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魂之刃gt战队lfj:埃及事件的思考与警示 【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1:15:10

埃及事件的思考与警示

[11727] (2011-02-18)

 

fieldset {width: 306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align: center;}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重要事件愈是能够显示出其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全球化的视野观察与分析正在发生的埃及事件及其影响,国际社会值得认真思考埃及事件带来的警示,妥善应对埃及事件可能带来的变化。

  埃及事件改变了中东地区乃至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巴勒斯坦与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难以遏制。冲突的原因复杂而广泛,其宗教根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对圣经中的人物和事件的不同的理解与解释。几十年里发生的五次中东战争让双方逐渐明白,战争并不是保证双方生存和安全的最好的方式。在美国和埃及的参与下,巴以双方终于走向谈判桌,和平曙光开始显现。但是,在中东地区,阿拉伯民族主义意识根深蒂固,人民性格偏执强悍,激进的原教旨主义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随着激进的哈马斯组织接手巴勒斯坦政府权力,巴以和谈一波三折。和谈“路线图”能否实现,结果难料,不容乐观。

  几十年来,在阿拉伯世界前线国家与以色列的正面冲突中,埃及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中东第一大国的实力地位,所担当的领头羊角色举足轻重。在巴以和谈进程中所发挥的平衡器作用更是不可或缺。穆巴拉克下台以后,与哈马斯组织相似的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如果在今年九月的大选中获胜上台执政,巴以和谈的形势将更加扑朔迷离,前景暗淡。甚至阿以对立也可能再生事端,纠缠不休而重蹈覆辙。如果出现这样的局面,国际社会将不会有任何赢家。

  埃及事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令人担忧

  众所周知,中东地区的石油供应是世界经济的生命线。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更是世界贸易的动脉与咽喉,通过运河的航运吨位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90%以上。埃及动荡加深了人们对世界经济复苏前景的担忧。法国农业信贷银行2月份数据显示,动荡期间埃及每天的经济损失超过3.2亿美元。其中由于百万游客离境,旅游损失已经超过10亿美元。预计今年埃及经济增长将由5.3%降至3.7%。

  可以预见,即使穆巴拉克已经下台,由于不同的利益诉求难以协调以及缺少稳定有效的政府管理,过渡时期的埃及仍将继续面临社会动荡和经济衰退的风险。在全球经济复苏过度消耗和过分依赖石油能源的条件下,地缘经济结构的平衡是很脆弱的。今后的日子里,如果不能保证苏伊士运河航道长期、稳定、安全地运行,面对全球能源短缺、原油价格不可预测地持续上涨带来的灾难,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

  审时度势,改革和完善国家治理方式。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埃及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长期以来埃及经济发展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官员贪腐成风;人民贫困绝望;社会矛盾尖锐。的确,埃及事件的发生并非一日之寒。然而,长期极权专制的国家治理方式,才是导致埃及动荡的致命伤。

  1981年,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刺杀了埃及前总统萨达特。穆巴拉克临危继任。其后若干年间,穆巴拉克曾经获得埃及民众广泛的拥戴与支持。笔者1983年11月首次逗留埃及期间,在与埃及民众的交往中,很容易感受到民众对穆巴拉克的信任与期待。1993年6月笔者第二次到埃及,埃及的发展与变化令人印象深刻。然而,1999年7月笔者第三次到埃及,在与埃及民众交谈时,则多次听到人们对政府以及穆巴拉克的抱怨和不满。公平地说,穆巴拉克执政的前十年、甚至更长一些的时间里,多数民众情绪稳定,并没有公开出现要改朝换代、赶走穆巴拉克的强烈要求。到过和了解埃及的人们可以看到,埃及的变化和发展是有目共睹的。2009年埃及GDP为1621.4亿美元,世界排名第49位。8500万人口的埃及曾经有过一个中东大国的辉煌。毫无疑问,与埃及人均日收入2至3美元相比,执政三十年,穆氏家族的财产居然高达500亿—700亿美元(即使缩小十倍也是令人震惊的),埃及民众的愤怒感受怎么想象都不过分。其必然导致的后果不言自明。

  不可否认,随着动荡的加剧,穆巴拉克最后一刻被迫做出的选择无疑是明智的,尽管不太体面。它毕竟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和社会分裂的局面。

  埃及事件的警示

  世界是变化的。当今世界,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而艰难的挑战史无前例。人民的诉求此起彼伏。历史的演变从来没有任何天经地义、与生俱来、不能改变的规则和教义。

  三十年不变的集权力于一身的极权人物,三十年不变的专制的国家治理方式,最终迫使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街头,用一种非常规的、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诉求,实现了国家权力的转换。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埃及人民的表现也许不是完美的,甚至有悖于某些既定的法律和程序。但是,在改变历史的紧要关头,人民的意志应该得到尊重。

  国家治理的方式和领袖人物的表演必须适应人类共有的求生向上、求新向美、求变向好的正常本性的要求。任何政治制度和政治人物都不是无可挑剔的。即使是比较好的制度和比较优秀的人物,也要能够面对和接受人民对国家状况和执政群体产生的“审美疲劳”的挑战,这应该成为“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基本要求。

  在全球化时代,普遍的民主化意识与广泛的信息化运用,让世界发生着目眩的变化。任何执政者都需要与时俱进,适时地改革与完善国家治理制度,推行民主、顺应民意、改善民生,才能不为人民所抛弃。

  童晓谷 《联合早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