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999和9999的区别:“还原”:语文课作品解读的基本路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2:46:22

“还原”:语文课作品解读的基本路径

作者:陈国安


  “还原”是解读文学作品的一种基本路径,当然,一丝不差地“还原”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尽可能地“还原”是文学作品解读应该努力的方向。所谓多元解读、个性化解读的前提是对作品进行正确的“还原”,尽可能地接近作者本意。在语文课堂中,我们以为只有“还原”作品、接近作者的解读才是真正有效的阅读,否则,虽很热闹终不能说是在阅读。
  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我认为陈松泉老师执教的《采薇》是一次极好的尝试,同时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作品解读从何处还原?这是文艺批评的问题,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问题。语文课解读作品从何处切入,“课”从何处开始,这是备课时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高中语文课中的作品解读应该从学生的文化生活中寻找切入点,而不是从日常生活中随便寻找一个话题。高中语文课应该强调文学教育,培养学生艺术表达的能力。小学语文应该强调文字教育,培养学生规范表达的能力;初中语文应该强调文章教育,培养学生实用表达的能力;大学语文应该强调文化教育,培养学生个性表达的能力。显然,这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同乡文化名人张謇的对联切入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学生的文化生活开始对作品进行还原,这是符合读《诗》的传统的。
  回到《诗》的年代读《诗》,通过《诗》那个年代的表达习惯来理解《诗》的章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是《诗》那个年代极普遍的艺术表达习惯,赋比兴也是那时极通常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这两个角度还原作品,执教者也是经过一番斟酌的。教材中两首诗歌《采薇》和《奥德赛》都表现了上古时代战争背景中一种古典的乡愁,由于表现手法和表达习惯的不同,所以在作品还原的重点上也应不同。通过对《采薇》重章叠句和赋比兴手法的分析,西周时代一个从战场上回乡的战士就被“还原”了。
  通过文本解读,那时的景物和人物似乎已经“弥散”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课堂中的每一个人都已经开始用心灵去触摸了。此时此景,人物会有怎样的情感呢?是喜还是悲,是乐还是哀?学生在“还原”了的作品的情境中开始接近作者了,于是一堂课的亮点也就出来了:学生拈出了“复杂”一词作为一种体悟,这是只有当作品被还原到本来的情境时,学生深入地体味才会有的结果!从大多数同学的附和中也能感觉到《采薇》在这个课堂中“活”起来了。
  “还原”需要激情,这节课挑选了诗中最能打动读者的句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作为激发激情的引子。老师把学生放在出征前杨柳依依的春天里,又把他们放在归家时的雨雪霏霏中。在这一种还原情境后的体味中,学生才能够真正地接近并尝到那种战争中的乡愁。所以我说这一节课的亮点是在这一处的讨论,因为这时的学生已经完全沉浸在一个战士从战场归来即将立于家门前的情境中了,那个战士似乎就已经是学生自己了!
  这节课也有需要改进之处,就是在还原时应尽可能做到“知识科学”。如谈到谢玄和王国维对“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评论时说道:“谢玄没有说为什么喜欢,但王国维先生看到了这几句诗妙在‘感情真’,真感情写出了真景物:依依的杨柳和霏霏的大雪。”其实,宋祁的观点更可以说明这一点,宋祁认为谢玄喜欢这句话是因为它“写物态,慰人情”。这个问题只要查一下余嘉锡的《世说新语笺疏》就能够知道。可见,勤查第一手资料、多读原著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功夫,“还原”不是光靠一本参考书就能够做到的!
  总之,陈松泉执教的《采薇》一课极能代表他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一种理解:语文课堂中解读文学作品的基本路径是“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