宽二十余米,整个桥体及造型,是长春为数不多的桥梁中最漂亮的一座。在日本桥的北端,新建了“日新百货店”(后改为新京百货店),建设之初也是长春最大的百货店之一。路东的日本桥公园,已经不是当初的简陋模样,公园门口树立了两尊“神兽”,内部房子改为“满铁创业馆及伊藤博文宿泊旧迹地”。

                      (新建的日本桥及路西的新京百货店,百货店建筑现仍在)

                                     (日本桥公园门前的两尊神兽)

           这是在新京百货店楼顶向西北方向观看的街景,其中最右边的建筑至今仍在

         进入二十年代后,满铁附属地逐步成熟。满铁当局对街路两边的建筑也开始实施了严格的建设规划要求,比如建筑高度要在10米以上、外观采用欧美现代风格且尽量避免造型重复等等。以前的简易平房被大量拆除,差不多都被二层以上的新建筑取代。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善街路两边的建筑形态和控制业态分布的办法,将日本桥通逐步打造成为了一条集商业、银行、住宿、游乐为一体的著名商街。

        1932年“满洲国”设立后,这条著名的商街因为前期已经初步建设完善,反倒没了大的变化。在大型建筑方面,只有吉野町(长江路)的东路口,推到众多小建筑改建了大型的综合百货商场“平本洋行”(后来的三商店,再后来的秋林公司),这个平本洋行和对面的金泰洋行(带圆顶塔楼那座建筑)成为附属地内著名的大型洋行之一。而路北的满洲电业株式会社也是著名的公共服务机构,其东临的长春座和纪念公会堂先后发生火灾,长春座焚毁后,在纪念公会堂北又新建了纪念公会堂的大剧场(后来的人民艺术剧场),而在纪念公会堂的对门建筑内,当年可是著名的“春院”。

       吉野町西段东口的平本洋行和金泰百货店,即后来的长江路西段东口的三商店等

        1945年“满洲国”消亡后,这里经过短暂的混乱后,迅速恢复了生机,依旧是那个声色犬马、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1948年长春解放后,这条日本桥通更名为“胜利大街”,虽然经过种种历史事件的影响,但原有的商业氛围可是不管这些变化的,在很长时间内,这条街都是长春繁华异常的街路之一,尤其是车站到南广场一带。直至九十年代,这里都没有什么根本的大变化。从车站往南数,春谊宾馆、天池饭店、三商店、杂技团、话剧院、轻工大厦、南广场银行、珠江路浴池、民族饭店、儿童电影院等等,这些老名称你可都能记得?!还有那个始终是唧唧喳喳的一路公共汽车站……

        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长江路的综合改造,当年那个“新京银座”吉野町,后来长春最繁华的商街长江路,在头脑发热和所谓的港资忽悠之中匆忙地就消失了,延续了近百年的商业氛围也渐渐远离。每每提及此事,都会让长春人心疼不已!长江路的改造,使得胜利大街此段的老建筑和对面的诸多很有特点的老建筑基本消失殆尽,取代它们的就是那些傻傻的,面无表情的呆楼。就像前文谈及的,真的就没做到“新建的比老的好”!!!

      这个被涂成玩具一样的速8酒店,就是当年的新京百货店,加了一层,整体颜色和上面的暂设皆很滑稽!

           这是修复后的原横滨银行长春支行,现在的杂技宫,连旁边的派出所小楼也修葺一新

             这是修复后的原纪念公会堂及大剧场,现在的长春话剧院和人民艺术剧场

              这是修复后的原满铁电话局和放送局,现在的中国联通南广场营业部

        还真别说,2008年以后,对老建筑的敬重心回来了,胜利大街沿途的诸多老建筑纷纷进行了重新整修,尽管尚存许多与期望值不符之处,但毕竟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看着那些被修复后的老建筑,还真有了那么一点意思,至少比看那些呆楼要舒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