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骨少妇苏樱12卷全集: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1:28:25
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
  目录
  01 中国城市“十二五”背景及发展特点研究报告
  1.“十一五”发展成绩奠定城市“十二五”发展基础
  1.1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1.2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1.3 保障和改善民生
  2.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成就标示城市“十二五”发展高度
  2.1 科学总结建国60年我国城市发展和城镇化经验
  2.2 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
  2.3 城市体系显著完善
  2.4 城市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2.5 城市管理体制显著优化
  2.6 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3.“十二五”及更长时间内我国城市发展呈现新趋势
  3.1 区域一体化与城乡一体化
  3.2 科学发展与以人为本
  3.3 集群化与网络化
  3.4 构建新型社区与市民社会
  3.5 文化特色与品牌塑造
  3.6 城市群与区域协同
  4.中国城市“十二五”时期的基本特征
  4.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承前启后”的关键点
  4.2 改革开放进入“深化攻坚”的新阶段
  4.3 城市化进程进入“内涵发展”的战略期
  02 中国城市“十二五”发展趋势及任务分析报告
  1.城市发展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1.1 从三个角度理解城市内涵式发展
  1.2 准确城市定位、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品牌是城市内涵式发展的实践结果
  1.3 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是城市“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
  2.城市软实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1 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最优方式
  2.2 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
  2.3 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3.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抓手
  3.1 城乡一体化制度极大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3.2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3.3 以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4.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示范意义进一步凸现
  4.1 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推进深层次改革的重要举措
  4.2 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迈向“深水区”
  4.3 滨海新区:为中国金融改革探路
  4.4 深圳: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新经验
  4.5 重庆:为推进城乡统筹提供新动力
  4.6 成都:“全域成都”构建城乡体系新框架
  5.城市群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5.1 城市群是推进区域协作联合的重要发展模式
  5.2 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化的高级形态
  5.3 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区域一体化
  03 中国城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矛盾和问题研究报告
  1.国际经济危机尚未见底,经济增长方式亟待深刻调整
  1.1 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1.2 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金融危机
  1.3 拉动内需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
  1.4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是应对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
  2.各类民生问题备受关注,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难度加大
  2.1 当前面临的不和谐问题更为广泛和深刻
  2.2 当前各种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多元
  2.3 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更高
  2.4 统筹兼顾成为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
  3.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任务艰巨
  3.1 “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管理面临新课题
  3.2 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成为“十二五”时期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
  4.社会阶层结构深刻变动,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新课题
  4.1 阶层结构变化是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深刻体现
  4.2 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
  4.3 “十二五”时期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两个切入点
  5.城市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制度创新
  5.1 竞争与合作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
  5.2 我国城市竞争日趋激烈
  5.3 制度创新是“十二五”时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动力
  6.城市面临各类风险增多,城市治理任务更趋繁重
  6.1 城市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
  6.2 我国城市治理模式亟待转型
  6.3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城市治理模式转型的重要时期
  04 中国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要素研究报告
  05 中国城市“十二五”发展思路和战略重点研究报告
  06 中国城市“十二五”以新兴产业主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研究报告
  07 中国城市“十二五”推动投资体制深层次变革研究报告
  08 中国城市“十二五”区域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中心建设研究报告
  09 中国城市“十二五”提升创新能力科学路径研究报告
  10 中国城市“十二五”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研究报告
  11 中国城市“十二五”时期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报告
  12 中国城市“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共财政体制研究报告
  13 中国城市“十二五”教育改革任务与措施研究报告
  14 中国城市“十二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研究报告
  15 中国城市“十二五”城乡社保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报告
  16 中国城市“十二五”以创业带就业打造创业型城市研究报告
  17 中国城市“十二五”启动文化引擎提升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
  18 中国城市“十二五”加强应急管理健全城市运行体系研究报告
  19 中国城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战略重点研究报告
  20 中国城市“十二五”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格局研究报告
  21 中国城市“十二五”健全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研究报告
  22 中国城市“十二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报告
  23 中国城市“十二五”以主体功能区效应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报告
  24 中国城市“十二五”城市群发展机制与政策研究报告
  25 “十二五”时期综改实验区实践探索与科学发展模式研究报告
  26 “十二五”时期资源型城市转型“科学之路”研究报告
  27 “十二五”时期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与灾区科学发展研究报告
  28 “十二五”规划课题公开招标情况分析报告
  29 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演变进程研究报告
  30 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基本理论研究报告
  31 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方法研究报告
  32 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评估研究报告
  33 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系建设研究报告
  34 中国城市“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指标体系重构研究报告
  35 中国城市“十二五”低碳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中国城市论坛2009年北京峰会上首次公布《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共计35篇、近百万字,由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最新编撰,着重探讨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   
中国城市将出现三大新特征
  “十二五”期间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时期。这两个关键时期的重叠,标志着我国城市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总的来说,“十二五”时期中国城市将呈现三大基本特征。
  首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承前启后”的关键点。这就对城市发展、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是改革开放进入“深化攻坚”的新阶段。“十二五”期间,中国改革已进入了新的攻坚阶段。这一时期,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方向,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力争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是城市化进程进入“内涵发展”的战略期。我国城市外延式扩张导致城市发展中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不注重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和特点等问题不断凸现。“十二五”期间,城市必须从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等各个角度,推进实施“内涵式发展”模式。
  城市将凸显五大变化
  “十二五”期间,城市发展将呈现五个新变化。
  一是城市发展开始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二是城市软实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格局。
  四是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示范意义进一步凸显。
  五是城市群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
  六大矛盾考验城市应变能力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六大矛盾将深刻考验一座城市的应变能力。这六大矛盾分别是:
  国际经济危机尚未见底,经济增长方式亟待深刻调整。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地区,需求结构仍以出口和投资为主导,外贸出口呈现出了逐月萎缩的局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各类民生问题备受关注,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难度加大。“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矛盾很容易爆发,矛盾的数量之多、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影响之大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任务艰巨。当前,环境、资源等仍是制约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且这一矛盾还将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资源不断减少和现代化建设所需资源量的不断扩大而日趋尖锐。
  社会阶层结构深刻变动,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新课题。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将带来收入差距拉大、贫富悬殊、社会矛盾突出、不稳定因素增多等新的问题。协调各社会阶层利益,建立社会阶层流动机制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城市“十二五”面临的重要任务。
  城市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制度创新。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但是,区域协同发展仍停留在非制度化阶段,需要通过制度创新,真正形成区域经济共同体,承担起协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任务。
  城市面临各类风险增多,城市治理任务更趋繁重艰巨。
  重民生是城市发展重点任务
  着力于提高经济整体水平、经济外向度、综合竞争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目标。而在“十二五”时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应坚持三大原则,即“全面”、“协调”和“可持续”。
  与此同时,城市“十二五”规划应聚焦三大战略重点,即调结构、重民生、促改革。
  其中调结构是“十二五”时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主攻方向。“十二五”时期是城市调整结构、提升发展能力的重要历史机遇期,通过结构调整获得城市新发展空间、新经济增长点,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重民生是“十二五”时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改善民生是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十二五”改善民生的重点和目标。
  促改革是“十二五”时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首要选择。“十二五”期间,城市改革需要突破三大难点,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社会体制改革的难点、行政体制改革的难点。
  城市发展要处理好六个关系
  根据报告,“十二五”期间城市发展应该着重注意处理好六大关系。
  一是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要正确保握和处理好内需与外需的关系。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城市要处理好扩大内需和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的关系。
  三是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要改变过去偏重扩大投资、上新项目,而对调整结构、扩大消费着力不多的倾向。
  四是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就是要规范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要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角色和政府职能,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五是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建设的关系。经济发展是基础、是根本、是大局、是中心;社会事业是保障、是基础、是重点、是主题。
  六是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十二五”,城市将面对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社会条件。
  将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切入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应对国际经济危机的要求,是改变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的必然途径,也是“十二五”时期促进城市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选择。
  “十二五”期间,城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是,以新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产业,以节能环保产业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以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以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的基础行业。
  城市管理改革关注五大目标
  “十二五”期间城市社会管理改革面临工业化、城市化、利益分化、老龄化、公民社会、全球化、信息化、公共安全威胁等带来的巨大挑战。“十二五”期间城市社会管理改革应关注五大目标。
  一是公共参与目标,即建立开放式的中国特色社会管理模式;二是政策调节目标,即优化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手段,三是社会流动目标,即增强我国社会结构的弹性,四是安全保障目标,即构建我国社会稳定的“安全阀”;五是危机应急目标,即提高我国社会风险的控制能力。实现这五大目标,就必须着力推进社团管理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社会服务体制改革、社会工作体制改革、社会治安体制改革、社会应急体制改革、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
  建城乡一体社保是战略任务
  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是城市“十二五”的重要战略任务,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是“十二五”时期城市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求,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十二五”时期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正确的改革原则。要坚持效率与公平,逐步将各类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
  城市群成为中国城市化主导
  “十二五”期间,城市群成为中国城市化的主导,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贡献率不断提升。推进城市群发展是“十二五”实现区域一体化战略的前提,科学发展是“十二五”时期推进我国城市群发展、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关键。强化区域城市规划与定位;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区域性协调机制;促进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交通、流通、融通”三位一体;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培育一体化市场推进要素整合;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是“十二五”时期城市群发展的七大重点。
  低碳城市引领新趋势
  在“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未来更长的发展时间内,建设低碳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产业转型、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必然选择。低碳城市建设将催生新的能源革命、新的产业革命和新的生活方式革命。尤其像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人口、交通、环境、能源等仍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应率先建设低碳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