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武打明星周:【麒麟合创】水韵漳澎(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08:29:35
 

水韵漳澎(一)

——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水乡漳澎之一

总策划 舞者   作者:子木 醉红颜


下载 (60.1 KB)
2011-5-29 18:02

 

漳澎,东莞的威尼斯·

     2010年,我们在翻阅《东莞县志》及各镇志中,对东莞水乡的风土人情、人物秩事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于是展开了东莞水乡之旅。这是水乡之旅的第一站——麻涌镇漳澎村。2011312,我们一进漳澎,就遇上了素不相识的黄老先生。知道了我们的来意之后,老人自告奋勇地当起了我们的向导。(【麒麟合创】皆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子木醉红颜,并注明出处,感谢关注!)在这位八十余岁的村民黄老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在陆上围绕漳澎村游了两圈,大有收获,但总感觉对水乡的特色、风物、人情的了解仍然远远不够深入。201157,我们再次来到漳澎,在麻涌一中杨晨波老师的带领下,再次行走漳澎,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我们驾一叶扁舟,从水上遍游漳澎,用心感受水乡景之美,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尤其是水乡人之柔、静、绵、悠的如水人生。故而述之,与大家分享。

下载 (55.8 KB)
2011-5-29 16:35

 

2011年3月12日,年逾八旬的黄先生领着我们在漳澎村中行走了四、五个小时,感动!


寻一叶扁舟     再次行走漳澎,我们最大的愿望即是水上游漳澎。而这次带我们的游漳澎的杨老师对漳澎特有感情,自大学毕业后就来漳澎教书,生活过五年,土 匪众多,村里相熟的同事、乡邻亦多,为我们二次的行走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麒麟合创】皆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子木醉红颜,并注明出处,感谢关注!)

  这次的行走路线与上次不同。我们由一条较窄的公路进入,据杨老师讲,这才是原来进漳澎的唯一通道。随着路边闪过的蕉林、竹林、蔗田、河涌……陈残云先生的《香飘四季》中的画面又在我们的眼底再现。临近村口,车过小桥,我们终于忍不住停车,走上桥头,桥左为两股河涌的汇合处,河水泱泱,两岸水边散放着不少的小船,船边林立着许多的木桩……桥右亦是如此,船亦更多。再次右望,河两岸皆是大片的蕉林,被两股河涌分割为三块……一位村民正在向小船上运竹杆,我们赶忙过去,询问可否随着他的小船到蕉林去,这位村民十分憨厚淳朴的笑一笑说:“现在正在退潮,不能行船。下午二点后,涨潮时才可以划船。”呵呵,原来如此,这儿的河涌与东江、珠江都是相通的……

下载 (70.42 KB)
2011-5-29 18:29

 

艇家说,现在退潮,无法载我们水上漂·


下载 (30.66 KB)
2011-5-29 18:02

 

马来西亚网友“不断学习”给我们赠送的《香飘四季》

·
    我们只好继续向前走。又来到了漳澎小学前,右侧则是通过一个小石桥进入新建的陈氏大宗祠,因上次已经行走,故这次未行。

   站在漳澎小学前育才路上,打量校门上的“漳澎小学”四个字,字上还有“恭贺新春”的字样,大概是哪年春节时做得霓虹灯吧!杨老师说:“校院较大,院内还有几棵大榕树。看,教学楼的还有一排高大的葵树,印象最为深刻。1982年成立的漳澎联中也在小学院内,1997年合校并点时,漳澎联中并入麻涌一中。我刚刚来东莞工作时,曾经在这儿执教五年。”“呵呵,难怪对漳澎这么熟悉,这么有感情。”我们也十分感慨地叹道。

    记得312日行走时,黄老先生也给我们介绍说:“我们漳澎小学,教学质量很高,游泳、扒龙舟都是在全乡全市顶呱呱的。还考出过北大、清华的学生。”在这么偏僻的水乡,竟然出过如此出类拔萃的学子,不能不令我们刮目相看。(【麒麟合创】皆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子木醉红颜,并注明出处,感谢关注!)

    漳澎小学的对面即是漳澎广场,隐约于椰林、葵树之后。这可是村民的最爱的场所之一。早晨,这儿是村民晨练的地儿,四季,这儿是粤剧演出的地儿……56日,东莞电视台《大莞家》节目中就播出了粤剧爱好者在漳澎广场演唱的镜头,印象特别深刻。

下载 (61.59 KB)
2011-5-29 18:02

 

原漳澎小学

·     广场后面,就是原来的漳澎联中,现在的漳澎小学的新校址。现在工地上一片繁忙,打桩机、吊塔高高耸立……据说新的漳澎小学将在今年的11月份正式投入使用,界时,麻涌镇最后一所没有达市一级学校即将成为历史了。
    继续前行,则是漳澎市场,312日前来行走时,曾经在此买过几斤小鱼。当时,几位渔民刚刚打鱼归来,就在桥头的榕树下摆了鱼档,我们看着鲜活的小鱼,自然十分喜欢。当时,我们还站在小渔船上拿着船浆做做秀。我们还询问渔民可否随他们去打渔,他们都是笑而不语……弄得我们不好意思起来。可是,我们实在是想在水上体验漳澎水韵。


下载 (776.1 KB)
2011-5-29 18:02

 

刚刚从河上捞回来的黄尾鱼,斤两不少,新鲜“抵食”!

·

下载 (38.68 KB)
2011-5-29 18:02

 

3月12日没能在水上漂,子木跳上岸边的小船拿了船上的木桨作秀,惹得大家都笑了!

(【麒麟合创】皆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子木醉红颜,并注明出处,感谢关注!)

·

   今天,我们第一站要探访的是杨老师的同事、已经退休的徐顺安老师,得知徐老师的爱人卧病在床,我们便带着水果过去。过漳澎大桥,我们来到了漳澎四坊东正街,徐老师十分高兴,随后邀我们一起来到了漳澎大桥头大榕树下的大同茶楼。


下载 (61.85 KB)
2011-5-29 18:02

 

漳澎的大同茶楼故事多

·

    我们一坐下,大同茶楼的老板就端来了热气腾腾的普洱茶。当听说我们的来意后,徐老师则乐呵呵地说:“找我就找对人了。我曾经参与撰写20多万字的《漳澎村志》。当时我们组织了专门的村志编写小组,搜集了大量的资料,采访了多位村中老人,脱产写了一个多月才写出来的。”我们一听,就来了精神。

   “大同茶楼的老板也姓徐,是我的外甥。”徐老师一边喝茶一边聊着。“这座茶楼是什么时候建得呢?”我们打量着茶楼,透过窗子可以看到茶楼外的河涌中停泊的市场的几条小船。

    “大同茶楼解放前已经有,有村就有了。至于由谁来创办就不大清楚。那时只是一搭茶棚,专门给人家喝茶吃点心的。茶棚很宽,用竹木搭建。文 革的时候看着像要坍塌了,于是拆了重建,刚修好的时候这里原来还做过旅店。这几十年来经过多次修建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果然,徐老师对村中的掌故了如指掌。“那么,具体的时间还能想起来吗?”我们凡事总想刨根问底。

    徐老师迟疑了一下,缓缓地说:“大概七十年代初。和茶楼外的漳澎供销社一时建起的。”

    这时,杨老师的学生阿敏也赶过来了,刚刚坐下来,杨老师就把她叫了出去。

    我们继续跟徐老师聊天:“徐老师,还想听听徐老板与大同茶楼的故事?”徐老师笑了:“其实,现在徐老板的父亲和叔父都曾经在大同茶楼打工,徐父是做包子的,徐叔父是点心师。大同茶楼经历过很多个老板,徐老板是最近四年承包的,解放前的老板不记得了,我只记得解放初是袁老板,人称‘大懵’,茶楼最初只是做包点和小炒。”

下载 (52.67 KB)
2011-5-29 18:02

 

徐老师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起大同茶楼的往事

·
   “哦,挺好的。这个茶楼还有没有其他的难忘的人或者事呢?”我们十分好奇地追问着。“那时候有个叫老郭的,每天在茶楼里讲古。”徐老师努力在回忆着,“白天生意最好的时候,他就在茶楼某个角落搬来三张椅子,然后站在椅子上讲,晚上则坐着讲。”
   徐老师边说边站起身来,来到茶楼中间的小舞台处,搬过来二张椅子拼在一起,自己纵身跃上去,继续说道:“当时,每讲一次,每个茶客加收5分或者1毛的茶水费给老郭。”“会挣很多钱吧?”我们猜测着。“一天也就是挣个几块钱,”徐老师站在椅子上,一边喊着“一——二——三!”一边告诉我们,“老郭当时就是这样一边拍三下手掌一边叫‘一、二、三’才开始讲的。”看着容光焕发的徐老师,我们乐弯了腰。


下载 (25.47 KB)
2011-5-29 18:02

 

徐老师模仿旧时老郭在大同茶楼讲古

·       “茶楼的生意会很好吧?”我们继续猜测着。“以前大同有早茶、午饭、下午茶、夜茶,可是现在不一样啦!现在的大同从早上五点开始茶市,一直到十点多才告一段落,店里的伙计趁着这段空闲时间就打扫一下卫生,接着饭市也到了。忙完了饭市才结束。大家都以喝茶为主,因为大家都是回家吃饭的,故而饭市的生意一般不会太好。但是大同也做酒席,但是要预订。”徐老师扳着手指给我们讲道。

  说话间,杨老师从茶楼外拎着两只粽子进来,高兴地冲我们喊:“徐老师,子木、红颜,阿敏刚刚来电话说正和父亲一起摇船过来,请我们在水上一游。”



下载 (62.65 KB)
2011-5-29 18:29

 

杨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漳澎粽子,馋啊!

·

望云水之间


   我们一起站在漳澎大桥上,眺望天水相连处,渺渺无踪。恰巧,杨老师的另一个弟 子袁建活过来了。杨老师乐得眯上了眼,直拍阿活的肩膀。我们的情绪也被杨老师一下子带动起来了,笑声在桥上传开……
   师生在桥上的榕树下聊了起来,原来阿活是湛江海洋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准备毕业后到沙田工作,得知杨老师来漳澎,特意赶来探望。难怪说,漳澎一直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下载 (1.08 MB)
2011-5-29 18:29

 

阿活快大学毕业了,得知杨老师来漳澎,特意赶来探望老师
·

  漳澎大桥桥洞成拱形,恰似长虹卧波之姿。立于桥拱之上,仿佛身置云端,远眺河涌左右,潮水涣涣,舟艇如棋。桥头两端两侧各有一棵大榕树,其中大同茶楼、漳澎老供销社前一棵150余年的大榕树要算是村中的榕树之王了。巨大的树冠,浓荫匝地,树下的凉棚下,娱乐的村民熙熙攘攘,或聊天、或打牌、或观望……

下载 (81.18 KB)
2011-5-29 18:29

 

榕树下的凉棚仍然是大家最喜欢去的娱乐场所

·      这儿和山乡片乡镇的习俗似有不同,莞人有句俗语谓:榕树不容人。而水乡则似无此说,君不见,榕树下,正是村民休闲娱乐的最好场所……

    大桥另一端的漳澎市场旁边榕树下原来卖鱼的地方,现在有一卖树头仔的中年夫妇,我们专门跑过去问有没有莞香苗,自然这儿是没有的,这儿是水乡。埠头十几级的麻石台阶边泊着花船,翠莹莹的浮在水上,一条窄窄的木板联着埠头,铁锚随意地丢在岸边……

下载 (56.59 KB)
2011-5-29 18:29

 

用单车拉上几串漳澎大蕉,今天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   我们在桥上看到一位大婶在桥边的埠头上洗刷大筐,便走下去,看到埠头边有一土地庙,低低矮矮的,但庙前的香炉很大,香灰也很多。靠近桥墩的地方,立着两块碑。其一为水神之碑,其一为何氏墓碑。而水神之碑碑文“水府冯夷神位”中的“夷”字甚不清楚,就问于徐老师,亦说看不清。归来查询方知“夷”字无误。

下载 (63.47 KB)
2011-5-29 18:29

 

我们仔细辨认,这个到底是不是“夷”字

·

下载 (62.49 KB)
2011-5-29 18:29

 

河涌边上洗篮子的大婶

·

   传说,有个叫冯夷的人,被黄河水淹死,一肚子怨恨,就到天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天帝听说黄河危害百姓,就封冯夷为黄河水神,称为河伯,治理黄河。

   郑州一带民间有《河伯授图》的传说,说是河伯冯夷受命治理黄河,但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大禹,将水情图交给了他。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终于治理好了黄河。

   后来,作为黄河水神的冯夷逐渐被扩大为全国所地的水神,尤其被渔民所敬仰,供奉。



下载 (80.6 KB)
2011-5-29 18:29

 

从网上下载的河伯画像

·

     桥下的有三级红粉石的台阶,想来或许是原来的埠头吧。岸边,蟛蜞若星,或从水中爬来,或舞于碎石之上,或出没于砖缝泥淖之中……一闻人声,即止步而望,或急驰而去,状极可爱。

下载 (44.83 KB)
2011-5-29 18:29

 

河涌边上可爱的小蟛蜞

·

    忽见杨老师在桥上招手:“快上来,向郭先生了解一下漳澎土匪情况。”匆忙上桥,方知77岁郭先生原来是漳澎小学的保卫,曾经当过兵,打过仗。

   “漳澎是个大村,当年的土匪很多吧?”我们试探性的问一下。“有一些。当时漳澎的土匪主要是刘老定和陈佳。真正的大土匪还是道滘的刘发如。”瘦高个的郭先生思索着说,似乎浸沉在当年战乱的那个时期。

    “刘老定一伙在村里做过什么坏事吗?“我们继续深挖其中的故事。
    扶在桥栏上,斜望着水面的郭先生继续说:“漳澎当地的土匪刘老定和陈佳一般就不敢对漳澎的村民怎么样。在本村很少做坏事,但是他们勾结刘发如,在外面干了不少坏事。他们在外面买了枪炮专门对花尾渡进行抢劫。”

   “刘发如有没有来漳澎打劫呢?”我们对水乡的匪事很感觉兴趣。

   “曾经见过土匪刘发如的部下从西边的拐了小孩来漳澎,然后对孩子的父母进行勒索。(俗称“标参”)。 他们还拿来了一个大煲,把小孩放进煲里,恐吓孩子的父母,说不拿钱来就把孩子煲熟了。孩子父亲吓得赶快回去筹钱赎人,可是由于漳澎离西边路途遥远,等拿钱来的时候,孩子竟然被惨无人道的土匪煮了。”说道这里,郭老先生神色黯然,凝视着汩汩涌动的河水,半天没有言语。

     话题有点沉重了,我想缓和一下气氛:“郭先生,当时村里有没有人抗日或打土匪呢?”

    “有啊,有啊!虽然土匪和日本兵偶尔也有磨擦,但是土匪并不抗日,。真正抗日的,还是我们的地下党。当时漳澎有‘大卢、小卢’两个地下党员,他们来自佛山、广州那边,那时,他们在漳澎小学当教员。大卢和小卢曾经带领村民和日本鬼子进行激烈的战斗,双方伤亡惨重。稻田上尸横遍野……”郭先生满怀激情地告诉我们。

下载 (28.43 KB)
2011-5-29 18:29

 

郭先生给我们讲土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党的军队才是抗日的军队

·

   “看!快看”杨老师用手一指,我们顺势望去,河涌中闪出一叶扁舟。“我们准备上艇!”回头一看,不知何时徐老师从家里拿来一柄船桨。呵呵,看来这才是真正的水乡人家!


下载 (41.18 KB)
2011-5-29 18:29

 

徐老师从家里拿来了一支“安”字号船浆

·

   拜谢了郭先生。我们专注于河涌中,轻棹扁舟,在平静的水面划出一片波澜,原来真得是阿敏和父亲划船来接我们了。  
   阿敏坐在船头,手执一把蓝柄红板的船桨,悠悠自在地轻拨碧波,而船尾的父亲林先生也很年轻,只是皮肤被海风和烈日吹晒得黝黑,充满着健壮的美感,头戴一顶运动帽,熟悉地划着水,掌握着航向……

 

美丽的水乡姑娘阿敏和父亲从远处轻拨碧波而来

     越来越近了,随着岸边的微微泛起的细纹,小船稳稳地泊水神冯夷碑边的埠头上……
                                                                    (未完,待续)

(【麒麟合创】皆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子木醉红颜,并注明出处,感谢关注!)

了解更多精彩请关注: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886667&extra=page%3D1《水韵漳澎(二》