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锐到底怎么样:12.没有一定的道路,是选择不到最佳行为方式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2:41:33

12.没有一定的道路,是选择不到最佳行为方式的

【原文】道之大如天,其广如地,其重如石,其轻如羽。民之所以,知者寡。故曰:何道之近而莫之能服也,弃近而就远,何以费力也。故曰:欲爱吾身,先知吾情。君12六合,以考345。以此知象,乃知行情。既知行情,乃知养生。左右前后,周而复所。执仪服67,敬迎来者。今夫来者,必道其道,无迁无衍8,命乃长久。和以反中,形性相葆9,一以无贰,是谓知道。将欲服之,必一其端,而固其所守。责其往来,莫知其时,索之于天,与之为期,不失其期,乃能得之。故曰:吾语若大明之极,大明之明,非爱人不予也。同则相从,反则相距也。吾察反相距,吾以故知同从之同也。

【译文】道路大得就像天一样,广阔得就像大地一样,沉重得就像石一样,轻飘得就像羽毛一样。人民之所以行道,知道的人很少。所以说:道离人是多么地近而没有谁能够致力于道路,人们总是弃近而就远,怎么这样费力啊。所以说:想要爱护我这个身体,先要知道我这个身体的情况。统治更新六合,要询问接纳申告。用这样的方法来知道现象,就能知道运行的情况。既已知道运行的情况,就能知道养护生命。道就在人的左右前后,周而复始。掌握准则致力于效法,敬畏地恭迎来者。这个来者,必然是遵循其道路,没有迁移没有推演,生命就能长久。和谐以返中正,形体与性命互相保全,专一而不二心,就称之为懂道。想去致力于道,必须专一于开端,而巩固所守住的道路。责问过去与未来,不能知道时势,就求索于上天,与上天相约期限,不失约期,就能获得道路。所以说:我这些话就像很大的光明,这个光明的明亮,不是爱惜人是不会给予的。同意我的话就相随从,反对我的话就相离。我考察相反相离的关系,所以我知道同意随从的相同。

【说明】本节还是在论述最佳行为方式,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就要有道路,没有一定的道路,是选择不到最佳行为方式的。说实话,现实情况的确是这样的,人人都知道要好好地走自己的人生道路,可是走着走着,人们就忘记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因为现实生活中总有很多很多名誉与利益上的东西在引诱着人们,使人们身不由己地去选择名利,而没有好好想一想名利所带来的后果。为了争名夺利,人们往往就走偏了道路,走错了道路。及至醒悟过来,人生已过了一大截,而人生竟是一个不可重复的过程。而且人们总是羡慕别人的人生,不顾自身的情况,舍近求远。其实,自己的道路就在自己身边,了解自己的情况,了解社会的情况,就可以制定自己的人生道路了。就像养生一样,了解自身的情况,才能更好地养护身体。如果是虚寒身体,偏偏要吃寒凉食药,或者是躁热体质,偏偏去吃大热大补之药,岂不是损害自己吗?只有小学毕业,偏偏要去当一个大企业的老总,这样的人生道路必定也就是失败的。管子说,我的这些话,其实就是人生道路上的灯,只照亮人们的人生道路,并不是要人们去走什么样的道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有了这些光明的照亮,人们就可以清醒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了。

所谓《白心》,就是清白之心,就是没有私心杂念的可表白之心。为人处事,只要有一颗清白之心,就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能得到人们的拥护。怎样才能有一颗清白之心呢?前提是,首先要空虚、安静自己的心,随着时势,随着人事而响应,根据时势、人事的发展变化,作出自己的判断,然后选择最佳行为方式。问题就这么简单,当然,其中最难的,就是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天与地都有自己的最佳行为方式,其他人也有自己的最佳行为方式,为什么我不能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呢?所以,遇事多多思考,好好思考,总能找到最佳行为方式的。

——————————————————

【注释】1.君:(jūn军)《易·复·上六》:“以其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书·说命上》:“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书·顾命》:“临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诗·大雅·公刘》:“君之宗之。”《管子·君臣上》:“是故君人也者,无贵如其言。”《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赏庆刑威曰君。”《老子·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荀子·君道》:“有乱君,无乱国。”《荀子·礼论》:“君者,治辨之主也。”《说文》:“君,尊也。”这里用为主宰、统治之意。

2.亲:(qīn侵)《管子·版法》:“法天合德,象地无亲。”《孟子·公孙丑下》:“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韩非子·亡徵》:“亲臣进而故人退。”王先慎集解:“亲读为新。”这里用为更新之意。

3.考:(kǎo烤)《易·履·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书·大诰》:“其考我民,予曷其不于前宁人图功攸终?”《诗·卫风·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诗·秦风·终南》:“佩玉将将,寿考不忘。”《诗·大雅·文王有声》:“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管子·戒》:“内不考孝弟,外不正忠信。”《韩非子·扬榷》:“其事不当,下考其常。”《广雅·释诂二》:“考,问也。”《文选·张衡(东京赋)》:“卜征考祥,终然允淑。”李善注引薛综曰:“考,问也。”这里用为询问之意。

4.内:(na纳)《管子·宙合》:“多内则富,时出则当。”《孟子·滕文公下》:“段干木逾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内,是皆已甚。”《荀子·臣道》:“时关内之,是事暴君之义也。”《荀子·礼论》:“陶器不成物,薄器不成内。”《礼记·月令》:“无不务内。”《韩非子·扬榷》:“内索出圉,必身自执其度量。”《韩非子·八经》:“人臣忠论以闻奸,博论以内一。”《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赵不内。”《史记·项羽本纪》:“欲止不内。”《说文》:“内,入也。自外而入也。”这里用为接纳之意。

5.身:(shēn申)同“申”。《管子·问》:“以来远人,十六道同身。”《管子·白心》:“正名自治之,奇身名废。”这里用为申告之意。

6.服:(fú扶)《书·禹贡》:“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书·酒诰》:“肇牵车牛,运服贾。”《诗·周颂·噫嘻》:“亦服尔耕,十千维耦。”《管子·法法》:“彼民不服法死制,则国必乱矣。”《论语·为政》:“有事,弟子服其劳。”《墨子·尚贤》:“以德就利,以官服事。”这里用为从事、致力之意。

7.象:(xiàng向)《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管子·版法》:“法天合德,象地无亲。”《管子·君臣上》:“是故能象其道于国家,加之于百姓。”《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墨子·辞过》:“人君为饮食为此,故左右象之。”《荀子·臣道》:“曲成制象,是圣臣者也。”《广雅·释诂三》:“象,效也。”这里用为效法之意。

8.衍:(yǎn眼)通“演”。《书·洪范》:“卜五,占用二,衍忒。”《易·系辞上》:“大衍之数五十。”这里用为推演之意。

9.葆:(bǎo保)通“保”。《管子·宙合》:“则民守其职而不乱,故葆统而好终。”《管子·地员》:“五粟之土,干而不格,湛而不泽,无高下葆泽以处,是谓粟土。”《庄子·田子方》:“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墨子·号令》:“小城不自守通者,尽葆其老弱粟米畜产。”这里用为保持、保护、守卫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