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王官方网:[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学习名校新课程改革的经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6:29:04
           学习名校新课程改革的经验

   前不久,参加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在成都举办的高中学校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暨研讨会,听了四位专家的报告,分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九三学社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刘坚的《高中新课程:重大机遇与严峻挑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特聘研究员,原海南省教研培训院院长蒋敦杰的《校长与新课程》,西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杨晓云的《高中新课程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深圳中学副校长赵立的《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听后感到收获很大,本想及时整理,但由于省教育厅2010年基础教育工作例会在我市召开,有大量的准备工作要做,然后就是春节,一直没有整理。这两天,抽了点时间,进行了粗约整理,也没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先放在这里,以后有时间再予以完善。
    一、关于新课程的历程(刘坚)
    从2001年开始,大约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2001-2002年,激动兴奋期;2002-2003年,困惑、苦恼期;2003-2005年,论争、反思期;2005-2009年,相持、徘徊期;2010起,走向成熟。
    二、对新课程的评论(刘坚)
   是三十年来整个教育领域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是建国以来我国教育领域改革力度最大、影响力最为深远的一场变革;是我国近现代历史上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新中国成立恢复正常教育秩序相提并论的三大教育事件。《中国新教育风暴》作者王宏甲认为是“中国当前正在进行有史以来第三次重大教育转型”。
    三、新课程对校长意味着什么(蒋敦杰)
   一是尊重规律。新课程赋予了学校的课程设置等权利,也赋予了校长课程领导的责任。在学校,课程责任和教育者的生命主体是融为一体的。改革课程,就是改变自我,改变老师的职业生涯,就是教师的自我完善。新课程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教师荣也课程,辱也课程。

   二是角色转型。走近新课程,校长要从“课程一统不能管,分数至上不去管,用进废退不能管”的教师困扰中走出来,实现职业能力与服务能力的有效结合。要成为预见者和设计者,吃透两头,预见问题,组织团队。为此,要规划学校课程,达到保证共同基础上的,有特色、有选择的。依据国家课程计划、指向学校办学宗旨,与学校资源和传统优势向对接。要成为组织者和激励者,整合资源,组织团队,重建制度。要组建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课程团队,鼓励教师、学生和家长参与;校长要致力于将课程制度转化为学校常态的教学秩序。要成为指导者和服务者,增进服务,抓好

   三是改变思维。从正面思维看待改革,欢迎而不拒绝改革;从正面思维看待经验,超越而不固守经验;从正面思维看待过程,耐心而不急于求成;从正面思维寻求连接,架桥而不拒绝过渡;正面思维是改革者的思维、幸福者的思维、成功者的思维。
    四、深圳中学的主要做法(赵立)
   在课程设置上,一是实行学段制,按照学段组织模块教学,每学年4个学段,每学段10周,其中9周上课,1周考试,使学段成为模块教学安排的基本单位。二是高质量开齐国家课程,高一年级以必修课程为主,高二年级以选修课程为主,高三年级以提供高考课程为主,学生根据自己升学方向选定复习课程。三是创造性开设校本课程,包括高水平培训类荣誉课程、生涯规划及团队辅导类课程、人文科技类讲座课程、学生活动类课程、升学辅导类课程等。四是通过科目对开、连堂排课减少并学科目。
   在教学模式上,一是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依赖网络支持全员参与过程评价。学生学段学业成绩由考勤(10%)、课堂表现(10%)、作业测验(20%)和学校考试(60%)四个部分组成。任课老师课后在网是记录学生考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加强了学习贯彻管理。导师可查询自己学生(25人)的表现,同时记录学生参加学校活动的情况,与学生个别谈话要点、学段末写出评语。二是尝试终结性考试形式的探索。三是在作业评价中,允许学生补考、重考和免修。
   在学生管理上,一是从行政班主任管理向辅导员、导师和任课教师的“全员教育加分层管理”模式过渡。二是建立新型学生组织,搭建学生自主发展平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单元制、学长团、学生社团联盟等。将一个年级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分设教师和学生单元长,配备导师。单元建设的内容包括单元集会、打造单元共同体、建设单元文化等。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标志性颜色和旗帜,设置单元节。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上,积极探索建立参与·分享等双方积极互动的培训模式。学校按照课程资源和教师教学风格等建立教师专业工作室。变年级办公为学科办公,包括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校本论坛、专题讨论、专业会谈、协作教学、经验交流、专家指导等。
   五、西北大学附属中学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上的做法(杨晓云)
   一是开展评价。以学生活动为载体,立足发展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整合学校八大系列活动(系列主题班会、魅力科技节、活力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家庭教育、国际互访交流、定向结对子、青春校园文化、运动与健康、社会实践创新),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维度的对接,使学生在活动在快乐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存在,在评价中健康成长。在评价中,把过程评价与阶段评价结合,体现发展性原则;把自评、互评与小组评价相结合,体现科学性原则。在呈现方式上,主要是等级与综合评语。同时,通过定期评价、公示制度、诚信保障、申诉制度等,保障评价的实施。
   二是研究发展。以课题为理论基础,探索综合素质评价。学校申报了省级课题《综合素质评价与学生全面发展关系研究》。
   三是引领发展。以成长导师制度为保障,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在落实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责任中,尝试成长导师制度;在提升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效能中,逐步拓宽和明晰导师的工作职责和内容;在提高综合素质评价整体水平中,探索导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四是反映发展。以学生成长记录袋为依据,夯实综合素质评价。依据6个维度设计目录,包括个性介绍、成长历程记录、参与活动过程、自我反思、家长寄语、教师评语等。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主要是成立组织机构、进行校本培训(成长的记录、评价的依据)、明确相关问题、确定具体要求(总体、数量、质量、种类、个性等)、指导学生制作、展示交流互学、反思总结提高(材料要典型,理由要充分,师长要激励,自我要反思,素材要全面,形式要多样,积累要连续,学业要体现)。学生成长记录袋记录了学生在新课改中的历程,是高中三年的“标志性成果”;回顾学生自己的成长经历、成长历程,增进相互了解与交流,起到了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相互启发的作用;也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依据。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学习名校新课程改革的经验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需要什么样的校长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对 学校教职工大会的几点期盼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学校管理杂谈之二六五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如何消除教师的“对立”情绪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被漠视的“常规”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教师要有自己的精神支柱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校长要找准工作的着力点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错误的也必须执行吗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如何消除教师的“对立”情绪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校长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我对教研工作的看法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温家宝总理是如何关心教育的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这样的现场还用准备吗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仅有热情仅处顺境是不够的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校长如何对待“唱反调”的教职工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我这样处理教师的“集体上访”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普通话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零距离”沟通与沃尔玛的成功之道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帮助青年教师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老师如何面对学生的埋怨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给学生一个把握幸福的能力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如何为优秀教师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