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剑 昆仑镜:庄子的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23:27:10

庄子的智慧

    学习庄子思想,必须要像佛学里的"上下双回向"一样,先往上超升,摆脱物质欲望、世间名利、价值观念的束缚;然后往下回到现实生活,在各种处境中怡然自得。如果只知上回向,看到世间的烦恼与痛苦就避之惟恐不及,那就无异于消极的遁世主义,终身隐居山上,当然也不必留下任何著作了。
  庄子的可贵,在于他能向上也能向下,言行表现与人无争也无怨,内心却不受任何拘限,可以随遇而安。在西方可以找到类似的例子。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非常推崇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B.Spinoza,1632-1677),说他"生活简朴,思想高贵"。斯宾诺莎成名之后,德国海德堡大学致函聘请他担任讲座教授,他想了一会儿,说:"我现在的生活已经不错了,为什么要改变它呢?"委婉拒绝了邀请。
  《秋水》篇在说明"物无贵贱"之后,进而指出,万物不是真的没有贵贱之分,而是要依时机而定,这在人间特别明显。譬如:"尧与舜因为禅让而传承帝位,燕王哙与子之却因为禅让而导致亡国;商汤、周武王靠争夺而称王,楚国白公却因争夺而死亡。由此看来,争夺与禅让的礼制,尧与桀的所为,是贵是贱要靠时机,不可一成不变。"世间的情况确实如此,不能变通无异于自绝生路。判断如何变通,则需要丰富的知识,再加上超然的觉悟,不然即使知道该怎么做,也未必做得到。
  再进一步观察万物,会发现一物之"贵贱"要依"器用、技能、本性"而定。譬如:"栋梁可以冲撞城门,却不可以堵塞小洞,这是因为器用不同。""骐骥骅骝这样的良马可以一日奔驰千里,但是捕捉老鼠的本事不如野猫与黄鼠狼,这是因为技能不同。""猫头鹰晚上能抓跳蚤,看清毫毛,但是大白天张着眼睛也看不到山丘,这是因为本性不同。"
  这段话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上,也有一些启发。譬如,我们可以调整上述三个条件的顺序,在培养青少年时,先考虑:一、他天生的"本性"适合从事何种专业的学习?二、他习得的"技能"可以在什么行业得到发挥的机会?三、他具备的"器用"可以在什么地方施展开来?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但问题在于,先须了解自己的才是什么,而且这种才可以用在何处。所以说,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比找到一个别人羡慕的工作更为重要。
    海若回答河伯的一系列提问,其中也谈到了"道有什么可贵的呢"这个问题。这等于直指核心,要庄子掀开道家的底牌了。这无异于在问:既然万物没有贵贱之分,人间的作为也没有客观的标准,那么我们一般人学不学道家,或者懂不懂"道",又有什么差别呢?
    答案是:"了解道的人,必须通达条理;通达条理的人,必定明白权宜;明白权宜的人,不会因为外物而伤害自己。保存至高天赋的人,火不能烧伤他,水不能淹没他,严寒酷暑不能损伤他,飞禽走兽不能侵害他。这不是说他敢于接近这些东西,而是说他能够明察安危,善处祸福,谨慎进退,因此什么也不能伤害他。"
  结论是:"自然存于内心,人为表现在外,天赋就要立于自然之中。了解人的行动是本于自然而处于天赋之中,就可以在进退时屈伸自如,回归根本而体悟源头了。"
  因此,从"太仓稊米"的比喻,到"物无贵贱"的观点,并不是要我们消极无为或者放弃职责,而是希望我们要有开放的胸怀,不要心存偏见,执着于特定的观念,妄加分辨大小与贵贱,因而为自己也为别人带来困扰与痛苦。

  《庄子秋水》赏析
    道家文化与哲学是中华文化传统最深邃博大的根源之一,以它的崇尚自然的精神风骨、包罗万象的广阔胸怀而成为中华文化立足于世界的坚实基础。而在源远流长的道家文化与哲学的历史发展中,庄子的思想可称得上是道家思想之正脉,并且庄子之文亦以雄奇奔放、绚丽多姿的特色而被视为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奇葩。庄子的思想被辑录成书,即为今天所见到的《庄子》。《庄子》一书其体例有三部分,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内篇、外篇和杂篇。三大部分之间的关系,如果借用佛学用语,内篇相当于正法,也就是庄子自己的心法,由此直接能窥见庄子本人的真实面目;外篇则相当于像法,是离庄子比较近的弟子所为,由于有的弟子曾得庄子亲传,故即使不能完全得庄学之妙,亦不远也;而杂篇乃庄子的后学所作,相当于末法,离庄学之真义已远,然其有旁通其余各家思想之功,亦不可废也。就境界而言,内篇最得道学真谛,得其精髓可入道德经的境界;外篇乃就内篇之精义铺衍而成--其实庄子一书可以整个被理解为对老子的解说--可视为内篇之辅佐;杂篇则以庄学摄其余诸家之学,且通于各家学问之中,不妨称为庄学与其他学问之间的交叉学科。内篇为君,外篇为臣,杂篇则为佐使,相辅相成,混成一体。
    内篇之义高矣,故不易说之;杂篇之义已远矣,故不可说之;外篇正处于有意无意之间,正当发其本意以归于内篇,辨其真假以使统杂篇也,故我不自量力,择外篇一文而说之。
    外篇文亦多矣,择何而言之乎?曰《秋水》也。为何如此?因为此篇最得庄子汪洋恣肆而行云流水之妙。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岸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于己”。
    文章一开篇,直契入题,引众人开始进入文章自身的世界之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时值秋季,雨水连绵,乃逐渐成势,由文本身而看,“川”当为支流,而“河”就是干流了,河水由支流而渐渐汇集到干流之中,互相增益,于是乎终于达到了“径流之大,两岸之间,不辨牛马”的浩大场景,这就难怪“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于己”了。应该说河伯的心态也是人之常情,试想,如果我们忽然间也拥有了一大笔财富,谁又不会象河伯一样沾沾自喜呢?什么叫“自满“?这就叫自满,自以为满,可怜(也可以说幸运)河伯不知道后面将有一个多么广阔的世界展现在他面前!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见大海无边无垠,水天一色,海天相接,乃望洋兴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则见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足以论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至道者,束于教也“
    等到河伯顺流而到达大海之后,见到了大海的辽阔景象,才明白先前自己的自满是多么可笑--不过,河伯的可贵之处在于:当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能够及时自我反省,于是就有了下面一段自我批评的话“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意思大约是说:俗话说,自己知道一点东西就自以为了不起,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唉,这难道不是在说我吗?看来河伯在海神面前很不好意思,于是就对海神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则见笑于大方之家”。“大方之家”,就是广大广阔的大海,佛学有时也称佛为大方广佛,极言其广大无边也。海神你老人家千万别和我计较,我看到你如此广阔才知道自己以前的想法太可笑了,可让你老人家见笑了。海神闻听之下,就顺承着河伯的意思并启发他逐步超越自己的局限“井蛙不足以论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至道者,束于教也“。三句话意思相近而强调的重点有别,井蛙之所以不足以论海,那是受空间的限制;夏虫之所以不可以语冰,那是受时间的限制;而曲士之所以不可以语至道,那是受自己的限制,偏见太深而不能接受相反还排斥最高的真理。总之,人因为受到各种限制或束缚而无法听闻大道,乃至于即使有机会听闻大道也加以排斥,岂不闻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之语?一个人如果自己的偏见太深,你和他讲道理,白费口舌,甚至还有可能遭到嘲笑乃至痛骂,所以就连圣人也只能“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唉,难啊,难啊。你看,河伯作了自我批评,还是被海神骂了个一无是处。不过海神绝对是个很好的教育家,你不是自满吗,那我先打打你的嚣张气焰,狠狠的贬你一顿,等到你自己贡高我慢的坏毛病消除了,再告诉你真理,于是,下面海神话锋一转,说道“今尔出于江河,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行,你能知错就改,孺子可教。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承认自己的渺小正是开始超越局限,走向伟大的开始,看来我还是可以给你讲一讲大道理的。海神接下来讲的什么大道理呢?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止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大海是天下万水之源,之归宿,虽然万川归之,并不见海水溢出,虽然尾闾不断倾泻,也不见海水干涸,四季或旱涝的变化也对大海没有影响,为什么如此?很简单,因为海的容量太巨大了。各位看到这里也许要问:刚说了河伯自满,海神怎么又重蹈覆辙,在这里自吹自擂?借用包老三之言曰:非也非也。因为这几句话只是一个引子,后面紧跟着的一句话表明海神有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自我认识“而吾未尝以此自多也”,我从来就没有觉得自己这样有多么了不起,因为我深深知道“我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罍空之在大泽乎?中国之在四海,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罍空”,小酒杯那么大一点空,一小汪汪水而已。我,大海在天地之间简直太渺小了。
    大海如此谦虚,我们更不可骄傲。现代科学所认识的东西和茫茫的宇宙相比,也只是沧海一粟而已,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只能称为管窥蠡测。现在自然科学所研究的宇宙范围从层次上可分为渺观,微观,宏观,宇观和胀观几个层次,它们之间分别以夸克、布朗运动的颗粒、行星和总星系为界,分别属于粒子物理学、量子力学、经典科学、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研究的范围,当然,渺观之下还有无数更微小的层次,胀观之上还有无数更高的层次存在。也许大家对介观(介于微观和宏观之间的层次)比较熟悉,因为这个层次正是目前最前沿的纳米技术所在的领域,所谓纳米技术,从技术层面看,就是操纵单个分子或原子的技术。一纳米有多大呢?我们知道,我们在中学学的参与化学反应的最基本的微粒--分子是很小的,分子就是纳米级的粒子。经过简单的计算,就知道,分子:乒乓球=乒乓球:地球。而原子的大小只有10-10m,是分子的十分之一,基本粒子更小,只有< 10-15m,至于夸克、轻子则只有< 10-18m了。但还有比这更小的,超微观层次是指小于普朗克尺度的范围。所谓普朗克尺度,就是在普朗克空间:10-35m,和普朗克时间:10-43s之下的范围。目前自然科学的视野从空间上看,最大范围与最小范围相差达到1061 倍,从时间上看,最长与最短相差达到1060倍。两个数目初看起来是很大的。说到大数目,我们可能有些情况下对下面几种情况下的数目感到无法计算,比如一场大雪中落下的雪花数,一场暴雨中下来的雨点数,全世界森林中的树木上所有的叶子数,海洋中的水滴数等等,这些数目太巨大了,谁能计算得出来?只好用“不计其数”来形容了。但是所有这些数目都远远比不上总星系中的原子数,而后者只不过1081-85而已。
    上面说的是空间的大小,下面说说时间的长短.佛学中经常说一刹那,那么,一刹那究竟有多短暂呢?很简单,在印度哲学中,“刹那”是这么计算出来的:一昼夜=30须臾,1须臾=30腊缚,1腊缚=60怛刹那,1怛刹那=120刹那,所以1刹那=0.013秒,并不是很短暂。佛学言壮士疾弹指经65刹那,而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的一首词中有“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一语,说时间过的很快,应该也源于此。当然这是向短处说,如果向长处说,则我们都知道佛学中有一个表示时间久远的单位“劫”。它有多长呢?我们看一看它的意思,很容易算出来:从人寿10岁开始,每100年增长1岁,直到84000岁,再反过来减少到10岁,如此一增一减为一小劫,20小劫为一中劫,4中劫成、住、坏、空为一大劫,一大劫之中整个大千世界历一成毁,经历一个大的周期。如此算来,一大劫大约为1343840000年。这只是一般的劫,象一些特殊的劫更为长久,比如佛经上说:用一件极为轻软的天衣,每隔三年拂拭一个方广一里乃至四十里的磐石一次,直到将其消尽,为一小劫;每隔梵天中的三年拂拭一次方广八十里的磐石一次,直到将其消尽,为一中劫;每隔净居天中的三年拂拭一次方广八百里的磐石一次,直到将其消尽,为一大劫。时间太久远了.
    至于说到咱们中国传统文化,大家应该都知道“沧海桑田”的典故,说的是仙女麻姑自成仙以来,已经三次看到沧海变成桑田了。佛经中云仙人寿命可达千万岁,然也。不过麻姑如果碰到下面这几位神仙,那简直就年龄太小了。据《东坡志林》记载“尝有三老人遇,问其年。一曰:沧海变桑田时,我下一筹。尔来我筹已满十间屋。一曰:吾与盘古有旧”。这两位神仙的年龄真是久远久远矣。“筹”,简单说就是小木棍,沧海桑田一变迁以一个小木棍来记录,这种小木棍那位老神仙已经堆满十间屋了,你说他老人家有多大吧。另一位也不简单,盘古何人也?开天辟地者也,“吾与盘古有旧”,那还不与天地同寿?从空间的大小来看,刚才说到“大千世界”,也是来源于佛经,其意思是这样的:四大部洲构成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中含有10亿个小世界。我们地球人居住在其中一个部洲里面,而宇宙中有无量大千世界。其实根据现代科学的计算,地球在太阳系中就好像一个沙粒在操场之中一样,太阳系在银河系中又好像沙粒在操场,银河系在总星系亦然,而总星系在宇宙中连沙子也不是,而是无穷小。所以,海神说自己在天地之中很是渺小,并不是谦虚,而是实事求是的说法啊。
    河伯听了这番道理,深觉言之有理,乃把自己的体会给海神说出来,以求得到海神的首肯“然则我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北海若说,你看,我刚表扬了你,怎么你又迷糊了呢?“否”,你这样说那就不对喽。大理我给你讲了,但尚未与你语至理啊。“何以知毫末足以定至细之倪?何以知天地足以穷至大之域?”你以为原子就是小之极至吗?你认为总星系就是最大的了?唉,刚才我真和你白说了,你刚从一个陷阱里跳出来又进入了另一个陷阱,什么时候是个头呢?须知天外有天,总星系之外还有总星系,原子之下还有原子,从更高的层次来看,总星系就好象是原子那么渺小,而从极微小的层次看,原子就好象是总星系那么浩瀚。你得连天地的境界都超越过去,达到道的境界才行。什么是道?道非大非小,非善非恶,非常非变,非正非奇,非外非内,超越一切,含摄一切,贯通一切,乃全,乃备,乃妙。领悟了如此妙道,方始明白:宇宙间一切事物皆本来完备具足大道一切真体妙用。伟大的天地固然美妙,难道世间的一草一木不是同样美妙的吗?“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万物皆备于我”,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是实理具备,随在各足。犹如王阳明所说的:孔子、尧、舜,圣人、凡人,犹如金子,虽然分量不一样,但如果都经过提纯,成为足金、赤金,其纯度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所谓个个圆成是也。整个宇宙中的一切,从极大的天地到极小的原子,都互相含摄,互相具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互相之间缘起无尽,圆融无碍,宇宙中一切的一切都是美妙之极的,故禅宗先师才说“翠竹黄花,无非妙道;担柴挑水,皆是菩提”,我佛如来亦言“烦恼即菩提”。禅宗至高无上的法门是不断烦恼,不求解脱,因为烦恼即菩提,本来无缚,今亦无脱。出家出家,何谓出家?出家的真义就是“没有烦恼”,随缘任运,无处不是极乐。
    可见,< 秋水篇> 沿着河→海→天地最后一直到达道的境界的思路将我们引入一个越来越广阔、越来越美妙的境界之中,读此妙文,悟此妙道,千载之下,吾心通于庄子之心,乃至通于无量众生之心,通于宇宙万事万物,可得大自在矣.
庄子生平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蒙(一说是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另一说是今安徽蒙城县)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庄子事迹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他做过蒙城漆园(在今县城涡河北岸的漆园故址)吏的小官,但不久辞去。他布衣草鞋,糁汤野菜,安居陋巷著书。生活难以维持时,曾向监河侯借过粮食。楚威王闻境内庄周是有学识而贤德的人,就遣使备千金厚礼前来漆园(蒙城),请庄子为楚国宰相。使者言明楚王许以为相的旨意后,庄子笑谓楚使说:“千金可算是重礼了,相位可谓尊贵至上。可是,你没见祭祀时的牛吗?人们把牛喂养肥了,祭祀时披红挂彩,还不是牵到太庙杀了作祭品?我宁愿在淡泊无为中度日,不去做牺牛”庄子在谈笑中“喻牛辞相”,终未为楚国宰相。 
    战国初年,诸侯兵戎相见,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 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学术流派竞相而起,形成了他独特的哲学体系和思想畔,相距仅百里,故又称他们的学术思想为“老庄涡河之学”。 
    庄子晚年常垂钓于濮水(今城南芡河)、涡水,游于濠梁(今安徽凤阳临淮城西南)观鱼,与鱼鸟共乐,甘于清静闲居的生活。唐天宝元年(742年),玄宗皇帝颁布沼书,赐号庄子为“南华真人”,称其书曰《南华真经》。
后世评论(来自网友)
(1)诗的婉约、哲的彻悟尽现于庄子 
    庄子的思想在当时勿庸置疑带着些许反动色彩(此乃笔者浅见,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批评指正),例如“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太尖锐、太深刻、太恣意,亦因此不被各路诸侯所采纳,尚幸他一不求位高权重,二不求锦衣玉食,于是乎依旧做他的漆园吏,依旧著他的《逍遥游》,依旧藏身于陋巷之中,咀嚼着那口饿不着撑不死的俸禄。庄周不若孟柯斗志昂扬地游说诸侯逞尽辩才,“他只在僻处自说”(朱熹答问是云)一径任满腹经纶跃然纸上,任才华横溢细水长流。 
    历史之流宛如滔滔江水,颇有一泻千里、永不回头之势。奴隶制的西周绝迹于诸侯割据的滚滚烟尘,继之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尔虞我诈、混战厮杀——大一统前的四分五裂是这方广阔而灵秀的土地在重生前最后的阵痛! 
    庄周并不是在这场撕心裂肺的阵痛中唯一挣扎的人,他能够在最终潇洒地淡出而不是狼狈地逃遁是我最初对他产生兴趣的原因之一。他曾用一只环来比喻社会,说人世间的一切冲突搏杀、你死我活、血溅泪洒皆在环上进行;环上的任何一点都可能成为斗争双方的立场;如你不想有危险,就只能悬浮在圆环的空虚处,环上的是非,你不必参与——对事物的演化,既不应去推动,也不应去抵制,最好是顺其自然。当时觉得这样的观点太消极、太圆滑,不像大丈夫所言。看过“文景之治”,才发现:对于没有太过丰厚物质积累的社会而言,无为而治似乎存在得更为合理。 
    有时觉得庄周难免是有些自相矛盾的。他一生渺看世事若过眼云烟,又时而对世情冷暖出言批驳,词锋锐利毫不姑息。庄周一次见梁惠王时身着麻布长袍,襟上补疤,提脚跨上阶陛时,袍带和鞋带都挣断了,惠王问:“庄先生为何如此窝囊?”庄周说:“不是窝囊,贫穷罢了。读书人有抱负没法施展,那才是真窝囊。读书人窝囊,皆因生不逢时,正如鄙人。你看那跳跃在树梢上的长臂猿,让它栖息楠梓樟一类的乔木林,攀缘高枝,往来自如。若斩尽乔木逼它逃入钩棘臭橘一类有刺的灌木丛,行动躲躲闪闪,一身战栗,难道是抽筋断骨了吗?当然不是。处境不妙,无法施展自己的本领而已。现如今,上坐昏君王,下立乱宰相(惠施),有抱负的读书人夹在中间,要不窝囊,谈何容易!” 
    如此这般的措辞,梁惠王自然不敢恭维,这大概也就是才高八斗的庄周为什么捞不到一官半职的原因了。 
    我又觉得庄周难免是有些无辜的。年轻时的才华外溢、不知韬晦竟曾引得知交惠施彻查梁国都城三昼夜搜捕之,只因担忧庄周要抢他相爷的肥差。惠施永远都不会相信——庄周只是基于一份真挚的友情、一腔念旧的热情,才远道赶来的——很久不见,想看看朋友——仅此而已。 
    诸子百家,缘何独独钟情于他呢? 
    也许是因为……他为人够傲,损人够酸,文章够辛辣,文采够光芒。的确,他活得不够四平八稳,活得不够风光煊赫,但是,我要说,他活得够恬淡、够畅然、够舒逸、够内涵、够浪漫。灼人的烈焰是他的内核,绝对的洒脱是他的内在,嶙峋的怪石是他的风骨,碧空的游云是他的情怀! 
    论忠君爱国,他不如屈原——前者尽己之能辅佐怀王,受诽谤遭流放仍与楚国誓同生死——而庄周则譬如一羽散居在山林的野鹤;论劳苦功高,他不如孔子——前者历尽坎坷周游列国,虽真知灼见不为所用仍兢兢业业教书育人——而庄周则恰似  
内心修炼的境界    4700年前,有一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圣王,他在即天子位第19年的时候,做出一项重大决定。此前,他刚刚完成中华民族的第一次整合。像一切成功人士一样,在功成名就之后,他开始思索生命中那些终极问题。这一年,他离开京城,带着他的问题,西行直入崆峒山,去向一位隐者问道。道的本质与残渣  一见面,他就直截了当摆出来意--"敢问至道之精?"
  他想取"至道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而且想"欲官阴阳,以遂群生。"按照我们今天的说法,就是找到一个关键,提纲挈领地实现人类全体的幸福、达成人生的圆满境界。这个人就是轩辕黄帝。今天,每一个华人身上都流淌着他的血液。
  这就是《南华经》即《庄子》,里面所记载的"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故事。
  这位圣贤--广成子--上来就把黄帝这个问题全然否决了。
  广成子对黄帝说:你问的是"物之质"--道的本质;而目的却在于"官阴阳",你想把握的,只是"物之残"--道的残渣。这暴露了提问者自心的悖谬。接着广成子毫不容情地列举了黄帝执政以来的几种"怪现状":"你在当天子的时候,云还没有聚集起来的时候就开始下雨了,树叶还没有完全黄就开始凋落了,日月失去了光彩,田地也荒芜了"。用现在话说,就是黄帝在位的时候,虽然政绩显著,但自然环境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后广成子说到,这都是由于人心的偏狭和欲望的升腾;产生这样的问题,黄帝是有责任的。所以广成子反诘黄帝,"奚足以语至道?"激发黄帝能够有所改变。这就是黄帝问道过程的第一个环节。
  黄帝初次问道,想了解人生的意义以改善人民生活的品质,却受到了广成子的回绝,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黄帝悟道:治身如何长久?
  轩辕黄帝从广成子那里退下来后,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但却是让黄帝最终成其为"黄帝"的一个举动。从最初的问道看,黄帝富有责任感,对天下有很大的担当之心。但当他的提问受到回绝之后,"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复往邀之"。捐天下,就是把天下捐出去了;三个月不问天下大事,把自己屏蔽起来,关闭在一个很狭小的空间里面,睡在很糟糕的白矛草上,离开红尘的喧闹,自己独处。
  这三个月,就是黄帝体道的过程。
  《南华经》的记载,并没有直接讲他悟到了什么,他只讲到一个形式--闭关,黄帝把自己关闭起来,把自己的心门关闭起来,"塞其兑,闭其门";但从他后面再去问广成子的问题,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这三个月的过程中他所发生的变化。
  中国文化,最崇奉"内圣外王",在实际修为养成中,往往是内用"黄老",外施"儒术"--内用道家的思想来"治心",外用儒家的"礼法"来治世。"圣"是体,"王"是用。可以体具而不用,"穷则独善其身";但得其体者必通其用,一旦风云际会,"达则兼济天下"。历史上每逢天下大乱,出来收拾局面的,大多是此类"黄老"之徒;但唯独行不通的,就是执用而迷体。黄帝首次问道,就错在这里。
  黄帝退而体道的过程,则是从外在走向内在。这从他再次提问的内容,可以得到间接的证实。
  《南华经》记载,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也就是黄帝双膝跪着,"膝盖当脚走",来到广成子面前,然后"再拜稽首",非常恭敬,才向广成子请教。
  "稽首"是道教的一个礼节,两手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左手抱住右手。这时候你就会发现,手上出现了一个太极图。左手代表阳、右手代表阴,阴阳合抱,正好是一个太极图。
  黄帝"再拜稽首"之后,向广成子请教的问题发生了变化:"吾闻夫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意思是,听说圣人您已经达到至道了,那么请问,如何使我的生命可以更长久一些?一个治国平天下的圣王,开始转向问生命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大变化。这个变化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中国文化会走一个"内圣外王"的格局?
  广成子一听黄帝问到"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蹶然而起"。一下子就跳起来了。曰:"善哉问乎!"说轩辕黄帝这个问题问的好。"吾语女至道",我来给你讲"至道"是怎么一回事。
  然后广成子就正式开始传道,洋洋洒洒讲了很多话。归纳起来就是一个主题思想--"抱神以静,形将自正"。这就是说,如果你能够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把自己的心归于沉静,那么你的生命状态和你的外在事业以及国家社会都会自动调适到一个自然刚正的状态。然后针对轩辕黄帝开始提问的问题,广成子回答说"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这几句话就是广成子传道给轩辕黄帝的精髓和核心思想。
  天地自有其"道",阴阳本身运行的也很正常,这些都无需你去操心。问题其实都出在你自己身上。如果你能够有效地把握好你自己,守住你自己,"慎汝内,闭汝外",把你自己调试好了,"物将自壮"。 第一重修炼:善待自己,看清自己
  道家在管理学上的一个最高原则就是"无为而治",讲究"道法自然":处于一个无为的状态,让自然赋予的天赋都尽情地发挥。比如说一个组织、一个团队里面,如果能够让每一个人的天赋才能都发挥出来,你不需要管理,这个团队会是最强的团队。不需要去干涉他,只需要把每个人最强的能力发挥出来就行了。
  "无为"和广成子刚才讲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广成子最后对黄帝讲"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这就是他传授给这位伟大圣王的思想。这个思想中,从纯粹心灵内在修炼的角度上讲,我们会发现,"道"带给我们人生的修炼至少有三重境界,能帮助我们达成生命意义上最大的圆满和成功。
  "道"很渺远?商业和"道"会有什么关系?其实我们经常要谈到的一个词,就是"商道"。"道"其实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接触到的一个概念,而不是"塑像",或者一个一个的宗教符号。简单地说,我们把任何一个事情做好了--那种状态,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在"道"中,我们都在"体道"的环节内。企业经营好了,我们会表扬说"经营有道"、"管理有道";能够让所有人富起来,这也是"生财之道";打仗需要有"用兵之道";人际关系也要有"处世之道";喝个茶,还能喝出"茶道"。所以不要把"道"看成很渺远的东西,它就是存在于我们每一个生活细节中的规律。只要我们能够"善用一心",就可以掌握到它。
  广成子用三个境界,揭示了这种人生智慧。对于每一个开创事业的人来讲,这也是最重要的三重修炼。
  第一重是人生意义的修炼。广成子对轩辕黄帝讲的是,你先不要去管外面,你先要"慎内"。当你能够"抱神以静"的时候,你外在的身体自然就正了,身体外面的世界也就正了。他至少在第一层意义上提示了我们,如何善待自己,看清自己。
  现代人对"成功"有极大的误解,尤其是"成功人士",误解很深。一位创造了几十亿财富的浙江企业家,在36岁的时候就走了。他走的时候可能明白了一点:他一直以为的成功并不是人生的成功,只是事业的成功。但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成功其实不是一回事。这位浙江企业家走的时候,最后的心愿也许是--以他所有的财富来换取他的生命多活十年,如果有可能的话。
  对于人生的展开,很少有人经过思考,大都是因循外在的、别人的既有模式去生活,而那不是真实的自己。很多人当他早有能力过有质量的生活时,反而更加没日没夜地熬起来。他们管这叫成功,以为成功就是不停地向外追逐,却不知道人生的成功和事业的成功并不一样。所以很多人到最后才发现,自己得到的只是一身伤痛、一身病苦、甚至众叛亲离。像葛朗台那样拿到这些东西,最后才发现实际上没有任何用处。
  事业的成功,只是人生成功的一个部分;甚至事业只是一个玩具,通过它来证明你自己、修炼你自己而已。可是,我们往往会把这个证明和修炼的手段当作竭尽所有精力、耗费全部生命去追逐的目的。就是在这点上,广成子给了黄帝一个非常大的警示。
  一个人的成功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成为他自己。你注定不能在别人的梦里走自己的路。不是说看了一本书,看了一个人成功的经历,就觉得可以效仿,可以向他来学习,不是这样的。最重要的是,你先要了解自己,找到自己,最后成为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成功。这是心灵的第一重修炼。事业的成功,远非人生的全部。 第二重修炼:修之于身,反求诸己
  最高的第三重修炼,在这里,这个场合是不能讲的。但是至少第二重是可以讨论的。
  第二层次的内心修炼,那就是儒家讲的"反求诸己"、道家讲的"修之于身",一切都是以"修身"为本。我们凡人追求成功都放在外在追逐上,而广成子告诉黄帝、圣王又告诉我们的是,你成功与否来源于你对自己能不能管理得好。先不要想外面如何管理,先想想怎样管理好你自己?这就是"反求诸己"。
  儒道都讲修身。儒家文化核心的一点,就是"修身为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子《道德经》里,对"修身"讲的非常细,而且很具体。"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一直到"修之于乡、修之于邦、修之于国、修之于天下",最后"其德乃普"。修身是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当你改变了自己的时候,你就改变了天下。
  《论语》里面谈到治国、治天下,其中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不然的话,那就是"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所以,历来天下出了大事,皇帝都要下"罪己诏",认为"四方有罪,罪在朕躬",天下的罪,都是我一个人的错。这都是从修身为本开始讲的。这就像广成子讲的那个核心思想 --"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同样是把自己守护好了,万物自然都会调整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观念。
  调节外在,不是根本;重要的是调节内在。像古代说的,"天下之乱,乱在百官;百官之乱,乱在朝廷";而朝廷乱了,肯定是皇帝有问题;皇帝乱在哪儿呢?一定是心乱。所以反过来说,心正则身正;身正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百官正;百官正,则天下正。这些都是循着这一条"修身为本"的路在走,非常强调" 慎守汝身"之后所产生的变化。正是因此,中国道家智慧的第二重修炼里面,强调了方向的问题。
  现在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个公司出了问题,我们首先会想这是下属的问题、合作伙伴的问题,或者领导的问题。就是没人想这是自己的问题。而真正的修身,是从自己开始;自己又从"修心"开始。"修心"自然就"身正",是这样一个路线。所以广成子对黄帝讲,你只要守护好你自己,万物自然就复苏了;管理好你自己,你的团队和你的事业,自然就会欣欣向荣。
  正是秉持了这样一个观念,在广成子传道的过程中,首先讲到了要弄清楚"何为人生的全部",然后就讲到要转个方向"慎重地对待自己"的问题。只有你很慎重地对待你自己,你才能够真正地"以修身为本"。
  身心的修炼,不止在于事业;它包括我们人生的全体,而不是某个局部或片段上的成功。未来的企业家,不仅要做事业上的成功者,还应当是人生的圆满者和大道的体悟者。 
    原文链接:http://www.daonong.com  
空灵的洞察力:当代隐者逍遥思想的雏形
    人需要冷静地审视自己,才会发现自己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一个被社会的无形力量牵着的木偶,所有的紧张和欲求,也是非常的虚幻。要获得和保持这样的洞察力,读《庄子》就可以了,《老子》不用读,其在《庄子》之后,《易经》不用读,乃为占卜之术,《数学原理》不用读,乃是工巧淫技。总之,读《庄子》就可以了。可以读别人的释义,但是千万不要读别人的读后感和评论,多为庸俗之见。    我忽然茫然了,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迷茫,徘徊的生活在我看来也是合理的,那些以为找到自己道路的人,难道不是不过是自我欺骗或者依旧陷入世俗的泥淖之中吗?当说到我生活的主题,我曾经试图反抗我的自卑,挽救过去的失败,但是现在明白,某一方面的失败并不预示别的失败,正如某一方面的成功并不预示别的成功一样。我已经不被成败所困扰了。    我也已经忘记了我的处所,但是还是被事务所缠绕。我不愿意事务缠绕,妨碍精神的自由和逍遥。太多的是非知识妨碍身心,太多的无聊交际扰乱精神。能够遨游于名利之境,但身心不为名利所累所害。难道生活不正应该如此吗?劳形案牍和工巧之事,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呢?已经能够从事简单的工作,但是了解很多技能却没有精通的,不能用于谋生却困扰身心,确实让人感到无奈。所以学艺讲究专一。一个正常人所期待的一切和荣华富贵,是我所期待还是不是我所期待的呢?衣食住行无忧,身心逍遥,探索生命的真相,追求意识的极高境界。这些不正是我的追求吗?所以生活崇尚简朴。    思维的局限难道不是能够不断突破的吗?难道这种发展是有止境的吗?智慧越高,在同一个时刻所能联系的事物,概念不越多?达到的意境不就越高?不就越能得到抽象和高级感性的果实吗?        难道一定要创造才能享受吗?我在社会中所求无多,仿佛一棵洪荒时代生长在原野中的树,得到阳光雨露的滋润,难道不是顺其自然吗?天地是无私的,供养万物万民。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有各种方法,何必要禁锢自己的思维呢?万民劳碌而我独自逍遥,难道这是不可以的吗?只要在我的有生之年保持这样的状态,难道不是完全可能的吗?如果很多人和我一样享受逍遥的境界,难道不是更好吗?好的东西难道是可以一个独占的吗?用文艺和音乐,用功业和异性,用天地的精华,有所取舍地来保持自己地这种状态,难道不是必要的吗?我的言论怎么会扰乱时世呢,社会的规则错综复杂,网络天下,天下熙熙攘攘为利来往,又有多少人真能无所用心呢?    难道外在的东西不是象梦一样在身边流过吗?过去迷误很久,现在顿悟了,那就是顿悟了,难道不是很高兴吗,难道要哀叹浪费的时光吗?难道人生不就在当前的一刻吗?难道人生不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吗?    有些人因为生活完全得到满足而得道,我因为生活中的破缺而得道,这又有什么不同呢?无所成就的生活中安顿身心难道不是很正常的吗?人间悲欢离合,万事万物轮回,不受人的控制,执于外在的得与不得,失与不失,难道不是很迷误吗?一生执著追求名利的人,承受很多的压力和磨练,不是也让我敬佩吗?难道他们的一生不是纯粹的一生吗?    难道一般的渐进的时空观念不是束缚了人的身心吗?难道别人的看法是很重要的吗?难道我的存在不依赖外物吗?难道顺其自然不是最大的道吗?    得道了,也就放松了,好像已经死去了一样,无所牵挂。仰头吐着长气,对于内外都能够游荡而不执著,无论什么样的东西,都能从中吸收精华。我只是担心没有变化,世界的变化是根本,所以我反倒没有担忧了。身心即使是不完备的,又有什么关系呢?精神遨游于六合,适当保持形神的皆备,也就可以了。  读《庄子》悟人生:各适其状    人活在世,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不必去说三道四,乱加指责。有的人以“大明白”人自居,纵评人世、口似悬河。典型语句如下:    其一,对吝啬之人的评议。    “有钱不花,死了白搭!”“人在天堂,钱在银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今朝有酒今朝醉!”“死省苦俭的干么!死了不烂?”......。    其二,对勤奋之人的评议。    “这种人,不干活骨头痒痒!”“费得牛劲,生的牛命!”“整天累的贼死,活着难道就是为了受累吗?”......。    其三,对一些家庭生活得评议。    “有俩臭钱就显摆,真是烟袋锅子煮鸡蛋------搁不开了!”“挺好的闺女嫁给了一个老头,真是的!一朵鲜花插在骷髅上!”“都六十多的老太婆了,整天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老妖精!”......。    “大明白”的此类语言还很多,有时“大明白”们演说激动时,唾液四溅,口似悬河,愤愤人间不平事。    近读《庄子》“齐物论”感慨颇多,其中一段如下:    “人睡在潮湿的地方,腰部就要患病,甚至半身不遂,莫非泥鳅也会这样吗?人呆在树枝上就会惊栗不安,莫非猿猴也会这样吗?这三种动物谁住的最合适呢?”    原文:“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    难道我们人不也是这样吗?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认为比较惬意的状态,并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互相妄加评议,那只是一厢之言,岂不是杞人忧天乎!自以为“大明白”的人,其实不明白。泥鳅有泥鳅的舒适方式,猿猴有猿猴的舒适方式,人有人的舒适方式,方式不同,然而舒适一样。    人嘛,都想舒适,其实各有各的舒适。农民住在林荫遮掩下的小村庄里,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日子,静静地村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炊烟袅袅升起,锅里的饭菜都是自己劳作的收获,农民过的舒适吗?那些大城市的白领们,住高楼,开名车,品佳肴,着雅装,白领们过的舒适吗?舒适不舒适只有自己明白,他人怎能得知?    过日子节俭的人,每逢想到自己的存款就心里美滋滋的,这不是舒适吗?当他要离开人世之时,想到还有一笔钱留给儿孙,就坦然的闭上了眼睛,这不是舒适吗?作为外人有什么理由指责他是吝啬鬼葛朗台呢?    那些花钱大手大脚的人,“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潇潇洒洒、风流倜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他的自我感觉好极了,这不也是舒适吗?有什么理由指责他是“寅吃卯粮”呢?    年轻貌美的姑娘,近似疯狂的爱上了一个年逾花甲的老头,只要不是因为钱和权,有什么可指责的呢?    庄子云:“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人嘛,各适其状,鸟儿焉知鱼之乐哉!焉有错对!   庄子及《庄子》
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史记》的介绍
  《史记》用寥寥几行字介绍了庄子,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攻击孔子的学说,从而辨明老子的主张的。
《庄子》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庄子的品质      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
  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正因为爱的热烈,所以他才恨的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
  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庄子的地位       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是最为适应创造力的需要,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微的部分的。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严峻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而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
  庄子在中国哲学史上既是一位有着鲜明特色的伟大哲学家,又富于诗人的气质。在他的著作中,用生动形象而幽默诡异的寓言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思想,这种寓言的方式使庄子的思想和想象具有着水一般的整体性。
  庄子的文章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之辞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
  庄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浑飞越,想象的奇特丰富,情致的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可以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庄子》寓言
寓 言

【题解】
    “寓言”本是篇首二字,但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寓言,就是寄寓的言论。《庄子》阐述道理和主张,常假托于故事人物,寓言的方法正是《庄子》语言表达上的一大特色。
    全文大体分成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天均者天倪也”,讨论了“寓言”、“重言”和“卮言”,指出宇宙万物从根本上说是齐一的、等同的,辨析事物的各种言论说到底是不符合客观事理的,要么不如忘言,要么随顺而言不留成见,日日变化更新。第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第二部分至“吾且不得及彼乎”,借庄子之口评说孔子不再励志用心,指出再好的言论也不能使人心悦诚服。第三部分至“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写曾参两次作官心情不一样,但都不能做到心无牵挂,所以还是不能摆脱外物的拘系。第四部分至“若之何其有鬼邪”,表述体悟大道的过程,指出这其间最为重要的是忘却死生。第五部分至“强阳者又何以有问乎”,写影外微阴问影子变化不定的故事,指出无所依待才能随心而动。余下为第六部分,写老子对阳子居的批评以及阳子居的悔改,借此说明去除骄矜、容于众人,方才能真正做到修身养性。

【原文】
    寓言十九(1),重言十七(2),卮言日出(3),和以天倪(4)。寓言十九,藉外论之(5)。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之(6),异于己为非之(7)。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8),是为耆艾(9)。年先矣(10),而无经纬本末以期年耆者(11),是非先也。人而无以先人(12),无人道也(13);人而无人道,是之谓陈人(14)。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15),所以穷年(16)。
    不言则齐(17),齐与言不齐,言与齐不齐也,故曰无言(18)。言无言,终身言,未尝不言(19);终身不言,未尝不言。有自也而可(20),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21),有自也而不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万物皆种也(22),以不同形相禅(23),始卒若环(24),莫得其伦(25),是谓天均(26)。天均者天倪也。
【译文】
    寄寓的言论十句有九句让人相信,引用前辈圣哲的言论十句有七句让人相信,随心表达、无有成见的言论天天变化更新,跟自然的区分相吻合。寄寓之言十句有九句让人相信,是因为借助于客观事物的实际来进行论述。做父亲的不给自己的儿子做媒。做父亲的夸赞儿子,总不如别人来称赞显得真实可信;这不是做父亲的过错,是人们易于猜疑的过错。跟自己的看法相同就应和,跟自己的看法不同就反对;跟自己的看法一致就肯定,跟自己的看法不一致就否定。引述前辈圣哲的言论十句有七句让人相信,是因为传告了前辈的论述,这些人都是年事已高的长者。年龄比别人大,却不能具备治世的本领和通晓事理的端绪而符合长者的厚德,这样的人就不能算是前辈长者。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先于他人的长处,也就缺乏做人之道;一个人如果缺乏做人之道,这就称作陈腐无用的人。随心表达、无有成见的言论天天变化更新,跟自然的区分相互吻合,因循无尽的变化与发展,因此能持久延年。
    不用说话事物的常理自然齐一,原本齐一的自然之理跟分辨事物的言论相比就不可能等同齐一了,既然言论跟客观齐一的自然之理不能谐和一致,所以虽然有话可说却不如不说。说出跟自然常理不能谐和一致的话就如同没有说话,终身在说话,也像是不曾说过话;而终身不说话,也未尝不是在说话。总是有所原由方才认可,也总是有所原由而不予认可;总是有所原由方才肯定,也总是有所原由而否定。怎么算是正确的?正确的就在于是正确的。怎样算是不正确的?不正确的就在于是不正确的。怎样才可以肯定?肯定就在于它可以肯定。怎样才应当否定?否定就在于它应当否定。万物原本就有它正确的方面,万物原本就有它可以肯定的方面,没有什么物类不存在正确的方面,没有什么物类不存在应当肯定的方面。如果不是随心表达、无有成见的言论天天变化更新,跟自然的区分相互吻合,什么言论能够维持长久?万物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却用不同的形态相互替代,开始和终了就像在循环往返,没有谁能够掌握其间的规律,这就称作自然的均衡。自然的均衡也就是常说的自然的分际。

【原文】
    庄子谓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1),始时所是(2),卒而非之,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3)。”惠子曰:“孔子勤志服知也(4)。”庄子曰:“孔子谢之矣(5),而其未之尝言(6)。孔子云:‘夫受才乎大本(7),复灵以生(8)。’鸣而当律(9),言而当法。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10)。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11),定天下之定(12)。已乎已乎!吾且不得及彼乎(13)!”
【译文】
    庄子对惠子说:“孔子活了六十岁而六十年来随年变化与日俱新,当初所肯定的,最终又作了否定,不知道现今所认为是对的不就是五十九岁时所认为是不对的。”惠子说:“孔子勤于励志用心学习。”庄子说:“孔子励志用心的精神已经大为减退,你不必再妄自评说。孔子说过:‘禀受才智于自然,回复灵性以全生’。如今发出的声音合于乐律,说出的话语合于法度。如果将利与义同时陈列于人们的面前,进而分辨好恶与是非,这仅仅只能使人口服罢了。要使人们能够内心诚服,而且不敢有丝毫违逆,还得确立天下的定规。算了算了,我还比不上他呢!”

【原文】
    曾子再仕而心再化(1),曰:“吾及亲仕(2),三釜而心乐(3);后仕,三千钟而不洎(4),吾心悲。”弟子问于仲尼曰:“若参者,可谓无所县其罪乎(5)?”曰:“既已县矣。夫无所县者,可以有哀乎?彼视三釜三千钟(6),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7)。”
【译文】
    曾参第二次出来做官内心感情较前一次又有了变化,说:“我当年做官双亲在世,三釜微薄的俸禄也令人感到快乐;自那以后再次做官,三千钟的丰厚俸禄也赶不上赡养双亲了,所以我心里很悲伤。”孔子的弟子问孔子:“像曾参这样至孝的人,可以说是没有牵挂俸禄的过错吧?”孔子说:“曾参的心思已经跟俸禄联系起来了。如果内心没有牵挂,会出现悲伤的感情吗?对待俸禄心无所系的人他们看待三釜乃至三千钟,就像是看待雀儿和蚊虻从眼前飞过一样。”

【原文】
    颜成子游谓东郭子綦曰(1):“自吾闻子之言,一年而野(2),二年而从(3),三年而通(4),四年而物(5),五年而来(6),六年而鬼入(7),七年而天成(8),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大妙(9)。”
    “生有为,死也(10),劝公(11)。以其死也,有自也(12);而生阳也(13),无自也。而果然乎(14)?恶乎其所适?恶乎其所不适(15)?天有历数(16),地有人据(17),吾恶乎求之?莫知其所终,若之何其无命也(18)?莫知其所始,若之何其有命也?有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无鬼邪?无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有鬼邪?”
【译文】
    颜成子游对东郭子綦说:“自从我听了你的谈话,一年之后就返归质朴,两年之后就顺从世俗,三年豁然贯通,四年与物混同,五年神情自得,六年灵会神悟,七年融于自然,八年就忘却生死,九年之后便达到了玄妙的境界。”
    东郭子綦说:“生前驰逐外物恣意妄为,必然要走向死亡,劝诫人们事事求取平正。生命的终结,有它一定的原因;可是生命的产生却是感于阳气,并没有什么显明的迹象。你果真能够这样认识人的生与死吗?那么生与死何处算是适宜?又何处不算适宜呢?天有日月星辰和节气的变化,地有人们居住区域和寓所的划分,我又去哪里追求什么呢?没有人能够真正懂得生命的归向与终了,怎么能说没有命运安排?没有人能够真正懂得生命的起始与形成,又怎么能说存在命运的安排?有时候可以跟外物形成相应的感召,怎么能说没有鬼神主使呢?有时候又不能跟外物形成相应的感召,又怎么能说是存在鬼神的驱遣呢?”

【原文】
    众罔两问于景曰(1):“若向也俯而今也仰(2),向也括而今也被发(3),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景曰:“搜搜也(4),奚稍问也(5)!予有而不知其所以(6)。予,蜩甲也(7),蛇蜕也,似之而非也。火与日,吾屯也(8);阴与夜,吾代也(9)。彼吾所以有待邪(10)?而况乎以无有待者乎(11)!彼来则我与之来,彼往则我与之往,彼强阳则我与之强阳(12)。强阳者又何以有问乎!”
【译文】
    影外的微阴向影子问道:“你先前低着头现在仰起头,先前束着发髻现在披着头发,先前坐着现在站起,先前行走现在停下来,这是什么原因呢?”影子回答:“我就是这样地随意运动,有什么可问的呢?我如此行止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我,就如同寒蝉蜕下来的壳、蛇蜕下来的皮,跟那本体事物的相似却又不是那事物本身。火与阳光,使我聚合而显明;阴与黑夜,使我得以隐息。可是有形的物体真就是我赖以存在的凭借吗?何况是没有任何依待的事物呢!有形的物体到来我便随之到来,有形的物体离去我也随之离去,有形的物体徘徊不定我就随之不停地运动。变化不定的事物有什么可问的呢?”

【原文】
    阳之居南之沛(1),老聃西游于秦(2),邀于郊(3),至于梁而遇老子(4)。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也。”阳子居不答。至舍(5),进盥漱巾栉(6),脱屦户外(7),膝行而前曰:“向者弟子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闲(8),是以不敢。今闲矣,请问其过。”老子曰:“而睢睢盱盱(9),而谁与居?大白若辱(10),盛德若不足。”阳子居蹴然变容曰(11):“敬闻命矣!”其往也(12),舍者迎将(13)。其家公执席(14),妻执巾栉(15),舍者避席,炀者避灶(16)。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译文】
    阳子居往南到沛地去,正巧老聃到西边的秦地闲游,阳子居估计将在沛地的郊野遇上老聃,可是到了梁城方才见上面。老子在半路上仰天长叹说:“当初我把你看作是可以教诲的人,如今看来你是不可受教的。”阳子居一句话也没说。到了旅店,阳子居进上各种盥洗用具,把鞋子脱在门外,双脚跪着上前说道:“刚才弟子正想请教先生,正赶上先生旅途中没有空闲,所以不敢冒然启齿。如今先生闲暇下来,恳请先生指出我的过错。”老聃说:“你仰头张目傲慢跋扈,你还能够跟谁相处?过于洁白的好像总会觉得有什么污垢,德行最为高尚的好像总会觉得有什么不足之处。”阳子居听了脸色大变羞惭不安地说:“弟子由衷地接受先生的教导。”阳子居刚来旅店的时候,店里的客人都得迎来送往,那个旅舍的男主人亲自为他安排坐席,女主人亲手拿着毛巾梳子侍候他盥洗,旅客们见了他都得让出座位,烤火的人见了也就远离火边。等到他离开旅店的时候,旅店的客人已经跟他无拘无束争席而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