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金马股份:漏斗胸矫正术-胸骨翻转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2 18:10:19

 漏斗胸矫正术-胸骨翻转法

    【名称】

漏斗胸矫正术-胸骨翻转法(Surgical Corrections of Pectus Excavatum--Sternal Turnover Method )

    【概述】

Nissen(1944)最初提出胸骨翻转法,游离胸骨,切断肋软骨,胸骨翻转180°。1970年,Wada报道了胸骨翻转,胸骨游离移植方法,取胸骨正中或乳房下横切口,将胸大肌及腹直肌自胸骨及肋软骨附着处切断游离,显露出凹陷的胸骨、肋软骨及肋骨,切开肋弓及剑突下缘,伸入手指至胸骨后,将胸骨内面及两侧胸膜与肋软骨内面分开,于左、右肋软骨凹陷处稍外侧,自肋弓向上至第3肋逐条骨膜下切除变形肋软骨,切断肋间肌,在第2肋间水平横断胸骨,结扎内乳动、静脉,翻转胸骨,其变形处修整削平后,缝合固定。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对15岁以上的儿童,术后胸骨坏死,窦道形成的发生率高达46%。
    胸骨带蒂翻转是克服胸骨翻转后血运不良的关键。1954年,Judet首先介绍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将左右两侧变形的肋软骨切除后,在预定横断胸骨的肋间,分别结扎切断左、右胸廓内动、静脉,横断胸骨,将胸骨板带腹直肌蒂作180°翻转;用刀修整胸骨凸起处,使之平整后,放回原处缝合、固定。胸骨板处的动、静脉保持完好。经血管造影,见造影剂自腹壁下动脉经腹壁上动脉进入胸廓内动脉,由此可见,存留的胸廓内动、静脉可维持胸骨血液循环。Taguchi(1975)再次改进了这一方法,即保留腹直肌蒂的同时,保留胸廓内血管,使胸骨翻转矫形后,胸骨血运进一步改善,避免了术后胸骨坏死的问题。
    1984年以来,北京军区总医院也采用上下带血管蒂胸骨板翻转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为防止胸骨横断处凹陷,术后加用胸骨牵引架,效果更好。本法最适于治疗对称性漏斗胸。但因操作精细,耗时常较长。另外,在游离两侧纵隔胸膜时,常造成胸膜腔破裂,双侧胸膜腔须放置引流管。

    【适应证】

(1)漏斗胸并有较重的呼吸循环症状,易发生疲劳倦怠,影响患儿发育者,为手术的绝对适应证。
    (2)有轻度呼吸循环症状,胸廓变形较重,精神负担较大者,应手术治疗。
    (3)美容上考虑要求矫形者。
    (4)参考漏斗胸指数,在≥0.2者可手术。
    (5)手术时机以3岁以上为宜,最好在学龄前。

    【术前准备】

(1)术前有呼吸道感染者,应控制,稳定后1周再手术。
    (2)心脏听诊有杂音者应做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确定为心脏受胸骨压迫所致或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
    (3)重症患者应做肺功能检查,作为评定肺功能改善的基础值。
    (4)术前2d应用抗生素。

    【麻醉与体位】

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仰卧位。

    【手术步骤】

(1)上下带血管蒂胸骨板翻转术:适宜矫正对称性漏斗胸。
    ①切口:胸部正中或乳房下横切口。男患者皮下脂肪少,可用正中切口,女患者考虑美容因素,可选用横切口。正中切口上端自胸骨角稍上方开始,下至脐上2~4cm。两种切口的皮肤游离范围,上方接近胸骨切迹水平,下方接近脐,胸两侧约达腋前线,腹部游离至腹直肌外缘(图1)。
    ②游离肌层:将左右胸大肌用电刀自胸骨、肋软骨及腹外斜肌腱膜上切开,向两侧游离开,显露凹陷的胸骨及肋软骨(或肋骨)。腹直肌在肋软骨及剑突上的附着点不作分离,只将腹直肌上端及两侧的外缘分离开,以利于胸骨板的翻转(图2)。
    ③分离胸膜:切开肋弓下缘,用牵引钩将肋弓拉起,伸入手指,将壁层胸膜自肋软骨内面向下推开。胸膜十分菲薄,一定要紧贴肋软骨及肋骨内面,用手指或纱布轻轻予以分离,以免发生破裂。同时分离胸骨后之间隙(图3)。
    ④切断肋软骨:于左右胸肋软骨、肋骨凹陷部之稍外侧,从肋弓开始,向上逐条切断肋软骨或肋骨及肋间肌,一般切至第2肋(图4)。
    于第2肋间细心分出左右胸廓内动、静脉,并向上、下各游离出2~3cm,使该段血管处于充分游离可移动的状态。切断的肋间血管用细丝线缝扎,特别是切断细小胸廓内动静脉的分支时,忌用电凝止血,以免发生胸廓内动静脉凝血阻塞。用线锯在第2肋间横断胸骨,使凹陷的肋软骨、胸骨板全部游离(图5)。
    ⑤翻转胸骨板:一般按顺时针的方向,将肋软骨、胸骨板带着胸廓内动、静脉及腹直肌蒂作180°翻转,两侧胸廓内动、静脉及腹直肌均呈十字交叉状(图6)。
    翻转时必须注意保护胸廓内动、静脉,勿过度牵拉,以免断裂或损伤血管内膜,导致血栓形成阻塞血管。只要将该血管游离出5~6cm长,一般翻转胸骨板不致发生困难。翻转后的血管颜色正常,充盈良好。用不锈钢丝将胸骨横断的两端作2针缝合固定,并于中央部缝置1针钢丝线,以备术后作牵引用。胸骨翻转后,原来胸骨或肋软骨最凹陷变为向前凸起,可用刀将凸起部分削平(图7)。
    必要时可将高起的胸骨中央部纵行切除一长条,然后再对拢,用涤纶线缝合,使胸骨变平(图8)。
    ⑥肋软骨端端缝合:胸骨板翻转后,将变形过长之肋软骨适当切除一段后,用涤纶线作端端缝合,同时肋间肌用细丝线缝合。切除一段变形之肋软骨再作端端缝合,可以利用两侧肋骨之牵拉的力量,使胸骨板向上抬举起来,增加胸廓的前后径,使矫形更为理想(图9)。
    ⑦缝合胸大肌:胸骨后安放引流管,若手术中已发生胸膜破裂,可留置胸腔引流管。将胸大肌拉拢缝合,其下缘与腹直肌及腹外斜肌缝合,缝合时将腹部肌肉略向上拉紧,术后可使腹部的膨隆状态得到适当纠正(图10)。
    ⑧缝合皮肤及胸骨牵引:皮下组织缝合后,皮肤用3-0可吸收线作皮内连续缝合。用引出体外的钢丝牵引胸骨,结扎固定在胸骨牵引架的拉钩上,旋紧拉钩上的元宝螺母,即可将胸骨上提并持续牵引,使横断胸骨处于术后不再下陷。胸骨牵引架是1根带槽沟的合金板条,两端各附一海绵垫,中间槽沟内附有一拉钩,用元宝螺母固定在架上,使用时将钢板条按着前胸壁形状稍加弯曲,两端海绵垫置于两侧之胸壁上作为支点,用拉钩将牵引线拉起,旋紧元宝螺母即可。一般持续牵引4~6周,将架取下,拆掉牵引线。用此架的患者无任何痛苦,可带架下地活动,能使前胸壁的矫形效果更为满意(图11)。



    图1
    

    图2
    1-第2肋间肌;2-胸大肌;3-腹直肌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2)胸骨颠倒翻转术:适于矫正不对称的漏斗胸。
    ①切口、游离肌层:与上述胸骨翻转术基本相同。取正中切口,肌层仅游离凹陷侧胸大肌,显露出凹陷侧之肋软骨和胸骨。
    ②游离切断胸骨及肋软骨:腹直肌自肋骨骨膜上切离。经剑突下缘,游离开胸骨的内侧面。切开凹陷变形之肋软骨骨膜,将肋软骨剥离出来,于开始变形处予以切断。肋间肌、胸廓内动、静脉尽量保留。用胸骨锯将凹陷之胸骨切断,连同肋软骨一并取出(图12)。
    ③颠倒翻转胸骨缝合固定:清除附在胸骨肋软骨板上之软组织,并将骨板修理平整,用生理盐水清洗后,颠倒翻转放回原胸壁处缝合固定,胸骨用不锈钢丝固定,肋软骨端端用涤纶线作重叠缝合(图13)。胸骨后插入引流管,缝合胸大肌和皮肤。



    图11
    

    图12
    

    图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