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麓镇大学城: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 / 5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6:15:58
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共64页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9-06 21:56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9-08 11:38
  所谓册封,就是天子被迫承认既成事实,是马后炮,其实是霸主自己创建霸业。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9-09 20:04
  在春秋的霸主中,只有齐桓、晋文经过天子的册封,但也只是事承认既成事实而已。天子册封与否,不是史学评定霸主的标准。
  学习春秋史,《左传》、《国语》、《公羊传》、《谷粱传》、《竹书纪年》、《史记》等书是最基本的。此外,春秋史事还散见于先秦诸子和秦汉的书中,如《管子》、《韩非子》、《吕氏春秋》、《韩诗外传》、《淮南子》、《新序》、《说苑》等等,但很零散,初学者不易查阅。
  清人高士奇的《左传纪事本末》把《左传》按事件改编,可以参考。
  汉、唐直到清朝、现代,研究春秋史的著作很多,可查看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前面所列的书目。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9-09 21:00
  “五加一”说
  
  有关“春秋五霸”的具体人头问题,笔者的考虑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春秋五霸”的概念,是战国人提出来的。春秋末年的孔子,对齐桓公、晋文公进行过评论(见《论语》),说齐桓公“霸诸侯”(《论语•宪问》),但没有“五霸”的说法。《论语》中没有“五霸”,也没有“五伯”。
  第二,“春秋五霸”,是整个春秋时期的“五霸”,而不仅仅是春秋某个时期的“五霸”。
  第三,“春秋五霸”是全中国的“五霸”,而不仅仅是中原地区的“五霸”。战国时期,由于民族的融合,经济文化的交流,军事征服等因素,人们的版图观念已经扩大,秦、楚、吴、越等西方,南方,东南的国家,已经纳入一统中华的观念之内,除了有一些地方特色之外,各方面与中原地区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异。这些国家的君主,只要在会盟中做过盟主,当过头头,号令过诸侯,便算是霸主。
  第四,“春秋五霸”的概念产生于战国,其人头原有所指。因而只能是战国人认定的“五霸”,而不是汉、唐以后任意拼凑的“五霸”,更不是今人重新评选的“五霸”。因而我们只能恢复其原貌,而不能以现代人的观点,议论谁配谁不配。
  基于上述的四条原则,我们考证时,首先要坚持资料的原始性。我的标准是:只采取战国人的说法,汉、唐以后诸说,一律不加理睬。具体说:只采取墨子、孟子、荀子有关“五霸”人头的说法。
  在《墨子•所染》和《荀子•五霸》中,提出“春秋五霸”是齐桓、晋文、楚庄、吴阖庐、越勾践,这是迄今所见到的最原始的资料。
  在《孟子》一书中,几次谈到“五霸”,但没有具体指出“五霸”是哪五个人。他只零星地谈到:
  “鲁之《春秋》,……其事则齐桓、晋文……(《离娄下》)
  “五霸,桓公为盛。”(《告子下》)
  观《孟子》的文义,齐桓、晋文在“五霸”之内,是没有问题的,这与墨、荀的提法复合了。
  孟子还提到秦穆公,他说:
  “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孟子•告子下》)
  在墨、荀的“五霸”中,并没有秦穆公,这与孟子的说法有了矛盾。如果在墨、荀的“五霸”之外,再加上秦穆公,那就变成“六霸”了,显然是不合适的。
  但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方法来考虑。
  上面提到:“五霸”应是全中国之霸主,中原地区以外的秦、楚、吴、越都可以在考虑范围之内,但这些国家的君主必须能控制中原的诸侯,领导过全国性的会盟,才符合“五霸”的条件。照《左传》和《史记•秦本纪》的说法,秦仅仅是“霸西戎”,在西方少数民族中间称霸,仅仅是地区性的霸主而已。孟子虽然许秦穆公为霸,但并没有明确地与“五霸”的概念联系起来,大约也因为秦穆公只是地区性的霸主,不在“五霸”范围之内,是另一类的“霸”。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战国人心目中的“五霸”,是齐桓、晋文、楚庄、吴阖庐、越勾践。战国人心目中还有一个地方性的霸主秦穆公。概括起来,我们称之为“五加一”。
  我们的结论,符合了几个必要的条件:
  第一,是战国时期最原始的观念。
  第二,是整个春秋时期相继出现的“五霸”。
  第三,是全国范围内的“五霸”。
  第四,摒弃了汉、唐以后晚出的诸说,使问题更加清晰透剔。
  当然,“春秋五霸”,外加一个地方霸主,只是指春秋时期最著名的、具有代表性的霸主而言,春秋时期的霸主不止于此,郑庄、宋襄、晋襄、晋景、晋厉、晋悼、楚成王、吴夫差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称过霸,不过其知名度与代表性稍逊一筹而已。
  当我们的研究落实以后,我们不能不说:现代学术界以齐桓、晋文、楚庄、吴阖庐、越勾践为“五霸”是正确的,符合战国时期最原始的说法。但另外一种说法,源自《白虎通义》的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说,则可以休矣。
  
  本章主要参考篇目:
  1、《左传•成公二年》
  2、《墨子•所染》
  3、《荀子•王霸》
  4、《孟子•离娄下》、《告子下》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9-12 21:08
  三、洛川暮色——东迁后的周王室
  
  春秋周王榜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周王室在秦襄公带兵护送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市),这是东周的开始,也是春秋时代的开始。
  春秋时代,周王室共有多少位王?这很难说,因为史学界对春秋时代起止时间尚有不同的说法。姑且按照《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说法,春秋时代为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周敬王44年(公元前476),共295年,那就共有14位周王。具体说就是:
  1、周平王,名宜臼。前770-前720,在位51年。
  平王49年(前722),为鲁隐公元年,《春秋》、《左传》开始之年。
  2、周桓王,名林。公元前719-697,在位23年。
  3、周庄王,名佗。公元前696-682,在位15年。
  4、周僖王,名胡齐。公元前681-677,在位5年。
  5、周惠王,名阆(音郎)。公元前676-652,在位25年。
  6、周襄王,名郑。公元前651-619,在位33年。
  7、周顷王,名壬臣。公元前618-613,在位6年。
  8、周匡王,名班。公元前612-607,在位6年。
  9、周定王,名瑜。公元前606-586,在位21年。
  10、周简王,名夷。公元前585-572,在位14年。
  11、周灵王,名泄心。公元前571-545,在位27年。
  12、周景王,名贵。公元前544-521,在位25年。
  13、周悼王,名猛。公元前520,即位不久被杀。
  14、周敬王,名匄(丐)。公元前519-476,在位44年。
  
  王畿和军力的萎缩
  
  东迁后,周王朝的实力较西周时大为萎缩,主要是在郑、卫、秦、晋等几个强大诸侯国的保护下活着,特别是依靠晋、郑两个诸侯国的保护。周大夫周桓公(周公黑肩)曾对周桓王说:
  “我周之东迁,晋、郑焉(是)依。”(《左传•隐公六年》)
  周大夫富辰也对周襄王说过:
  “凡我周之东徙,晋、郑焉依。”(《史记•周本纪》)
  《史记•周本纪》还说: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在方伯。”
  “方伯”,就是霸主。东周后王室衰微,盛行霸主政治。
  王室衰微的重要表现,首先是王畿和军力的萎缩。
  《诗经•商颂•玄鸟》称商朝“邦畿千里”,这也合乎西周的情况。西周的王畿(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地区),把宗周(以镐京为中心的今陕中、陕南)和成周(以洛邑为中心的今河南西部)连接起来,大约是方千里之地。东迁后,原来的宗周。也就是周王室所统治的今陕西中,南部的大片土地已经完全丧失,而东部的以洛邑为中心的成周,当初还有方600里左右,东到荥阳,西到潼关,南到汝水,北到沁水;可是后来又相继把周围的土地划出去了,周桓王时把黄河北岸的温(今河南温县一带)划给了郑国,后来又给了晋国;周惠王时把西边的酒泉①赐给虢国,把东边的虎牢(今河南荥阳境内)以东之地赐给郑国;周襄王时,秦、晋两国把允姓之戎迁到伊川(今洛阳南伊水)一带。到这时,周王室的地盘便仅仅剩下一、二百里了,比现在洛阳市的管辖范围还小,在当时只相当于一个小诸侯国的地盘。
  再谈军事实力。照《周礼•夏官司马》的说法,天子六军,诸侯大者三军,中小者二军或一军。一军五师,每个师2500人,一军12500人,天子的六军就是75000人。有人认为《周礼》的这种说法有理想成分,未必完全属实。但在其它古书记载中,天子六军之说,是有许多佐证的。
  《诗经•大雅•棫朴》:
  “周王于迈,六师及之。”(周王出征,六师跟随前往。)
  《诗经•大雅•常武》:
  “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整顿我的六师,训练我的军队。)
  《孟子•告子下》: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诸侯一次不按规定朝见天子,就降低他的爵位;两次不朝见,就削减他的土地;三次不朝见,就出动六师去讨伐。)
  六师,就是六军。可见,天子六师之说,并不是《周礼》的无稽之谈。在西周,天子要控制诸侯,必须有绝对优势的兵力才行。而东迁之后,天子的兵力逐渐萎缩,由六军缩到三军,二军,后来竟不足一军了。有了战事,没法应付,只好向诸侯求援,或者接受战败的后果。
  
  
-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09-12 22:14
  过去只是读了其中的重要部分。写作此文想从头读一下,因为年龄关系,读到哪里写到哪里,也许通读不完就去见上帝了。
  对于年轻人,我不提倡通读,可读其重要部分,其余资料在用时去查就是了。
  研究历史光读二十四史是不够的,需要广泛搜集其它资料,假如本文只引《史记》,而不广泛涉猎,会有深度和广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