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干部任前公示: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 / 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4:12:18
 夏朝文化何处寻?  
  据《史记•夏本纪》所提供的世系,包括禹在内,夏朝共有十四世,十七王。《竹书纪年》说:“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夏朝没有明确的纪年,2000年9月,“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表》,估计夏朝的年代为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采用了《竹书纪年》的说法。
  人们常说:中国有五千年历史,就目前来看,这说法还不算确切。什么是历史?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概念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历史。从大的方面来说,又可以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自从人类产生时起,就有了人类的历史,至今已有二三百万年。而狭义的概念,是指人类的文明史,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最严格的意义来说,至今已知的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应该从有甲骨文记载的商代开始,就是公元前1600年,至今已有3600年的样子。但在商以前,还有一个将近500年的夏朝。尽管有的学者怀疑甚至否定夏朝的存在,但大多数学者的主流意见,还是认为应该有夏朝的存在。商代已有成熟的文字,有发达的冶炼和制造青铜器的技术,有成型的国家组织,从文明的发展程度来说,已经不是初始的阶段了。在它之前,理应有一个发展水平比它更低一些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第一,有先进的石器、骨器。
  第二,有比较粗糙的铜器(红铜或青铜)。
  第三,有比商朝甲骨文更原始一些的文字。
  第四,有较低发展水平的政权组织以及礼、法、德等社会规范。
  而符合这些条件的,应该是夏朝。从夏朝的传说来看,它已经有青铜器的冶炼技术(如关于禹,益造鼎的传说),有文字(如启作《甘誓》),有历法(如《夏小正》,有国家组织,官僚机构、刑法等等。
  但光靠传说是不行的,需要有当时的文字记载(而不是后世的追忆文字)和考古成果的支持和证实。多年以来,我国的考古工作者,一直在寻找夏文化的遗址。根据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代传说,夏人的主要活动区域在豫西和晋南地区,而考古工作者从1959年开始发掘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其文化类型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之间,据碳14测定,其年代约在公元前1900-1600年之间,恰在夏文化的范围之内。其石器、骨器、玉器的制作技术已较龙山文化进步,还发现了青铜器铸造的刀、锥、铲、凿、镞(箭头)、戈、爵等生产工具、武器和酒器以及铸铜遗址。以上器物的发展水平,与传说中的夏朝应有的水平是符合的,所以学者们多认为这就是夏文化。但这些出土的东西还只是一些哑证,还没有文字来证明,你所面对的即使就是夏文化,也是不能确认无疑的。
  我们热切地盼望,有那么一天,考古工作者能够确凿地解开夏朝之谜,使它由若隐若现的传说时代,跻身于有史时代。到那时候,我们可以毫不含糊地说:我们已经有四千多年的文明史。再加上文明孕育时代的黄帝、尧、舜、禹的传说,也就符合五千年之数了。
  
  本章主要参考篇目
  
  1、《史记•夏本纪》
  2、《尚书•禹贡》、《皋陶谟》、《汤誓》
  3、《国语•鲁语下》
  4、《左传》,襄公四年,定公十年,哀公元年
  5、《竹书纪年》
  
  ①一说舜都蒲坂,今山西永济西。
  ②也有人认为:夏朝的第一个君主是禹。但禹的神话色彩更浓,应该是夏族的宗主神,而不是人间帝王。
  ③《世本》成书于汉初,但其内容多为先秦资料。
  ④陈梦家:《夏世即商世说》、《古史辨》七下,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6-23 20:45  六、商朝的野蛮与文明
  
  进入有史时代
  
  商朝是现在已知的有文字可考的第一个王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在我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商,本来是一个地名。《史记•殷本纪》说:帝舜时,商族的始祖契(音谢),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这个商地,皇甫谧《帝王世纪》说是在上洛,就是现在的陕西商州市。而据王国维考证:应该在今河南商丘的东南,也称南毫。商族和商朝的名子就是由此而来的。契还是一个神话人的,据说他的母亲简狄,吞食了玄鸟(燕子,一说凤凰)堕下的卵而生下了契。契是否真正居于商丘,还是一件难以考证的传闻;但起码可以说明,今商丘一带是商族早期的重要活动地区。
  《史记•殷本纪》记有商的世系,自契至天乙(汤)前共有先公十四人(未称王的叫先公,称王的叫先王),他们是:
  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王亥、王恒—上甲微—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主癸
  自汤至帝辛(纣)共有先王三十人,他们是:
  天乙(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中宗)—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
  《竹书纪年》说:
  “汤灭夏以至于受(纣)二十九王(应为三十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也。”
  当然,这只是一个根据传闻的说法,不可能那么确切。“夏商周断代工程”2000年公布的《夏商周年表》,把商王朝自汤至纣的年数定为公元前1600—1046年,共555年,比《竹书纪年》的说法多出了50多年。但这也没有什么,本来都带有估计性,哪一个也不是确凿无疑的年数。大体说来,商朝的历史(不算汤以前的先公),共有五百年左右。
  在八国联军进北京的前二年,也就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发现了商朝的甲骨文。在中国的古史研究上,这是一件破天荒的、特别重要的大事。在这以前,商朝的历史尚属于传说时代,还没有文字来证实;发现商朝的甲骨文以后,商朝的许多历史之谜被揭开了,商朝正式进入了有史时代,就是有文字记载历史的时期。
  《史记•殷本纪》所写的商先公先王的名号,原来人们还抱着半信半疑甚至是不太相信的态度;而商朝的甲骨文被发现后,经过王国维、吴其昌等学者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先公先王的名号,大部分都在甲骨文里得到了证实。人们不得不惊叹司马迁治史的严谨,不得不认为《史记•殷本纪》的世系是有根据的,是可以相信的。
  -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6-24 20:33  上了三个台阶
  
  相传商人早期居住在孟诸泽(今河南商丘东北)一带,后来不断地迁徒。《史记•殷本纪》说:“自契至汤八迁”。可能是在汤以前,这个部落还过着游牧的生活,逐水草而居,草原退化了,便迁往别处了。八迁的范围,在今河南、河北、山东直到海滨。到了汤的时候,才逐渐稳定下来,由部落联盟向国家机构转化。汤原来居住在祖先的发祥地毫(南毫,也就是商,今河南商丘一带),不久又迁到西毫(今河南偃师西)。
  在儒家经典里,汤是一个仁义之君,勤政爱民,重用人才,把部落治理得井井有条,也取得了各地诸侯的拥护。这时以夏桀为首的夏朝统治集团非常腐化,夏朝风雨飘摇,正在走上衰亡的道路,给商的兴起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汤的对外征伐,从伐葛开始。葛部落在今河南宁陵北,邻近汤都毫(南毫商丘)。灭葛后,又征服了其它许多部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孟子•滕文公下》。然后击败了夏的三个同盟部落:韦(今河南滑县东南),顾(今河南范县东南),昆吾(今河南许昌东);接下来便去征讨夏桀;这就是《诗经•商颂•长发》所说的“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在这次战争中,汤在军中发表了著名的誓师之辞《汤誓》,揭露了夏桀的罪恶,声称代表上天执行对夏桀的惩罚。夏桀战败,逃到鸣条(今山西夏县境),后来又逃到南巢(今安徽巢湖东北),死在那里。
  汤,又称成汤,武汤,这是由于他成功地建立了商朝,才取得这样的尊号。在商朝以前,神州大地是部落林立的局面,夏朝所能控制的范围,也不是很大的。由于商朝的兴起,这块土地上才有了较大规模的国家,经济、文化才有了长足的发展。
  成汤是商朝的创业之主,开国之君,是他开创了商朝五百年左右的基业。所以我们说,在商朝的历史上,这是上了第一个台阶。
  第二个台阶:盘庚迁殷。
  成汤下传十世,第十九个王是盘庚。《史记•殷本纪》说:从成汤到盘庚,曾五次迁都。我们在上面提到:商人从契到汤已经八迁,再加上这五迁,一共十三迁了。史学家称之为“前八后五”。这五迁的具体地址,说法不一,《史记正义》的说法是:
  汤从南毫(河南商丘)迁到西毫(河南偃师);
  中丁迁于嚣(河南孟津);
  河亶甲迁于相(河南内黄);
  祖乙迁于耿(山西河津);
  盘庚从耿迁于西毫。
  按照这种说法,所说的盘庚迁殷,是从今山西河津迁至今河南偃师,是从黄河北迁到黄河南。这和《史记》是一致的。《史记•殷本纪》说:
  “商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黄河之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
  又说:到了武乙时,又从黄河南迁到黄河北。
  除了《史记》和《史记正义》的说法之外,《竹书纪年》说盘庚是自奄(今山东曲阜)迁于殷的。奄地不在上述的五迁之内,这又自成一说。
  自从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甲骨文之后,史学界大都认为盘庚所迁的殷,就是安阳小屯村,这里古代称为“殷墟”。但近年来,有些学者认为:在小屯村发现的大量文物和甲骨文,都是武丁以后的遗物,并没有盘庚时的遗物,所以这地方应该是武丁时的都城;而盘庚所迁往的都城,应该在今安阳洹河之北岸,小屯之东北,也就是现在安阳北郊的方北营,屈王度、北招贤一带。
  总之,因为年代久远,史料缺乏,异说纷纭,再加上出土文物与古书记载常常对不上口径,有关商朝历次迁都,特别是盘庚迁殷的地望,我们还不能完全说清楚,还有待于专家学者和考古工作者的继续努力。
  盘庚为什么要迁都?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古今学者对此议论颇多,主要的意见有三种:
  1、当时商朝的贵族非常腐化,迁都是为了抑制一下奢侈腐化之风。
  2、据《史记•殷本纪》说:自仲丁以来,商朝的王族为了争夺王位,发生了九世之乱,商朝衰落,诸侯不来朝拜。有人据此认为:迁都是为了解决政治危机。
  3、迁都是为了躲避水患。
  究竟哪种意见是对的?我们还是研究一下比较原始的资料吧!
  《尚书》中有《盘庚》上、中、下三篇,是盘庚为了迁都之事对贵戚大臣和百姓们的训话。学者们认为这三篇文字可能是商朝原始的档案,只是篇章、段落有错简、文字有抄写、刊印方面的错误,但大体上还可以读得懂。虽然其中没有明言迁都的原因,但字里行间还是能透露出一些信息来的。下面就摘录其中的一些片断,并译成白话文。
  “我王来,既受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刘。不能胥匡以生……”(《盘庚上》)
  (先王既然迁到这里来居住,就是重视我们的百姓,不要受到大的伤害。可是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办法互相救助以生存……)
  “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后胥戚鲜,以不浮于天时。殷降大虐,先王不怀厥攸作,视民利用迁。”(《盘庚中》)
  (从前我们的先王,没有不照顾和保护百姓的。人民和君主能和谐相处,能够顺应天时而生活。如今上天降下大的灾害,先王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会不怀恋所建设的都邑,而是考虑到百姓的利益而迁移。)
  “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迁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朕邦。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盘庚下》)
  (从前我们先王想要发扬前人的功绩,带领民众迁往山地,因而减少了灾祸,我们国家也取得了好的政绩。如今我的百姓因灾祸而抛家舍业,没有安定的住处。你们质问我为什么要惊动万民而迁徙,这是因为上帝要复兴高祖的功德,治理好我们的国家。)
  从上面所征引的《盘庚》三篇的片断内容来看,迁都是因为遇到了天灾。什么天灾呢?盘庚谈到先王为了躲避灾祸而迁往山地,显然指的水灾,这是大体上可以断定的。
  《史记•殷本纪》又说:盘庚迁都之后,“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以其遵成汤之德也。”这是说:盘庚迁都,不仅使人民的生活趋于安定,国家也稳定下来了;他还以此为契机,刷新了朝政,使商朝复兴。所以盘庚是商朝名王,商朝的历史以盘庚为分水岭而分为前后两期,盘庚以后的商朝,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这个历史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
  第一,治理国家,正确的决策是最重要的。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既要有高超的智慧,在关键时期善于作出正确的决策,又要有贯彻执行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下属官员和广大群众对决策不理解,有怨言,应该作出充分的,耐心的解释。盘庚作为一个古代的专制君主,能够注意作疏导工作,是难能可贵的。尽管其中也有恐吓之词,但那是时代的特点。
  第三,决策是否正确,实践的成败是最好的验证。历史证明了盘庚的正确,商朝从此走上了稳定的复兴之路。
  第三个台阶:武丁全盛。
  盘庚三传至武丁,商朝进入鼎盛期。在商朝历史上,武丁被称为高宗。
  武丁在位的时间很长。《尚书•无逸》说他享国五十九年,而其它古书还有说他享国一百年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发表的《夏商周年表》把武丁在位的年代定为公元前1250-1192,符合五十九年之数。
  《史记•殷本纪》说:在武丁统治时期,“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但《史记》对武丁的武功,却没有一字提及。而我们从甲骨文中得知:武丁的武功非常显赫,他出兵征服了西北的土方、鬼方、羌方等游牧部落以及江汉地区的荆楚,江淮一带的群舒,还经常与东方的夷方作战。这时商朝的疆域西起甘肃、东到海滨、北及大漠、南逾江汉,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文明大国。《诗经•商颂•玄鸟》是殷商后裔祭祀武丁的颂歌。诗中说:
  “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王孙子。
  武王孙子,武丁靡不胜。
  龙旗十乘,大糦(音西)是承。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
  (商的先君,承受天命而不懈怠,天命永远落在成汤的子孙身上。
  成汤的子孙,武丁战无不胜。
  他率领十辆插着龙旗的车,用酒食来祭祀祖先。
  商的国土幅员千里,百姓安居乐业,
  还要开拓疆土远至四海。
  四海的诸侯前来朝贡,络绎不绝,好不风光。)
  总之,商朝五百年,盛衰交替,发展呈曲线形,主要是上了三个台阶。成汤灭夏,是创业时期,商王朝从此诞生,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逐渐发展起来。盘庚迁殷是稳定时期,从此国力有了飞速的发展。武丁是鼎盛时期,奠定了多民族国家的基础。但盛极而衰,也是一切旧王朝的共同规律。在武丁的强盛中,同时也孕育着衰败的因素。在武丁以后的大约一百五十年中,经过了六代八王,商朝便由衰败而终于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