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庭关系树状图:[转载]新课程有效备课行动策略(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0:45:32
原文地址:新课程有效备课行动策略(二)作者:宝鸡有效教学

新课程有效备课行动策略(二)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韩立福

 

行动2:备课程—开发有效课程资源策略

备课程,就是有效地进行课程资源整合。首先是筛选与选择有效课程资源,继而开发与研究课程资源,最后优化和设计课程资源。把优化的课程资源合理地整合到教学设计中,通过合理整合,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一、“备目标”。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学科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技能转变到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目标轨道上来。一是研读《课程标准》,理解和应用《课程标准》,教师在教学准备及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其基本精神;二是教师必须深入研究课程,熟悉教学内容,理清教学思路,弄清楚本次教学让学生“学会什么?”三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时目标话语要精确、明白、清楚、简洁;四是教师要防止模式化或程式化。

二、“备内容”。新课程教材为教师留有较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等待教师去开拓、丰富、完善、创新。所以,新课程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个性特长,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综合性、研究性学习。一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来研究教材、整合课程、优化内容;二是以解决学生问题为核心确定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找到教学关键。

三、“备意义”。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教师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开发课程、建构新的课程意义是教师的责任与义务。所以,新课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深刻挖掘课程内涵,品味和体会课程的涵义,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思考,充分地解读课程的原始意义,提炼出自己的见解,升华为自己的意义。一是教师要学会研究课程本意,要明白课程的涵义;二是教师要学会分析与评价课程意义;三是教师要学会提炼与升华意义。在上述基础上,教师要进行系统思考,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与分析,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提出自己的见解,生成自己的意义,回答“我想说……”、“我认为……”。明确我要在这堂课向学生传递什么样的意义,引导学生建构什么样的意义。

四、“备教具” 。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来看,教具准备也是属于课程开发范畴。教具准备的目的,是更好地辅助教学,将更好呈现教学内容,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既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与技能,又使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一是建构“多元辅助教学”理念。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需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教学道具,教学需要什么教具,就应该设计什么教具;二是提高针对性和适切性;根据教学情境创设的需要,具体设计教学道具。不论是什么样的教学准备,都要做到适度、使用、适用,“该用啥时,就用啥”。

五、“备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教师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在全面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在教材特征、知识结构、技能要求等方面进行深刻分析。综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意义、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进行再次挖掘与发现。对文本内容的教学提出科学性分析,针对学生学习需要,具体设计出指导性意见。

行动3:备情境—搭建有效学习平台策略

营造教学情境是实施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的有效平台和环境。新课程教师要必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自由、安全、人文的教学情境,才能提高教学效益。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教学对象来选择和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通过创设不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苦学”变成“乐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益。

一、创设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创设与教学目的内容、学生认知结构有关的事物,以激起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进入思维、探究的理想状态。教师要通过创设比较性问题情境、设过程性问题情境、思维性问题情境、兴趣性问题情境、经验性问题情境等,创设各种新颖的、灵活的、巧妙的、有趣的、针对性强的问题情境,并要逐步地提高创设问题情境的层次,不断吸引和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思维情境。创设思维情境是指教师创设能够激起学生思维“高峰”的条件与机会,以激起学生思维的高度兴奋,激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开放性、多向性、流畅性、灵活性与独创性,目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个最佳的灵感状态或准灵感状态,期待“奇迹”的发生,以便探寻课堂教学的高潮。创设发散性思维情境、逆向思维情境、直觉思维情境、批判思维情境、想象思维情境等,激活学生思维火花。

三、创设活动情境创设活动情境,主要通过以故事创设情境、以游戏表演创设情境、以音乐创设情境、以角色创设情境、以演示创设情境、以多感官参与创设情境等活动创设情境,理解现实内涵,增强学生学习欲望,提高学习乐趣

四、备媒体情境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为学校教育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拓展和丰富了课程资源,提供和创设了声情并茂、静动结合、影像图片等可视性强的教学情景。为学生自主学习拓宽了平台。最关键是掌握一个“度”,也就是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度”。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根据学科内容、课程特点、教学环境等因素,创设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备环境情境教学环境是指教师、学生、课程、教学为主要要素构成的教学系统及其运用的时空环境。一是要充分考虑面向全体,开发有利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教学情境;二是要根据课程特点、课堂类型、教学内容等,开发有利于开展教学组织活动的图片、挂图等演示情境;三是设计多元化的桌椅摆放情境,根据文本内容和学生学习需要,安排与设计学生座位,创设比较理想的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